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ppt课件
合集下载
偏瘫患者的康复锻炼PPT课件
3、髋关节外旋内旋(仰卧屈膝位) 4、髋关节背伸(俯卧位)
1
3
第13页,共33页。
膝: 1、膝关节屈伸(仰卧位屈髋屈膝) 2、膝关节伸直(仰卧位屈膝)
(下肢伸肌张力高者不做伸膝主动运动)
3、膝关节屈曲(俯卧位屈膝)
第14页,共33页。
踝: 1、踝背伸(卧位/站立下蹲) 2、踝跖曲(卧位/站立踮脚)
——头部置于高度适中的枕上,躯干稍向后偏,后背用枕
头支持。 ——患肩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伸展
散开 ——患侧下肢微屈膝 ——健侧上肢自然放在身侧或身后枕上,避免前伸引起患
侧肩胛骨相对后缩 ——健侧下肢呈迈步位,
髋、膝屈曲置于枕上
第32页,共33页。
轮椅上的正确坐姿
坐在轮椅上
——躯干和头直立 ——患侧上肢给予支撑 ——患手可握一圆柱状物体
曲伴前臂旋后(某些病例前臂旋前),腕关节屈曲并向 尺侧偏斜,手指屈曲、内收,拇指屈曲内收
躯干 向患侧侧屈并旋后
下肢 患侧骨盆旋后、上提,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膝关 节伸展,足跖屈、内翻
足趾 屈曲、内收(偶有拇指伸展,表现出明显的Babinski征)
第3页,共33页。
第4页,共33页。
基本原则
1、涉及每个参与运动的关节 2、包括每个关节的各个生理活动方向 3、关节每个方向尽量到最大生理活动范围 4、顺序从上肢到下肢再到躯干 5、全程保持抗痉挛体位 6、避免或减少锻炼优势肌 7、避免使用暴力
第20页,共33页。
坐位躯干肌训练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屈膝使足置于双膝后面
——健手叉握患手平举(保持垂直于躯干) ——上半身前倾弯腰
——双手接触患侧脚尖后退回原位
第21页,共33页。
1
3
第13页,共33页。
膝: 1、膝关节屈伸(仰卧位屈髋屈膝) 2、膝关节伸直(仰卧位屈膝)
(下肢伸肌张力高者不做伸膝主动运动)
3、膝关节屈曲(俯卧位屈膝)
第14页,共33页。
踝: 1、踝背伸(卧位/站立下蹲) 2、踝跖曲(卧位/站立踮脚)
——头部置于高度适中的枕上,躯干稍向后偏,后背用枕
头支持。 ——患肩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伸展
散开 ——患侧下肢微屈膝 ——健侧上肢自然放在身侧或身后枕上,避免前伸引起患
侧肩胛骨相对后缩 ——健侧下肢呈迈步位,
髋、膝屈曲置于枕上
第32页,共33页。
轮椅上的正确坐姿
坐在轮椅上
——躯干和头直立 ——患侧上肢给予支撑 ——患手可握一圆柱状物体
曲伴前臂旋后(某些病例前臂旋前),腕关节屈曲并向 尺侧偏斜,手指屈曲、内收,拇指屈曲内收
躯干 向患侧侧屈并旋后
下肢 患侧骨盆旋后、上提,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膝关 节伸展,足跖屈、内翻
足趾 屈曲、内收(偶有拇指伸展,表现出明显的Babinski征)
第3页,共33页。
第4页,共33页。
基本原则
1、涉及每个参与运动的关节 2、包括每个关节的各个生理活动方向 3、关节每个方向尽量到最大生理活动范围 4、顺序从上肢到下肢再到躯干 5、全程保持抗痉挛体位 6、避免或减少锻炼优势肌 7、避免使用暴力
第20页,共33页。
坐位躯干肌训练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屈膝使足置于双膝后面
——健手叉握患手平举(保持垂直于躯干) ——上半身前倾弯腰
——双手接触患侧脚尖后退回原位
第21页,共33页。
脑卒中偏瘫步行训练PPT学习课件
3
1.初始触地 支 2. 预承重期 撑 3.支撑中期 相 4.支撑末期
5.摆动前期
摆 1.摆动初期 动 2.摆动中期 相 3.摆动末期
4
下肢各关节主要肌肉及作用
5
6
大腿前群和内侧肌肉
7
髂腰肌
8
小腿前面和后面肌肉
9
正常步行周期中主要肌肉的作用
• 站立相:
• 臀大肌 ——伸髋 • 股四头肌、腘绳肌—— 伸膝15度 • 胫前肌—— 足平放速度 • 小腿三头肌——控制小腿前倾 • 臀中肌、臀小肌——控制骨盆向对侧倾斜5度 •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支撑相中期至蹬离
• 步长: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时的纵向直线距离, 正常人两侧步长约为50-80cm;左右步长的不一 致性是反映步态不对称的敏感指标;
• 跨步长:指同一侧足跟前后两次着地间的纵向直线 距离,相当于左、右两个步长相加,约为100160cm;
• 跨步时间:即步行周期时间; • 步宽: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以足跟中点为测量
结果:膝关节承重反应消失;速度 减慢;重心不能前移,可引起关节
疼痛等。
17
偏瘫步态分析
支撑中期—躯干过分向患侧倾斜
• 躯干过分向患侧倾斜,越过患侧 下肢,提示髋部外展无力。
• 当骨盆向侧方过度位移超过支撑 腿时,并伴随对侧摆动腿骨盆过 分下降,此为Trendelenburgs征 阳性
18
偏瘫步态分析
支撑中期—膝关节过度屈曲
表现:部分患者在支撑中期,可能出现膝关节过度屈曲,并 伴有过度的髋屈曲。
原因: 股四头肌肌力或控制能力减弱; 膝关节屈曲挛缩; 腘绳肌活动增加; 腓肠肌活动增加; 关节疼痛、本体感觉减退。 结果:站立相稳定性降低;站立相时间缩短;身体前进的
1.初始触地 支 2. 预承重期 撑 3.支撑中期 相 4.支撑末期
5.摆动前期
摆 1.摆动初期 动 2.摆动中期 相 3.摆动末期
4
下肢各关节主要肌肉及作用
5
6
大腿前群和内侧肌肉
7
髂腰肌
8
小腿前面和后面肌肉
9
正常步行周期中主要肌肉的作用
• 站立相:
• 臀大肌 ——伸髋 • 股四头肌、腘绳肌—— 伸膝15度 • 胫前肌—— 足平放速度 • 小腿三头肌——控制小腿前倾 • 臀中肌、臀小肌——控制骨盆向对侧倾斜5度 •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支撑相中期至蹬离
• 步长: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时的纵向直线距离, 正常人两侧步长约为50-80cm;左右步长的不一 致性是反映步态不对称的敏感指标;
• 跨步长:指同一侧足跟前后两次着地间的纵向直线 距离,相当于左、右两个步长相加,约为100160cm;
• 跨步时间:即步行周期时间; • 步宽: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以足跟中点为测量
结果:膝关节承重反应消失;速度 减慢;重心不能前移,可引起关节
疼痛等。
17
偏瘫步态分析
支撑中期—躯干过分向患侧倾斜
• 躯干过分向患侧倾斜,越过患侧 下肢,提示髋部外展无力。
• 当骨盆向侧方过度位移超过支撑 腿时,并伴随对侧摆动腿骨盆过 分下降,此为Trendelenburgs征 阳性
18
偏瘫步态分析
支撑中期—膝关节过度屈曲
表现:部分患者在支撑中期,可能出现膝关节过度屈曲,并 伴有过度的髋屈曲。
原因: 股四头肌肌力或控制能力减弱; 膝关节屈曲挛缩; 腘绳肌活动增加; 腓肠肌活动增加; 关节疼痛、本体感觉减退。 结果:站立相稳定性降低;站立相时间缩短;身体前进的
偏瘫疾病肢体的康复训练-PPT
患者仰卧位上臂外展、外旋位时进行 肩部得被动上举、伸展动作很容
易做到,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疼痛及 不适感觉。在训练中,患者得肩胛 带应尽量保持前伸以避免出现肩
得后撤现象,然后鼓励患者主动进 行上肢得上举动作。当患者能够
做到时,在主动缓慢地放下上臂,指 示患者在缓慢放下得各个角度练
习上臂得控制。训练中,治疗师在 患者得腋下与肩部后方给予一定
伸展下肢准备负重训练
• 仰卧,患侧下肢伸展,足背屈、外翻, 顶在治疗师得大腿前部,治疗师将一 只手置于膝部下方,针对膝关节向下 伸展得力量施加一定得抵抗力。训 练时,治疗师沿患侧下肢长轴施加压 力,指示患者做小范围得伸、屈膝动 作。并注意提醒患者不要用足趾蹬 治疗师得大腿前部,而就是使用整个 下肢向下踩得力量。为了使患者理 解与体会该动作就是如何完成得,可 先用健肢做此动作,让患者体会正常 运动得感觉。
健侧卧位
• ②健侧卧位就是患者最舒适 得体位,患肩前伸,肘、腕、 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得 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 10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 体前面得另一支撑枕上,髋 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 躯干应垂直于床面。
仰卧位
• 枕头勿太高。 在患侧肩部、臀部下面放置薄枕或 软垫,将其稍稍垫高。 患侧上肢放于体侧,一定要处于伸肘 、伸腕得体位,并避免前臂处于旋前 位(即手心向床面)。避免肘关节屈 曲。手指可以自然放置。 患侧膝关节下可以用直径数厘米得 软物支持,也可不支持。 可在患侧下肢外侧放置软垫以纠正 患腿外旋,以足尖外旋得到改善为度 。要注意,如果被子太重也会压迫患 足,造成足尖外旋,可使用支撑物将 被子撑起。
• 屈髋屈膝动作训练对于偏瘫患者日后步行训练就 是极其重要得。在偏瘫患者步行前,准备提腿迈步 时,由于首先会出现不正常得伸肌张力,使得患者 感觉患侧下肢沉重,越想抬起腿,肌张力就越高,腿 就越抬不起来,所以应让患者学会以正常得方式而 不就是以伸肌痉挛方式完成伸展下肢动作。正确 得伸展下肢负重训练应从屈髋屈膝动作开始。同 时,早期进行此训练也可以防止日后患侧膝关节过 伸展得现象出现。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ppt课件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踝关节训练器的训练形式 被动运动(Passive ) 主动运动( Active )
ppt课件
26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被动运动(Passive )
整圈旋转(起始位置:水平、垂直、放射状态) 设定:治疗时间(1~99min);顺或逆时针方向(1~200圈反向交替);速度
(50%~100%,即:15~30转/分) 部分旋转(起始位置:水平、垂直、放射状态) 设定:治疗时间(1~99min);部分旋转(10°~500°)起点在设定范围中间
正常步态应是平稳、协调、有节律的,两腿交替进行。
ppt课件
4
脑卒中偏瘫步态
参与行走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某些异常也有可 能被代偿或掩盖。
ppt课件
5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行走 会走:能单腿负重、
立位平衡2级、 出现分离运动 走好:进行步态分析
行 走
产生
步 态
进行
步 态 分
析
ppt课件
ppt课件
18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小于等于3级时,运用各种治疗技术诱发和强化肌肉力量 肌力超过3级时,运用等速肌力训练
ppt课件
19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核心肌群训练
训练背阔肌、竖脊肌向心和离心等速肌力训练
ppt课件
20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核心肌群训练 训练腹直肌和竖脊肌向心等速肌力训练
6
脑卒中偏瘫步态分析
站立初期(足跟/足着地和负重) 踝关节背屈受限 ——胫前肌群活动降低 ——腓肠肌挛缩和/或僵硬 膝关节屈曲不能(膝过伸) ——比目鱼肌挛缩 ——股四头肌0º~15º控制受限
偏瘫异常步态分析及训练PPT课件
支撑相:占步行周期的60%,其功能为预 承重及单腿支撑。
摆动相:占步行周期的40%,其功能为肢 体前移。
支撑相 摆动相
1.初始触地 2. 预承重期 3.支撑中期 4.支撑末期 5.摆动前期
1.摆动初期 2.摆动中期 3.摆动末期
初 始
特点
1.骨盆旋前
触
2.髋关节屈曲
地
3.膝关节轻度屈曲以吸
神经假体(neuroprostheses):提供功能性 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完成ADL及功能性动作
循环性NMES
降低肌肉痉挛 增加踝背屈肌肌力
弹力绷带的优点
便宜 实用 马上见效 可根据异常步态不同进行调整 轻便
弹力绷带的缺点
伸;股四头肌无力导致过伸才能负重;股 四头肌痉挛导致膝关节突然伸展
膝过伸的训练
矫正足下垂 站立位膝关节在5—10°范围内控制性屈曲
和伸展:先双侧下肢,然后患侧下肢
膝关节异常3
表现:摆动相膝关节不能屈曲或屈曲不足 原因:伸膝肌痉挛或挛缩,下肢不能由支
撑相的伸肌模式转换为屈肌模式 可导致:髋上提和/或划圈步态
足离地
训练方法
髋屈曲训练:上台阶 膝屈曲训练:跪位下步行 矫正足下垂 弹力绷带矫正下肢外旋
步态时相异常
患侧支撑相时间缩短 原因:患侧负重差 双下肢支撑相延长 原因:单腿负重差 ;平衡功能差 训练方法:患侧负重训练;平衡功能训练
上下台阶训练
上下台阶训练是矫正步态的重要训练方法 :既可为支撑相做准备,又可为摆动相做 准备
方法 向一侧迈步 向一侧上台阶 在足印迹上步行 在平行线内步行
训练目的 侧方运动 侧方运动 增加步长 减少步宽
摆动相:占步行周期的40%,其功能为肢 体前移。
支撑相 摆动相
1.初始触地 2. 预承重期 3.支撑中期 4.支撑末期 5.摆动前期
1.摆动初期 2.摆动中期 3.摆动末期
初 始
特点
1.骨盆旋前
触
2.髋关节屈曲
地
3.膝关节轻度屈曲以吸
神经假体(neuroprostheses):提供功能性 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完成ADL及功能性动作
循环性NMES
降低肌肉痉挛 增加踝背屈肌肌力
弹力绷带的优点
便宜 实用 马上见效 可根据异常步态不同进行调整 轻便
弹力绷带的缺点
伸;股四头肌无力导致过伸才能负重;股 四头肌痉挛导致膝关节突然伸展
膝过伸的训练
矫正足下垂 站立位膝关节在5—10°范围内控制性屈曲
和伸展:先双侧下肢,然后患侧下肢
膝关节异常3
表现:摆动相膝关节不能屈曲或屈曲不足 原因:伸膝肌痉挛或挛缩,下肢不能由支
撑相的伸肌模式转换为屈肌模式 可导致:髋上提和/或划圈步态
足离地
训练方法
髋屈曲训练:上台阶 膝屈曲训练:跪位下步行 矫正足下垂 弹力绷带矫正下肢外旋
步态时相异常
患侧支撑相时间缩短 原因:患侧负重差 双下肢支撑相延长 原因:单腿负重差 ;平衡功能差 训练方法:患侧负重训练;平衡功能训练
上下台阶训练
上下台阶训练是矫正步态的重要训练方法 :既可为支撑相做准备,又可为摆动相做 准备
方法 向一侧迈步 向一侧上台阶 在足印迹上步行 在平行线内步行
训练目的 侧方运动 侧方运动 增加步长 减少步宽
脑卒中偏瘫步行训练38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脑卒中偏瘫步行训练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脑卒中偏瘫步行训练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偏瘫病人的功能锻炼PPT课件
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ppt课件
3
第二阶段:瘫痪肢体开始有活动的动作还仍 没有力量来完成主动运动,肢体锻炼除坚持第 一阶段方法以外,还应坚持锻炼翻身、起坐, 在旁人帮助下学会站立,双手扶住椅背或床架 向前移动脚步,锻炼瘫痪侧下肢的肌力关节运 动。
精选ppt课件
4
最初肩关节在旁人帮助下作上举、外展、外 旋,肘关节和指关节伸屈动作,逐渐锻炼到能 主动运动。双手的功能锻炼除除早期采用按摩 和被动运动外,应经常做各手指的屈伸、开合 等练习,如捏乒乓球、拨算盘、解纽扣、持匙 等,以促使手指功能恢复。
精选ppt课件
5
第三阶段:主要是走路和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 练习独立行走、跨门槛、上下楼梯,但一次不能 过累,最好有人在旁保护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和距 离,上肢的功能锻炼可进一步练习手的灵活性与 协调性,如梳头、拍皮球、编织等。
精选ppt课件
6
偏瘫的功能锻炼还可配合简便的医疗体操进行, 也可配合医疗功能训练器械,如行走车、脚蹬器 、拉力器等进行。在功能锻炼的阶段,还可配合 针灸、神经肌肉治疗仪器进行。
偏瘫病人的功能锻炼
精选ppt课件
1
偏瘫,通常称半身不遂,多因脑血栓形成 或溢血所致,中老年人较易发生。偏瘫的肢体 长期不锻炼,就会逐渐产生肌萎缩、肌无力, 甚而造成足下垂、关节强直等畸形。在急性期 过后病情稳定允许可根据病情把治疗的重点转 移到功能的恢复。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 以恒,不能操之过急。具体的操作方法,一般 分为三个阶段:
精选ppt课件
2
第一阶段:病人处于恢复早期,偏瘫肢体 完全不能活动。锻炼方法包括按摩、推拿、被 动运动,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一般每次局部 按摩5-10分钟,全身按摩不超过30分钟。推 拿是用手指或手掌沿瘫痪肌肉向前运动。被动 运动是由别人来活动病人瘫痪的肢体,包括每 个大小关节,活动幅度尽量达到一个正常关节 所能活动的范围。
偏瘫康复训练 ppt课件
有利于抓握的勺、叉
带盘档的盘子
ppt课件
71
3、更衣训练
穿开身上衣
ppt课件
72
脱开身上衣
ppt课件
73
穿套头上衣
ppt课件
74
脱套头上衣
ppt课件
75
(3)穿脱裤子训练
1)卧床患者穿裤子
ppt课件
76
2)坐位穿裤子
ppt课件
77
(4)穿袜、穿鞋的训练 1)患脚穿袜子
ppt课件
78
2)健脚穿袜子
ppt课件
43
通过旋转骨盆促进手臂的摆动 Nhomakorabeappt课件
44
在患者身后握住双臂于外旋位
ppt课件
45
(五)通过旋肩帮助患者摆臂
图A 通过双肩促进手臂的摆动
图B 托住一乒乓球步行,以防止偏瘫 臂的联合反应发生(右侧偏瘫)
ppt课件 46
(六)扶拐行走训练 1 、三点步行
•
•A、按手拐→患侧下肢→健侧下肢的顺序行走 •B、按手拐→健侧下肢→患侧下肢的顺序行走
ppt课件
8
m
三、爬位 及爬行训练
ppt课件
9
当四点跪立稳定后,可以进行以下练习:
ppt课件
10
四、跪位及跪行训练
ppt课件
11
五、坐位训练
(一)辅助下坐起训练
ppt课件
12
(二)独自坐起训练
ppt课件
13
(三)床上坐位
ppt课件
14
(四)椅坐位
ppt课件
15
(五)坐位平衡训练
1、辅助坐位平衡
ppt课件 29
七、身体转移训练
脑卒中偏瘫步行训练精品PPT课件
支撑末期(双腿支撑阶段): 表现:髋关节伸展不充分; 因足下垂、内翻,踝关节 无法从跖屈位过度背屈位; 对侧腿提前触地。
结果:患侧支撑不稳,站立 相缩短;对侧腿提前触地; 行走速度减慢
20
偏瘫步态分析
偏瘫腿摆动期:
---最常见髋关节屈曲角度不足、膝关节屈伸速度减缓和屈髋不足为特征的下 肢僵硬摆动。
点;步宽越窄,步行的稳定性越差;
13
14
偏瘫患者步态
偏瘫患者步行周期特点
--患侧上肢摆动时协同屈曲、内收;患侧下肢伸肌协同运动。 • 步速慢,患侧支撑时间缩短,健侧步幅缩短 • 患侧踝关节跖屈,足尖着地,膝反张;摆动相患侧肩关节下降、
骨盆抬高,下肢向外划圈,“划圈步态”。
15
偏瘫步态分析
支撑初期: 表现:“足外侧着地”或“前足
• 髂腰肌肌力降低可能是原发因素
• 改善髂腰肌肌力是关键。
22
偏瘫步态训练
(一)步行基础训练
1.体位适应性训练
2.肌力训练
桥式运动和垫上训练
上肢主要肌群力量的训练:肩带肌、肘伸肌、腕伸肌的肌力训练
下肢主要肌群力量的训练:伸髋肌、髂腰肌、髋外展肌、膝关节伸展、 屈曲肌群的肌力训练
3.关节活动度训练
(二)平衡训练
踝跖屈肌挛缩或痉挛,支撑相胫骨不能前移导致膝关节过 伸; 股四头肌无力导致过伸才能负重; 股四头肌痉挛导致膝关节突然伸展
膝过伸的训练:
--矫正足下垂 --站立位膝关节在5—10°范围内控制性屈曲和伸展:先双侧下 肢,然后患 侧下肢。
---“划圈步态”:髋关节屈曲角度不充分,加上膝关节屈曲和踝背屈不能,
导致僵硬的下肢出现向前的患者外旋和外展髋部使腿向外侧摆动,然后内 收和内旋使腿向内侧摆回。
结果:患侧支撑不稳,站立 相缩短;对侧腿提前触地; 行走速度减慢
20
偏瘫步态分析
偏瘫腿摆动期:
---最常见髋关节屈曲角度不足、膝关节屈伸速度减缓和屈髋不足为特征的下 肢僵硬摆动。
点;步宽越窄,步行的稳定性越差;
13
14
偏瘫患者步态
偏瘫患者步行周期特点
--患侧上肢摆动时协同屈曲、内收;患侧下肢伸肌协同运动。 • 步速慢,患侧支撑时间缩短,健侧步幅缩短 • 患侧踝关节跖屈,足尖着地,膝反张;摆动相患侧肩关节下降、
骨盆抬高,下肢向外划圈,“划圈步态”。
15
偏瘫步态分析
支撑初期: 表现:“足外侧着地”或“前足
• 髂腰肌肌力降低可能是原发因素
• 改善髂腰肌肌力是关键。
22
偏瘫步态训练
(一)步行基础训练
1.体位适应性训练
2.肌力训练
桥式运动和垫上训练
上肢主要肌群力量的训练:肩带肌、肘伸肌、腕伸肌的肌力训练
下肢主要肌群力量的训练:伸髋肌、髂腰肌、髋外展肌、膝关节伸展、 屈曲肌群的肌力训练
3.关节活动度训练
(二)平衡训练
踝跖屈肌挛缩或痉挛,支撑相胫骨不能前移导致膝关节过 伸; 股四头肌无力导致过伸才能负重; 股四头肌痉挛导致膝关节突然伸展
膝过伸的训练:
--矫正足下垂 --站立位膝关节在5—10°范围内控制性屈曲和伸展:先双侧下 肢,然后患 侧下肢。
---“划圈步态”:髋关节屈曲角度不充分,加上膝关节屈曲和踝背屈不能,
导致僵硬的下肢出现向前的患者外旋和外展髋部使腿向外侧摆动,然后内 收和内旋使腿向内侧摆回。
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 讲义PPT课件
2019/12/2
23
股四头肌
髂腰肌
活跃时期:摆动末期至支撑中期 作用:屈髋:提拉起下肢进入摆动
相; 伸膝:控制膝关节屈曲程度,控
制小腿在摆动相初、中期向后的摆
动,从而使下肢向前摆动成为可能。
活跃时期/作用:为髋关节屈肌,
髋关节于足跟离地至足趾离地期间 伸展角度达到峰值(10°~15°)。 对抗髋关节伸展,从支持相中期开 始至足趾离地前,髂腰肌呈离心性 收缩,最终使髋关节从支撑相末期 由伸展转为屈曲。髂腰肌第二次收 缩活动始于摆动相初期,使髋关节
偏瘫步态分析
2019/12/2
运城市中心医院 原永康
2017-3-10
1
1 步态概述 2 正常步态 3 步态分析 4 偏瘫步态分析 5 偏瘫步态康复
2019/12/2
2
步态概述
步行是人从一个地方安全、有效地移动到另一地方的能力 步态是步行的行为特征,体现行走的方式或模式 步态的不同、影响人的行走能力、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11
站立相 步行周期中从足跟着地到足趾离地的过程, 约占60%GC,其中包含两个双支撑期和一个单支 撑期。
2019/12/2
12
步行周期
2019/12/2
13
双支撑相
行走中双脚与地面同时接触的时期,以秒计 时单位,或步行周期百分比表示(各占10%GC, 共20% GC)。
2019/12/2
14
16
首次着地(0%) • 步行周期和站立相
的起始点,指足跟 或足底的其它部位 第一次接触地面的 瞬间。
足放平(0~10%GC)
• 整个足底着地的瞬 间。即首次着地至 支撑腿于站立相过 程中膝关节达到最 大屈曲角度的时期。
偏瘫患者的步态分析优秀课件
• 四肢异常 :
•
脑中风患者经常会感
受到肢体困顿乏力,不能自如的运动,这
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发病的时
候脑中风患者的面部或肢体突然麻木、无
力,尤其是一侧肢体麻木和无力,持物不
稳,有时伴肌肉痉挛,走路时虽未遇路障
,却突然跌倒或者出现行走不稳症。
正常步态分析
• 步行周期 • 定义:行走过程中一次足跟着地至该侧足
•
偏瘫的表现
• 特点发病率高:我国每年新发病例200万, 发病率高达120/10万,每12秒就有一人罹 患中风,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
偏瘫的表现
• 生活异常 :
•
这个症状的出现会
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导致患者不
能自主活动。发病期间患者会突然感到天
旋地转、摇曳不定、站立不稳,甚至晕倒
在地。
偏瘫的表现
• PNF
踝关节的处理
踝关节的处理
• Rood:①利用冰刺激诱发足背屈外翻肌
•
②手指叩击
• Bobath: ①利用反抑制模式,让踝关节进行外翻 运动。
• Brunnsrtom:①诱发共同运动为目的
• ②用拇指指腹或指尖加力按压踝关节外侧稍前方 以诱发踝关节背屈外翻和髋、膝关节屈曲
减重步行训练---治疗作用
• 2、小腿三头肌痉挛或者跟腱挛缩,导致的代偿性 膝过伸
• 3、髋关节的屈曲挛缩,骨盆旋后,或是臀大肌后 伸无力,都可以引起膝关节的过伸。
• 4、股四头肌肌力弱也是膝过伸的原因之
膝过伸的纠正
• ①患侧髋关节屈曲训练 • ②下肢的分离运动 • ③患侧下肢负重下膝关节控制练习 • ④重心转移时膝关节控制练习 • ⑤注意髋及踝关节的协调,纠正异常步态
《偏瘫康复训练》PPT课件
习此动作,直到他能从仰卧位转身呈侧卧位。
2)主动翻身训练
向健侧翻身:双手抱胸,健 脚钩患腿。
向患侧翻身:双手十指交叉, 左右摆动。
(三)患侧上、下肢康复训练
1. 上肢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患侧肩关节下降、后缩,甚至 脱位,早期开始肩部运动可防止发生肩痛和肩关节挛 缩。同时诱发患侧上肢分离运动的出现。
1. 仰卧位
为保持正确仰卧位,需使用3个枕头
枕头1: 垫头下,不宜过高,面部朝向患侧
枕头2:防止肩胛骨后缩,在肩后补垫一个比躯干 略高的枕头,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上。前臂旋 后,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
枕头3:防止患侧骨盆后缩,在患侧骨盆及大腿下 垫枕。枕头外缘卷起可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枕头右下角可使膝关节自然呈轻度屈曲位。
感觉障碍
患肢多有沉重、酸、麻木和胀痛感,少数患者有 感觉丧失。偏瘫患者若有严重、持久的感觉障碍, 将会严重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
语言-言语障碍 偏瘫患者伴有言语障碍的占40%,50%的人其 障碍有失语症和构音障碍两类(说不出来说不 清楚)
认知障碍 脑卒中及脑外伤患者常不同程度地伴有认知功 能障碍,包括定向、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 的功能障碍,以及失用症和失认症等知觉障碍。
六、偏瘫康复训练
为防止并发症,尽早改善功能,康复训练 应尽早进行。目前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 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可开 始
(一)卧位训练
良肢位的保持 所谓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 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 治疗体位。 在此阶段,康复人员必须取得家属的配合,并教 会他们如何帮助患者翻身及保持各种正确的体位。
一、什么是偏瘫?
偏瘫是由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脑炎和脑 膜炎等脑内病变所引起的、以同侧上下肢随意运 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偏瘫步态分析与训练PPT课件
定义:
从一侧足跟着地起,到 此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 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ppt精选版
6
步行周期
ppt精选版
7
分期
ppt精选版
8
站立相(stance phase)
步行周期中从足跟着地到足趾离地的 过程。约占60%GC。其中包含两个双 支撑期和一个单支撑期。
ppt精选版
9
步行周期
ppt精选版
10
双支撑相(double support)
ppt精选版
33
跨步长(stride length)
• 同侧足跟(或足尖)前后两次着地 点间的距离。以cm为单位表示。正 常人跨步长是步长的两倍,约为 100-160cm.
ppt精选版
34
步宽(stride width)
• 指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通常 以足跟中点为测量点,正常大约510cm。步宽愈窄,步行的稳定性愈 差。
ppt精选版
41
关节活动
ppt精选版
42
足跟着地
骨盆 :5°旋前 髋关节:30°屈曲 膝关节:0° 踝关节:0°
ppt精选版
43
足放平
骨盆 :5°旋前
髋关节:30°屈曲
膝关节:0°-15°屈 曲
踝关节:0°-15°跖 屈
ppt精选版
44
站立中期
骨盆 :中立位
髋关节:30°- 0° 膝关节:15°- 5° 踝关节:15°跖屈-
• 在支撑相末期和摆动相初期,作用 为屈膝、屈髋,在摆动相末期和支 撑相初期,使膝关节旋内。
ppt精选版
56
腘绳肌
摆动相末期足跟着地达 高峰并持续到负重期 摆动末期使小腿减速 足跟着地后协助臀大肌 伸髋、稳定骨盆、防止 躯干前倾。
从一侧足跟着地起,到 此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 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ppt精选版
6
步行周期
ppt精选版
7
分期
ppt精选版
8
站立相(stance phase)
步行周期中从足跟着地到足趾离地的 过程。约占60%GC。其中包含两个双 支撑期和一个单支撑期。
ppt精选版
9
步行周期
ppt精选版
10
双支撑相(double support)
ppt精选版
33
跨步长(stride length)
• 同侧足跟(或足尖)前后两次着地 点间的距离。以cm为单位表示。正 常人跨步长是步长的两倍,约为 100-160cm.
ppt精选版
34
步宽(stride width)
• 指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通常 以足跟中点为测量点,正常大约510cm。步宽愈窄,步行的稳定性愈 差。
ppt精选版
41
关节活动
ppt精选版
42
足跟着地
骨盆 :5°旋前 髋关节:30°屈曲 膝关节:0° 踝关节:0°
ppt精选版
43
足放平
骨盆 :5°旋前
髋关节:30°屈曲
膝关节:0°-15°屈 曲
踝关节:0°-15°跖 屈
ppt精选版
44
站立中期
骨盆 :中立位
髋关节:30°- 0° 膝关节:15°- 5° 踝关节:15°跖屈-
• 在支撑相末期和摆动相初期,作用 为屈膝、屈髋,在摆动相末期和支 撑相初期,使膝关节旋内。
ppt精选版
56
腘绳肌
摆动相末期足跟着地达 高峰并持续到负重期 摆动末期使小腿减速 足跟着地后协助臀大肌 伸髋、稳定骨盆、防止 躯干前倾。
偏瘫步态分析及训练医学PPT
编辑版ppt
20
支撑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支撑相时膝屈曲增加(特别是在足首次 着地时)
支撑相早期膝屈曲下降,随后在支撑相 后期膝过伸,摆动前期膝屈曲延迟
支撑相大部分时间膝关节过伸
编辑版ppt
21
支撑相运动学异常:踝关节
早期着地时全足着地:摆动相时踝跖屈 肌过度活动或缩短限制踝关节背屈
足趾离地时踝跖屈力量下降:踝跖屈肌 没有进行充分离心收缩而达到最适初长 度所致
编辑版ppt
33
肌力训练
荟萃分析表明对于发病6个月后脑卒中患 者,抗阻训练可以提高舒适步行的速度 及步行距离
编辑版ppt
34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
目前的研究结果还是有争议的 对于不需要辅助就能步行的患者疗效明
显 平板训练与地面步行仍有不同, 不能进行
姿势调整及视觉反馈 需要治疗师辅助,应用受限
编辑版ppt
22
摆动相运动学异常:髋关节
髋屈曲下降:由于髋屈肌无力或髋伸肌 过度活动所致
编辑版ppt
23
摆动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膝关节屈曲下降:股四头肌过度活动以 及足蹬地无力,膝屈肌无力也可能是原 因之一
编辑版ppt
24
摆动相运动学异常:膝关节
足跟着地前膝伸展不足:从摆动相中期 到末期下肢向前摆动的伸展力矩下降或 膝屈肌过度活跃均可导致膝伸展不足, 伸膝肌无力也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
许多研究报道偏瘫侧下肢步幅一般比非 瘫患侧下肢延长,但也有相反报道
编辑版ppt
17
偏瘫步态的空间参数特点
偏瘫侧产生前行力量减少时偏瘫侧步幅 增加,提示非瘫痪侧产生前行力量增加 引起瘫患侧的步幅增加
严重偏瘫患者(依赖于屈肌及伸肌共同 运动)偏瘫侧步幅较非偏瘫侧更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膝关节控制能力训练(见前) ➢ 患侧负重能力训练
坐起及蹲起训练(注意控制重心及防止患 腿 外旋)
杠内健侧踩板凳,患侧负重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9
其他问题的训练
一、平衡能力差 平衡反应练习,横向走,交叉走,走直线等 二、增加复杂性的训练 ➢ 行走的同时做其他活动,如和别人说话,拿着东西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刘玉斌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1
步行训练的条件
◘ 站立平衡2级以上 ◘ 患侧下肢能支撑体重的3/4以上 ◘ 能主动屈伸髋,膝关节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2
了解正常步行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3
偏瘫患者下肢存在的问题
一、站立时 ➢ 重心一直在健侧 ➢ 膝过伸或屈膝(膝0-15度控制能力差) ➢ 屈髋 ➢ 髋关节外旋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4
偏瘫患者下肢存在的问题
二、摆动相 ➢ 早期屈髋能力差,靠身体摆动代偿
➢ 踝关节下垂、内翻,导致前脚掌及足外侧先 着地
➢ 不能完成屈膝动作(腘绳肌无力或股四头肌 痉挛),导致足尖不能离地。
➢ 髋关节外旋,下肢画圈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5
偏瘫患者下肢存在的问题
三、支撑相 ➢ 早期足尖及外侧先着地。 ➢ 膝过伸或膝屈曲 ➢ 躯干向患侧屈曲 ➢ 支撑相时间过短 ➢ 末期不能产生蹬离的动力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6
步行训练的方法
一、针对站立时的问题 ➢ 重心转移训练:
床边治疗师辅助训练法(注意控制躯干摆动) 双杠内健手扶杠训练法 ➢ 膝过伸及膝关节0—15度控制能力训练 本体感觉练习(床上、杠内) 杠内患侧负重小幅度缓慢屈伸练习 上下楼梯训练 相关肌力训练 ➢ 加强良肢位摆放及髋关节内旋力量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7
Hale Waihona Puke 步行训练的方法二、针对摆动相问题的训练
➢ 肌力练习:髂腰肌,腘绳肌,胫前肌及腓骨 长短肌
➢ 重点练习屈髋,屈膝,踝背屈的分离运动
床上PNF 杠内治疗师引导迈步(控制膝足的引导,控 制躯干的引导)
下蹲动作训练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8
步行训练的方法
三、针对支撑相问题的训练方法
➢ 相关肌力训练:胫前肌,臀中肌,选择性练习小腿 三头肌,腘绳肌,股四头肌。
走。 ➢ 改变行走的速度 ➢ 沿着人多的走廊行走 三、使用手杖的训练(在医院内不宜长期使用)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10
坐起及蹲起训练(注意控制重心及防止患 腿 外旋)
杠内健侧踩板凳,患侧负重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9
其他问题的训练
一、平衡能力差 平衡反应练习,横向走,交叉走,走直线等 二、增加复杂性的训练 ➢ 行走的同时做其他活动,如和别人说话,拿着东西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刘玉斌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1
步行训练的条件
◘ 站立平衡2级以上 ◘ 患侧下肢能支撑体重的3/4以上 ◘ 能主动屈伸髋,膝关节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2
了解正常步行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3
偏瘫患者下肢存在的问题
一、站立时 ➢ 重心一直在健侧 ➢ 膝过伸或屈膝(膝0-15度控制能力差) ➢ 屈髋 ➢ 髋关节外旋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4
偏瘫患者下肢存在的问题
二、摆动相 ➢ 早期屈髋能力差,靠身体摆动代偿
➢ 踝关节下垂、内翻,导致前脚掌及足外侧先 着地
➢ 不能完成屈膝动作(腘绳肌无力或股四头肌 痉挛),导致足尖不能离地。
➢ 髋关节外旋,下肢画圈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5
偏瘫患者下肢存在的问题
三、支撑相 ➢ 早期足尖及外侧先着地。 ➢ 膝过伸或膝屈曲 ➢ 躯干向患侧屈曲 ➢ 支撑相时间过短 ➢ 末期不能产生蹬离的动力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6
步行训练的方法
一、针对站立时的问题 ➢ 重心转移训练:
床边治疗师辅助训练法(注意控制躯干摆动) 双杠内健手扶杠训练法 ➢ 膝过伸及膝关节0—15度控制能力训练 本体感觉练习(床上、杠内) 杠内患侧负重小幅度缓慢屈伸练习 上下楼梯训练 相关肌力训练 ➢ 加强良肢位摆放及髋关节内旋力量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7
Hale Waihona Puke 步行训练的方法二、针对摆动相问题的训练
➢ 肌力练习:髂腰肌,腘绳肌,胫前肌及腓骨 长短肌
➢ 重点练习屈髋,屈膝,踝背屈的分离运动
床上PNF 杠内治疗师引导迈步(控制膝足的引导,控 制躯干的引导)
下蹲动作训练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8
步行训练的方法
三、针对支撑相问题的训练方法
➢ 相关肌力训练:胫前肌,臀中肌,选择性练习小腿 三头肌,腘绳肌,股四头肌。
走。 ➢ 改变行走的速度 ➢ 沿着人多的走廊行走 三、使用手杖的训练(在医院内不宜长期使用)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