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在本次《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掌握得比较快,这说明我们在课堂上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和图示讲解的方法是有效的。然而,在讲解尿液形成过程这一难点时,学生们似乎有些困惑,尤其是对肾小球和肾小管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
我意识到,对于这部分内容,单纯的理论讲解和图示展示可能还不够,需要结合更多的互动和实验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计划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直观感受尿液的形成过程,或者运用实物模型来讲解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滤过与重吸收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明确排泄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过程,强调排泄与排遗的区别,以及排泄的三个途径(泌尿系统、皮肤、呼吸系统)。
-尿液的形成过程:详细讲解肾小球和肾小管的作用,以及尿液成分的筛选和重吸收过程。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结构和功能。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生命观念,通过探究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过程,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增强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提升科学思维,通过对泌尿系统组成及尿液形成过程的探讨,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和解释现象的能力;强化社会责任,使学生认识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的情感;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验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排泄的基本概念、途径、尿液形成过程以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排泄过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七下生物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3.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尿液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排泄异常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人体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饮水、定时排尿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人体的许多器官和系统,谁能告诉我,这些器官和系统在人体内有什么作用?它们是如何相互协作,使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的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肾脏模型、尿液形成动画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尿液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滤过和重吸收作用。
3.设计互动教学环节,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验证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4.针对难点内容,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前期的生物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本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在排泄系统的认识上,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误区,如对尿液形成过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排泄途径的了解不够全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排泄系统知识框架。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学课件
导入新课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 时却会排出很多的水,那么, 人体为什么还要排尿呢?
你做过尿常规化验吗? 这项检查能反映人体什 么系统的健康状况呢?
新课讲解
一、排泄
产生 废物
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知识拓展
粪便的排出也是排泄吗?
泌尿系统
总结收获
看看我们学到了什么?
一、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 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四、其他排泄途径 1、以气体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 2、以汗液形式由皮肤排出
三、尿的形成和排出 1、肾单位结构: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2、尿的形成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尿的排出及排尿的意义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 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浆中 (克/100毫升)
90 8 0.1 0.72
0.03
肾小囊中 (克/100毫升)
98 0.03 0.1 0.72
0.03
尿液中 (克/100毫升)
96 0 0 1.1
1.8
讨论
(1)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每毫升尿液中 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量则略有增加;尿液主 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 液里,而剩下的未被吸收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就形成了尿液,排出体外,所以比原尿少了许多。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1. 引入主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排尿、排便等,引发学生对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产生兴趣。
2. 介绍人体内废物的概念:解释人体内废物是指身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无用物质。
3. 强调废物排出的重要性:说明废物排出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有哪些了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2. 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第二章:人体排泄系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理解排泄系统对废物排出的作用。
教学内容:1. 介绍排泄系统的组成:解释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废物排出功能。
2. 泌尿系统:介绍肾脏、尿道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3. 呼吸系统:介绍肺脏、气管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4. 消化系统:介绍肝脏、大肠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教学活动:1. 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排泄系统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促进他们的合作和思考。
第三章:废物排出的过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废物排出的具体过程。
2. 学生能够解释废物排出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教学内容:1. 解释废物排出的过程:介绍废物在体内的积累和如何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2. 泌尿系统废物排出:解释尿液的形成、储存在膀胱中并通过尿道排出的过程。
3. 呼吸系统废物排出:解释二氧化碳的产生、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4. 消化系统废物排出:解释食物残渣的形成、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器官,模拟废物排出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感。
2. 绘制图表:让学生绘制废物排出过程的图表,帮助他们更清晰地理解废物排出的步骤。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人教版)
2、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一定没有
A.无机盐
B.尿素
C.葡萄糖
3、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D.大分子蛋白质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4、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的 滤过 作用和 重吸收 作用
随堂练习
5、图中显示肾脏及其相关的管道,正常情况下,有关 肾脏相关管道内物质含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①中的氧浓度比②高 B.③的葡萄糖浓度比①高
肾小管
肾静脉
从图中你发现 了几条液体路 线?
血液流经肾单位,发生什么变化?
比较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浆中 (克/100毫升)
90 8.00 0.10 0.72 0.03
肾小囊中液体 (克/100毫升)
98 0.03 0.10 0.72 0.03
为什么蛋白质含量减少了?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泌尿系统结构图,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
2、观看动画结合讲解,描述出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 囊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概括尿液形 成的过程。 3、通过观看图片结合自身体验,说出人体可以通过汗 腺排除部分尿素、无机盐和水等物质。认识到人体主 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水。
一、排泄的途径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
0.05
-
-
0.04
-
-
0.03 ++ ++
(1)原尿是样本
B
,因为其中含有 葡萄糖 。
(2)正常尿液是样本 A ,因其中只含有 无机盐、尿素和尿酸 。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24张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甲8
0.1
乙 0.03 0.1
丙0
0
尿素 0.03 0.03 1.80
水 无机盐
90
0.72
98
0.72
96
1.10
3.乙的葡萄糖为0.1,而丙的为0。这是由于 原尿中的
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新吸取
尿的排出
肾脏
输 尿 管
肾脏
膀胱 尿 道
体外
尿液的形成 是连续的,
但排出是间 歇的。
4 尿道
d.暂时贮存尿液
思考题
1、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血浆:水、无机盐、尿素、
葡萄糖、蛋白质
血细胞
3、原尿的成分与血液 有什么不同?
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含 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2.血液流经肾小球,哪些 物质可滤过,哪些不能?
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可滤过;大分子蛋白质、血 细胞不能滤过。
4.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哪些 物质能被肾小管重吸取?
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5.尿中含有哪些物质?
水、无机盐、尿素
巩固练习
下表为尿液、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 回答:
成成分分 蛋蛋白白质质 葡萄葡糖萄糖尿素尿素 水水 无无机机盐盐
甲甲 8 8
00.1.1 0.003.03 9900 0.702.72
乙乙 0..0033 00.1.1 0.003.03 9988 0.702.72
出球小动脉
一部分水、
无机盐、
原尿
葡萄糖、 尿素
尿的形成过程
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形成 原尿(存于肾小囊)
(原尿包括水、 无机 盐、葡萄糖,尿素。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形成原尿。
3.当原尿流经 肾小管 时,全部 葡萄糖 、大 部分的 水 和部分 无机盐 等被 肾小管 重
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 的 毛细血管 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 水 、
无机盐 和 尿素 等形成了尿液。 4.排尿的途径:肾→ 输尿管 → 膀胱 → 尿道 → 排出体外。 5.人体排尿的意义:排出 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 维持 组织细胞 的正常生理功能。
葡萄糖 、 尿素 等。 (3)血管②中大分子蛋白质的浓度比血管①中 高 或“低”)。
(填“高”
解析 (1)肾单位包括④肾小球、③肾小囊和⑤肾小管。(2)血 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可以经过肾 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3)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水可以过滤,而 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过滤,出球小动脉中蛋白质会因为水的减 少而浓度升高。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快乐预习感知
一、排泄
人体将 二氧化碳
、 尿素 ,以及多余的
水
和 无机盐 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作排泄。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1.泌尿系统是由 肾
、 输尿管 、膀胱和
尿道组成的。
2.能够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肾
;输送尿液的器官
是 输尿管
;能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 膀胱 ;
排出尿液的结构是 尿道 。
才能被人
体吸收。
(3)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连接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
动脉,检测比较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中所含氧气和二氧
化碳的量,发现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没
有发生Biblioteka ,此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处于
状态。
(4)某同学认为二氧化碳这种废物没有从尿液中排出,说明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02 新课导入
(一)排泄
排泄和排遗
概念: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
余的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就叫排泄。
1、排泄的途径有哪些?(尿液、呼吸和排汗) 2、人体排出粪便是不是排泄?为什么? 不是,因为排出的不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
那么尿液是怎么形成的呢? 泌尿系统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因为有膀胱的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排出代谢废物
维持身体正常生 理功能
排尿 的意
义
调节体内水分和 无机盐的平衡
思考
1.原尿与血液相比不 含哪些物质?
血细胞、蛋白质
2.尿液与原尿相比 不含哪些物质?
葡萄糖
(血液: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 盐、葡萄糖、尿素)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原尿 (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98
尿液中(克 /100毫升)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血液
(血细胞,蛋白质,水、 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肾小球和肾
毛
小囊的过滤
细
原尿 形成于肾小囊
血
(水、无机盐、葡萄糖、
管
尿素等进入肾小囊)
大部分水、全部葡 萄糖、部分无机盐
肾小管重吸收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液 (水、无机盐、尿素)
五、其他排泄途径
除了排尿,人体还有 其他的排泄方式吗?
呼吸排出二氧化碳
皮肤排汗
汗腺的结构
表皮 真皮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说课稿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的内容。
这一章是在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呼吸和物质运输之后,对人体内物质代谢的进一步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人体如何将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人体产生的废物有哪些,然后依次阐述了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内容安排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教材中还配有丰富的插图和实例,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和观察能力,但对于人体内废物排出的过程和原理还比较陌生。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对尿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关注人体排泄系统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泌尿系统的组成。
(2)尿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泌尿系统的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讲授法:对于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确保学生理解。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样品A是:血浆 ,理由是 A中含有蛋白质。
。
样品B是: 原尿 ,理由是B中蛋白质含量极少,其他 。
物质的含量与A相同。
样品C是: 尿 ,理由是 C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
血尿和蛋白尿
含有红细胞的尿叫血尿,含有蛋白质的尿叫蛋 白尿。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红细胞和大分 子蛋白质不能滤过进入肾小囊腔,所以正常 人的尿中不会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当患有急 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 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红细胞和蛋白质可以 滤过到原尿中并进入尿液。这样,患者不仅 尿量增加,而且还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同时 还伴有发烧、水肿等症状。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_全_部__葡_萄__糖_、_大__部_分__水_、_部__分_无__机_盐___被肾小管 重吸收形成__尿__液___。尿液与原尿的主要 区别是__不__含_葡_萄__糖_ 。
• 4、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___废_物__ 的 作用,而且对调节_体__内_水__和_无_机__盐_的__平_衡_ , 维持组织细胞的_正_常_生__理_功__能_ ,也有重要 作用。
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是 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 蛋白质。 尿液与原尿相比,主要是尿液 中不含葡萄糖。 尿液中的无机盐、尿素的浓度 比原尿增加了,是由于肾小管 重吸收了大部分水。
血液、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
血液 血浆 原尿 尿液 血细胞 有 无 无 无
葡萄糖 有 有
蛋白质 有 有
无机盐 有 有
水
有有
5是肾小囊的壁,6是肾小囊腔,5和6组成 了 肾小囊 7 肾小管 。
(2)、两端均与毛细血管相连通的血管是图 中的[4]_出__球_小__动_脉_____,内流___动_脉____血;
两端都是小动脉的结构是[ ]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五章人体废物的排出
P74
讨论
2.比较血液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什 么特点? 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 作用?
1、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 了什么变化?排尿主要排出了什么物质?
解读数据
1.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 化? 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尿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都有所增加,所以 可以说,尿液主要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
P75
●排出体内的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NEXT
1、每天应该喝适量的水。 2、一旦有尿意,就应该及时排尿。 3、注意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
1、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 2、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________. 3、肾单位由______、_______、______等 部分组成。 4、肾小球是个 ______,出入肾小球的血 管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囊的作用_______ 和肾小管的作用________.
同血浆相比,肾小囊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葡 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和尿素。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 壁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物质。
成分
血浆 肾小囊中 尿液 (克/100毫克) (克/100毫克) (克/100毫克 8.00 0.10 0.72 90 0.03 0.03 0.10 0.72 98 0.03 0.00 0.0 1.10 96 1.80
知识点三:尿的形成
1)肾脏的外部 结构
2)肾脏的内部结构
皮质 髓质 肾盂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的基本组成
2、肾单位的结构特征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 新人教
流动脉血 流静脉血
肾单位
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呢?
二、尿的形成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肾小囊时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没有过滤的血 液,含各种成 分及代谢废物
过滤作用
一部分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等
肾小管重吸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 形成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尿的形成过程:
血液 原尿 肾小球、肾小囊内壁
过滤
(肾小囊中)
肾小管 尿液
重吸收 (肾小管末端)
注:写在课本75页!!
尿的排出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因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因为有膀 胱的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3、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加深。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 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 胱——暂时贮存尿液 尿 道——排出尿液
二、尿的形成 1.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形成原尿 2.肾小管→重新吸收→形成尿液
三、尿的排出 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水、无机盐、 葡萄糖、尿素
尿液
剩下的物质: 水和无机盐、尿 素等形成尿液
原尿 重吸收
对人体有用的物质: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水
.部分无机盐
血液(水、无机盐、尿素、血细胞、
尿
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的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 的过滤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
形
成 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说课稿-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节选自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
在《课程标准》中对应学习主题五“动物生理与人体健康”中概念5“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部分内容。
二、学情分析合理把握好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节课面对的群体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知识储备:在学习前,学生已经知道了“动物体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动物体通过呼吸系统和循环获得生命活所需的能量”两个主题的知识,基本掌握了“营养物质的消化”“人体呼吸的过程”“物质在人体的运输”等内容,这为构建大概念奠定了知识基础。
能力水平:1.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理解能力2.具有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不足之处: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三、目标重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视角,描述泌尿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从稳态和平衡视角,描述代谢废物的排泄途径。
(2)通过由小到大逐步推进概念构建,将相关知识内容编织成网络,将内容结构化,构建“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大概念。
(3)关注“世界肾日”、“冬奥会”等社会热议话题,运用生物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增强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以增强机体健康。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2)尿液的排出 尿液→ 输尿管 → 膀胱 →尿道→体外。
3.排尿的意义 (1)排出 废物 。 (2)调节体内 水和无机盐 四、其他排泄途径 1.排泄途径
代谢废物
水、无机盐、尿素
二氧化碳、水
2.排汗的意义 (1)排出代谢废物。 (2)调节 体温 。
的平衡,维持 组织细胞
排出途径 皮肤
呼吸系统
的正常生理功能。
形式 汗液 气体
(1)肾小球既是肾单位的组成部分,又属于循环系统。 (2)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氧气和尿素等废物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肾静 脉是人体尿素等废物含量最低的血管。 (3)判断液体是血浆、原尿、尿液的依据:有较多蛋白质和葡萄糖的是血 浆;有微量蛋白质、有葡萄糖的是原尿;无蛋白质、无葡萄糖的是尿液。 (4)出现“血尿”“蛋白尿”现象说明肾小球可能发生病变;出现“糖尿” 现象说明肾小管可能发生病变(也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肾脏 输尿管
膀(1)概念:肾脏 结构 和 功能 单位。 (2)组成
肾小球 血管球 入球小动脉
肾小囊 肾小管
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1)尿液的形成 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血细胞 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 一部分水、无机盐、 葡萄糖 和 尿素 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 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 原尿 。 ②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 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和部分 无机盐 等 被 肾小管 重新吸收进入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而剩下的水和无
[问题](2)排尿能排出体内的哪些代谢废物?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意义? [解答]排尿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除此之外还能调 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问题](3)血液透析相当于人体哪项生理活动? [解答]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主要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浆中
(克/100毫升)
90 8.00 0.10 0.72 0.03
肾小囊中
(克/100毫升)
98 0.03 0.10 0.72 0.03
尿液中
(克/100毫升)
96 0.00 0.00 1.10 1.80
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
B.静脉血
C.原尿 D.尿液2.临床上根据病人
2.下列关于泌尿系统中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C )
A.肾小球—重吸收作用
B.肾小管—过滤作用
C.尿道—排出尿液
D.膀胱—输送尿液
3.体检时,急性肾炎患者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其病变发生在 ( A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盂
D.膀胱
4.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肾小球
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 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 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 肾小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
肾小管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 的毛细血管。
探究任务四 尿的形成和排出
资料分析
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请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主要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浆中
(克/100毫升)
90 8.00 0.10 0.72 0.03
肾小囊中
(克/100毫升)
98 0.03 0.10 0.72 0.03
尿液中
(克/100毫升)
96 0.00 0.00 1.10 1.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尿 尿液
1动脉血
四
尿
肾A 小球的过滤作用
的
原尿
形
成
肾B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
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尿液
2静脉血
血液肾小球过滤作用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
尿液的排出
尿液的排出: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排尿的意义
●排出体内的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输尿管
泌
尿
系
统
膀胱
尿道
泌尿系统的功能
肾脏 (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
一、肾脏
1、描述肾的位置。 肾位于腹腔背面腰部脊柱
的两侧,左右各一个。 2、描述肾的形态结构。
似蚕豆,前后略扁,表面光滑,呈红褐色。
注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单位
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 肾单位
入球小动脉
肾 单 位 的 结 构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
肾小囊
单
毛细血管
肾小管 位
二、尿的形成过程:
第一步,肾小球对血 液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肾小球和紧 贴着它的肾小囊 壁起过滤作用。
含各种成分及代 谢废物
形成原尿: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一部分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都可以经过肾小球 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 原尿。
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 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着些数据。
主要成 血浆中(克 肾小囊中
分
/100毫升) (克/100毫
升)
尿液中
(克/100毫 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8.00Fra bibliotek0.030
葡萄糖
0.10
0.10
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第二步,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对人体有用的物质: 大部分水 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剩下的物质: 水和无机盐、尿素
形成尿液(终尿)
血细胞 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