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6) 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环境和我们PPT教学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环境和我们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962d1c27284b73f3425025.png)
2020/11/08
14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地球上曾有几千万个生物物种,其中一半以上在森林中 栖息繁衍。今天地球上的生物消失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
旅鸽 1919年彻底灭绝
台湾云豹
袋狼
1972年最后一只被猎杀 1936年最后一只死亡
2020/11/08
15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 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
12
白色污染
我们平时的行为在加剧白色污染吗?以后应该怎么做?
使用环保购物袋
垃圾分类回收 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2020/11/08
13
白色污染
通过优化选择生产原料和制作工 艺制成的可降解塑料,可以使塑料制 品的降解性能获得明显提高,经过数 天或几个月的日晒雨淋及微生物的共 同作用,塑料制品能够由原先的形状 逐步分解为碎片,直至最终全部降解。 因此,与传统的不可降解或难降解塑 料相比,可降解塑料更符合环保的要 求。
2020/11/08
16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 临枯竭。
猎杀海豚
2020/11/08
捕鸟
过度放牧
17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你了解这些珍稀动物吗?
大熊猫
藏羚羊
朱鹮
白鳍豚
金丝猴
扬子鳄
2020/11/08
18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香果树
你了解这些珍稀植物吗?
秤锤树
鹅掌楸
5
大气污染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的哪些行为污染了大气?
焚烧秸秆
2020/11/0,人们的哪些行为污染了大气?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 4.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 教科版(共56张PPT)
![六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 4.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 教科版(共5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859a94e45c3b3566ec8bcd.png)
49
你知道吗?
___________会给人类生存带来一 系列危害,例如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大气条件 恶化、导致物种绝灭。 A.滥砍乱伐森林 B.植树造林 C. 垃圾清洁处理
答案:A
50
你知道吗?
为保护蓝天,我们在出门时,应该选择 。 A. 尽量选择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 B.使用私人车 C.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答案:C
51
你知道吗?
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 。 A. 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B.乱扔塑料垃圾 C.尽量使用塑料制品
答案:A
52
你知道吗?
选无磷洗衣粉 。 A.保护衣物 B.防止污染 C.保护双手
答案:B
53
你知道吗?
以下说法哪种是错误的是 。 A.三个废餐盒可以做一把学生用尺 B.废易拉罐溶解后可以100%的无数次循环再造
保护身边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如何影响带动身边的人?
• 1.写建议书 • 2.写信发宣传单 • 3. 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 • 4. 出手抄报 • 5.写书法 6. 表演 • 7. 摄影展 8.制作警告牌 • 9.发明资源循环使用机……
56
《装扮蓝色地球》
40
41
42
43
讨论交流: 我能为地球做什么?
提示: 1、应养成哪些好的环保习惯?
2、哪些不环保行为需要改变的?
3、如何让身边更多的人环保行 动?
珍惜资源无小事
分类
44
珍惜资源无小事
1、节水 2、低碳出行
3、拒绝过度包装
4、自带购物袋、菜篮
5、家庭垃圾分类 6、合理处理多余物品交换使用、捐赠、
一起来感受《小小鸟》的悲伤 思考:“小小鸟的遭遇”让你想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d42dcd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a.png)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复习资料1.⼀天的垃圾⼀、.垃圾的分类:1.按材料分:⾦属、⽊头、纸、玻璃、橡胶2.按是否有毒分;有毒垃圾和⽆毒垃圾3.按是否容易腐烂分;易腐烂垃圾(易腐烂的⾷物有⾯类和剩余的⾁类等)和不易腐烂垃圾4.按⽤途分:⾷物、包装、⽤品、⼀次性⽤品(如⼀次性筷⼦和餐⼱纸等)⾐物、家具、电器等。
5.按危害状况分:有害垃圾和⼀般垃圾6.按垃圾的来源(城市⽣活垃圾、⼯业垃圾、农业垃圾)7、处理⽅法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垃圾的丢弃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或危害)?⾸先是影响环境的美观;同时⼜污染⼟壤、污染⼤⽓、污染⽔体,对⼈们的⽣产⽣活造成危害。
还会招引蚊蝇,传播疾病等。
有毒垃圾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动物、植物都产⽣极⼤的危害。
三、我们平时的垃圾都到哪⾥去了?⼀部分回收、⼀部分垃圾填埋场。
2、垃圾的处理1.处了⽇常⽣活不可避免地产⽣⼀些家庭垃圾外,⼯⼚、学校、医院、建筑⼯地等每天也在⽣产⼤量的垃圾。
2.露天堆放垃圾会造成什么问题?破坏景观、污染空⽓、⼟壤和⽔、还会引起疾病、发⽣⽕灾等。
3.⽬前处理垃圾的⽅法有:挖坑填埋、焚烧、堆肥和回收。
(⽤挖坑填埋和焚烧的⽅法处理垃圾还是会影响环境)4.在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中,所需的材料有:⼴⼝瓶、细⽯⼦(淘洗⼲净的)、清⽔、镊⼦、⼏团浸过墨⽔的纸⼱、喷⽔壶等。
5.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垃圾填埋场在⾬⽔的浸泡下发⽣的变化——污染地下⽔。
6.实验的各部分分别代表什么?实验中的细⽯⼦和其中的清⽔模拟⼟层和地下⽔;浸过墨⽔的纸⼱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往上喷⽔模拟下⾬。
⼴⼝瓶代表垃圾填埋场。
7.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在模拟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埋在细⽯⼦中的墨⽔纸⼱经过喷⽔后把原来瓶底的清⽔弄成墨⽔⾊了,这说明垃圾被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的东西仍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
说明了地上挖坑填埋垃圾仍然会污染地下⽔。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练习题 反思 4.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练习题 反思 4.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0f3c295f0e7cd184253659.png)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学设计复习目标: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环境与我们的关系。
复习重点: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野生动物灭绝速度加快的原因探讨、污染现状的了解和我们的对策。
复习难点:乐观、积极地对待当今世界复杂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播放5分钟小视频导入同学们,刚才的小视频好看吗?多么美丽的大自然,多么让人心醉。
可如今我们的环境正在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四单元。
板书课题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二、复习(一)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使呼吸系统发生病变,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健康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屏幕显示污染前后图片问:大气污染对人类有什么危害?1、大气污染使人或动物的呼吸系统发生病变,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健康2、大气污染对工业的危害一是对工业材料、设备和建筑设施的腐蚀。
二是飘尘增多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
同时增加了生产的费用,提高了成本,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3、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酸雨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进入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从而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毒害。
严重的酸雨会使森林衰亡和鱼类绝迹。
哪些做法污染了大气?a、工业废气、废物排放、汽车尾气排放。
b、自然原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c、焚烧麦秸、稻秸、冬天烧煤炉排出的废气等d、做练习题(见附件)(二)水污染播放几张对比图师: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使得世界人均供水量持续下降。
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为严重的有40个国家。
1、污水对人类的危害当人类向水中排放污染物时,一些有益的水生生物会中毒死亡,而一些耐污的水生生物会加剧繁殖,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使有益的水生生物因缺氧被迫迁栖他处,或者死亡。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说明书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a8661f0fab069dc502201f7.png)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说明书》课程名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授课时间:40课时设计教师:六年级任课教师设计时间:2013年3月适用范围:九年义务教育科学小学六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及目标: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
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
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
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https://img.taocdn.com/s3/m/9f8b95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2.png)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学会保护环境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关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视频等。
2.实践材料:环保宣传册、环保标语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理论学习(1)教师讲解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2)讲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介绍一些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进行讨论。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4.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环保宣传册、环保标语等。
(2)让学生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将环保行动付诸实践。
五、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题目自拟。
2.观察家庭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合作交流、实践探究能力。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
4.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环境污染有哪些种类吗?它们分别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3.教师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讨论:“比如,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我们可以选择绿色出行,比如骑自行车、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5aa73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e.png)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放大镜》l.l-3√ × √2. 1.C 2. C A3.略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L鳞片扁平2、汁液草铃虫2. 1.C 2. B3.视察点:新教学楼2左侧花圃名称:蜗牛视察到的现象: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头上有触角。
新的发觉:蜗牛有许很多多放入牙齿,爬行所经过的路上留下白色胶质,有明显的痕迹。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1.1-3 √ × √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1.1. A2. BCD A E2.揣测:放大镜彼此之间的间隔会发生变更,视野也会发生变更。
试验方法:(1)先自制一个简易显微镜,调整放大镜之间的间隔,视察图像直至清楚为止。
视察它们之间的间隔。
(2)把放大镜换成放大倍数更高的放大镜,调整它们之间的间隔,视察图像直至清楚为止。
视察它们之间的间隔。
(3)比拟前两者之间间隔、图像范围大小。
试验现象及分析:第五课《用显微镜视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 (I)B CDAEGH (2) CBDA2.试验探究第六课《用显微镜视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 1. X 272.调查探讨调查问题: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主要观点摘录: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很简单及氧气结合,又很简单及氧气分别,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例如:肺部)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各种组织)就会分别。
红细胞把肺里的氧气装上,运到各种组织里,把氧气卸下。
形成的相识:氧气及血红蛋白结合一到达各种组织把氧气卸下第七课《用显微镜视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1-3 × × √2. 1-3 CC B3.试验探究第八课《微小世界和我们》1.1-4 XXXX2. 1-2 B C3.试验探究第二单元《物质的变更》(龙门中心小学许志红)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1. (1) X (2) √ (3) √ (4) √2.试验探究选择的物质:面包试验方法1:用手按压面包,视察面包试验方法2:用镜子取一些霉菌放在面包上,过几天视察面包试验现象:试验方法1中面包被压扁;试验方法2中面包上面发霉了试验记录及分析:试验方法1中面包只是形态变更,还可变回原来的样子;试验方法2中面包上生成了新物质一一霉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08a1ecba0d4a7303763a06.png)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加深对有关环境问题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乐观、积极地对待当今世界复杂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学准备】配合教学用的录像、照片及其他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人类还面临着其他一些环境问题。
目前,我们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二、关于大气污染:1、说一说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简要说说原因。
2、阅读教科书中有关大气污染状况和原因的内容,请学生谈一谈感想。
3、讨论,哪些做法污染大气?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教师介绍一些空气质量好的旅游、名胜地,简要说明那里为什么空气质量好。
介绍几个著名的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4、说一说,我自己能做些什么?二、关于白色污染:1、出示一些白色污染严重地区的图片,讨论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2、阅读教科书中有关白色污染的内容,谈一谈感想。
3、讨论,我们平时的行为在加剧白色污染吗?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4、人们想出了什么应对措施?比较、认识可降解塑料。
教师介绍可降解塑料的制造原理和使用效果。
三、关于物种灭绝速度加快:1、欣赏教科书插图中的珍稀动植物。
你认识他们吗?请学生介绍他熟悉的珍稀动植物教师给予补充说明。
2、他们为什么稀少?阅读教科书,了解人类活动对这些动植物生存的影响。
3、人类现在采取了什么措施?教师介绍我国几个自然保护区的情况。
4、讨论,人类的活动对环境起着怎样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板书设计: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乐观、积极地对待现状原因对策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教学后记:。
六年级科学下册_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426教科版11张精品课件
![六年级科学下册_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426教科版11张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f3a8e5cc7931b764ce157b.png)
2、( )和( )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人许类多滥 环捕境乱问猎题和都过是度人开类发活利动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写十条环境保护的提示语。 12、推面广对“这无些车问日题”,活我动 们的该目怎的么是做为?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2、( )和( )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解 5、许多环境问题是( )造成的。
5、许多环境问题是( )造成的。 1、推广“无车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影响
反馈自学情况 原因 危害 对策
物种灭绝 森林被破坏;许多生物 建立自
速度加快
海洋环境恶 化; 人类滥捕乱
资源濒临 枯竭
然保护 区
的100倍。( ) 5、保护环境是环保部门的事,与我们小学生
无关。( )
练一练
三、说一说 5、许多环境问题是( )造成的。
1、推目广前“,无我车们日面”临活的动 环的境目问的题是有为(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 )等。 2人、类(滥捕)乱和猎(和过)度是开控发制利大用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焚烧秸秆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 2、( )和( )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3目、前(,我)们是面保临护突生出物的多环样境性问的题有有效大方气法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垃圾污染、水污染等。 人2、类面滥对捕这乱些猎问和题过,度我开们发该利怎用么做? 焚 1、烧目秸前秆,有我什们么面危临害的?环我境们问应题该有怎(么做)?( )、( )、( )、( )等。 目1、前目,前我,们我面们临面突临出的的环环境境问问题题有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等快。、垃圾污染、水污染等。 目2、前(,我)们和面(临突)出是的控环制境大问气题污有染大最气根污本染的、办白法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垃圾污染、水污染等。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学反思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7856dd57375a417876f8fa9.png)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一天的垃圾》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最大的难处就是一天垃圾的调查情况。
如果按教参建议,让学生将家中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课堂中进行统计分类,可能效果会很好,但随之产生的负面问题也更多,如课堂纪律,如教室卫生等等,学生的思维意识还无法将这种活动定位为科学调查探究,更多的是好玩有趣,因此在活动中也就缺乏组织纪律性,难以调控(一个班实践的体会)。
因此,我将此项调查活动调整为课前在家中完成调查统计,要求详细记录一天中产生的所有垃圾项目,每一种的重量学生测量也是有困难的,就要求记录一天垃圾的总重量。
课堂教学时,将全班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得出全班家庭每天日产垃圾量,进而计算一个区、一个市日产垃圾的数量。
学生对于日产垃圾N公斤或N吨这个数字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可以换算成需要多少辆大卡车运送,这样就比较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日产垃圾的量是相当惊人的。
如果教师提供一些图片,如学校垃圾箱堆满垃圾的照片,小区垃圾箱堆满垃圾的照片,环卫中转站满车垃圾的照片等,这样会使学生对生活垃圾的产生有更多的感受。
总之,这节课的活动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每天产生垃圾的数量之多,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让学生体会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之大,体会到处理垃圾的重要性及难度。
《垃圾的处理》教学反思在第一课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到每天产生的垃圾量的巨大,自然得思考垃圾的处理问题。
学生依据知识储备,也了解垃圾处理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但对这两种方法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却知之甚少,这便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的教学活动,通过模拟实验,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到垃圾处理对环境造成的众多影响。
但是教学中如果没有更多的直观资料,是难以让学生对由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操作上并没有什么困难。
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清楚地看到了瓶子底部的水被污染而变色的过程,也能够明白模拟实验中的各部分分别代表着自然界的什么物体.这个实验要想效果好,有一定震撼力,做实验用的瓶子要大,最好是用小型鱼缸,这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能极大激发学生兴趣。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汇总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d8b6c06c175f0e7dd13723.png)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人们在生活中产生大量(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2、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3、(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4、(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5、(重复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方法。
6、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7、厨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饭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
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它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
废电池和医疗垃圾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9、(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0、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世界排名第110 位,被联合国列为13 个贫水国家之一。
世界上有100 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有40 多个。
11、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2、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
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不能洗澡。
13、污水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即(沉淀)、(过滤)、(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获得净化。
14、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此外,还有“白色污染” (塑料制品)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含活动记录)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含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83e4e7d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7.png)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学⽣活动⼿册参考答案(含活动记录)修订版⼩学科学活动⼿册参考答案(六下)微⼩世界单元⼀、放⼤镜活动记录1、1、判断题。
(1)√(2)√(3)√(4)×放⼤镜的放⼤倍数与放⼤镜⼤⼩没有必然的联系,只与放⼤镜的凸度有关(5)×通过近视镜的镜⽚看到的图像时缩⼩的。
(6)√2、选择题。
(1)C(2)C、D3、⼩制作。
(略)⼆、放⼤镜下的昆⾍世界判断题。
(1)√(2)×蟋蟀的⽿朵长在⾜的内侧(3)×放⼤镜下并不能清晰地看到(4)×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主要跟它的⾜的结构有关(5)√资料阅读 A三、放⼤镜下的晶体活动记录:判断题。
(1)√(2)√(3)×不⼀定,有些晶体很⼤的(4)√(5)×玻璃不是晶体资料阅读(1)B(2)C四、怎样放得更⼤1、填写观察记录。
(略)2、判断题。
(1)√(2)√(3)√(4)×显微镜的放⼤倍数是有限的(5)√3、选择题。
(1)A(2)B(3)B五、⽤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1、填图题。
BEDAC2、判断题。
(1)×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反⽽看不到它的精细结构。
(2)√(3)×最早发现细胞的是罗伯特胡克(4)×载玻⽚移动的⽅向与从⽬镜⾥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向是相反的(5)√(6)√六、⽤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1、填表。
2、填空题。
(1)细胞(2)细胞3、资料阅读(1)√(2)×⼈体最⼤的细胞是卵细胞,最⼩的是⾎⼩板(3)√(4)√(5)×⼈体内寿命最长的细胞是⼤脑和神经细胞。
(6)√七、⽤显微镜观察⾝边的⽣命世界(三)1、判断题。
(1)√(2)√(3)√(4)√ 2、连线题。
3、填空题。
(1)我还知道的微⽣物有:(喇叭⾍)、(眼⾍)、(⾐藻)等。
(2)这些微⽣物都是⽣物,是因为它们与其他⽣物⼀样:□能吃东西√□都有细胞组成 √□都会对外界的刺激产⽣反应□都会制造⾷物 √□都会繁殖√□都会排泄⼋、微⼩世界和我们1、活动记录2、⼩制作。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5—8课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5—8课](https://img.taocdn.com/s3/m/283a4620eff9aef8941e0636.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5.一天的生活用水《6.污水和污水处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充分理解认识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2)知道污水要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2.过程与方法:会做污水净化实验,理解污水净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讨论水的污染源,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充分理解认识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教学难点】会做污水净化实验,理解污水净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课前准备】烧杯、污水、废饮料瓶、剪刀、锥子、纱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
人类的哪些活动造成了水污染?污水需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被重新利用?一起走进《污水和污水处理》这一课。
二、进入新课(一)、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教师:清洁的自来水被用来洗脸、刷牙、洗衣、拖地后就成了污水。
各取一杯生活污水与一杯自来水,观察比较。
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甲:自来水无色、透明。
污水有颜色、浑浊。
学生乙:自来水没有杂质。
污水有杂质。
学生丙:自来水无气味。
污水有气味。
教师:大家总结的很棒,充分调动了我们的感官,通过眼睛,手,鼻子来进行比较。
思考: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学生:沉淀和过滤教师:沉淀和过滤实验是怎么做的呢?把你们的试验方法说一说。
学生甲:沉淀实验实验材料:一个透明的烧杯、污水。
实验步骤:(1)把污水倒入烧杯内,使水面高度大约为烧杯总高度的四分之三。
(2)将装有污水的烧杯放置在桌子上,过一段时间再次观察烧杯内的污水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现象:烧杯底部有沉淀物,杯中可见悬浮杂质,污水透明度提高。
实验结论:经过沉淀的污水与之前的污水相比透明度高些,较为干净,但是其中还有很多的悬浮颗粒,与自来水比较洁清度还是差很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含课堂作业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含课堂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59ed4371fe910ef12df8f6.png)
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酸雨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体, 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 出,从而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 毒害。严重的酸雨会使森林衰亡和 鱼类绝迹。
讨论:面对这些大气污染给人类带 来的严重危害,我们应该采取什么 措施呢?
1、 许多国家已经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减 少废气和废物排放,严格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标准。 2、推广“无车日” 活动。
哪些做法污染了大气?
1、工业废气、废物排放 、汽车尾 气排放。
2、自然原因(如 森林火灾、火山爆 发等)
3、焚烧麦秸、稻秸等
大气污染是怎样形成的呢?
❖污染物一进入大气,就会稀释扩散。 风越大,大气湍流越强,大气越不 稳定,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就越快; 相反,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就慢。降 水虽可对大气起净化作用,但因污 染物随雨雪降落,大气污染会转变 为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3、少开车,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选择环保交 通工具。
4、禁烧麦秸、稻秸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记录表
工业排放 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生活排放 影响我们的健康
自然原因 焚烧麦秸稻秸
制定法律法规 推广“无车日” 使用环保交通工具 禁烧麦秸、稻秸
什么叫白色污染?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 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 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 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 成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面对这些白色污染,人们想 出了什么应对措施呢?
1、禁止生产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2、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 3、使用环保餐盒及可降解餐具; 4、减少随处丢弃。
什么叫可降解塑料?在我们的生 活中哪些是可降解塑料呢?哪些是不 可降解呢?
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学反思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学反思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453047b90d6c85ec3ac6ce.png)
第八课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本教材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中最后一课的内容,这一课内容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三个部分。
我觉得这一课的重点是通过大量的事实(图片、表格、数据、文字资料) 拓宽学生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了解,更好地理解环境与我们的关系。
对这三个突出的环境问题,我按照“了解现状—寻找原因—共商对策”的顺序来研讨。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巨大影响。
同时,通过每一个环境问题的相应对策,使学生看到希望,从而乐观、积极地对待当今世界复杂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所以课前资料的准备比较重要。
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准备:1.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污染图片;2.可吸入颗粒物--空气质量等级评价、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提供的我省空气质量状况分析表。
3.一些珍稀的动植物图片。
4.“白色垃圾”对我们的“视觉污染”的一些录像。
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我的指导下,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我的做法是:1.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像结合,使教学情境更真实,更生动、更形象,使思维过程及思想动态形象地表现出来。
学生的好奇心特强,求知欲特旺。
因此,我就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去感悟科学课的美,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2.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手段。
第一部分(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是老师引领着研讨,第二部分(白色污染)与第三部分(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由学生用已学的方法自主研讨。
3.在教学中通过解读教材、观看录像、照片、数据,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提高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学之间互相研讨、上台交流展示,既达到知识技能互补,又能培养学生之间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
同时,开展小组活动,培养了学生间的竞争意识,促使小组成员的合作更密切、更协调,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喷涌。
六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知识点精讲+填空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素材-知识点精讲+填空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ecebcbc5da50e2534d7f95.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精讲 +填空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1地球的卫星——月球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6在星空中(一)0.7在星空中(二)8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知识考点总结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放大镜(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3、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透——“凸透”镜)。
4、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使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1、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2、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长石、云母、石英、黄铜矿、雪花、水晶、维生素C 等四、怎样放得更大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019-2020年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6、污水和污水处理教科版拔高训练第一百篇
![2019-2020年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6、污水和污水处理教科版拔高训练第一百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c3f6536f1aff00bfd51e5c.png)
2019-2020年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6、污水和污水处理教科版拔高训练第一百篇第1题【单选题】污水需要经过( )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
A、消毒、沉淀、过滤B、沉淀、过滤、消毒C、过滤、消毒、沉淀【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水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机勃勃的地球,所以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下列各项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①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海上油轮的原油泄露③水力发电④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⑤使用无磷洗衣粉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③⑤D、只有②③⑤【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淡水在自来水厂中只要沉淀和过滤就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夏天天气太热,我们可以在水库里游泳(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有野生动物的活动引起的(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目前污水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A生活污水C农业污水【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绝大的水污染都是由______引起的。
A人类活动【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废水处理的三个步骤:①初步处理;②______处理;③______处理。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______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答案】:第10题【填空题】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______和______之外,还要加入______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或河流。
______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答案】:【解析】:第12题【解答题】填表、填图题。
完成表格。
【答案】:【解析】:第13题【解答题】污水的处理一般都是比较严格的,且每一步都很重要,请写出污水处理的几个重要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遍地 影响市容 污染环境
人们随意丢弃 难于降解处理
禁止生产使用 一次性塑料用品 用可降解塑料用品
物种灭绝 许多生物 速度加快 濒临灭绝
破坏自然环境 滥捕乱猎 过度开发利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 禁止滥捕乱猎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课堂小结
本课要点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 种灭绝速度加快等。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 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 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 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新 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中国环境十大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3.垃圾处理问题 5.水土流失问题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6.旱灾和水灾问题 8.WTO与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 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 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 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 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当今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令世界震撼。但是,生态环境也为此付 出了巨大代价。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0个在中 国,其中空气悬浮的微粒和硫磺含量,太原超标8倍、济南接 近7倍、北京和沈阳6倍;二氧化硫的含量则重庆最高。
2.白色污染: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 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 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 全国各地。
3.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 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40种世界濒 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 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大熊猫
金丝猴
珙桐 香果树
秤锤树 鹅掌楸
朱鹮 藏羚羊
娃娃鱼 被偷猎者杀害的藏羚羊
面对这些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乐观地对待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现状
主要原因
对策
大气污染 白色污染
污染严重 影响身体健康
工业排放 汽车尾气 垃圾焚烧
立法减少废气排放 推广“无车日”活动 使用环保交通方式
每一个环境问题都有相应的对策,我们要增强环 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乐观地对待当今越来越严 重的环境问题。
课堂小练习 1.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许多,比如__水_污__染____、_大_气__污__染__、 ___垃__圾__污_染___等。 2.为了限制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997年12月召开的联合 国“防止地球暖化京都会议”通过了《__京_都__议__定__书__》_____。 3.每年的__9__月__2_2_日是“国际无车日”。“国际无车日” 诞生于1998年的法国,倡议者希望市民选择地铁或者走路出 门,放弃开车,减少城市污染。 4.被称为“白色污染”的是__塑__料______制品。 5.人类的____滥__捕_乱__猎___和__过__度__开__发__利_用___加速了物种的灭 绝,更使得生物资源濒临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