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安七子的文学创作对建安风骨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建安七子的文学创作对建安风骨的贡献
提要:
汉末建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进入了一个自觉时期。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极为辉煌,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改变了文人思想和情趣,促进了新的文风的形成。重个性、主缘情、求华美的文学思想深刻影响着建安文人的创作。其风格常常概称为“建安风骨”,而建安风骨的内涵就是慷慨悲凉。感慨动乱的现实,抒写内心的性情,格调慷慨悲凉、质朴厚重,形成了盛极一时的建安风骨。当时的群体都卷入了汉末战乱和动荡的社会,都经历了考验。其中一个群体在建安风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是“建安七子”。本文旨在总结和比较建安七子的文学创作风格的特点,并从中分析他们对建安风骨所作的贡献以及建安文学在文学史上的成就。
connotation of“the Jianan Character”is desolate and generous. Jianan qizi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Jianan Character. This article is to compare the seven poets’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es their contributions to Jianan literature.
Keywords:“Jianan qizi”、 literature creation 、“the Jianan Character”
[2]
正文:
1.建安七子的诗歌创作实绩
1. 七子整体文学创作的特点
在汉末建安时期,文学进入了一个自觉时期。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成
就极为辉煌,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改变了文人的思想以及情趣,促进了新的文风的形成,而建安文学的风格建安风骨因其慷慨悲凉而对后世产生影响。在建安时期,文人学士才华横溢,以不分上下的高足在文坛上并驾齐驱。在当时,文人学士都处于文学创作相互竞争角逐的状态。除了“三曹”外,建安七子在建安时期也蜚声文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安七子”指得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位诗人。七子作为一个生活经历相似、志趣相近的群体,他们的文学创作既有与三曹等建安作家的相通之处,又有一个群体的独特之处,并且由于他们个人气质、性格、才学、思想、阅历等不同,七人之间也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建安时期,文学主要成就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建安诗歌的突出成就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为乐府诗的复兴和五言诗的繁盛。建安七子的文学创作亦是如此。建安七子的文学创作主要有诗创作,赋创作以及文创作。当然最值得后人研究的文学创作还是他们的诗创作。建安七子的诗创作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⑴题材丰富,种类繁多
七子的诗创作主要有以下题材:游宴、赠答、哀伤、咏史、杂诗、军戎、
情诗等。这些题材在中国诗体发展史上都有一定意义。具体来说,各个题材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这里我主要说其中三个题材。
1游宴诗---以景物衬情
七子的游宴诗主要是称颂游宴盛况以及和曹氏父子的恩惠,亦或者是表达他们心中的郁闷,抒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并且他们的游宴诗讲究词采,互相竞争互相效仿技法,各尽所长,从这一点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文学表现特征的追求。在这类游宴作品中他们往往将情感注入到景物中,以景衬情,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有重要地位。例如:王粲的《公宴诗》中一句景物描写:昊
[3]
天降丰泽,百卉挺葳蕤。凉风撤蒸暑,青云却炎晖。这一句诗虽然与全诗的感情基调大致相似,但是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景物描写很有力。诗中的挺、撤、却三个动词都是作者欣赏景物美而选择的精确词汇,形象的描写出了景物美。此外作品遣词精炼,对仗公正。与此同时,七子的游宴诗的景物描写开了后世山水诗的先河,这可以说是建安七子对后世文学的一点贡献。
2赠答诗---托物寓志
建安七子的赠答诗比较多且质量很高。其创作内容包含了给临别朋友的赠言,有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有励志的诗。这些都是有感而发的,很真实,一点也不浮夸。此外,他们的赠言诗的表达手法也多样,有直抒胸臆的,有借境抒情的,也有托物寓志的。我国的赠答诗也是在建安时代定下来的,并且就是起于建安七子的,可见建安七子对赠答诗的贡献。刘桢赠答诗《赠从弟》三首,以咏物见志的形式赠人,诗中分别赞颂水中苹藻、山上松柏、南岳凤凰的可贵品质写出了自己的志趣和人格个性。在这之前,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形式,例如东汉秦嘉、徐淑夫妇的诗就是书写夫妇间的想念之情的。因此,刘桢的赠答诗可谓开创了先河。在东汉时期,赠答诗并不是诗人常用的文体,远不及书信来得普遍,直到建安时期,赠答诗才逐渐多了起来,并且使用频率也高了。
3哀伤诗---情调哀婉
哀伤诗体现了七子诗悲凉的作品风格。每位诗人悲叹的内容都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在苦难的社会现实下的理性思考。比如王粲的《七哀诗》,
伤于社会现实的纷乱无序,自己的漂泊流离、怀才不遇及人民的苦楚。
除了上面提及的三种题材,其他题材的诗也都有不同的特点,或多或少都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⑵文笔细腻,技巧圆熟
建安七子创作共同特点之二表现在文笔个性化,技巧圆熟。诗歌以表现个人情怀为主,文笔细腻传神。建安诗汲取了它根植于社会生活的长处,语言技巧上在朴拙本色上加以了提高。七子的诗歌多抒写个人情怀,个性鲜明。在笔法上渐趋于细腻和优美。具体来说在词法、句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谋篇布局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特色,有不少创新之处,为后世诗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如说
[4]
王粲的《七哀诗》在结构笔法上很讲究,此诗首尾叙事抒情写志,中间写所见之情景。景中先以“白骨蔽平原”一句总述,再以妇人弃子一事特写,点面结合,景情融一,可见其结构是多么独特。总的来说,七子的文学创作风格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诸子在归曹之前,七子的作品所表现的既有自身的漂泊流离之叹,又有对明主贤军的渴望。在除孔融之外的诸子归曹之后,则变得具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