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实践研究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阶段,一直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评价。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研究表明,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需的基本素养,包括思维素养、情感素养、身心素养、学习素养和创新素养等。
这些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他们终身学习和成长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核心素养的概念,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还比较匮乏。
有必要深入探讨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评价方法,为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旨在发现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我们希望能够从实际案例中分析核心素养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具体影响,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优质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水平,为未来的语文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发展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核心素养作为教育领域的新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于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评价研究,可以更加有效地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策略》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策略》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策略》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本文档包括: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策略》课题开题报告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策略》课题结题报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策略》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转变。
自主、开放、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日益明显。
课堂教学更注重教学内容、过程、手段、评价等的开放,课堂变得开放了,逐渐显现出活力。
但是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日益感觉课堂教学的效率却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课堂的“活”呈现出的是表面的热闹,表面上看学生的活动量大了,活动形式多了,可收效却不明显。
多数学生的思维还只是游离于浅层次的思考上,对文本的理解不透彻,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更重要的是不能去灵活运用。
研究效率依旧低下,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升。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进行反思性研究,以继续深入推进小语课改工作。
为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增长和研究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课题的观点界定1“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论专家XXX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乐趣到感乐趣,这都透露表现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40分钟内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蚕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3、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1、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
2、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
3、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
4、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后,再进一步去观察。
5、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2、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
演示器材: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观察小蚕的生长变化,我们可以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小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二、交流蚕的生长变化学生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
(出示自己的记录单、照片、图画、或标本等。
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蜕皮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
填写P24表)关于蜕皮,学生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
填表三、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1)蚕的外形: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
蚕的行为: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画出蚕的简图P25四、蚕还会长成什么样1.(蚕不吃叶子了,身体发黄。
)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2.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
(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填写好蚕吐丝的观察记录P26表。
教学策略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教学策略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因素,为提高教学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文以某小学语文教学为例,通过实践研究,探讨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语文教学;教学质量一、引言教学策略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因素,为提高教学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手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以某小学语文教学为例,通过实践研究,探讨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1.情境创设策略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设情境:(1)生活情境: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
(2)多媒体情境: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3)游戏情境: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
2.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开展合作学习:(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探究学习策略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开展探究学习:(1)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出答案。
(2)项目学习: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设计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问题、解决问题。
4.评价反馈策略评价反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反馈:(1)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基础。
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弱,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普遍偏低。
如何有效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社会信息爆炸,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语文教学也成为必然趋势。
探讨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策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3. 分析如何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教学资源,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 探索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差异化教学,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目标。
2. 正文2.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1. 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会重点讲解语文的基本知识,如字词句段的认识,词语搭配和语法规则等。
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语文基础。
2. 强调语文能力的培养: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堂教学实践性研究(3篇)
第1篇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环节。
本文以一堂小学语文课为例,通过实践性研究,探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期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效果不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研究目的1. 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找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2. 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研究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选取一堂小学语文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 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和改进。
四、研究过程1. 案例分析(1)教学背景本次研究选取的小学语文课是五年级下册《小石头》一课。
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以生字词、课文理解、朗读为主,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2)问题分析①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启发。
②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③课堂效果不佳,学生对课文理解不够深入,朗读不够流利。
2. 行动研究(1)改进教学策略①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游戏、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③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2)实践效果通过改进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朗读更加流利,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入。
五、研究结果与讨论1. 结果通过实践性研究,教师发现并改进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 讨论(1)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应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3)教师应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一、引言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要一环,其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教师掌握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质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与有效性分析1.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策略选择时,首先需明确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涵盖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情感态度、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同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
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可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而对于五年级学生,教学目标则可以更加注重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在实施教学策略时,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有效性。
2.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丰富多样,包括讲解、朗读、视频播放、实物展示、赏析、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
相关研究表明,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资料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呈现材料,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利用小组讨论和互动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合理的课堂管理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合理的课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课堂管理包括课堂秩序的维护、学生的情感管理和学习氛围的营造等方面。
教学策略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课堂管理基础上。
合理的课堂管理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秩序,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4. 全面的评价机制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通过全面的评价机制来体现。
评价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阅读能力薄弱、写作表达能力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通过科学的研究分析,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通过分析和总结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明确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其意义和影响因素;二是系统总结和归纳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为教师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三是具体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四是对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性进行明确界定,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改进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更实用的教学参考,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成长和进步。
2. 正文2.1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显得格外重要。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文字和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朗读、朗诵、演讲等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策略;素养一、引言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 教学方法单一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填鸭式教学等,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2. 学生兴趣不高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难以在课堂上找到乐趣,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影响语文素养的提升。
3. 教学效果不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脱节,教学效果不佳。
三、小学语文教学策略1. 创新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提高学生兴趣(1)丰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树立榜样:通过树立优秀学生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提高教学效果(1)注重知识传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完整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实践研究南京市东山小学王小兵翟敦兵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育学研究表明:教学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它是教与学一个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
就课堂上的教学评价,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一、丰富评价语言,营造学习氛围。
1、激励——激发求知兴趣;2、幽默——调节课堂气氛;3、引导——增强学习效果;4、明理——提高认识水平。
二、活用评价方式,注重价值体现。
1、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调动兴趣,增强效果;2、学生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突出主体,领悟情感;3、自我与他人的评价相结合,保持热情,明确方向。
三、拓宽评价内容,培养综合素养。
1、联系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分析心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3、抓住亮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评价是理念的结晶。
“丰富的语言”是评价的首席,“灵活的方式”是评价的亮点,“多样的内容”是评价的重点。
评价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不断完善、不断创造,以促进学生智慧的产生、思维的飞跃、激情的涌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实践研究南京市东山小学王小兵翟敦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育学研究表明:教学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它是教与学一个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
就课堂上的教学评价,我作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丰富评价语言,营造学习氛围1、激励——激发求知兴趣激励性言语评价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评价方式,目的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鼓起学生的力量和勇气,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因而课堂评价语言不仅要做到准确、及时、具体,而且要具有激励性。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评价。
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养需要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在知识的掌握方面,评价的重点主要是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文字、词语、语法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等。
在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评价的重点主要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文本理解和写作,能否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沟通和交流等。
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还需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
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包括阅读策略、写作策略和记忆策略等。
评价的重点主要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运用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的程度和效果。
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还需要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情感态度是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情绪体验,包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热爱和投入程度等。
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负责任的态度,包括对社会实践的积极参与和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同等。
评价的重点主要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展现出的积极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还需要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包括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
教师的教学效果是指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包括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等。
评价的重点主要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是否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研究分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研究分析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字评价能力的过程。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体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文通过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一、课堂教学策略1.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长,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场景中,积极参与到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中去。
通过真实的情境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3.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教材内容以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生动地展示给学生。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习策略培养1.阅读策略培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略读和精读的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外国名著、科普读物、报纸杂志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广泛的阅读背景。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策略和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按照文章结构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一些日记、读后感、作文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评价策略改革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强调评价的综合性和多样化,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可能存在一些教学方法不够有效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研究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如何通过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领域,只有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本研究将对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为教师们提供更多有效的教学参考和指导,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与提升。
1.2 研究目的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一是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二是深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三是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评价,验证不同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实际效果,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
1.3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成绩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研究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探索适合当今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优化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优化策略研究一、引言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固化、评价标准不明确等,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对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进行优化和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三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评价内容优化策略1. 多样化评价内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课堂笔记、阅读理解、作文表达等方面,忽视了语文课程中的其他重要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丰富评价内容,比如口头表达、课堂讨论、课外阅读、诗词朗诵等。
这样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
2. 结合实际情境评价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评价内容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境,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分角色表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表达能力。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作业和口头测试为主,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发展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观察记录、任务型评价、综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引导式评价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应该是一种引导式的评价,既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创新。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综合作业、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1. 明确评价标准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标准应该是明确的,便于学生和教师了解自己的评价情况,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语言表达、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要求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研究摘要:随着国家新课教改的不断深入优化,我国小学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语文教育的教学工作成效,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标准也正随之发生重要改变,将评价目标的研究重心放在关注学生自主性与学习效率上,除了以发展学生潜能为考察重点,关注学生之间普遍存在明显的教育差异性现象以外,同时还要力求使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与评价系统展现出内在的教学激励功能,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评价;思考;实践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评价时,要能够充分运用自身宝贵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人生智慧,在整个教学工作过程中能及时的发现学生的语文基本问题以及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习惯,加强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本篇文章将重点探讨阐述国内目前进行小学语文语文评价问题的相关思考分析与具体实践方法研究,并进一步提出小学语文综合评价新方式以供参考。
1评价内容的客观性在现代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不断变化发展趋势中,教学评价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评价一般是指,根据具体教学目的要求和按照一些具体评分规则而对各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施的教学方案做出综合评价。
展开正确合理全面的综合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以一套小学语文阅读及教育方面的综合阅读评价试题体系为一个范例,试卷并不能综合检测并考查到每个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仅仅包含对阅读理解表达方面综合的部分内容,而对学生实际的阅读及理解能力的考查范围却十分广泛。
很难做到直接通过一张语文试卷来测试学生水平,进行系统综合科学的量化性评价。
这些内在客观价值因素直接促使小学生能自主的进行其良好小学语文素质及学习品质养成评价的一大关键与动力性因素,也是中国现代阶段小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创新的一大重要探索创新内容,不可予以忽视。
相关教师可以直接采用单条列式的教学活动评价方式,可以直接把学生在学校实际接受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及学习领域范畴与教学评价实践过程相结合。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一直备受关注。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旨在通过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核心素养理念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信息素养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语文学习强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这和核心素养的要求是一致的。
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也成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评价内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该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意识素养等方面的发展。
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否进行无关信息的筛选和判断等。
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仅是书面表达,还包括口头表达和多种形式的表达能力。
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意识素养,包括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审美情趣等方面。
2. 评价方式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多元化和综合性。
可以采用观察评价、表现评价、作品评价和自评互评等方式。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行为,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意识素养。
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表现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
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的提出和文本的解读分析等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其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开展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期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 实践意义(1)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有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情况。
(2)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情况。
(3)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
2. 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3. 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1)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2)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评价。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3. 行动研究法:结合实际教学,探索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4. 经验总结法: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
2. 实施阶段: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教学实践,总结经验。
小学语文课堂多元化的评价研究与实践
小学语文课堂多元化的评价研究与实践摘要:课堂是演绎师生智慧的舞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所提倡的多元评价相对于传统评价静态的一次性的操作方式,更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
课堂上通过多主体有效互动评价,根据学生及文本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成长。
实施多元评价,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更能激发课堂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课堂主体评价多元化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传统的课堂评价,教师几乎成了唯一的评价主体,教师是学生发展及其学习状况的裁判员或者“法官”,教师评价的结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新课程理念在课堂评价方法上要求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主宰课堂、垄断评价的现状,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性评价,以增进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更好地促进被评价者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
一、开展自我评价,促进自主发展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课堂上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用手段。
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教学中,学生在朗读、讲故事、做小老师和合作学习等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做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
二、生生互评,增强学习动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评价互相促进。
因为孩子们为了能够正确评价别人,就必须认真倾听,认真倾听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现状及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现状及策略探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现状及策略。
在研究背景介绍了评价语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研究意义指出了深入探讨评价语的必要性。
在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现状及教师、学生、家长角色的变化与评价语的应用策略。
结论部分总结了评价语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提升评价语有效性的方法,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现状分析、运用策略、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家长角色、作用、有效性、未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评价语作为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呈现和反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表现。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评价语的运用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评价语内容单一,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评价语形式僵化,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限制了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发挥空间。
研究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现状,挖掘评价语的运用策略,探究评价语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提升评价语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现状分析和策略探究,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实现教育教学的双赢。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现状及策略探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评价语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体验。
通过深入探讨评价语的运用现状和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评价语的作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研究评价语的运用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教育的脉络,指导未来的教学实践。
评价语的运用还涉及到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评价语的现状和策略有助于促进教育主体之间的协作与沟通,为构建和谐教育环境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实践研究南京市东山小学王小兵翟敦兵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育学研究表明:教学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它是教与学一个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
就课堂上的教学评价,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一、丰富评价语言,营造学习氛围。
1、激励——激发求知兴趣;2、幽默——调节课堂气氛;3、引导——增强学习效果;4、明理——提高认识水平。
二、活用评价方式,注重价值体现。
1、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调动兴趣,增强效果;2、学生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突出主体,领悟情感;3、自我与他人的评价相结合,保持热情,明确方向。
三、拓宽评价内容,培养综合素养。
1、联系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分析心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3、抓住亮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评价是理念的结晶。
“丰富的语言”是评价的首席,“灵活的方式”是评价的亮点,“多样的内容”是评价的重点。
评价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不断完善、不断创造,以促进学生智慧的产生、思维的飞跃、激情的涌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实践研究南京市东山小学王小兵翟敦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育学研究表明:教学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它是教与学一个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
就课堂上的教学评价,我作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丰富评价语言,营造学习氛围1、激励——激发求知兴趣激励性言语评价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评价方式,目的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鼓起学生的力量和勇气,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因而课堂评价语言不仅要做到准确、及时、具体,而且要具有激励性。
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小镇的早晨》一课时,一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举了手,并能声音响亮的读了一段话,我及时给予了评价:“你很勇敢,能大胆的站起来读书,我们希望能经常听到你响亮的读书声。
”我又叫了一位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读了这一段话。
我给他的评价是:“你的声音真好听,可以当播音员了,希望你继续努力。
”课堂上教师具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但回答问题的学生直接得到鼓励,而且其他学生也会跃跃欲试,这样的评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自己学习的状况,知道了自己努力的目标,也感受到了老师关怀后的温暖。
2、幽默——调节课堂气氛幽默式的言语评价,指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的评价。
例如一位特级教师再执教。
《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文中写到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响亮。
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
”同学们和听课老师都笑了,该同学会心地耷拉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出了效果。
这样的幽默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又调节了课堂气氛,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发展。
3、引导——增强学习效果语文教学因其丰富的人文性、综合性,而显得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很多语文教师都在尝试使用引导性的评价,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这样的评价,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文本的多种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学习内容之中,使它们浑然一体,使至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一些程序,多了一些情趣。
以下是我在教学苏教版第九册《鼎湖山听泉》第四自然段第三句话时的一个片段:师: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泉水的各种声音。
生1:(读得很平淡)师:读的很流利,但老师想象不出那各种各样的泉水声。
生2:(读得好一些了)师:老师听到了轻柔的小提琴声,还听到了清脆的琵琶声。
生3:(又读出了厚重回响与雄浑磅礴的语气)师:老师不仅听到了轻柔的小提琴声,清脆的琵琶声,还听到了厚重回响的大提琴声与雄浑磅礴的铜管齐鸣声,太美了!学生读完一段话后,如果我们只是例行公事的评价:读得很好;读得不错;读得很有感情等等,无所谓好坏,就欠缺一种情趣和活动,一种灵动和情感,一种想象和意境。
我在处理这句话的朗读评价时,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在富有情趣的评价语中,欢声笑语,思维得到了锻炼,语感得到了培养,情感得到了熏陶。
4、明理——提高认识水平明理式的教学评价,指的是对学生讲明道理的一种语言评价。
这样的评价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具有很强的效应。
例如我在教学第九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当讲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一句话时,我有意识地请了一位平时学习不够认真的学生读了这句话。
一开始,他读得结结巴巴的,我及时指导了他,这样连续读了好几次,直到读得较好时,我又给予了评价:“这次你读得真好,只要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就一定能做好,懂了吗?”这位学生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这样的评价,亲切、自然,再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又讲明了道理,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需要。
二、活用评价方式,注重价值体现1、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调动兴趣,增强效果。
以下是一位老师执教《黄山奇松》一课的教学片段:师(很有感情地朗读了描写黄山松的一段文字)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生1:听了老师的朗读,我感受到了黄山松的奇。
生2:听了老师的朗读,我感受到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师: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读一读,体会一下。
这样的师生互动性的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
2、学生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突出主体,领悟情感。
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能改变以往只有教师评价的倾向也确立了学生也是课程评价主体的地位。
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天鹅的故事》第五自然段时,我就采用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方式:生1:(较流畅地读了这一段话)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2:他读得比较流利,但我没能感受到天鹅勇敢的精神。
生3:(再指名学生朗读,这一次读得更好了)师:听完后有什么感受?生4:听了他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老天鹅勇敢破冰的精神,确实让人感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本的把握。
”学生与学生通过相互评价,进一步促进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及表达方法的真谛,最后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3、自我与他人的评价相结合,保持热情,明确方向。
学生对自身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能促进其自我学习方式的改善,学习热情的保持,这样能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我。
比如当一名学生的朗读比以前有进步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你今天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呢?”学生自我评价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学生会从优点和不足两面进行评析,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通过教师和同学的激励使其树立了自信,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再如一堂课结束了,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契机,教师可问:“这节课你们学得怎么样?你们认为本节课中谁的表现最出色?”学生马上就会展开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既有对知识和能力的评价,也有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拓宽评价内容,培养综合素养1、联系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评价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
教师从语文学科实际、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
教师要恰当的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地应用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课时,事先布置学生搜集了关于南京市江宁区水源情况的资料,许多学生搜集到了不少资料,上课交流时学生感慨万千,记得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汇报的:“我搜集到的资料显示,我们江宁区水源情况并不理想,水污染特别严重(出示部分图片),导致人均淡水量大大减少,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每个江宁人都应该去保护仅有的淡水资源。
”我及时给予了评价:“你找的资料很丰富,汇报得也很精彩,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像他那样去搜集相关的资料,更多的去了解我们江宁区水源情况。
”这样的评价,能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到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点滴含生活的真谛。
2、分析心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多的压力会影响智能,压力越大认知效能越差。
个体在压力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存在很大差异,这取决于个体对压力的知觉和解释以及处理压力的能力。
再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让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
恰当的评价,有助于学生适应课堂环境,提高学习能力,不恰当的评价,会使学生自信心减弱、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表现出消极被动。
如我曾指导学生背诵《小镇的早晨》第一自然段时,有一个学生平时很少发言,举起了手,我喊她起来背时,她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背了几句说:“老师,我很紧张。
”我及时鼓励她说:“没关系,你能站起来背已经很勇敢了,老师相信你会被的很好。
”她很高兴地坐了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培养。
3、抓住亮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应抓住这些闪光点,用激励性的语言作出恰当的评价,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使他们不断奋进。
例如,我曾经教过一篇课文《彭得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我在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谈体会时,有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我体会到大黑骡子有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他为了能让战士们走出草地,牺牲了自己给战士们吃了。
”我是这样评价的:“你的体验非常独特。
”再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时,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老师巡视后评价说:“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可会读书啦,边读还边飞了起来。
”这句话使其他学生纷纷仿效边读边做飞翔的动作,有声有色,学生十分投入,效果很出色。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从这两个片段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体验是富有个性化的,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个性化的学习氛围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耐心地去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幼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性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