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综合考试大纲.doc
最全重庆医科大学620医学技术综合的考试大纲经典版.doc
![最全重庆医科大学620医学技术综合的考试大纲经典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d1333aa6f1aff00bed51e77.png)
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620医学技术综合Ⅰ.考试性质医学技术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医学技术学术学位(专业代码:1010)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医学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医学技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医学技术综合考试范围为生物化学、生理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生物化学约50%生理学约50%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选题共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0分。
Ⅳ.考查内容一、生物化学(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胶体性质、变性与复性、特征吸收峰、沉淀等)。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各种方法及其原理。
8.核酸分子的组成,核苷及核苷酸的组成。
9.核酸的一级结构。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0.核酸的紫外吸收、变性与复性、核酸分子杂交及其应用。
核酸酶。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酶的活性中心。
维生素与酶的辅助因子。
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3.酶的调节。
酶的分类及命名。
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点。
2.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103712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2.png)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a552b181-6ea3-11ec-9817-7cb59b590d7d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第一章心理学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二)主要心理学流派第二节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实验方法1.变量与控制2.实验的信度和效度3.反应时法4.心理物理学方法(二)观察法(三)个案法(四)心理测量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2.心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3.心理测试的标准化4.人格测试5.智力测试6.常见临床心理测试7.合理使用心理测试的策略5.心理统计1.描述统计2.推论统计(六)研究中的道德伦理问题第三节情感(一)感觉的含义(二)颜色视觉(三)声音的心理维度第四节知觉(一)知觉的意义和特征(2)知觉组织1.知觉组织原2.形状知觉3.深度知觉4.运动知觉(三)错觉第五节意识与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功能3.睡眠与梦(二)注意过程1.注意的意义2.注意的特征选择性注意第6节学习与记忆(I)学习的意义(II)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观察学习(三)记忆的含义(四)记忆的种类1.感觉记忆2.短期记忆和工作记忆3.长期记忆(V)遗忘1.遗忘曲线2.影响遗忘的因素第七节思维(一)思维的意义和类型(II)概念的意义和形成(III)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过程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IV)推理1.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五)判断和决策1.启发式和判断2决策框架3决策回避第8节智能(一)智力的含义(二)智力的测量1.智力测验的准备2.普通智力测验(三)智力理论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2.智力三因素理论3.多元智力理论第九节情绪(一)情感的意义与功能(二)表达1.非语言交流2.文化与表情3.面部表情(三)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2坎农·巴德理论3情绪认知评估理论第10节动机(一)动机的含义(二)生理动机(三)个人成就动机1.成就需要2.成败归因(四)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发展(五)需要层次理论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的含义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流派与应用(一)心理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人文主义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格测量(一)客观测验(二)投射测验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横断设计(二)纵向设计(三)聚合交叉设计(四)双生子设计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论的心理发展观(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三)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四)生态系统理论第三节生理发展一、妊娠期和儿童期的生理发育2。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专升本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doc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专升本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doc](https://img.taocdn.com/s3/m/b0dc98aad15abe23482f4dcb.png)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专升本专业综合考试大纲公共管理类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50分。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管理总论一、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学【要求】准确理解管理的定义和管理的基本职能,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性质和特点,掌握管理的定义和管理者的分类。
1.管理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基本职能。
3.管理者是在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
依据其在组织中地位的不同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组织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
4.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
二、管理思想史【要求】了解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间、重要著作主要学派的观点、杰出代表及其主要贡献,了解各发展阶段管理思想的特点。
1.管理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不同的阶段:科学管理思想阶段,行为科学思想阶段,现代管理思想阶段。
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各阶段的主要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马斯洛、赫茨伯格、巴纳德、西蒙等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各种管理观点并从不同方面丰富了管理思想。
三、管理与环境【要求】了解组织环境的分类和具体构成要素。
1.组织环境因素按其对组织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一般环境因素和任务环境因素。
2.一般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
3.任务环境因素包括资源供应者、服务对象(顾客)、竞争者、政府管理部门及其政策、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等。
4.各环境因素对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第二部分计划篇一、组织目标【要求】理解组织目标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以及组织目标的确定过程,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及其过程。
1.组织目标是指一个组织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的目的,它是管理者和组织中一切成员的行动指南,是组织决策、效率评价、协调和考核的基本依据。
2.组织目标具有差异性、多元供、层次性和时间性。
青岛大学2020年347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考试大纲
![青岛大学2020年347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e52684faa00b52acec7ca23.png)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47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一、考试要求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心理学导论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脑机能学说1.定位说2.整体说3.机能系统说4.机能模块说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种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1.注意的生理机制2.注意的外部表现(四)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4.视觉理论(三)听觉1.听觉的含义2.听觉现象3.听觉的生理基础4.听觉理论(四)其他感觉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错觉1.错觉的含义2.错觉的种类3.错觉产生的原因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5.工作记忆(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五)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3.概念的形成4.概念的掌握(三)推理1.推理的含义2.推理的种类(四)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五)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六)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3.表象的种类4.表象理论(七)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三)言语感知和理解1.言语感知2.言语理解3.句子理解4.语篇理解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三)意志1.意志的含义2.意志的特征3.意志行动过程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5.意志的品质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能力的含义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3.气质的理论(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十三、社会心理(一)社会思维1.自我2.归因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4.社会态度5.内隐社会认知(二)社会关系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2.亲密关系3.偏见与歧视4.利他行为5.侵犯行为(三)社会影响1.说服2.从众与服从3.去个体化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5.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6.合作、竞争与冲突7.文化及其影响发展心理学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1.横断设计2.纵向设计3.聚合交叉设计4.双生子设计(三)发展心理学的历史l.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l.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3.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5. 生态系统理论(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一)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1.遗传与基因2.生命的开始(二)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1.胎儿的发育2.新生儿反射四、婴儿心理发展(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婴儿动作的发展1.动作发展的规律2.动作发展的顺序3.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三)婴儿言语的发展1. 言语发展理论2. 词汇的获得3. 语法的获得(四)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1.婴儿感觉的发展2.婴儿知觉的发展(五)婴儿气质的发展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2.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六)婴儿社会性的发展1.婴儿的情绪发展2.婴儿的依恋3.早期同伴交往五、幼儿心理发展(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幼儿的游戏1.游戏理论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三)幼儿言语的发展1.词汇的发展2.句子的发展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四)幼儿认知的发展1.记忆的发展2.思维的发展3. 心理理论(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幼儿道德认知发展2.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3.性别角色的社会化4.同伴关系六、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一)童年期儿童的学习(二)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1.书面言语的发展2.内部言语的发展(三)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2.元认知及其发展(四)童年期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发展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3.道德发展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生理发育l.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二)认知发展l.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三)自我发展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四)社会性发展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反社会行为(五)情绪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2.常见情绪困扰八、成年期心理发展(一)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二)认知发展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三)人格发展l.自我发展理论2.稳定性与可变性(四)临终心理心理统计学一、描述统计(一)集中量数1.平均数2.众数和中数(二)差异量数1.全距和平均差2.方差和标准差3.差异系数(三)地位量数1.百分等级2.标准分数(四)相关系数1.相关关系2.相关计算方法二、推论统计(一)概率1.概率和分布2.基本随机变量的分布3.抽样分布(二)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一般原理2.样本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三)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1.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2.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四)方差分析1.单因素方差分析2.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3.完全随机两因素方差分析(五)非参数检验1.单样本的非参数检验2.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六)线性回归1.回归概述2.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检验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七)项目分析1.项目的难度分析2.项目的区分度分析咨询心理学一、咨询心理学概述(一)人的发展与心理咨询(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概述(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二、心理咨询的要素(一)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二)当事人(三)咨询师(四)其他变量三、咨询目标(一)健全人格与咨询目标(二)咨询目标概述(三)确定咨询目标(四)价值与价值干预四、咨询关系(一)咨询关系概述(二)工作同盟(三)助长条件(四)咨询关系与咨询师五、咨询过程:阶段与结构化(一)对咨询过程的认识(二)咨询的基本阶段(三)结构化六、咨询过程:会谈(一)会谈的一般问题(二)倾听当事人(三)会谈技巧七、咨询过程:深入(一)协助当事人探索(二)协助当事人领悟(三)协助当事人行动八、个案厘析与评估(一)个案厘析与评估(二)几种主要治疗理论的个案厘析(三)临床评估九、专业伦理问题(一)当事人的利益和权利(二)咨询师与当事人关系(三)保密(四)其他伦理问题十、精神分析疗法(一)精神分析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精神分析的治疗(四)精神分析疗法评价十一、行为疗法(一)行为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行为治疗过程(四)治疗技术(五)行为治疗评价十二、以人为中心疗法(一)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治疗过程和策略(四) 以人为中心疗法评价十三、理情行为疗法(一)理性情绪疗法概观(二)基本理论(三)治疗过程和策略(四)理情行为疗法评论十四、结构式家庭治疗(一)结构式家庭治疗概观(二)基本理论(三)治疗过程和策略(四)结构家庭治疗评价十五、其他疗法(一)现实疗法(二)多态治疗(三)森田疗法(四)钟氏领悟疗法三、试卷结构(题型分值)1.本科目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840)》考试大纲
![《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840)》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9bfbac82cc58bd63186bde1.png)
《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840)》考试大纲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第一部分《C程序设计》(占总分30%)参考书目: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内容】1、C的数据类型2、常量和变量3、整型数据、实型数据、字符型数据4、变量赋初值5、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6、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7、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8、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要求】1、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的概念,掌握标识符的命名规则2、掌握整型数据、实型数据和字符型数据的特点和使用3、掌握变量赋初值的方法4、掌握算术表达式、赋值表达式和逗号表达式的使用方法5、了解各类数值型数据间混合运算时类型转换的方法第3章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内容】1、C语句概述2、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3、赋值语句4、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及在C语言中的实现5、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要求】1、掌握C语言的分类、三种基本程序结构和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2、掌握printf函数和scanf函数的格式和使用3、掌握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函数第4章逻辑运算和判断选取控制【内容】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3、if语句和switch语句【要求】1、掌握关系运算符、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的使用2、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格式和使用3、掌握条件运算符的格式和使用第5章循环控制【内容】1、while、do-while和for语句2、循环的嵌套3、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要求】1、掌握while、do-while和for语句的格式和使用2、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第6章数组【内容】1、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2、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3、字符数组、常用字符串处理函数【要求】1、掌握一维数组以及二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2、掌握字符串的使用和字符串函数的应用第7章函数【内容】1、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2、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3、函数的调用4、函数的嵌套调用5、变量的存储类别:自动变量、静态变量、外部变量、寄存器变量【要求】1、掌握函数定义的格式2、掌握函数的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以及函数调用时的参数传递3、掌握函数嵌套调用的方法4、掌握自动变量、静态变量、外部变量、寄存器变量的概念和作用域第8章预处理命令【内容】1、宏定义2、文件包含处理【要求】1、掌握宏定义和文件包含处理的使用第9章指针【内容】1、地址和指针的概念2、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3、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4、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要求】1、了解地址和指针的概念2、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及指向简单变量指针的使用方法第10章结构体和共同体【内容】1、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2、结构体数组的定义和使用3、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4、共用体【要求】1、掌握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引用和初始化2、掌握结构体数组的定义和使用3、掌握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第二部分《数据结构》(占总分40%)参考书目:严蔚敏,《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考查目标】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实现各种基本操作。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b31d0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e.png)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心理学专业综合》是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其目的是科学、公正、公平、有效地考查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院的择优录取,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I.考查目标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包含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及各部分所占分值普通心理学约90 分发展心理学约60分社会心理学约60分心理学研究方法(约90分,其中实验心理学约30分;心理统计约30分;心理测量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简答题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0分分析论述题 3 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Ⅲ.考查范围普通心理学[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查内容]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5.个案法(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5.精神分析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2.突触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三、意识和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的含义2.意识的各类3.意识的功能4.睡眠与梦(二)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2.注意的功能3.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品质1.注意广度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五)注意的认知理论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四、感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含义2.感觉的种类3.感觉测量4.感觉现象(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2.视觉现象3.视觉的生理基础五、知觉(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2.知觉的组织原则(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理解性2.知觉整体性3.知觉选择性4.知觉恒常性(三)空间知觉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4.方位知觉(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时间知觉2.运动知觉(五)知觉的信息加工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模式识别理论六、记忆(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2.记忆的过程3.记忆的种类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二)感觉记忆1.感觉记忆的含义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3.感觉记忆的特征(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1.短时记忆的含义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4.短时记忆的特征(四)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含义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4.长时记忆的特征(五)遗忘1.遗忘的含义2.遗忘曲线3.遗忘理论4.影响遗忘的因素七、思维(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含义2.思维的特征3.思维的种类4.思维的过程(二)概念1.概念的含义2.概念的种类(三)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策略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五)表象1.表象的含义2.表象的特征(六)想象2.想象的种类3.想象的功能八、言语(一)言语概述1.言语的含义2.言语的功能3.言语的种类(二)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言语运动中枢2.言语听觉中枢3.言语视觉中枢九、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种类(三)表情1.表情的含义2.表情的种类(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五)情绪理论1.早期的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十、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1.动机的含义2.动机的功能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5.动机的理论(二)需要1.需要的含义2.需要的种类3.需要的层次理论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2.能力、才能和天才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1.能力的种类2.能力的结构(三)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说2.智力结构理论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四)智力发展的差异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十二、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2.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2.人格类型理论3.人格大五理论4.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三)气质1.气质的含义2.气质的类型(四)性格1.性格的含义2.性格的特征3.性格的类型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5.认知风格(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发展心理学[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024农学门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2024农学门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96840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c.png)
2024农学门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介绍背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农学基础知识和全面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2024年农学门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被设立。
考试概述2024年农学门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是为了全面测评考生在农学领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而设立的。
考试涉及的内容综合而广泛,包括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农业工程学、植物保护学、农作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考试科目及内容1.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技术。
2.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农业气象观测与预测技术;–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防治;–农业气象资源的合理利用。
3.农业工程学–农业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农业机械与设备的设计与应用;–农业水利与水资源管理;–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
4.植物保护学–农业有害生物的分类与鉴定;–植物病害与虫害的防治技术;–农药的使用与安全管理;–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5.农作物学–农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农作物栽培技术与管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农作物逆境适应与抗性育种。
考试形式2024年农学门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采用计算机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为300分。
考试中既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传统题型,也包括应用题和论述题等综合能力的测试。
考试结束后,考生可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成绩将根据每个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评分。
考试要求1.具备扎实的农学基础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2.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农学领域的问题;3.具备实践能力,能够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中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指导。
考试参考资料1.高等农学院校的相关专业教材和参考书籍;2.农业科技期刊和相关学术研究论文。
《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doc
![《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doc](https://img.taocdn.com/s3/m/958c25231ed9ad51f11df205.png)
《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一、大纲性质
《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综合》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本大纲依据硕士研究生与机械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适合报考北京林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理论力学》和《机械原理》经典理论。
主要包括:
理论力学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运动学应掌握点的运动学、刚体的简单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和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应掌握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
机械原理包括机构的组成和结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结构、轮系,以及组合机构、机械系统动力学、机械的平衡和机械效率。
三、考试要求
应全面掌握考试内容,在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指导下分析解决一些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试题结构总分150分
1.基本概念题50分
2.综合试题70分
3.提高题30分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闭卷考试,3小时完成
六、主要参考书
[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I)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申永胜主编,《机械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学科专业素质考试大纲
![学科专业素质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602e3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d.png)
学科专业素质考试大纲导言学科专业素质考试(Subject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xamination)是一项旨在评估考生在特定学科领域内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考试。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学科专业素质考试的大纲,帮助考生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背景在当今高度竞争的职场环境中,拥有良好的学科专业素质是求职者脱颖而出的关键。
学科专业素质考试作为一种综合性考核方式,能够全面评估考生在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帮助雇主更准确地评估考生的能力,做出更好的招聘决策。
二、考试目的学科专业素质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在特定学科领域内的以下素质:1. 知识掌握:考核考生对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2. 问题解决能力:考核考生解决学科相关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3. 专业技能:考核考生在特定学科领域内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4. 创新能力:考核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包括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新想法的能力;5. 团队合作能力:考核考生在学科领域内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包括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学科专业素质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将根据具体学科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考试内容和要求示例:1. 学科基础知识:考生需要掌握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包括相关概念、原理、理论模型等;2. 学科研究方法:考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科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3. 学科实践技能:考生需要展示在学科领域内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例如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等;4. 学科应用能力:考生需要展示在学科领域内的应用能力,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5. 学科发展趋势:考生需要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包括前沿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等;6. 学科伦理与规范:考生需要了解学科领域的伦理原则和研究规范,遵循学术诚信和职业道德。
四、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学科专业素质考试的形式和评分标准也因学科而异。
(完整word版)2018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408综合考试大纲
![(完整word版)2018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408综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3a4aa8af5335a8103d22072.png)
2018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来源: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7—08—17I考试性质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统35分计算机网络25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70分IV考查内容数据结构【考查目标】1。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3。
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一、线性表(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二)线性表的实现1。
顺序存储2.链式存储3。
线性表的应用二、栈、队列和数组(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四)栈和队列的应用(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三、树与二叉树(一)树的基本概念(二)二叉树1。
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2。
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3。
2024农学门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2024农学门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98e302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d.png)
2024农学门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农学门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是为了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农学门类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农学门类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农学门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四、考查内容农学门类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包括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植物生态学等。
五、题型结构主要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具体题型分配将根据每年的考试难度和考试要求有所调整。
六、能力要求(一)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资料,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二)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事物。
(三)思维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评价。
七、考试内容比例及题型示例(一)植物生理学部分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主要包括光合作用、植物生长与发育、物质与能量代谢等。
在考试中,将重点考查考生对植物生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等。
(二)生物化学部分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其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等物质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试中,将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招专业理论考纲与技能标准电子电工.doc
![单招专业理论考纲与技能标准电子电工.doc](https://img.taocdn.com/s3/m/a1777669524de518974b7d3d.png)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电子电工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本考纲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以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本考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电子电工类专业开设的《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工测量仪表》、《电子测量》、《电机和拖动》等五门核心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范围和要求第一部分《电工基础》一、电路的基本概念1、了解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动势、电流、电位、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3、熟练掌握电动势、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正方向)和数值正负的意义及在电路计算时的应用。
4、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的计算。
5、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熟练掌握电阻定律。
6、了解电气设备额定值的意义。
二、简单直流电路1、熟练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了解电路的几种工作状态(通路、开路、短路),掌握在每一种状态下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的计算。
3、熟练掌握电阻串、并联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4、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及两点间电压的分析和计算,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5、了解电阻的两种测量方法: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法。
三、复杂直流电路1、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和适用场合。
2、熟练运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来分析,计算复杂直流电路。
3、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等效变换。
4、了解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宁定理和叠加定理的实验方法。
四、电容和电容器1、理解电容的概念,掌握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
2、了解常用电容器的分类和额定值。
3、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计算。
4、掌握电容器串、并联的性质及其等效电容和额定工作电压的计算。
网络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网络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f735d7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7.png)
七、网络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二、考试目标1.具有计算机程序设计基本素养;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和指针及数组数据类型、基本语法、基本语句和程序结构、基本算法、基本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及计算思维。
2.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3.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
4.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在线性表上常进行的基本操作以及这些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下的实现及复杂度分析。
5.栈和队列的定义、表示方法和顺序存储结构下的实现。
三、考核内容第1部分C语言程序设计【考核内容】1.基本数据类型和指针数据类型及其应用。
2.基本运算符和表达式及语句结构。
3.数组数据类型及其应用。
4.函数定义及其应用。
5.几种常用算法。
【考核要求】1.掌握整型常量、实型常量、字符类型常量、字符串、符号常量的各种表示形式的格式和应用(其中,包括整型常量的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形式,实型常量的浮点表示法和科学记数法,字符类型常量对应的ASCIl码);掌握各种基本数据类型和指针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方式和初始化格式。
2.掌握算术运算(含自增、自减)、关系运算、逻辑运算、条件运算、赋值运算、复合运算等运算符及其运算规则(其中,包括掌握各种运算符的含义和功能,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方向及规则,掌握隐式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熟练掌握各类表达式的组成规则和计算过程:熟练掌握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SCanf()、Printf()、PUtChar ()、getchar())函数的功能和格式及应用;掌握简单控制语句(break>continue>retum)的用法和功能;掌握选择结构语句(if、if嵌套、switch)的格式和功能;掌握循环结构语句(for、whiledo...while)及其嵌套结构和应用。
3.熟练掌握一维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数组元素的引用(其中,包括一维字符数组和字符串的定义和初始化以及数组元素的引用);熟练掌握数组的应用(其中,包括一维数组的应用,如:利用一维数组计算数列、利用一维数组进行排序等;二维数组的应用,如:二维数组行列互换、二维数组中查找最大值;字符数组的应用,如:字符串函数的使用、过滤字符串中字符等)。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专业综合》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专业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83bf03eb76a20029bd642d72.png)
《专业综合》科目考试大纲(901)I、弹性力学部分零、总体要求理解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掌握点的应力状态分析及边界条件分析等基本计算;针对弹性力学平面及简单空间问题,考查在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下的基本理论和求解方法;学会理论解法的基本思路,能够运用逆解法和半逆解法求见简单的平面问题;了解差分法、有限单元法等数值方法;了解基本实验方法。
基本概念与基本假设、基本方程为理解内容;圣维南原理、应力状态分析、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等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空间问题的解答为掌握内容;应变分析、数值法、实验法为一般掌握内容。
一、参考教材及涉及范围:COURS D’ELASTICITE,CEPADUES-EDITIONS, Didier BELLET and Jean-Jacques BARRAU.(1-8章、12章)《弹性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薛强主编。
(1-7章)《材料力学(II)》,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单辉祖编著。
(17章)《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徐芝纶著。
(1-5章、7-8章)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弹性固体的应力第三章线性固体应变第四章线弹性各项同性材料胡克定律第五章弹性静力学解析方法第六章弹性平面问题解析方法-直角坐标解答第七章弹性平面问题解析方法-极坐标解答第八章弹性力学实验方法三、应该掌握的内容和重点内容第一章绪论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变形体的基本假设。
以考查基本概念为主。
第二章弹性固体的应力平衡微分方程;面力边界条件;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主应力、最大与最小的应力;应力不变量的性质。
重点:了解平衡微分方程推导;掌握空间中点的主应力、极值应力的计算;熟悉面力边界条件的分析第三章线性固体应变变形与应变;几何方程;应变协调方程;应变状态;体应变;以考查基本概念为主。
重点:了解应变协调方程的意义。
第四章线弹性各项同性材料胡克定律广义胡克定律;各项同性材料;物理方程;材料常数;以考查基本概念为主第五章弹性静力学解析方法基本方程与解法;圣维南原理;叠加原理;空间问题解的两种思路;等截面直杆的扭转重点:熟练运用圣维南原理处理应力边界条件;了解按应力求解法的基本步骤;对空间问题基本方程有清楚认识第六章弹性平面问题解析方法-直角坐标解答平面问题的简化条件及分类;平面问题的理论解法;应力函数;逆解法与半逆解法;多项式解;矩形截面梁纯弯曲的应力函数解;悬臂梁自由端受力弯曲的应力函数解重点:清楚平面问题相容性方程的不同形式;掌握常体力下平面问题的解;清楚不同理论解法的思想,熟悉四次以下应力函数多项式解的形式及适用问题;了解一些相关的数值解法;清楚重调和方程的推导和意义;理解矩形截面梁纯弯曲的应力函数解与悬臂梁自由端受力弯曲的应力函数解的过程与结果。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X考研大纲:898材料专业综合.doc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X考研大纲:898材料专业综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65effd9f5335a8103d22034.png)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X考研大纲:898材料专业综合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中国科学院大学202X考研大纲:898材料专业综合,本《材料专业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更多考研资讯我们网站的更新!中国科学院大学202X考研大纲:898材料专业综合本《材料专业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所涉及的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方法、材料性能都是大学材料专业本科学生最基本的课程。
一、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材料专业综合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材料专业综合》考试试题分成四个部分,每一部分试题的分值和为100分,总值为400分。
考生需在400分的试题中任意选做分值和不超过150分的试题并明确标示。
如果选做试题的分值和超过150分,考生需要标注计分的题号。
如没有标注,判卷将按照所选做试题的题号顺序依次判卷直到所做题目分值和超过150分题目的前一题,后面所做试题视作无效考试内容。
二、考试内容(一) 材料力学1. 掌握材料力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应力、变形和应变,量纲和量纲分析,材料力学相关力学量的量纲、材料性质、应力-应变曲线、弹性介质、胡克定律、理想塑性介质、黏弹性与蠕变;2. 掌握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复杂应力状态;3. 掌握结构分析和能量法以及压杆的稳定性;4. 了解基于材料力学的 Ashby 材料筛选方法,残余应力、线弹性断裂力学初步。
(二) 材料科学基础1.原子结构及建合类型,掌握物质的组成、原子的结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熟悉一次键(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二次健(范德华力和氢键)的定义、特点。
掌握材料中的结合键的类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键-能曲线及其应用。
2.了解晶体的特点、空间点阵、晶胞、晶系和布拉菲点阵,晶向和晶面的表示方法,晶带和晶带定律、晶面间距,晶体的对称性,极射投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掌握叠加定理 戴维宁定
理。
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电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
一、《电路》
(一)电路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 掌握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电动势), 欧姆定律,电压,电流及参考方向;电功率和电能量。
2. 掌握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等元件的定义及电压和电流关系。
3.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4. 熟练掌握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电阻电路分析方法
1. 掌握串、并联电阻电路的计算。
2. 掌握等效的概念,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及等效变换。
3. 掌握结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
(三)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 1. 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瞬时值和波形。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和相量图。
3.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4. 掌握电路元件(电阻、电感和电容)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
RLC 串联电路及复阻抗,RLC 并联电路及复导纳。
5. 掌握正弦电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计算。
6.掌握用相量法分析计算正弦电流电路。
7.掌握耦合电感元件,熟练计算具有互感的正弦电流电路。
8.掌握串联谐振的条件、特点及品质因数的意义。
9.掌握功率因数的提高。
10.了解并联谐振的定义及其特点。
(四)三相电路
1.掌握对称三相正弦量的概念。
2.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星形、三角形连接方式及其线电压与相
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3.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4.掌握三相电路的功率的计算方法。
5.了解不对称星形连接负载的计算方法。
(五)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
1.掌握换路定律和初始条件的确定。
2.掌握时间常数的意义。
3.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4.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参考教材:
《电路及磁路》第三版,蔡元宇主编,高教出版社《电路分析基础》,朱晓萍主编,电子出版社
二、《电机学》
(一)变压器
1.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额定值。
2.掌握变压器运行时的电磁关系、参数测定方法、外特性和效率特性的计算。
.
3.掌握三相变压器特点、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
4.掌握不对称运行的分析方法及序阻抗的概念、空载合闸和突然短路的分析方法及对变压器的影响。
了解其他变压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特点。
(二)交流绕组、交流绕组电动势和基波磁动势
1.了解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和原理・。
2.掌握交流绕组基波电动势的计算及改善电动势波形的方法。
.
3.掌握单相和三相磁动势的性质。
(三)异步电动机
1.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转差率的意义和额定值的计算。
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转矩特性和工作特性…
3.掌握起动、调速的方法和原理。
4.掌握在不对称电压下工作对电机的影响,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起动方法。
(四)同步发电机
1.掌握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额定值。
2.掌握同步发电机的电枢反应性质及对电机的影响、同步发电
机的电磁关系、运行特性及参数求取的方法。
3.掌握并列的条件、功角特性及功率调节的方法和原理,掌握静态稳定的判定方法及V形曲线。
4.了解磁链守恒定律,掌握三相突然短路时的各电抗的意义、大小关系及突然短路电流对电机的影响,了解不对称运行的分析方法及对电机的影响,了解失磁、振荡的物理过程、表计的变化及对电机的影响。
(五)直流电机
1.掌握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额定值。
2.掌握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和电枢反应性质。
3.掌握直流电机的电磁关系。
4.掌握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和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运行性能。
参考教材:
1-《电机学》第二版,赵君有等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2.《电机学》第二版,胡虔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三、《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要求等基本概念。
2•掌握各种负荷曲线的应用。
3•掌握系统及元件额定电压、平均额定电压的定义、变压器额定变比、实际变比、平均额定电压比的概念。
4•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特点与应用。
(二)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和等值电路
1•掌握电力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电抗器的等值电路。
2•掌握各元件参数计算。
3•掌握用标么值和有名值表示的电力网络等值电路。
(三)电力系统潮流分析和计算
1.掌握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计算及相关概念。
2.掌握开式网潮流及简单闭式网潮流计算方法。
3.了解电力网的数学模型。
4.了解应用计算机计算潮流的基本知识。
(四)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和频率调整
1•掌握有功平衡与频率变化的关系。
2•掌握发电机单位调节功率、负荷调节效应系数、电力系统单位调节功率的物理意义;频率一次调整、频率二次调整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3.了解互联电力系统频率调整计算。
(五)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整
1.掌握无功平衡与电压变化的关系。
2.了解中枢点电压管理方法。
3•掌握中枢点调压的调压方式、调压措施的应用。
4-掌握变压器分接头选择计算。
5•掌握无功补偿的方法及计算。
(六)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1•掌握电能损耗的计算。
2.了解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
3.掌握有功负荷经济分配原则。
4.了解无功负荷优化的方法。
(七)电力系统短路的基本知识
了解短路的一般概念。
(A)电力系统对称故障的分析与实用计算
1.掌握无穷大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特点及计算。
2.掌握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3.了解应用曲线法计算任意时刻短路电流的方法。
(九)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
1.掌握元件序阻抗的概念及序参数计算。
2 •掌握序网络的制订方法。
3.掌握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析与计算。
4 •掌握正序等效定则及应用。
(十)电力系统的静态暂态稳定性
1. 了解电力系统稳定的一般概念。
2.掌握静态稳定判据和储备系数的概念。
3.掌握等面积定则在判断动态稳定性方面的应用。
4.了解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参考教材
《电力系统分析》,陈立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