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检测方法简介

合集下载

3. 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3. 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胞结合、摄取和降解LDL及其它含ApoB100的脂
蛋白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对维持细胞和全身胆 固醇平衡起重要作用。
18
残粒受体
能识别ApoE,是清除血液循环中CM残粒和βVLDL残粒的主要受体,它也能结合含ApoE的 HDL。 清道夫受体
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表面,介导修饰LDL(包括氧
化LDL和-VLDL) 从血液循环中清除。
4℃过夜
下层浊(VLDL增高)Ⅴ型
TC↑ Ⅱb,Ⅲ型 TC正常 Ⅳ型
34
均匀混浊 测TC (VLDL↑)
第二节 脂代谢紊乱的生化检验项目与检测方法
一、总胆固醇 七、载脂蛋白A-I
二、甘油三酯
八、载脂蛋白B
三、游离脂肪酸
九、载脂蛋白E
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十、ApoA-I /ApoB、TC/HDL-C、
28
脂蛋白代谢示意图
29
三、脂蛋白代谢紊乱
(一)高脂蛋白血症
(二)低脂蛋白血症
(三)脂蛋白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
30
高脂蛋白血症
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浆中CM、VLDL、LDL、HDL等脂蛋白有 一种或几种浓度过高的现象。 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是遗传缺陷所致,如家族性高胆 固醇血症。 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指某些原发病在病理演变过程中 造成脂蛋白代谢紊乱,而继发出现高脂蛋白血症。如糖
β带
9
10
血浆脂蛋白的主要功能
1. CM 运输外源性TG至外周组织 2. VLDL 运输内源性TG至外周组织 3. LDL 运输胆固醇至外周组织,与冠心病成正相关 4. HDL 从外周组织逆转运胆固醇至肝脏或其他组织 再分布,与冠心病成负相关
11
(三)载脂蛋白

总胆固醇检测试剂盒(COD-PAP 双试剂比色法)说明书

总胆固醇检测试剂盒(COD-PAP 双试剂比色法)说明书
机器参数:
主波长/次波长 反应类型 反应方向
500/600nm 终点法
升反应(+)
计算公式:
血清、血浆等液体样本(空白调零): FC(mmol/L)=A 测定/A 标准×5
血清、血浆等液体样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FC(mmol/L)=(A 测定-A 空白)/(A 标准-A 空白)×5 组织样本(空白调零):
V1=细胞样本取样量(ml)
V2=样本匀浆液总体积(ml)
参考区间: 健康成年人理想范围:<5.2mmol/L(<200mg/dl)
边缘升高:<5.23~5.69mmol/L(201~219mg/dl)
升高:≥5.72mmol/L(≥220mg/dl)
备注:TC 标准(5mmol/L)=442.48mg/dl
产品组成:
名称
规格
保存条件
总胆固醇(TC)检测试剂盒(COD-PAP 双试剂比色法)
100T
4℃
试剂(A):
Good'sBuffer
Good's 溶液
显色剂
2×25ml
4℃
活性剂、稳定剂
试剂(B):
胆固醇氧化酶
COD-POD 溶液 4-氨基安替比林
2×25ml
-20℃避光
CEH、POD
临用前,按 A:B=1:1 混合,即为 COD-PAP 工作液,4℃保存。
FC(mmol/g)=A 测定/A 标准×5×V2/(m×1000) 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FC(mmol/g)=(A 测定-A 空白)/(A 标准-A 空白)×5×V/(m×1000) 细胞样本(空白调零):
FC(mmol/L)=A 测定/A 标准×5×V2/V1

临床医学检验总胆固醇(TC)

临床医学检验总胆固醇(TC)

临床医学检验总胆固醇(TC)胆固醇是脂质成分之一,机体中胆固醇80%~90%由肝和肾上腺自身合成,而多种因素可影响体内TC的水平,包括:①年龄与性别,TC水平往往随年龄上升,但到70岁或80岁以后有所下降,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②长期的高胆固醇,高密度饱和脂肪和高热量包含可使TC增高;③遗传因素;④其他,如缺少运动、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等可能使TC升高。

胆固醇的增高与多种疾病有关,所以胆固醇的检验是临床检验的主要项目之一。

(一)酶法1.原理血清中的胆固醇酯(CE)被胆固醇酯水解酶(CEH)水解成游离胆固醇(Cho1),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CHOD)氧化成△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再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三者合称PAP),生成红色醌亚胺色素(Trind er反应)。

醌亚胺的最大吸收在500 nm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TC含量成正比。

反应式如下:2.计算TC(mmol/L)=A测定/A标准×定标血清TC浓度(mmol/L)。

速率法测定根据仪器性能及所用试剂的反应速度设计操作程序,一般要求试剂中酶用量较高。

3.技术指标(1)精密度:终点法批内CV<1.5%,批间CV≤2.5%。

(2)准确性:以参考方法(ALBK法)定值的血清为标准液时,本法测定结果与ALBK法基本一致。

以Chol水溶液为标准时,结果往往比AL-BK法低,故不宜采用Chol水溶液。

(3)灵敏度:显色剂用酚时,TC 5.2 mmol/L(200 mg/d1)时的吸光度A500nm0.30-0.35,故A500nm=0.005时的TC浓度约0.08 mmol/L(3 mg/d1)。

(4)测定范围:血清与酶试剂用量之比为1:100时,测定上界为13 mmol/L(500 mg/d1)。

(5)特异性:血清中多种非胆固醇甾醇会不同程度地与本试剂显色。

正常人血清中非胆固醇甾醇约占TC的l%,故在常规测定时这种影响可以不计。

血脂和脂蛋白检测方法

血脂和脂蛋白检测方法

血脂和脂蛋白检测是评估血液中脂质代谢状况的常见方法。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1. 血液样本采集:在进行血脂和脂蛋白检测之前,需要抽取一定量的静脉血液样本。

常用的采血方法是在手腕、手臂或手背处使用安全针针头进行采血。

2. 总胆固醇(TC):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含量是评估脂质代谢的一个重要指标。

总胆固醇检测常常通过血液生化分析仪器来测定,这些仪器可以测量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

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 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测量LDL-C 的常见方法是使用直接法或间接法。

直接法通过将血液样本中的LDL-C 直接测量出来。

间接法通常使用血液生化分析仪器,计算得出LDL-C 的浓度。

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 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测量HDL-C 通常使用血液生化分析仪器,通过测定血液样本中HDL-C 的浓度来进行评估。

5. 三酰甘油(TG):三酰甘油是血液中最常见的脂质之一,它通常与胆固醇一起进行检测。

血液生化分析仪器可以测量血液中TG 的浓度。

6. 脂蛋白:脂蛋白是一种将脂质从一个部位输送到另一个部位的复合物。

脂蛋白检测通过血液生化分析仪器,可以评估血液中不同类型脂蛋白的浓度和比例,如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

这些是常见的血脂和脂蛋白检测方法,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可根据医生或实验室的要求进行选择。

在进行检测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员,以了解具体的检测方法和准备事项。

微量血中TC、TG、HDL-C的定量分析

微量血中TC、TG、HDL-C的定量分析

微量血中TC、TG、HDL-C的定量分析文镜;张静;王燕伟;桑婷婷;蒋艾【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06(027)010【摘要】为能够用小鼠做实验材料进行降血脂保健食品的动物实验研究,建立了用微量血测定血液中TC、TG和HDL-C的方法.将常规试剂盒检测血液中TC、TG 和HDL-C的方法加以改造,使检测TC、TG的采血量分别为30μl,检测HDL-C的采血量为50μl.每只小鼠眼眶采血110μl,离心分离血清后,在原试剂盒方法工作液用量减半的反应体系中进行酶促、显色反应,之后反应液装入600 l比色杯中进行比色测定,即可完成血液中TC、TG和HDL-C的定量.对微量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与原试剂盒方法比较,证明了微量血试剂盒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总页数】4页(P437-440)【作者】文镜;张静;王燕伟;桑婷婷;蒋艾【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相关文献】1.TC/HDL-C、LDL-C/HDL-C、TG/HDL-C与冠心病不同程度相关性 [J], 吴燕丹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C/HDL-C、TG/HDL-C比值与HDL亚类分布的关系 [J],韩瑛;陈志军;卢新华;邓华菲;王岐本;孙陶利;龙石银;田英3.Serum TC/HDL-C,TG/HDL-C and LDL-C/HDL-C in predicting the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normolipidae-mic patients in South Asia:A case-control study [J], Arun Kumar;Ramiah Sivakanesan4.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对患者TC、TG、HDL-C、LGL-C水平影响 [J], 王林;李文庆;周媛;赵丹5.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的效果及对患者TC、TG、HDL-C、LDL-C水平的影响观察 [J], 孟馨;赵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tc方法检测细菌总数的应用

ttc方法检测细菌总数的应用

ttc方法检测细菌总数的应用
TC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细菌总数的方法。

TTC方法通过测定细菌生长后所产生的亚硝酸盐来确定细菌的总数。

TTC方法的应用流程如下:
1.取样:采集待测样品,并在常温下进行细菌培养。

2.培养:将样品置于细菌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3.添加TTC:在细菌培养后,将TTC溶液加入培养基中,并置于光照条件下。

4.观察: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如果出现红色,则表明存在细菌生长。

5.测定细菌总数:根据TTC法的规定,根据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细菌的总数。

TTC方法一般用于检测食品、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细菌的总数。

它具有简单、快速、灵敏的优点,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总数检测方法。

TTC方法在检测细菌总数时,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TTC方法不能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菌,因此无法用于对细菌种类进行分类。

此外,TTC方法对细菌的敏感性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不能检测低活性或极低活性的细菌。

尽管TTC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仍然是一种有效的细菌总数检测方法,在检测食品、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细菌总数时广泛应用。

干化学血脂检测概述20181107

干化学血脂检测概述20181107
干化学法血脂检测概述
概念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 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 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
血脂检查,主要是对血液(血浆)中所含脂类进行的一种定量测 定方法。
2

概念
光景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血脂检测卡可对全血 中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进行定量检测
5
临床意义
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TG)是脂质的组成成分,是甘油和3个脂肪酸所形成的脂。脂质组成复杂, 除甘油三酯外,还包括胆固醇、磷脂、脂肪酸以及少量其他脂质。
甘油三酯的主要功能是供给与储存能源,还可固定和保护内脏。甘油三酯测定是血脂分 析的常规项目
6
干化学血脂检测原理
干化学法血脂检测卡是一种以全血为样本,快速(定性或定量)检测人体内总胆固醇(TC)、高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脂( TG)三项指标的体外诊断试剂。
韩国Infopia Co.,Ltd.
*以上数据均来自于国家药监局数据库 10
检测注意事项
血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因此在检查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检查空腹血脂时,一定要抽取空腹8小时以上的静脉血,检查的头一天晚上8点以后禁食, 不禁水。 ⑵抽血前应维持原来规则的饮食,并保持体重恒定,千万不要在检查的头一天晚上参加宴会饱 餐一顿,或吃夜宵。 ⑶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4-6周内应无急性病发作。 ⑷检查时不要服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某些降压药物等可影响血脂变化,导致检验的误差。 ⑸检查的头一天晚上一定要休息好,娱乐到半夜甚至通宵,第二天早上检查血压高、血脂也高 。 ⑹血脂检查易受许多因素影响,到医院化验前务必注意上述的几种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化验结 果的准确无误

血脂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1

血脂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1

磷酸甘油氧化酶法原理
用脂蛋白酯酶(LPL)使血清中TG水解成脂肪酸 和甘油,甘油激酶(GK)及三磷酸腺苷(ATP) 将甘油磷酸化,以磷酸甘油氧化酶(GPO)氧化 3-磷酸甘油(G-3-P)产生H2O2,最后以 Trinder反应显色,A500nm的值与TG浓度成正
比。
TG+H2O→甘油+脂肪酸 甘油+ATP→G-3-P+ADP
原理:
TG + 3H2O LPL Glycerol + 3RCOOH Glycerol + ATP GK+Mg2+ G-3-P + ADP ADP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 + ATP 丙酮酸+NADH LDH NAD+ + 乳酸
由于反应消耗NADH,故可利用NADH在340nm吸光度降低来 测定甘油三脂的浓度。
n评价:
Ø优点:本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
Ø主要缺点是:
①某些胆固醇酯酶对胆固醇酯的水解不完全,不能用纯胆固醇结晶以有机 溶剂配制的溶液作为TC分析的校准液,而应以准确定值的血清作为标准, 此校准液(品)相当于三级标准。 ②表面活性剂,如吐温-40可以干扰胆固醇酯酶的作用,而聚乙烯醇6000 可使结果提高1%~2%;
G-3-P+O2→磷酸二羟丙酮+H2O2
H202+4-AAP+4-氯酚→苯醌亚胺非那腙+H2O2
2020/4/3
23
n 去除FG干扰可用下列方法:
1、外空白法:同时用不含LPL的酶试剂测定FG 作空白。
2、内空白法:又称两步法或双试剂法—将LPL 和4-AAP组成试剂2,其余部分为试剂1。

实验报告_高温超导材料临界转变温度的测定

实验报告_高温超导材料临界转变温度的测定

高温超导材料临界转变温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氧化物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T C 两种方法的测定,加深理解超导体的两个基本特性;2.了解低温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3.了解几种低温温度计的性能及Si 二极管温度计的校正方法; 4.了解一种确定液氮液面位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超导现象及临界参数1)零电阻现象 图1 一般金属的电阻率温度关系在低温时,一般金属(非超导材料)总具有一定的电阻,如图1所示,其电阻率 ? 与温度T 的关系可表示为:50AT +=ρρ (1) 式中?0是T =0K 时的电阻率,称剩余电阻率,它与金属的纯度和晶格的完整性有关,对于实际的金属,其内部总是存在杂质和缺陷,因此,即使使温度趋于绝对零度时,也总存在?0。

图2 汞的零电阻现象??电 阻 ︵ ? ︶ T (K)零电阻现象,如图2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直流情况下才有零电阻现象,而在交流情况下电阻不为零。

2)完全抗磁性当把超导体置于外加磁场中时,磁通不能穿透超导体,超导体内的磁感应强度始终保持为0,超导体的这个特性称为迈斯纳效应。

注意:完全抗磁性不是说磁化强度M 和外磁场B 等于零,而仅仅是表示M = ?B / 4?。

超导体的零电阻现象与完全抗磁性的两个特性既相互独立又有紧密的联系。

完全抗磁性不能由零电阻特性派生出来,但是零电阻特性却是迈斯纳效应的必要条件。

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是由其表面屏蔽电流产生的磁通密度在导体内部完全抵消了由外磁场引起的磁通密度,使其净磁通密度为零,它的状态是唯一确定的,从超导态到正常态的转变是可逆的。

3)临界磁场把磁场加到超导体上之后,一定数量的磁场能量用来建立屏蔽电流以抵消超导体的内部磁场。

当磁场达到某一定值时,它在能量上更有利于使样品返回正常态,允许磁场穿透,即破坏了超导电性。

致使超导体由超导态转变为正常态的磁场称为超导体的临界磁场,记为H C 。

如果超导体内存在杂质和应力等,则在超导体不同处有不同的H C ,因此转变将在一个很宽的磁场范围内完成,和定义T C 样,通常我们把H = H 0/2相应的磁场叫临界磁场。

血脂四项实验室检测方法

血脂四项实验室检测方法

血脂四项实验室检测方法血脂四项实验室检测是指检测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用于评估血脂水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脂四项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一、总胆固醇(TC)检测方法:1.试剂与仪器准备:质控品、标准品、血清分析试剂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样本处理:将待测血清标本离心,用无菌管吸取上清液,将其转移到分析管中。

3.加样:根据试剂盒说明,加入足量的试剂,轻轻摇晃均匀。

4.反应:根据试剂盒说明,在恒温箱中将标本与试剂充分反应。

5.测定: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样本的吸光度,并根据标曲计算出样本中总胆固醇的浓度。

二、甘油三酯(TG)检测方法:1.试剂与仪器准备:质控品、标准品、血清分析试剂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样本处理:待测血清标本离心,用无菌吸管吸取上清液,转移到分析管中。

3.加样:根据试剂盒说明,加入足量的试剂,轻轻摇晃均匀。

4.反应:在恒温箱中将标本与试剂充分反应,使甘油三酯被分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

5.测定: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样本的吸光度,并根据标曲计算出样本中甘油三酯的浓度。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方法:1.试剂与仪器准备:质控品、标准品、血清分析试剂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样本处理:待测血清标本离心,用无菌吸管吸取上清液,转移到分析管中。

3.加样:根据试剂盒说明,加入足量的试剂,轻轻摇晃均匀。

4.反应:在恒温箱中将标本与试剂充分反应,使高密度脂蛋白与其他成分分离开来。

5.测定: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样本的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本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方法:1.试剂与仪器准备:质控品、标准品、血清分析试剂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样本处理:待测血清标本离心,用无菌吸管吸取上清液,转移到分析管中。

3.加样:根据试剂盒说明,加入足量的试剂,轻轻摇晃均匀。

tc高低温循环

tc高低温循环

tc高低温循环TC高低温循环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材料和零部件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这种循环测试可以模拟实际应用中的温度变化,并检测材料和零部件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是否稳定。

TC高低温循环测试通常由两个步骤组成:高温测试和低温测试。

在高温测试中,样品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以评估其在高温下的耐热性能。

而在低温测试中,样品则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以评估其在低温下的耐寒性能。

通过不断循环这两个步骤,可以模拟材料和零部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温度变化。

TC高低温循环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测材料和零部件的热膨胀性、机械强度、电性能、化学稳定性等特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在高温环境下,材料和零部件可能会发生热膨胀、软化、熔化等现象,从而影响其性能和可靠性。

而在低温环境下,材料和零部件可能会变脆、变硬,导致其机械强度下降或破裂。

因此,通过TC高低温循环测试,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材料和零部件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进行TC高低温循环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环境控制系统,以确保温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常见的测试设备包括温度循环箱、恒温槽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系统,使样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循环测试。

除了温度控制外,还需要对样品进行合适的固定和检测。

在固定样品时,应注意避免对样品造成热损伤或机械损伤。

在检测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测试方法和仪器,如拉伸试验机、电阻计、显微镜等,来评估样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TC高低温循环测试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直接用于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因为实际应用中的温度变化可能会更加复杂和多样化,而循环测试只能模拟其中的一部分情况。

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和选材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充分的实验和验证。

TC高低温循环是一种有效的测试方法,可以评估材料和零部件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这种测试,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胆固醇的检测方法

胆固醇的检测方法

胆固醇的检测方法
胆固醇的常见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血液检测:通过采集静脉血或者指尖血样进行检测。

常见的检测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甘油三酯(TG)等。

2. 快速检测仪器:市场上也有一些家用的快速检测仪器,可以通过指尖血样快速测量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3. 脂膜电泳:脂膜电泳是一种检测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的电化学技术。

该方法基于不同电荷的胆固醇衍生物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对胆固醇的检测。

4. 超声波测量:超声波测量可以通过仪器发出超声波并测量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间接测量动脉壁中的胆固醇沉积物和斑块。

总的来说,血液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全面了解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而其他方法则主要用于特殊情况下的检测或研究。

为了准确判断胆固醇水平,建议在医疗机构进行检测。

检测车辆防侧滑关

检测车辆防侧滑关
此款车带电子手刹方向较为油滑(A6)需注意 安全驾驶。
关闭ESP后跑完工况易出现故障灯,重启汽 车即可。
奥迪A1
奥迪A2
未上市
奥迪A3
新奥迪A4L
老奥迪A4
奥迪A5 2.0T
新款奥迪A6L2.0T
奥迪A6L3.0
此款关闭按钮在双跳左侧名为ESPOFF
老奥迪A61.8T
老奥迪A62.4
可) 保时捷(暂无)(双怠速) 本田(部分车型建议双怠速详见下说明) 奔腾(暂无)(价格在十万左右一般无防滑开关直接上线即
可) 比亚迪(暂无) (价格在十万左右一般无防滑开关直接上线
即可) 标致(暂无)
奔驰
一般的奔驰在中控台都有ESP按钮,踩住刹车按 下按钮防侧滑就解除了。
如果在中控台看不到,那么就在方向盘上面找了 。在方向盘的左侧会有上下左右箭头的按钮,按 向右的按钮,在仪表台会出现不同功能的显示, 一般是按到第4下时就会出现ESP的界面,然后 踩住刹车按下中间的OK按钮就会看到ESP功能 关闭的字样,同时会有防侧滑关闭的报警灯亮。
ESP系统实际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 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此时后 轮失控而甩尾,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子;在转向过少时,为了校正 循迹方向,ESP则会刹慢内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 ESP系统包含ABS (防抱死刹车系统)及ASR(防侧滑系统),是这两种系统功能上的延伸。因此 ,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最高级形式。ESP系统由控制
TCS
TCS,其英文全称是Traction Control System ,牵引力控制系统,又称循迹控制系统。是 根据驱动轮的转数及传动轮的转数来判定驱 动轮是否发生打滑现象,当前者大于后者时 ,进而抑制驱动轮转速的一种防滑控制系统 。它与ABS作用模式十分相似,两者都使用 感测器及刹车调节器。

PCR的TC报告

PCR的TC报告

PCR的TC报告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利用特定的基因片段,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过程,对特定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从而可以获得足够数量的基因片段来进行鉴定,分析和其他生物技术上的应用。

PCR扩增的结果,就是一份TC报告,全称是“特定基因检测报告”。

TC报告是一种具有特定基因序列的报告,通常用来展示某一特定基因片段的数量,或者是某一特定基因扩增了多少倍。

TC报告由许多实验室所共享,反映出不同类型的序列差异,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PCR结果”。

TC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当前检测的基因片段的特定序列的检测结果,另一部分是分析结果和最后的计算结果。

检测结果包括,检测基因片段的序列,通常使用一些特定的图像代表检测的基因片段的序列和长度,以及检测到的数量等。

分析结果包括,通过看检测到的基因片段的数量,来分析它们是否正确检测,或者是否多余检测;以及通过相应的计算,来分析其中的基因片段之间是否是同种或者不同种。

最后的计算结果通常是根据检测到的基因片段的数量或长度,以及分析结果来确定最终的结果。

最后的计算结果也可以用来评估是否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以及特定基因突变的严重程度。

TC报告可用于鉴定,分析以及诊断生物样品中的基因,特别是对于定量检测中的复杂基因突变,这对药物靶点鉴定以及药物筛选工作至关重要。

目前,利用PCR技术来实现TC报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因为它不仅可以实现灵敏度更高的检测,而且还可以检测到更多的变种和突变基因,从而使得生物学家能够更好地分析和鉴定基因。

未来,PCR技术将继续改进并取得更大的空间,TC报告将成为生物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为我们提供更详尽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和鉴定基因。

PCR技术和TC报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效,准确,可重复性强的方法来分析和鉴定特定的基因片段和变种,因此,我们广泛应用PCR技术来对基因进行诊断,从而发现和治疗多种疾病。

灯具tc温度的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灯具tc温度的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灯具tc温度的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灯具tc温度(Thermal Conduction Temperature)标准是指对于各种类型的灯具产品,根据其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确立一个合理而安全的温度范围,以保证灯具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安全使用。

灯具tc温度标准旨在解决灯具因长时间发光而产生过高温度而导致火灾、电击等潜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通过规范灯具tc温度,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灯具tc温度标准进行详细探讨:解释说明、分类与应用范围、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和阐述,旨在全面了解和认识灯具tc温度标准所涉及到的关键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和解释灯具tc温度标准,并深入探讨该标准对于灯具设计和使用所带来的影响。

同时,还将分析不同类型灯具tc温度标准的区别与解释,以及其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范围和要求。

另外,本文还将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预测并提出调整建议。

最终,通过对灯具tc温度标准的全面介绍和分析,旨在增强人们对于灯具安全性和性能的认识,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2. 灯具tc温度标准的解释说明2.1 温度标准的背景介绍灯具tc温度标准是指对灯具中使用的电子元件(如LED芯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限制与控制的规定。

由于灯具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电子元件的损坏或者影响其寿命和性能。

因此,制定灯具tc温度标准就变得十分重要。

2.2 温度标准的制定过程与原则灯具tc温度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需要明确灯具所应用场景下合理的工作温度范围,这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和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确定。

其次,根据不同类型灯具和应用环境的特点,结合材料、散热设计等因素,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

此外,在制定温度标准时还需要兼顾安全性能、实际操作可行性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211228421_血清HbA1c、GSP、FPG、TC、TG_及CRP_联合检测在早期妊娠糖尿病诊

211228421_血清HbA1c、GSP、FPG、TC、TG_及CRP_联合检测在早期妊娠糖尿病诊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03.064血清HbA1c、GSP、FPG、TC、TG及CRP联合检测在早期妊娠糖尿病诊断中应用研究梁荣坤,赖东莲,钟羽彤,沈昊龙岩市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龙岩364000[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诊断早期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效能。

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58例早期GDM孕妇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于本院行体检的52名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

采集两组静脉血,对比两组HbA1c、GSP、FPG、TC、TG及CRP差异;另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究各项指标单独与联合检测诊断GDM的效能。

结果观察组HbA1c(7.63±1.52)%、GSP(3.40±0.52)mmol/L、FPG(6.35±1.75)mmol/L、TC(5.79±1.23)mmol/L、TG(1.98±0.46)mmol/L、CRP(9.23±1.56)mg/L高于对照组[(5.48±1.03)%、(1.89±0.31)mmol/L、(4.12±1.01)mmol/L、(4.52±0.85)mmol/L、(1.42±0.25)mmol/L、(4.21±0.6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HbA1c、GSP、FPG、TC、TG、CRP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

结论HbA1c、GSP、FBG、TC、TG、CRP在早期GDM孕妇机体内呈高表达状态,各项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疾病的早期检出率。

多功能校验仪校准TC及RTD

多功能校验仪校准TC及RTD

多功能校验仪校准TC及RTD通过优化环路校准测量系统,使其更好地支持温度检测元件的独有特征,能够大幅提高性能。

所有温度探头及其检测元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材料、结构、用途或者使用环境均各有不同。

这种独特性贯穿于传感器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表现形式为机械冲击和振动引起的漂移,或者暴露于被测材料时污染引起的漂移。

只有通过定期检定,才能适应这些差异和变化,提高总体测量性能。

在许多工业和商业过程中,温度的角色非常重要。

例如医药公司的灭菌、航空航天行业为确保最佳强度而进行的金属热处理、冷库中的温度检定,以及大气和海洋研究。

在所有温度测量应用中,传感器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大;遗憾的是,在很多测量中,没有通过优化系统来获得温度传感器的最佳性能。

大多数过程温度测量是通过连接至变送器的检测元件实现的。

图1所示为常见配置的示意图。

在许多应用中,往往独立检定测量系统的检测元件,但这样往往忽略了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明显提高性能。

独立检定或校准检测元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这样做的效率更高。

利用电子热电偶(TC)或电阻温度检测器(RTD)模拟器,可简便、快捷地检定测量组件。

该方法不检定相关温度探头的性能,而是认为所有探头完全相同并严格遵守一定的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没有两个探头是完全相同的,它们全部会偏离理想标准,并且其特征随时间和使用发生变化。

Rosemount Inc.以表1为例,给出了关于644H型智能温度变送器可能实现的性能改善的信息。

为实现这一性能改善,为Rosemount 644H提供信息(Callendar Van Dusen方程系数),使其能够修正温度检测元件的独特性能,本例中为标准IEC751 Pt100传感器。

干井和微型恒温槽是检定温度探头及其他相关传感器的上佳选择,但是本身没有能力校准变送器的输出或读数装置,不能优化整个测量环路。

为了实现并保持上述的性能改善,需要一个热源,并结合能够校准变送器和读数装置的智能电子式过程校准器。

tc温度循环

tc温度循环

TC温度循环简介TC温度循环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材料和组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

通过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循环变化,可以模拟材料或组件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检测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原理TC温度循环测试基于热胀冷缩原理。

当材料或组件受到温度变化影响时,其体积会发生变化,导致应力和形状的改变。

这种应力和形状的改变可能会对材料或组件的性能产生影响,例如导致裂纹、断裂、脱落等问题。

TC温度循环测试通过将样品置于高低两个不同温度之间,并以一定频率进行循环变化,使样品在热胀冷缩过程中经历不断重复的应力和形状改变。

这样可以模拟材料或组件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温度变化情况,并观察其性能是否受到影响。

测试设备进行TC温度循环测试通常需要以下设备: - 温度循环试验箱:用于控制温度范围和变化速率。

-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样品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性能参数。

- 样品夹具:用于固定和保护样品,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试步骤进行TC温度循环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样品:选取代表性的材料或组件样品,并根据实际使用条件确定测试参数,如温度范围、变化速率等。

2. 安装样品:将样品安装在样品夹具中,并确保其固定牢固,避免在测试过程中发生松动或脱落。

3. 设置测试条件:根据实际使用条件设置温度范围和变化速率,并将这些参数输入到温度循环试验箱中。

4. 开始测试:启动温度循环试验箱,使其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温度循环。

同时,启动数据采集系统以记录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参数,如电阻、电容、力学性能等。

5. 监测性能变化: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持续监测并记录样品的性能变化情况。

可以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查看温度和性能参数的变化曲线。

6. 停止测试:根据测试需要,设定测试时间或循环次数,达到设定条件后停止测试。

7. 分析结果: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样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并判断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C-TM-650 测试方法手册
编号:2.6.26
目的:直流热循环测试
生成日期:99.11
1.0 概述:此项测试测量PCB板通孔孔壁和孔和内层连接在热循环下的电阻的变化,应用特定设计的测试COUPON进行相应的测试。

该测试技术通过在特定的科邦的内层和通孔的连接回路上通3分钟的直流电,使被测COUPON测试区的温度升温至设定的温度,该温度略高于生产材料的Tg温度。

测试采用直流的通断使测试COUPON从室温达到设定温度,在温度变化下对被测COUPON进行抗疲劳测试,加速潜在问题的发生。

测试通过的循环测试为生产出成品的性能决定。

详细的测试信息请见6.0。

2.0 应用文档
2.1 IPC-TM-650 2.1.1 微切片制作
2.2 IPC-TM-650 2.1.1.2 微切片制作-半自动/自动技术
3.0 测试样件典型的测试COUPON如图一所示。

4.0 仪器或材料
4.1 内层连接应力测试系统(IST)如6.0
4.2 四线2.54mm(0.1inch)公头连接器(参见MOLEX 2241-4042)
4.3 Sn60Pb40或Sn63Pb37焊料
4.4 阻焊剂
4.5 电烙铁
4.6 万用表-可选
4.7 热影仪-可选
5.0 程序
5.1 测试样件准备
5.1.1 在COUPON的第一面左右两端分别在0.040inch孔径中焊接上4个公头连接器,不能出现焊接不良即焊锡需灌满通孔。

5.1.2 由于测试前需进行预处理,故在COUPON安装入IST测试区前需使被测COUPON的温度降低到室温(降温过程大概需要10分钟)。

5.2 IST测试程序
5.2.1 将测试COUPON 安装入IST 设备测试箱内
5.2.3 输入数据文件名和启动预测试循环处理。

当预测试循环结束后,IST 测试系统开始对被测COUPON 进行热循环测试。

IST 测试过程中将对孔铜和孔壁与内层连接之间的电阻变化进行监控,并且记录各个COUPON 的测试表现资料。

同时测试系统提供了相应的下载软件能够绘制出测试过程中各个被测COUPON 电阻的变化曲线。

5.3 微切片的评价——可选 如果需要详细的分析具体位置的孔铜断裂/内层连接断裂则有必要进行切片分析。

欧姆表和热影仪可以帮助来确定失效的位置,微切片时样方法参照IPC -TM -650 2.1.1和2.1.1.2。

6.0 注释
6.1 IST 测试系统细节
该设备由PWB Interconnect Solutions Inc.提供。

国内总代理商连络数据如下: 得迈斯仪器肢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 : 00 886 2 8502 1096
6.2 IST COUPON
COUPON 的设计必须满足受热的一致性,且电器连接的有效性需符合IPC 的要求。

COUPON 的电阻设计应满足室温测量值在150m Ω~1.5Ω之间。

IST 测试系统的四线制测量系统能独立的有效的监控到科邦的P 、S 两端的电阻变化。

被测试COUPON 可以对板件的质量设计、材料、制程过程和可靠性等进行多方面的监控。

6.3 测试具体步骤 6.3.1 预处理
此过程可在IST 箱体内进行,也可进行相同条件的模拟,但所有的被测COUPON 必须经过预处理才能进行后期的测试。

同时每个COUPON 室温时电阻(ambient resistance ),设定温度电阻(target temperature resistance )、超标电阻(rejection resistance )和电流会进行实时的检测计算并显示在监视器上。

注:处理将提升COUPON 本身的温度并在预处理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室温时电阻的计算,一旦发现该电阻出现问题不合理,应采用在IST 设备上的风扇对其进行降温1~2分钟。

6.3.1.1室温时电阻(ambient resistance )
采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并用直流电对科邦进行加热处理 6.3.1.2设定温度电阻(target temperature resistance )
系统软件具有计算和显示该电阻的功能。

有效的应力测试范围在50℃~250℃(122℉~422℉)。

计算公司如下:
[])1(tan Re arg rm h T rm T T R ce sis et T -+=α
其中
=T α 估算内层连接的电阻热系数
=rm R 室温时电阻(约25℃) =h T 规定的温度pcb =rm T 室温
6.3.1.3超标电阻(rejection resistance )
该电阻将被系统进行计算和显示。

这个值在电阻上升1%~100%中规定。

如果选择10%,即当测试的电阻变化上升10%后将作为拒收标准。

6.3.1.4 电流
系统将选择在室温时的电阻的初始电流和电流资料表,电流资料表为IST 设备的本身的软件库。

在预处理时,,应保证3min ±3sec 的初始值的直流电保证测试所需的升温。

6.3.1.5 从预处理的第一个循环开始系统就开始对被测COUPON 进行监控。

如果第一个预处理循环在规定的3min ±3sec 内达到设定的电阻,则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应力测试。

如果没有达到,则被测COUPON 将自动进行预处理的下一个循环且系统将自动补偿电流,直至被测电阻达到设定要求可以进行应力测试或在预处理的过程中被测COUPON 就已失效。

6.3.1.6 预处理后将有3分钟左右的时间使COUPON 静置冷却到室温。

6.3.1.8 测试系统将自动记录和保存条件信息和应力测试信息。

6.3.2 应力测试循环
6.3.2.1 应力测试应用原直流电流启动,每个循环3分钟的升温过程和2到3分钟的冷却时间。

其中冷却时间有板件的厚度和COUPON 的实际设计来确定。

6.3.2.2 测试中每个COUPON 将一直自动进行测试循环,直到电阻上升超过设定值或事先设定的IST 测试循环已全部完成。

6.3.2.3 被测COUPON 电阻的正向偏差R ∂说明失效正在开始,R ∂的变化率代表的内层连接的机械应力失效性。

6.3.2.4 当每个COUPON 的R ∂达到设定的最大值使,IST 测试停止,同时可以提前对失效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

6.3.3 图形和资料分析
6.3.3.1 每个COUPON 的两条链路都被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且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每个有效资料,且应用这些资料对每个被测COUPON 的测试结果进行绘图和分析,如图2、3和4为典型的IST 测试结果图。

6.4 此测试方法委员会也了解到相类似的测试方法和原则。

委员会也鼓励相似的测试及资料。

在有必要的时候,此测试系统的文件将进行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