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速度特性
发动机速度、负荷特性实验项目报告
项目报告—发动机特性曲线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班级:11车辆工程2班姓名:连伟波学号:110113030036指导教师:王文峰目录一、试验目的二、试验原理三、数据处理四、数据分析五、试验心得一、试验目的1.了解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系统的基本结构。
2.了解发动机台架试验设备,仪器和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掌握汽油机速度特性台架试验的试验方法。
4.掌握汽油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数据的处理,能够绘制汽油机速度特性曲线图,并能对特性曲线进行分析。
二、试验原理汽油机速度特性:在汽油机节气门开度一定(部分开度或全开)的情况下,研究其功率Pe 、转矩Ttq、耗油量B及燃油消耗率be与转速n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处理发动机台架试验所用的是摩托车发动机为单缸机部分试验数据节气门开度分别为18%、38%、58%、78%时的转矩,功率,油耗及燃油消耗率,转速的部分数据(发动机台架试验所用的是摩托车发动机为单缸机,转速为变速器一档时的转速)转矩功率油耗量油耗率36.84 1.08 0.714 535.535.54 1.07 0.721 535.535.87 1.1 0.709 535.536.09 1.16 0.699 535.535.81 1.12 0.685 535.535.71 1.1 0.683 535.536.63 1.16 0.683 535.535.98 1.15 0.683 535.536.36 1.15 0.708 535.536.3 1.14 0.688 535.536.68 1.14 0.678 535.536.52 1.17 0.683 535.536.79 1.15 0.672 535.536.47 1.13 0.657 535.536.34 1.123 0.657 585.236.14 1.12 0.657 585.236.09 1.15 0.627 585.236.63 1.17 0.607 585.236.68 1.15 0.581 585.236.03 1.11 0.546 585.235.43 1.18 0.526 585.235.38 1.27 0.511 585.235.54 1.3 0.511 585.235.33 1.24 0.516 585.235.05 1.3 0.495 585.235.11 1.29 0.49 585.235.27 1.29 0.49 585.235.22 1.29 0.48 585.235.05 1.27 0.475 585.235.16 1.3 0.47 585.235.05 1.3 0.465 585.235.61 1.227 0.465 379.034.84 1.27 0.465 37935 1.28 0.475 37934.89 1.29 0.475 37935.11 1.31 0.47 37934.73 1.29 0.47 37934.19 1.3 0.506 37933.64 1.28 0.475 37933.32 1.33 0.49 37933.21 1.36 0.485 37933.26 1.39 0.475 379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运用Excel作出发动机在各个节气门开度时的速度特性曲线。
【参考文档】油泵试验指导书-推荐word版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油泵试验指导书篇一: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发动机原理》实验指导书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目录实验一、喷油泵、喷油器性能实验实验二、内燃机负荷特性实验实验三、内燃机速度特性实验实验四、柴油机调速特性实验实验五、汽油机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实验实验一、喷油泵、喷油器性能实验一、实验内容1、测量喷油泵的速度特性、供油特性;调整各缸供油量;2、测量喷油器的雾化情况、喷油压力、锥角等参数;二、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实验,了解测量喷油泵的速度特性、供油特性的试验方法;(2)通过实验,了解喷油泵试验台、喷油器试验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3)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喷油泵、喷油器的技术状况;(4)初步掌握喷油泵、喷油器的调整方法。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简介实验使用的设备为喷油泵试验台和喷油器试验仪。
四、实验准备1、认真复习有关“柴油机燃料系统”相关理论知识;2、认真阅读试验指导书,弄清实验内容、目的和要求;3、认真收集阅读与实验相关的资料。
五、实验步骤1、喷油器实验1)、将喷油器安装到喷油器试验仪上,并固定、夹紧;2)、将柴油加满喷油器试验仪的油杯。
摇动柱塞泵给系统加压,检查系统是否漏油;若漏油应停止加压,进行防漏处理;3)、摇动柱塞泵给系统加压,直至喷油器喷油,观察喷油器的雾化情况、喷油压力、锥角并做好纪录;4)、测量喷油锥角;5)、调整喷油压力,重复3)、4)步骤2、喷油泵的速度特性、供油特性的试验1)、将喷油泵安装到喷油泵试验台的安装座上,并将喷油泵的输入轴与喷油泵试验台的输出轴联接好、对中。
然后夹紧定位。
2)、将喷油泵与喷油泵试验台之间的油路接好,注意接口不能有燃油泄露。
3)、起动喷油泵试验台,调整喷油泵转速,设定时间;测量不同转速下各出油口的出油量并做好纪录;4)、完成上述实验后,将喷油泵调速螺钉调至极限位置;5)、调整喷油泵转速,设定时间;测量不同转速下各出油口的出油量并做好纪录;6)、实验完成后,喷油泵试验台停机,关闭电源。
2、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
实验二: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车2、)一、实验仪器设备1.测功机:长沙湘仪动力测式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涡流测功机:型号:GW160;额定吸收功率:160kw;最高转速:1,0000r/mim启东市联通测功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涡流测功机:型号: DW400;额定吸收功率:400kw;最高转速:5000r/mim2.实验用发动机型号:YC6L-280-30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206/2200 (kw/rpm);排量:8.4L 3.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4.数字智能油耗仪二、实验步骤速度特性是油门开度保持在某一位置时测取的,油门开度处于最大位置时的速度特性称为全负荷速度特性,亦称为外特性,其余位置时的速度特性称为部分速度特性。
外特性只有一条,而部分速度特性则有多条。
1 .起动测功器,再起动发动机,调节测功器负荷和油门大小,使发动机暖机,在热状态稳定时准备进行测量。
2 逐步开大油门同时增加测功器负荷,到油门开度达到最大位置后固定,在转速达到标定转速并稳定运转后,由组长发出指令,测量记录发动机转速、测功器读数、耗油量、耗油经历时间、冷却水进出水温、机油温度、机油压力等数据。
在第一点数据测量完毕后,油门开度不变,继续增加测功器负荷,使转速降低,每隔200r/min为一个测量点,直到45%标定转速为止,依次重复上述过程。
要求测点不少于8点,且包括最大转矩转速。
3 外特性实验结束后,减小油门开度,测取部分速度特性,油门开度可按标定功率的百分比或油门开度的百分比来确定,其方法同上所述三、车一A组数据及图表:车二A组数据及图表:车二B组数据及图表:总结:①扭矩随着发动机转速上升而降低②燃油消耗率随着发动机转速上升而上升③有效功率随着发动机转速上升而上升。
提高动作准确性和速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提高动作准确性和速度(一)实验问题如何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速度?(二)实验假设H0: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对刺激的有意识选择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并无显著作用。
H1: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对刺激的有意识选择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H0: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被试决策能力的提高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并无显著作用。
H1: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被试决策能力的提高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H0: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被试行为反应的改善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并无显著作用。
H1: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被试行为反应的改善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三)实验预期H1: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对刺激的有意识选择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H1: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被试决策能力的提高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H1:保持实验环境和状态不发生变化,被试行为反应的改善对被试分拣圆片的动作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四)实验方法①被试信息本次实验共有被试33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25人,年龄在19~22岁之间。
实验中,四名被试一组,相互作为主被试进行实验。
最后一组有5名被试。
②变量自变量:被试尝试分拣圆片的次数。
因变量:被试在一分钟内成功分拣圆片的数目。
控制变量:被试每次分拣圆片所用时间,提供给被试的圆片种类数目,圆片分拣盒可拿取的距离,实验环境和状态等。
③实验设计单因素被试内设计④实验任务和流程被试首先了解实验操作。
主试计时开始后,被试尽量又快又准地分拣圆片,一分钟后停止分拣。
经过短时间间隔后,重复实验操作,一共10次。
(五)实验结果①单个被试的数据分析被试:杨诗音绘制折线图如下:从图中反应出,分拣量总体随着次数的增加而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
溶解的速度创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溶解速度是指固体或液体在溶剂中溶解的速率,是衡量物质溶解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许多领域,如药物制剂、食品加工、化工生产等,溶解速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溶解速度的创新方法。
二、实验目的1. 分析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2. 探索提高溶解速度的创新方法;3. 评估创新方法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氯化钠、氯化钙、碳酸钠、稀盐酸、乙酸乙酯等;2.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蒸发皿、天平、温度计、计时器等;3. 实验工具:电子秤、量筒、滴管、剪刀等。
四、实验方法1. 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分析(1)实验一:探究温度对溶解速度的影响将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分别加入装有等量水的烧杯中,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中,记录溶解时间。
(2)实验二:探究搅拌对溶解速度的影响将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加入装有等量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不同强度的搅拌,记录溶解时间。
(3)实验三:探究固体粒度对溶解速度的影响将不同粒度的氯化钠固体分别加入装有等量水的烧杯中,记录溶解时间。
2. 提高溶解速度的创新方法(1)实验四:加入助溶剂将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加入装有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适量助溶剂,如碳酸钠,观察溶解速度的变化。
(2)实验五:超声波辅助溶解将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加入装有等量水的烧杯中,采用超声波辅助溶解,观察溶解速度的变化。
(3)实验六:表面活性剂将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加入装有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观察溶解速度的变化。
3. 评估创新方法对溶解速度的影响(1)对比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的结果,分析不同因素对溶解速度的影响;(2)对比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的结果,评估创新方法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分析(1)实验一: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时间逐渐缩短,说明温度对溶解速度有显著影响;(2)实验二:随着搅拌强度的增加,溶解时间逐渐缩短,说明搅拌对溶解速度有显著影响;(3)实验三:随着固体粒度的减小,溶解时间逐渐缩短,说明固体粒度对溶解速度有显著影响。
试验二实验指导
实验二单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原理。
(2)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一般调试过程。
(3)认识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特性。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三、实验线路及原理为了提高直流调速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通常采用闭环控制系统(包括单闭环系统和多闭环系统)。
对调速指标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单闭环系统,而对调速指标较高的则采用多闭环系统。
按反馈的方式不同可分为转速反馈,电流反馈,电压反馈等。
在单闭环系统中,转速单闭环使用较多。
在本装置中,转速单闭环实验是将反映转速变化的电压信号作为反馈信号,经“转速变换”后接到“速度调节器”的输入端,与“给定”的电压相比较经放大后,得到移相控制电压Uct,用作控制整流桥的“触发电路”,触发脉冲经功放后加到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之间,以改变“三相全控整流”的输出电压,这就构成了速度负反馈闭环系统。
电机的转速随给定电压变化,电机昀高转速由速度调节器的输出限幅所决定,速度调节器采用P(比例)调节对阶跃输入有稳态误差,要想消除上述误差,则需将调节器换成PI(比例积分)调节。
这时当“给定”恒定时,闭环系统对速度变化起到了抑制作用,当电机负载或电源电压波动时,电机的转速能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在本实验中DJK04上的“调节器I”做为“速度调节器”和“电压调节器”使用。
四、实验内容(1)DJK04上的基本单元的调试。
(2)Uct不变时直流电动机开环特性的测定。
(3)Ud不变时直流电动机开环特性的测定。
(4)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五、预习要求(1)复习自动控制系统(直流调速系统)教材中有关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的内容。
(2)掌握调节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根据实验原理图,能画出实验系统的详细接线图,并理解各控制单元在调速系统中的作用。
(4)实验时,如何能使电动机的负载从空载(接近空载)连续地调至额定负载?图2-1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图2-2 转速单闭环系统原理图六、实验方法(1)DJK02和DJK02-1上的“触发电路”调试①打开DJK01总电源开关,操作“电源控制屏”上的“三相电网电压指示”开关,观察输入的三相电网电压是否平衡。
实验二空气中声速的测量
y2
A cos t
2
x
(4)
大 这两列波叠加后的合成为
南 东
y
y1
y2
Acos t
2
x
Acos t
2
x
(5)
2 A cos
2
电极
头部(铝)
中 距离。S1和S2之间的距离由毫米分度尺与测微 学 鼓轮的组合读出。
两个换能器的性能完全相同,是压电陶瓷
验 超声换能器,其结构如图 8 所示。压电陶瓷超
级 声换能器由压电陶瓷片和轻重两种金属组成。
1 实 压电陶瓷片(如钛酸钡、锆钛酸铅等)是由一 1 种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做成的,在一定温度下
测量氯气、蔗糖、硫酸等气体或溶液的浓度;测定输油管中不同油品的分界面等等。
使 本实验是测定超声波在空共振干涉法、相位比较法和时差法测量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中 2. 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功能及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方法。
学 实验原理 验 在理想气体中声波的传播速度为
大,变到极小,再变到极大。幅度每经一次周期性变化,就相当于S1与S2之间的距离改变了 半波长/2。S1与S2间距的变化用螺旋测微装置测得,超声波源的振动频率f仪器上显示,这
使 样就可以求得声速v。
心 2.相位比较法
生 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从超声源S1发出的超声波通过介质到达接收头S2,在发射波和接 中 收波之间产生了相位差。分别将发射波和接收波输入示波器的“CH1”和“CH2”通道,可
学 以观察到如图 3 所示的波形。图中的就是两者之间的相位差,改变S1和S2之间的距离,可
以观察到的变化。此相位差和角频率(f)、传播时间、声速v、S1和S2之间的距
速度 负载特性实验报告
速度负载特性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分析和研究不同负载条件下,系统的速度特性表现。
通过对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数据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
2. 实验过程2.1 实验环境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处理器:Intel Core i7-8700K- 内存:16GB DDR4- 存储:256GB SSD2.2 实验步骤1. 设置实验环境,并确保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2. 使用负载生成工具,模拟不同工作负载条件。
我们使用了`Stress-ng`作为负载生成工具。
3. 对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时间和负载情况进行测量和记录。
4. 分析测量数据,得出系统的速度和负载特性。
3. 实验结果3.1 响应时间我们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对系统的响应时间进行了测量。
通过测量系统在不同任务负载下的响应时间,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
以下是在不同任务负载下的系统响应时间的统计结果:负载响应时间(ms)无负载10轻负载50中负载100重负载200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在无负载状态下,系统的响应时间最短,为10ms。
随着负载的增加,系统的响应时间也相应增加,最高可达200ms。
3.2 负载情况为了观察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负载情况,我们对CPU利用率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以下是在不同任务负载下的CPU利用率的统计结果:负载CPU利用率(%)无负载10轻负载30中负载50重负载8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负载的增加,系统的CPU利用率也相应增加。
在重负载条件下,系统的CPU利用率达到了80%。
4.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系统的响应时间与负载条件呈正相关关系,即负载越重,响应时间越长。
2. 在重负载条件下,系统的CPU利用率较高,表明系统在处理大量任务时CPU 资源被充分利用。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求设定适当的负载条件,以确保系统能够在稳定状态下正常响应。
速度特性试验
速度特性试验(汽油机,柴油机)
1. 实验要求
掌握速度特性的试验方法,绘制速度特性曲线,了解柴油机供油量不变或汽油机节气门开度不变情况下各项性能参数随转速变化的规律。
2. 试验仪器仪表、发动机
1) DDM 型发动机综合试验台;
2) 电涡流测功器;
3) XXX 型发动机。
3. 试验方法:
标定工况下的速度特性叫外特性,其它叫部分负荷速度特性。
无论那种工况下的速度特性,试验方法均相同,现以外特性为例:
1) 柴油机在标定工况下,固定高压油泵齿条位置(汽油机固定节气门开度),然后在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逐渐增加负荷,调节转速,一般应从标定转速到最低工作稳定转速范围内取8个以上工况点,如b n %100、b n %90、b n %80、b n %70、b n %60、最低稳定转速、最大扭矩转速、最低油耗转速;
2) 在每个工况记录转速、扭矩、油耗、排温、发动机进出水温、油温、油压及环境状况参数;
3) 试验时对油耗、扭矩等参数应随时作监督曲线,以检查试验中是否有过失误差,以便及时纠正;
4) 其它工况的速度特性试验方法同上。
只要将齿条(汽油机节气门)固定在设定的工况下便可;
5) 试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见(1.4)
6) 试验曲线横坐标为转速min)/(r n ,纵坐标为耗油率)/(h kW g b e ⋅、功率)(kW P e 、扭距)(m N T tq ⋅及烟度)(BSU R 。
图2 某柴油机外特性曲线。
发动机实验报告
篇一:发动机实验报告柴油机性能试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柴油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
了解电涡流测功机、油耗仪、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熟悉负荷特性试验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绘制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并分析其经济性。
二、实验原理当转速n保持不变时,柴油机某些性能参数随负荷的改变而变化的关系称为负荷特性。
三、实验设备 1.试验用柴油机一台。
2.功率测量设备:电涡流测功机3.燃油消耗量测量:油耗仪4.转速测量传感器。
5.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6. fc3000发动机测控系统。
四、实验步骤 1.开机(1)检查发动机和测功机各连接件的螺丝和螺栓的松紧度、如发现过松须将其拧紧。
(2)先将测功机冷却水进水阀打开。
(3)将油耗仪电源打开。
(4)将启动稳压电源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中,合上开关。
(5)打开控制台电源、将控制台下油门励磁控制仪打开、励磁电源开关打开、(注意:如果测功机冷却水未开、当油门励磁控制仪打开时会出现报警现象、这时需将测功机冷却水进水阀打开、复位可消除)(6)将启动钥匙顺时针转到底启动发动机,逐步将转速升高至标定转速。
2.实验(1)机器发动起来后,首先将控制模式选定“n/m”方式,将转速设定为2200r/min,扭矩设定为最大负荷点的数值,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待热稳定后记录一次数据。
(2)将扭矩设定为次大负荷点的数值,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待热稳定后,将控制切换到“m / n”模式, 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 待工况稳定后,记录一次数据。
(3)按上述步骤逐渐减小负荷测量,直到负荷特性曲线上的实验点全部做完,共做10个工况。
在试验中,每调节一次负荷,应同时调节油门位置,使转速保持不变。
各次测量均需同时记录下列参数:功率pe、扭矩te,燃油消耗量b、燃油消耗率be、排烟温度、机油温度等,一起填入表1所示的表格中。
实验五 汽油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实验
实验五汽油发动机的速度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汽油机速度特性的试验方法。
2.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制汽油机速度特性曲线图。
二、实验条件1.479QE型汽油发动机2.电涡流测功机3.FC2000发动机测控系统4.汽油10L认识发动机台架的组成部分及功用5.测功部分---测功机(水力、电力、电涡流等)6.测试对象---发动机(柴油机、汽油机等)7.安装发动机的支架---发动机支承部分8.联接部分---将发动机与测功机结为一体的联轴器部分9.燃料供给部分---包含燃料供应与检测10.冷却系统---测功机及发动机冷却所必须的冷却水供给系统11.废气排出部分---专用燃烧废气排出管道12.强制通风部分---有以调节室内空气及冷却排气支管使用13.台架基础部分---用钢筋、水泥浇铸的水泥基础,用以吸振14.底板部分---固定在水泥基础上,安装发动机支承使用的平台。
起承上结下的作用15.控制系统---控制与调节发动机工况的指挥部16.环境监测部分---为校正发动机功率等使用的大气压力计、温度计等17.特殊检测设备---烟度计、废气分析仪、活塞漏气量计等三、实验原理汽油发动机速度特性:在汽油机节气门开度一定(部分开度或全开)的情况下,研究其功率Pe、转矩Ttq、耗油量B及燃油消耗率be与转速n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给发动机加满规定牌号的,并检查润滑油量。
2、起动发动机,暖机至发动机冷却水出水温度达到规定温度,一般为80+—5摄氏度。
3、调节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同时调整测功机负荷,使其达到所需之开度(发动机转速n=2400+—50r/min),测功机读数T=300+—10N),固定节气门。
在同一个实验过程中,节气门开度不再发生改变。
4、调整测功机负荷(一般为减小),使发动机稳定在一个较高的转速(n=2600+-20r/min),待发动机的工况稳定后,测量其消耗燃油量(100mL)所需的时间,测量二次。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4《测试反应快慢》教案5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2.4《测试反应快慢》教案5一. 教材分析《测试反应快慢》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的第4课,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应速度的测试,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反应速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反应速度的测试方法和结果的简单分析,以及如何通过训练提高反应速度。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究问题。
但是对于反应速度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反应速度的测试,理解反应速度的概念,初步感受反应速度的快慢。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简单分析数据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反应速度的测试方法和结果的分析。
2.难点:理解反应速度的概念,如何通过训练提高反应速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反应速度测试仪、计时器、指示物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计时器,用于记录反应时间。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反应速度的概念,例如让学生迅速抓住老师抛出的篮球,感受反应速度的重要性。
呈现(5分钟)教师介绍反应速度的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分组进行测试,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测试,记录反应时间。
操练(15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反应速度的测试,每组测试3次,取平均值作为该组的反应速度。
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测试结果,讨论如何通过训练提高反应速度。
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如何将反应速度的训练方法应用到体育活动中,提高体育活动的效果。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反应速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和提高反应速度。
试验报告
报告编号:×××××-20××
试验报告
汽车减振器
样品商标/名称:
样品型号:
试验类别:
送样单位:
**************有限公司
实验室
二零××年××月××日]
主检:审核:批准:
附录A 样品编号及分组情况
样品编号及分组见表1:
表1
附录B 检验结果
表B2 减振器示功及速度特性检验结果
表B2 (续)减振器示功及速度特性检验结果
表B3 减振器耐久性试验检验结果
表3.2 减振器温度衰减性能试验检验结果
注:测定数据记录见表C4。
表B5 耐盐雾试验检验结果
附录C 试验图表
图C1.1 减振器示功图(t= V= S= )
图C1.2 减振器示功图(t= V= S= )
……
图C2.1 减振器示功图(t= V= S= )
图C2.2 减振器示功图(t= V= S= )
……
图C3.1.1 减振器示功图(t= V= S= )
图C3.1.2 减振器示功图(t= V= S= )
……
图C3.2.1 减振器示功图(t= V= S= )
图C3.2.2 减振器示功图(t= V= S= )
……
表C4 清洁度测定记录
表C5 耐盐雾试验记录。
反应速度测试实验报告
反应速度测试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学习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及其实验材料的整理与数据的处理;(2)学习比较视觉简单与复杂反应时的个体差异,研究感觉中视觉对人日常工作与学习生活的影响。
2.1实验方法:利用计算机测试软件进行测试。
2.2实验步骤:打开计算机上的软件,点击反应测试会有两个模式分别是简单模式和复杂模式。
首先进行简单模式的测试。
简单模式是让被试者在计算机屏幕上一看见红色的矩形即按下L键;复杂模式是让被试者在计算机屏幕上一看见黑色的矩形即按下A键而看见白色的矩形就按下L键,速度越快代表反应速度越快。
两个模式每组开始测试之前均有3次练习,正式开始,每一组需要做10次测试。
每一组测试完后会显示这一组反应时间的最小值,也就是每组测试最高的分数。
每个模式分别做20组测试实验,所有实验组每一次做完后记录好实验的时间数据以便分析。
2.3实验结果:○1简单模式反应测试实验数据单位秒(s)○2复杂模式反应测试实验数据单位秒(s)3.实验不足与完善:(1)这次实验不足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由于时间方面条件的限制,测试实验的实验组偏少导致数据偏少,这样无法准确地得出结论。
其次就是环境因素对被试者的影响,被试者是一起在同一间计算机室操作,有时候其他人的肢体动作、说话声音会互相影响到测试时候的反应时间,甚至有些测试者为了快点可以结束而不休息地测试,长时间地看着计算机的屏幕,导致用眼疲劳从而影响反应的时间。
还有可能被试者的身体状态并不是很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这样也影响到反应的时间。
最后,可能就是仪器的选择问题,被试者需要用计算机上的软件操作这次的反应测试实验,则当被试者按下键盘上的按钮到传达到计算机上的时间可能也会因为计算机的好坏而影响到被试者真实的反应时间。
(2)实验的完善:时间方面可以选择一个绝大多数被试者都有十分空闲的时间段,而场地可选择有适当间隔的、互不影响的计算机室。
被试者应当在测试前确定身体状态是否良好,不能在身体状态可能会影响注意力的情况下还勉强测试,且应当在测试完五至六组实验后适当休息眼睛降低或者避免用眼疲劳。
发动机速度特性实验教学的步骤与重点
的电流值来 实现 的,因此 ,它 比水力测功机在结构上和数据 的测量 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先进性和准确性 。
在 讲到测功机力的传递和显示系统 时,必须注意两 点:
结束语总而言之发动机特性的实验是一种程序性规范性很强的实验在进行这门课的实验教学时应该要抓住同学们的好奇心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引导他们去学习理解实验中的基本概念知识实验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实验的方法程序以及如何对实验中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使他们对整个实验不仅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而且掌握住了实验中的重点难点部分充分吃透实验内容和理论知识提高了同学们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对该门课程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验的效果和质量
一
是引用牛顿第三运 动定律,指 出反 向制动力和传动轴 上发 研究发动机速度特性有什么实 际意义 ,这说明学生没能把理 出 的扭 力是 一对作 用力 与反作用 力 ,他 们在 数值 上是相 等 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 ,从而对发动机 的特性理论产 生了 的;另一个是要指 出,制动器 的外壳是支承在两 个摆 动轴承 茫然心理 。针对 这种情况,必 须首先要结合实际,用通俗 易 上 的,可 以左右摆动 ,反 向制动力就是通过外壳 的摆 动传 递 懂 的话语给同学们解释清楚一些基本概念 ,如什 么是发动机 出来的。这样 ,同学们就对测 功机的主要结构、工作 原理有
的速度特性,速 度特 性 、外特 性、部 分特性 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何 ,速度特性在汽车 的实 际行驶过程 中体现在什 么地方 ,
了一个 系统而清晰的认识 ,使 他们兴趣盎然 ,急于要观看 一
实验四汽油机速度特性实验报告
实验四汽油机速度特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研究实验汽油机的抽象信号与实际转速之间的关系,确定汽油机的马达速度特性以及其传动特性,并进行汽油机控制的相关性能参数的测试。
1.动态特性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汽油机装置和测量设备,确定其动态响应特性。
汽油机的动态响应特性主要涉及其时间响应特性、调速器特性、启动特性和速度响应特性等几个方面的特性。
(1)时间响应特性:汽油机在负载发生变化时,转速的变化过程,就是汽油机的时间响应特性。
(2)调速器特性:汽油机的调速器特性涉及调速器对汽油机转速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稳定性等特性。
(3)启动特性:汽油机启动后,从低速到高速所需时间以及转速的变化范围,是汽油机的启动特性。
汽油机的静态响应特性主要指在平衡负载条件下,汽油机即时功率特性、调节率、高速特性等方面的特性。
(2)调节率:汽油机在同一负载条件下,不同抽出给定转速下的抽出功率变化,就是汽油机的调节率特性。
(3)高速特性:汽油机的高速特性主要涉及其在抽出高速时,出口压力、最大转速及稳定能力等特性。
三、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到的装置主要有汽油机调试台、测速仪、调节器和量具等。
1.汽油机实验台:汽油机实验台是汽油机实验装置的主要组件,可以实现汽油机实验所需要的测试及控制功能,可以实时观察汽油机的运行状态。
2.测速仪:测速仪是测量汽油机转速时,必不可少的测量装置。
可以准确测量出汽油机转速信息。
3.调节器:调节器是对汽油机抽出销的操作设备,可以实现汽油机的调节、启动等功能。
4.量具:全套量具可以测量并控制汽油机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信息。
四、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检查汽油机和实验设备安装是否正确,接线是否准确,以确保实验安全进行;2.调试设备:完成各项参数的设置,以确保各系统运转可靠;3.确定实验模式:完成设备的调试后,确定实验模式并下达实验指令;4.记录参数:进行实验后,根据测得的数据,记录汽油机的各项参数;5.绘制曲线图:根据测得的参数,绘制汽油机的动态速度特性曲线图;7.实验结论:根据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化学反应速率与速度常数的实验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与速度常数的实验测定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失或生成产物的速度。
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反应物性质、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验方法,用于测定化学反应速率与速度常数的实验。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齐全的实验室设备、试剂和仪器。
包括烧杯、容量瓶、移液管、密闭容器、温度计、天平等。
2. 实验液制备:按照反应方程式确定所需的物质和其摩尔比例,准确称量反应物质并转移至烧杯中。
3. 初始反应物浓度确定:通过实验测定初始浓度,可以得到反应速率与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可以通过稀释试剂来得到不同浓度的初始溶液。
4. 反应条件控制:如实验要求控制温度,使用温水槽、恒温器等工具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
5. 时间记录:在反应开始后,利用计时器记录经过的时间,同时观察反应进行的情况。
可以根据适当时间间隔採取样品进行测试。
6. 反应物消失或生成产物浓度测定: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色谱仪等仪器来测定反应物浓度的变化,从而推测反应速率。
7. 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和速度常数等参数。
可采用线性拟合法或其他合适的数学分析方法。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如佩戴实验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置。
使用有机试剂时,应注意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2. 操作前应熟悉实验原理和步骤,并按照实验指导书准确操作。
3. 注意仪器的校准和保养,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者应认真记录实验数据,避免误差和遗漏。
5. 处理实验废液和废弃物时,应按照正确的化学废物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图表,得到反应速率与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图。
通过分析图表,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
2. 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有关。
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
3.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当反应物浓度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实验二--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
实验二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节流调速回路的构成,掌握其回路的特点。
2•通过对节流阀三种调速回路性能的实验,分析它们的速度一负载特性,比较三种节流调速方法的性能。
3.通过对节流阀和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对比实验,分析比较它们的调速性能。
二、实验原理原理图见图1. 通过对节流阀的调整,使系统执行机构的速度发生变化。
2. 通过改变负载,可观察到负载的变化对执行机构速度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实验台、秒表四、实验内容1. 采用节流阀的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调速性能。
2. 采用节流阀的出口节流调速回路的调速性能。
五、实验原理图及说明整个实验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实验回路部分和加载回路部分。
左边部分为实验回路,油缸19 为工作油缸,通过调节节流阀7、8、9 及单向调速阀6 的开口大小,可分别构成三种节流调速回路。
电磁换向阀3用于油缸19 换向,溢流阀2 起限压和溢流作用;右边部分为加载回路,油缸20 为负载油缸(注意:加载时一定要是油缸20无杆腔进油),负载的大小由溢流阀11 调节。
六、实验步骤(参考实验系统原理图)本实验主要需解决的问题是:各种调速回路如何构成,主油缸运动速度的调节,如何加负载及负载大小的调节。
1.进口节流调速回路1)实验回路的调整a)将调速阀6、节流阀9关闭、节流阀7调到某一开度,回油路节流阀8全开。
b)松开溢流阀2,启动液压泵1,调整溢流阀,使系统压力为4MPa。
c)操纵电磁换向阀3,使主油缸19往复运动,同时调节节流阀7 的开度,使工作缸活塞杆运动速度适中(使油缸19 空载时向右运动全程时间为4S 左右)。
d)检查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退回工作缸活塞。
2)加载回路的调整(1)松开溢流阀11,启动油泵18。
(2)调节溢流阀11 使系统压力为0.5MPa。
(3)通过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7 的切换,使加载油缸活塞往复运动3—5 次,排除系统中的空气,然后使活塞杆处于退回位置。
3)节流调速实验数据的采集(1)伸出加载缸活塞杆,顶到工作缸活塞杆头上,通过电磁换向阀 3 使工作缸19 活塞杆推着加载缸20活塞杆一起向右运动。
自由落体加速度 实验报告
自由落体加速度实验报告自由落体加速度实验报告引言:自由落体加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探究自由落体加速度的特性,并验证经典力学中的相关理论。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物体自由落体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并验证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数值,并探究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1. 一个直尺2. 一个计时器3. 一个小球4. 一块平滑的水平桌面实验步骤:1.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直尺,确保其与地面平行。
2. 准备一个小球,并将其放置在直尺的起点位置。
3. 准备好计时器,并将其置于直尺的终点位置。
4. 开始实验前,确保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5. 释放小球,同时启动计时器。
6. 记录小球自由落体的时间,并停止计时器。
7.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8. 测量小球自由落体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操作,我们记录了小球自由落体的时间和距离,并进行了多次实验以提高准确性。
以下是实验结果的一个示例:实验次数 | 时间 (s) | 距离 (m)1 | 0.5 | 0.1222 | 0.48 | 0.1173 | 0.52 | 0.1314 | 0.49 | 0.1205 | 0.51 | 0.128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小球自由落体的平均时间和平均距离。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小球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平均时间 = (0.5 + 0.48 + 0.52 + 0.49 + 0.51) / 5 = 0.5 s平均距离 = (0.122 + 0.117 + 0.131 + 0.120 + 0.128) / 5 = 0.1236 m根据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我们知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g。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平均距离与平均时间的平方的比值来求解加速度。
加速度 = 2 * 平均距离 / 平均时间^2 = 2 * 0.1236 / (0.5^2) ≈ 9.888 m/s^2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并计算了小球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汽油机速度特性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发动机台架试验法,学会测量发动机的转矩、功率、转速、小时耗油量和耗油率。
2. 掌握汽油机速度特性的试验方法,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加深对汽油机速度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
电喷汽油发动机一台
(Pe max=, Ttq max= n max=5600r/min)
电涡流测功机一台
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
汽油机速度特性:在汽油机节气门开度一定(部分开度)的情况下,研究其功率Pe、转矩Ttq、耗油量B及燃油消耗率be与转速n之间的关系。
四、试验步骤
1、按照《发动机台架试验安全操作规范》,作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①首先检查测功机与发动机的联结是否可靠,对中精度是否超过±0.02mm,传动轴、联轴器的紧固螺栓是否拧紧,安全防护罩是否装上,发动机固定支架是否可靠,
螺栓是否有松动。
②检查发动机的润滑油和冷却水是否足够,管道内空气是否排干净,检查发动机供油管路是否有泄漏。
2、打开进水阀门,使冷却水通过进水阀和压力控制器进入测功机的冷却室。
3、使FC2000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的测功机控制单元处于恒电流和油门恒位置控制方式(即P1/P控制模式),把设定值设置为零,使被测动力机械在接近于零负荷下起动,小负荷运转数分钟,然后逐渐加至中等负荷预热发动机至冷却水出水温度达到80±5℃左右。
4、将FC2010测控仪的控制模式改变为n/p模式(油门恒位置),调整数字按钮n到发动机转速n=2000r/min,稳定2~3分钟后,调整测功机负荷(P旋钮)至发动机为40%(或50%/60%)油门开度,即发动机转矩Ttq=60 (或75 /),固定节气门。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节气门开度(P旋钮)不再发生改变(n/p 模式下M/P1旋钮不起作用)。
5、稳定后测量n=2000r/min时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be, 燃油消耗量B,转矩Ttq和功率Pe,记入表二。
6、逐步减小测功机负荷,使发动机转速每次增加200r/min,重复上述测量,直至发动机转速n=3000r/min时为止,共测6次。
7、以发动机转速n为横坐标,分别以发动机的转矩Ttq、功率Pe和燃油消耗率be为纵坐标,绘制50%油门开度下的速度特性曲线。
8、实验完毕后,应逐渐减小测功机负荷至发动机空负荷再低速运转数分钟后停车,抄录整理实验数据,将数据记入实验记录表(见表二),作好保养清理工作,经实验指导老师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五、实验的重点或难点
1.测功机负荷的调整。
2.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结果分析。
六、注意事项
1.在测发动机外特性时,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工况属短时间运转范围,不能长时间运转,否则对发动机寿命影响甚大,因此这时的测量要求迅速、准确,尽量缩短其运转时间。
2.在测发动机外特性时,因负荷较大,联轴节可能断裂飞出伤人,因此要注意安全,联轴节两旁不得站人。
3.随时注意调节发动机冷却水的出水温度,并保持在80±5℃。
4.随时注意发动机机油压力和机油温度的变化,使之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七、思考题
1.部分开度速度特性曲线的变化和外特性相比有何不同其原因何在对运输车辆有何好处
2.比较发动机负荷特性和速度特性,二者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