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教案
22《孟子》三章
第1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
3.体会孟子的思想及社会意义。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
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如歌中唱到的,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贤明智慧的李世民也明确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战国时期的孟子早已论证了这一思想。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2.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掌握朗读节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听读课文,读出语句的停顿。
重点句停顿示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3.赛读课文(教师评点)。
目标导学三:疏通文意,积累字词
1.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对照注释,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交流释疑。
3.以“接龙”的形式,翻译文章,教师及时点评纠正。
4.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通假字】
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古今异义】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目标导学四:把握观点,理清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失道”分别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明确:天时——有利的自然条件,如风、雨、季节、气候等;地利——有利的物质条件,如城、池、兵革、米粟等;人和——众人拥有的士气、斗志,万众一心的精神状况,众志成城、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等;得道——得到仁义,施行仁政,施恩于民;失道——失掉仁义,倒行逆施,残暴统治。
3.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人和?”
明确:做到“得道”二字,即人心向背,对战争有重要意义。
4.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
明确: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思路,逐层深入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论证严密,条理清晰。即开篇就点明了中心论点,揭示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关系,然后以“攻城”为例,先从攻方说明“天时不如地利”,然后从守方说明没有人心团结、众志成城的精神,再好的物质条件也不可能守住城池,即“地利不如人和”,这样层层垫高,最终强调了“人和”是三个条件中最关键的因素。进而从“域民”“固国”“威天下”
类推到治国也需要“人和”。
目标导学五:扩展延伸
你能说出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和”字在当代社会又具有了怎样的新内涵?
示例:成语有“和气生财”、“一团和气”、“和气致祥”、“和衷共济”等;俗语有“家和万事兴”;典故有“将相和”等。
“和”字不仅仅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且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三、板书设计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需“人和”
类推域民
固国
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可取之处
1.注重在朗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2.教学重难点突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良好
的合作探究氛围。
不足之处1.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扩展延伸得不够。
2.孟子说理文的特点,渗透较少。
第2课时富贵不能淫
1.背诵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意。
2.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体会孟子论述的道理的现实意义。
一、导入新课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作者及作品背景: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
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悉解文义
1.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
节奏划分示例:(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多朗读几遍,说说你的朗读感受。
明确:本文朗读时需要注重朗读技巧,首先是文中有不少对比和排比的句式,需要注意朗读节奏鲜明;其次部分语句需要通过重音读出语气,如“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的“诚”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的“焉”字,都应读出重音。总之,本文需要一定的朗读技巧,才能把握文本气势磅礴的特点。
3.反复朗读,并结合课文注释,感知文义。
目标导学三:合作探究,分析内容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明确: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