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旅游英语口语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口语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口语课程标准一、课程背景旅游英语口语课程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在旅行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境下的交流需求而设计的。

通过学习此课程,学习者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旅游英语口语表达,提高沟通能力,增加旅行的便利性和乐趣性。

二、课程目标1.学习者能够准确运用旅游英语口语进行基本日常用语和对话。

2.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力,能够流利自如地与外国游客及当地人交流。

3.培养学习者对不同情境下的交流应对能力,增强交际技巧。

4.帮助学习者掌握旅游英语常用词汇和语法结构,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导游介绍•学习如何介绍景点、历史背景和文化信息。

•掌握如何引导旅游团员,组织活动和解答问题。

2. 餐厅用餐•学习点菜和服务员沟通的常用英语口语。

•进行模拟餐厅对话,提高点餐和付款的自信度。

3. 酒店住宿•学习预订酒店、入住办理手续和服务投诉的英语表达。

•演练酒店前台对话,提高应对各种住宿问题的能力。

4. 交通出行•学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打车和问路的英语口语。

•实战练习出行场景,提高在陌生城市的行程安排和交通沟通能力。

5. 景点参观•掌握参观景点时的常用英语词汇和问询方式。

•情境练习解说景点和与其他游客互动,增强沟通合作意识。

四、教学方法1.教师授课结合学生互动,重视角色扮演和实际情境模拟。

2.多媒体教学辅助,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分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口语交流和互相学习。

4.定期举行口语比赛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五、考核评价1.课堂表现评分:包括参与度、发言频率、口语表达能力等。

2.日常作业评定:完成课程设计的作业、对话练习等。

3.期末口语考试:考察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对交流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六、总结旅游英语口语课程标准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他们在实际旅行中的交流能力而设计的。

通过规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旅游英语口语表达,实现在旅行中自如沟通的目标。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旅游英语》是旅游专业的主要拓展学习领域课程之一,是从事旅游业服务工作的一门必修课,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阐述了导游人员岗位所贯穿的系列工作,主要包括接团、带团、送团及善后工作,为培养本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打好基础。

《旅游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英语为外国游客服务,具有用流利的口语向外国游客介绍我国灿烂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以及从事旅游服务交际的能力。

强调培养学生在旅游行业情境下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以及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导游工作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尤其训练掌握导游工作过程中的各环节的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岗位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突出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并为推动山西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加快山西旅游的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旅游专门人才。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旅游英语》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综合性的培养,突出应用性教学理念。

本课程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负载外语导游工作岗位对应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承接多元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工作过程项目化、职业能力岗位化、学生学习自主化”的课程教学特色。

课程的设置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丰富的中、西方历史文化知识、丰富的旅游文化、景点、民俗知识及导游业务知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旅游英语、文化交流、翻译等应用能力。

通过对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为社会培养未来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外语导游人员。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全球范围内都有大量的人们选择旅游作为休闲和娱乐的方式。

由于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是非常重要的。

旅游英语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以便能够自如地应对旅游过程中的各种交流场景。

二、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旅游英语中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以便能够顺利进行旅游交流。

3.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地与各种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4.介绍各类旅游信息和文化知识,增加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

三、课程内容Module 1: 旅游简介1. 旅游行业概述:介绍全球旅游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2. 旅游地点介绍:学习如何用英语描述各类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和优势。

3. 旅游资源:学习如何描述各类旅游资源,并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Module 2: 旅游准备1. 旅行计划:学习如何提问和回答有关旅行计划的问题。

2. 预订酒店和机票:学习如何预订酒店和机票,并处理相关的交流场景。

3. 带上必备物品:介绍旅行必备物品,并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Module 3: 在旅途中1. 在机场和车站:学习与机场和车站工作人员交流的基本句型和用语。

2. 导航和交通:学习如何在陌生的地方使用英语寻找方向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3. 旅游中的应急处理:通过案例学习如何处理旅游过程中的紧急情况,并学习相关表达方式。

Module 4: 旅游活动1. 参观景点:学习如何用英语描述景点的特点和历史,并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 体验当地文化:学习如何与当地人交流并了解当地文化的相关用语。

3. 美食与购物:学习如何点菜、购物和与服务员交流的相关用语。

四、教学方法1. 听力训练:通过听取旅游相关的对话和短文,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 口语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3. 阅读和写作练习:通过阅读旅游资料和撰写旅游心得,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旅游英语教学大纲

旅游英语教学大纲

旅游英语教学大纲《旅游英语》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旅游英语》《二、课程性质《旅游英语》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适合旅游英语专业学生。

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旅游行业各项服务的英语,为以后从事旅游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英语基础。

三、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概念以及包含的各种环节和涉及到的多种领域的理论知识;第二是使学生基本掌握作为一名英语导游所应具备的技能和各种知识;第三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英语口语,写作在旅游行业的应用;第四是使学生对旅游业产生一定的兴趣,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本课程应该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

理论部分侧重教师的讲解,在导游技能和知识的培训部分应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而应用写作部分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结合起来。

另外,此课程比较适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各种光碟来讲解和介绍各种旅游知识。

五、课程时间及学分本课程开设时间为第3学期,每周4学时,共计64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了《朗文旅游英语》为教学教材,共15个单元,本学期学习八个单元.主要内容如下:1. Unit1: All in a day’s workLanguage focus: adverbs of frequency, present simpleVocabulary: hotel jobs, daily duties, nationalitiesProfessional practice: exchange personal details, complete aregister2. Unit 2 Fly-drive holidaysLanguage focus: present continuousVocabulary: car hireProfessional practice: take a booking, deal with a telephone enquiry, hire a car, plan aholiday3. Unit 3 Table for twoLanguage focus: countable and uncountable nouns, some and any, much, many, a lot(of)Vocabulary: types of food, recording vocabulary, describing food, complaining aboutfoodProfessional practice: deal with a complaint, describe a traditional dish4. Unit 4 City toursLanguage focus: past simpleVocabulary: question words, giving directionsProfessional practice: give a guided tour, describe a building5. Unit 5 Water citiesLanguage focus: com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Vocabulary: hotel facilities, describing hotels, dealing with new wordsProfessional practice: write an email describing a hotel 6. Unit 6 Cruise shipsLanguage focus: present perfectVocabulary: cruises, cabin facilitiesProfessional practice: write a CV, write a covering letter, applyfor a job, interviewfor a job7. Unit 7 Service and safetyLanguage focus: modal verbs (requests and offers)Vocabulary: health and safety, on safariProfessional practice: check in a guest, give health and safety advice, write a letter ofapology8. Unit 8 East meets westLanguage focus: predictions and intentionsVocabulary: change wordsProfessional practice: exchange holiday plans, describe traditional gifts, create atourism development plan, give a presentation(1)七、教学实践环节要求要处理好旅游学科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的关系;要突出学生在旅游业中的实践能力,在教学环节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技能来处理旅游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简要说明《旅游英语》属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其基本知识与口语表达技能,并能灵活应用。

一、课程的说明《旅游英语》是提高我国旅游专业人员队伍素质的专业课,是高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课程,是从事涉外旅游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旅游业务活动涵盖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部分的内容。

本课程的开设是为了适应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旅游外语人才,让学生在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熟练的掌握专业英语,能用地道的英语向海外游客介绍中国的旅游资源。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三年全日制旅游管理专业。

本课程课内总学时建议为64学时,全部为理论学时。

课内总学时讲授主要知识点及课内学时分配详见下表。

二、课程培养目标《旅游英语》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高职教育特点,以技术应用为第一要素使学生“学其所用,用其所学”。

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同时学会协作。

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教育,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具备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 掌握旅游日常接待专业词汇1000个掌握旅游活动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的相关词汇2.掌握旅游接待的常用句型掌握从迎接宾客、宾馆入住、餐厅就餐到乘车旅行、观光游览、商店购物、娱乐活动的重点句型3.能熟练的用英语进行对话及导游服务在达到前两个要求的基础上,熟练的运用英语口语进行导游服务和日常接待。

四、课内教学内容1.迎接宾客⑴教学目标掌握在车站迎接宾客的相关词汇和习惯用语;⑵主要学习内容①迎接宾客的相关词汇;;②车站迎接的相关句型及情景对话③致欢迎词⑶实践活动建议每个同学根据自己情况拟写一个英文的欢迎词2. 登记入住⑴学习目标掌握带领旅游团在饭店办理入住登记手续的相关专业词汇和习惯用语⑵主要学习内容①饭店房间类型及饭店服务项目及设施的相关词汇。

旅游英语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旅游英语》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达到从事一般旅游业所需的英语水平。

使学生熟悉入境涉外旅游和出境旅游方面的工作流程与规范,掌握各工作流程的英语交际会话,掌握旅游专业词汇和旅游英语特定的表达方式,能与外国游客进行日常口语的对话,能用英语为外国游客简单地介绍相关旅游景点及文化专题,能带旅游团进行出境旅游,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英语素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的教学目标体系主要有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目标体系。

其三大目标体系关系包括: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知识向语言技能的迁移;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性思维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

(一)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旅游服务接待中常用的专业词汇,了解旅游英语口语的特定表达方式;(二)能力目标加强角色扮演旅游情景对话的训练,提高听说能力,能较流利地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

(三)素质目标通过在不同场合中导游活动的演练,熟悉导游工作程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和旅游专业知识的能力。

三、参考学时56学时四、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师任职条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英语专业。

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教育事业。

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普通话标准,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教学方法建议主要采用情景法、交际法、讨论法、任务法、差合法五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如:在安排日程表这一具体场景,应有目的地引入航线飞行时间安排日程表,让同学们采用任务法设计飞机航线飞行时间安排日程表,并采用交际法让同学们角色扮演,用英语沟通交流购买某一航线飞行时间安排日程表中的航班机票。

通过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引起了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掌握了航空服务售票环节应用英语语言的应用与练习差合法是此门课程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新理念职业英语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

《新理念职业英语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

《新理念职业英语旅游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旅游英语》是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

《新理念职业英语旅游英语》秉承“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以“工学结合,能力为本”为指导通过导游工作流程还原导游服务中的常见场景,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旅游专业英语知识,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旅行社各部门工作的服务技巧、操作流程和业务知识。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够借助词典阅读一般难度题材旅游类文章,掌握基本翻译及写作理论和技巧,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及译基本技能,使各种语言技能综合发展;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从而真正体现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二、课程教学对象和目的1.对象:本教材根据导游行业主要职业的典型工作过程组织内容,可作为高职高专旅游管理、旅游英语等专业学生学习教材。

2.目的: 本教材注重“应用性”,着重训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言交际和应对各种突发问题。

三、教学建议《新理念职业英语旅游英语》全1册,共9个单元。

其内容以任务为主线,体裁多样,贴近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引入旅游领域,提升导游业务能力和交际能力。

本教材每单元涉及英文导游服务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九个单元涵盖了英语导游人员职业中最典型的工作过程及业务素质能力要求,同时每单元又由不同的微任务组成,既有业务素养考核,又有技能培训,还包含中华文化知识拓展,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微工作过程,有助于全面提升学习者的业务能力、岗位技能及旅游文化素养。

每单元均分为课内、课外两个环节,课内环节包括:Unit Objectives, Warming-up, Reading A,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B, Writing, Project八个部分,课外环节包括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V ocabulary and Structure, Grammar, Cultural Extension 四个部分。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纲要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纲要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纲要《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代码:1211070100开课专业:07级旅游管理专业,第7学期开课。

课程总学时:64学时,4学分。

(二)课程性质《旅游英语》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旅游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英语为外国游客服务,具有用流利的口语向外国游客介绍我国灿烂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以及从事旅游服务的交际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在旅游行业情境下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以及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的旅游背景知识讲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旅游景点的英语讲解能力和导游服务中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核心技能,在课堂中进行大量训练,结合实际强化训练,辅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实践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不断加强教学和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提高,培养出合格的适应国内外旅游行业需求的应用性高级技术人才。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以《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等英语基础课为基础,并与《导游业务与管理》、《旅游学》等学科紧密联系。

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既要处理好本门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分工、配合,防止疏漏,又要保证其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科学性。

本课程的学习既离不开英语基础知识,也离不开旅游知识,所以学生在学习本科程之前应具备以上的基础,才能更好的完成本科程的各项要求。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Lesson 19 Anhui1.教学内容(1) Dialogue: Climbing Mt.Huang(2) Passage 2: Mt. Jiuhua2.教学要求(1) Read the dialogue fluently in pairs and then recite it.(2) Have the students practise to introduce the scenic spots to the visitors in English3.教学重点(1) new words, phrases and expressions(2) the scenic spots of Mt.Huang and Mt. Jiuhua in English4.教学难点(1) understanding of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2) translation of some difficult paragraphs5.教学时数本课教学时数是2课时。

《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专业英语适用专业:三年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制订时间:2013年6月一、前言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从事旅游饭店服务行业等相关岗位所需掌握的专业英语必修课。

其功能在于让学生熟悉旅游饭店服务过程中的常用英语专业词汇,是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职业能力,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 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结构以行业专业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以旅游饭店工作情境为线索,结合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要求,包括饭店服务中的前厅、餐饮岗位服务两个学习项目。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合旅游饭店服务职业素养的相关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旅游饭店英语服务设计的工作项目和工作情境为活动的载体,设计相应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知识和能力要求,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实现教学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情景,情景模拟的小组活动来落实教学内容,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际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效果重点评价学生在旅游服务工作情境中应具有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数为268学时。

考证要求: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旅游饭店行业英语上岗证的考试。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旅游饭店英语专业词汇和基本语法规则,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能够在饭店服务工作中运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与沟通。

职业能力目标:●能用英语介绍前厅部的工作内容●能用英语为客人提供留言服务●能用英语为客人提供行李服务●能用英语为客人提供票务服务●能用英语为客人预订房间,并解答客人疑问●能用英语为客人提供咨询服务●能用英语为客人登记入住和退房●能用英语介绍餐饮部的工作内容●能用英语为客人预订餐位●能用英语为客人介绍酒店餐厅的特色菜●能用英语为客人引领,入座,点菜●能用英语为客人提供兑换外币的服务●能用英语提供客房送餐服务●能用英语为客人提供结帐离店的服务三. 课程内容和要求四、教学活动参考设计2.实施建议4.1 教材编写建议使用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的《饭店服务实用英语》和上海市旅游局岗位职务培训指导委员会出版的《饭店基础英语》两本参考教材4.2 教学建议通过本课程的语言学习和实践,学生应能在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具备基本的语言素养,具有就业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具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意识和自觉学习的愿望。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旅游英语》二、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专业1、前言1.1课程标准《旅游英语》课程是中职学校旅游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公共课程,也是学生学习旅游服务工作常用英语的一门必修课程。

其功能在于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旅游服务工作的常用英语知识,并掌握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工作的基本英语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提高熟练运用英语与外国游客交流和沟通的基本职业能力。

1.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院“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在旅游业专家的指导下,经过旅游管理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共同研究展开。

本课程标准在设计上本着懂方法,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方法够用,技术技能过硬的目的。

教学应以必备的旅游专业英语知识为基点,对旅行社导游服务工作和饭店前厅部、客房部和餐饮部的具体服务工作进行双语教学,一方面树立学生的良好旅游服务意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并用英语向外国游客提供适宜的旅游和饭店接待服务。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72时课。

2、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专业的常用英文词汇和礼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英文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与外国游客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提供适宜的旅游涉外服务,提高其自身的旅游工作与社交能力。

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开发过程的规范要求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2.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应用旅游英语的专业知识独立进行英语服务工作(包括听、说、读、翻译等具体工作),为国际游客提供所需的旅游接待服务。

●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旅游英语的基础知识(专业英文词汇、惯用语句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灵活运用英语口语表达旅游接待服务工作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处理旅游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国际游客接待的基本礼仪常识与规范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旅游涉外行业的不同工作内容有具体的了解和认知;●依靠自主学习,学会自主创建或模拟旅游活动的不同场景进行英文对话练习与交流。

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标准

《综合英语》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既是商务专业和旅游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是核心课程。

通过学习该门课,学生可以学到英语语言知识,并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传授系统的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基础语言知识。

训练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

本课程教学对象是高中毕业、整体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学内容的选取紧密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时兼顾其职业发展的需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奠定其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后续专业课程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技巧、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旅游英语口译/商务现场口译等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2. 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另外,学生能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文化意识,开阔国际视野。

学生能够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掌握本学期所有的词汇量和语法,能够阅读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并懂得何时地使用它们,并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自主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英语课程遵循了以下两个思想:(1)既重视优质语言的大量输入,又重视学生充分的语言输出;(2)既突出不同科目独特的输出方式,又突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以促进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交际学习理论是学习者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主动建构的。

“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其基本要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情景创设者,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英语建设团队:适应对象: 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总学时:76学时(理论讲授24课时,实践操作52课时)教学条件:导游模拟实训室、酒店模拟实训室、语言实验室(校内);湖南中国国际旅行社、湖南途易国际旅行社、深圳木棉花酒店、普瑞温泉酒店、北京华博教育培训中心(校外)。

一、总论(一)课程定位《旅游英语》是旅游行业必备的职业技能课程,也是旅游英语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在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工作流程各环节所需能力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构成,根据素质要求及能力构成设置相应的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语音为旅游英语课程的主要前修课程,为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及语言能力的培养起了关键的作用。

导游实务、旅游翻译技巧、旅游法规、旅游英语视听说等为主要后续课程,能够满足国际旅行社、旅游公司、大型风景名胜区、涉外酒店接待部门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通过《旅游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并能熟悉和运用旅游英语专业词汇;熟悉旅游英语的常用表达方式,提高在旅游行业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并能了解旅游行业基本知识,具备基本技能,成为合格的旅游英语专门人才。

《旅游英语》课程的前后续课程衔接如下图:(二)改革理念本课程的改革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倡导基于工作岗位需求的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课程教学能有效服务于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以旅游行业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在真实的环境中实现了理论、实验、实训三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验环节脱节的弊端。

按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3:7的比例,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调实践,强化技能。

《旅游服务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服务英语》课程标准

《旅游英语》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2121029学时数:54 (其中:理论27 课堂实践:27)课程类别:专业课开课学期:第5学期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开课单位:现代服务与管理系(部)编写时间:2013年9月一、课程定位《旅游服务英语》是培养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涉及旅游学的基础理论和旅游产业的“行,住,吃,游,购,娱"的行业服务内容,本课程将会为学生提供其未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目的: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先修课程:大学英语、旅游学概论后续课程:岗位实习三、学习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专门系统的英语听力技能训练和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熟巧性应用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传播中国文化,掌握涉外旅游接待中旅游咨询、接送机、餐饮、交通、观光讲解、购物娱乐等服务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四、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一)At the Travel Agency(8学时)基本内容:Unit 1 Tour Consultation;Unit 2 Tour Arrangement1、基本要求:了解旅游咨询相关的服务技能和服务用语,熟练掌握介绍推荐旅游线路、为客人预订线路及介绍调整旅游日程表常用句型。

2、重点、难点重点:介绍推荐旅游线路以及介绍调整旅游日程表的技巧和用语。

难点:本章难点主要是推荐旅游线路,介绍旅游日程表。

(二)Arrival(4学时)基本内容:Unit 1 Guest Arrival; Unit 2 Exchanging Money1、基本要求:了解导游人员赴机场接机的服务技能和服务用语,熟悉国际游客入境、行李服务相关的常用句型,了解外币兑换的方式方法及兑换外币服务用语。

2、重点、难点:重点:导游人员机场接机的服务技能和服务用语。

难点:国际游客入境注意事项。

(三)At the Hotel(3学时)基本内容:Unit 1 Checking in,Unit 2 Hotel Service and Facilities.1、基本要求:了解酒店服务的服务技能和服务用语,如客房预订、登记入住、介绍酒店服务和设施等.2、重点、难点:重点:客房预订、登记入住和介绍酒店设施的服务用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英语》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既是商务专业和旅游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是核心课程。

通过学习该门课,学生可以学到英语语言知识,并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传授系统的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基础语言知识。

训练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

本课程教学对象是高中毕业、整体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学内容的选取紧密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同时兼顾其职业发展的需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奠定其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后续专业课程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技巧、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旅游英语口译/商务现场口译等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2. 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另外,学生能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文化意识,开阔国际视野。

学生能够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掌握本学期所有的词汇量和语法,能够阅读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并懂得何时地使用它们,并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自主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英语课程遵循了以下两个思想:(1)既重视优质语言的大量输入,又重视学生充分的语言输出;(2)既突出不同科目独特的输出方式,又突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以促进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交际学习理论是学习者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主动建构的。

“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其基本要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情景创设者,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基于上述理论,综合英语课程设计的理念是以英语运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切实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以课堂为基础,突出课堂练习与课后实践,以实践促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复合的能力,塑造创造式的学习行为,构建人性化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思想、情感、想象和创意,以便诱发学生的认知内因,调用已有的知识;同时形成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

加强英语角和英语沙龙建设,强化课后英语应用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浓缩课堂时间,精心讲解,就教师所提出的某一主题,或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提出的某一感兴趣的主题,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做口头表述或书面报告。

我们对教学活动进行多样化设计,有讲座、讨论、辩论、课外阅读、读书报告、社会调查等,并积极尝试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效率和扩展信息量。

为了更好地配合课堂英语教学,我们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真正发挥作用,给学生提供英语应用的平台,提高应用能力,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得好的同学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更加奋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目标(一)专业能力1、语音发音正确,较好地掌握说话和朗读的节奏感,掌握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连读、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等技巧。

2、词汇认知词汇达5500—6500个,正确而熟练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

3、语法熟练掌握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与语态、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倒装句和各种条件句;初步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

4、听力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谈话;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20个单词的录音材料,错误率不超过8%;听懂VOA正常语速和BBC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

5、口语能在一般社交场合和英语国家人士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

6、阅读能读懂难度较大的各类体裁的文章,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评价思想内容。

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20—18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0%。

7、写作能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50—2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二)方法能力1、能通过查阅英语词典、英语文献,登陆英语网站等获取英语知识。

2、能自觉运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交际策略等学习英语。

3、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社会能力1、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具有灵活处理商务交流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2、能承担商务活动中的一般性翻译工作。

3、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

4、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善于合作,协同工作。

五、考核方式(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将校内外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其中,期中检查和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期中检查可以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试检查,也可以以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

平时成绩主要指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兼顾正确性。

期末考试原则上以试卷考试为主。

六、教学条件(一)师资条件1.“双师”结构:具有双师素质教师4名,占57%.2. 学缘结构合理:两名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一名毕业于武汉大学、一名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一名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一名毕业于中南民族学院、一名毕业于江汉大学。

3. 年龄结构合理:50-55岁1人(占14%),40-45岁3人(43%),30-35岁1人(占14%),24-30岁2人(占29%)4. 职称结构较高:副教授4名(占57%);讲师1名(占14%);助教2名(占29%)。

4.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者5名(占71%),具有学士学位者2名(占29%)。

(二)实训条件1. 校内实训条件1.1.1《综合英语》课程现已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室或多媒体语音室进行教学,完全满足英语听、说、读、写、等实践技能训练。

我院的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网上学习资源让学生自由选择。

1.2.通过组织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实践性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

校内组织英语竞赛(如英语演讲赛、英语技能系列竞赛活动等)、英语角等活动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有利于学生开拓眼界、创新思维。

2. 外语系的校外实习基地:小星星外语学校、上海豪普生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埔项皇冠酒店、广州锦兴染厂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武汉盛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为学生综合英语技能的提高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

在以往的合作中,校企关系融洽互利互惠,我们将与这些基地长期合作下去,可以满足实践商务英语教学的需要。

这些实训基地为本课程学生提供课内实践场所和条件。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1. 教材:《致用英语》,程晓堂编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2. 参考书:2.1《新编英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李观仪主编1997年。

2.2 《综合英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源深,虞苏美等主编,1998年。

2.3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外语教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3. 学习参考网址:,《旅游英语》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旅游英语专业及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及作用是英语语言能力和导游基础、导游法规等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加强,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具有职业竞争优势,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本课程以基础英语知识和技能为依托,要求学习者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及技能运用的基础上,强化旅游知识和旅游技能的学习和运用,学习者需把旅游知识和英语语言的运用融会贯通,同时该课程与专业其他课程相辅相成,互为基础,对于基础英语和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1.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核心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专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实用、够用”为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标,以适应当代职业教育和岗位需求的发展与需要。

2.以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点与技能点相结合的设计思路本课程应创造仿真的旅游环境,就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典型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3.以业务流程为主线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具体的业务或旅游活动开展的流程为主线进行教学活动,并把业务活动分为各工作业务模块,使学生以业务流程为依托,熟悉业务操作流程,并在其过程中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目标学习目标:本课程教学要使学生熟悉有关旅游的专业词汇,了解旅游英语文体的特定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文章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翻译水平,并强化学生旅游专业知识与旅游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进而既具备旅游基础知识,又能不断提高旅游英语语言综合技能。

(一)专业能力1.能理解旅游中基本术语的概念和旅行社基本架构。

2.能了解导游辞中有关内容和基本术语。

3.能熟悉旅游中各个环节及突发事件的应对。

4.能了解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的有关内容和基本术语。

5.能了解旅游环节中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格式(二)方法能力1.听力能力要求:能基本听懂正常语速(每分钟140-180个单词)的一般旅游活动中的电话、对话等,并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所听内容的深层含义。

2.阅读能力要求:能读懂一般难度的英语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90-12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在65%以上。

3.口语能力要求:能够用英语介绍交流。

语音、语调正确,语流基本连贯顺畅,表达基本得体。

4.英汉互译能力要求:能够翻译一般性旅游材料。

英译汉,要求速度每小时160-200个单词;汉译英,要求速度每小时150-200个汉字。

能够承担一般性旅游活动中的口译工作。

5.综合素质要求:要求学生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勇于创新、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精神。

(三)社会能力中、英文导游证书,领队资格证书五、考核方式测试是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本课程在考核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课程的测试由形成性考核和课程终结考试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课程终结考试占70%。

形成性考核主要依据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和面授辅导课的参与情况而定。

课程终结考试包括大纲规定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按照各学期的“英语课程考核说明”命题,采用一纸闭卷形式,时间共12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