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
刚性和柔性接触网技术标准
![刚性和柔性接触网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0093f9b7360b4c2f3f64de.png)
刚性和柔性接触网技术标准(总17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柔性接触网维修技术标准承力索和接触线承力索和接触线的材质和截面积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承力索和接触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不得超过其允许的载流量;(2)机械强度安全系数符合附录3规定。
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和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的数值。
弛度误差应不大于下列数值:(1)简单悬挂为15%;(2)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为10%;(3)当弛度误差不足15mm者按15mm掌握。
承力索和接触线中心锚结处和补偿器处的张力差不得超过10%,直线地段承力索应位于两接触线中心线的正上方,其偏差不得超过±75mm,曲线地段承力索与两接触线中心线的连线应垂直于轨面连线,允许向曲线内侧偏差不超过50mm,但不得偏向曲线外侧。
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弹性简单悬挂的最大跨距不大于50m。
双边补偿时最大锚段长度一般不大于1500m,单边补偿时锚段长度一般不大于750m,当一个锚段内有较长的小半径曲线时,锚段长度可适当缩小;接触线无扭面、硬弯,跨中和定位点处接触线的弹性偏差不超过15%。
接触线距轨面高度应符合规定,一般为4800mm,最低高度不低于4400mm(在车辆段平交道口处应高于限界门高度一定数值,即最低高度不低于4600mm),允许的误差为±15mm,导线坡度变化率不大于2‰,困难时不宜大于4‰;如接触线距轨面高度不符合规定时,若净空允许,结构高度满足规定,接触线高度可按不大于5‰的坡度变化,但在接触线高度改变开始和结束的第一个转换跨距内坡度不允许超过最大允许坡度的一半;柔性悬挂接触网的结构高度满足系统最低设计标准要求,一般为1100mm。
接触线在直线地段要布置成“之”字形,曲线地段布置成受拉状态,在腕臂设定温度下,静态情况:其“之”字值和拉出值要符合规定,误差不得大于±20mm;一般直线段“之”字值不大于±200mm,曲线段拉出值不大于250mm。
接触网验收标准
![接触网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8d7926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15.png)
接触网验收原则一、在接触网工程交接旳同步,施工单位应向运营部门交付下列电子版(1、2、3项)和书面竣工资料:(1)竣工工程数量表。
(2)接触网供电分段示意图。
(3)接触网车站、区间平面布置竣工图。
(4)接触网装配图、设备零件图及安装曲线,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5)工程施工记录(含隐蔽工程记录和确认后旳轨面原则线、侧面限界、外轨超高记录)。
(6)设备实验报告。
(7)重要设备、零部件、金具、器材旳技术规格、合格证、出厂实验记录、使用阐明书;对在产品上显示不出工厂标志旳器材(例如多种线索),应按生产厂家列出具体安装地点。
(8)设计变更告知书。
(9)跨越接触网旳架空线路(重要涉及架空线路位置、电压等级、导线高度、规格型号、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和跨线桥(重要涉及跨线桥位置、近来旳桥墩距线路中心旳距离,跨线桥净高、接触网带电部分距跨线桥最小距离、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有关资料。
在接触网投入运营时,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要建立起正常旳生产秩序,制定各项原始记录和报表,并准时填报。
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技术主管部门应有下列技术文献和资料:(1)第一条规定旳竣工资料。
(2)承力索、接触线旳技术规格和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3)接触网零部件旳技术条件、实验措施及图册。
(4)接触网有关原则(部标和国标)。
(5)部、局颁发旳有关规章和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自定旳有关制度、措施和措施。
(6)与有关单位旳设备分界合同。
(7)管内各车间、工区之间旳设备分界及设备中各工种分工旳规定。
(8)轨面原则线(俗称“红线”)测量记录。
(9)管内设备大修设计文献、设计审查意见及竣工报告。
上述资料如有新文献下发,按新文献执行!1 一般规定1.1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献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根据,从设计规定旳来源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
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节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节幅度为设计跨距旳-2--+1m,调节后旳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容许最大跨距;(2)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旳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3)隧道口旳起测点,为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旳交点;对隧道悬挂点、定位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同断涌接缝,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旳地方应避开;悬挂点跨距可在+1——-2m旳范畴内调节,但调节后旳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容许值。
刚性悬挂验收细则
![刚性悬挂验收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a61fb6ca84254b35eefd3428.png)
北京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接触网工程刚性悬挂验收细则(草稿)1埋入杆件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埋入杆件的埋设位置、埋设深度、外露尺寸、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埋入杆件载荷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化学锚固螺栓所使用的化学填充剂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检验方法:查阅刚性悬挂螺栓拉力测试纪录和化学填充剂产品批号。
检验数量:螺栓拉力测试数量一般不少于刚性悬挂支持装置各检验批总数的10%。
如果发现1处不合格,则对同一批次施工的所有杆件全部检测,并对前期采用同一工法施工的杆件加做25%的检测,检测中如又发现有1处以上不合格,则必须对同一工法施工的杆件全部检测。
连续5个检验批检测全部合格,可以调减检测数量,但不能少于各检验批总数的5%。
化学锚固螺栓所使用的化学填充剂产品有效期全部查验。
2埋入杆件基本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螺纹完好,镀锌层完好,化学锚固螺栓孔填充密实。
螺纹外露部分应涂油防腐。
2)埋入杆件的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测量。
检验数量:30%。
3)填充密实,表面光洁平整,无裂缝。
检验方法:观察。
检验数量:30%。
3刚性悬挂支持装置保证项目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刚性悬挂支持装置型号应符合设计,槽钢底座、悬挂槽钢、绝缘横撑、悬垂吊柱、T型头螺栓等合格,紧固件齐全,安装稳固可靠。
2)槽钢底座应水平安装;悬吊槽钢、绝缘横撑与安装地点的轨道平面应平行;平坡线路上悬垂吊柱及T型头螺栓应铅垂安装,倾斜度误差一般均不应大于1°,但位于坡道上的悬垂吊柱及T型头螺栓顺线路方向铅垂度偏差应以汇流排安装在悬挂金具内后能保证汇流排伸缩为原则。
3)绝缘子绝缘电阻抽样试验合格,浇注水泥部分不得有松动和辐射性裂纹。
紧固件齐全,安装稳固可靠。
4)减震道床区间和车站结构风管等低净空处采用的硅橡胶绝缘横撑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金属连接件与芯棒连接可靠,密封良好,硅橡胶伞裙完整无破损,汇流排定位线夹的U 型螺栓距接地体、接地线不得小于115mm。
接触轨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接触轨施工质量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fe83d6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b.png)
接触轨工程一般规定一、接触轨系统应在轨道铺设符合设计标准后进行施工二、接触轨支持间距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测量应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开始,跨距不得大于5m。
2 、横向测量,应以轨道中心线为基础。
3 、接触轨施工时严禁硬物击打,确保接触轨平直,无变形。
4 、接触轨应采用专用工具起吊或装卸.5 、预配件、零部件中所有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进行紧固,严禁使用活口扳手.6 、绝缘支架与接触轨安装应无卡滞,保证接触轨伸缩顺畅。
7 、钢铝复合轨弯曲半径:当线路的曲线半径大于100 时,可以在施工现场直接安装:当线路的曲线半径<100m 时,则在工厂加工预弯。
8 、送电前应进行冷滑试验,冷滑试验不得少于2 次,冷滑试验速度符合表格要求试验区段第一次速度第二次速度第三次速度正线5—10km/s 设计速度目标60%—70% 设计速度目标值车辆段5-10km/s 设计速度目标60%-70%9 、接触轨送电应分段进行,并在供电臂末端进行验电确认,接触轨受电24h 后方可进行热滑试验。
支架底座及螺栓安装主控项目一、螺栓钻孔位置测定应符合设计要求:1. 钻孔方向与走行轨的轨顶面连线垂直。
2. 螺栓孔位中心与轨道中心线的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二、支架底座和胀锚螺栓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三、支架底座应平正,位置正确,安装牢固四、螺栓螺纹完好,无损伤、无锈蚀、安装端正:连接螺栓紧固力矩符合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一般项目一、安装螺栓时应严格遵守产品安装说明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螺栓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二、支架底座混凝土用混凝土C20 填充密实,无脱落现象.抹面平整、美观.绝缘支架安装1 、绝缘支架安装前按规定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
2 、绝缘支架底座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支架底座应平正,位置正确,固定牢固.3 、整体绝缘支架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 、绝缘支架安装位置应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布置:b 、绝缘支架选型正确,安装应齐全,平整、端正,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接触网检验批质量验收
![接触网检验批质量验收](https://img.taocdn.com/s3/m/efd2939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6a.png)
接触网检验批质量验收接触网检验批质量验收本用于接触网检验批的质量验收,旨在确保接触网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本将详细说明验收的流程、标准和要求,以便准确评估接触网工程的质量。
1. 验收前准备工作1.1 确定验收的范围和内容详细列出接触网工程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工程部位、施工要求、材料和设备规格等。
1.2 验收人员组成确定参预验收的人员,包括项目经理、设计师、监理工程师等。
1.3 验收工具和设备准备准备验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测量工具、测试设备等。
2. 验收流程2.1 材料验收按照规定的标准对接触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进行验收,包括铜导线、支架、绝缘子等。
2.2 设备验收对接触网工程所使用的设备进行验收,包括牵引变电所、集电弓等。
2.3 施工验收对接触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包括支柱、导线固定、接头等。
2.4 安全验收对接触网工程的安全措施进行验收,包括防护网、接地措施等。
2.5 环境验收对接触网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验收,包括噪音、振动等。
3. 验收标准和要求3.1 材料验收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接触网工程的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3.2 设备验收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接触网工程的设备进行验收,确保其性能和功能符合要求。
3.3 施工验收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接触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3.4 安全验收标准根据相关安全规定,对接触网工程的安全措施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3.5 环境验收标准根据相关环境保护要求,对接触网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验收,确保其对环境的影响符合标准要求。
4. 验收结果评定根据实际验收情况和标准要求,对接触网工程进行评定,确定其合格与否。
5. 验收报告和记录撰写详细的验收报告,记录验收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附件:1. 接触网工程施工图纸2. 接触网材料验收记录表3. 接触网设备验收记录表4. 接触网施工验收记录表5. 接触网安全验收记录表6. 接触网环境验收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施工质量标准: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的标准。
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a1a29cda8114431b90dd8eb.png)
3.并沟线夹、电连接线夹等作为电连接线夹时,连接处导线不得包缠 铝包带;
4.“高压危险”标志牌安装在电气设备及行人较多的支柱上,设置高 度距地面1.6—2m,牌面采用反光膜,白底黑子、黑框、红闪电
5.冷滑试验及送点开通前的准备:接触网距树木间的最小距离,水平 不应小于3.5m,垂直不应小于3m;拉出值最大不应大于400mm, 接触线线面正确,无弯曲、碰弓、脱弓现象;开通区段接触网绝缘良 好,送电后,各供电臂始、终端确保有电。
3.钢柱底部主角钢下钢垫片面积不小于50mm×100mm,片数不应 超过3片。
4.接触网支柱按设计要求接地。距离接触网带电体5m以内的金属结 构、附加导线远离铁路、行人多站台上的支柱≤30Ω;隔离开关、避 雷器、吸流变压器、架空地线、避雷线≤10Ω
5.避雷器的接地极距通信电缆不应小于3m,地形受限时,应加绝缘 保护,不应小于1m,接地引线与通信电缆无法避免交叉时,不小于 0.5m,交叉角度为90°
6.接地极埋入地下深度不应小于0.6m,地面部分涂防锈漆,连接处 应除锈涂电力复合脂。
7.锚柱拉线宜设在锚支的延长线上,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 界,锚板拉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特殊困难地段不得大于60°,但 埋设深度按设计要求相应加深。
四、软横跨、硬横梁、支柱装配
1.横向承力索至上部固定索最短吊弦处距离为400—600mm;横向 承力索及上、下部固定索不得有接头
5.接触线中心锚节所在跨距内不得有接触线接头。
6.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6500mm,站场和区间接触线 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5700mm,编组站、 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不小于6200mm,困难时不小 于5700mm;
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594853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7.png)
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合武线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本标准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及《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6]167号)进行编制.一、基础1.1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应按批次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配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1.2在同条件养护下,基础(含拉线基础)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1.3基础(含拉线基础)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组硬横跨两基础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偏差不应大于2°.1.4同一组硬横跨实心基础底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50㎜,硬横跨两实基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20㎜且每个实心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1.5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高出路肩面100-200㎜,低于相邻轨面200-600㎜,站台及硬化路肩上的基础面应高于站台面100㎜,允许偏差±30.拉线基础高于路肩面100㎜,施工偏差±20㎜.1.6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1.7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拉线基础排水面的尺寸2.1 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2 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灌注应牢固可靠,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标准养护条件下,任一组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2.3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其粘结剂类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4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的锚固抗拔力应小于设计值。
2.5 桥钢柱预埋螺栓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mm。
2.6桥钢柱锚栓螺纹完好,拉线和隧道锚栓埋入杆无锈蚀,砂浆表面平整、无脱落现象。
桥钢柱、拉线锚栓、隧道埋入杆位置及灌注允许偏差(mm)2.7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灌注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上表的规定。
接触网检测技术与验收标准共60页文档
![接触网检测技术与验收标准共60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cdb84f10722192e4436f6a6.png)
接触网检测技术与验收 标准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edf0f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9.png)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
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15.12.29
•【字号】
•【施行日期】2016.03.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
正文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为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DGJ32/TJ198-2015,自2016年3月1日起实施。
该规范由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组织出版、发行。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5年12月29日。
接触网检测技术与验收标准
![接触网检测技术与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a28471ab7360b4c2e3f64e6.png)
德国接触网参数检测技术
接触线抬升固定测量设备
滑轮
绝缘线 传感器
接触线
德国接触网参数检测技术
接触线的最大抬升与支持结构位置上受电弓的接触压力成正 比,根据这一结论,可以得知受电弓的运行状况
Fcontact Fstatic Faero Fdynamic
Fcontact——接触压力 Fstatic——气动的受电弓在速度为零时弓网间的接触力 Faero——由于空气动力的作用增加的接触压力 Fdynamic——受电弓与接触网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接触压力
信号电流因极性交叉,在扼流变中点处电位 相等,不会越过绝缘节,而流回本区段。
轨道电路与牵引回流
轨道极性交叉
为实现钢轨绝缘破损防护,要使 轨道绝缘节两侧具有不同的极性或相 反的相位,这就是轨道极性交叉。
如左图,1G和3G为两相邻轨道 电路,没有实行极性交叉,当轨道绝 缘破损时,流经1G继电器1GJ的电流 为两个轨道电路的电流之和,当1G有 车时1GJ可能保持闭合,危及行车安 全;若实行极性交叉,流过1GJ的电 流为二者之差,只要调整合适,1GJ 和3GJ都会断开,从而实现了故障— 安全原则。
方便更换、升级 ❖ 检测设备的操作应符合人体工程
学的需要 ❖ 尽可能少的操作培训
5 德国接触网参数检测技术
弓网接触压力测量系统
传感器信号处理设备 (安装在受电弓底座上)
测量空气动力分力对受电弓滑板的影响
Faero
Faero
滑板和弓头间力的测量单元
绳索张力测量单元
接触线高度测量传感器
测量结果的评价和评估
科学维修!
4
2 对检测的要求
误差要小 检测装置的接入不能影响被测量 测量装置要具有好的频率响应特性、高的灵敏度、快速响应能力 测量结果受非被测量的影响要小 测量装置要有好的复现性 应用的测量装置要有适合工作现场条件的能力 检测装置要安全可靠、容易维修和校准
论完善我国接触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论完善我国接触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ea2962e58fb770bf78a55f3.png)
时 间
监理请 临时验收 克服缺陷
试运行开始 ( 电)到 结束试运行 送 2 个工 作 日 0
4 天 3
标 ;第 三类 是其他 小缺 陷,如不影 响列车安全运 行 的小 量拉 出值超标 。全部或第 一 、二类缺 陷克服完 并经验收 人 员证 实后 ,将 出具 临时验 收报 告并 向E A 议送 电试 B建 运 行 。获得E A 准后 ,依 次进 行接触 网绝 缘和 导通测 B批
试 、送 电、试运行 。
≥3 月 个
≤4 周
最终验收
13 试运行 与接 触 网动态检测 性能试验 . 11 施 工监理随工检验 .
德 国铁 路标 准 《 接触 网工程 的监 理和 验 收标 准 》
随 工检 验 是用 事 中控 制 办法 对 隐蔽工 程 、特 殊 过 (S 9 1 3 要 求铁路 电力牵 引供 电系统试运 行 由承包 D 9 70 0 )
时验 收、 克服 缺 陷 、试运 行 开始 ( 电) 到结 束 试 运 送
行 、最终 验 收等。结合 我 国 目前接 触 网工程施 工质量 验 收现状 ,提 出建 设验 收人 员队伍 、完善接 触 网工程现 场 验 收程序 及具体 方 法等建 议 。
1 德 国接触 网工程验收 方式和主 要方法
悬挂 ”的 随工检 验程序 为:一个锚段 的接触 网调整结束 在工程 承包合 同中规定 ,如 科隆一 法 兰克福 高速 客运专 后 ,施工监理 与承包商 的质量检 验人员一起 ,采用高度 线铁 路 电力牵引供 电系统 试运行时 间为4 月 。 个 测 量仪器和 弹簧秤分别抽 样测量 接触线高度 和接触悬 挂
维普资讯
刘 少林 :中铁五 局( 团) 集 电务工程有 限公 司 ,高级 工程师 ,湖 南 长沙 ,400 125
正线刚性接触网验收标准
![正线刚性接触网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fd42bc558f5f61fb7366644.png)
刚性接触网验收标准
一、总则
1.本标准适用于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直流额定电压1500V的刚性架空接触网的施
工质量验收。
2.预配件、零部件中所有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用于配合紧固的扳手应为专用扳手,
严禁使用活口扳手。
3.接触网送电开通前,须采用兆欧表,进行各供电臂的绝缘电阻测试和导通试验。
送电开
通的前一天,应再次对各供电臂进行绝缘测试。
4.接触悬挂空气绝缘应满足下列规定:静态绝缘距离正常值150mm,困难情况下不小于
115mm,动态绝缘距离不小于100mm。
二、刚性接触网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详见后续表格:。
接触网验收标准
![接触网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4318a57ce2f0066f53322c7.png)
5接触网
5.1一般规定
5.1.1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2~+1m,调整后的距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
5.2.11杯形基础外形尺寸应符合表5.2.11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5.3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
主控项目
5.3.1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检查隧道下锚埋入杆、拉线锚栓,抽检桥钢柱和隧道定位埋入杆不少于1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5.2.6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3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7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7的规定。拉线基础排水面的尺寸水面应符合要求,并保证排水面顶点距锚杆环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00 m m。
5.2.3基础、拉线基础位置、杯形基础内杯底距基础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组软、硬横跨两基础中心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软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3°,硬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2°。横跨的杯形基础底面及硬横跨实心基础底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50 m m。同组硬横跨两杯形基础杯底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为±50 m m。硬横跨两实心基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20 m m且每个杯形基础、实心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
5.1.8整体吊弦安装位置的测量应从悬挂点向跨中,偏差积累在跨中。承力索、接触线经超拉后吊弦应竖直安装,未经超拉应按计算偏差安装。
接触网工程验收方案
![接触网工程验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da492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b.png)
接触网工程验收方案一、前言接触网工程验收是指接触网施工完成后,由技术监督部门进行的实地验收过程。
验收的目的是为了确认接触网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安全可靠、满足运行需求,并对其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
验收的过程需要全面检验接触网的各项技术指标,确保接触网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本验收方案旨在详细规定了接触网工程的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和验收技术要求,并指导各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工作,确保接触网工程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最大程度上保障运营安全和运行稳定。
二、验收标准1.国家相关标准本验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包括《铁路交通信号设备接触网技术规程》(TB T2416-93)等。
2.铁路公司内部标准铁路公司应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接触网工程验收标准,与国家相关标准相衔接,并纳入公司工程验收体系。
三、验收程序1.接触网工程验收过程按如下程序进行:(1)准备工作a.验收工作组成员名单确定,相关资料准备齐备b.通知工程单位和技术监督部门做好验收准备工作(2)现场验收a.工程单位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资质文件b.技术监督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和测试(3)验收评定a.根据现场验收情况进行评定b.填写验收报告,对接触网工程进行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4)整改工作a.如存在不合格情况,工程单位应及时进行整改b.整改完成后再次进行验收2.验收工作应由技术监督部门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进行协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验收技术要求1.现场检查(1)接触网的安装情况a.接触网立柱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结构牢固、平整b.接触网的导线应连接牢靠,无松动、脱落等情况(2)设备的完好情况接触网的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证使用寿命和安全性(3)绝缘件的安装a.绝缘件应按要求安装,不存在损坏和安装不规范的情况b.绝缘件的压接连结应牢固,电气性能良好(4)地线的敷设地线应按要求敷设,焊接牢固,电气性能优良2.测试检测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接触网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接触网验收标准
![接触网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195fd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7d.png)
/thread-553-1-1.html 转贴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 接触网51一般规定511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
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21m调整后的距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2 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3 隧道口的起测点为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对隧道悬挂点、定位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同断面接缝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的地方应避开悬挂点跨距可在1-2m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
4 桥支柱垂直线路中心线应吻合墩台中心线。
512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基坑坑形设计并按其施工。
坑形设计应包含拉线锚板坑。
基坑开挖后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共同确认变更施工应严格执行变更设计。
513混凝土搅拌和灌注以及直埋基础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严格掌握水灰比和配合比。
2 在厚大无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3 混凝土各种配料的拌和要均匀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h。
基础的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
杯形基础应连续浇制一次成形。
4 基础回填土每回填03m厚的土层夯实一次。
5 按设计规定横卧板和底板横卧板应密贴支柱不得有空隙及夹土。
514杯形基础连续浇筑一次成形。
同一组硬横跨的两个基础先浇筑完一个再以该基础基准检查、校核相对应的另一个基坑位置确认无误后再浇筑。
515 承力索、接触线宜采用恒张力架设承力索张力23kN接触线张力34 kN。
新建接触网在架设后应进行超拉或其他措施以克服新线蠕变引起的初伸长。
超拉完毕后方可进行悬挂安装。
516支柱装配计算用原始数据的测量应在附加悬挂架设完成后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 城轨刚性架空接触网工程6.7.1 一般规定6.7.1.1 本标准适用于列车最高运行速度100Km/h、直流额定电压1500V的刚性架空接触网的施工质量验收。
6.7.1.2 接触网的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下列项目:1 埋入杆件及底座填充2支持悬挂装置3汇流排4接触线5架空地线6中心锚结7锚段关节8线岔9电连接10上网电缆11接地系统12隔离开关13分段绝缘器14标志牌、支柱号码15冷滑试验及送电开通16热滑试验6.7.1.3 刚性架空接触网宜采用“Π”型铝合金汇流排悬挂方式。
6.7.1.4 刚性架空接触网与柔性架空接触网的衔接处,应设置刚柔过渡设施;刚柔过渡宜采用切槽式过渡方式。
6.7.1.5 刚性悬挂高度宜为4100mm,最低高度不应小于4000mm。
6.7.1.6 刚性架空接触网在沿轨道500m 范围内的拉出值宜为±200mm~±250mm, 200m范围内的拉出值宜为±200mm。
6.7.1.7 刚性架空接触网悬挂点的跨距应满足汇流排的弛度要求,宜为6m~10m。
6.7.2 埋入杆件及底座填充主控项目6.7.2.1 监理单位提供埋入杆件的埋设位置、埋设深度、规格型号数据资料。
6.7.2.2 监理单位提供埋入杆件载荷检测及化学锚固螺栓所使用的化学填充剂的产品说明。
一般项目6.7.2.3 锚栓螺纹及镀锌层完好,化学锚固螺栓孔填充密实。
螺纹外露部分应涂油防腐。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2.4 埋入杆件的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6.7.2.4 埋入杆件位置施工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2.5 与隧道壁相贴近的底座,在与隧道壁的接触面上刷防腐漆。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7.2.6 与隧道壁相贴近的底座应填充密实,表面光洁平整,无裂缝。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7.3支持悬挂装置主控项目6.7.3.1 刚性悬挂支持装置型号应符合设计,槽钢底座、悬吊槽钢、绝缘横撑、悬垂吊柱、T型头螺栓等合格,紧固件齐全,安装稳固可靠。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3.2 槽钢底座应水平安装;悬吊槽钢、绝缘横撑与安装地点的轨道平面应平行;平坡线路上悬垂吊柱及T型头螺栓应铅垂安装,倾斜度误差一般均应不大于1°,但位于坡道上的悬垂吊柱及T型头螺栓顺线路方向铅垂度偏差应以汇流排安装在悬挂金具内能保证汇流排伸缩为原则。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3.3 绝缘子最小泄漏距离不小于250mm,绝缘电阻抽样试验合格,浇注水泥部分不得有松动和辐射性裂纹。
紧固件齐全,安装稳固可靠。
预埋螺栓防腐性能好,且垂直于绝缘子本体,倾斜度误差应≦1°。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查阅产品证书;观察、测量、查阅绝缘电阻抽样试验记录。
6.7.3.4 汇流排悬挂定位线夹材质、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无裂纹、无缺损。
紧固件、内衬尼龙垫齐全、无松动、可旋转部位无阻滞现象。
留有因温度变化使汇流排产生位移而需要的间隙。
定位线夹固定绝缘子螺栓应与线夹固定,不能移动。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查阅产品质量证书。
一般项目6.7.3.5 槽钢底座、悬吊槽钢、绝缘横撑、悬垂吊柱、T型头螺栓等构件无变形,镀锌层完整,应有不少于15mm的调节余量(净空限制地段除外)。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3.6槽钢底座与隧道壁间的空隙应用水泥填实,T型头螺栓的头部长边应基本垂直于安装槽道方向,螺纹部分应涂油防腐。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3.7 绝缘子安装端正,绝缘子绝缘电阻抽样试验合格,浇注水泥部分不得有松动和辐射性裂纹。
紧固件齐全,安装稳固可靠,绝缘子瓷釉表面光滑、清洁、无裂纹、却釉、斑点、气泡等缺陷,瓷釉剥落总面积不大于300mm2。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4汇流排主控项目6.7.4.1汇流排型号、材质、制造精度应符合设计和产品制造技术,汇流排无明显转折角,表面光洁,无缺损、无毛刺无污迹、无腐蚀,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4.2 连接板及汇流排两端连接孔的尺寸误差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4.3 连接件的接触面清洁,汇流排连接缝两端夹持接触线的齿槽连接处平顺光滑,不平顺度不大于0.3mm。
汇流排连接端缝平均宽度不大于1mm,紧固件齐全、中间接头螺栓紧固力矩为16N·m。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4.4 汇流排中轴线应垂直于所处的轨道平面,偏斜不应大于1度,汇流排悬挂定位线夹材质、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无裂纹、无缺损。
紧固件、内衬尼龙垫齐全、无松动、可旋转部位无阻滞现象。
留有因温度变化使汇流排产生位移而需要的间隙。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5接触线主控项目6.7.5.1 监理单位提供接触线型号、规格、材质的检测文件。
6.7.5.2 接触线应可靠嵌入汇流排内,接触线与汇流排的接触面应均匀涂有薄层电力复合脂,在锚段内无接头、无硬弯。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监理单位旁站监理。
6.7.5.3 接触线安装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悬挂点接触线绝对高度允许安装误差为±4mm,相邻的悬挂点相对高差一般不得超过所在跨距值的0.5‰,设计变坡不应超过1‰。
跨中弛度不得大于跨距值的1‰,且不应出现负弛度。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5.4 接触线的拉出值应满足设计要求,中心线左右两边需均匀布置。
接触线拉出值误差不应大于±10mm。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5.5 锚段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汇流排终端到相邻悬挂点的距离为1800mm,允许误差:-100mm~+200mm。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5.6 接触线在锚段末端汇流排外余长为150~200mm,沿汇流排终端方向顺延,一般情况对接地体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115mm。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6架空地线主控项目6.7.6.1 架空地线及其所用金具的规格、类型符合设计要求。
架空地线不得有两股以上的断股,一个耐张段内,断股补强和接头均不超过一个。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查阅厂家产品合格证书。
6.7.6.2 架空地线的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其允许偏差为+5~-3.5%,且最大弛度时,必须保证架空地线及其相连金具距离接触网带电体不小于150mm;对运行车辆受电弓的距离不小于100mm。
架空地线内张力偏差为≦±5%。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一般项目6.7.6.3 架空地线座、地线线夹和安装在架空地线上的电连接线夹的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规范要求。
架空地线下锚处调整螺栓长度处于许可范围内,并有不少于30mm的调节余量。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6.4 架空地线与接触网支持结构及设备底座的连接应为紧密连接。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7.6.5 架空地线线夹安装端正,地线线夹中的铜垫片齐全,安放正确。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7中心锚结主控项目6.7.7.1 中心锚结型式应符合设计,应安装在设计制定位置上,并且处于汇流排中心线的正上方,基座中心偏离汇流排中心不大于±30mm。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7.2 中心锚结绝缘子(棒)型号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条件,表面无损伤,带电端至接地体,接地端至带电体(汇流排)距离应不小于15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115mm。
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应平顺无负弛度。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一般项目6.7.7.3 中心锚结绝缘子(棒)及拉杆受力均衡适度,与汇流排的夹角不大于45度;中心锚结与汇流排固定牢固,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调整螺栓处于可调状态。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查阅电阻抽样试验记录。
6.7.7.4 中心锚结两底端两端底座距中心锚固点的距离相等,其安装误差允许±100mm。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8锚段关节主控项目6.7.8.1 锚段关节处的两支悬挂点的在关节中间悬挂点处应等高,转换悬挂处非工作支不得低于工作支,可以比工作支高0~3mm。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8.2 非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悬挂点的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分别为±100mm,中心线之间距离为200mm,允许误差±20mm。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8.3 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悬挂点的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分别为±150mm,中心线之间距离为300mm,允许误差±20mm。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8.4贯通式刚柔过渡处两支刚性悬挂接触线应等高,在刚柔过渡交界点处,汇流排对接触线不应产生下压或上抬。
连接线夹的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罩对露天汇流排覆盖完全,防水罩安装稳固,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两支悬挂点的拉出值符合设计要求。
间距为200mm,允许误差±20mm,贯通的接触线下锚处绝缘子边缘距受电弓包络线应不小于100mm,刚性悬挂带电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应不小于150mm。
受电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应不小于100mm。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8.5 在冷滑试验中受电弓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热滑试验中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监理单位旁站监理。
6.7.8.6 刚性悬挂与相邻柔性悬挂导线不应相互摩擦。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6.7.8.7 刚柔过渡处的电连接线、接地线应完好无遗漏,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抽检不少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