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瞄驾驶员模型中车辆操控稳定性的分析
车辆两自由度操纵稳定性simulink模型及分析
X AX BU Y CX DU 其中
X
v r
;U
f
(C1 C2 )
A
muc (aC1 bC2
Iuc
)
uc
(aC1 bC2 ) muc
(a 2C1 b2C2 ) Iuc
C1
B
m aC1
C
0
I
1D 0
Page 9
利用simulink进行仿真
Page 10
以状态方程建立的的仿真图
7、定汽车 ay≤0.4g,轮胎侧偏特性处于线性范围。
Page 1
两轮汽车模型及车辆坐标系
在上述假设下,汽车被简化为只有侧向和横摆两个自由度的“自行车模型”。
Page 2
微分方程推导
分析时,令车辆坐标系原点与汽车质心重合。 首先确定汽车质心的(绝对)加速度在车辆坐标系中 的分量。
Page 3
ox与oy为车辆坐标系的横轴和纵轴。质心速度v1于时刻t 在x轴上的分量为u,在y轴上的分量为v。由于汽车转向行 驶时伴有平移和转动,在t+△t时刻,车辆坐标系中质心 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均发生变化,而车辆坐标系中的纵轴和 横轴亦发生变化,所以沿x轴速度分量变化为:
横摆角速度根轨迹变化
虚轴
2
1.5
1
0.5
0
-0.5
-1
-1.5
-2
-10
-8
-6
-4
-2
0
实轴
Page 15
m(v ucr) Fyf Fyr Ir aFyf bFyr
(公式 1)
Page 5
由于假设侧片刚度在线性区域,所以Fy= -Cαα(公式2) 在单轨模型中,前轮的侧向速度为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解析!
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解析!汽车的操稳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面,而且也是决定汽车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为了保证安全行驶,汽车的操稳性受到汽车设计者很大的重视,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使用性能之一,如何试验并评价汽车的操稳性显得极其重要。
汽车操控稳定性分为两个方面:1、操控性: 指汽车能够确切的响应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2、稳定性:指汽车受到外界扰动(路面扰动或阵风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
一、常用试验仪器1、陀螺仪:用于汽车运动状态下测动态参数,如汽车行进方位角,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及纵倾角等;2、光束水准车轮定位仪:测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外倾角,车轮前束,车轮最大转角及转角差;3、车辆动态测试仪:测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及纵倾角,汽车横向加速度与纵向加速度等运动参数;4、力矩及转角仪:测转向盘转角或力矩;5、五轮仪和磁带机等。
二、试验分类三、稳态回转试验01试验步骤1、在试验场上,用明显的颜色画出半径为15m或20m的圆周;2、接通仪器电源,使之加热到正常工作温度;3、试验开始前,汽车应以侧向加速度为3m/s²的相应车速沿画定的圆周行驶500m以使轮胎升温。
4、以最低稳定速度沿所画圆周行驶,待安装于汽车纵向对称面上的车速传感器在半圈内都能对准地面所画的圆周时,固定转向盘不动,停车并开始记录,记下各变量的零线,然后,汽车起步,缓缓连续而均匀地加速(纵向加速度不超过0·25m/s²),直至汽车的侧向加速度达到6·5m/s²为止,记录整个过程。
5、试验按向左转和右转两个方向进行,每个方向试验三次。
每次试验开始时车身应处于正中央。
02评价条件1、中性转向点侧向加速度值An: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斜率为零的点的侧向加速度值,越大越好;2、不足转向度:按前后桥侧偏角之差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2m/s²点的平均值计算,越小越好;3、车厢侧倾度K:按车厢侧倾角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上侧向加速度2m/s²点的平均斜率计算,越小越好。
《汽车操纵稳定性》课件
06
汽车操纵稳定性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品牌汽车操纵稳定性优化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优化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该品牌汽车通过改进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的设计和参数, 实现了在各种路况下都能够保持较好的操纵稳定性。具体 措施包括采用先进的悬挂系统、优化转向齿条和齿轮的设 计、改善轮胎的抓地力等。这些改进使得汽车在高速行驶 、紧急变道和弯道行驶时更加稳定,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和舒适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是评价汽车性能的重要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之一,它涉及到汽车的操 控性、安全性、舒适性等多个方面,对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行车安全 具有重要影响。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性
03
提高行车安全性
提高行驶稳定性
提高乘坐舒适性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可以提高驾驶员对 汽车的操控信心,减少因失控而引发的交 通事故。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可以使汽车在行驶 过程中保持稳定,减少侧滑、失稳等现象 的发生,提高行驶安全性。
案例二:某品牌汽车控制系统优化案例
总结词
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详细描述
该品牌汽车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如电子稳定程序和 牵引力控制系统,来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这些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车辆的动态特性和驾驶员的操作,自动调 整发动机输出和制动系统的制动力,以保持车辆的稳定 性和控制性。通过这些控制系统的优化,该品牌汽车在 各种驾驶条件下都能够提供更好的操纵性能和安全性。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可以使汽车在行驶 过程中更加平顺,减少颠簸和振动,提高 乘坐舒适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早期的汽车由于没有转向助力、悬挂系统等装置,操纵稳定 性较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操纵稳定性逐渐得到改 善。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与评价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汽车操纵稳定性作为衡量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驾驶者的操控感受和行车安全。
因此,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评价水平,对于提升汽车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主要涉及车辆动力学、控制理论、机械系统等多个领域,其目的是在各种行驶条件下,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然而,目前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标准不统测试条件不完善等,制约了其发展。
汽车操纵稳定性对于保证驾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行驶过程中,车辆受到外部干扰或自身惯性力的影响,容易导致车身失稳,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良好的汽车操纵稳定性通过有效抑制车身晃动、调整轮胎磨损,为驾驶者提供稳定的操控感,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辆动力学性能:车辆的加速、减速、转弯等动力学性能直接影响驾驶者的操控感受和行车安全。
(2)轮胎性能:轮胎的抓地力、摩擦系数等性能对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3)悬挂系统:悬挂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车辆的侧倾、振动等特性,从而影响操纵稳定性。
(4)驾驶者的操控技巧:驾驶者的预判、反应速度、操控技巧等直接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为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其中,最重要的是采取主动控制策略,包括:(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通过调节制动压力,防止轮胎抱死,提高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电子稳定系统(ESP):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状态,对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进行纠正,保证车辆稳定行驶。
(3)四轮驱动(4WD):通过将驱动力分配到四个轮胎上,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和操控稳定性。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侧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侧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2)纵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纵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3)横向稳定性:评价车辆在横向受力情况下的稳定性。
《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车辆四轮转向控制方法》范文
《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车辆四轮转向控制方法》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轮转向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汽车底盘控制技术,在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然而,要实现四轮转向系统的最优控制,必须考虑驾驶员的预瞄行为和操作意图。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车辆四轮转向控制方法。
二、预瞄驾驶员模型预瞄驾驶员模型是一种能够反映驾驶员预瞄行为和操作意图的模型。
该模型基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对前方道路的预判,通过预测车辆未来的运动状态,为四轮转向系统提供控制指令。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了一种先进的预瞄驾驶员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反映驾驶员的操纵意图和车辆的动力学特性。
三、车辆四轮转向系统车辆四轮转向系统是一种能够独立控制四个车轮转向角度的底盘系统。
通过合理控制四个车轮的转向角度,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然而,要实现四轮转向系统的最优控制,必须考虑驾驶员的预瞄行为和操作意图。
因此,我们将预瞄驾驶员模型与四轮转向系统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四轮转向控制方法。
四、控制方法本文提出的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车辆四轮转向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瞄行为分析:通过预瞄驾驶员模型分析驾驶员的预瞄行为和操作意图,预测车辆未来的运动状态。
2. 控制器设计:根据车辆动力学模型和驾驶员预瞄行为分析结果,设计一种能够实时调整四个车轮转向角度的控制器。
3. 实时控制:将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四轮转向系统的输入,实时调整四个车轮的转向角度,使车辆按照驾驶员的意图进行运动。
4. 反馈调整: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车辆的运动状态信息,将实际运动状态与预期运动状态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控制器进行反馈调整,以提高控制精度。
五、实验与分析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车辆四轮转向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降低车辆的侧倾和俯仰角度。
预瞄驾驶员模型中车辆操控问题的分析及仿真
型方向控制的能力 , 同时对不同预瞄距离 的车辆操控稳定 性控制达到准确可靠的效果。
关键词 : 车辆 ; 驾驶员模型 ; 稳定性 ; 李亚普诺夫泛函 ; 线性 矩阵不等式
中 图 分 类 号 :P 4 T 3U 6 文 献 标 识 码 : B
An lssa d S m ulto o h ce Co t o y tm ay i n i a inf r Ve il n r lS se
第2卷 第7 9 期
文章编号 :06 94 (0 2 0 — 38 0 10 — 3 8 2 1 ) 7 05 — 5
计
算
年7 1
预 瞄 驾 驶 员 模 型 中 车 辆 操 控 问题 的 分 析 及 仿 真
黄海斌 , 蒋文娟
( 通 大学 计 算 机 科 学 与 技 术 学 院 , 南 江苏 南 通 26 1 ) 20 9
ABS ACT : t e t a d v r mo e sgv n i h p t le u t n f r ,w ih t k s it c o n e p e TR A mah mai l r e d l c i wa ie n t e s ai q a i om a o h c a e no a c u t h r — t ve e n o ai n o o d .L a u o - r s v k i u cin t o a p l d t h “ u n v h ce r a ” c n iw d if r t fr a s y p n v K a o s i f n t a meh d w s a p i ot e h ma - e il - o d o — m o ol e t ls se w t h r p s d d v r mo e n i e t e il d 1 Ex o e t lsa i t o d t n o h r y t m i t e p o o e r e d l a d a k n mai v h ce mo e. o h i c p n n i tb l y c n i o s fr t e a i i co e - o p c nr ls se wee o t i e .B h rv rmo e , h ie t d la d t e v h ce sa i t o to ls d l o o t y t m r b an d o y t e d ie d l t e k n mai mo e n h e il t l y c n rl c b i s se w r o ie y tm e ec mb n d,a d t e o t lc nr l h oy meh d wa s d i e a ay i b s d o h d l f“ u n n h p i o t e r t o su e n t n lss a e n t e mo e ma ot h o h ma
虚拟样车操纵稳定性分析
5虚拟样车操纵稳定性分析5.1引言汽车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按驾驶者通过汽车转向系及转向盘所确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到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是汽车动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何研究和评价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以获得良好的汽车动力学性能一直是关于汽车的最重要的课题。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一是操纵性;一是稳定性。
操纵性是指汽车能够确切的响应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
稳定性是指汽车受外界扰动(路面扰动或忽然阵风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
两者很难断然分开,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操纵性的好坏,因此通常通称为操纵稳定性。
操纵稳定性的评价也因此分为开环评价和闭环评价。
所谓开环评价即是把汽车本身看作一个控制系统,分析和研究汽车的运动特性,通过表征汽车运动特性的响应参数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评价。
开环评价中,一般是给转向盘一个规则输入,测量汽车的响应参数,并以此作为评价系统好坏的指标。
然后,根据系统具有良好性能的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如ESV的评价方法和ISO的试验评价方法等。
闭环评价考虑到驾驶员特性与汽车特性的配合问题。
对于闭环评价模型来说,就要包含汽车动力学模型、驾驶员模型和道路模型。
建立驾驶员—车辆闭环系统。
虽然试验得到的人—车闭环系统的性能能更真实地反映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由于驾驶员模型的建立对试验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仍然离不开开环评价。
在产品开发阶段,广泛应用的理论分析对象仍然只能是开环系统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
在评价操纵稳定性的指标有多个方面,例如稳态转向特性、瞬态响应特性、回.正性、转向轻便性、典型行驶工况性能和极限行驶能力等。
仿真时测量变量包括:汽车横摆角速度、车身侧倾角、汽车侧向加速度等。
我们选择了稳态回转试验、转向盘角脉冲输入下的瞬态响应、转向轻便性三种工况下样车的反应来考察车辆模型的操纵稳定性。
对于试验结果的评价。
车辆操纵动力学稳定性分析
车辆操纵动力学摘要:汽车的前轮转角和横摆角速度是衡量汽车稳定性的两个重要指标。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况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驾驶员可能会采取紧急制动和转向的行为来避免交通事故。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于汽车的稳定性的分析必不可少。
本文建立了汽车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以前轮转角为输入,运用MATLAB进行时域分析。
对不同车型的在相同行驶速度、相同前轮转角下分析横摆角速度瞬态响应;在相同行驶速度下,在不同前轮转角输入下分析达到相同加速度的横摆角速度瞬态响应;随着车速增加,分析车辆瞬时转向响应与系统特征根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横摆角速度;前轮转角;特征根引言车辆稳定性控制是汽车主动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已有的研究如以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轮胎的滑移率、侧向加速度及这些变量联合作为控制变量的控制策略研究。
本文主要考虑车辆横摆角速度和前轮转角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利用MATLAB得出状态空间矩阵的特征根变化趋势,了解车辆瞬时响应与其之间的关系。
1建立汽车数学模型假设汽车的驱动力不大,不考虑地面切向力对轮胎侧偏特性的影响,没有空气动力的作用,忽略左、右车轮轮胎由于载荷的变化而引起轮胎特性的变化以及轮胎回正力矩的作用。
汽车模型即可简化为线性二自由度模型,如图1。
图1 线性二自由度模型根据假设以及图1模型,二自由汽车收到的外力沿y轴方向的合力与绕质心的力矩和为:⎩⎨⎧-=∑+=∑2121cos cos Y Y Z Y Y Y bF aF M F F F δδ (1) 式中,FY1、FY2为地面对前后轮的侧向反作用力;δ为前轮转角;a 、b 分别为汽车前、后轮至质心的距离。
汽车前、后轮侧偏角与其运动参数有关,如图1所示,汽车前、后轴中点的速度u 1、u 2,侧偏角为α1、α2,质心的侧偏角为β,β=v/u 。
ξ是u 1与x 轴的夹角,其值为:uawu aw v r r +=+=βξ (2) 根据坐标系规定,由式(2)得,前、后轮侧偏角为:⎪⎪⎩⎪⎪⎨⎧-=-=-+=--=u bw u bw v uaw r r r βαδβξδα21)( (3) 考虑到δ角较小,前、后轮所受到的侧向力与相应的侧偏角成线性关系,则FY1、FY2为:⎪⎪⎩⎪⎪⎨⎧⋅-=⋅=⋅-+=⋅=cru bw cr a FY cf uaw cf a F r r Y )(2)(211βδβ (4) 将公式(2)、(3)、(4)以及公式β=v/u 带入(1),消去α1、α2,得二自由度汽车运动微分方程为:⎪⎪⎩⎪⎪⎨⎧+----=---+-=+δδr r r f r f r Z f r r f r aC w u C b C a v u bC aC w I C w ubC aC v u cr cf uw v m 22)( (5) 2 MATLAB 系统仿真本文采用MATLAB 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仿真研究。
驾驶员行为模型与安全防范研究
驾驶员行为模型与安全防范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汽车配额不断提高,驾驶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车辆事故和违章现象时有发生,道路交通秩序的破坏已经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了解驾驶员的行为模型,研究对驾驶员的安全防范非常必要。
一、驾驶员行为模型驾驶员行为模型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内在机制和选择行为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在已经掌握的先进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对车辆驾驶和驾驶员行为的研究,我们可以分析人们驾车行为的心理过程,进一步了解事故发生的规律,并探究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拓展驾驶员行为模型研究领域,对提高驾驶员安全行为提供了重要思路。
1. 驾驶员的行为路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车辆通常是自由驾驶的,驾驶员所选择的行驶路径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的运行和环境。
驾驶员的行为路径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习惯路径效应驾驶员往往会跟随以往习惯的路径行驶,很难对当前的路况做出及时的应对。
这可能会导致取已经出现或者即将出现的危险事件时较困难。
(2)缺乏了解驾驶员对其行驶路线的了解不够充分,难以及时观察和评估环境变化的影响。
2. 驾驶员的行为特征(1)驾驶员的行为稳定性驾驶员的行为模式具有稳定性特征。
也就是说,驾驶员往往在其驾驶中从事类似的行为活动,遵循类似的思考规律,比如一些驾驶员常常在早上同一时间,选择同样的路线,采用同样的速度行驶。
(2)驾驶员的心理因素驾驶员的行为模式与其心理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
车辆安全驾驶行为的几个方面包括自我控制、对驾驶环境的注意力和对过程评估的质量。
一些驾驶员在驾驶遇到不同场景时,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情感影响,导致驾驶行为变化不稳定。
二、安全防范研究驾驶员对于长时间刺激的反应时间要比正常状态的反应时间更慢,因此驾驶员对车辆行驶和应对复杂路况的能力也比较有限。
为了减少车辆的事故率,我们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对驾驶员采取相应的安全驾驶措施。
基于模型跟踪最优控制的3轴全轮转向车辆操纵稳定性分析
基于模型跟踪最优控制的3轴全轮转向车辆操纵稳定性分析基于模型跟踪最优控制的3轴全轮转向车辆操纵稳定性分析3轴全轮转向车辆是一种新型的汽车设计,该车的4个车轮均配备有电控制动系统,能够对每个车轮进行独立控制,实现方向转换和车身稳定控制。
本文将从控制理论角度出发,以模型跟踪最优控制为基础,对3轴全轮转向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进行分析。
控制系统设计对于3轴全轮转向车辆,其控制系统需要能够实时获取车辆的动态特性,并根据当前情况进行调整。
本文采用模型跟踪最优控制方法,通过预测的车辆状态与实际车辆状态之间的误差来实现控制。
具体实现流程如下:1.建立车辆模型:基于牛顿运动定律,建立车辆模型,并考虑侧滑角、加速度和方向改变的影响。
2.建立控制器模型: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使用LQR方法求解最优增益矩阵。
3.实现控制器:将计算得到的最优增益矩阵与车辆控制系统集成,通过检测车辆当前状态并将其输入到控制器模型中,实现对车辆的控制。
模型跟踪最优控制的优点是能够利用最优性原理,将控制信号与车辆动态特性进行有效耦合,能够快速响应变化,并在时间和能量上实现最优控制。
而3轴全轮转向车辆可以通过动态调整每个车轮的转向角度进行操纵,可以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控制效果,从而实现更高的操纵稳定性。
操纵稳定性分析在操纵稳定性分析中,关键因素是车辆的转向操纵能力和响应时间。
通过控制器优化,可以将车辆的转向响应时间缩短,提高稳定性。
同时,对于高速行驶时的侧向滑动幅度,控制器可以使车辆保持在短时间内稳定,并在相应时间段内实现转向。
在转向过程中,每个车轮的控制角度应该同时进行动态调整,从而让车辆保持平稳状态。
总结本文以3轴全轮转向车辆为例,针对其操纵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通过模型跟踪最优控制的方法,实现了车辆控制系统的优化。
同时,还研究了将每个车轮的控制角度动态调整应用于转向控制中,实现更高效的控制。
这一研究成果改善了传统控制模型的不足之处,带来了更加精准、快速、高效的汽车操纵稳定性控制方法。
基于预瞄的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研究
基于预瞄的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研究1. 本文概述随着现代交通系统的迅速发展,车辆路径跟踪控制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于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预瞄理论的车辆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预瞄控制策略通过预测车辆未来状态,提前做出控制决策,从而实现更平滑、更稳定的车辆行驶路径。
本文首先对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现有方法的优缺点。
接着,详细介绍预瞄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预瞄距离的选取、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以及控制算法的设计。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本文总结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的性能和实用性提供参考。
2. 预瞄理论基础预瞄理论是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源于人类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视觉行为。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通常会将目光提前投向道路前方,预测车辆未来的行驶轨迹,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方向盘,以确保车辆能够稳定地沿着期望路径行驶。
预瞄理论正是模拟了这一过程,并将其应用于车辆路径跟踪控制中。
预瞄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入一个预瞄距离,来预测车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的位置和状态,从而提前进行控制决策。
预瞄距离的选取是预瞄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控制系统的性能。
预瞄距离过短,会导致车辆对路径变化的响应过于敏感,容易产生振荡预瞄距离过长,则会使车辆对路径变化的响应过于迟缓,降低跟踪精度。
预瞄理论在车辆路径跟踪控制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设计一个预瞄控制器来实现。
预瞄控制器通常包括两部分:预瞄模块和控制模块。
预瞄模块负责根据预瞄距离预测车辆的未来状态,而控制模块则根据这些预测信息,生成控制信号,对车辆进行控制。
预览控制器的设计需要考虑车辆的动力学特性、路径特性以及控制目标等因素。
预瞄理论在车辆路径跟踪控制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跟踪精度和稳定性,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车辆模型在车辆控制与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车辆模型在车辆控制与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分析车辆控制与稳定性是汽车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为了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探索和开发新的车辆控制方法。
而车辆模型作为车辆控制与稳定性研究中的基础工具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车辆模型是对汽车动力学行为进行描述和仿真的数学模型。
它能够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方程和物理关系,抽象和描述车辆的运动特性、力学特性以及控制特性。
根据需要,车辆模型可以采用简化模型或者详细模型。
简化模型主要用于快速验证和评估控制算法的效果,而详细模型则更加精确地模拟车辆的运动和力学行为。
在车辆控制研究中,车辆模型主要应用于设计和评估车辆控制系统。
通过搭建合适的仿真平台,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车辆模型进行控制算法的开发和优化。
例如,通过车辆模型可以模拟不同的控制策略和参数,评估其对车辆操控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
同时,车辆模型还可以用于验证和比较不同的控制算法,从而指导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这样的研究可以极大地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推动汽车工程技术的发展。
另外,车辆模型在车辆稳定性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车辆稳定性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够保持平稳、可控的状态,抵抗侧倾、偏移和失控等不良现象。
通过建立合适的车辆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深入分析车辆的稳定性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不同车速、不同路况和不同操控输入下的车辆运动行为,来研究车辆在不同情况下的稳定性特点。
基于车辆模型的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车辆的运动特性,优化车辆的设计和调整车辆的悬架、刹车、转向等系统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此外,车辆模型在车辆安全性研究中也起到关键作用。
安全性是车辆设计和开发的核心目标之一。
通过建立适当的车辆模型,可以模拟和分析车辆在不同情况下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评估车辆的安全性能。
例如,在紧急制动或避让情况下,车辆模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预测车辆的刹车距离和侧滑情况,从而评估车辆的安全性。
此外,车辆模型还可以用于研究和开发智能驾驶系统和车辆主动安全系统,提高车辆的主动防护能力。
基于预测控制的车辆稳定性研究
基于预测控制的车辆稳定性研究当前,广泛使用的汽车控制系统对于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平稳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控制方法所采用的反馈控制方式具有反应慢、精度低等缺陷,无法满足现代汽车对于安全性、性能和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
为此,基于预测控制的车辆稳定性研究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预测控制是利用模型进行状态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控制的方法。
预测控制的局限在于其依赖于系统模型,且模型的准确度对预测的性能至关重要。
在汽车控制系统中,准确的模型对于提高预测精度和控制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汽车控制系统的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预测控制中,所使用的控制器通常包括预测模型和优化算法两个部分。
预测模型通常采用基于系统动力学或者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用于对系统状态变化的分析和预测。
优化算法则主要用于对预测结果进行优化和控制,优化算法的选择应该考虑到稳定性、计算复杂度和实时性等方面的因素。
车辆稳定性研究中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预测模型对车辆状态进行预测和控制,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平稳性。
2.通过仿真和试验等方式对预测控制算法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3.对汽车控制系统的硬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其处理能力和实时性。
总之,预测控制作为一种新的控制方法,正在车辆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系统模型的精细建立和对优化算法的合理选择,将预测控制技术应用于汽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中,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平稳性,使汽车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性能和舒适度。
在具体应用方面,预测控制算法可适用于多种汽车控制系统中,例如防侧滑控制、动态稳定控制、自适应巡航控制等。
其中,防侧滑控制系统是车辆稳定性研究较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防侧滑控制系统是为了避免车辆在转弯时出现侧滑、失控等危险状况,主要通过采用预测控制算法来控制车辆的侧倾、滑移等状态。
具体操作方式是将车速、转向角度等数据输入预测控制器,通过预测控制器计算出车辆的侧向滑移,然后通过制动和转向控制等方式消除侧向滑移,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平稳性。
汽车操控稳定性研究
汽车操控稳定性研究概述操控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操控稳定性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车辆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大小和变速器的挡位比以及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直接影响汽车的加速性和动力响应能力。
2.车辆悬挂系统:悬挂系统是保证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关键部件之一、悬挂系统的设计和调校直接影响车辆的操控稳定性。
合理的悬挂系统可以减小车身侧倾和俯仰,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行驶稳定性。
3.刹车系统:刹车系统对汽车的操控稳定性影响很大。
一个正常工作的刹车系统保证了驾驶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制动能力,避免汽车失去控制。
4.车辆结构刚度:车辆的结构刚度直接影响汽车的操控稳定性。
较高的车身刚度可以减小车身变形,在高速行驶时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5.轮胎性能:轮胎是汽车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分,轮胎的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操控稳定性。
质量不合格或磨损严重的轮胎会影响车辆的抓地力和行驶稳定性。
研究方法和技术针对汽车操控稳定性的研究,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1.汽车动力学仿真:通过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可以模拟汽车在不同驾驶情况下的操控稳定性。
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可以分析不同因素对操控稳定性的影响,并优化设计。
2.实车测试:通过在实车上进行测试,可以获取真实的操控稳定性数据。
通过在不同驾驶条件下进行测试,可以对汽车的操控稳定性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3.环路测试:环路测试是评估汽车操控稳定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封闭环形道路上进行驾驶,通过测量车辆的偏航角和滚动角等参数,可以评估车辆的操控稳定性。
4.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是一种现代汽车安全系统,可以通过感应车辆操纵情况,自动调节刹车力和动力输出,以提高汽车的操控稳定性。
操控稳定性研究的意义研究汽车操控稳定性对于改善汽车的操控性和驾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车辆设计和改进制造工艺,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稳定性,减少驾驶操作的难度和驾驶疲劳感,提高驾乘舒适性。
预瞄驾驶员模型中车辆操控稳定性的分析
预瞄驾驶员模型中车辆操控稳定性的分析在预瞄驾驶员模型中,车辆操控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车辆操控稳定性指的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掌握难度。
车辆操控稳定性好的车辆能够更加容易地被控制,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能够更快做出反应,从而有效降低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因此,在预瞄驾驶员模型中,提高车辆操控稳定性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车辆操控稳定性受车辆结构及设计的影响。
车辆的结构和设计对车辆的操控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车辆重心的高低、前后重量分布比例、车辆悬挂、轮胎选择等因素都会影响车辆的操控稳定性。
如果车辆的结构和设计不合理,那么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就会降低,这样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难度就会增加,发生事故的概率也会相应提高。
其次,车辆操控稳定性与驾驶员的经验和技能密切相关。
虽然一些车辆通过优化设计和调整结构可以提高操控稳定性,但汽车安全驾驶仍然需要对驾驶员的技能和经验有较高的要求。
一个有经验的驾驶员能够更好地掌控车辆,提高车辆的操控稳定性。
驾驶员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驾驶经验来提高自己的驾驶技能,这有助于使车辆操控更加稳定。
因此,关于驾驶员的培训和专业技能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以确保驾驶员操控车辆时,车辆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最后,车辆操控稳定性与驾驶环境也有关系。
驾驶环境有时会给驾驶员带来一定的压力,驾驶员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例如复杂的道路线路、恶劣的天气或不同的交通情况。
只有当驾驶员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保持对车辆的控制和准确的判断时,才能有效地提高车辆的操控稳定性。
此外,合理的驾驶环境和交通管制也会有效地减少车辆事故的可能性。
总之,在预瞄驾驶员模型中,提高车辆操控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车辆本身的结构和设计对车辆的操控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驾驶员的技能和经验,以及驾驶环境也是影响车辆操控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在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车辆的操控稳定性,从而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车辆四轮转向控制方法》范文
《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车辆四轮转向控制方法》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车辆动力学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提升汽车安全性能、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关键技术之一。
其中,四轮转向技术因其能够显著改善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车辆四轮转向控制方法,以期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预瞄驾驶员模型预瞄驾驶员模型是一种基于驾驶员操作意图的模型,通过模拟驾驶员的预瞄行为,预测车辆未来的行驶轨迹和状态。
该模型能够实时获取驾驶员的转向指令和车速等信息,为四轮转向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四轮转向系统概述四轮转向系统是指车辆的四个车轮均具备转向功能的系统。
相比传统的二轮转向系统,四轮转向系统能够更好地改善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在四轮转向控制中,需要根据车辆的当前状态和驾驶员的转向意图,合理分配四个车轮的转向角度,以实现车辆的稳定行驶。
四、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四轮转向控制方法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四轮转向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瞄驾驶员模型的建立:根据驾驶员的转向指令和车速等信息,建立预瞄驾驶员模型。
该模型能够预测车辆未来的行驶轨迹和状态,为四轮转向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车辆状态的获取: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获取车辆的当前状态,包括车速、轮胎力等参数。
3. 转向意图的识别:根据驾驶员的转向指令和车辆状态,识别出驾驶员的转向意图。
这可以通过分析驾驶员的转向速度、加速度等参数来实现。
4. 四轮转向角度的计算:根据预瞄驾驶员模型、车辆状态和转向意图,计算四个车轮的转向角度。
这需要考虑到车辆的动态性能、轮胎力学等因素,以实现车辆的稳定行驶。
5. 控制策略的实现:将计算得到的四轮转向角度转换为电机或液压系统的控制信号,实现对四个车轮的精确控制。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车辆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等因素,以实现最优的控制效果。
五、实验与分析为了验证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四轮转向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2024年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车辆四轮转向控制方法》范文
《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车辆四轮转向控制方法》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车辆操控性能和行驶安全性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四轮转向技术作为提升车辆操控性能的重要手段,正逐渐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配置。
然而,要实现四轮转向系统的高效、稳定控制,需要结合驾驶员的意图与车辆的动态特性,因此,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车辆四轮转向控制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控制方法,以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行驶安全性。
二、预瞄驾驶员模型预瞄驾驶员模型是一种能够反映驾驶员意图和行为的模型。
该模型通过预瞄前方道路信息,提前调整车辆的转向,使车辆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意图进行行驶。
在四轮转向控制中,预瞄驾驶员模型能够实时获取驾驶员的转向意图,为四轮转向系统提供参考输入。
三、车辆四轮转向系统车辆四轮转向系统是一种通过控制四个车轮的转向角度,以改善车辆操控性能的技术。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车辆状态信息,结合驾驶员的意图和车辆的动态特性,实时调整四个车轮的转向角度,使车辆能够更加稳定、灵活地行驶。
四、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四轮转向控制方法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四轮转向控制方法,是将预瞄驾驶员模型与四轮转向系统相结合,通过模型预测驾驶员的转向意图,并据此调整四个车轮的转向角度。
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通过传感器获取车辆状态信息,包括车速、车轮转速、方向盘角度等。
2. 结合预瞄驾驶员模型,预测驾驶员的转向意图。
3. 根据车辆的动态特性和道路信息,计算四个车轮的转向角度。
4. 将计算结果发送至四轮转向系统,实时调整车轮的转向角度。
五、控制方法的特点与优势基于预瞄驾驶员模型的四轮转向控制方法具有以下特点与优势:1. 精确性:通过预瞄驾驶员模型预测驾驶员的转向意图,能够更精确地控制车辆的转向。
2. 稳定性:结合车辆的动态特性和道路信息,实时调整车轮的转向角度,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
3. 灵活性:该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道路条件和驾驶员的意图,灵活地调整车轮的转向角度,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预瞄驾驶员模型中车辆操控稳定性的分析
J n nun H agH ii i gWeja , u n abn a
( no gUnv ri ) Na tn iest y
【 s a tB o bnn r e m d lkn m t e i emoe a dc sd l pcnrl yt ama e t a Abt c]ycm iigdi r o e i a cvhc dl n l e —o ot s m, t macl r v S , e i l o o os e h i
员方 向控 制模 型
究 的一个 重 要 方 向是 驾 驶员 模 型 的建立 . 要其 能 需
研究 最 多 的驾 驶员 模 型是 将 “ 车 ” 为一 个 人一 作
开放 或闭 环 的控 制 系统 .要求模 型 能在系统 稳定 性
约束 条件 下完成 驾驶 操作 .并 能反 映具有不 同行 车 经验 的驾 驶员 的行 为特征 而 . 是一个具 有 高度 然 人 自我 学习 能力 的系统 .能 根据 变化 的外界情 况 随机 调整 自己的行 为 . 以 . 所 目前研究 的主要 内容 是驾 驶
Ke r : e i we sa e Dr v r mode,Han i t biiy y wo ds Pr v e d dit nc , i e l dlng s a l ,Anayss t l i
1 驾 驶 员 模 型 概 述
汽 车安 全 性不 仅 与 汽 车 的性 能 有关 . 与驾 驶 还 员 的行 为 特征 密切 相关 能交 通系 统 ( S 领 域研 智 I ) T
L a u o - Kr s v kif n t n lmeh d i a p i d t n lz h x o e t ls ft o dto s o h “ ma - e il — yp nv a o s i u ci a t o s p l o a ay e t e e p n n i a ey c n i n ft e Hu n v h ce o e a i r a ”c n r ls se b s d o h smo e . i lt n ts s ma e t e i l ah f l wi g w t h sa l h d 4 wh e o d o to y t m a e n t i d 1 S mu a i e ti o d o v h ce p t ol n i t e e tb i e - e l o h s v h ce d ie d l a d df r n xmu p e i w d d sa c n r e e p n e l g T e r s l n i ae t a h e i l r r mo e , n i e e tma i m r v e e it n e a d d i rSr s o s a . h e u t i d c t h tt e v S f v s g e tr t e ma i m r ve d d s n e t e g e trd ie ' r s o s a sa lwe ,te a e a e o e il a eo i r ae h x mu p e iwe it c , h r ae r rs e p n e l g i l a v o d h v rg fv hc e y w v l ct y i t e e r e u e . s h rf erd c d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件下系统的稳定性。
命题:对于某给定标量 λ 和 ε,如果存在正对称
矩阵
T
0<P1=P1
,P2,R=RT
和
M
使 式 (17) 有 解 , 那 么 增
益(16)使系统 z′=Az-BKz(s-δ)满足 λ 指数稳定。
b. 如果 u=g(s)是系统(14)满足条件(13)的最
优控制,那么 v=e-λsg(zeλs)是系统(7)满足条件(9)的
最优控制,反之亦然。
通过这种转化, 降低了寻求系统最优控制决策
的计算难度。
3.2 Lyapunov-Krasovskii 泛函方法
经验丰富的驾驶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滞
后,并将其考虑到自己的驾驶行为中去。在驾驶员模 型 中 也 就 是 要 考 虑 时 滞 ,那 么 系 统 (7)考 虑 时 滞 δ 有:
研究最多的驾驶员模型是将“人-车”作为一个 开放或闭环的控制系统, 要求模型能在系统稳定性 约束条件下完成驾驶操作, 并能反映具有不同行车 经验的驾驶员的行为特征。然而,人是一个具有高度 自我学习能力的系统, 能根据变化的外界情况随机 调整自己的行为,所以,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驾驶 员方向控制模型。
准 l
-
c(s) 1-dc(s)
(4)
再引入辅助控制变量:
v=
准 l
-f(s)
(5)
其中,
f(s)=
c(s) 1-dc(s)
定义状态变量 z:
汽车技术
·设计·计算·研究·
d
z= θ觸
(6)
这样,系统模型可以转换如下:其中
z′=
坠z 坠s
,A=
0 0
1
0
,B=
0
1
(8)
3 驾驶员模型
Jiang Wenjuan, Huang Haibin (Nantong University)
【Abstract】By combining driver's model, kinematic vehicle model and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a mathematical driver model is given in the spatial equation form,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previewed information of the path. Lyapunov- Krasovskii functional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exponential safety conditions of the “Human-vehicleroa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is model. Simulation test is made to vehicle path following with the established 4-wheel vehicle driver's model, and different maximum previewed distance and driver's response la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eater the maximum previewed distance, the greater driver's response lag is allowed, the average of vehicle yaw velocity is therefore reduced.
驾驶员模糊控制模型一定程度上能表示人的思 维与驾驶行为。 而基于神经网络的车辆驾驶模型描 述的是在一定预瞄距离内, 通过人的视觉系统反馈 的路况信息来决定驾驶的方向[8]。 这两种方法都建 立在大量的试验基础上。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方程的预瞄驾驶员模 型。 该模型基于“人-车-路”闭环系统,自适应计算 和选取最大可视预瞄距离。 该空间方程模型中省略 了速度对模型的影响, 从而简化了对模型的分析过 程。 采用 Lyapunov-Krasovskii 泛函方法分析了闭环 控制系统的指数稳定性条件。
0
v1
(10)
假定某个线性恒值控制器能最小化函数 J,所
对应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极点都必须位于半平面
Re<-λ 以内,即存在闭环极点约束条件。 方程(7)的 完全可控性保证了 J 有确定值的可能性, 所以 J 的 最小值为确定值。 线性恒值控制器要求 z 和 ν 指数 递减的速度快于 e-λs 以保证 J 有确定值, 这意味着
觹 基金项目:基于远程无线网络的多移动机器人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10KJB510022)。
2011 年 第 12 期
— 27 —
·设计·计算·研究· 预估、 行为和感知通过传递函数中的正向校正和反 馈估计来模拟, 由于传递函数的参数只能根据设计 者的经验来给出,准确性不高。
驾驶员可以看成是闭环控制系统中以道路信息 作为反馈的智能控制器。 闭环路径跟随驾驶系统的 结构如图 3 所示。
汽车路径坐标模型
v
z′=Az+Bv
f(s)
s
f(s)
e-δ1s
s
+ -
K
1 1+δ2s
e-δ1s
驾驶员模型
图 3 路径跟随闭环控制系统
τ1 和 τ2 分 别 表 示 驾 驶 员 神 经 系 统 的 反 应 滞 后 和操纵动作反应滞后时间, 这两个滞后在空间模型 中可以表示为 δi=viτi,i=1,2。 在下文中,首先采用最 优预瞄控制理论处理不考虑滞后的理想情况; 在这 基础上,加入驾驶员的反应滞后参数,进一步考虑包 括该驾驶模型在内的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
2.3 模型转换
对于正常行驶的汽车, 假定驾驶员能够很好地
跟随路径,即模型保持在(d=0,θ觸=0)的领域内。 对公
式 (2) 中
的
后两
个方
程
进
行切
线
线
性化
,
并根
据
坠s 坠t
= v1 ,假设 υ1>0,将时间域方程(2)转换为空间域方
程,从而简化了模型。
d′=
坠d 坠s
=θ觸
即
θ觸′=
坠θ觸 坠s
=
1 00
0
0
0 0 0 0 0 0
v0
02
0 0 0 0 0 0
(1)
式中,v1 为汽车后轮的线性速度;v2 为转向角速度。
— 28 —
2.2 路径坐标模型 相对于采用全球坐标对汽车进行定位的方法,
传感器更易于获取给定目标路径的信息。 所以,基 于路径坐标的模型更适用于驾驶模型。 路径坐标如 图 2 所示。 其中,d 给出了汽车后轴与路径之间的垂 直 距 离 , 汽 车 与 路 径 切 线 之 间 的 角 度 定 义 为 θ觸 =θ-θt, 从起始点开始行驶过的路径距离为 s (即曲线路径 的弧长)。
z′=Az+Bv(s-δ)
(14)
考虑滞后的控制 v=-Kz(s-δ),并采用前文中的
参数转化技巧,系统(14)可以改写为:
x′=(A+λI)x-eλδBKx(s-δ)
(15)
如 果 可 以 保 证 系 统 (15) 的 渐 进 稳 定 性 , 那 么 原
时滞系统可以获得指数稳定。 以下结论确保时滞条
因此,在“人-车-路”的闭环控制系统中,建立 一个高效的能适应各种汽车行驶工况的驾驶员模型 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驾驶员行为可以被描述为 一个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卡尔曼滤波的动态模型[1,2]。 由 于人行为的复杂性,这些研究结果难以应用到实际 中去,但对人脑思维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主题词:预瞄距离 驾驶员模型 操纵稳定性 分析 中图分类号:U4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703(2011)12-0027-05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for 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 Spatial Previewed Driver Model
Yb
准 v1
l
y
θ
θt d
s
X
Xb
图 2 汽车路径坐标
路径坐标模型如下[10]:
s觶 =
v1cosθ觸 1-dcs
d觶=v1sinθ觸
(2)
θ觸觶=v1(
tan准 l
-
c(s)cosθ觸 1-dc(s)
)
其中 c(s)为路径的曲率,可定义如下:
c(s)=
dθt ds
(3)
参数 υ2 不再出现在模型方程中,从而简化了该 控制问题。
该研究方向主要有两种驾驶员模型: 根据实际 驾驶的状态信息与预期之间的误差的补偿跟踪模型 和预瞄跟踪模型[3]。 文献[4]提出的 PID 补偿模型和 文献[5]提出的 Crossover 模型都是属于第一种类型。 这些模型可以用来估计有扰动闭环控制系统的稳 定性,但不适用于快速驾驶。 在预瞄跟踪模型中,预 知的车辆横向位置或车辆前方距离被作为系统的 反 馈[3], 且系统中增加了路径信息从而提高了跟随 驾驶的准确度。 预瞄跟踪模型早期研究中驾驶员的
2011 年 第 12 期
存在闭环极点约束条件。 在约束条件(7)下最小化函数(9),设:
x=zeλs u=veλs
(11)
式(7)等同于
x′=(A+λI)x+Bu
(12)
将式(11)代入式(9),也就是要最小化以下函数
乙∞
J= (xTQx+ru2)ds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