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管理学院会计系 09级6班郭芮希 09110206
着眼于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缺乏完整、系统、科学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操作性不强和滞后性的弱点。特别是2007年新的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许多业务的规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我国商业银行相关的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订,制度的建设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导致有些业务实际操作中带有盲目性、操作性不强等现象。而对业务起到监督控制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更是存在缺乏系统性、有效性的问题。
(二)会计内部控制机制认识上存在误区。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机制要求银行从领导到一般的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都要受到监督和制约,从而防错查弊,控制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护银行资产安全完整。但是由于受传统银行体制的影响,在对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明显的误区。部分银行领导和会计人员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各项会计工作制度和业务规章制度的汇总,做好了建章立制就等于建立了内部控制,而在执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中,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行检查,在深化内部控制目的认识上,搞形式主义,敷衍了事。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大大弱化了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
(三)现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滞后于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化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银行会计业务处理中已经基本普及,使传统银行会计业务处理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从而也对内部稽核、检查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银行的广泛运用与我国商业银行技术管理的相对薄弱以及稽核监督的长期空白已经形成了非常尖锐的矛盾。
(四)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不科学,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不到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根据业务流程,确定每一个风险控制点,对商业银行相关人员进行控制和检查,其核心控制要求是职责分离。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商业银行要根据业务品种的不同,各个环节必须按规定做到分人分岗。但是目前许多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配制主要按照业务量来定编定岗,这样就会出现机构岗位之间的分工不明确,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会计操作人员随意泄露口令密码,互相替代办理业务,发生问题后则出现责任不明的情况。此外,由于银行会计人员不足,没有精力进行监督,各层之间的授权审批制度没有规范化,这些都可能导致会计内部控制失效而产生业务操作风险。
(五)内部会计监督审计独立性不强,监督审计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监督审计直属行长领导,对行长负责,监督审计人员的报酬由行长决定,这在一定程度削弱了对行长及其负责范围内业务的监督,严重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从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效果,不利于其发挥监督职能。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业务、新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会计控制的重心已由一般业务的查错防弊转变为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现有的控制程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旧沿袭旧的审计方法,将审计主要局限在专项审计和突出检查,方式单一,覆盖面不广,审查频度不高,审计水平有限,这种只注重事后稽查而忽视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已不能充分发挥其预警效果。
(六)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落实到日常的会计工作中去,突出表现为:印押证三分管制度不落实,重要空白凭证在领发、使用、保管等环节上控制不严、账实不符,业务处理“一手清”,任意调整账目,对账不及时,执行制度不坚决、不彻底、随意性强,对事故隐患麻木不仁等,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形同虚设,很大程度上成为应付上级行检查的一种摆设。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改革落后的风险管理观念及方法,完善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机制,对风险进行系统、及时的管理。在目前大多商业银行都已经实行事后监督集中的现状下,可以将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职责划归事后监督中心,并整合资金清算中心、账务核算中心等部门的有关职能,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风险监测和风险预警系统,增强对会计核算系统和会计管理行为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全面提高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变能力。
(二)有效开展会计内部控制活动,控制各种风险。在规章制度的规定方面,要打破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规章制度的制定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紧跟流程过程、变革及业务到灵活、标准规范管理。为将各项规则落到实处,要完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组织结构,如岗位双人,双职、双责制,进一步完善内部授权审批制和岗位责任制,确保内部权责明确,防止替岗、代岗现象,同时建立责任定性,考核定量的管理考评制度,建立风险管理奖惩制度,赏罚严明。这些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范操作风险。
(三)加大会计改革力度,设置科学的操作规程。根据规范、实用、安全、有效的原则,设置标准化操作规程,涵盖会计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实行上岗对下岗负责,下岗对上岗监督的运行机制,严禁独自一人操作业务全过程,做到环环相扣,不漏项、不空白。会计业务是综合性、
复合性业务,要求整个业务操作过程必须综合管理动态控制。因此操作规程要根据银行经营管理情况,不断地补充调整。特别是每推出一项新业务时,应根据及时性原则,尽可能在新业务推出之前建立健全新业务的各项操作规程,使新业务开展时就有章可循,以减少开展新业务的风险。
(四)强化内部稽查审计,完善监督核查制度。稽核审计是内部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要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稽核部门在会计内部控制中的监督作用,强化其独立性和权威性,要从合规性监督向风险性监督转变。同时要拓宽会计监督思路,坚持内部监督、同级监督和下查一级相结合。要检查业务核算的合规性、合法性,还要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既要查处理业务的过程,又要查业务时点的结果,建立一整套事前审查、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检查监督体系,真正做到关口前移。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设置科学的量化监控指标体系,对监控对象做出迅速判断,并采取即使必要的措施。当然,审计人员的素质把关也十分重要,要从严选拔,特别注重其品德修养,这是审查有效的最基本保证。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人是实施内部控制的主体,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质量,也就是说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最终还是一个员工素质的问题,最好的制度如果执行不了,或者出现偏差,就不可能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因此要改变对会计部门用人的政策,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完善干部交流和岗位轮换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会计考评工作体系,形成激励机制。按照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不同,分别制订岗位责任制,并定期组织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为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服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并在执行和监督的同时转变观念,修订原会计制度的一些基本规定,变实时复核监督为事后集中监督,变制度规定制约为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的操作硬制约,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会计人力资源成本,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是深化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方向。在大量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会计处理时,还应注意要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对所有会计业务操作都应记录日志文件,以日志文件作为事后业务操作核查的依据。计算机技术在银行会计业务上的应用,使得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适当修订,银行会计业务流程须重新设计,会计劳动组合也相应有所变化。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