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趣课堂,凸显数学味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上课教师: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羊子巷小学邓丽晶

指导教师:宋显庆、胡桃根、白晶、甘泉

【设计理念】

“用开放的理念营造灵动的课堂生活”。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在设计本课时,我们“以学定教”,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注重借助具体、现实的统计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比较、分析、感悟等一系列统计活动去树立统计意识,学习统计方法,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力求创设新旧贯通,探导和谐,教学共长的“理趣课堂”,回归数学本质,凸显浓郁的数学味,!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的第一课时,属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领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为今后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打下基础。

例题1从机器人大赛的主题图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给出了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绘制出了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条形统计图。通过提示“统计图还可以

这样画”,引出折线统计图。运用小精灵的话:“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使学生明确新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突出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这一特点。再引导学生根据参加参赛队伍数量的增减变化,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做一做”给出陈东从出生到10岁的身高数据,让学生通过描点、连点成线段,学会画折线统计图,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变化情况的特点,让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在表格上画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并能读懂图上信息,根据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或预测。

2.通过观察、比较及分析,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提高统计意识,了解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和会画折线统计图,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习题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素材

1.导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中国每年都会举办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为了更好地了解近几年参赛队伍的情况,主办方收集了2006年——2012年参赛队伍的数据并绘制成条形统计图,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2.设问: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情预设:看数据、看直条的长短)

3.小结:条形统计图中通过观察直条的长短就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

多少。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自主迁移,重温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明线,唤醒经验铺垫新知教学作暗线,一明一暗,抓准新知的生长点,为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而奠基。

二、自主迁移,探究特点

1.巧设疑问,顺势导入

提问:再仔细观察,这几年当中参赛队伍的数量有变化吗?他们是怎样变化的呢?(引导学生尝试边读数据边比划,课件同步动态出示条形统计图过渡到折线统计图的过程。)

揭题:你们知道这种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吗?(板书:折线统计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丰富数据解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描述数量变化情况时加以手势比划,凸显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变化的特点,为进一步感悟折线统计图变化趋势作孕伏。

2.自主探究,体会特点

(1)对比观察:折线统计图和前面学习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出“点和线”)

(2)思考交流:折线统计图的点表示什么?有什么作用?那线呢?

(3)沟通反馈:

①点的作用

组织学生交流得出:各点表示各个数量,在折线统计图中是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表示数量的多少)

②线的作用

设问:那点和点之间的线段又有什么作用呢?请举例说明。引导学生交流得出:从线段的上升和下降我们就可以知道数量增加或减少的情况。(板书: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③出示问题,讨论交流

()年至()年参赛队伍数量增加的幅度最大?

()年至()年参赛队伍数量增加的幅度最小?

教师说明:2007-2008年这条线段像一座山一样很斜很陡,线段越长越陡,说明数量变化越大。而其它线段比较平缓,说明数量变化很小。

④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2006年至2012年参赛队伍的整体变化趋势吗?你有什么感想?

⑤设问:你能根据折线统计图预测一下2013年参赛队伍的数量会是多少吗?(教师说明:原来我们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还可以发现数量的发展趋势)

(4)讨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我们知道了折线统计图的点和线的作用,那你能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后出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设计意图】数学课堂应该拓展学生独立思辨、自我提升的张力,拓展全体学生相互交流、协同生长的空间。在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环节,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观察、发现、思考、交流的学习空间,将折线统计图上点与线的意义与解读数据密切结合,从而逐步探究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三、画图理解,分析预测

1.举例: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说一说,生活中你看见过哪些折线统计图?

2.做一做:身高变化统计图

(1)师:同学们身体变化的情况也可以绘制成折线统计图。细心的妈妈为了了解陈东的身高增长情况,记录了陈东0-5岁的身高,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统计表)

①设问:要根据这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你们认为应该怎样画呢?(学情预设:描点连线)

②师:怎样找到表示数据的点呢?教师示范讲解:陈东0岁时身高的点。(课件演示)

③逐步指导学生找陈东1、2岁时身高的点(课件演示)

④示范连线:描准各点、标好数据之后再用尺子把这些点依次用线段连起来。(课件演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