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专题1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范畴与方法一、组织行为学的范畴:(一)组织:动态定义:对分散的人和物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安排及组合。

静态定义:按照一定的目标和结构建立起来的群体。

(二)行为:狭义定义:人受外部刺激的所有外显活动。

广义定义:人受外部刺激所表现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理活动。

特点:1、适应性2、多样性3、动态性4、可控性5、受生理、心理和环境的影响分类:个人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组织行为:定义:社会组织为达到其目标,自行产生动机、行动和效果的过程。

评价:动机、行动和效果都很重要。

特征:1、是组织整体行为,由组织负责,非个人行为。

2、动机是组织建立的宗旨的反映。

3、组织行为效果具有二重性,即实现组织宗旨又对社会产生后果。

4、组织行为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行为。

5、组织行为通过个体行为实现,又影响个体行为。

构成:1、管理行为:对全体成员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群体行为:正式和非正式群体行为。

3、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的基础。

载体:组织机构—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影响组织行为的要素:感觉、经验、学习、动机、认知、个性、社会因素等。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运行规律1、管理学的发展和分支学派:(1)早期的管理思想:圣经、孟子、孔子、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2)古典管理理论:A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3)人际关系学说:梅约的霍桑实验(4)组织行为理论(5)现代管理丛林:A社会合作系统学派B经验或案例学派C社会技术系统学派D人际关系行为学派E群体行为学派F决策理论学派G沟通信息中心学派H管理科学学派(6)管理学派的统一和发展趋势展望A系统管理理论B权变管理理论2、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吉尔布雷斯夫人“管理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20世纪60年代)3、研究内容:(1)个体行为研究(2)群体行为研究:正式和非正式群体(3)组织行为研究:组织设计、组织诊断、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等。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和理论基础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和理论基础
3.比赛进行三局,每局休息1分15秒。第一局胜利积 5分,第二局胜利积8分,第三局胜利积10分。
小组讨论: (数字分别是0、900、0.01 ),
1、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 善行动)循环中,在这个游戏中如何得 到体现?
2、四个循环中,哪个步骤更为重要?
二、 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其研究领域定位于社会
系统。它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群体行为和组织变革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组织行为学本身研究领域 侧重于组织系统。
三、组织行为学与人机工程学
二者均以心理学作为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前者
倾向于组织中人与人关系的研究。后者倾向于组织中
组 织绪行论—为—组学织行为学
的发展过程和理论基

一、组织行为学的由来
管理心理学的 出现与发展
行为科学理论
莱维特 巴斯
人际关系学派(霍桑实验) 人力资源学派(麦格雷戈)
古典组织 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 马克斯.韦伯 巴纳德
源 起
亚当.斯密 查尔斯.巴比奇 罗伯特.欧文 弗雷德里克.泰勒
关键人物和事件
3.马克斯.韦伯 著有《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也正是因为该书奠定了其在管理思 想领域不可动摇的地位,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 思想精要:一个组织只有遵从规章,摆脱个人主义影响,才能长期生存。
4.霍桑实验
最初的意图是用照明强弱和产量关系来测定工作条件 与劳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关系。试验结果,产量不仅不随照明减弱而降低, 反而增
6.莱维特 他本人于1958年出版了《管理心理学》一书,用“管理
”取代“工业”之后,正式开始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词代替 原来沿用的工业心理学的名称,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与应用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与应用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与应用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组织中行为的学科,它是以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探讨人类在组织中的行为规律和行为模式。

组织行为学主要涉及到员工的招聘、培训、管理、激励、开发等方面,是管理领域中研究组织和员工的重要学科。

一、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1. 动机理论动机理论是组织行为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某种明确行动或行为的因素。

组织中必须了解员工的动机,以此来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动机理论等,都是研究员工工作动机的重要理论。

2.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组织行为学中的另一核心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学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模仿和社会认知方面的影响。

在组织中,员工的态度、行为都可以受到组织文化、领导者的行为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应该创造一种健康的工作环境和能够激励员工行为的组织文化。

3. 沟通理论沟通理论是指人际交往中的概念,是人类生产、交往和生存的基础。

在组织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增强组织之间的联系,当然也有助于解决公司内部的问题。

组织中的沟通可以是形式化的或非形式化的,可以是面对面的沟通或在线的沟通。

同时,在组织中还应注重发展有效的沟通技能。

二、组织行为学在实际中的应用1. 招聘和选拔组织行为学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的个性和工作能力,以便在招聘和选拔员工时更加准确地挑选合适的人选。

通过对候选人的面试和评估,企业可以了解候选人的工作风格、能力和动机,以决定是否能够适应公司的文化和工作环境。

同时,组织行为学还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具有吸引力的福利计划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2. 培训和发展组织行为学可以帮助企业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和发展机会,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和发展职业。

这可以通过课堂培训、在线培训、外部研讨会、导师计划和现场工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和理论基础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和理论基础

领导行为理论
研究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如何影 响员工和团队绩效,包括俄亥 俄州立大学的研究、管理方格
理论等。
领导权变理论
强调领导者应根据情境灵活调 整领导风格,如费德勒的权变 模型、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
领导理论等。
组织变革与发展理论
组织变革模型
探讨组织变革的过程和 影响因素,包括库尔特· 卢因的三阶段变革模型 、约翰·科特的组织变革 八步骤等。
马约尔和赫茨伯格的激励理论
关注员工需求、动机和激励对绩效的影响。
阿吉里斯和舍恩的组织学习理论
强调组织在变革中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系统管理理论阶段
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
01
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强调组织与环境之
间的互动关系。
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权变理论
02 提出组织的权变因素,包括环境、技术、规模和战略
准实验
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类似实验的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组 织行为来推断因果关系。
案例研究法
单案例研究
对某个特定组织或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组织行为的 内在机制和规律。
01
多案例研究
对多个相似或不同的组织或事件进行比 较分析,以归纳出更一般的组织行为模 式和理论。
02
03
历史案例研究
对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组织或事件 进行回顾分析,以理解组织行为的历 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倡导组织应不断学习和创新以适应 快速变化的环境。
04
PART 03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心理学基础
认知心理学
研究个体如何获取、存储、处理 和运用知识,以及这些过程如何 影响组织中的行为和决策。

组织行为学基础

组织行为学基础

组织行为学基础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员工在组织环境中行为的学科,通过探究员工的行为和绩效,以及其他因素对组织的影响,旨在提高组织的效能和员工的幸福感。

在组织行为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基础概念和理论,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些进行介绍。

一、员工动机与满足员工动机和满足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动机是员工行为背后的驱动力,而满足则是人们对某种需求或期望的满足程度。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员工动机和满足的一个经典理论。

他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

组织可以通过满足员工各种需求,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提高绩效。

二、个体差异与多样性管理每个员工都是独特的,并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

这些个体差异可能涉及性格、价值观、能力和经验等方面。

组织需要在管理中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以便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优势。

多样性管理是关注和应对组织内不同个体之间差异性的一种方式,旨在促进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三、个体行为与决策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决策对组织的运作和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行为包括任务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

任务行为指员工为完成工作任务而付出的努力,而组织公民行为则指员工主动做出有利于组织的行为,超出了岗位职责的要求。

决策是指员工在面对问题或挑战时所做出的选择。

组织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和决策支持来引导员工做出高质量的行为和决策。

四、组织文化与领导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

不同的组织文化会对员工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领导是组织中对员工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领导者可以通过传递价值观和规范行为,塑造组织文化,并对员工行为产生引导作用。

有效的领导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

五、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组织变革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竞争中,组织必须不断适应和变革,以保持竞争力。

而组织变革往往需要员工的支持和参与。

通过研究组织变革和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变革过程,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

2023年组织行为学题库及客观题答案

2023年组织行为学题库及客观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试卷题型:选择题(20×1’),简答题(6×5’),论述题(3×10’),案例分析(1×20’)第1章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一、单选题1、研究组织的运营及其规律的学科是()。

A.社会学 B.管理学 C.组织行为学 D.市场营销学2、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所进行的研究是()。

A.工作研究B.理论性研究C.应用性研究D.描述性研究3、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设有控制组并对研究条件方面进行最大限度控制的研究方法是()。

A.案例研究B.现场研究C.实验室研究D.文献研究4、研究组织的运营及其规律的学科是()。

A.社会学 B.管理学 C.组织行为学 D.市场营销学5、以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过程为目的所进行的调查研究,称为()。

A.描述性研究B.预测性研究C.归纳性研究D.解释性研究6、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人是()。

A.泰罗B.赫兹伯格C.莉莲·吉尔布雷斯D.马科思·韦伯7、在生产管理中,创制了运用线条图来对产品活动进行计划调度和控制的人是()。

A.弗兰克·吉尔布雷斯B.亨利·甘特C.泰罗D.亨利·福特8、组织理论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近代组织理论的理论依据是()。

A.马科斯·韦伯的理论B.亨利·法约尔的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D.权变管理理论9、提出了抱负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主张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还著有《新教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著作,因此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的是()。

A.法约尔B.泰罗C.马科思·韦伯D.亨利·甘特10、法约尔没有提出的理论或观点是()。

A.经营六职能B.行政管理理论C.14条管理原则D.管理五要素理论11、为了克服由于命令的统一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专门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解决问题。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1、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行为科学。

2、行为科学的先驱——人际关系学。

3、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一次跨学科讨论会,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

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正式定名行为科学。

4、理论基础: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5、美国约·威根将组织行为学技能分为:本本型、本本与情景结合型、能力型、熟练型以及专家型6、组织的特点:(1)组织由个人和群体组成(2)组织适应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作来实现目标7、组织分为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次8、组织行为学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规律,运用规律,对组织中出现的行为进行预测、解释、控制和引导。

9、群体动力理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把人的过去、现在形成的内在需求看成是内在的心理力场,把外界环境因素看成是外在的心理力场。

10、勒温把人的行为看成是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函数:B=f(P×E)11、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和品质的总和。

这些特征决定着人的社会意义的活动和行为的方式。

12、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13、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多血质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快而灵活,情绪兴奋性高有较大的可塑性,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

胆汁质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快,情绪兴奋性高而不均衡。

粘液质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缓慢而稳定,有明显的内倾性。

抑郁质是感受性高,耐受性低,反应速度缓慢而不灵活,不能经受强烈的刺激,具有鲜明的内倾性。

14、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一类人和社会事物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态度具有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

15、态度的转变的影响因素:首先来自态度本身的特征。

其次是来自个体的个性特征。

最后是来自个体的群体观念。

16、激励重要的原因:(1)国际、国内竞争的加剧,来自社会、经济、技术的外在压力,都迫使管理方面在方法和技巧上有所创新,以不断保证企业效率和效能的高水平,有效利用企业各种资源。

《组织行为学》(二)分章节复习重点资料

《组织行为学》(二)分章节复习重点资料

《组织行为学》(二)分章节重点复习资料注:★ 为重点掌握专题一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1,对组织含义的理解P1;何谓狭义与广义的行为(J)P2;2,简述人的行为特点P2;3,何谓组织行为和组织行为学P2,P6;★4,简述组织行为特征P3;★5,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P5;★6,谈谈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P8;★ L7,简述研究方法的类型P10;8,试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L) P24;★9,试述企业组织设计的内容P33;★10,简述企业组织设计中的权变因素(J)P33;★11,试述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内容P34;12,简述法约尔经营六职能和管理五要素P36;★13,试述组织设计九项原则P39;14,何谓权变理论P50;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观点(J)P49 15,简述企业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J)P53;★16,简述汤普森提出的三种技术类型P57;专题二组织结构1,何谓组织结构P60;2,简述组织结构要素P62;3,简述组织机构类型P66;★4,简述管理跨度的影响因素P71;★5,简述集权组织及特点P73;6,简述分权组织及特点P73;7,简述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P74;★8,简述职能分析的步骤P77★事业部制的特点(J)P84 9,简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J)及各自优缺点P92;★10,简述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及各自优缺点P93;★11,使用流动劳动力的优缺点P101;★12,简述蜂窝状结构与母性结构P104;13,简述“三叶草”组织及优缺点P105;14,简述日本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道路P108;★15,简述日本式现代管理的主要特点P109;★专题三组织群体1,简述个体、群体与组织的概念P112;2,试述引起疲劳的原因P114;★3,简述伦西斯·利克特的四种制度组织理论P117;★4,试述霍桑试验的结果P120;★5,简述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An)P121;6,简述个体力量与群体动力之间的关系(J)P124;7,简述群体发展阶段模型P125;8,简述群体发展的间断—平衡模型P127;9,简述地位及地位结构P133;10,简述地位结构的内容P133;11,简述权利结构P135;★12,简述领导者与领导结构P143;13,简述群体规范P144★简述从众行为(J)P145;14,简述影响群体规范重要性的因素P145;★15,简述群体规模、群体构成P146、148;16,试述宝尔斯人类行为分类系统理论P150;★17,试述拜尔宾的团队角色理论P153;★18,简述正式沟通网络及特点P157;★19,简述非正式沟通网络P158★20,何谓群体影响与群体促进P160;★21,简述群体规范的制定P161;22,简述群体社会化与群体约束P162;23,简述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P163;★24,简述群体效能和群体满意P165;25,试述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P166;★26,简述团队与群体的区别和联系(J)P168;★27,简述设计有效团队的步骤(An)P169;28,简述群体凝聚力(J)P170;专题四领导1,简述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与联系P174;★2,试述管理者的工作将涉及的10种角色P175;3,简述领导者的一般职能P176;★4,简述管理的四项职能P178;★5,试述领导理论的发展阶段P183;6,简述领导者的六种特质P187;★7,简述X理论对人的本性的假设及管理要点P194;8,简述Y理论对人的本性的假设及管理要点P194;★9,简述权变方法及特点P196+P52 ★10,简述途径-目标领导理论及基本观点P196;★11,简述途径-目标领导理论领导方式的4种类型P198;12,简述影响领导方式选择因素及所要达到的效果P19813,试述不同领导方式的类型及适用范围(L、J)P199;14,简述赫塞-布兰查德领导模型的基本观点(J)P201★15,简述下属成熟度的四个阶段及应采用的领导类型(L)P202;16,简述Z理论及组织特点P204;★17,何谓敏感性训练P205;★18,试述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的代表性模式P206;19,简述领导风格及具体类型(J2)P208;20,简述管理方格理论的5种代表性领导类型P213;21,简述领导的五种权利来源(J)P213;★22,简述企业文化及意义P215+217;★23,简述群体研究涉及的要素P217;24,简述定规维度和关怀维度P219;★25,试述支持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P221;26,试述利克特划分的领导方式类型P221;★27,简述菲德勒对领导环境的描述P223;★28,简述有关领导方式的若干结论P226;★29,试述妇女领导者面临的问题P229;★专题五沟通1,谈谈对沟通概念的理解P231;2,简述口头沟通及优缺点P232;★3,简述非口头沟通及类型P232;★4,简述非言语沟通及类型P233;5,简述沟通渠道及类型P236;★6,简述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P236;7,简述正式沟通及渠道P238;8,简述非正式沟通及渠道P240;★9,简述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P242;10,简述沟通目标及功能P242;★11,简述沟通过程7要素P245;★12,简述双向沟通及重要性(L)P248;影响沟通方法选择的因素(J)P249;13,如何理解沟通方法传递信息的丰富性P250;14,简述会议沟通的类型P251;★15,简述面谈技巧P254;★16,简述讲演沟通的准则P255;★17,简述如何选择恰当的讲演方式P255;★18,简述选择沟通方法应当遵循的原则P256;★19,何谓沟通障碍P257;信息过滤的危害及原因(L)P25820,谈谈发送者与接收者的障碍P258;21,试述沟通双方存在的障碍P260★;联系实际谈对“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的理解(L)P260;22,试述沟通链条上存在的障碍P264;★23,简述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J)P265;★24,简述(正式J)沟通网络及类型P269;★25,简述小道消息传播形式P270;26,简述小道消息传播的原因及减少小道消息消极影响的建议(L)P272;专题六激励1,何谓激励和激励理论P274;2,简述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及三要素P275★;3,简述激励-绩效模型P276;4,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J)P279;★5,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激励的指导意义(An)P281;6,试述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P281;7,简述三种需要及具备特点P282;★8,简述双因素理论(主要观点J)P284与传统观点的比较P286;9,简述生存型和激励型的人P287;10,简述ERG需要理论P289;★11,简述科学管理的激励思想P290;★12,简述金钱作为激励工具的注意问题P291;★13,简述认知评价理论P292;★14,试述期望理论P293;★15,简述期望理论涉及的三种关系P294;★16,简述综合激励理论P296;17,试述公平理论及基本观点P297;★18,简述公平理论参照对象的选择(L)P297;联系实际谈员工应对不公平的办法(L)P298;19,简述目标制定理论及基本观点P300;20,简述归因理论P302;★21,简述强化理论P304;联系实际谈强化行为方法(L)P305;举例说明连续强化(J)P306;22,如何理解学习及社会学习理论P308;★23,试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应用P309;★24,简述组织行为修正的方法P313;★25,简述汉默尔的行为修正步骤P314;★26,简述工作设计及方法P316;27,简述工作扩大化与工作延伸P317;28,试述影响工作满意的因素P320;★29,简述员工表达不满的方式P323;★《组织行为学》(二)复习资料 2专题七决策1,何谓决策及特征(J)P325;★2,简述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决策P328;3,简述决策过程P329;★4,简述确定决策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P332;★5,简述选择行动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P333;★6,简述最优化模型的几种假设P337;例行例外问题(J)P3397,简述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P340;8,掌握确定性决策的几种计算方法P344;9,掌握风险型决策的几种计算方法P346;★10,掌握不确定决策的几种决策方法P350;(会计算)11,简述群体决策(J)过程阶段及影响因素P352;★12,简述个人价值系统对决策的影响作用P355;★13,简述群体决策的利弊P355;★14,简述群体思维(现象J)P359与群体转移P357、360;15,试述弗鲁姆和耶顿的五种决策方法(L)P360;★16,简述选择决策方式的标准P361;★17,简述群体决策的几种类型(J)P362;18,简述头脑风暴法P363;★19,简述名义群体法P364;20,简述德尔非法P365;★21,简述质量圈方法P366;22,简述电子会议法P367;23,简述决策面临的问题P368;24,试述理性假设的局限性P369;★25,简述决策中的道德标准问题P372;★专题八压力与冲突1,简述压力及其两重性P375;2,简述潜在压力变成现实压力的条件P375;★3,简述压力模型的含义P376;★4,简述工作上的压力P377;★5,简述产生压力的组织上的原因P378;★6,简述产生压力的其他(环境、个人)因素P379;★7,简述影响压力反应的因素(J)P383;★8,简述压力反应的表现形式P385;★9,何谓压力缓和剂P386★影响压力缓和剂的因素(J)P386; 10,简述压力的后果及与工作绩效的关系P388;11,简述员工个人减轻压力的途径P390;★12,简述组织方面减轻压力的途径P391;★13,谈谈对冲突的理解P394;14,简述冲突的层面P395;★15,试述群体内部冲突的表现形式P396;★16,简述冲突的类型(L)(正常与失调的含义及判别标准)P398;17,简述冲突的原因与后果P399;18,简述冲突过程的几个阶段P400;★19,简述冲突发生后可能产生的行为意向(L)P404;★20,简述调和-冲突模型对冲突过程的划分P409;★21,简述组织中的差异表现P410;★22,简述群体内部的调和措施P412;★23,简述处理冲突的步骤(J)P414;★24,简述处理冲突的方法P417;★25,简述激发冲突的方法P418;预防冲突的技术(An)P419; 26,简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措施(避免有害冲突An)P420;27,简述分配性谈判和综合性谈判P421;28,试述阻碍有效谈判的偏见P423;29,提高谈判技能策略(J)P425;30, 简述影响谈判成功的因素P426;★专题九组织变革1,何谓组织变革P428;2,试述影响组织变革的原因P428;★3,简述变革的动机P435;★4,简述组织权变模型的基本观点P437;5,简述变革的类型及方式P439;★6,简述变革过程的一般程序(J)及构成要素P442;★7,简述组织需要变革的征兆P442;8,简述识别原因的具体做法P442;★9,简述实现变革过程的五个步骤(A)+注意问题P445;★10,简述变革战略方案的选择P445;11,试述管理变革的战略P447;★12,简述非正式群体关系变革的主要内容P450;★13,简述组织结构变革P451;14,简述库尔特·卢因的力场分析P542;★15,简述大为·格雷彻的变革公式P452;16,试述埃克尔斯成功变革的前提条件P453;★17,试述伯纳德·泰勒的成功变革八大战略P454;★18,简述变革中的政治P455;19,试述文化变革的要点P456;★20,简述变革中的创新P457;★21,试述变革阻力的类型P458;★22,简述变革阻力的表现形式(L)P460;23,简述抵御变革的四类共性原因分析P461;★24,简述利益相关者阻力分析P462;25,简述库尔特·卢因变革三步骤(L)P465;★26,简述科特和斯拉森格克服变革阻力的策略P466;★27,试述人力资源计划的内容P468;★28,简述混沌理论的主要观点P469;29,简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特征(J)及步骤P471;★30,简述分权管理(未来组织发展趋势J)及基本思路P472;★31,简述组织结构扁平化和模块化管理P473;32,简述团队组织及企业再造P47。

组织行为学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习题及答案

1.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A.心理学 B.哲学 C.组织学 D.行为科学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P10A.三层结构 B.四层结构C.五层结构 D.六层结构3.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是P35A.抉择分析 B.回归分析 C.因素分析 D.相关分析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P52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5.神经过程的特性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心理活动的P61A.行为上 B.特征上C.动力上 D.速度上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7.用于测定创造性潜能的具体方法是P85A.TAT B.RA T C.SPS D.SPSS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P96A.意识 B.价值观C.行为 D.知识9.一个工作群体所能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129A.资源条件 B.工作环境 C.社会环境 D.组织环境1O.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境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P135 A.规定 B.看法 C.依赖 D.期望11.从事保密程度要求很高的活动,最适宜的沟通网络形式是P158A.轮式 B.Y式 C.链式 D.全方位式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P148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13.最早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学者是A.霍曼斯 B.韦伯 C.莫里诺 D.阿西14.最能影响人际吸引的交住因素是P180A.容貌 B.相似 C.互动 D.智慧15.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的还是功能失调的指标是P204A.人际关系 B.凝聚力 C.工作绩效 D.工作目标16.成功的群体间工作绩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P204A.竞争 B.冲突 C.人际关系 D.协作17.莱克特的研究认为,高工作绩效的领导要把管理的中心转向P259A.员工 B.工作 C.环境 D.决策18.决策体制是指组织决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它涉及的关系有P294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19.人们的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在目标未达成之前,行为不会终止这体现了人类行为A.因果性 B.目的性C.持久性 D.自发性20.人们为了追求目标的达成,不但常改变其手段,而且因学习或训练而变换手法,这表明了人们的行为具有P301A.可变性 B.持久性 C.目的性 D.自发性21.按照双因素理论,属于保健因素的是P320A.工作内容 B.工作环境C.工作上的成就感 D.工作富有挑战性22.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P315A.亚当斯 B.麦克里兰 C.弗鲁姆 D.马斯洛23.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部门执行制指的是P378A.事业部制 B.模拟分权结构 C.虚拟结构制 D.超事业部制24.组织成长阶段理论指出,最适合于组织合作发展阶段的组织结构是A.职能型结构 B.地区性事业部型结构 C.矩阵结构 D.超事业部型结构2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大组织内部由于部门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同一组织中的不同部门所拥有的个性“价值观”称为组织的P442A.强文化 B.弱文化 C.主文化 D.亚文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O分)26.态度的主要特性有P53A.社会性 B.针对性 C.协调性 D.两极性 E.间接性27.一般来说,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最常见的原因有P121-122A.安全需要 B.合作需要C.自尊需要 D.成长需要E.权力需要28.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有P153A.智力因素 B.人际关系 C.自信心 D.气氛 E.个性特点29.心理学家舒兹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P178-179A.包容 B.控制 C.成长 D.感情 E.关系3O.根据动机的由来不同,可以把动机划分为P302A.原始动机 B.一般动机 C.习得动机 D.物质动机 E.精神动机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组织:从静态上看,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从动态的角度看,组织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组织行为学》考前总复习资料(重点,附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考前总复习资料(重点,附复习资料)

1.组织行为学: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提门科。

2.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1有助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的使用人才3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4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助于组织变革与发展2.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3.模型: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的简化表示4.按模型的发展变化,模型可分为静态模型动态模型按模型生产的形式,可分为-主观模型和客观模型按模型的形态,可分为物理模型与抽象模型按模型反映事物的特征,可分为标准模型和描述模型5.模型的结构由目标变量和关系组成6.组织外部环境的内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7.组织内部环境的内容:物理环境组织环境心理环境的要素8.人的行为的特征:1自发的,人的行为是自发的2有原因的,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原因,行为同人的需求有关,还同该行为导致的后果有关3有目的的4持久性的5可改变性的9.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10.个性的特点:1社会性2组合性3独特性4稳定性5倾向性6整体性11.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1先天遗传因素。

先天遗传因素的特征构成了每个人独特的心理基础2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影响文化传统因素影响和社会阶级的影响。

12.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的整体之中包括着彼此关联而相互作用的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称为本我自我超我13.个性理论的应用:1运用个性理论提高工作成就2运用个性理论提高健康水平3运用个性理论提高管理水平14.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15.气质差异的应用原则:1气质绝对原则。

以其所要求的气质特征为绝对标准挑选和培训人员2气质互补原则.有的气质可以由别的气质特征予以适当的补偿,基本上不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这叫做气质互补。

组织行为学基础知识

组织行为学基础知识

组织行为学基础知识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组织绩效的学科。

它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理解、解释和预测组织中人们的行为。

一、个体行为个体是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个体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人格人格是个体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

常见的人格特质理论包括大五人格模型,即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了解员工的人格特质有助于预测他们在工作中的行为和表现,例如,责任心强的员工更可能按时完成任务,注重工作质量。

2、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人对事物重要性的判断和评价标准。

不同的价值观会导致员工在工作中的目标和动机不同。

具有强烈成就导向价值观的员工可能更追求高绩效和职业发展,而注重工作生活平衡价值观的员工可能更关注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的合理性。

3、知觉知觉是个体对周围环境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

知觉具有主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知觉。

在组织中,管理者需要意识到员工的知觉偏差,避免误解和冲突。

4、态度态度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度和组织承诺。

工作满意度高的员工往往工作效率更高,离职率更低。

工作投入度反映了员工对工作的专注和热情,而组织承诺则体现了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5、学习个体通过学习来适应工作环境和改进工作表现。

强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都为理解个体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例如,通过及时的奖励和表扬,可以强化员工的积极行为。

二、群体行为群体是由两个或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集合。

1、群体发展阶段群体通常经历形成、震荡、规范、执行和解体这几个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群体的特点和问题各不相同,管理者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促进群体的发展和绩效。

2、群体角色群体中的成员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如任务角色、维护角色等。

明确的角色分工有助于提高群体的效率。

3、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行为准则和标准。

它可以是正式的规章制度,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约定俗成。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学和社会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来研究人的行为 规律。
2.组织行为学与行为科学的区别
行为科学 组织行为学
研究对象
侧重点
研究方法人的一切行为Fra bibliotek个人需要、动机和 行为
个人的行为、影 一定组织中的人 响个人行为的环境、 系统分析 们的行为规律 群体、组织及其相 的方法
互关系
(三)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心理学
1.观点之一: 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 本质上是同一门学科。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一、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 (二)社会学 (三)社会心理学 (四)人类学 (五)政治学
图1.1 组织行为学的多学科交叉性
(一)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类心理规 律的科学。心理的规律性包括心理活动的规律 和心理特征的规律。心理活动是内省的,行为 是外显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 为的原因和内动力。因此,要研究组织中人的 行为规律,必须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对组 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心理学学科包括学习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等。
(二)社会学
心理学主要关注的对象是个体,而社会 学(sociology)主要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系统, 个体在社会系统中只是充当某种角色。社会 学对组织行为学的贡献是关于组织中群体行 为的研究,包括群体动力学、团队建设、群 体间行为、沟通等。
(三)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是心理 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相互 渗透的结果。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和个体相互 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条件下个体 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社会心理学对组 织行为学的主要贡献在于群体沟通、群体决 策等方面。

《组织行为学》试题题库

《组织行为学》试题题库

组织行为学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 )。

A.边缘性B.综合性C.两重性D.多层次性E.实用性答案:A|B|C|E题型:多选题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

A.个体B.群体C.组织D.集体E.环境答案:A|B|C题型:多选题3.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

A.管理的两重性B.人的两重性C.组织的两重性D.多学科性E.多层次性答案:A|B|D题型:多选题4.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 )。

A.心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政治学E.生物学答案:A|B|C|D|E题型:多选题5.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 )。

A.研究程序的公开性B.收集资料的客观性C.分析方法的系统性D.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E.所得结论的再现性答案:A|B|C|D题型:多选题6.行为测量量表有:( )。

A.名称量表B.等级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E.等值量表答案:A|B|C|D题型:多选题7.在行为研究中,对变量处理的方式有:( )。

A.置之不顾B.随机化和不加控制C.保持衡定D.匹配E.规定特定的标准和范畴答案:A|B|C|D|E题型:多选题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调查法B.面谈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答案:A|C|D|E题型:多选题9.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

A.个人主观内在因素B.心理因素C.客观外在环境因素D.生理因素E.人群团体因素答案:A|C题型:多选题10.人的行为特征有:( )。

A.自发的B.有原因的C.有目的的D.持久性的E.可改变的答案:A|B|C|D|E题型:多选题11.个性的特点是:( )。

C.独特性D.稳定性E.倾向性答案:A|B|C|D|E题型:多选题12.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有,神经过程的( )。

A.强度B.兴奋C.均衡性D.抑制E.灵活性答案:A|C|E题型:多选题13.特质论的代表人物有:( )。

A.阿尔波特B.荣格C.艾森克D.卡特尔E.弗洛依德14.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 )。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与实践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与实践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与实践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任务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在实践中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管理、人力资源、组织设计和变革、领导力等。

本文将探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一、理论基础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

社会学为组织提供了从宏观角度理解和描述组织的工具。

心理学则关注个人对组织的反应和行为,以及个人间的互动和决策行为。

管理学的研究焦点则在于如何设计和管理组织。

1.社会学理论:组织结构和文化组织结构是由组织内部的职位、权力、工作流程等要素组成的,它可以影响到组织的表现和效率。

社会学家们通常将组织结构分为两个角度:机构和社会文化。

机构指组织内部的层级结构和规范,而社会文化则指员工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文化背景。

对于机构来说,最古老的理论有银行家亨利·福特的传统组织方式,并向间接控制范例上演变。

这个模式通常被称为“建造模式”,工人们被划分为专业领域,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收入不平衡的规模企业。

近几年来的趋势是转向“创新模式”,它关注员工的多样性与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这种模式下,员工不再像乘客一样进入组织,而是选择或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流动地加入组织,这有利于形成一种革新氛围。

另一方面,社会文化针对的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组织发展而来的文化背景。

这个讨论领域中的有名的理论包括保罗波茨的“强制力量”,他认为一客观的组织文化,是一种控制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强制力量和影响因素。

同时,保罗波茨指出在有时候,员工不会适应该文化,而这也导致一种不和谐的关系。

适应性是保罗波茨之说理论的基础,它是一个组织需要重视的点。

组织需要将员工在拥有可自适性文化时引导向自适性县文化这一级别,而不是在非文化跨越的重要文化领域内寻求个体创新。

2.心理学理论:个体差异与沟通组织行为学中,心理学理论着眼于组织内部的个体因素和人际互动。

组织行为学 考点

组织行为学 考点

专题1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1.对组织含义的理解。

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群体。

2.何谓狭义行为和广义行为?狭义的行为:能被观察到的外显活动。

广义的行为:除了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

3.根据行为的主体的不同,如何对行为进行分类?个体行为:行为主体是单个人群体行为:行为主体是班组、科室、部门组织行为:行为主体是企业、学校、机关、医院等4.何谓组织行为和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是指社会组织,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发出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

5.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哪几个层次?(1)对个体行为的研究(2)对群体行为的研究(3)对组织行为的研究(4)对社会环境的研究6.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研究组织中的个体行为,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中的群体行为,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凝聚力。

(3)研究组织中的领导行为,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及时地进行组织不改革,以增强活力和提高绩效。

7. 简述研究方法的类型。

(1)按研究目标分:描述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因果性研究(2)按应用广度分: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工作性研究(3)按可控制性分:案例研究、现场研究、实验室研究8. 简述科学研究方法的含义及其步骤。

科学研究方法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由在导出结论以前可以遵循的一系列的逻辑步骤所组成。

(1)提出假设: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的行为。

(2)观察实验:给出条件并观察实际结果。

(3)测量验证:测量实际结果是否与假设的行为结果一致。

《组织行为学》二之-专题一---《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

《组织行为学》二之-专题一---《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

专题一“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第一节组织行为的范畴与方法1.“组织行为学”范畴:是指与”组织行为学”有关的重要概念的集合。

主要包括:组织、行为、人的行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组织: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人群集合体,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

3.“组织行为学”范畴:指与”组织行为学”有关的重要概念的集合。

4.行为:指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

5.人的行为的特点:(1)具有适应性(2)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6.行为主体分为三类:(1)个体行为(2)群体行为(3)7.组织行为:是指社会组织(包括企业)为实现创立时的宗旨,自行产.生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

它是动机、行动和效果的统一。

8.组织的最基层单位:是个体。

9.组织的基层单位:是群体。

10.组织行为的特征:(1)组织行为是整体行为,不是组织成员的单独个人行为。

(2)组织的动机是根据这个组织建立的宗旨产生的。

(3)组织行为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行为。

(4)组织行为的效果具有两重性。

(5)组织行为是通过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来实现的。

11.组织行为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管理行为,群体行为,个体行为。

12.影响组织行为的基本要素:感觉、经验和结果、学习、动机、认知过程、个性和社会影响(社交和友谊)13.“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

14.组织结构是组织行为的载体。

15.1958年莱维特教授用管理心理学取代工业心理学。

1914年吉尔布雷斯夫人出版了《管理心理学》。

16.对组织行为研究的内容:(1)组织设计(2)组织诊断(3)组织变革(4)组织发展17.组织行为研究内容包括4个方面(层次):A对个体行为的研究B对群体行为的研究C对组织行为的研究D对社会环境的研究18.组织中的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概览:包括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共11页】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共11页】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第一节一、组织行为学范畴:是指与组织行为学有关的重要概念的集合。

主要包括:组织、行为、人的行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组织:企业管理中所讲的组织往往指这种动态意义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三、行为:指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四、人的行为的特点:1具有适应性2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五、组织行为:指社会组织,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产生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它是动机、行动、效果的统一。

六、组织行为的特点:1组织行为是整体行为,不是组织成员的单独个人行为。

2组织行为的动机是根据这个组织建立的宗旨产生的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3组织行为的效果具有两重性。

4组织行为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行为。

5组织行为是通过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来实现的,反过来又影响成员的个体行为。

七、组织行为的构成:管理行为、群体行为、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的载体是组织机构。

八、影响组织行为的基本要素:感觉、经验和结果、学习、动机、认知过程、个性和社会影响(社交和友谊)九、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

十、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层次有:1对个体行为的研究,2对群体行为的研究,3对组织行为的研究,4对社会环境的研究。

十一、组织中的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概览:包括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

社会学和心理学是最重要的学科。

十二、应用行为学的原因:1行政人员的许多管理工作同人际关系有关这样一种事实。

2希望在确定的事实与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搞清人际关系。

3由于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生产率带来重大影响需要把这些因素同物质工作条件和组织结构相联系4是理解雇员工作态度、产生动机的原因的需要,同时也是研究个性对个人与组织关系的影响的需要。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程复习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练习题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ABCDEF)。

A多学科交叉性B情景性C系统性D多层次性E实用性F科学性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ABCE)。

A个体B群体C组织D集体E环境3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ABCDE).A心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政治学E生物学1.第二章社会认知与行为练习题1、归因是指的是(C)A.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B。

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C。

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D.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2、在观察一个人时,对方先出现的特点,将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并影响对此人看法。

这属于(B)A。

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

晕轮效应3、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4、社会认知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的外显行为形成判断他人内在动机的一种心理活动.5、社会认知的特征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显著性、防御性。

6、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认知者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7、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认知者、认知对象、认知情境。

8、认知者的因素包括兴趣、动机和任务;过去的经验;情绪的影响;个性特征。

9、常见的认知偏见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刻板印象。

10、认知对象因素包括魅力;知名度和印象整饰。

认知情境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11、案例分析:一个经常见面但从未与之交谈过的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他衣着极为整洁,裤子笔挺,没有一丝绉折,凭此印象你认为他一定是个做事细心周到,非常认真的人。

试分析:①这种推断是否一定正确?②这种推断属于认知中的什么现象?③这种现象对认知有什么影响?答案要点:不一定;属于认知偏见中的晕轮效应;以点盖面,以偏盖全,造成对人的认知不全面,影响对人的正确判断。

组织行为学考试必备

组织行为学考试必备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学科.2、特征:跨学科性系统性科学性应用性二、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1、古典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性组织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2、人群关系理论:霍桑实验梅奥3、管理科学理论:1社会系统理论-巴纳德2 经验主义理论—杜拉克3决策理论-西蒙 4权变理论—卢萨斯5 系统管理理论—伯法。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五、个案法、实验法、情境模拟法。

对测试者的分析:①测试人员根据被试的授权是否适当进行分析。

②公文处理的排列优先顺序是否恰当进行分析。

③决策是否合理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分,结合实际情况,作出被试领导能力测评结果的综合判断。

知识经济对组织行为学的挑战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消费)基础上的经济。

特征 1 知识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成为知识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 2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将实现重大转变. 3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成为时代的灵魂. 4 经济发展全球化也成为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5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将在知识经济时代大显身手.启示:“知识"在知识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

“能力差异"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会有很大差别.“制度”在市场经济中有引导作用. 知识创造财富.知识向智力资本转化条件:1 生产力高度发展是这种转化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2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知识能够转化为智力资本的关键.3知识转化为智力资本,还需要规范的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作为保证.4 知识要素必须与其他要素进行有效组合,才能有效实现智力资本的转化。

智力资本体系:综合各种观念,智力资本包括以下构成: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市场资本(客户资本或关系资本)三、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的产生对组织行为学的影响:加强对组织知识资本的运作管理,发展组织的知识资本,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取得竞争优势,确立自身地位的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一、单选题1、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是( C )。

A.社会学B.管理学C.组织行为学D.市场营销学为了证明某个观2、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所进行的研究是( B )。

A.工作研究B.理论性研究C.应用性研究D.描述性研究3、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设有控制组并对研究条件方面进行最大程度控制的研究方法是( C )。

A.案例研究 B.现场研究 C.实验室研究 D.文献研究4、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是( C )。

A.社会学B.管理学C.组织行为学D.市场营销学5、以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过程为目的所进行的调查研究,称为( A )。

A.描述性研究B.预测性研究C.归纳性研究D.解释性研究6、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人是( A )。

A .泰罗 B.赫兹伯格 C.莉莲·吉尔布雷斯 D.马科思·韦伯7、在生产管理中,创制了运用线条图来对产品活动进行计划调度和控制的人是( B )。

A.弗兰克·吉尔布雷斯B.亨利·甘特C.泰罗D.亨利·福特8、组织理论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近代组织理论的理论依据是( C )。

A.马科斯·韦伯的理论B.亨利·法约尔的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D.权变管理理论9、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主张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还著有《新教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著作,因此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的是( C )。

A.法约尔 B.泰罗 C.马科思·韦伯 D.亨利·甘特10、法约尔没有提出的理论或观点是(B)。

A.经营六职能B.行政管理理论C.14条管理原则D.管理五要素理论11、为了克服由于命令的统一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专门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

这项设计的提出者是( B )。

A.厄威克B.法约尔C.明茨伯格D.韦伯12、斯隆对现代管理的最大贡献是( C )。

A.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B.首先采用了现代化的大规模装配作业线C.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D.进行了工时和动作研究13、只讲具体的人、物和案例,缺乏理论概括的理论派别是( A )。

A.经验主义管理学派B.经理角色理论C.古典管理理论D.社会系统理论14、按照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挂名首脑”属于( B )。

A.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B.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C.决策方面的角色D.其他角色15、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提出者是(B)。

A.亨利·甘特B.马克思·韦伯C.玛丽·福莱特D.亨利·法约尔16、为了克服由于命令的统一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专门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

这项设计被称为( D )。

A.管理方格图B.韦伯行政管理图C.质量圈D.法约尔跳板17、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试验。

这个试验为后来的行为科学奠定了基础,对企业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个试验是( B )。

A.社会试验B.霍桑试验C.疲劳试验D.心理试验18、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者是( C )。

A.福莱特 B.法约尔C.梅奥 D.韦柏19、按照不同的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管理机制。

把一个组织看成社会系统中的分系统,要求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要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

这是( A )。

A.权变方法的特点B.管理方格理论的特点C.信息沟通理论的特点D.突变调节理论的特点20、梅奥在霍桑试验分析中认为,影响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是( A )。

A.社会因素B.工作条件C.休息时间D.工资报酬21、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的是( B )。

A.泰罗 B.享利·法约尔 C.马科思·韦伯 D.哈罗德·孔茨22、通常被认为涵盖“科学管理”内容的学派是( A )。

A.古典学派 B人际关系学派 C.系统学派 D.权变方法学派23、按照汤普森的互赖类型分类,属于间接影响的波及型互赖关系的是( A )。

A.大学各系之间的关系 B.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关系C快餐店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D.汽车装配线上工作小组之间的关系三、简答与论述1、请简述人际关系学派的观点。

P492、请简述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P503、请简述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

P534、简述组织行为的特征。

P35、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P24第2章组织结构一、单选题1、在组织机构的类型中,下列名称中属于业务经营机构的是( C )。

A.财会科B.技术管理科C.采购科D.安全保卫科2、管理层次是组织中建立的授权级别的数量,是企业纵向管理的等级层次,又称为( D )。

A.组织结构B.管理跨度C.控制幅度D.组织层次3、某公司有作业人员64人,假设管理幅度为8人,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应为(C)。

A.10人B.9 人C.8人D.7人4、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的关系是( C )。

A.正相关关系B.等比关系C.反相关关系D.互动关系5、命令的统一性的基本含义是( A )。

A.一个下级只服从一个上级的直接指挥B.命令由上级作出C.命令由专门部门拟订D.命令必须执行6、按照组织结构的分类,集权制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 )。

A.直线型结构B.职能型结构C.事业部型结构D.矩阵型结构7、在组织形式选择中,经营多样化,产品品种多,产量大,各种产品有独立稳定市场的大公司,以及适宜独立自主经营的部门等,一般适宜选择( C )。

A .职能型组织结构 B.矩阵型组织结构 C.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D.网络型组织结构8、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产品(或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划分的小组结合成的一种纵横交错的组织形式是( C )。

A.职能型结构 B.参谋型结构C.矩阵型结构D.直线型结构9、组织中的职员接受双重领导,形成双道命令系统,并且这种组织中的项目小组根据任务的需要而成立或者解散,适应性较强,这种组织结构是( C )A.事业部型结构B.职能型结构C.矩阵型结构D.直线型结构10、像耐克、戴尔等世界著名的快速发展的公司,通过建立以合同为基础的业务关系网络而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通常称为(A)。

A.网络型组织结构B.矩阵型组织结构C.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D.扁平型组织结构11、依照有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批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立的组织被称为( B )。

A.有机式组织B.正式组织C.机械式组织D.非正式组织12、在职能型组织结构中,被称为参谋部门的是(D)。

A.生产车间B.市场营销部门C.海外分公司D.财务部门13、凡是能够根据市场状况迅速雇佣和容易解雇的人员,包括代理人员、自谋职业的顾问、临时工、兼职者、被转包合同的劳动者等,都可以归结为(D)。

A.合同劳动力B.核心劳动力C.稳定劳动力D.外围劳动力14、在组织设计实践中,由各类小组形成的混合体所组成,这些小组分别负责特殊的职能领域,这种灵活性组织结构是( B )。

A.网状结构 B.蜂窝状结构C.母性结构D.矩阵结构15、以“思想、信息和智力”为基础的组织被称为( B )。

A.“三叶草”组织B.“三I组织”C.“联合”组织D.“蜂窝”状结构组织16、在现代管理中,以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晋升、年功序列工资制为特点的管理体系被称为( C )。

A.美国式管理B.德国式管理C.日本式管理D.英国式管理17、在组织结构类型中,被称为“虚拟组织”的是( A )。

A.网络型 B。

多维立体型 C。

事业部型 D.矩阵型二、简答题与论述1、请简述直线型结构的的特点、优缺点。

P842、请简述矩阵型结构的的特点、优缺点。

P843、请简述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P624、简述正式组织的优缺点。

P925、直线型组织结构的适用范围。

P806、职位界定的原理。

P77第3章组织群体一、单选题1、下列测定方法中,属于疲劳心理指标测定的是( C )。

A.脉搏数测定B.劳动能量消耗测定C.闪光融合频率测定D.劳动动作变化的测定2、在伦西斯·利克特的组织理论中,认为效率高的组织制度是( D )。

A.专权命令式组织B.温和的命令式组织C.协商式组织D.参与式组织3、自然或者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兴趣或者爱好为基础而建立的群体是( B )。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工作群体D.业余群体4、根据群体类型的划分依据不同,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 D )。

A.命令型群体B.交叉功能型群体C.生产线上的装配小组D.利益群体5、K卢因的“群体动力论”援引的理论基础是(C)。

A.空气动力学理论B.环境科学理论C.场论D.团队角色理论6、群体成员产生强烈的群体身份感和友谊关系的群体发展阶段是( B )。

A.震荡阶段B.规范化阶段C.执行任务阶段D.中止阶段7、大量事实表明,群体能够给予其成员巨大压力,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采取与群体多数成员的言行保持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是( D )。

A.大众行为B.社会行为C.自然行为D.从众行为8、下列名称中属于非正式地位的是( A )。

A.兼职教师B.处长C.体操冠军D.年度优秀教师9、因为人格魅力而产生的影响力,这种权力属于( D )。

A.强制权B.奖赏权C.专长权D.仿效权10、提出人类分类系统——即交互作用过程分析理论的学者是( B )。

A.梅奥B.罗伯特·宝尔斯C.弗伦奇和雷文D.梅雷迪思·拜尔宾11、按照人类行为分类系统——即交互作用过程分析理论,发生概率最高的行为类型是( B )。

A.社会情感方面的积极行为B.与任务相关的行为C.与任务相关的咨询行为D.社会情感方面的消极行为12、梅雷迪思·拜尔宾把个人的个性特征同群体的角色行为相联系,提出的理论是( B )。

A.功能角色理论B.团队角色理论C.社会角色理论D.相关角色理论13、按照团队角色理论,喜欢制定操作程序,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组织人力,建立制度,以保证按时完成任务,这种团队角色是( C )。

A.总结者—生产者B.控制者—核查者C.推动者—组织者D.评价者—开发者14、在信息沟通网络中,信息沟通的中心人物居中,其他成员通过这个中心人物进行信息沟通,这种信息沟通网络类型是( A )。

A.轮式 B.链式 C.Y式 D.圆圈式15、当群体确立了被强制执行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后,有必要通过沟通使群体的新成员了解和执行这些行为规范,这样一种沟通活动被称为(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