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ppt
合集下载
微波技术基础课件 (10)[49页]
ZL Z0 2
2
1
1
1
1
1
4ZL
ZL
Z Z
0 0
2
4tg 2Z0ZL
ZL Z0 2
2
1
4 sec2 Z0Z
ZL Z0 2
L
2
1
4Z0
Z
L
1
1
ZL
Z0
2
sec2
2
ZL Z0 cos 2 Z0 ZL
2
>>1
12
λ/4阻抗变换器及幅频特性
m
m
2
m
l
T12
? 2 e j 3 e j T12
T12 T21 2 3 e2 j4
18
1 T12 T21 3 e j2 ...
1 #1
l T21
#2
T12
总的反射系数
3
1 T12 T21 3 e j2 ...
1 T12 T21 3 e j2 2n 3n e2 jn
ZL Z0 j2tg Z0ZL
11
λ/4阻抗变换器幅频特性
Zin Zin
Z0 Z0
Zm ZL Zm ZL
Z0 Z0
jtg jtg
Z
2 m
Z
2 m
Z0ZL Z0ZL
ZL Z0
ZL Z0
2 4tg 2Z0ZL
1 2
1
1
Z L Z L
Z0 Z0
2 2
4tg 2Z0ZL
Zn
Z n1
Zn Zn1 Zn1
16
Z1 1
Z1 1 1
单节变换器
Z2
Z3
Z3
1
Z2 Z2
2
1
1
1
1
1
4ZL
ZL
Z Z
0 0
2
4tg 2Z0ZL
ZL Z0 2
2
1
4 sec2 Z0Z
ZL Z0 2
L
2
1
4Z0
Z
L
1
1
ZL
Z0
2
sec2
2
ZL Z0 cos 2 Z0 ZL
2
>>1
12
λ/4阻抗变换器及幅频特性
m
m
2
m
l
T12
? 2 e j 3 e j T12
T12 T21 2 3 e2 j4
18
1 T12 T21 3 e j2 ...
1 #1
l T21
#2
T12
总的反射系数
3
1 T12 T21 3 e j2 ...
1 T12 T21 3 e j2 2n 3n e2 jn
ZL Z0 j2tg Z0ZL
11
λ/4阻抗变换器幅频特性
Zin Zin
Z0 Z0
Zm ZL Zm ZL
Z0 Z0
jtg jtg
Z
2 m
Z
2 m
Z0ZL Z0ZL
ZL Z0
ZL Z0
2 4tg 2Z0ZL
1 2
1
1
Z L Z L
Z0 Z0
2 2
4tg 2Z0ZL
Zn
Z n1
Zn Zn1 Zn1
16
Z1 1
Z1 1 1
单节变换器
Z2
Z3
Z3
1
Z2 Z2
微波治疗ppt课件
微波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01
02
03
肿瘤热疗
微波能将肿瘤局部加热至 40-45℃,利用高温对肿 瘤细胞进行杀灭或抑制其 生长。
肿瘤消融
通过将微波能量聚焦于肿 瘤组织,使肿瘤组织坏死 、凝固,从而达到消融效 果。
配合放化疗
微波治疗可以增强放化疗 的效果,减轻放化疗的副 作用。
微波治疗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时间安排
微波治疗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 疗计划进行合理安排。通常,治疗时 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
2023
PART 03
微波治疗的优势与风险
REPORTING
微波治疗的优势
快速缓解疼痛
微波治疗能够快速缓解 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
促进血液循环
微波治疗能够促进血液 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和
微波治疗过程中,患者需佩戴防护眼 镜或眼罩,以保护眼睛不受辐射影响 。
孕妇和儿童需谨慎使用
孕妇和儿童在使用微波治疗时需特别 谨慎,避免对胎儿和儿童造成不良影 响。
禁忌症
患有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急性炎 症等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微波治疗,以 免加重病情。
2023
PART 04
微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REPORTING
神经性疼痛
通过微波对神经的加热肌肉疼痛
微波能够促进肌肉的血液 循环和代谢,缓解肌肉疲 劳和疼痛。
关节疼痛
微波能够缓解关节炎症和 水肿,减轻关节疼痛。
微波治疗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慢性炎症
微波能够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对于慢性炎症有一定的治疗效 果。
伤口愈合
微波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细胞代 谢,加速伤口的愈合。
注意事项
微波技术基础 ppt课件
由此两式消去 H t :
k2 z2 2 E vt z tE zja vz tH z ⑤
同理,由①、③可得:
k2 z2 2 H vt z tH zja vz tE z ⑥
k2 2 →无界媒质中电磁波的传播常数
★重要结论:规则导行系统中,导波场的横向分量可 由纵向分量完全确定。
再由③出发:
结构—两根平行导线; 缺点—随着信号频率升高,导线电阻损耗增大,不能有效引
导微波。
➢ 微波频段导波系统
米波频段结构—改进型双导线即平行双导体线; 分米波~厘米波频段结构—封闭式双导体导波系统即同轴线; 厘米波~毫米波频段结构—柱面金属波导;
毫米波~亚毫米波频段结构—柱面金属波导、介质波导。
导波系统的主要功能 1)、无辐射损耗地引导电磁波沿其轴向行进而将能
× H vjE v
× E vj H v
v H0
v E0
采用广义柱坐标系(u,υ,z),设导波沿z向(轴向)传播, 微分算符▽和电场Ε、磁场Η可以表示成:
E v ( u , v t, z ) a v z E /v t ( z u , v , z ) a r z E z ( u , v , z )
H v ( u , v , z ) H v t ( u , v , z ) a v z H z ( u , v , z )
展开后令方程两边的横向分量和纵向分量分别相等
两边乘以
jωμ
v
t× H t j
a v zE v z ①
ta v zH za v z H zt j
v E t②
两边作
★重要结论:规则导行系统中导波场的纵向分量满足标量亥 姆霍兹方程 。
色散关系式
纵向场分量可以表示成横向坐标r和纵向坐标z的函数,即
《微波技术》课件
03
微波器件与系统
微波振荡器
微波振荡器是产生微波信号的 电子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电 磁振荡,通过在谐振腔内形成
电磁振荡来产生微波信号。
常见的微波振荡器有晶体振荡 器和负阻振荡器等,广泛应用 于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领
域。
微波振荡器的性能指标包括频 率稳定度、相位噪声、输出功 率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着微 波系统的性能。
微波滤波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电 磁波理论、材料特性、工艺制 造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其性能 和可靠性。
微波天线
01
微波天线是用于发射和接收微波信号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波 的辐射和接收。
02
常见的微波天线有抛物面天线、平板天线、八木天线等,广泛应用于 雷达、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等领域。
03
微波天线的性能指标包括增益、方向性图、极化方式等,这些指标直 接影响着微波系统的性能。
微波技术的发展历程
要点一
总结词
微波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过程,目 前仍在不断发展中。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微波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的基础研究,随着电子技术 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波技术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实 际应用。在通信领域,微波技术率先得到广泛应用,如微 波接力通信、卫星通信等。随后,在雷达、加热、医疗等 领域,微波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目前,随着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微波技术仍在不断创新和进步中 。
向,以实现微波技术的绿色发展。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新型微波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词
新型微波材料的研发是推动微波技术进步的关键,它们在改 善微波性能、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微波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 逐渐受到关注。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性能,能够大幅提 高微波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为微波技术的应用开拓更广阔 的领域。
§5-2---圆柱形谐振腔-微波技术基础-课件-PPT
❖ 多谐性:当腔体尺寸(R,l)和填充介质(、)给定时, 腔内可存在无穷多谐振模式,对应有无穷多个谐振频率
§5-2 圆柱形谐振腔——一、电磁场的表达式
(二)TMmnp
与求TEmnp类似 ▪ 行波状态下,圆波导中TMmn
模: ▪ 圆波导中两个传播方向相反的行波叠加时:
▪ 圆柱形谐振腔, 假定是在z=0和z=l处放导体板短路, 则 Er(z=0)= Er(z= l)=0
▪ 缺点: (a) m0,有极化简并 腔体稍有变化就会出现极化简并模,测量误差大 (b) Q值低,约为TE011模的一半
▪ 应用 (a) 适宜于中等精度要求的波长计 (b) 由于能产生极化简并,且在同一fr上又有体积最小的特点 可用作多模频率滤波器的谐振腔体。
§5-2 圆柱形谐振腔——四、常用的三种模式
▪ 一般干扰型
• 与工作波型调谐曲线平行,斜率为(vp/2)2 • 下标p相同,但m、n不同 • 调谐时,不同l有相同fr或同一l有多个fr
▪ 交叉型
• 与工作波型调谐曲线相交,场结构完全不同 • 相交处fr相同,应避免 • 下标m、n、p均不同
▪ 简并型
• 与工作波型调谐曲线完全重合、fr相同 • 场结构完全不同
TE011/TM111
TE211
TM110
TM011
TE111
TM010
D 2 l
§5-2 圆柱形谐振腔——二、谐振频率与波型图——(二)波型图
➢ 单模腔与多模腔
➢ 谐振腔中的几种干扰波型 ▪ 自干扰型
• 场结构在横截面内与所选工作波型分布 规律相同,但纵向场结构和谐振频率不同 • 下标m、n相同,p不同(如TE011与TE012) • 与工作波型耦合最强,难抑制
TE012(自干扰型) TE312 /TM112 TE212 TM012 TE112
§5-2 圆柱形谐振腔——一、电磁场的表达式
(二)TMmnp
与求TEmnp类似 ▪ 行波状态下,圆波导中TMmn
模: ▪ 圆波导中两个传播方向相反的行波叠加时:
▪ 圆柱形谐振腔, 假定是在z=0和z=l处放导体板短路, 则 Er(z=0)= Er(z= l)=0
▪ 缺点: (a) m0,有极化简并 腔体稍有变化就会出现极化简并模,测量误差大 (b) Q值低,约为TE011模的一半
▪ 应用 (a) 适宜于中等精度要求的波长计 (b) 由于能产生极化简并,且在同一fr上又有体积最小的特点 可用作多模频率滤波器的谐振腔体。
§5-2 圆柱形谐振腔——四、常用的三种模式
▪ 一般干扰型
• 与工作波型调谐曲线平行,斜率为(vp/2)2 • 下标p相同,但m、n不同 • 调谐时,不同l有相同fr或同一l有多个fr
▪ 交叉型
• 与工作波型调谐曲线相交,场结构完全不同 • 相交处fr相同,应避免 • 下标m、n、p均不同
▪ 简并型
• 与工作波型调谐曲线完全重合、fr相同 • 场结构完全不同
TE011/TM111
TE211
TM110
TM011
TE111
TM010
D 2 l
§5-2 圆柱形谐振腔——二、谐振频率与波型图——(二)波型图
➢ 单模腔与多模腔
➢ 谐振腔中的几种干扰波型 ▪ 自干扰型
• 场结构在横截面内与所选工作波型分布 规律相同,但纵向场结构和谐振频率不同 • 下标m、n相同,p不同(如TE011与TE012) • 与工作波型耦合最强,难抑制
TE012(自干扰型) TE312 /TM112 TE212 TM012 TE112
微波消融技术治疗PPT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具体方法是:先用影像设 备(如:B超、CT等)发现肿瘤,然后在影像设备下
定位将微波消融针直接刺入肿瘤中,微波发射能 量,使肿瘤很快升温,当温度升到60度左右时肿 块被“热”死,微波治疗大约需要10分钟,而对人 体其他正常组织的影响非常小。
在微波消融治疗时,应依据肿瘤的位置、大小、 深浅和数目安排微波消融针的顺序。由于在治疗中微 波消融产生组织高温、微气泡等使靶区组织出现强回 声,干扰后点位微波消融的超生显像的定位和治疗。 多点位治疗分次进行。所以在肿瘤治疗中遵循先深部 后前部,先疑难后容易部位,先主要病灶后次要病灶 的原则,以达到安全、有效、彻底的治疗目的。
作为肿瘤局部治疗的物理方法,同样强调肿瘤的 综合治疗和肿瘤外科治疗原则。受微波消融针治疗体 积的限制,原则上对明显超过极限体积的肿瘤在进行 微波消融治疗的同时还必须有其他相应的治疗措施。 考虑到实际操作,显像监视和治疗靶器官的接受程度, 微波消融治疗对多发病灶有一定局限性。在选择肝肿 瘤适应证时要考虑肿瘤大小、数目以及邻近肝门结构, 血管、肠管、胆囊、膈肌位置和肝包膜等。肝单发病 灶要5cm以内为好。肝多发灶要求多发病灶体积比单 发病灶要小,一般在3-4个。能够进行超范围即包括肿 瘤边缘1-2cm的正常肝组织的微波消融治疗,是防止肿 瘤局部复发的理想措施。
此外,还有先进的双模,双针微波输出技术,杆中 测温,旁开测温技术和一次性锁卡式微波消融针等技 术。
目前常用消融针的规格和不同条件下治疗直径见 表,通常是直径3.0cm的类球体。
康友微波消融针活体消融范围数据
康友微波消融针活体消融范围数据
康友微波消融针活体消融范围数据
临床应用原则
一治疗原则
微波消融技术治疗恶性肿瘤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健康的 头号杀手.大庆地区2007年居民前五位死因恶性肿瘤居首位, 死亡2691人平均每天有7人死于这一疾病.我国每年恶性肿 瘤发病人数约200万. 提高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性是当务之 急.
《微波检测技术》课件
医学领域:用于肿瘤检测、心脏成像等 通信领域: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 军事领域:用于雷达、电子战等 环保领域:用于大气污染监测、水质监测等
结论
微波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重要性:微波检 测技术在现代科 技领域具有广泛 的应用价值,如 通信、雷达、遥 感等领域。
应用前景:随着 科技的不断发展, 微波检测技术在 未来将会有更多 的应用场景,如 自动驾驶、物联 网、医疗等领域。
微波检测技术是一 种利用微波信号进 行检测的技术
微波检测技术可以 应用于各种领域, 如通信、雷达、遥 感等
微波检测技术具有 高精度、远距离、 非接触等优点
微波检测技术可以 应用于各种环境, 如室内、室外、水 下等
微波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微波技术开 始应用于军事领域
20世纪初,美国科学家卡尔 文·齐默尔曼发明了微波雷达
土壤监测:利用微 波技术监测土壤中 的污染物浓度
噪声监测:利用微 波技术监测噪声污 染情况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微波成像技术:用于肿瘤、血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微波消融技术:用于肿瘤、血管等疾病的治疗 微波辐射治疗:用于肿瘤、血管等疾病的治疗 微波辅助诊断技术:用于肿瘤、血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技术
微波特性:具 有穿透性、反 射性、吸收性
等特性
微波检测原理: 通过检测微波 在物体中的传 播、反射、吸 收等特性,实 现对物体的检
测
微波检测应用: 广泛应用于工 业、医疗、交
通等领域
微波检测的信号处理方式
信号采集:通过天线接收微波信号
信号处理: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如 FFT、频谱分析等
信号放大:将接收到的微弱信号放大到可 处理的水平
结论
微波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重要性:微波检 测技术在现代科 技领域具有广泛 的应用价值,如 通信、雷达、遥 感等领域。
应用前景:随着 科技的不断发展, 微波检测技术在 未来将会有更多 的应用场景,如 自动驾驶、物联 网、医疗等领域。
微波检测技术是一 种利用微波信号进 行检测的技术
微波检测技术可以 应用于各种领域, 如通信、雷达、遥 感等
微波检测技术具有 高精度、远距离、 非接触等优点
微波检测技术可以 应用于各种环境, 如室内、室外、水 下等
微波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微波技术开 始应用于军事领域
20世纪初,美国科学家卡尔 文·齐默尔曼发明了微波雷达
土壤监测:利用微 波技术监测土壤中 的污染物浓度
噪声监测:利用微 波技术监测噪声污 染情况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微波成像技术:用于肿瘤、血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微波消融技术:用于肿瘤、血管等疾病的治疗 微波辐射治疗:用于肿瘤、血管等疾病的治疗 微波辅助诊断技术:用于肿瘤、血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技术
微波特性:具 有穿透性、反 射性、吸收性
等特性
微波检测原理: 通过检测微波 在物体中的传 播、反射、吸 收等特性,实 现对物体的检
测
微波检测应用: 广泛应用于工 业、医疗、交
通等领域
微波检测的信号处理方式
信号采集:通过天线接收微波信号
信号处理: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如 FFT、频谱分析等
信号放大:将接收到的微弱信号放大到可 处理的水平
微波技术第5章微波网络基础.ppt
轾 S 11 犏 犏 S 21 犏 [S ] = 犏 犏M 犏 SN1 犏 臌
或用矩阵的形式来表示
N
S 12 S 22 L
L O L
S1 N M M S NN
[S b ][ a ]
式中
b S a S a + S a ++ L S a ++ L S a å i= i j j= i 1 1 i 2 2 i j j i N N
+ V i
ZI z ) 0 i i(
则解为: Vi ( z ) =
Z0i [ai ( z) + bi ( z)] 1 [ai ( z) - bi ( z)]
V i (z) = V i (z) Z0i = ai (z)+ b i (z)
Z0i 或归一化电压和归一化电流:
则第i个端口的入射功率 和反射功率为:
网络分析法
微波网络方法:是以微波元件及组合系统为对象, 利用等效电路的方法研究它们的传输特性及其设计 和实现的方法。 此方法为微波电路和系统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应用电路和传输线理论 微波元件
用网络等效
求取网络各端口间 信号的相互关系
注意:这种方法不能得到元件内部的场分布, 工程上关 心的是元件的传输特性和反射特性(相对于端口)。
1 t * P = V][ I] [ a v 2
Re P 0 av
网络无耗
R e{ Zmn}= 0
即对于无耗网络,阻抗矩阵的各项的实部均等于零; 即阻抗矩阵为虚数矩阵。
同理无耗网络的导纳矩阵各导纳的实部也等于零, 导纳矩阵亦为虚数矩阵。
§5.1 微波网络的散射矩阵
由于在微波频段:
(1)电压和电流已失去明确的物理意义,难以直 接测量; (2)由于开路条件和短路条件在高频的情况下难 以实现,故Z参数和Y参数也难以测量。 引入散射参数,简称 S 参数。
或用矩阵的形式来表示
N
S 12 S 22 L
L O L
S1 N M M S NN
[S b ][ a ]
式中
b S a S a + S a ++ L S a ++ L S a å i= i j j= i 1 1 i 2 2 i j j i N N
+ V i
ZI z ) 0 i i(
则解为: Vi ( z ) =
Z0i [ai ( z) + bi ( z)] 1 [ai ( z) - bi ( z)]
V i (z) = V i (z) Z0i = ai (z)+ b i (z)
Z0i 或归一化电压和归一化电流:
则第i个端口的入射功率 和反射功率为:
网络分析法
微波网络方法:是以微波元件及组合系统为对象, 利用等效电路的方法研究它们的传输特性及其设计 和实现的方法。 此方法为微波电路和系统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应用电路和传输线理论 微波元件
用网络等效
求取网络各端口间 信号的相互关系
注意:这种方法不能得到元件内部的场分布, 工程上关 心的是元件的传输特性和反射特性(相对于端口)。
1 t * P = V][ I] [ a v 2
Re P 0 av
网络无耗
R e{ Zmn}= 0
即对于无耗网络,阻抗矩阵的各项的实部均等于零; 即阻抗矩阵为虚数矩阵。
同理无耗网络的导纳矩阵各导纳的实部也等于零, 导纳矩阵亦为虚数矩阵。
§5.1 微波网络的散射矩阵
由于在微波频段:
(1)电压和电流已失去明确的物理意义,难以直 接测量; (2)由于开路条件和短路条件在高频的情况下难 以实现,故Z参数和Y参数也难以测量。 引入散射参数,简称 S 参数。
微波能应用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新发展PPT课件
微波能波能技术在食品杀菌中的应用 • 微波能技术在食品干燥中的应用 • 微波能技术在食品萃取中的应用 • 微波能技术在食品膨化中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微波能技术的简介
微波能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对物质进行加热、干燥、杀菌和膨化等处理的现 代技术。微波能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因此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了 广泛应用。
微波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 微波干燥技术将朝着高效、节能、环保、 安全等方向发展,同时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也将为食品加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挑战
目前微波干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设备成本高、技术标准不统一等,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04 微波能技术在食品萃取中 的应用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波萃取技术将朝着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将进一步提高 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效果。
挑战
目前,微波萃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设备成本高、萃取效率不稳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 改进。
05 微波能技术在食品膨化中 的应用
微波膨化的原理及特点
微波膨化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实例
谷物类
如大米、玉米、小麦等, 通过微波膨化可制成口感 酥脆、易于消化吸收的膨 化食品。
蔬菜类
如土豆、红薯等,通过微 波膨化可制成口感酥脆、 营养丰富的蔬菜脆片。
肉类
如鸡肉、鱼肉等,通过微 波膨化可制成口感酥脆、 营养丰富的肉类零食。
微波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微波膨化技术将向低油、低糖、低盐、高纤维等健康方向发 展。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波膨化设备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01 引言
微波能技术的简介
微波能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对物质进行加热、干燥、杀菌和膨化等处理的现 代技术。微波能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因此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了 广泛应用。
微波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 微波干燥技术将朝着高效、节能、环保、 安全等方向发展,同时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也将为食品加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挑战
目前微波干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设备成本高、技术标准不统一等,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04 微波能技术在食品萃取中 的应用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波萃取技术将朝着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将进一步提高 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效果。
挑战
目前,微波萃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设备成本高、萃取效率不稳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 改进。
05 微波能技术在食品膨化中 的应用
微波膨化的原理及特点
微波膨化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实例
谷物类
如大米、玉米、小麦等, 通过微波膨化可制成口感 酥脆、易于消化吸收的膨 化食品。
蔬菜类
如土豆、红薯等,通过微 波膨化可制成口感酥脆、 营养丰富的蔬菜脆片。
肉类
如鸡肉、鱼肉等,通过微 波膨化可制成口感酥脆、 营养丰富的肉类零食。
微波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微波膨化技术将向低油、低糖、低盐、高纤维等健康方向发 展。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波膨化设备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微波技术-史密斯圆图ppt课件
2
2
2
2
上式为两个圆的方程。
r圆
骣 r鼢2 骣 1 珑 G + G = 鼢 珑 R eI m 鼢 珑 桫 1 桫 + r 1 + r
2
2
为归一化电阻的轨迹方程,当 r 等于常数时,其轨迹为一簇圆;
骣 r 圆心坐标 ç ,0÷ ÷ ç ç 桫 1+ r ÷
GIm
半径
1 1 + r
r =∞:圆心(1,0) 半径=0 r =1:圆心(0.5,0)半径=0.5
Z = 2 5 0 W ; Z = 5 0 0 j 1 5 0 W ; l = 4 . 8 l 求Y 已知: 0 L
解: 归一化负载阻抗: z 2 j 0 . 6 L
in
0 . 45 j 0 . 14 1)旋转1800得到 y ; L
lL = 0.028 对应 %
∵ 长线上阻抗(导纳) 具有l/2的重复性;
例2.5-2 o c s c Z -j 2 3 . 6 W , =+ j 1 0 6 W , ( ) ( ) 已知:传输线上某点测得 Z i n= i n 有负载时测得输入阻抗 求:负载阻抗值。 解: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
s c o c Z = Z ? Z 0 i n i n
Z = 2 5 -j 7 0 W , ( ) i n
5 0 W ( )
sc Z sc zin = in = j2.12 Z0
查图其对应的波长数为 0.18;
由于终端短路点ZL=0是位于圆
图实轴左端点,lLmin=0;
0.163l 0.163l
故此传输线的长度为0.18。
而有负载时:
Z in z = = 05 . - j14 . in Z 0
2
2
2
上式为两个圆的方程。
r圆
骣 r鼢2 骣 1 珑 G + G = 鼢 珑 R eI m 鼢 珑 桫 1 桫 + r 1 + r
2
2
为归一化电阻的轨迹方程,当 r 等于常数时,其轨迹为一簇圆;
骣 r 圆心坐标 ç ,0÷ ÷ ç ç 桫 1+ r ÷
GIm
半径
1 1 + r
r =∞:圆心(1,0) 半径=0 r =1:圆心(0.5,0)半径=0.5
Z = 2 5 0 W ; Z = 5 0 0 j 1 5 0 W ; l = 4 . 8 l 求Y 已知: 0 L
解: 归一化负载阻抗: z 2 j 0 . 6 L
in
0 . 45 j 0 . 14 1)旋转1800得到 y ; L
lL = 0.028 对应 %
∵ 长线上阻抗(导纳) 具有l/2的重复性;
例2.5-2 o c s c Z -j 2 3 . 6 W , =+ j 1 0 6 W , ( ) ( ) 已知:传输线上某点测得 Z i n= i n 有负载时测得输入阻抗 求:负载阻抗值。 解: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
s c o c Z = Z ? Z 0 i n i n
Z = 2 5 -j 7 0 W , ( ) i n
5 0 W ( )
sc Z sc zin = in = j2.12 Z0
查图其对应的波长数为 0.18;
由于终端短路点ZL=0是位于圆
图实轴左端点,lLmin=0;
0.163l 0.163l
故此传输线的长度为0.18。
而有负载时:
Z in z = = 05 . - j14 . in Z 0
精品课件-微波技术基础(廖承恩)-第1章
封闭金属波导使电磁波能量完全限制在金属管内沿轴向传 播,其导行波是横电(TE)波和横磁(TM)波。
开波导使电磁波能量约束在波导结构的周围(波导内和波 导表面附近)沿轴向传播,其导行波是表面波。
第1章 引论
● 导模(guided mode) 导行波的模式,又称传输模、 正规模,是能够沿导行系统独立存在的场型。其特点是: ①在 导行系统横截面上的电磁场呈驻波分布,且是完全确定的。这 一分布与频率无关,并与横截面在导行系统上的位置无关;② 导模是离散的,具有离散谱;当工作频率一定时,每个导模具 有唯一的传播常数;③导模之间相互正交,彼此独立,互不耦 合;④具有截止特性,截止条件和截止波长因导行系统和模式 而异。
第1章 引论
第1章 引论
从电子学和物理学的观点看,微波这段电磁谱具有不同于 其它波段的如下重要特点:
● 似光性和似声性 微波的波长很短,比地球上一般物 体(如飞机、舰船、汽车、坦克、火箭、导弹、建筑物等)的尺 寸相对要小得多,或在同一量级。这使微波的特点与几何光学 相似,即所谓似光性。因此,使用微波工作,能使电路元件尺 寸减小;使系统更加紧凑;可以设计制成体积小、波束很窄、 方向性很强、增益很高的天线系统,接收来自地面或宇宙空间 各种物体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从而确定物体的方位和距离, 分析目标的特征。
第1章 引论
第1章 引 论
1.1 微波及其特点 1.2 微波的应用 1.3 本书的内容框图 1.4 导行波及其一般传输特性 本章提要 习题
第1章 引论
1.1 微波及其特点 就现代微波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而论,微波 (microwave)是指频率从300 MHz至3 000 GHz范围内的电磁波, 其相应的波长从1 m至0.1 mm。这段电磁频谱包括分米波(频率 从300 MHz至3 000 MHz)、厘米波(频率从3 GHz至30 GHz)、 毫米波(频率从30 GHz至300 GHz)和亚毫米波(频率从300 GHz 至3 000 GHz)四个波段。 在雷达、通信及常规微波技术中,常用拉丁字母代号表示 微波的分波段。表1.1- 1(a)、(b)分别示出常用微波分波段代 号和家用电器的频段。
开波导使电磁波能量约束在波导结构的周围(波导内和波 导表面附近)沿轴向传播,其导行波是表面波。
第1章 引论
● 导模(guided mode) 导行波的模式,又称传输模、 正规模,是能够沿导行系统独立存在的场型。其特点是: ①在 导行系统横截面上的电磁场呈驻波分布,且是完全确定的。这 一分布与频率无关,并与横截面在导行系统上的位置无关;② 导模是离散的,具有离散谱;当工作频率一定时,每个导模具 有唯一的传播常数;③导模之间相互正交,彼此独立,互不耦 合;④具有截止特性,截止条件和截止波长因导行系统和模式 而异。
第1章 引论
第1章 引论
从电子学和物理学的观点看,微波这段电磁谱具有不同于 其它波段的如下重要特点:
● 似光性和似声性 微波的波长很短,比地球上一般物 体(如飞机、舰船、汽车、坦克、火箭、导弹、建筑物等)的尺 寸相对要小得多,或在同一量级。这使微波的特点与几何光学 相似,即所谓似光性。因此,使用微波工作,能使电路元件尺 寸减小;使系统更加紧凑;可以设计制成体积小、波束很窄、 方向性很强、增益很高的天线系统,接收来自地面或宇宙空间 各种物体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从而确定物体的方位和距离, 分析目标的特征。
第1章 引论
第1章 引 论
1.1 微波及其特点 1.2 微波的应用 1.3 本书的内容框图 1.4 导行波及其一般传输特性 本章提要 习题
第1章 引论
1.1 微波及其特点 就现代微波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而论,微波 (microwave)是指频率从300 MHz至3 000 GHz范围内的电磁波, 其相应的波长从1 m至0.1 mm。这段电磁频谱包括分米波(频率 从300 MHz至3 000 MHz)、厘米波(频率从3 GHz至30 GHz)、 毫米波(频率从30 GHz至300 GHz)和亚毫米波(频率从300 GHz 至3 000 GHz)四个波段。 在雷达、通信及常规微波技术中,常用拉丁字母代号表示 微波的分波段。表1.1- 1(a)、(b)分别示出常用微波分波段代 号和家用电器的频段。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最后得到
(2-12)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3. 电源阻抗条件(已知 Eg, Zg和Zl ) 已知
先考虑源条件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即 再考虑终端条件
所以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即
令
g
Zg Z0
Z0 Zg
, l
Zl Z0 Z0 Zl
t
• d.由于导体之间的空间存在交变电场,所以导体的边缘
上(也n存 在D1着交s变)(时,变电)流的的电流荷动以也维需持要这电个荷时。变根的据某电一场时
刻电场的方向(比如向下),那么上导体相当于正电荷, 下导体相当于负电荷。
• 2.与电路的联系
• 由于在传输过程中,两导体的边缘上仍然存在着 电荷(时变)和电流以维持这个时变的电场和磁 场,所以,这就为路的方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 据压(--电--场能E否 所通形过成研的究电导压体降的电)来流描与述导这体个之传间输的的电 过程?也就是说,把这个波动的过程等效为研究 这个传输线上的电流和电压的问题!---- 从而把 研究场的问题转化为路的问题!!!
• 边界条件:设双导线内部为介质2,两根导线之间 的空间为介质1。则有:
n H1 Js
n E1 0
n B1 0
n
D1
s
• a.导线内部电磁场为零(理想导体)。
• •
b(C和..电在磁n 流两场H集导(1 中体Js在之,H导间)1。体的的空D1最间)外里。边,上存薄在薄着的交一变层的。电由场边(界 E条1 件Bt1 )
• ③ 已知信源电动势Eg和内阻Zg以及负载阻抗Zl。
• 根据不同的边界条件,建立不同的坐标系: • Z坐标系:零点在源(电源)点,从源出发到负载
端。
• z坐标系:零点在负载端,从负载出发到源点。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图 2-6 边界条件坐标系( (z z'1) )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代入通解,为
得到
(2-9)
对于终端边界条件场合,我们常喜欢采用z’(终端 出发)坐标系z’,把 z l z 代入上式得:
整理得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计及Euler公式
最后得到
(2-10)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2. 源端边界条件(已知 U0, I0 ) 在求解时,用 l 0 代入,形式与终端边界条件相同
• 但是这里的电磁波的传输又与自由空间电磁波传 输有所不同,自由空间的电磁波一点被激发,无 法人为的控制,而我们在微波电路中传输的电磁 波是定向的,所以,我们的任务是研究如何控制 这个电磁波的传输,所以,微波电路中的导线 (传输线)和元件等与低频电路中完全不同。因 为不仅要考虑其传导特性,还要考虑波的传播问 题。而且,不同的微波波段对应不同的尺寸和形 状的传输线和元器件。
• 例如,在较低的微波波段,可采用双导线,同轴 线和带状线,高频段一般采用波导系列的元器件。 而且传输功率不同,对电路的要求也不同。
• 在引用场方法研究微波的传输问题时,我们可以 把这些传输线(元器件)看作是电磁波在有界空 间的传输,而这传输线(元件)是他们传播时的 不同介质得分界面。因而满足其边界条件。如做 学过的波导传输系统的导行波就是典型的例子。 其他传输线只是形状与结构的不同而已。
• 1.双导线的场分布
•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传输线入手,开始研究。
介质1
介质2
JS
E1
k
JS
介质2
n
H1
E1
n
• 最简单的而实用的微波传输线是双导线。他们与 低频的双导线有本质的不同:其功率(能量)的传 输不是在导线的内部,而是在双导线之间的空间 中传输。这两根导线可看成是不同媒质的边界。 而这个边界就起到了引导波的传播作用。而波实 际上是在导线周围的空间中传输的。
终端条件应用 Z 坐标系, 源端条件和电源、 阻抗条件应用 Z 坐标系。
1. 终端边界条件(已知 Ul, Il ) z l z
代入解内,有
U (l ) Ul I (l ) Il
U
l
A1e jl
A2e jl
Il
1 Z0
( A1e jl
A2e jl )
这时,使我们更加明确了Guide Line的含义,导线只 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实际上传输的是周围空间 (Space)(但是,没有Guide Line又不行)。D和d是特 征尺寸,对于传输线性质十分重要。
J
传
H
输
D
S
空 间
E
d
J
图 2-4 双导线
二、传输线方程
传输线方程也称电报方程。在沟通大西洋电缆 (海底电缆)时,开尔芬首先发现了长线效应:电报 信号的反射、传输都与低频有很大的不同。经过仔 细研究,才知道当线长与波长可比拟或超过波长时, 我们必须计及其波动性,这时传输线也称长线。
(2-5)
三、无耗传输线方程
无耗传输线是我们所研究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可表 示为:R=0,G=0这时方程写出
(2-6)
二次求导的结果
(2-7)
三、无耗传输线方程
同样,和均匀平面波类比
U E I H
L C k
最后,求解的结果也作了类比.
(2-8)
注:
三、无耗传输线方程
很易得到
u z
Ri
Li t
i z
Gu C
u t
式(2-3)是均匀传输线方程或电报方程。
(2-2) (2-3)
二、传输线方程
如果我们着重研究时谐(正弦或余弦)的变化情况,有 (2-4)
(2-4)式中,U(z)、I(z)只与z有关,表示在传输线z处 的电压或电流的有效复值。
为了研究无限长传输线的支配方程,定义电压u 和电流i均是距离和时间的函数,即
(2-1)
二、传输线方程
பைடு நூலகம்
i(z) u(z)
z
i(z+ z)
u(z+ z)
z+ z
Lz
Rz
Cz
Gz
图 2-5 长线效应
等效过程的建立
• a.导体本身的电感和电阻不能忽略,成为分布电 感和分布电容,设单位长度的分布电感及分布电 容分别为L和R。
不同频段 同一频段
不同种类
同一种类
形状,尺寸均不 尺寸不同
同
形状不同
形状不同, 尺寸不同
形状相同 看材料的性质
2.2 传输线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 一、传输线方程
• 前两节我们是从场的基点出发,应用Maxwell方程组来研 究电磁波的波动。但由于这种方法较为复杂,工程上不方 便,二路技术十分成熟,所以人们试图找出他们与路技术 的联系,进而找出一种用电路技术来研究其波动性。从而 可以方便的把路技术应用到此领域中来。
构成线性方程组
称为反射系数。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1
D
l e
j2l
g 1
(1
gle
j2l
)
Eg Z0
D1
Z0
Zg
0
g 1
Eg Z0 Z0 Zg
D2
1
l e j 2l
Eg Z0 Z0 Zg
观察 A1, A2 可知(见式(2-14)),真正的独立参数为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EgZ0
(
Z0
Zg )(1
gle j 2l
)
l e j 2l
也是两个独立量。
最后得到
U (z)
EgZ0 (Zg Z0 )
e j z le e j 2l j z (1 gle j2l )
0
Eg Z0le j2l Z0 Zg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可得
A1
D1 D
(Z0
Eg Z0 Zg )(1 gle j2l )
A2
D2 D
(Z0
Eg Z0le j2l Zg )(1 gle j2l )
(2-14)
注记:传输线方程通解中有 A1和A2两个常数,而源 阻抗已知条件为 Eg、Zg、Zl 有三个常数,这之间是 否有矛盾?
• 因此,在研究中,完全符合电磁波的波动性特性。 所以,完全可以适用电磁场中的研究方法---Maxwell方程组(波动方程)加边界条件。
• 二 传输线及种类 • 首先,我们研究传输线,它是构成微波电路及微
波器件的基础。它对应低频的导线。由于所传输 的是电磁波,所以结构要复杂些,因此对应不同 的种类。
• 2.波技术:
• 而考虑了波动性的分布参数电路,空间上任意一 点的场量不仅与时间有关,还与空间有关的位置 有关。而且还有一个与低频不同的特点就是这个 电磁波一点被激发出来,就可独立存在,并且并 且不断的向前传播,即使场源消失,它们仍可存 在。因此,在研究这个分布参数电路时,可以不 考虑场源的存在,按无源时变场来处理(可把场 源看作是边界条件)。
• 另外,由于分布参数的的效应,这时电路中所有 的元器件不仅与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还与本身 的尺寸与其所在的空间位置有关。即使是一段普 通的导线(传输线),由于其尺寸的不同,形状 几本身的材料性质的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的特 性参量(呈感性,容性,纯阻性等)。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最后得到
(2-12)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3. 电源阻抗条件(已知 Eg, Zg和Zl ) 已知
先考虑源条件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即 再考虑终端条件
所以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即
令
g
Zg Z0
Z0 Zg
, l
Zl Z0 Z0 Zl
t
• d.由于导体之间的空间存在交变电场,所以导体的边缘
上(也n存 在D1着交s变)(时,变电)流的的电流荷动以也维需持要这电个荷时。变根的据某电一场时
刻电场的方向(比如向下),那么上导体相当于正电荷, 下导体相当于负电荷。
• 2.与电路的联系
• 由于在传输过程中,两导体的边缘上仍然存在着 电荷(时变)和电流以维持这个时变的电场和磁 场,所以,这就为路的方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 据压(--电--场能E否 所通形过成研的究电导压体降的电)来流描与述导这体个之传间输的的电 过程?也就是说,把这个波动的过程等效为研究 这个传输线上的电流和电压的问题!---- 从而把 研究场的问题转化为路的问题!!!
• 边界条件:设双导线内部为介质2,两根导线之间 的空间为介质1。则有:
n H1 Js
n E1 0
n B1 0
n
D1
s
• a.导线内部电磁场为零(理想导体)。
• •
b(C和..电在磁n 流两场H集导(1 中体Js在之,H导间)1。体的的空D1最间)外里。边,上存薄在薄着的交一变层的。电由场边(界 E条1 件Bt1 )
• ③ 已知信源电动势Eg和内阻Zg以及负载阻抗Zl。
• 根据不同的边界条件,建立不同的坐标系: • Z坐标系:零点在源(电源)点,从源出发到负载
端。
• z坐标系:零点在负载端,从负载出发到源点。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图 2-6 边界条件坐标系( (z z'1) )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代入通解,为
得到
(2-9)
对于终端边界条件场合,我们常喜欢采用z’(终端 出发)坐标系z’,把 z l z 代入上式得:
整理得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计及Euler公式
最后得到
(2-10)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2. 源端边界条件(已知 U0, I0 ) 在求解时,用 l 0 代入,形式与终端边界条件相同
• 但是这里的电磁波的传输又与自由空间电磁波传 输有所不同,自由空间的电磁波一点被激发,无 法人为的控制,而我们在微波电路中传输的电磁 波是定向的,所以,我们的任务是研究如何控制 这个电磁波的传输,所以,微波电路中的导线 (传输线)和元件等与低频电路中完全不同。因 为不仅要考虑其传导特性,还要考虑波的传播问 题。而且,不同的微波波段对应不同的尺寸和形 状的传输线和元器件。
• 例如,在较低的微波波段,可采用双导线,同轴 线和带状线,高频段一般采用波导系列的元器件。 而且传输功率不同,对电路的要求也不同。
• 在引用场方法研究微波的传输问题时,我们可以 把这些传输线(元器件)看作是电磁波在有界空 间的传输,而这传输线(元件)是他们传播时的 不同介质得分界面。因而满足其边界条件。如做 学过的波导传输系统的导行波就是典型的例子。 其他传输线只是形状与结构的不同而已。
• 1.双导线的场分布
•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传输线入手,开始研究。
介质1
介质2
JS
E1
k
JS
介质2
n
H1
E1
n
• 最简单的而实用的微波传输线是双导线。他们与 低频的双导线有本质的不同:其功率(能量)的传 输不是在导线的内部,而是在双导线之间的空间 中传输。这两根导线可看成是不同媒质的边界。 而这个边界就起到了引导波的传播作用。而波实 际上是在导线周围的空间中传输的。
终端条件应用 Z 坐标系, 源端条件和电源、 阻抗条件应用 Z 坐标系。
1. 终端边界条件(已知 Ul, Il ) z l z
代入解内,有
U (l ) Ul I (l ) Il
U
l
A1e jl
A2e jl
Il
1 Z0
( A1e jl
A2e jl )
这时,使我们更加明确了Guide Line的含义,导线只 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实际上传输的是周围空间 (Space)(但是,没有Guide Line又不行)。D和d是特 征尺寸,对于传输线性质十分重要。
J
传
H
输
D
S
空 间
E
d
J
图 2-4 双导线
二、传输线方程
传输线方程也称电报方程。在沟通大西洋电缆 (海底电缆)时,开尔芬首先发现了长线效应:电报 信号的反射、传输都与低频有很大的不同。经过仔 细研究,才知道当线长与波长可比拟或超过波长时, 我们必须计及其波动性,这时传输线也称长线。
(2-5)
三、无耗传输线方程
无耗传输线是我们所研究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可表 示为:R=0,G=0这时方程写出
(2-6)
二次求导的结果
(2-7)
三、无耗传输线方程
同样,和均匀平面波类比
U E I H
L C k
最后,求解的结果也作了类比.
(2-8)
注:
三、无耗传输线方程
很易得到
u z
Ri
Li t
i z
Gu C
u t
式(2-3)是均匀传输线方程或电报方程。
(2-2) (2-3)
二、传输线方程
如果我们着重研究时谐(正弦或余弦)的变化情况,有 (2-4)
(2-4)式中,U(z)、I(z)只与z有关,表示在传输线z处 的电压或电流的有效复值。
为了研究无限长传输线的支配方程,定义电压u 和电流i均是距离和时间的函数,即
(2-1)
二、传输线方程
பைடு நூலகம்
i(z) u(z)
z
i(z+ z)
u(z+ z)
z+ z
Lz
Rz
Cz
Gz
图 2-5 长线效应
等效过程的建立
• a.导体本身的电感和电阻不能忽略,成为分布电 感和分布电容,设单位长度的分布电感及分布电 容分别为L和R。
不同频段 同一频段
不同种类
同一种类
形状,尺寸均不 尺寸不同
同
形状不同
形状不同, 尺寸不同
形状相同 看材料的性质
2.2 传输线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 一、传输线方程
• 前两节我们是从场的基点出发,应用Maxwell方程组来研 究电磁波的波动。但由于这种方法较为复杂,工程上不方 便,二路技术十分成熟,所以人们试图找出他们与路技术 的联系,进而找出一种用电路技术来研究其波动性。从而 可以方便的把路技术应用到此领域中来。
构成线性方程组
称为反射系数。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1
D
l e
j2l
g 1
(1
gle
j2l
)
Eg Z0
D1
Z0
Zg
0
g 1
Eg Z0 Z0 Zg
D2
1
l e j 2l
Eg Z0 Z0 Zg
观察 A1, A2 可知(见式(2-14)),真正的独立参数为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EgZ0
(
Z0
Zg )(1
gle j 2l
)
l e j 2l
也是两个独立量。
最后得到
U (z)
EgZ0 (Zg Z0 )
e j z le e j 2l j z (1 gle j2l )
0
Eg Z0le j2l Z0 Zg
四、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可得
A1
D1 D
(Z0
Eg Z0 Zg )(1 gle j2l )
A2
D2 D
(Z0
Eg Z0le j2l Zg )(1 gle j2l )
(2-14)
注记:传输线方程通解中有 A1和A2两个常数,而源 阻抗已知条件为 Eg、Zg、Zl 有三个常数,这之间是 否有矛盾?
• 因此,在研究中,完全符合电磁波的波动性特性。 所以,完全可以适用电磁场中的研究方法---Maxwell方程组(波动方程)加边界条件。
• 二 传输线及种类 • 首先,我们研究传输线,它是构成微波电路及微
波器件的基础。它对应低频的导线。由于所传输 的是电磁波,所以结构要复杂些,因此对应不同 的种类。
• 2.波技术:
• 而考虑了波动性的分布参数电路,空间上任意一 点的场量不仅与时间有关,还与空间有关的位置 有关。而且还有一个与低频不同的特点就是这个 电磁波一点被激发出来,就可独立存在,并且并 且不断的向前传播,即使场源消失,它们仍可存 在。因此,在研究这个分布参数电路时,可以不 考虑场源的存在,按无源时变场来处理(可把场 源看作是边界条件)。
• 另外,由于分布参数的的效应,这时电路中所有 的元器件不仅与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还与本身 的尺寸与其所在的空间位置有关。即使是一段普 通的导线(传输线),由于其尺寸的不同,形状 几本身的材料性质的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的特 性参量(呈感性,容性,纯阻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