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20200408111317)
2020年语文高考真题(含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20年语文高考真题(含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76f9fdb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c.png)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2020年高考真题,WORD版含答案)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
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
《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
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
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附答案范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库(六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附答案范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库(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dc73f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1.png)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附答案范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库(六篇)》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wéi)B.氛埃(fēnāi)C.氛围(fēnwéi)D.氛翳(fēny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诡计多端B.贻笑大方C.锱铢必较D.沤心沥血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wéi)B.氛埃(fēnāi)C.氛围(fēnwéi)D.氛翳(fēnyì)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诡计多端B.贻笑大方C.锱铢必较D.沤心沥血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wéi)B.氛埃(fēnāi)C.氛围(fēnwéi)D.氛翳(fēnyì)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汉字是表音文字。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3.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4.“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嵩山、衡山、黄山。
()5.“骈文”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是文辞华丽,讲究对仗。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
2.“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桂林”位于_______省。
3.《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_______。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_______的《鹊桥仙》。
5.“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请简述“楚辞”的特点。
3.请简述“唐宋八大家”的名单。
4.请简述“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5.请简述“科举制”的历史。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2.请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
2020届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47 精品
![2020届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47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fef9893a6c30c2258019e83.png)
2020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经典复习资料套题(47)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乘.法惩.罚成.法城.下之盟承.先启后B.累.世劳累.累.卵果实累累..罪行累累..C.盼.望叛.逆湖畔.判.若鸿沟心广体胖.D.申.明声.明妊娠.深.思熟虑身.外之物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星辰寥若晨星是非惹事生非B.挺拔铤而走险行迹形迹无定C.涣发焕然冰释原型原形毕露D.淹没湮没无闻颜色察言观色3.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①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②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③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④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⑤(姜夔《白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有人说北京的故宫,平时北京市民就很少去看,因为看过了,就不想再去看,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B.当一群伊拉克人冲进巴格达考古博物馆实施抢劫时,正在这里执勤的美国土兵竟然在一旁充耳不闻....。
C.在采访中一位读者胸有成竹....地提出,如果他在买书时碰到要验证身份的情况,他会告书店歧视他。
D.眼下正值旅游旺季,但部分旅游地区发现了“非典”病例,这让许多准备出游的人心有..余悸..,纷纷取消了原先的计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了。
B.丈夫看着妻子黑发中夹藏着的白发,妻子看着丈夫脸上的皱纹,两人都觉得又增加了几根。
C.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D.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多厕所的门上画上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2020高考语文模拟卷基础题(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模拟卷基础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ecc368b4daa58da1114a13.png)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着.陆着.重号着.迷棋高一着.B.附和.和.稀泥和.煦和.盘托出C.剽.窃漂.白剂保镖.虚无缥.缈D.诽谤.光荣榜.滂.沱气势磅.礴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沪指连续七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B.泰国的“大象画家”彼得为它的大象伙伴画的肖像画惟妙惟肖,色彩缤纷,游客们都觉得不可理喻....,惊得目瞪口呆。
C.年逾花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谈起《论语》来如数家...珍.,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让在场嘉宾不禁暗暗称道。
D.作为央视数一数二的花旦主持人,她以“央视工资低”为由毅然抽身,竟使自己在央视的前程戛然而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加拿大的一些矿井正在使用一个通过雷达进行勘测的裂纹识别系统,以检查矿井底下是否存在裂缝和危险区域。
B.墨西哥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有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由于夜总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
C.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D.奥运村使用了可再生能源、先进的循环系统和朴素的建筑外观,一旦完全投入使用,奥运村每年的碳排放量可减少8000吨。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角.色/矫.枉过正沏.茶/休戚.相关创.伤/悲怆.欲绝B.枯.燥/怙.恶不悛儒.教/相濡.以沫惆.怅/风流倜.傥C.否.决/否.极泰来拾.掇/拾.级而上扛.枪/力能扛.鼎D.间.距/间.不容发数.字/数.见不鲜下载./千载.难逢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感同身受”这个成语原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多用来指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
词典改版时,编辑者随波逐流....,给它增添了新的语意。
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
![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5376d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3.png)
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一直都是老师强调的地方,任何试题都是在基础知识上的进阶知识,所以想要考好必须掌握好这些知识点,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习题一1.下列外国作家、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塞万提斯——《唐璜》——戏剧安徒生——《丑小鸭》——童话B.法捷耶夫——《毁灭》——小说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小说C.果戈理——《死魂灵》——小说席勒——《阴谋与爱情》——戏剧D.左拉——《萌芽》——诗歌莱蒙托夫——《当代英雄》——苏联2.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天方夜谭》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B.《高老头》《死魂灵》《猎人日记》《战争与和平》《汤姆·索亚历险记》都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
《最后一课》《项链》《警察和赞美诗》都是世界文学中的短篇精品。
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是阿·托尔斯泰的长篇三部曲。
D.《格林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木偶奇遇记》是著名的童话作品。
《呼啸山庄》《汤姆叔叔的小屋》《简·爱》都是著名女作家的作品。
3.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复活》,被列宁称为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B.莫泊桑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十年中写了三百篇短篇小说,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选入初中课本,《项链》被选入高中课本。
C.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对资产阶级虚伪本性的揭露是十分深刻的,被誉为“社会批评家”。
其作品《百万英磅》《竞选州长》读来令人忍俊不禁,讽刺可谓入木三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高考卷Ⅰ)(附带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高考卷Ⅰ)(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5ec43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b.png)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新高考卷Ⅰ)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2题;共35分)1.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3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3](https://img.taocdn.com/s3/m/ab740a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5.png)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3一、基础知识(共30分)1. 汉字与词语(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慰藉(jiè)狼藉(jí)B. 拗口(ǎo)蓦然(mù)阴霾(mái)C. 悭吝(qiān)恣睢(zì)怅惘(wǎng)D. 忸怩(niǔ)慰藉(jiè)嗔怪(chē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亵渎恻隐顾名思义长篇累牍B. 蜇伏汲取心无旁鹜吹毛求疵C. 恣睢荫庇强聒不舍一代天娇D. 诘责睿智杳无音信张惶失措2. 句子与修辞(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篇小说的构思既精巧又严密,真是无可挑剔。
B.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C. 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教室里不时暴发出热烈的掌声。
D.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她几乎要崩溃了,幸好有老师及时劝慰,她才慢慢恢复了平静。
(2)请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例句:我们应该珍惜自然资源。
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每题5分,共10分)(1)请写出《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中的任意五位人物。
(2)默写杜牧的《泊秦淮》中的后两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出师表》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测试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测试题(附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ac5f9489eb172ded63b7df.png)
语文基础知识测试一、基础题(共75题,90分,答案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落.笔/落.寞剥削./瘦削.不堪靡.靡之音/风靡.一时B.刹.那/古刹.累.赘/果实累累.强.弩之末/强.词夺理C.佣.工/佣.金攒.射/万头攒.动解.甲归田/解.囊相助D.殷.红/殷.切绰.约/绰.绰有余擢发难数./数.典忘祖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A.癖.好辟.谣雷劈.劈.头盖脸取譬.设喻B.作祟.茁.壮拙.劣相形见绌.咄.咄逼人C.悱.恻翡.翠菲.薄流言蜚.语斐.然可观D.泥淖.悼.念婥.约踔.厉风发绰.绰有余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跻.身侪.辈剂.量济.济一堂光风霁.月B.入殓.眼睑.验.证横征暴敛.勤俭.节约C.禅.让阐.释忌惮.箪.食壶浆殚.精竭虑D.悲怆.寒伧.创.伤沧.海桑田踉踉跄跄..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良莠.不齐(yǒu)表情呆.板(dāi)强.迫命令(qián g)尔虞.我诈(yú)B.咬文嚼.字(ju?)一曝.十寒(pù)惝.恍迷离(tǎng)穿凿.附会(záo)C.心广体胖.(pán)莞.尔一笑(wǎn)血肉模.糊(m?)所向披靡.(mǐ)D.淆.乱乾坤(xiáo)贫瘠.不堪(jí)自怨自艾.(ài)暴殄.天物(tiǎn)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证券.蜷.伏诠.释怙恶不悛.B.酗.酒畏葸.旭.日嘘.寒问暖C.不啻.鞭笞.踟.躇持.之以恒D.纰.漏毗.邻譬.如匹.夫之勇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豁.免附和.蛊惑.人心祸.起萧墙B.遏.止扼.要为之愕.然令人恶.心C.菁.华泾.渭兢兢..业业惊.世骇俗- 1 -D.撕裂.趔.趄烈.火金刚骂骂咧.咧.7、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模.样(m?)疲惫.(bai)濒.临绝境(bīn)并行不悖.(bai)B.麻痹.(bì) 包庇.(bì) 心潮澎湃.(bài) 步履蹒.跚(pán)C.畸.形(jī) 机械.(jia) 破绽.百出(zhàn) 伺.机报复(sì)D.贮.藏(zhù) 鞭笞.(chī) 瞠.目结舌(chēng) 情不自禁(jīn)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屐.履/羁.旅雎.鸠/恣睢.伫.立/ 贮.藏婴.儿/脱颖.而出B.惊蛰./蛰.人挑.选 /挑.拨津.津/矜.持陨.石/殒.身不恤C.只.身/只.要姊.妹/乡梓.糕.点/枯槁.赠与./与.人为善D.脂.肪/胼胝.啁.啾/胡诌.角.色/谲.诈嚼.舌/咬文嚼.字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熠.熠/ 奕.奕攻.讦/残碣.禁.受/襟.怀叨.光/韬.光养晦B.阴霾./埋.怨效颦./屏.障忸.怩 /纽.扣偶.然/负隅.顽抗C.尽.量/严谨.磅.礴/滂.沱鱼鳔./装裱.提.供/醍.醐灌顶D.奢.望/赊.账喷.香/喷.薄腐蚀./折.本谕.旨/坚贞不渝.10.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磐.石蹒.跚攀.谈心宽体胖.B.火炬.飓.风倨.傲龙盘虎踞.C.隽.永涓.涓卷.帙眷.眷之情D.孱.弱潺.潺缠.绵阿谀谄.媚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恬.淡忝.列添.油加醋舐.犊情深B.绸缪.纰缪.抛头露.面碌碌.无为C.枚.举抄没.栉风沐.雨暮.鼓晨钟D.媒妁.朔.风硕.果仅存繁星闪烁.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牛虻.流氓.氓.之蚩蚩故态复萌.B.抖擞.嗾.使罪恶渊薮.童叟.无欺C.悲恸.胴.体栋.梁之才自我恫.吓D.分泌.静谧.秘.而不宣沁.人心脾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缝纫.烹饪.发轫.之作万仞.高山B.广袤.耄.耋茅.塞顿开追求时髦.C.竹篙.缟.素槁.木逢春蒿.草遍地D.尸骸.隔阂.弹劾.罢免一丘之貉.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忐.忑/袒.露翁媪./拗.断估.计/沽.名晃.动/虚晃.一枪B.虬.龙/遒.劲教诲./阴晦.挑剔./梯.度冠.名/沐猴而冠.C.笔杆./旗杆.芦苇./经纬.蹿.升/窜.改惩.戒/程.门立雪D.曲.笔/谱曲.炽.热/不啻.蝉蜕./脱.皮煞.车/大煞.风景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偌.大/假若.踟.蹰/张弛.气氛./芬.芳斡.旋/乾.坤B.雏.形/处.方吝啬./稼穑.叶.韵/挟.持斗.室/抖.擞C.庠.序/翱翔.扼.要/噩.耗间.架/信笺.喟.然/昏聩.D.乏.力/泛.滥涕.泪/抽屉.囤.聚/屯.聚阿.附/婀.娜16.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抱负良晨美景储藏出奇至胜B.讥诮张皇失措赈济附庸风雅C.范畴终身大事肆业连篇累椟D.急燥改邪归正恬淡眼花潦乱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久久为功游刃有余昙花一显骄奢淫逸B.囊中羞涩飞扬跋扈学负五车高山仰止C.庖丁解牛拨乱反正青面獠牙洋洋洒洒D.一杯黄土狂放不羁欺世盗名众目昭彰1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牌匾绿树成荫毛骨耸然销声匿迹B.精萃开门揖盗坐收渔利事必恭亲C.屠戮渡过难关浮想联翩湮没无闻D.萤屏如梗在喉弥天大谎若即若离1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落伫立再接再励事实胜于雄辨B.学力坦护芸芸众生有志者事竞成C.俨然寒暄安土重迁胜不骄,败不馁D.慰籍累赘消魂勾魄万变不离其宗20.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病入膏肓幅员辽阔遐尔闻名磬竹难书B.书声琅琅黯然销魂萎靡不振淋漓尽致C.迫不急待待价而估拾人牙慧高屋建瓴D.人才辈出珠联璧合入不付出闻过饰非2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消赃缀学林阴路两全齐美B. 清净察言观色摄相机大才小用C. 触类旁通兵慌马乱穿云裂石闲情逸志D. 贸然耳濡目染绿茵场甘之如饴2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中、日两国部长今天就贸易争端最终达成协议。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山东卷](https://img.taocdn.com/s3/m/0be9845c960590c69fc376a0.png)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而那些春..,草木凋凌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虐凋凌B.集结昼夜兼程C.版图稚嫩D.嫣然抱憾退出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席卷系扩展B.笼罩停扩展C.席卷停扩充D.笼罩系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2020年语文高考试卷全国卷(附答案详解)
![2020年语文高考试卷全国卷(附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6e7658dc5da50e2534d7f41.png)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后附答案详解)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100题答案
![2020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100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07b1f82cc58bd63186bda9.png)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ō)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ā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3.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板桥上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吓退曹兵,然后迅速拆断桥梁,以阻追兵,可见张飞十分勇猛,有很有智谋。
B.《家》中,许倩如倡导女子剪发,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以梅的遭遇来激发琴拒绝包办婚姻,鼓励琴做一个跟着时代走的新女性。
C.《狂人日记》中,狂人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最后喊出“救救孩子”,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吐(tǔ)槽社会不公,抱怨怀才不遇,因而踟(chí)蹰不前,这不过是找一个堂皇的借口而已。当你拂去往日心灵的积弊与尘垢,用婴儿水晶般的瞳孔打量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即使是在严冬季节,周遭仍然暗涌着奇迹抽芽带来的层层新绿。
B.中华文明硕果累累(lěi),仰韶的彩陶、良渚(zhǔ)的玉器、唐之金银、宋之陶瓷,元明清不胜枚举,这些手艺不经意间将生活艺术化,让后人仰而视之,诚惶诚恐。
B. 《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是东汉刘向搜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作家的作品编辑而成的。
C. 被刘知几称为“著述罕闻,古今卓绝”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三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三](https://img.taocdn.com/s3/m/bd2bf3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b.png)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三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三自上而下共9页,共12道题,分为阅读理解和写作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一)汉字文化传承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汉字的使用和传承面临一些挑战。
(二)目前面临的挑战1. 文化习惯之变: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等新的交流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书信和纸质材料。
这种转变使得汉字的使用场景急剧减少,年轻人特别是儿童对汉字的认知和使用能力下降。
2. 汉字书写能力的丧失: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在书写时更多地依赖输入法,而非手写。
这使得很多人的汉字书写能力大幅下降,字迹潦草、错别字频出成为常态。
这对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阻碍。
3. 汉字文化的边缘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拉丁字母作为国际通用字母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而汉字在全球范围的使用受到限制。
汉字文化逐渐边缘化,从而导致传统文化的丧失和个体身份认同的挑战。
(三)应对方式1. 加强教育培养: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加强对汉字的教育培养,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通过汉字教育课程、书法、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们对汉字的兴趣和认知,提高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
2. 利用科技手段:在信息化时代,适当利用科技手段来推广和传承汉字文化。
可以开发一些教育类APP,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提高使用者对汉字的认知和兴趣。
同时,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汉字学习与交流平台。
3. 提升汉字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推广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加强对外汉语教育的推广,提升汉字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
同时,加强对外汉字教育的研究,开设更多的涉外汉字课程,推广汉字的书写和发展。
(四)总结汉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和象征,应当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弘扬。
江西省2020届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新课标Ⅰ)
![江西省2020届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新课标Ⅰ)](https://img.taocdn.com/s3/m/31e2543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c.png)
2020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
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
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
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
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2,参考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2,参考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0093f51ed9ad51f01df2cf.png)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2)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多年来,遇到雨雪等不良天气或节假日,出租车供应远小于市民出行需求时,“________”仿佛就成了少数不良出租车司机的惯例。
(2)农村“文化墙”不仅让院墙变得美了,而且让百姓在观赏的同时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可谓“文化墙上好风景,________促文明”。
(3)新一届领导层的产生,是人民的选择,表达了人民的心声;________,大展宏图,则是人民的热切期待。
A.浑水摸鱼耳濡目染不负众望B.趁火打劫潜移默化不孚众望C.浑水摸鱼潜移默化不孚众望D.趁火打劫耳濡目染不负众望答案 D解析(1)趁火打劫:泛指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
根据语境,应是趁紧张危急的时候去捞取好处,应用“趁火打劫”。
(2)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3)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会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中国正在经历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长沙市扶贫办的同志说,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D.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答案 BC项“贫困解析A项搭配不当,“学习”与“素养”不能搭配。
市民”和“下岗职工”概念交叉,“看作”和“是”语意重复,应去掉“是”。
D项成分残缺,“那些环境……”前面应加上“对”。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关于枫桥,我不但读过张继的诗,还看过好些刺绣和绘画的《枫桥夜泊图》。
我想象________;我想象________;更想象着________。
假如在月落乌啼的寒夜,霜风如削,江上闪烁着星星的渔火:________。
我仿佛都似曾相识,自己且俨然是客舟中独对孤灯、辗转不寐的旅人。
①寒山寺的梵宇,矗立在丛树之间,钟楼高耸天际②那枫桥高耸的弓影,流水潺潺,有一二客船在桥畔停泊③钟声如缕,悠然从水上飘来,会叩醒舟人的客梦,唤起他在人生旅途上的漂泊的悲哀④那云水苍茫、烟波浩渺的秋江,沿江的红树沉醉在夕阳影里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答案 C解析本题是对张继《枫桥夜泊》意境的再现,只要对原诗较为熟悉,注意语句之间的过渡与照应,就能很容易选出答案。
首先据最后“自己且俨然是客舟中独对孤灯、辗转不寐的旅人”可判断出第四个空应填第③句;再由“梵宇”在“丛树之间”,而“红树”又在“沿江”的岸上,可判断出第④句应在第①句之前;最后对照原诗,枫桥应是画面的主体,所以第②句应放在最前面。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田家少闲月,____________。
夜来南风起,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__________,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__________。
(《诗经·氓》)(3)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
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答案(1)五月人倍忙小麦覆陇黄(2)乘彼垝垣泣涕涟涟(3)知来者之可追觉今是而昨非三、小说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珠穆朗玛峰上的魔方徐畅列车经过唐古拉山口,海拔飙升到 5 000米以上,车厢内紧急供氧。
多名乘客趴在座位下抓住输氧管吸氧,他们多是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
“现在这些少年,身体都不行了。
”靠窗的老太太说。
“四十多岁的人还算少年啊?”邻座的男人问。
老太太瞥着男人说:“我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们还在撒尿和稀泥呢。
”男人有点尴尬,黝黑的脸涨得通红,不再搭理老太太。
火车把天走黑了,夜越陷越浓。
我们继续有说有笑,但每当望向窗边面无表情的老太太,内心都会阴沉下来。
我毫无睡意,百无聊赖,掏出背包里的魔方,笨拙地拼好蓝色的一面。
我眼睛酸涩,看了一眼窗外,老太太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我手中的魔方。
“你也会玩这小玩意儿?”她问。
“会一点儿。
”我并不想跟这古怪的老太太多说话。
“我怎么都玩不会,我儿子会,他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无论多复杂。
”她自豪地说。
“他到哪里去都带着魔方,跟你这个一模一样。
”她又说。
“一般的魔方,长得都一个样,天下乌鸦一般黑嘛。
”我为自己不恰当的比喻而诧异。
老太太笑了,这是她第一次笑,虽然谈不上慈祥,但也总好过冷脸。
“你一个人去西藏做什么?”我没话找话。
“去看我儿子,我跟别人都这么说的。
”她说。
我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她要真去看儿子,为什么说得那么不确定呢?况且我只是随口问问,又不是真的关心她。
“就你一个人啊?那么远,还这么大年纪。
”我问。
“今年整七十。
我命硬,老头子二十多年前就死了。
我中午给他送饭时,他躺在麦地里,身子已经硬了,双手抽成两只鸡爪挠着胸口。
我是一个人过的。
”她平静地说,仿佛在讲别人的老伴去世的故事,“那时候小军才三十岁出头。
他跟疯子一样,哪里都想去,媳妇也不要,后来离婚了。
”“小军,”我说,当然。
每年都要出去一趟,不是新疆就是西“你儿子?”“对对,藏,还去过几次外国什么鬼地方。
”她说。
“旅游吗?”“不是,”老太太看看窗外雪山远去的黑影,“去登山,登了很多座山。
每登一座山,他都往家里寄一张明信片,现在一捆明信片有五块大饼那么厚。
”她用手比画五块大饼的厚度。
“你儿子是登山家啊!我们跟你去拉萨还能见见他。
”我说。
老太太摇摇头,数着手指头说:“对,就是2001年。
”“怎么了?”我问。
“我骂了他一顿。
他要去登珠穆朗玛峰,就是那个最高峰,我不同意。
”她眼睛眨巴着,“他还是去了,也给我寄了明信片。
”她看着我手里下意识转动的魔方,“也带着这么个玩意儿。
登……登顶了。
”“你儿子登上珠峰了?”老太太瞬间伟大起来。
“是的,后来登山队去我家了,队长提溜着我儿子的一大包东西,都是登山用的。
还有就是一个魔方,六面颜色都对好了,他们说是他在峰顶拼好的。
”“为什么他不亲自跟你说,这么光荣的事情?”我问。
“他死了。
”老太太的双眼像干涸的枯井,纵使再难过,也无法产生任何水分。
我右手一颤动,我明白,老太太说是去西藏看儿子,实际上是要去看珠穆朗玛峰。
“总共死了三个人,都是在下山的路上,雪崩——你可晓得?”她说。
“晓得。
”“三个人都埋在雪里头,挖出来时手还保持着往外扒雪的姿势。
”她补充说,“我老头子死了,我儿子死了,村里人都说是我把他们克死了,是我命硬。
我早该死他们前面,我这叫人嫌弃的死老太婆。
”我汗湿的手握着魔方,安慰的话是多余的,我缓缓拧动着魔方,等待她继续讲下去。
“我儿子真正拼了一辈子魔方,从六岁就爱玩,一直玩到三十六岁,他也算这方面的高手了。
”老太太努力想挤出一点笑容,却失败了。
我把魔方递给她,她小心翼翼地接过去,捧在眼前。
她双手微颤着转了几下,原本拼好的蓝色面也被打乱了。
她连续转了十来下,想恢复原来的蓝色面,但是越拼越乱。
“我跟你说过,我儿子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
”她把魔方还给我。
我看了一眼手表,凌晨两点半了。
后来,老太太趴在座位上睡着了。
我搜刮脑海里拼魔方的所有公式,甚至用手机在网上找了各种拼魔方图解。
两个半小时后,天亮了起来。
老太太理理满头白发醒过来,她看到桌子上魔方的红橙蓝绿黄白六个面都拼好了。
她欣喜地望向我,抹一把干涩的眼睛,又转过脸去凝视着窗外。
(有删改)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第一段写多名乘客途经唐古拉山口时抓住输氧管吸氧,意在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并表现了作者对当下人们身体素质较弱这一现实的忧虑。
B.文中的景物描写,意蕴颇丰,从“夜越陷越浓”到“天亮了起来”,象征着“我”与老太太之间从心存隔膜到彼此理解的转变。
C.一样的魔方,对不同的人而言意义不同。
对“我”来说它只是旅途中排遣无聊的工具;对老太太的儿子而言,却代表着一种不断超越、挑战极限的精神。
[来源:学.科.网Z.X.X.K] D.老太太因儿子迷恋登山不顾家而痛骂了他一顿,导致儿子负气离家去登珠峰,结果不幸遇难,这让她一直耿耿于怀,不能原谅自己。
E.小说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小心翼翼地接过去,捧在眼前”“双手微颤着转了几下”等,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老太太内心复杂的情感。
答案CE解析A项“表现了作者对当下人们身体素质较弱这一现实的忧虑”无中生有,偏离了小说的主题。
B项“象征着‘我’与老太太之间从心存隔膜到彼此理解的转变”拔高了环境描写的作用。
D项“因……导致……”强加因果,不合文意。
6.文中老太太两次说到她儿子“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蕴含的不同心理及重复出现的作用。
(6分)答:答案不同心理:①第一处表现了老太太初与人搭讪谈及儿子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自豪;②第二处表现了老太太因思念儿子,内心极度痛苦,但又不愿以之示人,想要用夸耀儿子的语言来掩饰的微妙心理。
作用:①重复出现,突出了老太太对儿子的怀念和以儿子为骄傲,使人物形象真实可感;②前后呼应,突出了儿子玩魔方水平之高,照应了小说标题。
解析先找到“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这句话,再结合上下文分析其蕴含的不同心理,作用要从内容情感和结构层次两个方面来说。
7.小说中老太太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答:答案①心直口快。
看到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途经唐古拉山口时抓住输氧管吸氧,直言他们这些年轻人身体都不行了。
②命运悲苦,内心痛苦。
丈夫与儿子相继离世,孤单无依,生活很痛苦,双眼像干涸的枯井;因村里人说自己命硬克死丈夫、儿子而自责、内疚。
③外表冷漠,言行古怪。
旅途中面无表情,很少笑,称四十岁上下的人为“少年”,且不满邻座男人对她的质问,并以自己的“逻辑”回应,不管他人是否尴尬。
④坚强。
平静地向“我”讲述丈夫和儿子离世时的惨状;尽管内心十分痛苦,但在人前仍努力想挤出一点笑容。
⑤深爱儿子。
与“我”谈到她儿子拼魔方时充满自豪;七十岁高龄,还要去看“儿子”,去看珠穆朗玛峰。
(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解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除了注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他人或景的烘托。
作答时,先用简明的词语概括其主要性格特征,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然后从文章当中找依据。
8.请结合文本就小说在情节结构上的某一特点进行探究。
(8分)答:答案(示例一)小说以魔方为线索,贯串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