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一、监测背景医院感染是当前医疗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还可能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我们制定了本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
二、监测目的1、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发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3、评价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效果,不断完善感染防控体系。
4、促进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视,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三、监测内容1、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包括不同科室、不同疾病、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统计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手术切口等。
2、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测对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体进行检测和鉴定,了解病原体的种类、耐药情况及变迁趋势。
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等)的感染情况。
3、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监测患者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如导尿、插管、手术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分析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发生之间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4、医院环境和医疗器械卫生学监测定期对医院的环境(如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进行卫生学监测,确保环境清洁卫生。
对医疗器械(如消毒后的内镜、灭菌后的手术器械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四、监测方法1、主动监测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对患者进行主动观察和询问,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
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定期到病房进行巡视,查阅病历,与医务人员沟通,收集医院感染相关信息。
2、被动监测临床科室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
检验科、微生物室在检测出病原体后,及时向感染控制科反馈相关信息。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医院应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对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评估本院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有针对性的开展目标性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季度对所有监测资料(包括全面综合性监测及目标性监测)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分管领导及全院各科室反馈,监测资料应妥善保存。
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2、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迟报调查,漏报率应V20%。
3、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应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96%,现患率应Wl0%。
4、应逐步开展监测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对监测资料进行趋势分析。
5、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有序开展目标性监测,监测目标应根据本院的特点、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决定,每项目标监测开展的期限不应少于1年,定期对目标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年终应有总结报告;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6、医院应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定期向全院公布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
7、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部门使用。
8、使用中的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应符合使用要求,连续使用的消毒液每天使用前应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其菌落总数应WlOO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9、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与医院环境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检测。
当流行病学调查怀疑医院感染事件与灭菌物品有关,进行相应物品的无菌检查。
10、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尚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一D试验;生物监测常规每周进行,有植入性器械应每批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灭菌器维修后,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方式,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
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三篇)
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摘要:近年来,医院感染日益严重,给患者的康复乃至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本文提出了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该计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综合管理、感染监测、感染控制和培训教育。
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一、综合管理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内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制定感染控制的政策和制度;2.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的自动化;3.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手册,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规范;4.加强患者感染风险评估,根据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
二、感染监测1.建立标准化的感染监测体系,包括新生儿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等常见感染的监测;2.加强感染监测的科研力量,开展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深入研究感染发生的原因和机制;3.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监测意识,加强对感染监测指标的培训和学习。
三、感染控制1.开展感染控制监督巡查,对医院各临床科室的感染控制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2.严格执行手卫生、环境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能力和规范性;3.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制定抗生素管理方案,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的传播;4.加强设备消毒和消毒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无菌程度。
四、培训教育1.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监测意识;2.建立感染控制技术培训中心,推广和培训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技术;3.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普及感染控制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但是,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可以建立起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医院环境,让患者放心就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
01
监测目标
监测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探讨其相关因素。
02
监测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孕妇的年龄、体重、孕期保健、生活方式等
进行调查分析。
03
监测结果
通过目标性监测,发现该医院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高,与孕期保健不当
、生活方式不良等因素有关,采取针对性措施后,发生率有所下降。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
医院感染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危害
医院感染现状
医院感染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影响医疗质量和安 全。
医院感染危害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负担,还增加医疗成本,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 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 • 目标性监测的理论基础 • 目标性监测在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 案例分析与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医院感染
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感染。
目标性监测
是指针对特定感染类型或特定人群的监测,以预防和控制医 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和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 制措施提供依据。
意义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降低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 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02
医院感染现状及影响因 素
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入院期间,由医院内部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还给医院带来疫情爆发的风险。
因此,目标性监测成为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目标性监测是通过对疾病发生率、感染原因和传播途径的追踪和分析,为医院提供及时准确的感染防控信息,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这项工作需要医院内的感染控制科、医院管理层以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合作与努力。
首先,目标性监测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
常见的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菌种分布以及耐药情况等。
感染发生率可以细分为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等,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
其次,目标性监测需要建立完善的感染信息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需要包括感染信息的录入、收集和分析功能。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和确认感染病例后,应及时录入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感染部位、感染原因以及采取的治疗措施等。
医院管理层可以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及时发现感染源、掌握感染流行趋势,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三,目标性监测需要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
感染控制科需定期与医院管理层、各科室以及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
医院管理层要高度重视感染控制工作,为感染控制科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资支持。
各科室的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感染控制科开展工作,及时提供感染资料,共同制定并执行感染防控措施。
最后,目标性监测还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
感染控制科应定期对感染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分析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变化规律,评估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只有通过持续的监测和评估,才能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医院自身形象和声誉的体现。
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以及持续的监测和评估,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目标性检测ICU监测方案
I C U医院感染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感染率的监测;2、发现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3、减少导管留置和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4、利用监测资料说服医务人员遵守感染控制规范;5、评价控制效果;二、参加监测医院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已开展2年以上的医院可停止全面综合监测,集中力量开展目标性监测;若未满2年的医院必须继续做好全院综合性监测,期满后再按要求开展目标性监测;三、监测流程见图1-3四、监测对象及不同类型ICU的选择监测对象:住进ICU超过48小时的患者;从ICU转出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确定的感染仍属ICU感染;选择ICU类型:我院选择综合ICU和神经外科ICU作为监测病房;各医院根据本院情况选择不同类型ICU作为监测对象,如新生儿ICU,神经外科ICU,内科ICU,外科ICU等;可以选择一个ICU或多个ICU作为监测对象;选择不同ICU,其感染率不同.五、监测内容ICU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与普通病房的监测方法相同;由于患者侵袭性操作增多,留置导管引起相关的感染也增多,因此重点应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的监测;包括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VAP、中心静脉相关血流感染CR-BS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监测;六、导管相关性感染定义一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定义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呼吸道感染的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胸部X线征状及实验室依据;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定义及结果判断1、CR-BSI的定义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中心静脉导管;是指留置血管内导管患者的细菌血症真菌血症和至少有1次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具备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颤和或低血压等,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它明确的血液感染源;CR-BSI诊断成立至少还需具备以下各项中的1项:1导管半定量细菌培养阳性>15CFU/导管尖段5cm或者定量培养阳性>103CFU/导管段,同时从导管培养出的细菌与外周血培养结果一致种属和药敏结果;2从中心静脉CVCs、外周静脉同时抽血送细菌定量培养,二者细菌浓度比例超过5∶1;3同时从CVCs、外周静脉抽血送细菌培养,CVCs所取血样培养出现阳性的时间比外周血早2个小时以上;2、结果判断根据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有两种采取方法,保留导管:外周V血1份,中心V血1份;拔除导管:2个不同部位的外周V血、导管尖端5cm;1①、如果两套血培养阳性且为同一种细菌:1如果缺乏其它感染证据,提示可能为CR-BSI;2来自导管的血培养报阳时间比外周静脉血培养早120分钟,提示为CR-BSI如果报阳差异时间小于120分钟,但耐药谱一致,同时缺乏其它感染证据,也可能提示为CR-BSI;3来自导管血培养的细菌数量为至少5倍于外周静脉血培养,如果缺乏其它感染证据,提示可能为CR-BSI此方法适用于手工定量血培养系统;②、如果仅是来自导管的血培养为阳性:不能确定为CR-BSI,可能为定植菌或采集血标本时污染;③、如果仅是来自外周静脉的血培养为阳性:不能确定为CR-BSI;但如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属,在缺乏其它感染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④、如果两套血培养为阴性:不是CR-BSI;2①、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且导管尖端培养为阳性,根据鉴定结果和药敏谱两种培养为同一种细菌,提示可能为CR-BSI;②、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而导管尖端培养为阴性:如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属且缺乏其它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确认可能要求额外的血培养阳性结果且是同一种细菌;③、如果血培养为阴性而导管尖端培养为阳性,提示为导管定植菌,不是CR-BSI;④、如果两套血培养为阴性和导管尖端培养均为阴性,则不是CR-BSI;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定义1、显性尿路感染:有尿路感染的征状体征,尿培养阳性,细菌数≥105CFU/mL;2、隐性菌尿症:无尿路感染征状体征,尿培养阳性,细菌数≥105CFU/mL;七、监测方法一前期准备工作1、监测开始前将项目的意义和方法与微生物室及ICU病室主任说明,取得支持和配合;2、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1对参与项目监测ICU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标准;严格掌握使用导管的适应症、置管部位、正确的置管和置管后的护理;2使用海报,宣传手册和卡片,利于监测工作顺利进行,数据准确收集;3确保ICU护理人员适当的水平,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二监测方法1、监测对象与时间:1个或多个成人ICU被选择为监测对象后,监测时间根据省医院感染质量中心的安排和要求监测;所有被选择的患者为在这个月开始和这个月每日新进入ICU的患者,医院感染部位的监测为身体所有部位;2、感染病例发现的方法:同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方法;感控专职护士应持续观察每一个被调查的ICU患者患者转出ICU后,继续跟踪调查48小时;查看医生病程记录、检验报告单、护理记录、体温单等,向医生、护士了解患者情况等;重点需关注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如患者出现中心静脉插管局部疼痛,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其他提示发生局部或血流感染的迹象,这时应该去掉敷料,检查插管部位;观察尿的颜色、澄明度以及痰的性状、颜色和量;通过以上各项指征、实验室报告等确定相关部位的感染诊断;患者发生感染时填写“ICU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见表-1;“ICU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的填写说明:监测表是根据目前医院感染直报系统监测软件的要求设计的;要求登记调查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表包括几方面内容;1一般资料: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入院日期、转入ICU日期/时间、转出ICU日期/时间、转出病房/出院、转入ICU的诊断、ICU的诊断;2医院感染情况:有无, 感染部位,感染日期;3危险因素:1手术:有无, 手术时间、手术医生、手术名称;2导管使用情况:呼吸机:①气道类型经鼻插管、经口插管、切开插管②使用时间插管时间、拔管时间中心静脉导管:①插管部位锁骨下静脉、颈静脉、股静脉、PICC导管②导管类型单腔、双腔③使用时间插管时间、拔管时间导尿管:①导管类型单腔、双腔②使用时间插管时间、拔管时间转出ICU带管情况:是/否;带管类型:呼吸机、中心静脉导管、尿管4导管相关性感染:类型、感染日期、导管使用天数类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尿管相关性感染5症状、体征:是指医院感染患者症状体征;6实验室证据:标本送检日期、名称、实验结果、药敏结果;7治疗:指用于相关感染的治疗,应记录名称/类型/剂量/用法/天数注意:1表中必填项目有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科室、诊断、感染日期、感染部位导管相关、标本名称、送检日期、病原体、药敏结果等;表中其它项目可根据各医院开展工作的具体情况而选择;2 医院编号参加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的单位均有一个相应的号码,各医院均使用给定的编号;若手术部位感染监测表只在本医院内使用,也可不列医院编号;3病人编号应用计算机软件处理资料的,每随机输入一个病人的信息,都有一个对应的号码,值得注意的是监测表上的编号应与计算机给出的编号一致,便于查寻;3、ICU日志填写:由ICU护士或感控专职护士填写“ICU患者日常记录”情况见表-2,每日8AM 或每夜12时填写,避免遗漏;每日登记进入ICU新住进患者数;每日住在ICU患者人数;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人数;这个月的第1日和下个月的第1日在ICU的患者数;“新住进患者数”指当日新住进ICU的患者人数;“住在患者人数”指当日住在ICU的患者人数,包括新住进和已住进ICU的患者人数;“中心静脉插管人数”指当日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人数;4、ICU月总结:根据“ICU患者日常记录”形成“ICU月总结”,它可提供处在某种危险因素即ICU的人群资料,在计算各种率时使用;由感控专职护士进行ICU月总结;包括:“本月1日ICU患者数”指监测月份在第1日已住在ICU的患者数,即上月未移出ICU的患者数;表-2中为11人;0“本月新住进患者数”指在本月新住进ICU的患者数,表-2中为100人;“本月患者数”指本月1日已住人数加上本月每日新住进ICU患者人数的总数;表-2中为111人;“本月住在ICU患者日数”指本月患者住在ICU总日数,即本月每日住在ICU患者人数之和,表-2中为368日;“本月使用呼吸机患者日数”、“本月中心静脉插管患者日数”、“本月留置导尿管患者日数”指本月使用该器械的患者住ICU日数,本例分别为105、127、358;八、提高临床疑似病例标本送检率,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临床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临床疑似病例标本送检率,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时机、采集方法、送检时限、及时发现疑似病例;一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标本采集方法临床医师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按导管保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采集标本;1、适合于保留导管标本采集要求:从该可疑的CR-BSI病人采取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并做好标记,另外的一套则从导管中心或V AP隔膜无菌采集,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不>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2、适合导管拔除标本采集要求:从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尖端或近心端交付实验室进行Maki 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或者定量培养following V ortex或超声降解;3、采血方法1消毒,采血者用速干酒精消毒液洗手;75%酒精消毒培养瓶的橡胶塞,待干60秒;用络合碘消毒皮肤,消毒直径为5cm2,待干60秒钟后进行穿刺;使用了消毒措施后不应再进行置管部位的触诊;2两个部位采血时间接近≤5分钟;3每瓶采血10mL,尽量保证两套血培养采血达40mL,提高阳性检出率;4采血后,血培养瓶应尽快送至微生物实验室;采血后的血培养瓶室温放置不能超过12小时; 二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1、患者能自行留痰者:采集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盖好瓶盖送检;最好为清晨第一口痰,避免唾液;2、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协助患者取适当卧位,由下向上叩击患者背部,戴好无菌手套,无菌集痰器分别连接吸引器和无菌吸痰管;按吸痰法将痰吸入无菌集痰器内,加盖送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无菌集痰器开口高的一端接吸引器,低的一端接吸痰管; 三尿标本采集方法1、中段尿:使用肥皂、清水清洗外阴,撑开外阴或翻转包皮,收集中段尿10-50ml;2、导管尿:络合碘消毒导尿管接头上端近会阴部两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导管尿10ml; 注意:采集后立即送检;若不得不延迟,标本应保存于4℃; 四切口分泌物采集方法见“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方案”; 九、监测数据统计 一感染率的计算感染率的表达方式有2种,即病例感染率和患者日感染率; 病例例次感染率=数总的患者ICU 同期住在染例次数)医院感染患者人数(感 × 100%患者日感染率例次=日数同期住在ICU的患者染例次数)医院感染患者人数(感 × 1000‰二各类导管相关感染率的计算 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者日数同期患者使用呼吸机患感染人数使用呼吸机患者中肺部× 1000‰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日数同期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流感染人数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血× 1000‰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同期患者尿道插管日数染人数尿道插管患者中尿路感× 1000‰三导管使用率的计算 呼吸机使用率=患者住院日数使用呼吸机日数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患者住院日数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日数导尿管使用率=患者住院日数使用导尿管日数例:某月对某综合ICU 监测见表2,共发生医院感染8例,其中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1例,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2例,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3例,胃肠道和手术部位感染各1例;“新入院患者数”100人,“住在ICU 患者日数”为368日,“使用呼吸机患者日数”为105日,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日数”为127日,“使用导尿管患者日数”为358日则:1、病例感染率=8/100+11 ×100 %= %2、患者日感染率=8/368 ×1000 ‰= ‰3、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1/105 ×1000 ‰= ‰4、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2/127 ×1000 ‰= ‰5、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3/358×1000 ‰= ‰6、呼吸机使用率=105/368 ×100 %= %7、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127/368 ×100 %= %8、导尿管使用率=358/368 ×100 %= % 三标本送检率标本送检率=疑似病例数疑似病例送检例数×100%四标本合格率 标本合格率=疑似病例送检例数疑似病例正确送检例数×100%十、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及反馈1、专人负责,每日填写,避免遗漏,及时整理完善数据;2、如发现数据缺失,及时查找和分析原因人的因素、概念、流程、方法,并采取改善措施;3、每月小结,不断提高监测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与临床及时沟通;4、每三个月得出导管感染率和使用率,采用“每1000个住院日发生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数”来描述ICU 的感染率;这个参数比100根导管中的感染数或百分比要更有益,因为它解释了随着使用时间血流感染率的变化;导管使用率是一种科室侵入性操作造成的院内感染的外来危险因素的衡量方法;它可以作为科室患者疾病严重度的标志,也就是患者自身对感染的易感性;5、将本医院ICU 导管感染率与NISS 系统见表-3~表-8进行比较;若感染率过高,应查找引起感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感染率低于NISS 的报道,也应查找原因,是否存在漏报等原因;6、反馈监测资料,督促医生能及时完成各项检查和检验申请,为医院感染病例的正确诊断提供根据;减少导管使用时间和导管相关感染;十一、感染率或导管使用率的百分位数值的解释一确定你院的感染率或导管使用率1、评估你算出的你院的比率和确认比率的变量包括分子和分母是和表中的比率是一致的;2、查看每个表中的百分位数值找到50位百分位数值或中间值,在50百分位数值上,有50%的医院比率比中间值低,50%的医院比率比中间值高;3、确定你院的比率是低于还是高于中间值; 二确定你院的比率是否是一个高限值4、如果超过中间值,确定是否超过75位百分位数值,75位百分位值意味着75%的医院有较低的比率,有25%的医院有较高的比率;5、如果比率超过75百分位值,确定是否超过90百分位值;如果超过了,意味着比率是个很高的限值,意味着可能会有问题;三确定是否你院的比率是一个低限值6、如果数据低于中间值,确定比率是否低于25百分位数值;25百分位数值意味着25%的医院有较低的比率,75%的医院有较高的比率;7、如果比率低于25百分位数值,确定是否低于10百分位数值;如果比率是的话,它就是一个低限值可能是因为少报了感染数,如果比低于10百分位数值,它是个低限值,可能是很少使用导管;注意: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或导管使用率应同时监测,这样防护措施才可能有明确的目标性;例如,你发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率在某一类ICU中持续高于90百分位数值并且呼吸机使用率常规在75和90百分位数值;因呼吸机对于肺炎是一个显着的危险因素,你就可以明确努力方向,为了降低病房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率就要减少使用呼吸机或者减少使用时间;图-1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VAP监测流程图表-1 ICU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ICU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姓名住院号性别:男女年龄____岁____月____天入院日期年月日转入ICU日期/时间转出ICU日期/时间转出至病房出院转入ICU的诊断;;ICU的诊断;;医院感染:有无感染部位感染日期危险因素:手术有无手术时间年月日手术医生手术名称转出ICU带管情况是/否;带管类型气道/呼吸机/中心静脉导管/尿管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尿管相关性感染感染日期导管使用日症状、体征:实验室证据:送检日期1_ 送检日期2_标本名称1_ 标本名称2_药敏结果1:药敏结果2:治疗※:※外动脉导管,Hickman 或Broviac 导管;如果病人有1个以上导管,只记录一次;。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汇报人:日期:•引言•医院感染现状•目标性监测策略目录•监测方法与实施步骤•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经验分享与总结01引言通过监测和分析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发现感染源和传播途径,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降低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可以发现医院在感染防控方面的不足,推动医院改进感染防控措施,提高医疗质量。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监测医院感染病例,及时识别和处理感染患者,减少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患者安全。
保障患者安全监测目的与意义包括所有住院患者,特别是手术患者、危重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等高危人群。
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医院环境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所有参与患者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
包括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等重点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
030201监测对象与范围监测时间与周期全年无休,24小时不间断监测。
监测周期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感染防控需要,制定不同的监测周期,如每日、每周、每月等。
对于高危人群和重点部门,应适当缩短监测周期,提高监测频次。
02医院感染现状呼吸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感染类型及发生率01020304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发生率较高,与医院内患者密集、空气流通性差有关。
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容易发生的感染,如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等。
主要发生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与导尿管使用不当、长时间留置有关。
主要由病原体侵入血液引起,如败血症、菌血症等,病情较重。
感染部位分布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之一。
手术后的伤口容易发生感染,尤其是清洁度不够的伤口。
主要发生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尿道和膀胱。
医院内的消化道感染主要由病原体通过食物、水源等途径传播引起。
呼吸道手术伤口泌尿系统消化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其中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常见病原体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病原体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汇报人:日期:•引言•医院感染现状•目标性监测计划制定目录•目标性监测实施过程•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与应用•目标性监测经验总结与分享01引言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目的医院感染是医疗领域的重要问题,对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背景目的和背景全院各科室,包括门诊、病房、手术室、ICU等。
重点监测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
监测范围和目标监测目标监测范围监测时间和周期从患者入院开始至出院。
监测周期每日监测,定期汇总分析。
02医院感染现状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等。
感染类型根据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数据,分析各类感染的发生率,如千人感染率、例次感染率等。
发生率感染类型和发生率感染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如免疫力低下)、医疗操作因素(如手术、侵入性操作)、环境因素(如空气、水、表面污染)等。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方式实现医院感染的传播。
感染原因和传播途径感染防控措施及效果防控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隔离措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环境清洁等方面的防控措施。
效果评价通过监测医院感染发生率、漏报率等指标,评价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03目标性监测计划制定监测对象和指标选择监测对象包括患者、医务人员、环境、设备等,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监测目的进行选择。
监测指标反映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防控措施执行效果等的指标,如医院感染发病率、手卫生依从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
监测方法和技术路线监测方法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主动监测通过定期调查、采样检测等方式进行,被动监测则通过收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等数据进行。
技术路线根据监测对象和指标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如微生物学检测技术、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等。
建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明确报告流程和责任人,确保病例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数据收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建立数据库,方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1.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医院感染管理科应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
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并通过多渠道向全院发布。
每季度向院务会、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和反馈。
3.利用信息化系统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4.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不少于每年应监测人数的10%,漏报率低于20%。
5.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定期向全院反馈。
6.开展目标性监测。
监测目标应根据本院的特点、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决定。
7.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96%,医院感染现患率≤10%;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
8.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效果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检测方法执行《消毒技术规范》。
9.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应达到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应达到高水平消毒,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0.环境卫生学的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对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11.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12.监测方法及卫生标准应符合国家规定。
篇二:1.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2.严格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
3.接触每一例患者前后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所有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手液、速干手消毒液,干手纸巾,严格手套使用指征,禁止戴手套使用手消毒液。
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范文(4篇)
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范文一、为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病例的综合性监测和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
二、为及时掌握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开展医院感染散发病例____小时报告制度,定期总结、分析,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监测资料应妥善保存。
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四、医院应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
五、根据本院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目标性监测,并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六、根据医院的耐药特点有选择的开展医院感染耐药菌的监测,并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七、当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时按我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控制制度》中的流程进行处理。
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报告制度一、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并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三、感染日期的确定是以出现症状的日期或实验室出现阳性证据(收集标本的日期)的日期认定。
四、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于____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五、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六、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检查,作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定的按本制度第四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七、小组讨论尚不能认定的,须将该病员的全部资料及讨论的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研究、分析,最后认定或否定。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制度
1.目的:调查手术部位感染、新生儿病房、EICU.ICU(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医院感染,以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率及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范围:适用于各科室、新生儿病房、ETCU›ICUo3.定义:目标性监测: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4.权责:4.1主管医生:发现相关医院感染及时主动上报。
4.2监测护士:填写患者日志。
4.3专职人员:主动、前瞻性监测,与临床医务人员报告相结合。
4.4回访人员:建立术后回访监测。
5.作业内容:5.1手术部位感染监测5.1.1监测对象被选定监测手术的所有择期和急诊手术患者。
5.1.2监测内容5.1,2.1基本资料: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年龄、调查日期、疾病诊断、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污染切口)。
5.1.2.2手术资料: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手术腔镜使用情况、危险因素评分标准(美国麻醉协会ASA评分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医师。
5.1.2.3手术部位感染资料:感染日期与诊断、病原体。
5.1.3监测方法5.1.3.1临床医生主动上报。
5.1, 3.2专职人员监测与临床医务人员报告相结合;5.1. 3.3住院监测与出院监测相结合。
5.1.3.4每例监测对象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监测系统。
5.2.4资料分析5.1.4.1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二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义100%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数5.1.4.2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某危险指数手术感染发病率=指定手术该危险指数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X1.O0%指定手术某危险指数患者的手术数5.1.4.3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5.1.4.3.1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某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该医师在该时期的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又100%某医师在某时期进行的手术病例数5.1.4.3.2不同危险指数等级的外科医师感染发病专率某医师不同危险指数感染发病专率=该医师不同危险指数等级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例数XIO0%某医师不同危险指数等级患者手术例数5.1.4.3.3平均危险指数平均危险指数二E(危险指数等级×手术例数)手术例数总和5.1.4.3.4医师调正感染发病专率医师调正感染发病专率=某医师的感染专率某医师的平均危险指数等级5. 1.5总结和反馈:结合历史同期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建议。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可以作为医院感染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具 有重要意义。
研究限制与展望
研究限制
该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监测时间较短等, 因此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样 本量和延长监测时间以验证该研究的结论。
展望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其他防控措施的 联合应用效果,以及如何优化监测方案以提高干预效果。同 时,对于不同科室和病种的医院感染风险进行深入研究,为 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病原菌分布
通过对病原菌检测数据的分析,了解 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 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危险因素分析
结合病例对照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 防控建议。
效果评估
对防控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 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防控方案。
监测结果展示
监测报告
定期撰写监测报告,包括感染发 生率、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分 析和效果评估等内容,向医院管 理者和临床医务人员展示监测结
03
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概述
监测范围
全国各级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 社区医院等。
监测指标
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检测等 。
监测对象
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医疗器械和环境等。
监测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针对重点科室、重点 环节和重点人群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分析
感染发生率
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感染发生率及其 变化趋势,识别感染高发科室和环节 ,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参考文献1: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 定义与目的
如何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如何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目标性监测是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也就是在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对高危科室、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等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目标监测监控和跟踪干预,逐步形成和健全目标监控管理新模式,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与感染监控部门的密切联系,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
开展目标性监测的具体做法:一、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监测计划。
在全面综合性监测基础上对全院的感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基本了解后,寻找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高危人群、高危因素和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制定出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的监测项目。
常见的目标性监测有:①ICU医院感染监测(包括成人和儿童ICU)。
②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
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④细菌耐药性监测。
⑤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二、开展目标性监测之前做好的准备工作①提前准备看看将要开展的目标性监测在预防感染控制方面是否有什么可以做的工作,比如加强手卫生、病人体位、口腔护理、吸痰操作及其它一些感染预防措施方面现在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措施是在监测中可以逐步实施的。
②确定监测目标后,要广泛阅读有关监测目标的文章,看看有些什么高危因素或相关因素,同时到临床去看看具体的操作,并与临床沟通,再设计相应监测表格;③与分管领导或分管院长沟通或请示,取得支持;④与科室主任护士长沟通,召开相关科室的专题会议,对监测内容、感染病例的诊断标准、报告要求等进行培训;⑤做好工作分工,本科室及临床科室各负责哪些工作;⑥与细菌室沟通一下,关于监测方面加强细菌学培养的要求;三、主要监测内容基本资料(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位、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疾病转归)、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相关性、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检出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结果)。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
附件3: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试行一、目的I开展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监测,了解各类型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二、监测方法和内容1.监测对象:被监测的病人必须是入住ICU48小时后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病人;与ICU感染率计算有关的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病人住进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病人转出ICU到其它病房后,•应追踪观察48小时,此间确定的感染仍属ICU感染.月底转出ICU的病人,如48小时后发生感染的,感染日期记在下一月;48小时内发生感染的,则该感染日期为转出ICU的日期,记入转出当月感染数.2、监测部位:监测的重点部位是由侵袭性操作所引起相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3.资料收集:每个被监测的ICU病人,每天填写“ICU病人日志”见表1.ICU病人发生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监测周期不少于3个月,ICU病人监测数量不少于50例.调查结束后将原始资料上报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办公室.三、资料分析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主要是分析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各类危险因素如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机机等相关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计算指标及方法为:1.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病人总数同期住数)医院感染病人数(例次ICU× 100%2.病人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病人日数同期住数)医院感染病人数(例次ICU× 1000‰3.与尿道插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同期尿道插管病人日数感染人数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1000‰4.与动静脉插管相关的血液感染发病率‰ =数同期动静脉插管病人日感染人数动静脉插管病人中血液 ×1000‰5.与呼机机相关的肺部感染发病率‰ = 数同期使用呼吸机病人日感染人数使用呼吸机病人中肺部×1000‰6.感染率的比较为了比较各种ICU 的感染率,必须考虑住在ICU 的病人病情.只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调正后,才能具备相同的基础进行比较.每周按照“ICU 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表2”对病人进行评定,•评定结果记入“ICU 月报表”中,然后计算ICU 病人的病情平均严重程度.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病人总数每周参加评定的标准评定的病人总分值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ICU调正率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感染率ICU7.器械使用率:ICU 内留置导尿管、使用动静脉插管和呼吸机的病人较多,因此对其引起相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肺部感染也作相应的监测.某些医疗器械的使用在确定感染危险因素的强度中具有重要作用.病人使用某些高危器械的比例即器械使用率,通常定义为单位累计住院天数如1000个住院日中使用器械的天数.尿道插管应用率‰=累计病人住院日数尿道插管病人日数×1000动静脉插管应用率‰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动静脉插管日数×1000呼吸机应用率‰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使用呼吸机日数×1000总器械应用率‰ =累计病人住院日数总器械应用日数×10008.危险因素相关感染率:以住院日数和器械使用日数计算感染率 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发病率‰ =累计病人尿道插管日数感染人数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1000动静脉插管相管血流发病率‰ =数累计病人动静脉插管日感染人数动静脉插管病人中血流×1000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数累计病人使用呼吸机日人数使用呼吸机病人中肺炎×10009.病例感染率:以处于危险因素中ICU 病人数计算感染率 病例感染率% =)插管、使用呼吸机病人(如尿道插管、动静脉病人数处在相关危险因素中的次数)感染病人数(或感染例×10010.平均住院时间: 平均住院时间=2/1-1ICU ICU 天病人数)下月第天病人数(当月第病人数当月新进病人总住院日数四、监测资料的总结报告及反馈在计算出各种医院感染发病率后,应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被监测部门反馈,并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附:表 1 ICU病人日志ICU科别:内、外、妇、儿、五官、混合、其他需注明监测月份:年月日报告日期:年月日ICU病人数:本月第1天病人数a_____下月第1天病人数b____按表计算各项指标,包括:新住进病人数:指当日新住进ICU的病人数,病人数:指当日住在ICU•的病人数,包括新住进和已住进ICU的病人.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数:指当日ICU中应用该器械的病人数.月终进行总结.3.根据ICU病人日志形成“ICU月总结”,它可提供处在某种危险因素即ICU的人群资料,在计算各种率时使用.包括:“本月1日ICU病人数”指监测月份的第一天已住在ICU病人数,•即上月未转出ICU 的病人数.本例中为3人.“本月新住进病人数”指在本月新住进ICU的病人数.本例中为17人.“本月处在危险中的病人数”指本月在ICU中住过的病人数.本例中是3+17=20人.“本月ICU病人天数”指本月住在ICU的病人住在ICU总天数.本例为98天.“本月留置导尿管病人天数”、“本月动静脉插管病人天数”和“使用呼吸器病人天数”指本月应用该器械的病人住ICU天数.本例分别为70天、40天、30天.“临床病情等级”评定,每月分4次每周一次,对当时住在ICU的病人按“ICU•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表6-2进行病情评定.在每次评定后记录各等级A、B、C、D 及E级的病人数.在评定时,按当时病人的病情进行评定,与过去的情况以及将来要出现的情况无关.有相同诊断的病人,可能不属于同一临床分类级别.•并非所有的病人均受到评定,为了方便,每月定为4周.表 2 ICU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
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最新医院感染监测计划一、背景和目的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接受治疗或护理期间,由于各种原因而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对患者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本计划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的医院感染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标和原则1. 监测目标:(1)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 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3)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和防控能力。
(4)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和管理体系。
2. 监测原则:(1) 全面监测:对全院各相关科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等。
(2) 前瞻性监测:对住院患者进行综合性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断医院感染。
(3) 回顾性调查:定期查阅出院病历,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原因。
(4) 多部门合作:加强各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1.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1) 开展前瞻性监测,定期深入临床科室和相关部门,收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单,核实医院感染诊断。
(2) 查找引起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医院感染聚焦性发生,分析感染原因,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3) 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持续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 多重耐药菌监测:(1) 督促临床科室对感染患者和可疑感染患者做到有样必采,及时送检,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2) 临床科室和检验室及时向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确定诊断的多重耐药菌。
(3) 检验科给感染管理科留报告单一份,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环境卫生学监测:(1) 对手术室、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五官科、口腔科、外科换药室等环境进行细菌菌落总数监测。
(2) 对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物品、紫外线灯等进行监测,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4.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 对使用中的消毒液(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五官科、口腔科、外科换药室等)进行污染菌量及有效浓度监测。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计划
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监测
监测对象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尤其是重症 监护室(ICU)患者。
监测内容
是否出现咳嗽、痰多、呼吸困难 等症状,以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如呼吸机使用时间、抗生素使
用情况等。
监测方法
通过定期检查、医护人员主动报 告、患者自报等方式进行监测, 并采集相关样本进行细菌学检查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
VS
监测数据的应用
监测数据不仅需要被及时记录和分析,还 需要被充分利用。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 可以发现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和影响因素 ,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下一步工作计划
完善监测体系
下一步工作计划应包括完善医院感染的监测体系,如加强院内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推广新的监测技术和 方法等。通过不断优化监测体系,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对患者基本信息、病史、用药史 等进行调查,评估医院感染风险。
数据收集与分析
通过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收集和 分析感染相关数据,为制定防控措施 提供依据。
03
监测重点环节
手术切口感染监测
监测对象
手术患者,尤其是脏器手术、 介入手术等高风险手术患者。
监测内容
手术切口是否出现红肿、疼痛、化 脓等感染症状,以及感染相关危险 因素,如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抗 生素使用等。
结果,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体分布、感染危险因素等。
02
实时报告
对于特殊情况,如出现暴发流行或感染聚集,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委
员会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03
数出来,便于理解和分析。
结果分析与解读
对比分析
将不同时间点(如周、月、季度)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观察感染 发生的变化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是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也就是在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对高危科室、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等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目标监测监控和跟踪干预,逐步形成和健全目标监控管理新模式,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与感染监控部门的密切联系,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
开展目标性监测的具体做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监测计划,在全面综合性监测基础上对全院的感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基本了解后寻找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高危人群、高危因素和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制定出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的监测项目。
常见的目标性监测有①ICU医院感染监测包括成人和儿童ICU②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④细菌耐药性监测⑤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检测。
二、开展目标性监测之前做好的准备工作①提前准备看看将要开展的目标性监测在预防感染控制方面是否有什么可以做的工作比如加强手卫生、病人体位、口腔护理、吸痰操作及其它一些感染预防措施方面现在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措施是在监测中可以逐步实施的②确定监测目标后要广泛阅读有关
监测目标的文章看看有些什么高危因素或相关因素,同时到临床去看看具体的操作并与临床沟通,再设计相应监测表格③与分管领导或分管院长沟通或请示取得支持④与科室主任护士长沟通召开相关科室的专题会议,对监测内容、感染病例的诊断标准、报告要求等进行培训⑤做好工作分工本科室及临床科室各负责哪些工作⑥与细菌室沟通一下关于监测方面加强细菌学培养的要求。
三、主要监测内容基本资料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位、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疾病转归、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相关性、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检出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结果。
四、调查登记方法①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每天到病房了解患者情况每个感染患者均需填写“感染监测登记表”由各医院根据本院情况制定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该调查表由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填写。
②监测表格信息来源患者的一般信息可从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和三测单手术信息根据麻醉记录单和手术记录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医嘱获得的信息以及专职人员现场和追踪调查所得的信息。
③在调查中要特别注意患者发热是否>38℃手术切口是否发红、有无分泌物切口敷料变化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着重注意住院时间长、病情严重、免疫力下降和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五、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及反馈①专人负责认真填写,
避免遗漏及时整理完善数据。
②如发现数据缺失及时查找和分析原因人的因素、概念、流程、方法并采取改善措施。
③每季度总结分析,不断提高监测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将调查数据向有关人员汇报。
④分析感染发生的可能因素以及感染率的变动趋势并确定下一步工作目标。
目标性监测是见成效的监测,通过制定结果目标明确了今后的监测工作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使得监测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在常规医院感染监测的基础上对高危科室、高危人群、高危因素开展相关目标监测和跟踪干预探索形成和建立目标监控的管理模式,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监控部门三位一体的紧密联系的工作关系,从而促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和确保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