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试行)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行业中大气污染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环境保护行业中大气污染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环境保护行业中大气污染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保护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地预测和监测大气污染,构建可靠的大气污染预测模型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行业中大气污染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首先,构建一个准确可靠的大气污染预测模型需要合理选择和收集数据。

首要的是收集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包括各项指标如PM2.5、PM10、O3、SO2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例如气象数据、交通状况、工业排放等。

这些数据的收集要尽可能全面,覆盖多个监测点位和多个时间段,以反映不同地区和时期的污染情况。

接下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

这一步骤包括数据的缺失值、离群值和异常值的处理,以及数据的归一化等工作。

通过预处理和清洗数据,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避免模型受到错误和噪声的干扰。

在数据准备好之后,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进行建模。

大气污染预测模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统计学方法(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机器学习方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神经网络)以及深度学习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

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和预测精度,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

模型建立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型的训练和验证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验证方法包括交叉验证、留一验证和训练集-测试集分割验证。

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训练集训练模型,然后用测试集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

通过不断调整模型参数和结构,并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可以提高模型的性能,并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

另外,为了提高大气污染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以考虑引入其他因素和方法。

例如,在预测模型中引入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前后关系,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来捕捉数据的动态变化趋势。

此外,还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空间位置信息与模型进行整合,以提高模型的空间分辨率和预测精度。

空气质量模型操作指南及案例研究

空气质量模型操作指南及案例研究

空气质量模型操作指南及案例研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空气质量模型操作指南与案例研究一、引言空气质量模型是一种科学工具,用于预测和分析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分布和变化。

环境质量模型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

环境质量模型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2环境质量模型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环境质量模型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环境质量模拟与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建立健全环境质量模型管理制度,规范环境质量模型的使用,依据国家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空气、水、土壤、声等要素环境质量模型规范化管理工作。

规范化的环境质量模型主要用于各类环境规划、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与预报预警、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应急预案等有关政策制定和文件编制。

从事科学研究的活动可不受此办法限制。

第三条本办法中环境质量模型是指运用数值方法模拟预测污染源通过介质扩散、转化或传播等形式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程度和范围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第四条本办法中环境质量模型规范化是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将各类环境质量模型推荐为可供有关环保政策制定与技术文件编制工作使用的过程。

包括组织模型验证、开展模型遴选、制定模型应用规范、推荐模型参数与基础数据等。

第五条环境质量模型规范化工作程序主要包括:模型研发或引进单位先提出申请,模型管理部门受理后,组织或委托相关技术支持机构对模型进行评估,通过模型专业委员会评审推荐、模型专家委员会审议确定、主管部门公示无异议后,由环境质量模型主管部门以推荐名录形式公开发布。

列入推荐名录的环境质量模型简称推荐模型。

第六条环境质量模型规范化工作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科学性原则。

推荐模型需经过长期的科学研发、不断验证和完善、模拟结果相对可靠,得到业内广泛认可。

(二)公正性原则。

模型的推荐要求基于统一标准评价、同行评估、广泛公示等程序,各环节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推荐模型可来源于国内自主研发模型或引进的国际主流模型,鼓励模型源代码公开共享。

(四)有序性原则。

环境质量模型规范化工作根据各要素的模型分类、性能,结合环境保护需求,分阶段、分类型按轻重缓急有序开展。

NAQPMS和CMAQ模式在臭氧预报应用中的效果检验

NAQPMS和CMAQ模式在臭氧预报应用中的效果检验

NAQPMS和CMAQ模式在臭氧预报应用中的效果检验吴莹;王玉祥【摘要】基于2017年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定量评估NAQPMS模式、CMAQ模式对O3-8h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就全年数据分析,模式预报值高于监测值,2种模式对03-8h预报的相关系数在0.67~0.79,标准化平均偏差NMB在1.1%~2.2%,标准化平均误差NME在30.5%~20.7%,均在理想范围内.按不同季节分析,NAQPMS模式对O3-8h预报效果呈现春季秋季较好、冬季较差的特征;CMAQ模式对O3-8h预报效果春季夏季较好,秋季冬季稍差.总体而言,CMAQ 模式对O3-8h预报效果较好.【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9(038)001【总页数】4页(P81-84)【关键词】空气质量预报;评估;臭氧;泰州【作者】吴莹;王玉祥【作者单位】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泰州225300;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31 前言自北京、上海等城市率先启动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以后[1~5],越来越多的城市积极开展空气质量预报[6~10]。

时至今日,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已成为地市级环境监测机构日常工作。

2012~2013年,全国出现大范围的颗粒物污染,因而业内比较关注对细颗粒物的预报。

泰州地处长三角北翼,近几年随着减排措施的实施,大气颗粒物污染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秋冬季节城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但新的环保问题随之而来,臭氧年均浓度逐年上升,主要污染物从细颗粒物逐渐转变成臭氧。

现如今,空气质量预报工作的重点也逐渐向臭氧倾斜。

作为光化学产物,臭氧预报较颗粒物预报难度增加,如何提高臭氧预报的准确率已经成为预报人员共同探寻的课题[11-12]。

定期开展预报数据回顾,评估预报准确率就显得极为重要。

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于2015年启动,依托江苏省级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具备对污染物浓度未来5 d的预报能力。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模板解读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模板解读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模板解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模板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

一、标准的背景和意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模板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规制定的,旨在规范和管理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标准的制定过程经过科学研究和专家评审,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主要意义在于:1. 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标准通过限制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减少人们接触到的污染物,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2. 促进可持续发展。

标准的实施可以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提高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3. 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

标准的设定为环境监测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二、标准的结构和要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模板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1. 空气质量评价指标:标准列举了评价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这些指标是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

2. 标准限值:标准规定了不同评价指标的限值,即允许的最高浓度。

限值的设定基于科学研究和专家评估,考虑了人体健康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

3. 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标准对于空气质量监测方法和技术提出了要求,包括监测设备的选用、监测点的设置、监测频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4. 标准的实施和管理:标准对于标准的实施和管理提出了要求,包括监测机构的责任和义务、数据报送和信息公开等方面。

三、标准的应用和意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决策参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政府可以根据标准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2. 公众监督和参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公布和实施可以增强公众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和监督,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6.09.29
•【文号】环办科技[2016]94号
•【施行日期】2016.09.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科技,标准化
正文
关于印发《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指南(试
行)》的通知
环办科技[2016]94号各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项目承担单位:
为规范和指导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全面了解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情况,掌握标准实施的环境效益、经济成本、达标技术和达标率,持续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部制定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指南(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指南(试行)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6年9月29日。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体系建设要点探讨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体系建设要点探讨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体系建设要点探讨王晓彦;刘冰;丁俊男;高愈霄;鲁宁;宫正宇;李健军【摘要】历时五年之余,基于多方面探索实践,全国先行预报部门已逐步建立起集业务预报作业平台、预报值班制度、预报会商制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预报产品交换共享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部门间合作共享机制等为一体的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体系,为国家空气质量预报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年(卷),期】2019(044)001【总页数】3页(P103-105)【关键词】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体系;要点【作者】王晓彦;刘冰;丁俊男;高愈霄;鲁宁;宫正宇;李健军【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12011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秋冬季节大气重污染过程频发,引发公众对空气质量的空前关注。

随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颁布和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实时发布,管理部门和公众已能够及时获取当前空气质量信息。

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有针对性地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公众健康,提前预知未来空气质量状况有利于启动相应的污染应急预案和指导公众健康防护,因此,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势在必行。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要求到2015年年底全国重点区域、省和重点城市分阶段逐步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体系,做好重污染天气过程趋势分析,完善会商研判机制,提高监测预警准确度,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1]。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试行)编制说明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试行)编制说明

附件5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环境保护部2015年8月—73—项目负责人:李时蓓工作指南名称: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主要起草人:孟凡李时蓓丁峰胡翠娟伯鑫易爱华胡京南唐伟何友江陈义珍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项目管理人:陈胜—74—目录1任务来源 (76)2指南编制单位 (76)3工作指南制定背景与意义 (76)3.1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法规化建设背景 (76)3.2国际环境空气质量法规模型体系建设现状 (77)3.3国外环境空气质量法规性应用模型分类体系 (85)3.4国内法规模型建设现状 (92)4工作指南编制原则与技术依据 (93)4.1编制原则 (93)4.2主要技术依据 (93)5技术方法与工作过程 (94)5.1技术方法与路线 (94)5.2主要编制工作过程 (95)6主要内容及说明 (96)6.1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 (96)6.2模型遴选工作程序 (97)6.3模型遴选材料要求 (99)6.4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验证技术方法 (100)6.5模型综合评价 (107)6.6指南附录 (110)7指南实施建议 (110)—75—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2013年,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牵头,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共同承担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环境质量模型法规化与标准化研究》(项目编号:201309062)。

项目起止时间为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

依托该项目,课题组研究了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大气和水的环境质量模型法规化制度建设现状,吸收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环境质量模型法规化、标准化建设内容、评价指标和认证制度,在调研我国环境质量模型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了我国环境质量模型法规化制度研究,提出了我国的环境质量法规模型发展方向,形成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模型的评价指标和验证方法,为建立我国推荐模型(也称为法规模型)的认证制度奠定了基础。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今天咱们来聊一聊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这件事。

你们知道吗?就像我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一样,大人们也得挑选适合的东西来了解咱们的空气到底好不好呢。

这个被挑选的东西就是环境空气质量模型。

比如说,我们在一个小花园里玩。

这个小花园里有好多花花草草,还有小虫子和小鸟。

如果想要知道这个小花园里的空气是不是很干净、很健康,那这个模型就像一个超级厉害的小侦探。

它可以把花园里的空气情况一点点查清楚,就像小侦探能找到隐藏的线索一样。

那怎么挑选这个“小侦探”(环境空气质量模型)呢?这就像是一场特别的选美比赛,但比的不是谁长得好看,而是谁能把空气的情况算得最准。

有一些模型可能在城市里用起来就特别好。

像那些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汽车跑来跑去,工厂也在冒烟。

这种环境很复杂,要是有一个模型能把汽车尾气、工厂废气还有人们生活产生的各种气味对空气的影响都算清楚,那这个模型就很厉害啦。

比如说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天都有好多好多的事情影响空气,就得找那种特别聪明的模型。

还有一些地方呢,是那种山清水秀的小乡村。

村子里有农田,有小溪,空气里都是泥土和花草的香味。

这样的地方也需要模型来看看空气怎么样。

那可能就需要一个能把农田里的农药味、泥土的气息还有小动物们对空气影响都考虑进去的模型。

就像我老家的小村子,有大片的稻田,偶尔还能看到牛在吃草,这个时候就要找适合这种田园环境的空气质量模型。

挑选这个模型的时候,还得看看它是不是容易被大家使用。

就好像一个特别难玩的玩具,大家都不会玩,那这个玩具再好也没用呀。

模型也是这样,如果那些研究空气的叔叔阿姨们用起来特别麻烦,要花好多好多时间去学习怎么用,那这个模型可能就不太受欢迎。

另外呢,这个模型得是个诚实的“小侦探”。

它算出来的结果得和实际情况差不多才行。

比如说,我们感觉到今天小花园里的空气很清新,花香特别浓,那这个模型要是算出这个小花园的空气很糟糕,那肯定就不对啦。

总之呢,环境空气质量模型的遴选就是要找到那个最适合的“小侦探”,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都能把空气的情况准确地告诉我们,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空气,让我们能一直在干净健康的空气中玩耍、成长啦。

环境评估师如何评估空气质量与污染物排放

环境评估师如何评估空气质量与污染物排放

环境评估师如何评估空气质量与污染物排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空气质量和污染物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环境评估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环境评估师如何评估空气质量与污染物排放的方法和技术。

一、空气质量的评估方法评估空气质量是环境评估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下是评估空气质量的几种常用方法。

1.监测方法环境评估师会使用各种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如气象站、空气质量监测仪等。

通过收集和分析监测数据,评估当前空气质量的污染程度。

2.模型方法环境评估师可以使用气象和空气质量模型来评估空气质量。

模型可以根据环境条件和监测数据,预测和模拟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转化过程,从而评估空气质量。

3.问卷调查方法环境评估师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对空气质量的感知和意见。

这些调查结果可以为评估和改善空气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二、污染物排放的评估方法评估污染物排放是环境评估师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以下是评估污染物排放的几种常用方法。

1.源排放清单法环境评估师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建立源排放清单。

清单中包括各种污染源的排放量和排放特征,包括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农业活动等。

通过对清单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评估污染物的总排放量和排放来源。

2.现场检测法环境评估师会前往污染源现场进行实地检测,收集相关数据。

通过采样和分析,评估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和污染物的种类、浓度等。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更为准确和细致的排放数据。

3.排放因子法环境评估师还可以使用排放因子法来评估排放量。

排放因子是衡量单位时间内单位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的指标。

通过根据活动类型和排放源的特性,结合排放因子数据,评估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三、技术应用与评估结果环境评估师在评估空气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时,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技术和工具。

常用的技术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统计分析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评估师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空气质量模拟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空气质量模拟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空气质量模拟方法随着人类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快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空气质量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空气质量模拟方法被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

空气质量模拟方法是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模拟分析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传输、扩散和变化规律,评估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空气质量模拟方法的应用可以评估工业、交通、农业等项目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环保措施和政策。

空气质量模拟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常见的方法有大气扩散模型、准双静热模型和CFD模型等。

大气扩散模型是空气质量模拟方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利用大气动力学和物理化学原理,通过离散方程组来描述空气中污染物的传输与扩散。

这种模型适用于较大范围的空气污染评估,能够模拟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播和变化规律,较为准确地预测污染物浓度分布。

常见的大气扩散模型有Gaussian模型、Lagrangian模型和Eulerian模型等。

准双静热模型是一种基于物理化学原理的空气质量模拟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工业排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影响。

该模型通过描述源排放物质的特性和环境的层流、湍流条件,预测排放物质在大气中的输送、传播和沉降过程。

准双静热模型考虑了源排放的太阳辐射对环境的影响,能够较准确地评估工业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是一种基于数值计算的模拟方法,主要用于模拟流体运动和传热过程。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CFD模型被广泛运用于建筑、交通等领域,以研究工程项目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CFD模型能够考虑各种复杂的条件和因素,如建筑风速、气象条件、周边环境等,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空气流动和污染物的传输路径与浓度分布。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空气质量模拟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与应用中。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练习题和答案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练习题和答案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通关练习题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某规划项目需模拟二次PM2.5和O3,选用()模型进行进一步模拟。

某规划项目需模拟二次PM2.5和O3,选用()模型进行进一步模拟。

A.CALPUFFB.AERMODC.AEDTD.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答案】 D2. Ⅳ类地表水环境质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限值是()mg/L。

Ⅳ类地表水环境质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限值是()mg/L。

A.10和4B.10和1.5C.15和6D.15和10【答案】 B3.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没有24h平均浓度限值的污染物。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没有24h平均浓度限值的污染物。

A.OB.NOC.COD.PM【答案】 A4.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规定,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规定,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A.数学模型法B.收集资料法C.现场调查法D.现场测量法【答案】 A5. 一般或小规模的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主要考虑()的影响。

一般或小规模的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主要考虑()的影响。

A.对区内环境B.区内经济对其C.对区内、外环境D.对区外环境【答案】 D6. (2018年)《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适用于()。

(2018年)《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适用于()。

A.液态废物鉴别B.固体废物分类C.危险废物鉴别D.放射性废物分类【答案】 A7. 某面声源宽a,长b,预测点位于面声源中心轴线上,与面源中心的距离为r。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面声源噪声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某面声源宽a,长b,预测点位于面声源中心轴线上,与面源中心的距离为r。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面声源噪声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距离r加倍,衰减3dB.距离r加倍,衰减6dBC.r<a/π时,几乎不衰减D.a/π<r<b/π时,几乎不衰减【答案】 C8. 环境监测方案中的监测计划一般不应包括()。

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主要模型及应用

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主要模型及应用

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主要模型及应用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主要模型及应用简介: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空气污染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空气质量预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主要模型及其应用。

一、静态模型静态模型是最早用于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已有的监测数据和环境因素,对未来的空气质量进行推测。

静态模型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统计方法的预报模型:这种模型主要通过分析过去的空气质量数据,结合统计学方法,利用历史数据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来推测未来的空气质量。

这种模型适用于简单的环境条件下,对气象影响较小的情况。

2. 基于监测数据的预报模型:这种模型主要通过对现有监测站点的数据分析,利用站点和区域之间的关系,推测未来的空气质量。

这种模型适用于较大范围的预报情况,但需要充分考虑各个监测点之间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

二、动态模型动态模型是近年来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和模拟计算,预测未来的空气质量。

动态模型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数值计算的预报模型:这种模型主要基于大气动力学和物理化学原理,通过模拟计算和数值模型,预测未来的空气质量。

这种模型适用于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对气象影响较大的情况。

2. 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报模型:这种模型主要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训练和学习,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的空气质量。

这种模型适用于数据量大、复杂度高的情况。

三、模型的应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应用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预警系统的建立:我国各个城市都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模型预测,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提醒居民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健康。

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治理考查方法试行

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治理考查方法试行

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治理考查方法(试行)
第一条为落实各地政府爱惜辖区空气环境质量的法定职责,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增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进展,依照《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对各设区市、县(市)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的治理考核,试行时期只考核指标。

第三条依照各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转变情形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计划》(环发〔2021〕130号,以下简称《计划》)实施情形等,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治理情形进行考核。

第四条环境空气质量依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21)进行评判。

环境空气质量转变状况评判以上一年为基数。

如某一行政区有多个空气监测站点,日均值按各站点监测的指标日均值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判。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治理每一年考核1次,考核等次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个档次。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按月通报,预考核结果按季度通报。

依照我省监测能力建设进度安排,自本方法发布之日起,对设区市指标进行逐月通报;自2021年1月1日起,对县(市)级城市指标进行逐月通报,对设区市开始考核指标;2021年1月1。

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一、问题描述空气质量对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加速,科学的空气质量预测成为省级、市级政府决策管理的必要措施。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二、模型建立1. 数据收集空气质量的预测需要收集并整理大量的气象、环境等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因素,这些数据直接影响了空气质量的生成和演化。

此外,还需要收集气象和环境监测站点的数据,以及其他一些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如工厂、道路等等数据2.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实际分析和建模前,需要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的任务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数据集成和数据变换。

3. 特征选择在建立模型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中的特征进行筛选和选择。

特征选择是指从原始数据中选择和模型拟合相关的信息,以便提高模型的精度。

4. 模型选择和训练在确定好特征和模型后,需要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模型选择和训练。

模型的选择和训练需要结合建模需求依据模型精度、计算效率、模型复杂度等多个因素确定最适合的预测模型。

5. 模型评价和验证一旦建立了空气质量的预测模型,需要对其进行评价和验证。

评价和验证需要采用一定的评价指标,比如均方差、平均绝对误差等指标。

三、模型优化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与其他多个因素有关,因此,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的优化是提高预测准确性的必要措施。

1. 阵列加权平均将气象数据阵列加权平均,提高监测数据的密集程度,减少环境污染和天气因素对数据的影响,从而提高模型预测质量。

2. 增加特征针对模型的特征数量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监测站点、增加特征等方式补充模型,提高预测模型的泛化和适应能力。

3. 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挖掘数据的隐含信息以及数据间的关联性,从而更有效地建模。

同时,数据挖掘技术也可以有效地处理大规模数据,提高模型的精准性和效率。

4.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可以通过分析大量数据自动发现数据规律和模式,从而更高效地建模。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PDF 45页)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PDF 45页)

附件4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环境空气质量模拟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环境质量模型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本指南是遴选环境空气质量模型进入国家推荐模型名录的工作文件,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模型管理部门、模型专家委员会、模型专业委员会、模型研发单位等从事环境空气质量模型规范化管理的工作人员。

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质量模型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1.4术语与定义模型评价指标:是指从模型准确性、易用性、成熟性等方面定出一系列指标,用于综合评价模型的优劣。

验证案例:是指通过现场实测等方法,获得污染源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地形数据和固定点的监测值等一整套验证数据,形成可供模型使用的输入数据,和与模型模拟结果相比较的监测浓度值。

模型科学性能验证:是指用本指南推荐验证案例或自主开展的验证案例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的过程,验证方法一般采用统计学方法。

模型软件测试:是指在相同计算平台、验证案例和输入输出参数的条件下,对模型各项性能、参数、指标及模拟结果进行分项测试。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包括模型准确性验证、模型各项性能测试、模型综合指标评价,模型专业评审等遴选工作。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规范化:是指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成为推荐模型的一系列的工作。

主要工作包括模型遴选技术工作、模型被确定为推荐模型并发布等管理工作。

推荐模型:是由环境质量模型主管部门以推荐名录形式公开发布的模型。

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空气质量是衡量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及时了解和预测空气质量,建立有效的模型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方法。

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为了建立空气质量预测模型,首先需要获取相关的数据。

目前,常用的数据来源包括气象站点观测数据、空气质量监测站点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等。

这些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包括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数据差分等。

2. 特征选择与提取在建立空气质量预测模型时,选择合适的特征对于模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包括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可以根据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最相关的特征。

此外,还可以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特征提取,提取更具有代表性和判别性的特征。

3. 模型选择与建立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的建立可以使用传统的统计模型,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也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深度学习等。

模型的选择需考虑模型的性能、计算复杂度和实际应用的需求。

同时,可以结合多个模型进行集成学习,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

4. 模型训练与调优在选择好模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训练和调优。

模型的训练可以使用交叉验证等方法,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验证集来评估模型的性能。

调优可以采用网格搜索、遗传算法等方法,寻找模型的最优超参数,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5. 模型评估与优化模型的评估是验证模型的性能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决定系数(R^2)等。

通过与实际测量结果对比,可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如果模型存在较大偏差或方差,可以通过增加样本量、优化特征选择、调整模型参数等方法进行优化。

6. 模型应用与展望建立好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可以应用于空气污染预警、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等方面。

通过预测和监测空气质量,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公众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环境空气质量模拟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环境质量模型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本指南是遴选环境空气质量模型进入国家推荐模型名录的工作文件,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模型管理部门、模型专家委员会、模型专业委员会、模型研发单位等从事环境空气质量模型规范化管理的工作人员。

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质量模型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1.4术语与定义模型评价指标:是指从模型准确性、易用性、成熟性等方面定出一系列指标,用于综合评价模型的优劣。

验证案例:是指通过现场实测等方法,获得污染源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地形数据和固定点的监测值等一整套验证数据,形成可供模型使用的输入数据,和与模型模拟结果相比较的监测浓度值。

模型科学性能验证:是指用本指南推荐验证案例或自主开展的验证案例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的过程,验证方法一般采用统计学方法。

模型软件测试:是指在相同计算平台、验证案例和输入输出参数的条件下,对模型各项性能、参数、指标及模拟结果进行分项测试。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工作:包括模型准确性验证、模型各项性能测试、模型综合指标评价,模型专业评审等遴选工作。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规范化:是指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成为推荐模型的一系列的工作。

主要工作包括模型遴选技术工作、模型被确定为推荐模型并发布等管理工作。

推荐模型:是由环境质量模型主管部门以推荐名录形式公开发布的模型。

在编制环保政策与落实环保制度等行政与技术文件时,凡涉及环境质量模拟与评估相关工作的,都应优先使用推荐模型,包括推荐的模型参数与基础数据。

高斯模型(烟团、烟流模型):非网格、简化的输送扩散算法、没有复杂化学机理、一般处理局地尺度。

网格输送化学转化模型(CTM):网格化的,包含复杂大气物理(平流、扩散、边界层、云、降水、干沉降等)和大气化学过程(气、液、气溶胶、非均相)算法的输送化学转化模型。

1.5组织编制单位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等单位起草编制。

2模型遴选2.1模型的适用性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遴选需考虑模型的适用性,适用性主要因素包括模拟的区域尺度、地形,以及模拟的污染源类型、污染物性质、排放方式等。

环境空气质量模型大部分是由各种功能模块搭建的综合性模型,不同模型的功能是相互交叉的。

空气质量模型按模拟尺度分类,可将模型划分为适用于局地尺度、城市尺度、区域尺度等类别。

针对PM2.5、臭氧等二次污染物,需要在城市与区域尺度上才能模拟各污染物主要来源的影响。

目前的网格输送化学转化模型,往往是多尺度模型,可覆盖从城市到区域甚至北半球的范围,网格分辨率可由几十千米到1千米。

按模拟污染源进行分类,可将模型(模块)划分为适用于模拟点源、面源、线源、体源、网格化污染源和特殊污染源(如烟塔合一、喷射源)等类别。

按污染物性质分类,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黑碳、一次颗粒物(烟尘、扬尘、黑碳、一次有机气溶胶)等;二次污染物和部分二次污染物,如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颗粒物中的二次组分(硫酸盐、硝酸盐、二次有机气溶胶)等。

特定情况,也应考虑特定污染物如含重金属气体的影响。

按排放方式分类,可将模型(模块)划分为适用于模拟连续性排放、间歇性排放、事故性排放等类别。

按模拟地形分类,可将模型(模块)划分为适用于平坦地形、复杂地形、岸边地形等类别。

按模型的原理进行分类,分为拉格朗日模型和欧拉模型。

拉格朗日模型对输送、扩散和化学转化做参数化等简单处理,如高斯烟流或烟团模型、粒子扩散模型等。

欧拉模型一般为网格模型,此种模型考虑了输送、扩散以及复杂的大气化学机理等,网格距可以是均一的,也可以是非均一的。

网格输送化学转化模型可处理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一般包括水平和垂直输送、水平和垂直扩散、气相化学机理的模型、云降水和液相化学转化、气溶胶动力和化学模型,部分模型还可以考虑非均相化学反应。

2.2模型遴选基本方法空气质量模型遴选是环境质量模型主管部门发布推荐模型的基础工作,是模型规范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型遴选对象主要来源于模型研发单位申报的模型和模型技术支持机构推荐的模型(不包括自己研发的模型)。

空气质量模型的遴选与环境空气质量模型规范化的发展计划密切结合,依据模型体系框架,结合环境保护需求,分阶段、分类型按轻重缓急有序开展。

本遴选指南将模型分为两大类,1.按照非网格、简化的输送扩散算法、复杂化学、一般处理局地尺度的高斯模型;2.网格化包含复杂物理、化学过程算法的输送化学转化模型。

模型遴选主要模型对物理化学过程模拟的科学性进行评估,采用符合主要法规应用需求的案例进行测试。

3模型遴选工作程序遴选技术工作主要包括模型科学性评估、模型各项性能测试和模型综合指标评价等模型评审工作。

模型研发单位申报模型的遴选工作程序:先由模型研发和应用单位提出申请,并按遴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模型管理部门受理后,组织或委托相关模型技术支持机构对模型进行测评和评估;模型技术支持机构接受环境质量模型主管部门委托后,参考模型申请材料,对模型的原理、功能、适用性、应用情况及验证报告,对照模型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逐项分析、测评与评审,并从模型准确性、易用性、成熟性等综合指标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提交环境空气质量模型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结合评估报告给出同意推荐或不同意推荐的结论,并提交环境空气质量模型专家委员会审议。

模型技术支持机构推荐模型的遴选工作程序:由模型技术支持机构根据环境质量模型规范化的发展需求,比选适用的主流模型,按遴选要求准备模型相关材料;并对模型准确性、成熟性、适用性等综合指标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提交模型环境空气质量模型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结合评估报告给出同意推荐或不同意推荐的结论,并提交模型专家委员会审议。

对于模型技术支持机构自己研发模型的遴选工作按模型研发单位申报模型的遴选工作程序进行。

4模型遴选材料要求4.1模型遴选材料内容模型研发单位需填报《环境空气质量模型规范化申请表》(见附录A),并随申请表提供模型文档资料清单,验证报告和验证数据,技术支持文档,以及模型应用说明等相关技术资料。

4.2模型技术说明模型的科学描述资料,包括物理、化学过程的应用公式描述、数值算法的报告及相关科学论文。

高斯模型应包括平坦地形不同稳定条件条件算法、复杂地形算法、建筑物下洗、沉降算法、化学转化算法和适用污染物的描述;烟气抬升算法;输入气象条件和输入排放数据的要求。

网格输送化学转化模型应包括水平和垂直平流算法、边界层和扩散算法、气相化学反应机理、气溶胶动力学和化学机理、云-降水及液相化学反应、干沉降等;烟气抬升算法;输入气象条件和输入排放数据的要求及前处理。

4.3模型验证要求提交按已发布的验证案例或自主开展的验证案例形成的模型验证报告,与已推荐模型/国内外主流模型的比较分析报告。

提交验证报告中涉及模型输入、输出的全部数据,验证数据必须是可读的电子文档。

模型验证原则上采用模型主管部门发布的验证案例的验证数据,但在发布的验证案例不适用的情况下,可采用自行提供的并由模型主管部门审核后验证案例进行验证,同时还需递交验证案例的原始数据及案例说明。

高斯模型验证资料应包括平坦地形不同稳定条件案例模拟;烟气抬升、复杂地形、建筑物下洗模拟,沉降算法验证,化学转化算法和适用污染物的验证。

包括准确性所能模拟污染物种的均值、最高值的再现,相关性(排放变化、区域变化、日变化、季节变化)。

网格输送化学转化模型应包括水平和垂直平流算法、边界层和扩散算法、气相化学反应机理、气溶胶动力学和化学机理、云-降水及液相化学反应、干沉降等,烟气抬升算法,输入气象条件和输入排放数据的要求及前处理。

模型准确性测试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标准要求污染物的均值、最高值的再现、AQI和污染事件的再现,各种化学组分的再现,相关性排放变化、区域变化、日变化、季节变化。

4.4技术支持文档提供电子版的模型运行程序、程序源码等模型相关资料,并注明模型的版本号,程序源码是否公开。

并提交带有模型计算方法的技术说明、模型需要的基本数据等相关说明,用户操作手册,模型更新情况等电子版和纸版的技术支持文档。

4.5模型应用说明提交模型应用案例,国内外各行业、各领域应用情况,作为其他国家/地区推荐模型的情况,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情况等模型应用说明。

4.6申请报告与附件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模型规范化申请报告主要内容及附件要求见附录D。

5模型验证案例5.1验证案例来源与主要内容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验证案例由环境空气质量模型主管部门组织发布及更新。

验证案例一般包括污染源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地形数据和固定点的监测值等一整套验证数据。

5.2验证案例库本指南提供国内外模型验证案例共18个。

其中环境空气质量模型主管部门发布了内蒙古正蓝旗上都镇—平坦地形验证案例,其余引用了美国环保署发布的验证案例。

已发布的验证案例及说明见附录C。

18个验证案例中包括平坦地形、复杂地形和近海岸,涉及农村和城市两种土地类型,污染源排放高度从近地面源到240米不等,污染源有单点源和多点源,监测污染物种类有SO2、SF6等,监测点范围从0.2公里到50公里,监测时间从26小时到1年。

5.3验证案例更新完善国内机构自行建立的验证案例经同行专家认可和推荐,由环境空气质量模型主管部门列入验证案例库。

6模型验证技术方法6.1模型验证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模型验证采用模型验证案例法、模型比较法等技术方法。

首先选择适用的模型验证案例,输入给定的模型数据,包括污染源、气象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地形数据等,按待验证模型的输入格式要求处理、以及模型相关参数,运行需验证的模型,获得输出结果。

根据模拟污染物特征及相关参数需求,输入模型计算网格、计算点坐标,以及污染物沉降或转化等参数。

模型各参数设置应结合模型模拟范围和模拟污染物特性进行说明。

模型模拟计算时,应严格采用验证案例所提供的输入参数,除根据模型输入需要调整数据格式外,不得随意对验证案例的数据信息进行其它调整或修改。

如果同类模型中已有推荐模型或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主流模型,则还需采用模型比较法,输入相同的模型数据与参数,获得不同模型的输出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