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经典范文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规划第一篇: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世界各国实现新一轮经济突破的共同战略目标。
美国决定在10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重点发展新能源、宽带网络和生物工程产业,保持航空产业的国际领导地位;欧盟计划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发展;日本则将重点发展环境能源与健康产业,到2020年创造100万亿日元的新资产。
近十年以来,世界材料产业的产值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
当前,微电子、光电子、新能源、化工新材料成为了研究最活跃、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为投资者所看好的新材料领域。
在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拉动下,未来中国新材料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
具体涵盖: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
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综观全世界,新材料产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支撑着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各个国家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
主要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投入和发展。
美国政府在1991至1995年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就将材料科学与技术列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自1996年以后,该计划的制定方式有所变化,由DARPA(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年度修改方案交国会审议,近年有关材料的立项列入到《国防领域的研究、开发、实验及评估计划》中的61101E子项(国防研究科学,该子项包括信息科学、电子科学和材料科学三大领域)和62712E(材料与电子技术,该子项包括材料加工技术、微电子器件技术、低温电子器件技术和军用医疗与损伤技术四个领域)中,主要预算合计为15亿美元左右。
新材料行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行业发展规划我国新材料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石墨烯、气凝胶等材料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处于同一起跑线,产业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但在关键材料领域,我国市场对外依赖度较大,自给率不足,国产化水平低,未来仍需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总的来看,新材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和支柱性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全行业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式转变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为了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未来几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按照“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倍增”的战略部署,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指导思路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出、分类实施、因地制宜、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基本原则,采取强制与激励相结合方式,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标准规范、技术推广等方面全面推进产业发展。
第二部分原则1、坚持开放发展。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本着互利共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加快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2、政府引导,市场推动。
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研究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3、创新供给。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产业做大做优做强的基点放在大力创新上。
瞄准重点方向,着力提升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供给水平,着力提升产品、服务等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新技术、新业态加速产业化,着力形成产业发展新动力。
4、因地制宜,示范引领。
着眼区域实际,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研究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能效标准。
制定合理技术路线,采用适宜技术、产品和体系,总结经验,开展多种示范。
第三部分产业环境分析我国新材料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石墨烯、气凝胶等材料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处于同一起跑线,产业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新材料产业范文范文

新材料产业范文范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材料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新材料产业的兴起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也给环境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背景和意义、新材料产业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新材料产业的未来进行探讨。
首先,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背景和意义。
传统的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和陶瓷材料等,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重量大、强度低、耐用性差等缺陷。
而新材料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用性好等优势,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材料的要求。
另外,新材料还具有其他独特的特性,如超导性、半导体性和光学性等,这些特性使得新材料在电子、光电、信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新材料还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具有可循环利用、降解性好等特点,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新材料产业的现状和趋势。
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材料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5%,已连续多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在各类新材料中,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和聚合物材料等发展最为迅猛。
同时,新材料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
传统的材料产品产量下降,而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材料产品产量逐渐增加。
未来,新材料产业将以高性能、功能性和绿色环保为主要发展方向,同时也将向高端化、差异化和专业化的方向转变。
最后,新材料产业的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材料产业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
在电子信息领域,新材料将为半导体、光电子和显示器件等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能源领域,新材料将为新能源装备和节能环保提供重要支持。
在生物医药领域,新材料将为生物材料和医药器械等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此外,新材料还将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新材料产业具有重要的发展背景和意义,其发展现状和趋势也十分可观,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材料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新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以应用于制造业、医疗、能源等各个领域,对提升产业水平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的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首先,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应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我国新材料产业应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升新材料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化方面,要加强新材料产业链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企业,推动新材料产品的市场化。
其次,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应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为了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简化创新项目的审批流程等。
同时,政府还应提供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投资,支持新材料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第三,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应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新材料产业是一个全球性产业,国际合作和交流对于新材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国应加强与国际新材料组织和国际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新材料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整体水平。
最后,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新材料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包括科研人员、工程师、技术人员等。
因此,要加大对新材料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并鼓励优秀的人才留在新材料产业,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总之,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应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政策支持为保障,国际合作为依托,人才培养为基础,全面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从大国走向强国,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贡献。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1)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投资建设规划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总产值从2010年的0.65万亿元飞速发展到2017年的3.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超过25%。
据工信部消息,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工信部将从今年开始继续制定和出台一系列产业促进政策和措施。
其中包括,编制实施2018年新材料产业折子工程,设立中国制造2025产业发展基金,制定支持新材料产业推广应用相关政策,启动实施“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挥区域示范引领作用,加快产业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市建设发展转型,实现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
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据国家和xx省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区域产业xx年发展情况,制定该规划,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着力调整优化结构,大力发展高端产品,推进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二、原则1、创新驱动,集聚发展。
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探索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集成创新模式,促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推动龙头项目落地和关联产业集聚,培育特色产业园区、集群,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2、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要素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核心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发展新格局。
3、坚持优化布局。
统筹资源、能源等因素,立足区域市场需求,合理布局产品产能。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形成周边带。
4、坚持融合发展。
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5、政策引导,市场推动。
推动产业发展既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又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和机制,把各种要素引导到产业发展中来,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经典范文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一)产业界定与特点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
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
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
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
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欧盟、韩国等也制订了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计划。
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强劲发展的阶段,有关资料表明,未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0%以上。
随着新能源、光电子、微电子、航空、汽车等产业的发展,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新型平板显示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三)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全省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4881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15.09%提高到2008年的24.03%,其中,10类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2000亿元,拥有国家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18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近80家。
新材料产业范文范文

新材料产业范文范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材料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材料产业是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为核心的产业活动,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巨大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探讨新材料产业的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新材料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新材料产业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新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与环境等领域,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导热导电性能等特点,可以大幅提升产品性能和效能。
其次,新材料产业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
新材料产业链条长,涉及原材料开采、加工制造、产品研发等多个环节,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也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再次,新材料产业可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新材料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资源。
然而,目前新材料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新材料产业链条不完善。
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链条较长,涉及多个环节,但是整个产业链条仍然不完善,研发创新和应用落地有待加强。
其次,研发投入不足。
虽然我国在新材料研发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创新能力不强。
第三,市场需求不明确。
现阶段市场对新材料的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不明确使得新材料产业规模扩张受到限制。
第四,产业链协同不畅。
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存在产学研合作不足,产业链各环节协同不畅,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新材料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和创新创业环境。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优化政策支持,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其次,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
增加新材料研发的投入,提高研发水平和技术含量。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和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投身新材料产业,培养新一代的科技创新人才。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材料产业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
在新材料的应用领域中,包括但不限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等多个领域。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因此,我们有必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以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新材料技术研发的投入。
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只有不断加大对新材料技术研发的投入,才能够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研发体系,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新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培养更多的新材料研发人才,推动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新材料产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新材料产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新材料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的新材料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国际技术合作与创新,拓展新材料产业的国际市场,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再者,我们需要加快新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仍然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
我们需要加快新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新材料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
我们需要加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推动新材料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新材料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新材料产业的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
政策支持是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新材料产业政策体系,出台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为新材料产业提供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融资支持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新材料产业的服务保障,为新材料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创业环境和服务保障。
总之,新材料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制定一份全面的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陕西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一、背景介绍陕西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为了推动陕西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制定陕西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发展目标1. 建立完善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企业,推动陕西新材料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3. 提高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4. 加强新材料产业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重点1. 建设新材料研发创新平台,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新材料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2. 加强新材料产业链的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陕西新材料产业的竞争力。
3. 加强新材料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新材料专业人才。
4. 加大对新材料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5. 加强新材料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国际先进的新材料技术和项目引进。
四、政策措施1. 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 建立健全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为新材料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3. 加强新材料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4. 加强新材料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
5. 加强新材料产业的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发展。
五、预期效果1. 到2025年,陕西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成为陕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2. 新材料产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陕西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3. 提升陕西新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品牌。
4. 推动陕西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陕西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总结陕西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旨在推动陕西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支撑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各国纷纷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以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新材料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
一、新材料产业的现状新材料产业是指以金属、非金属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为代表的一类新型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轻、薄、高强、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
目前,全球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各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新材料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完善、市场需求不明确等问题,制约了新材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新材料产业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
然而,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短板突出,制约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2. 产业链不完善。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产业链支撑,包括原材料供应、加工制造、市场销售等环节。
然而,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的产业链还存在不少短板,制约了新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3. 市场需求不明确。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但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市场需求并不十分明确,导致一些新材料产品无法得到有效的市场推广。
三、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1. 加强技术创新。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应当重点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建立专门的技术创新基地,加大对新材料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
2. 完善产业链。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应当重点完善产业链,加强原材料供应、加工制造、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协调配合,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3. 确定市场需求。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应当重点确定市场需求,加强与市场的对接,推动新材料产品的市场推广,提高新材料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性、先导性产业。
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是维护产业安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内在要求。
为指导"十四五"期间我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造强省建设行动计划》《省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编制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及面临形势(-)"十三五"发展回顾"十三五”期间,按照制造强省建设要求,我省全面实施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11% , 2020年全省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7175亿元,占全省新兴产业产值总量的29.74% ,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
磁性材料、氟硅新材料、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等细分领域产业规模领先全国。
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十三五”期间,新材料领域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U 项,省级一等奖17项。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溅射靶材、大尺寸单晶金刚石、集成电路用12英寸硅单晶棒制造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成功,突破了国外封锁和垄断,有力地推动了集成电路、高清显示等产业产业的国产化进程。
创新平台持续完善。
新材料领域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8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
新建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区域中心,布局建设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2家,在柔性电子材料、表面处理、航空材料等领域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创新平台。
7所高校院所材料科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l%0领军企业不断涌现。
"十三五"期间,培育新材料领域雄鹰企业30家,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9家,新增上市公司22家。
在磁性材料、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高端铜合金、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领军企业,引领相应领域新材料产业发展。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经典范文5p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一)产业界定与特点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
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
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
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
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欧盟、韩国等也制订了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计划。
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强劲发展的阶段,有关资料表明,未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0%以上。
随着新能源、光电子、微电子、航空、汽车等产业的发展,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新型平板显示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三)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全省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4881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15.09%提高到2008年的24.03%,其中,10类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2000亿元,拥有国家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18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近80家。
新材料行业年发展规划研发创新打造高科技材料产业链

新材料行业年发展规划研发创新打造高科技材料产业链新材料行业年发展规划:研发创新打造高科技材料产业链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新材料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材料行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年度发展规划,旨在加强研发创新,打造高科技材料产业链。
一、背景介绍新材料行业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材料市场,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新材料企业和科研机构。
然而,我国在新材料研发与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此,制定年度发展规划,着力促进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我国新材料行业的年度发展规划旨在实现以下总体目标:1. 提升我国新材料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推动新材料科技创新;2. 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材料企业;3. 加强新材料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4. 构建完善高科技材料产业链,提升我国新材料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重点任务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新材料行业年度发展规划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1. 加大研发投入加大科研项目和基金的投入,支持新材料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
同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推动新材料研发的转化和应用。
2. 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对新材料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3. 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新材料与传统产业的紧密结合,推动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鼓励新材料在能源、环保、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新材料领域的标准制定和合作项目,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新材料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近年来,新材料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为了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本文将从需求增长、技术研发、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等多个角度探讨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一、需求增长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需求的支撑。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于高性能、多功能的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新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加大对新材料需求的研究和预测,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二、技术研发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的创新。
只有通过持续的研发,才能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为此,需要建立健全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要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
可以通过给予税收优惠、设立资金扶持等方式,激励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提高技术水平。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促进技术创新的良性竞争。
四、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
首先,要加大对传统材料的改进研发,提高其性能、降低成本,逐步替代传统材料。
其次,要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条。
最后,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新材料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五、市场拓展新材料产业的市场拓展是规划实施的关键环节。
要加强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同时,还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资金支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
可以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丹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丹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Virtue carries wealth. On the morning of November 2, 2022丹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新材料产业是当今科技发展最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产业中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好的一项新兴产业;作为我市具有较强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新材料产业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市新材料产业基地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依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江苏省“十一五”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充分发挥我市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一、发展背景和现状一产业界定及分类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具有优异性能的先进高性能材料和新兴材料;包括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本纲要针对我市具有特色的新型化工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碳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作出规划;1.新型化工材料化工材料分为和两大类;化工用金属材料又可分为和;黑色金属材料主要指和,多数化工机械设备是用和制成的;高合金铁、高如高硅铁、高镍铁和各类以及、、、、及其,也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非金属材料在化工中的使用日益广泛,主要有、、、、、不透性等类;塑料发展迅速,耐蚀性优良,应用最广泛;不透性石墨既耐热、耐酸、还具有高热导率,用量也较多;陶瓷、玻璃等耐酸性良好,但性脆,又不能制成大体积设备,所以其本身用途有限,但可用来搪、衬金属表面,制成耐蚀的搪瓷设备,搪或衬玻璃的槽、罐等;结合我市新型金属材料产业发展实际以及我国近几年编制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本纲要针对我市具有特色的有机硅材料、有机氟材料、高性能纤维、纳米化工材料、无机功能材料等材料产业作出规划;此段具体要根据调研情况来写2.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金属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有明显的性能价格比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将新型金属材料分为19类,具体如下:高纯金属及氧化物、新型铝镁合金材料、特种铜合金材料、稀有金属及稀土金属材料、大直径硅单晶及新型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形状记忆合金、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贵金属材料、特种金属靶材、新型高性能低合金钢和合金钢材料、金属纤维及微孔、非晶和微晶合金、特种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特种用途钢丝及钢丝绳、表面改性金属材料、触媒材料、磁性材料、新型高强高效焊接材料;鉴于新型金属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市新型金属材料产业发展实际以及我国近几年编制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本纲要针对我市具有特色的高温结构材料、镁、铝、钛合金材料、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特种功能材料、金属粉体材料及粉末冶金技术等五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3.新型碳材料新型碳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民用工业、体育器材、生物医学、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由江苏省经贸委组织编纂的前沿领域新材料将新型碳材料产业分为5类,具体如下:碳纤维产业、石墨产业、金刚石产业、炭黑产业及活性炭产业;结合我市新型碳材料的产业现状,本纲要针对我市具有特色的碳纤维及其制品、碳纤维基复合材料、高纯石墨制品、高端金刚石工具拉拔模具及金刚石工具等3类新型碳材料产业作出规划;4.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材是指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生产的具有优异性能,节约能源和资源,有利于环保并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可分为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高效保温隔热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玻璃钢制品、高新技术玻璃及制品、高性能混凝土和新型装饰材料等;新型建材具有轻质、高强、可大型预制,节土、节能、利废、环保、节约资源、高性能、多功能等许多优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高新技术不断地向建材领域渗透,建材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新型建材已成为新材料发展中具有活力,产业化前景看好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市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发展实际以及我国近几年编制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本纲要针对我市具有特色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煤矸石砖、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复合新墙材等材料产业作出规划;二产业发展现状近几年来,随着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市紧紧抓住国际新材料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新材料产业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具备了提升发展的产业基础;1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基础;我市属国家科技部命名的国家级新材料基地之一,该产业2009年销售收入达140亿,占全市销售收入的%;目前主要产品有乙二醇、超纯净镍基合金、模具钢、铜包铝双金属线、镀锌板和彩涂板、氟碳喷涂金属墙板、电梯装潢材料、格栅栏、玻璃窑用熔炼耐火材料、玻璃纤维、云母绝缘体、玻璃纤维短切毡等产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家,重点发展功能纤维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和新型化工原料等四大系列产品;据统计,当前我市新材料产业中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在建、在手项目共有15个,总投资约达140亿元,将为我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核心产品群;功能纤维材料主要以恒神碳纤维、中亚新型材料为引领,其中江苏恒神投资亿元3000顿/年丙烯腈碳纤维项目属于全国生产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江苏中亚新型材料开发的短流程一步法连丝毡生产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高性能金属材料主要以巍华、呈飞、圆通、天工、大力神、利华国际为引领,其中呈飞、大力神与“大飞机”项目配套实现成功对接;巍华超纯净镍基高温合金属航天、军工关键材料,填补国内空白;天工集团引进的1300吨精锻机时国内唯一产品加工长度可达16米的先进设备,可锻造不规则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主要以大力神科技、申阳集团、合发集团、奇一科技等企业为引领,目前正在实施大力神科技投资10亿元的60万吨/年镀锌板及50万吨/年彩涂板项目、凯伦铝业投资7亿元的新型铝合金型材,投资1亿元的高速公路隔音护栏、奇一科技投资亿元的聚丙烯发泡保温材料项目;新型的化工原料主要以丹化科技为引领,主要实施丹化集团投资10亿元整体搬迁及10万吨/年乙二醇、江苏太湖化工投资亿元的年产5万吨树脂单体等重点项目,丹化煤制乙二醇技术属于世界首例,被列为中科院60周年十大重大创新成果之一;3产品技术含量愈加明显;我市新材料重点产品中,新型金属材料领域的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航空航天及军工领域特种金属材料成为发展亮点;其中巍华合金采用镍基高温合金、钛合金为主要材料,研制开发的多类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军工领域新型结构件,产品技术水平填补国内空白;豪然喷射成形7055铝合金材料,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产业空白;新型碳材料领域碳纤维及其制品、高纯石墨碳材两大板块特色明显;其中江苏恒神碳纤维及其制品,技术水平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苏润高碳材生产的高纯石墨碳材及高性能增碳剂技术工艺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型化工材料领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有机硅新材料、特种工程塑料、重交道路沥青三大领域系列产品;其中,有机硅新材料已经形成从有机硅单体、有机硅混炼胶、硅橡胶较为完整的基础材料产业链;同时,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以及玻璃纤维、医用材料、稀土与磁性材料等一批高品质、高质量的新材料产品也在加速发展之中,进一步丰富了我市特色新材料产品种类;4产学研联系紧密;近几年,我市在新材料领域内的企业十分注重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新材料企业中,共设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8个,重点企业大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平台,如江苏宏达的“江苏省有机硅工程技术中心”、“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江苏恒神的“PAN基碳纤维工程技术中心”等;同时,中亚玻纤、康祥集团、海通化工、爱邦电子、新宇化工、东方生工、忆诺唯合金等企业都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开发各类纤维材料、医用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三存在问题1是企业自主研发水平不高,前沿领域新材料比重较低;我市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水平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从学习模仿向自主创新的方向前进,研究开发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但是总的来看,我市相比国内外技术前沿领域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在新材料的研制上,跟踪国外的多,自主创新的少;在新材料的应用上也是跟着国外走;在生产工艺技术上,除了一些传统材料外,仍以引进为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数量不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2布局比较分散,产业集聚尚未形成,企业综合实力较弱;缺乏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企业之间缺乏产业关联度,也没有相应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没有形成有机整体的产业链,对产业的引领和支撑不足;3缺乏高端技术人才,人才流动较大;目前我市从事新材料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和机构的数量都很有限,而且均分散在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里,竞争激烈,很难形成合力,研究开发更多的是为满足企业的直接需求,很少开展新材料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同时,企业科技投入虽然有较大增加,但科技投入在全省仍处于落后地位,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机制尚不完善:创新载体数量不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也不完善;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一发展思路面对我国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从提升产业层次角度出发,按照“合理引导、高端定位、重点突破、梯次培育”的原则,重点发展新型金属材料、新型碳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建筑材料4大特色板块,梯次培育新型电子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陶瓷材料、医用材料等前沿领域、高成长性新材料板块;淘汰落后工艺装备、淘汰缺乏竞争力低档产品,通过资产重组,盘活存量,提高企业活力;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对新材料重点项目和人才引进的扶持和政策配套,加快开发综合性能高、资源消耗少、环境负荷低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全面提升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我市新材料产业布局更优、产业规模更大、集聚程度更高和企业竞争力更强的发展态势,促进我市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二主要目标此部分要修改1.经济增长目标:到2012年,新材料产业的销售收入总额达到500亿元左右,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的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2.企业培育目标: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成长性企业,到2015年,培育3-5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8-10家超50亿元、20家以上超10亿元的企业集团;3.技术创新目标:到2015年,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技术研发平台20个,新增专利40项以上、产学研成果转化10个以上,重点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达到当年销售收入的3%-5%;4.载体建设目标: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形成覆盖丹阳、扬中、句容、镇江新区等地区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布局,到2015年力争建成5-6个省级以上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三发展路径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我市不少新材料企业发展中积累的素质性问题也逐渐暴露,如创业活力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盈利水平下降等;在此背景下,我市新材料企业能否迎接挑战,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既是解决新材料企业发展困境的有效办法,又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更是我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为加快我市新材料产业爆发式增城,现提出重点发展化工产业、金属材料产业及碳材料产业的路径;1、依靠我市化工产业基础,在稳步发展工程塑料、新型涂料等新型化工材料产业,渐次提高相关企业产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有机硅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1拓展现有有机硅产业规模;立足新型化工产业龙头企业江苏宏达,在大力发展现有优势新型化工材料—硅橡胶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多品种硅油、特种硅基材料等新型化工材料的产业化,如甲基苯系列有机硅新材料、苯基硅油、苯基硅橡胶、苯基硅树脂、乙基氯硅烷等,引入或建立相关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实现其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一步扩大我市有机硅产业规模;2延长有机硅产业链,加快有机硅下游产品生产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实施;以现有有机硅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加快有机硅下游产品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在LED灌封胶、航空用耐高温润滑油、高温硅树脂、耐高温硅橡胶以及高档化装品等有机硅下游产品,引入或建立相关龙头、骨干企业,稳步实现有机硅产业下游产品的产业化实施,为镇江市新型化工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3着力打造有机硅副产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开展有机硅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引入与有机硅工业相结合的企业,实现有机硅产业产生副产物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投资、节能减排的目的;2、目前,新型金属企业升级有四种方式:工艺升级——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新流程,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其主要实现方式为“转移+升级”;产品升级——改进老产品,推出新产品,使产品复杂化、单位价值提高,其主要实现方式为“转移+升级”;功能升级——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如从加工环节向设计、营销、品牌等环节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其主要实现方式为“重构+升级”;跨行业升级——利用在原行业的某种优势进入新行业,其主要实现方式为“整合+升级”;如今,我市新型金属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共识已经基本形成,但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企业升级目标等问题仍值得各企业深思;从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我市新型金属企业需要根据行业特征和自身能力,并充分考虑外部环境,选择适宜的升级路径;因此,根据我市新型金属材料企业起步相对较晚、底子薄的现状,除天工国际、豪然喷射和江苏巍华等少数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选择功能升级外,其余企业皆以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为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一个关键时期,如果我市企业升级的路径选择不当,就会使整个社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为此,镇江市政府要为新型金属企业升级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与支持;1把鼓励协作配套与并购重组作为推动新型金属企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协作配套和并购重组,对资源进行再配置,有效发挥各种资源的功效,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动新型金属企业升级的重要经验;2把推进融资体系建设作为推动新型金属企业升级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新型金属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解决新型金属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3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结构作为推动新型金属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方向;结构问题是阻碍新型金属企业升级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快调整优化结构有利于新型金属企业突破要素供给趋紧和生产能力过剩的约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新型金属企业长远发展和稳定发展的治本之策;4把建立新型金属企业创业推进体系作为推动新型金属企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基础;创业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就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而且有助于调整优化结构,推动新型金属企业升级发展;5把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动新型金属企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完善公共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和重点,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为新型金属企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就显得更为迫切;3、围绕镇江市新型碳材料现有的产业基础,发展市场前景比较广阔的新型碳材料产业;1、完善碳纤维产业链;大力发展以碳纤维预浸料为代表的航空产业及民用工业碳纤维复合材料,以碳纤维织物、布为代表的建筑物补强及体育用品游艇、各种球拍、鱼杆碳纤维复合材料,着力发展以碳纤维电缆芯、塔杆及风电叶片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同时,有侧重的加大高端汽车、轨道交通、医疗卫生、深海采油及油井装备领域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力度,为碳纤维产业链的加粗加固打下坚实的基础;2、提高成长性企业的产能;进一步拓展高纯石墨碳材、金刚石工具的产能,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并重点开发高纯石墨的制备及应用开发技术、高端金刚石工具拉拔模具、金刚石工具等;推进高纯石墨碳材应用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生产高纯石墨碳材系列产品、高端金刚石工具,建立或引入1-2个相关骨干企业;三、重点任务一突出重点领域,提升产业层次;围绕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生产集聚的产业发展目标,确立产业发展重点,选准新材料产业主要方向,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我市的新型化工材料、金属材料、碳材料、建筑材料三大领域,进一步提升新材料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确保新材料产业爆发式增长1.新型金属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合金、轻质金属基复合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如各种兼具高强高韧和优异成形性能铝合金、耐热和变形镁合金、低成本高性能钛合金、高温合金、航天航空、冶金机械、电力电器等领域的特种材料;重点突破上述轻质金属材料成分设计和工业化熔制技术、超轻金属结构和层板复合结构的设计及制备技术、增强体和基体的空间及尺度可控复合技术、精确成形技术以及先进粉末冶金技术;加快拓展新型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社会生活等各领域的应用,形成高性能合金材料产业链;点发展各种兼具高强高韧和优异成形性能铝合金、耐热和变形镁合金、低成本高性能钛合金、高温合金、轻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航天航空、冶金机械、电力电器等领域的特种材料;2.新型碳材料:重点发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纯石墨碳材;重点突破高性能PAN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开发技术、高纯石墨制备的关键技术;重点培育风力发电设备和汽车零部件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同性石墨与核石墨碳材、高端金刚石工具拉拔模具等技术;加快拓展碳纤维在航空、轨道交通、碳纤维织物领域的应用,形成以碳纤维及其制品为核心的碳纤维产业链;重点发展碳纤维及其制品,实现稳定的T700产业化,重点开发碳纤维基复合材料;高纯石墨的制备及应用开发技术;高端金刚石工具拉拔模具、金刚石工具等;3.新型化工材料:重点发展有机硅、工程塑料、重交通道路沥青等;重点突破有机硅单体、硅橡胶混炼胶、特种硅油领域的关键技术;特种工程塑料、改性工程塑料、降解塑料、塑料合金制备等;大力拓展有机硅应用领域,加快形成有机硅产业链;重点发展有机硅、工程塑料、新型涂料、重交通道路沥青、专用催化剂和化工助剂等;包括有机硅单体、硅橡胶混炼胶、特种硅油领域的关键技术;高性能工程塑料、改性工程塑料、降解塑料、塑料合金等;利用环烷基原油资源生产重交道路沥青等;4.新型建筑材料:重点发展新型建筑结构材料和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包括高韧性、高抗裂、高耐久等高性能混凝土的外加剂及制备技术;防火、防腐和保温隔热的功能性涂料制备技术;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等;重点突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外加剂及制备技术,利用湖泊和江河淤泥、农作物秸秆、脱硫石膏和固体废弃物生产节能建筑材料的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新型建筑结构材料和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包括高韧性、高抗裂、高耐久等高性能混凝土的外加剂及制备技术;防火、防腐和保温隔热的功能性涂料制备技术;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等;。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经典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经典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所导致的交流越来越多,促使新材料概念的兴起。
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在新兴的全球经济中已经变得不可或缺,这是许多国家争夺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业进步指标,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我们结合国家政策,针对新材料产业的特点,结合有关部门的意见,结合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以期促进新材料产业的竞争力。
一、政策发展:
(1)强化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改善相关资源配置,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
(2)提高税收优惠政策,推进新材料研发、生产的税收优惠,科学合理投资。
(3)建立新材料市场报价机制,完善定价机制,确保新材料产业发展有序进行。
二、强化科技支持:
(1)建立新材料行业研究院,强化新材料行业研发、产品质量控制能力。
(2)提升新材料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应用研究能力,丰富项目应用。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学术交流,丰富行业人才储备。
三、推进环境友好生产:。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新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材料,性能主要,硬度,弹性及韧性与强度等机械性功能材料,目前主要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及船舶与汽车铁路与环保,新能源等重要领域的关键性材料。
目前国内新材料生产厂家超1万2千家。
2017年我国新材料市场规模3.1万亿元,到2020年新材料规模将增长超6万亿元,到2021年,我国新材料市场规模将达8万亿元。
当前时期是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结束WTO过渡期,加快融入国际经济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产业发展既要符合国家总体规划,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要适应全球化过程中更为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不断提高竞争力,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新的形势和任务,将对我国产业产生重要影响。
为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立足区域需求。
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
第二部分指导原则1、开放融合。
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2、坚持转型发展。
引导要素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发展。
3、坚持协调发展。
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有序发展。
第三部分产业发展分析新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材料,性能主要,硬度,弹性及韧性与强度等机械性功能材料,目前主要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及船舶与汽车铁路与环保,新能源等重要领域的关键性材料。
目前国内新材料生产厂家超1万2千家。
2017年我国新材料市场规模3.1万亿元,到2020年新材料规模将增长超6万亿元,到2021年,我国新材料市场规模将达8万亿元。
目前国内新材料行业发展速增速10%/年,在重点材料方面,如,电子信息材料增速达20%-30%,物医用材料市场增速达20%。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报告范文

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报告范文1.引言本篇报告旨在对新材料产业发展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发展规划和前景,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2.产业现状分析2.1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新材料在汽车、建筑、电子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2.2 技术水平分析我国在新材料研发方面有了不俗的成绩,但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需要加大研发投入。
2.3 市场竞争态势分析国内外企业在新材料领域竞争激烈,我国应加强合作与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
3.发展目标设定在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时,应结合现状和未来趋势,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如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等。
4.发展策略4.1 强化技术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新材料研发能力,推动新材料技术创新。
4.2 增强企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加强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4.3 推进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政策措施,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
5.发展路径选择5.1 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知识和技术的共享。
5.2 支持创新企业发展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在新材料领域的探索和创新。
5.3 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先进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吸纳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的竞争力。
6.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合理规划新材料产业的布局,从而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7.重点领域研究与发展在新材料产业中,应重点关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需要。
8.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9.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大对新材料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同时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推动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10.总结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为应对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发挥我省新材料产业优势,抢占新材料技术制高点,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规划期为2009-2012年。
一、发展背景和现状(一)产业界定与特点新材料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材料:一是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二是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三是由于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使新材料性能比原有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出现新功能的材料。
新材料具有应用领域宽广,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
鉴于新材料种类纷繁,涉及面广,结合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实际,本纲要针对我省具有特色的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产业作出规划。
(二)发展背景与趋势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 1 —料、环境友好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新型平板显示材料等蓬勃发展,各类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
世界各国均把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材料作为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
美国提出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科学等新材料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日本、欧盟、韩国等也制订了促进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计划。
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强劲发展的阶段,有关资料表明,未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0%以上。
随着新能源、光电子、微电子、航空、汽车等产业的发展,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微电子材料、新型平板显示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三)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全省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4881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15.09%提高到2008年的24.03%,其中,10类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2000亿元,拥有国家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18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近80家。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省已在金属材料、纺织材料、化工材料等传统材料产业方面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迅猛发展。
苏州南大光电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金属有机源(MO— 2 —源)产业化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70%。
我省纳米技术研究和应用总体发展已达全国先进水平,骨干企业近20家。
东海县是我国最大的石英材料集散中心,已初步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硅材料产业集群。
中复神鹰是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
2008年,我省已形成年产4000吨原丝和1320吨T300碳纤维的生产能力,实现了碳纤维生产的完全国产化。
我省玻璃纤维总量居全国第4位,年收入超亿元的玻璃纤维企业有8家,江苏九鼎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型玻璃纤维企业。
特纤、电子布、增强基材、织物等产品全国领先,全国玻璃纤维名牌产品中我省占38%。
3.企业支撑不断增强我省新材料产业涌现出一批产品特色鲜明、企业知名度高、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骨干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和支撑作用。
昆山龙腾光电已成为我国平板显示器件最主要的生产基地,江阴兴澄和江苏诚德是全国特钢行业龙头,江苏兴达是全国最大的钢帘线研发和生产基地,江阴法尔胜是国内最大的高档金属制品和光纤预制棒生产企业,江阴申达是亚洲最大的双向拉伸薄膜生产基地。
江苏顺大多晶硅、江苏安格特无卤阻燃改性高分子材料生产技术全国领先。
苏州南大光电MO源、苏州华飞微电子光刻胶、南京久吾陶瓷膜等是国内独家掌握该领域技术的供应商。
溧阳华晶、江苏久祥、常熟林芝、江苏玖川、盱眙博图凹凸、淮安澳特邦、江苏河海纳米、江苏卓群等是我国纳米技术领域的骨干企业。
扬州惠通、中复神鹰、江苏恒神、中简科— 3 —技、苏州兆达、江苏宝德、江苏双山、江苏海阳和丹阳中亚玻璃纤维等是我国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骨干龙头企业。
久吾高科、九思高科、高淳陶瓷、宜兴丰峰、昆山攀特、金宁电子集团、无锡鑫圣慧龙和南京中电熊猫照明等是我国功能陶瓷和膜材料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江苏江佳是我国中频陶瓷滤波器的最大制造商。
4.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我省新材料领域拥有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个国家和省属研究院所、8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纳米材料行业共性技术中心。
建立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东南大学江阴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
南大的微结构材料、中电科技集团55所的信息功能材料等研发实力居国内前列。
近年来,我省一些核心关键材料取得了技术突破,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方面有五代液晶玻璃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光刻胶、键合金丝、氮化镓衬底材料等;新能源材料方面有发光二极管(LED)用二代化合物半导体、MO源、太阳能级多晶硅、二次电池关键材料高纯石墨、锂电池电极材料等;新型金属材料方面有超硬金属复合材料,核级用钢、高温合金、高速列车用特种材料、超细铜线、镁合金、亲水铝箔等;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方面有T300级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热塑片材等;新型化工材料方面有有机硅和有机氟原料和制品、全降解聚氨酯泡沫塑— 4 —料、陶瓷膜等;新型建筑材料方面有位居全国前列的系列化混凝土用外加剂,新型水泥外加剂,防火、防腐和保温隔热的功能性涂料等。
我省新材料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强,前沿领域新材料比重较低;二是布局比较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企业综合实力较弱;三是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消耗偏高,废弃资源的回收技术和水平较低。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一)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建立健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围绕我省制造业高端化所需的关键新材料,以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器件集成化、制备技术绿色化为目标,加强对新材料产业的规划引导,重点发展纳米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等10类材料及其产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加专家的人才团队,打造一批全国一流、世界先进、市场广阔的战略性产品,推进一批战略性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布局,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努力实现新材料产业由低端向— 5 —高端发展,由小规模分散型向大规模集约型发展,为实现向“创新型经济”转变打下良好基础。
(二)主要目标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
力争至2012年,全省新材料产业销售规模达11000亿元。
其中,10类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销售规模达5400亿元,实现建设万亿元级产业目标,促进新材料产业成为我省支柱产业。
至201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销售规模达20000亿元。
其中,10类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销售规模达10000亿元。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和成长性企业。
在10类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中培育5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50家超50亿元、150家超10亿元的企业(集团)。
依托现有的国家级新材料基地,整合创新资源,优化发展环境,重点建设10个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尽快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经济增长点。
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瞄准一批重大战略性产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集成,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
重点培育纳米材料、碳纤维和膜材料等20个引领新材料产业向高端攀升的战略性产品。
重点建设100个新材料创新平台。
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
围绕新材料重点领域构建一批“企业家+专家”的人才团队,形成在领域内具有国际竞争力、集研发与产业化于一体的稳定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增强新材料科技与产业的竞争力。
— 6 —三、重点任务(一)着力发展重点新材料产业,进一步巩固全国领先地位依托现有产业的技术优势,整合全省资源,重点发展10类新材料产业,通过“重点发展”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通过“重点突破”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通过“重点培育”储备2012年后续产业化的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我省新材料产业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1.纳米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半导体量子点纳米晶材料、纳米金属氧化物、超疏水和超亲水纳米二化硅、纳米水性杂化乳液、光电及微电子纳米材料、纳米陶瓷粉体材料、纳米结构膜材料、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关键技术,纳米粉体的分级、分离及表面改性技术,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重点突破荧光纳米晶材料及聚合物复合材料、提高LED灯发光效率和寿命的纳米涂层、取代多晶硅的纳米银及纳米晶光电转化材料、纳米催化剂材料、纳米墨水与纳米印刷材料、纳米声波表面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能源材料、纳米环境材料、纳米电子、光子、传感材料及器件和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用纳米材料及器件。
在纳米水性杂化涂料、纳米医用材料、半导体纳米晶、纳米催化剂、纳米填料、纳米氧化物粉体材料、纳米碳材料等形成产业链。
2.微电子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硅单晶片及外延层、电子化学品及电子浆料、键合— 7 —金丝、引线框架和封装材料等制备技术;重点突破8英寸以上硅单晶及抛光片、绝缘衬底上的硅和光刻胶等电子关键材料技术;重点培育应用于物联网的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中的微纳电子材料技术。
大力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特种电子元器件、高密度互连积层板、多层挠性板、刚挠印刷电路板和封装载板等硅基微电子产业链。
3.光电子材料产业重点发展III-V族半导体单晶及外延材料的制备技术;重点突破高纯度金属有机源(MO源)和氮化镓单晶等制备技术;重点培育应用于集成光学芯片中的微纳电子材料技术。
大力发展半导体发光管、半导体激光管和高频集成电路等信息光电子产业链。
4.新型显示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液晶显示技术中的相关材料,即:大尺寸玻璃基板、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液晶料、偏光片、彩色滤光片等制备技术;重点突破高性能液晶高分子的合成技术;重点培育等离子显示板(PDP)和OLED等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的荧光材料、介质材料、电极材料、载流子传输功能材料等制备技术。
大力发展液晶显示及其他新型平板显示材料及其产业链。
5.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基于高性能碳纤维、特种玻璃纤维、芳纶、芳砜纶、高强高模聚乙烯、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和高性能陶瓷纤维等制备技术;重点突破纤维增强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关键技术、快速制— 8 —备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技术、静电纺丝纳米复合功能高分子纤维技术;重点培育特种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聚丙烯酸酯、聚氨酯、玻纤增强热塑性片材、纤维增强片状模塑料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