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之
诲人不倦
2005年9月29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 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 济宁市政府每年出资15 万美元(首期为5年),以 中国政府的名义在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 子教育奖”。这是该组 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 是在世界范围里第一次 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 教育奖项。 中国的教育家有千 千万万,为何独以“孔 子”为名设立教育奖?
复:再 成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反三
启发式教学法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 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 也。” 女:同“汝”,你 孰:谁 望:同“方”,比较 以:表承接关系,相当于“而”,可不译 与:同意,赞同
弗如也:省略了代词“之”,代“颜回”
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
父兄在,如之何 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 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 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 敢问。”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 人 ,故退 之。”
诸:兼词之乎 如之何:怎么 惑:疑惑 退:退缩 进:使动用法“使……进”,指鼓励他大胆干 兼人:好勇过人 退 :使动用法“使……退”,指给他一些约束
据考,古今学问大家对“有教无类”大致有三种 不同的看法,你赞同何种观点?并详述理由。

第一种解释: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 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 贵贱种类也”。(何晏《论语集解》)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 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 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 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仲弓; 出狱的犯人公冶长.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 限于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 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诚如斯言:“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 不教的,来者不拒。

第三种解释:是当代著名学者赵纪彬先生的一种 特殊观点。他从训字入手,认为“有教无类”中 的“有”应释为“域”,即分划居住区域的意思; “教”应释为“军事训练和政治教化”;“类” 则是“族类”的意义,是贵族实行世袭统治的社 会基础。他得出的结论:凡是贵族,不分族类, 都必须接受强制的政治、军事训练。(赵纪彬 《赵纪彬文集第二卷》)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 何现实意义?

孔子的这一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与今天所 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是相通的; 孔子关于“人无论品行善恶、不管聪明愚笨, 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强调的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是相通的;孔子关 于“人不论年龄大小,不管是否有了职业都可 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主张的继续 教育和终身教育还是相通的。
字音
知(同“智”)zhì 骞qiān 隅yú 谄chǎn 磋cuō 倩qiàn 反(同“返”)fǎn

句读提示: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6.13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 女与回也/孰愈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 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5.9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11.22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11.22

【读解】对症下药 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这 既是因材施教. 也是对症下药。 在《雍也》篇里,孔子曾经批评冉求画地为牢, 裹足不前,对 于道德学问抱退缩的态度,所以在 这里继续鼓励他前进。 《公冶长》篇曾经记载说,子路听到什么还未 能行动起来,就 又唯恐听到什么。反映出子路急 躁冒进的性格,所以孔子要在这里压压他。告 诉 他说,你的父亲和兄长都还在世.听到什么应该先 问问他们的 意见,然后才行动,而不要听到什么 就行动起来。
激励式教学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 其斯之谓 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 已矣,告诸往而知来 者。” 谄:
chǎn,巴结、奉承 如:好像
切用刀切断磋:用锉锉平琢:用刀雕刻磨:用物磨光

因为它是以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需要为基础的, 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 孔子时代的人们有这种需要,孔子于是提出了 “有教无类”的原则,并大办私学,广招学生, 满足了人们这种基本需要;今天我们的政府提 出对所有学龄儿童和少年实行义务教育,对全 体国民实行广泛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我们 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在智力或品 行方面有缺陷的学生,同样是满足了人们接受 教育,完善自我的基本需要。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 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明确】
关于教育方法和原则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 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内心欲明而想不通 悱(fěi):内心欲言而说不出 发:启发 反:指回过头来加以验证
而: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 而:表承接关系
闻:听说
远: 离开,保持距离
说说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 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还认为要从 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 去了立足பைடு நூலகம்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 《诗》 就是《诗经》, 由孔子删削编定,在孔子看来,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为政》)不仅,‘思无邪”而且“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在当时简直就是 一部百科全书。无论是外交谈判还是社交场 合, 引《诗》蔚为风气,所以孔子说“不学《诗》, 无以言。”
返回
关于教育内容
以:用,介词 教:省略“之”,代“学生” 文:指文献、古籍等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忠: 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信:以实之谓信,与人交往讲诚信的意思
「评析」 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 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 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 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 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 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 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 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 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 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 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 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 养三个方面 。
其: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 斯之谓:宾语前置形式,其中“之”是提宾的标志 往:动词活用为名词,过去的事
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诗乎?’对曰:‘未学诗也’。‘不学诗, 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 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学礼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 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 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于:向,介词 异闻: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 这一解释以朱熹为代表。他在《论语集注》中将 “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 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 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朱熹《四书 章句集注》)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 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 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成为高才生。 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 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年 长几十岁的。孔子并未因品行上的缺陷而歧视他们,照样收 为弟子,他们后来都成为孔子最好的学生。这些事实说明, 朱熹将“有教无类”解释为人不分善恶,都可以进行教育, 这也是符合孔子的教育实际的。
性:指人的天性(性情、本性) 习:习染(习惯、习性、习俗) “……也,……也。”表示判断
文本研读:关于教育的作用
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 移。” 唯:副词,通“惟” 独、 只有
知:通“智”; 上知:上等的智者
下愚:下等的愚人
移:改变

【读解】
一方面,“性相近,习相远。” 另一方面,“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这两句话是密切相关的。“性相近,习相远”是 对我们一般人, 或者借用孔子在《雍也》篇里的词语, 叫做“中人”(“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而言的。所有的中人 天赋都差不 多,只是因为后天的教养习染不同而相差很远了。但 “上知”与“下愚”的人却是无法改变的。因为“上 知”就是“生 而知之者,是天才,生来就有某种天赋 才能,而 不是靠后天教养才取得的。而“下愚”则是 “困而不学,民斯为 下矣”的人。即便在生活与工作 中遇到困难了都还不愿意学习,这 样的“下愚”,你 有什么办法去改变他呢? 所以,中人是性相近,习相远。而唯有上智和下 愚的人是不 可改变的。



谁诲人不倦? 为什么要诲人? 诲人为什么要不倦? 诲什么人? 用什么诲人,诲人有什么方法?
教育作用 教育对象 教育内容 教学方法和原则 教师素养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 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若[如果] 抑[不过、只是] 为[做] 云尔[如此、这样]

【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 孔子认为自己不是超凡入 圣的人,也不是仁人君子,但 只是学而不厌,为之不厌,诲 人不倦罢了。学而不厌,为之 不厌,是智者的表现,诲人不 倦是仁者的风范。公西华说得 好,“这正是我辈弟子无法达 到的人生境界。”从公西华的 赞叹来看,他对老师是十分了 解和敬服的。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你读出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方法和原则?
关于教育方法和原则
11.3 德行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 仲弓。言语 :宰我、子贡。政事 :冉 有、季路。文学 :子游、子夏。
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 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 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 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
要义:
因材施教
译文: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 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 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 返回 木的名称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窃比于 我老彭。” 而[却,表转折的连词] 作[创造] 信[相信] 古[指古代文化] 窃[私自、私下]
9.15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 各得其所。” 反[同“返”] 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得到整理] 雅》《颂》[原是《诗经》中两类不同诗的名称;因 《诗经》中的诗为了演唱都配有乐曲,故这里的《雅》 《颂》便指乐曲中分类的类名] 《雅》《颂》是直接有关祭祀等重要仪典的诗。使他 们得到正确位置,表示继承了周公制礼作乐的事业, 维护了传统的礼制。
关于教育的对象(原则) 种类、
类别
15.39
子曰:“有教无类。”
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 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 体系的总纲。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教 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 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
「评析」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实行“有教有 类”,即教育仅限于贵族阶层,由贵族垄断。孔 子却向这种贵族垄断教育发起挑战,提出了“有 教无类”。“有教无类”即“教无类”,亦即主 张人人有受教育权,不分贵贱、贤愚、贫富、地 域,都可以入学。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 尝无诲焉。”(见7.7)意思是说,只要是来拜我 为师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他的。这是对“有教 无类”最好的注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