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思品课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思品课教学

松滋市黄岭小学张艳丽

【摘要】

利用多媒体,优化思品课堂,要注重因人施教、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讲求实效的原则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才能使先进技术和工具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活动,切实发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

媒体资源教学模式听说读写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不

断深入,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音、像、声等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使思想品德课的抽象概念变得形象、直观,能有效促进了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加强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能使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为思品教师,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围绕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思品课课堂教学,作了不少的尝试:1、创设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难于理解的材料融于图象画面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节巧妙的开头设计,能将学生带入最佳的心理准备状态,使其很快地进入积极求知的意境。思品课运用课件精心设计新颖的新课导入形式,更是别具一格,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随后的智力活动提供适宜的背景,而且能够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由被动的接受型学习状态转为主动进取型学习状态。

如在讲述七年级《奇妙的情绪》这框内容时,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欣赏一段电视剧《还珠格格》剪切下来的片断,通过“小燕子” 立马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到课堂情境中。

2、运用视频技术,优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如何处理好重点和难点是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对于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可谓千变万化,但多媒体教学以它独特的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为教学排忧解难。有时思品课中的重点和难点依靠教师的语言讲授很难突破,此时借助于课件,可变抽象为具体,化隐形为显形,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拓宽教学时空维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强化感知效果,

降低抽象思维坡度,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师语言难以讲清、讲透的重难点内容。

如在讲“情绪需要调节”时,再一次播放《还珠格格》的片断剪辑,请学生分析为什么小燕子好几次都面临着被杀头的危险,充分发挥学生讨论作用,之后得出结论:人的情绪是需要不断的调节和控制的,这样就会把抽象乏味理论用直观的内容展现出来,从而化解了难点。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一框里,我采用了两段视频和三幅图片,就很容易的解决了“台独阴谋难以得逞,台湾必将早日回归祖国”这一重点和难点了。我首先播放的一段视频是《台湾问题备忘录》,就是李登辉在99年7月接受德国记者采访时发表关于“两国论”谈话后,遭到了我国政府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国家反对)。接着我展示了三幅李登辉在桃园县大溪参加一项地方活动时,突然遭当地愤怒民众泼洒红墨水,显得十分狼狈与尴尬的图片,说明李登辉的“两国论”遭到了台湾民众的反对(台湾民众反对)。最后,我采用了我人民解放军军事演习纪录片,说明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独阴谋,捍卫祖国统一(客观上我们有能力捍卫祖国统一)。

3、借助超级链接功能,促进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教学实践表明,零散没有条理的知识会造成记忆负担和思维混乱,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如果希望学生

巩固掌握知识,并能将知识灵活加以运用,那么必须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的一部分。多媒体技术具有超文本、超链接的功能,这一功能可以增大课堂容量,加强知识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因而,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超文本、超链接的功能来实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抓住关键的字眼,运用知识联系的主线,将知识纵向、横向有机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在形成了知识结构体系后,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基本观点运用得当,思路清晰,真正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4、运用多媒体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过去,老师不仅拖堂,还用过多的家庭作业去弥补课堂教学效果的不足。这种教学的恶性循环,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理论知识直观形象了,课堂信息量加大,交互性更强。于是,抽象的概念容易理解了,教学的内容巩固及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了。这样,深化训练、巩固新知、及时反馈、发展思维等主要任务在课堂这个主战场上完成,真正步入“教师善导,学生乐学”的良性循环。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反馈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传统教学的反馈速度慢,致使教学效率较低,而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可以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在一节新课结束后,教师在进行知识总结和巩固训练时,

适时地采用多媒体人机对话的方式,检测巩固当堂课所学知识,学生可以及时了解练习结果的正误,并找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及时纠正。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练习的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而分析原因,改进教学。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技术以其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知识更新的便利性,媒体内容、形式的新颖、生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为教学改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多媒体走进课堂,无疑给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但就目前的多媒体教学实践来看,还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课件信息量把握要适度

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局限,大大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如果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的优势,在制作课件时只顾容量的增大、信息的延伸,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其效果会失得其反。课堂教学是受时间限制的,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应该让学生接受最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认真研究搜集到的素材、精简信息、精心设计,使多媒体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

2.形象、直观的内容并非越多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