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色谱法全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定性和定量分析
• 定性分析
比较Rf值
• 定量分析
洗脱法 直接定量法 目视比较法 薄层扫描法
第三节
一、分离原理
纸色谱法
• 纸纤维为载体,吸着在上面水为固定相 • 属于正相分配色谱 • 极性或亲水性强的组分,K大,Rf值小, 反之……。
二、纸色谱法的实验条件
1.色谱纸的选择
• 对Rf值相差很小的化合物,宜采用慢速滤纸 • 对Rf值相差较大的化合物,则可用快速滤纸
吸附剂
硅胶 (1)含硅醇基,呈弱酸性 (2)原理:硅醇基(吸附中心)与极性基团形 成氢键 (3)应用:分离酸性和中性物质
(4) 活度:含水量高,活性级高,活度低 (5)活化:加热至100℃左右,除去吸附水 提高活度 (6)常用硅胶:
– 硅胶H,不含黏合剂 – 硅胶G,含煅石膏 – 硅胶GF254 含煅石膏和一种无机荧光剂,
展开剂
选择原则: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极性
极性物质—活度低(活性级大)的吸附 剂-极性展开剂
看教材图19-3
混合溶剂作展开剂
先用单一溶剂展开,
若Rf值太小,则加入一定量极性强的溶剂, 如乙醇、丙酮等, 如果Rf值太大,则加入适量极性弱的溶剂(如 环己烷、石油醚等),以降低极性。 可加入一定比例的酸或碱,使斑点集中。
3. 分配薄层色谱法
– 原理:多次分配的过程,分配系数 (溶解度)不等是实现分离前提 – 分类:正相色谱、反相色谱
• 正相色谱:水为固定相(硅胶载体),有机溶剂 为流动相(硅胶含17%水时,为分配色谱) 极性强的组分K大, Rf值小。
• 反相色谱:烷基化学键合相为固定相,水-有机 溶剂为流动相。极性强的组分K小, Rf值大。
2.固定相
• 水或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丙二醇或缓冲 溶液。(酸、碱)
3.展开剂的选择 • 常用的展开剂
增加展开剂中极性,增大 Rf值;增加展开剂非极性,减小Rf值。 水饱和的有机溶剂,如水 饱和的正丁醇、正戊醇、酚等 析
4.操作步骤 点样、展开、显色、定性定量分
v L/t L ‘ R Rf u L0 / t L0
1 1 Rf 1 k 1 KV / V
s
m
K或K大组分,比移值小
1 Rf k Rf
第二节 薄层色谱法(TLC)
1.操作过程 制板-活化-点样-展开-显色-定性定量 2.吸附薄层色谱法 原理:固定相对组分有吸附作用 极性强的组分K大,Rf值小;极性 弱的组分……
第十九章 平面色谱法
在平面上进行分离的一种色谱方法。 • 纸色谱法 • 薄层色谱法
第一节平面色谱法的分类和原理
1. 分类
薄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谱法:
吸附薄层色谱法
分配薄层色谱法


纸色谱法
薄层电泳法
2.有关参数 ①定性参数
比移值
Rf =L/L0 (0~1)
Rf =1(固定相不吸附组分)
Rf =0,在原点不动
一般:0.2~0.8
0.3~0.5最佳
相对比移值(Rr)
Rr = Rf (i)/Rf (s)=L(i)/L(s) • Rr值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
• 重现性比Rf值好(有参考物质)
②相平衡参数
• 分配系数K= Cs/Cm • 容量因子 k=C sVs/CmVm • K、k与Rf值的关系:
1 保留比 ‘ R 1 k
氧化铝
(1)活度也与含水量有关 (2)有碱性、中性、酸性氧化铝 (3)同硅胶,分为Ⅰ -Ⅴ 级 活性高-低
吸附色谱展开剂(流动相) 极性强的溶剂洗脱能力强 常用溶剂的极性强弱顺序: 水>酸>吡啶>甲醇>乙醇>正丙醇> 丙酮>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 >甲苯>苯>三氯乙烷>四氯化碳>环己烷 >石油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