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一、生字新词

颠( di ān)澎湃( p?nɡpài)屏障( pínɡzhànɡ)哺育( bǔ)九曲连环(qū)

气魄( p?)郝叟( hǎo sǒu)哽(ɡěnɡ)懊悔(ào huǐ)祈祷( qídǎo)捂( wǔ)惩罚( ch?nɡ)逼狭( bī xi)á崎岖( qí q)ū阻抑( zǔ yì)亦复如是 (y ìf ùr úsh )ì浊流 (zhu ó)雄健 (xi ?nɡ ji àn )险峻 ( j ùn)

炽痛 (chìt?nɡ)嗥鸣 (háo mínɡ)斑斓 (b ān l án)谰语 (l án )怪诞 (dàn)

亘古 (ɡa n) 默契 (mòq ì)田垄 (l ǒnɡ)蚱蜢 (zhàměnɡ)污秽 (hu ì) 泛滥 (l àn)呻吟 (sh ēnyín)镐头 (ɡǎo)碾(ni ǎn)辘(l ù)杼(zh ù)鞍鞯 (ān ji ān)辔头 (p èi)啾 (ji ū)朔(shu ò)柝(tu ò) 鬓(b ìn) 戎(r?nɡ)

二、词语解释

气魄——气势;魄力。哺育——喂养。比喻培养。山颠——山顶。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哽——声气阻塞

澎湃——①形容波浪互相撞击。②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思量——考虑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惨白——(面容)苍白。

赞歌——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或诗文。征发——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财物。

督学——教育行政机关负责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诧异——觉得奇怪

宛转——(歌声、鸟鸣声)抑扬动听。雄健——强健有力回环——曲折环绕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景致——风景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逼狭——狭窄险峻——危险严峻。

浊流——浑浊的水流。魄势——魄力和气势。阻抑——阻挡抑制。

亦复如是——也是像这样炽痛——热烈而深切标直——笔直。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谰语——没有根据的话亘古——远古。

镐头——刨土用的工具污秽——肮脏的东西幽远——幽深。

破晓——(天)刚亮。耻辱——声誉上所受到的损害;可耻的事情。

斑斓——灿烂多彩。怪诞——荒诞离奇;古怪。丰饶——富饶。

默契——①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②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泛滥——原意是江河湖泊的水溢出,也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三、文学常识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光未然作词,

冼星海谱曲,由八个乐章组成。

7、《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8、《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选自《李大钊选集》,作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

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李大钊。

9、《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本文题

目的意思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10、《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四、课文扫描

7.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即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内容,

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刻画了小弗郎士和乡村

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

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 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穿上礼服的目的)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

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 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

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 ,, 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2.“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

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

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

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二、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1)找出开端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

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

(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了小弗郎士对敌人强迫法国人民学习德语的讽刺和

愤慨,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

难舍。

三、朗读最后一个部分(24-29)

1、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

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惨白”是韩麦尔先生内心悲痛的表现。“惨白”不能换“苍白”,因为“惨白”带感情色彩,多指白得厉害,可怕;而“苍白”多指病容。

——他的爱国精神,使我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我认识到他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

位爱国志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