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与赫尔巴特道德教育目的观的比较及其启示_闵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努力营造学校“ 社会化” 、生活“教育化” 环境, 将道德 教育融入社会生活
由前面的分析 , 我们看到杜威和赫尔巴特其实都认为 : 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生产 、生活 。 具体到道德教育, 就 是学校教育 的道德 性与 社会 性的统 一。 它给 我们的 启示 是 :我们在重视学校道德理论灌输 的同时, 应加强学生的社 会生活体验, 让他们清楚社会需要 怎样的道德伦理, 而不至 于当他们离开学校走上社会时还要恶补“ 社会”这 一课。 首 先 ,我们要大 力改革 课堂 教学 方法 , 强化 社会 实践教 学环 节 ;其次, 我们的校园环境要尽量引入社会主流元素 ;最后 , 要切实加强学校 、社会 、家庭三者的教育连惯性。
— 140 —
的目的)——— 兴趣;间 接的目的(必要 的目的)———品 性(道 德)。
在赫尔 巴特 看来 , “ 教育 者要为 儿童 的未 来着 想 。 因 此, 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 , 这是教育者 当前必须关心的 , 他必须为使孩 子顺利地 达到这些目 的而 事先使其做好心理的准备”[ 7] 。 可见 , 赫尔巴特教育目的是 按照未来成人 ———既 非教育 者, 又 非儿童 的——— 意向 目的 和道德目的来区 分的 , 即 今天的 教育 是为了 明天 的生 活。 在这一点上和杜威是一致的 。 可能有人会说赫尔巴特道德 教育的最高目的 , 即间接的目的 、必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品性(道德), 他的直接的目的(可能的 目的)才是从生 产的 发展趋势和经济需要来 考虑人才 的培养和多 方面的兴 趣, 从而使他们将来 能够适应社 会的需要 。 那么 , 还是有 必要 分析一下赫尔巴特是如何划分三个层次的教育目的的。
可见 , 杜威在他的道 德教育目的中强调 培养学生适应 社会的能力。 他指出 :“ 我相信 , 受教育 的个人是 社会的个 人 , 而社会便是许多个 人的有机 结合 。 如果从儿 童身上舍 去社会的因素 , 我们便只剩下一个 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 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 , 我们便 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 生命力的集体 。”[ 4] 在 杜威看来 , 教育乃 是达到分 享社会意 识的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调节因素 。
第三, 从政 治的角度考 虑教育目 的。 教育 总是为 一定 的阶级服务的 。 赫尔巴特在摒弃康德的“ 绝对命令说” 的基 础上提出了调节社会和 人的道德行 为的五种 道德观念 , 即 内心自由、完善 、仁慈、正 义和公平 。 它们 是一个不可 偏废 的相互联系的整体 , 其中前两种 道德观念 调节个人道 德行 为, 后三种调节社会道德 行为 。 赫尔巴特 的道德观念 明显 反映了德国当时正在兴起的软弱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
我国现行的教育却在“学 生的主体 性、创造 性” 方面较 多地停留在观念层面 上, 而 在行动的落 实上没有 很好地为 学生创造条件 。 依然 存在轻视 学生兴趣 , 片面强 调学生苦 读 ;放任儿童兴趣 , 不加指导 ;以成 人兴趣代替儿童兴趣;片 面发展儿童兴 趣;等等 。 这 些都背离了 人的主体 性所具有 的创造性 、自主性和自 为性 。 我们要培 养出和谐 发展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 首先要 确实转变 教育观念 , 改革教育体制 , 把培养和引导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 作为培养健全 的人格、完善的品性的基 石。
1.多方面兴趣的培养是 形成学生主体 性、创 造性的基 本条件
赫尔巴 特认为 , 兴趣 就是一种与漠不关 心相对立的心 理 , 是一种内心的主动趋 势, 由 兴趣过渡到 欲望或意 愿, 才 会由内心的主动变为外表的主动 。 欲望所企求的是现在还 未占有 、而要努力获得的未来的对 象;而兴趣则是专注于现 在的对象 。杜威也认为 , 人对事物的兴趣表现在“ 代理人或 参与者和正在进行的 事情休戚 与共, 事 情的结果 和他息息 相关”[ 1] 。相反 , 假如 对一件事 情没有兴趣 , 当事 人则相应 表现出一种旁观 者的态度 。“ 旁观者对 正在进行 的事情漠 不关心 , 一种结果和另一种结果分 不出好坏, 因为每一种结 果只是供人看的”[ 1] 。
一方面, 他们 都重视学生 的个性发 展、培养 兴趣等 , 另 一方面 , 都强调个 性的培养是为 了造就适 应社会生活 和经 济的发展所需要 的人才 。 同时 , 他们都特 别重视将个 人的 道德培养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四 、启示
进一步比较研究 杜威和赫尔 巴特的道 德教育思想 , 对 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 , 特别 是对举步维 艰的德育 改革具有 理论和现实意义 。
杜威在深刻分析传 统教育的实 质时 , 曾这样概括 它的 特征 :“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把这些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新的一 代。 过去, 也已经形成了各种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 学校的道 德训练就在于培养符合于这些规范和准则的行为习惯 。”[ 4] 然而 , 他认为 ,“这种办法远离现代生活的情形 , 在这方面寻 求解决的办法是愚蠢的 … …可供选择的办法是系统地利用 科学的方法 , 把这 种方法当做理 智探索和 开发经验内 部固 有的可能性的模式和理想”[ 5] 。
的“ 把个性看成目的 , 而不是手段”的影响。 第二, 从社会生 产的发展趋 势和经济 需要考虑人 才培
养的问题。 赫尔巴特意识到“人 类社会早 就发现分工 是必 要的 , 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把他 所做的事 情做好” 。 但是“ 要 做的事越局限 , 分得越细 , 那么每个人从其他人方面要接受 的东西也就越 多”[ 8] 。 所以 , 教 育要 培养 学生 多方 面的 兴 趣, 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 会生产的需 要。 这是教育者 应该 把握的可能的目的(直接的目的)。 但培养多方面兴趣并不 是对多方面知识的浅尝 辄止 , 他 说:“ 每个 人都必须精 通一 种工作 ……而多方面的 可接受性 , 只能产 生于个人从 一开 始就做出的多方面的努力之中 , 这就是教育的任务。”[ 8]
2009 年第 5 期 (总第 215 期)
EDUCATI ON EXPLORA TION
No.5, 2009 Serial No.215
杜威与赫尔巴特道德教育目的观的比较及其启示
闵 卓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 广州 510631)
摘 要 :赫尔巴特和杜威 , 往往被人们看 成是“ 传 统教育” 和“ 现代 教育” 两种相 互对 立的教 育思 想的代 表 , 其 实 , 在道德教育目的方面 , 他们都强调道德性与社会性 的统一 。 他们的道 德教育 思想对 我国的 德育改 革具有 以下 启示 :多方面兴趣的培养是形成学生主体性和创造 性的基本 条件 ;努力 营造学 校“ 社会化” 、生活教 育化环 境 , 将道 德教育融入社会生活 。 关键词 :杜威 ;赫尔巴特 ;道德教育目的观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献标志码 :A 文 章编号 :1002-0845(2009)05-0140-02
最后 , 在道德上受过教 育的人 , 是通过社 会形成 的, 是 一定社会和社 会团体的一 部分 。 在杜威看 来, 个 体在社会 中生活 , 并通过社会而生活 ;社会存在于组成它的无数个体 之中, 并通过这些个体 而存在 。 学校作 为生活在 这个社会 中的个体的教养者 , 就必须完全地 成为社会的一部分, 并使 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 校的社会 生活, 从 而培养应 付环境和 适应社会的行为与方法 。
三 、综合比较分析
从上述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 赫尔巴特和杜威在道德 教育目的上并非是“ 非此即彼” 的对 立, 他 们都强调个 人道 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为的是使 学生适应 现实与未来 社会 和经济发展的趋 势。 杜 威的道德教 育目的是 形成人格 , 即 造就“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 他从适合当时美国工业发 展的实用主义原则出发 , 强调学 校教育的 道德性与社 会性 的统一 , 培养实现社会改 造的人 。 赫尔巴 特的道德教 育的 最高目的是道德的完善 。 他从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政治上民 主的要求出发 , 培 养适应德国逐 步发展起 来的资本主 义生 产和日益繁杂的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人。
一 、杜威道德教育目的分析
杜威曾经说过 :“ 教 育本身无目 的, 只 是人即家长 和教 师等才有目的 ;教育这个抽 象概念并 无目的 。”[ 1] 这段 话只 不过是杜威对目的的主 体问题做了 一点提示 , 实际上 在他 的哲学和教育理论中 , 杜威明确承认教育目的的存在 。
杜威认为道德过程 和教育过 程是同一的 , “ 广义地 说, 道德就是教育”[ 2] ,“道德是教育最高最后的目的”[ 3] 。 杜威 把教育看成生活 , 看成经验 的改组 、百度文库造 , 让儿童能有 效地 适应现实生活是 教育的根本 目的 。 从这个意 义上说 , 杜威 的道德教育目的是“ 形成人格” , 即造就“ 在道德上受过教育 的人” 。 具体来说 , 第一 , 学校道 德教育必 须对学生进 行人 格训练 , 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 , 以适应社会生活 ;第二 , 杜 威强调的是把 道德教育 同他的“ 教育即 生活” 、“ 学校即 社 会” 的原则联系起来 , 强调学校教育的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 一。 杜威是怎样阐述他的道德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的呢?
首先, 在道德上 受过教育的 人应形成 一定的习惯 方式 并通过日常生活表现出来 。 这种习惯方式并不是人们经常 所说“或多或少以一成不变的方式行事” , 而是包括“ 各种态 度的养成 , 情感 的和 理智的 态度 , 其 中理智 的态 度最为 重 要” 。 具体来说 , 这种人“ 能用有 理智的探 究解决他在 社会 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他在审慎地思考和预见到可能发生的 后果以后, 能做出抉择 。 受过 教育的人会 明智地行 动”[ 6] 。
收稿日期 :2008 -01 -10 作者简介 :闵卓(1977-), 男 , 武汉 人 , 硕士研究 生 , 从事高 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当然 , 从阶级分析方法的道德路径 来看, 这也是杜威调和阶 级矛盾 , 缓和社会冲突 , 以实现其“理想社会” 的基本手段。
其次 , 在道德上受过 教育的人最终应是 一个完整的有 机的“ 自我” 。 显然 , 杜威的“ 在道德 上受过教育 的人” 是美 国工业社会中运用 科学的方法和理 智实现道 德生活的“ 有 道德的自由个人” 。 杜威认为 ,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 整体 , 心理学的真正对象是 研究在环境 中发生作 用的整个 机体。 作为生物有机体 , 儿童与其他有机体并无根本区别 , 其主要活动也是 适应环境 。 这就是 说, “ 人性” 并 不是在与 现实世界隔绝的状态 下发展起 来的, 而 是通过个 人直接参 与社会生活 , 不断适应社会 环境并富有 成效地与 他们的社 会取得合作发展起来的 。
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适应是实现社会改造 的唯一途径。
二 、赫尔巴特道德教育目的分析
赫尔巴特指出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 在这一概念之中 ———道德 。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 高目的 , 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可见, 赫尔巴特的道德 教育目的是与其教育目的融为一体的 。 赫尔巴特的教育目 的分为三个层次 :教育的起 点——— 个性 ;直接的目 的(可能
第一, 从学 生个性发展 的角度来 考虑教育目 的。 赫尔 巴特在他的《 普通教育学》 中直接将“ 把学 生的个性作 为出 发点”作为一节的标题 , 并认为“ 为了不使 种族的一个 纯粹 的范例在种族本身面前 显得微不足 道, 并 无关紧要地 被抹 掉, 我们必须突出个性”[ 8] 。 同时 , 他强调 , 一个有智慧的教 师应该尊重学生 的个性 , “ 尽 可能避 免侵 犯学生 的个 性” 。 这种把培养个性当做一个教育目的的思想显然受到了康德
由前面的分析 , 我们看到杜威和赫尔巴特其实都认为 : 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生产 、生活 。 具体到道德教育, 就 是学校教育 的道德 性与 社会 性的统 一。 它给 我们的 启示 是 :我们在重视学校道德理论灌输 的同时, 应加强学生的社 会生活体验, 让他们清楚社会需要 怎样的道德伦理, 而不至 于当他们离开学校走上社会时还要恶补“ 社会”这 一课。 首 先 ,我们要大 力改革 课堂 教学 方法 , 强化 社会 实践教 学环 节 ;其次, 我们的校园环境要尽量引入社会主流元素 ;最后 , 要切实加强学校 、社会 、家庭三者的教育连惯性。
— 140 —
的目的)——— 兴趣;间 接的目的(必要 的目的)———品 性(道 德)。
在赫尔 巴特 看来 , “ 教育 者要为 儿童 的未 来着 想 。 因 此, 学生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 , 这是教育者 当前必须关心的 , 他必须为使孩 子顺利地 达到这些目 的而 事先使其做好心理的准备”[ 7] 。 可见 , 赫尔巴特教育目的是 按照未来成人 ———既 非教育 者, 又 非儿童 的——— 意向 目的 和道德目的来区 分的 , 即 今天的 教育 是为了 明天 的生 活。 在这一点上和杜威是一致的 。 可能有人会说赫尔巴特道德 教育的最高目的 , 即间接的目的 、必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品性(道德), 他的直接的目的(可能的 目的)才是从生 产的 发展趋势和经济需要来 考虑人才 的培养和多 方面的兴 趣, 从而使他们将来 能够适应社 会的需要 。 那么 , 还是有 必要 分析一下赫尔巴特是如何划分三个层次的教育目的的。
可见 , 杜威在他的道 德教育目的中强调 培养学生适应 社会的能力。 他指出 :“ 我相信 , 受教育 的个人是 社会的个 人 , 而社会便是许多个 人的有机 结合 。 如果从儿 童身上舍 去社会的因素 , 我们便只剩下一个 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 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 , 我们便 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 生命力的集体 。”[ 4] 在 杜威看来 , 教育乃 是达到分 享社会意 识的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调节因素 。
第三, 从政 治的角度考 虑教育目 的。 教育 总是为 一定 的阶级服务的 。 赫尔巴特在摒弃康德的“ 绝对命令说” 的基 础上提出了调节社会和 人的道德行 为的五种 道德观念 , 即 内心自由、完善 、仁慈、正 义和公平 。 它们 是一个不可 偏废 的相互联系的整体 , 其中前两种 道德观念 调节个人道 德行 为, 后三种调节社会道德 行为 。 赫尔巴特 的道德观念 明显 反映了德国当时正在兴起的软弱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
我国现行的教育却在“学 生的主体 性、创造 性” 方面较 多地停留在观念层面 上, 而 在行动的落 实上没有 很好地为 学生创造条件 。 依然 存在轻视 学生兴趣 , 片面强 调学生苦 读 ;放任儿童兴趣 , 不加指导 ;以成 人兴趣代替儿童兴趣;片 面发展儿童兴 趣;等等 。 这 些都背离了 人的主体 性所具有 的创造性 、自主性和自 为性 。 我们要培 养出和谐 发展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 首先要 确实转变 教育观念 , 改革教育体制 , 把培养和引导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 作为培养健全 的人格、完善的品性的基 石。
1.多方面兴趣的培养是 形成学生主体 性、创 造性的基 本条件
赫尔巴 特认为 , 兴趣 就是一种与漠不关 心相对立的心 理 , 是一种内心的主动趋 势, 由 兴趣过渡到 欲望或意 愿, 才 会由内心的主动变为外表的主动 。 欲望所企求的是现在还 未占有 、而要努力获得的未来的对 象;而兴趣则是专注于现 在的对象 。杜威也认为 , 人对事物的兴趣表现在“ 代理人或 参与者和正在进行的 事情休戚 与共, 事 情的结果 和他息息 相关”[ 1] 。相反 , 假如 对一件事 情没有兴趣 , 当事 人则相应 表现出一种旁观 者的态度 。“ 旁观者对 正在进行 的事情漠 不关心 , 一种结果和另一种结果分 不出好坏, 因为每一种结 果只是供人看的”[ 1] 。
一方面, 他们 都重视学生 的个性发 展、培养 兴趣等 , 另 一方面 , 都强调个 性的培养是为 了造就适 应社会生活 和经 济的发展所需要 的人才 。 同时 , 他们都特 别重视将个 人的 道德培养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四 、启示
进一步比较研究 杜威和赫尔 巴特的道 德教育思想 , 对 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 , 特别 是对举步维 艰的德育 改革具有 理论和现实意义 。
杜威在深刻分析传 统教育的实 质时 , 曾这样概括 它的 特征 :“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把这些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新的一 代。 过去, 也已经形成了各种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 学校的道 德训练就在于培养符合于这些规范和准则的行为习惯 。”[ 4] 然而 , 他认为 ,“这种办法远离现代生活的情形 , 在这方面寻 求解决的办法是愚蠢的 … …可供选择的办法是系统地利用 科学的方法 , 把这 种方法当做理 智探索和 开发经验内 部固 有的可能性的模式和理想”[ 5] 。
的“ 把个性看成目的 , 而不是手段”的影响。 第二, 从社会生 产的发展趋 势和经济 需要考虑人 才培
养的问题。 赫尔巴特意识到“人 类社会早 就发现分工 是必 要的 , 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把他 所做的事 情做好” 。 但是“ 要 做的事越局限 , 分得越细 , 那么每个人从其他人方面要接受 的东西也就越 多”[ 8] 。 所以 , 教 育要 培养 学生 多方 面的 兴 趣, 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 会生产的需 要。 这是教育者 应该 把握的可能的目的(直接的目的)。 但培养多方面兴趣并不 是对多方面知识的浅尝 辄止 , 他 说:“ 每个 人都必须精 通一 种工作 ……而多方面的 可接受性 , 只能产 生于个人从 一开 始就做出的多方面的努力之中 , 这就是教育的任务。”[ 8]
2009 年第 5 期 (总第 215 期)
EDUCATI ON EXPLORA TION
No.5, 2009 Serial No.215
杜威与赫尔巴特道德教育目的观的比较及其启示
闵 卓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 广州 510631)
摘 要 :赫尔巴特和杜威 , 往往被人们看 成是“ 传 统教育” 和“ 现代 教育” 两种相 互对 立的教 育思 想的代 表 , 其 实 , 在道德教育目的方面 , 他们都强调道德性与社会性 的统一 。 他们的道 德教育 思想对 我国的 德育改 革具有 以下 启示 :多方面兴趣的培养是形成学生主体性和创造 性的基本 条件 ;努力 营造学 校“ 社会化” 、生活教 育化环 境 , 将道 德教育融入社会生活 。 关键词 :杜威 ;赫尔巴特 ;道德教育目的观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献标志码 :A 文 章编号 :1002-0845(2009)05-0140-02
最后 , 在道德上受过教 育的人 , 是通过社 会形成 的, 是 一定社会和社 会团体的一 部分 。 在杜威看 来, 个 体在社会 中生活 , 并通过社会而生活 ;社会存在于组成它的无数个体 之中, 并通过这些个体 而存在 。 学校作 为生活在 这个社会 中的个体的教养者 , 就必须完全地 成为社会的一部分, 并使 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 校的社会 生活, 从 而培养应 付环境和 适应社会的行为与方法 。
三 、综合比较分析
从上述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 赫尔巴特和杜威在道德 教育目的上并非是“ 非此即彼” 的对 立, 他 们都强调个 人道 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为的是使 学生适应 现实与未来 社会 和经济发展的趋 势。 杜 威的道德教 育目的是 形成人格 , 即 造就“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 他从适合当时美国工业发 展的实用主义原则出发 , 强调学 校教育的 道德性与社 会性 的统一 , 培养实现社会改 造的人 。 赫尔巴 特的道德教 育的 最高目的是道德的完善 。 他从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政治上民 主的要求出发 , 培 养适应德国逐 步发展起 来的资本主 义生 产和日益繁杂的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人。
一 、杜威道德教育目的分析
杜威曾经说过 :“ 教 育本身无目 的, 只 是人即家长 和教 师等才有目的 ;教育这个抽 象概念并 无目的 。”[ 1] 这段 话只 不过是杜威对目的的主 体问题做了 一点提示 , 实际上 在他 的哲学和教育理论中 , 杜威明确承认教育目的的存在 。
杜威认为道德过程 和教育过 程是同一的 , “ 广义地 说, 道德就是教育”[ 2] ,“道德是教育最高最后的目的”[ 3] 。 杜威 把教育看成生活 , 看成经验 的改组 、百度文库造 , 让儿童能有 效地 适应现实生活是 教育的根本 目的 。 从这个意 义上说 , 杜威 的道德教育目的是“ 形成人格” , 即造就“ 在道德上受过教育 的人” 。 具体来说 , 第一 , 学校道 德教育必 须对学生进 行人 格训练 , 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 , 以适应社会生活 ;第二 , 杜 威强调的是把 道德教育 同他的“ 教育即 生活” 、“ 学校即 社 会” 的原则联系起来 , 强调学校教育的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 一。 杜威是怎样阐述他的道德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的呢?
首先, 在道德上 受过教育的 人应形成 一定的习惯 方式 并通过日常生活表现出来 。 这种习惯方式并不是人们经常 所说“或多或少以一成不变的方式行事” , 而是包括“ 各种态 度的养成 , 情感 的和 理智的 态度 , 其 中理智 的态 度最为 重 要” 。 具体来说 , 这种人“ 能用有 理智的探 究解决他在 社会 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他在审慎地思考和预见到可能发生的 后果以后, 能做出抉择 。 受过 教育的人会 明智地行 动”[ 6] 。
收稿日期 :2008 -01 -10 作者简介 :闵卓(1977-), 男 , 武汉 人 , 硕士研究 生 , 从事高 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当然 , 从阶级分析方法的道德路径 来看, 这也是杜威调和阶 级矛盾 , 缓和社会冲突 , 以实现其“理想社会” 的基本手段。
其次 , 在道德上受过 教育的人最终应是 一个完整的有 机的“ 自我” 。 显然 , 杜威的“ 在道德 上受过教育 的人” 是美 国工业社会中运用 科学的方法和理 智实现道 德生活的“ 有 道德的自由个人” 。 杜威认为 ,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 整体 , 心理学的真正对象是 研究在环境 中发生作 用的整个 机体。 作为生物有机体 , 儿童与其他有机体并无根本区别 , 其主要活动也是 适应环境 。 这就是 说, “ 人性” 并 不是在与 现实世界隔绝的状态 下发展起 来的, 而 是通过个 人直接参 与社会生活 , 不断适应社会 环境并富有 成效地与 他们的社 会取得合作发展起来的 。
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适应是实现社会改造 的唯一途径。
二 、赫尔巴特道德教育目的分析
赫尔巴特指出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 在这一概念之中 ———道德 。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 高目的 , 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可见, 赫尔巴特的道德 教育目的是与其教育目的融为一体的 。 赫尔巴特的教育目 的分为三个层次 :教育的起 点——— 个性 ;直接的目 的(可能
第一, 从学 生个性发展 的角度来 考虑教育目 的。 赫尔 巴特在他的《 普通教育学》 中直接将“ 把学 生的个性作 为出 发点”作为一节的标题 , 并认为“ 为了不使 种族的一个 纯粹 的范例在种族本身面前 显得微不足 道, 并 无关紧要地 被抹 掉, 我们必须突出个性”[ 8] 。 同时 , 他强调 , 一个有智慧的教 师应该尊重学生 的个性 , “ 尽 可能避 免侵 犯学生 的个 性” 。 这种把培养个性当做一个教育目的的思想显然受到了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