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

合集下载

基于元水循环模式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

基于元水循环模式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

基于元水循环模式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基于元水循环模式的水资源评价是一种综合考虑水资源供需平衡、水环境健康、水经济稳定等因素的评估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数据收集与处理、元水循环模拟、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

首先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供水、水环境、水经济、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全面反映水资源综合利用状况。

供水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年供水量、供水可靠性等;水环境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水质、河流生态环境状况等;水经济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水价、水资源效益等;社会因素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人口增长率、城镇化水平等。

接下来是数据收集与处理。

评价所需数据包括水资源、气象、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数据。

可以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遥感技术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收集到的数据应进行统计分析和加工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元水循环模拟和评价分析。

然后是元水循环模拟。

元水循环模拟是核心步骤之一,通过建立水循环模型,对水资源供需平衡、水环境演变、水经济变化等进行全面模拟和预测。

水循环模型可以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GIS模型、MATLAB模型等多种方法进行构建。

模型中应包括水资源供需状况、水环境演变规律、水经济发展趋势等关键参数。

最后是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基于元水循环模拟结果,可以构建水资源评价模型,通过对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分析,对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评估。

评价模型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种方法。

评价结果可以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呈现,为水资源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总之,基于元水循环模式的水资源评价方法能够全面考虑供需平衡、水环境健康、水经济稳定等因素,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状况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在水资源管理和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水资源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实现可持续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的价值评估与核算方法

水资源的价值评估与核算方法

水资源的价值评估与核算方法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而水资源的价值评估与核算方法的研究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水资源的价值评估与核算的概念、方法和意义,并探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挑战。

水资源的价值评估的概念与意义价值评估的概念水资源的价值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价值进行衡量和评估。

通过价值评估,可以揭示水资源的一些隐性价值,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价值评估的意义水资源的价值评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促进合理利用:通过对水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揭示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引导决策者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政策和措施,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2.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水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反映水资源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有助于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水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理解水资源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分配和利用情况,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公平与公正。

水资源的价值评估的方法水资源的价值评估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生产函数法生产函数法是一种基于经济学理论的方法,通过建立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以经济产出或生产过程的效率为衡量指标,评估水资源的价值。

该方法适用于对水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如农业灌溉水和工业用水等。

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价值评估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比较水资源的利用价值与其替代成本(如开采地下水或引水调水等),来评估水资源的价值。

替代成本法适用于对有限水资源的供需状况进行评估,并为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调控政策提供参考。

市场价格法市场价格法是基于市场交易的方法,通过研究市场上与水资源相关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来评估水资源的经济价值。

市场价格法适用于对与水资源直接相关的商品和服务进行评估,如饮用水、农产品和旅游业等。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1. 引言地表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对地表水资源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重点分析其评价标准、技术方法和应用意义,为读者全面解读该规程并加深对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理解。

2. 评价标准《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中规定了一系列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对水体中悬浮物、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因子的评价指标。

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中,科学严谨的理论依据和大量的实践数据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些评价标准旨在客观、全面地反映地表水质量的实际情况,为水质监测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 技术方法评价地表水资源质量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中提及了一系列技术方法,包括实地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和模型模拟等。

这些技术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保障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制定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4. 应用意义《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完善地表水资源管理体系、推动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维护公众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规程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地表水质量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持,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领域的从业者,我对《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的重要性深有体会。

规程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制度的空白,为推动地表水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化操作指南。

在实际工作中,我将坚持依据规程要求开展评价工作,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保障地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6. 结论《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的出台,为地表水质量评价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其评价标准和技术方法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地表水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浅析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

浅析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
土 地 利 用 变 化 、 工 业 与 城 市 发 展 、 大 规 模 水 利 工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9 3计 划 “ 河 流 域 水 循 环 及 其 7 海
伴 生 过 程 的 综 合 模 拟 与 预 测 ” 题 ( 0 6 B 04 4) 课 2 0 C 4 30 ;国
信 息 技 术 的 不 断 发 展 也 为 水 资 源 研 究 提 供 了 有 力
的 技 术 支 撑 。 因 此 , 为 了 应 对 变 化 环 境 下 的 水 资
收 稿 日期 :2 1 — 6 2 0 0 0 —5
《 界 水 发 展 报 告 》。 世 但 是 ,人 类 活 动 对 水 资 源 影 响 的 日渐 深 入 ,
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价 理 论 方 法 研 究 , 开 展 多 层 次 、 多 角 度 的 水
的 增 长 和 用 水 方 式 的 改 变 给 水 资 源 带 来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压 力 , 许 多 国 家 出 现 不 同 程 度 的 缺 水 、 水 生 态 退
化 和 水 污 染 加 剧 等 水 资 源 问 题 , 纷 纷 开 始 探 求 水 资 源 可 持 续 利 用 的 实 践 途 径 。 水 资 源 评 价 作 为 水 资 源 综 合 规 划 和 管 理 的 基 础 性 工 作 ,服 务 于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实 践 ,解 决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为 实 现 水 资 源 可 持 续 利 用 提 供 重 要 保 障 ,逐 渐 受 到 世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4 8 2 1 ) 8 0 9 0 6 1 10 ( 0 0 0 —0 — 3

水资源管理的数据模型与算法

水资源管理的数据模型与算法

水资源管理的数据模型与算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水资源管理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建立一个高效的水资源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而这个系统的核心是合理的数据模型和算法。

一、水资源管理的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指对于一定范围的系统的描述,在将现实系统抽象为数学或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模拟的方法对其进行运算和处理,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水资源管理的数据模型主要包括水文数据模型、水资源评价模型、水质模型及水量分配模型等。

水文数据模型主要用于描述水文过程,根据分析得到的水文数据,建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预报未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包括洪水、干旱、水文气候变化等。

水质模型主要是对当地水质情况进行建模,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以及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评价模型包括对水环境、水文、水土资源等进行评价,并对不同因素进行量化,明确其对整个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水量分配模型是通过对一些相关的参数进行计算,确定水的分配方案,比如水库水位调度、基本供水量等。

二、水资源管理的算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数据分析领域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数据分析算法,这些算法都可用于水资源管理。

例如,聚类算法可用于水资源评估,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不同水体所属的类别和属性,并根据不同类别的特征来建立不同的管理措施,实现更科学的水资源管理。

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算法,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定量和定性评估分析。

另外,模糊数学算法也是进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算法之一。

模糊理论是由扎德提出的,它是对连续变量的灰色处理方法。

通过运用模糊数学算法,可以有效的处理数据不确定性问题,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和适用性。

因此,模糊理论在水资源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对水质评价、水土资源分析以及水文数据分析等领域。

三、结语水资源管理对世界各国都具有重大意义,建立高效的水资源管理系统需要科学的数据模型和算法支持。

水文数据模型、水资源评价模型、水质模型及水量分配模型等可以更好的帮助水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决策;聚类算法、GIS技术的空间分析算法和模糊数学算法等则能更精细化的处理数据问题。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地表水资源的质量是确保其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性条件。

为了保护地表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和各级行政部门应该重视和加强地表水资源管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地表水质量并加以评价,以防止及控制水污染,有效地保护地表水环境,同时评价地表水资源利用效果,保证地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1.价对象:评价的对象为水库、河流、湖泊、水文站、蓄滞洪区及水源地等地表水资源。

2.价内容:根据地表水资源的性质、利用目的及影响因素,对地表水资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对资源的状况和质量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价方法:采用水质分类和水质评价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综合应用较为完善的数据和理论模型,运用地表水资源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实地考察和检测,对地表水资源的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建立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体系。

三、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应用1.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应用于水资源管理,以辅助政府和水利部门进行水资源管理决策,有助于保护、维护地表水质量,减少水质污染。

2.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以辅助水利部门科学合理的规划地表水资源,妥善调度和处理地表水质量。

3.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应加以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以辅助政府和水利部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控制水污染,保护地表水环境。

四、总结地表水资源的质量是确保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性条件,为此,国家及地方政府和各级行政部门应该重视和加强地表水资源管理,以便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地表水质量并加以评价。

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则可以用于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从而有效地保护地表水环境,保证地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

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

当能够清晰描述人类活动对于水资源演变的影响。

3.2改进的全口径层次化动态水资源评价方法基于上述基础分析,提出了适于现代环境、面向用水实践需求的全口径层次化水资源动态评价方法。

(1)全口径评价。

所谓全口径水资源评价,就是要将水循环的全部输入通量作为水资源评价的基本口径,系统解析不同赋存形式的水分通量,以此为基础实现水资源系统评价。

从广义的降水而言,其形式包括垂向降水和水平降水两类,其中垂向降水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针等形式,水平降水主要指雾和露。

由于水平降水和垂向降水的内在机制不同,本文中主要研究的是垂向降水,其垂向系统结构大致可以分为4层:冠层截流;地面截流;土壤入渗量;地下水补给量(见图1)。

以降水为全部输入通量的流域水资源评价,应对上述4层结构的水分通量进行系统逐层界定和量化评价,才能实现流域全口径的水资源评价∽一J。

图1大气降水的垂向系统结构不葸(2)层次化评价。

如前所述,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有用和可用的水是狭义的资源。

,为实现水资源在流域单元内的天然分布与社会需求的时空匹配,人们需要通过修建各种水利工程,对资源进行人工调控。

另外,水的循环特性决定了水资源具有与一次性资源不同的可再生性,但这种可再生特性不是不可破坏的,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维持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水资源评价的三大基本准则,即有效性准则、可控性准则与可持续性准则。

基于上述准则,对作为广义水资源的总降水通量进行资源结构解析,根据有效性准则将广义水资源区分为无效蒸发和狭义水资源;在狭义水资源中,根据可控性准则进一步划分为径流性水资源和非径流性水资源;在径流性水资源中,根据可再生性准则进一步划分为国民经济可利用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

在广义水资源量中,有效与无效的识别主要是它在输出转换过程中是否发挥了生态或是经济效用,因此对于降水输人的有效性判别则转化为分项输出量的考察。

流域水分输入与输出通量平衡关系如下P=R+E+△y(1)式中:P为降水通量;R为实测径流通量;E为蒸散发通量;△y为存量蓄变量。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对水体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评判的过程。

评价水环境质量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水环境的现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和保护。

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中,水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监测指标的选择、水样采集和样品分析、水体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分析。

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单一指标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单一指标的监测结果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通过对水体中某种污染物浓度的监测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反映水体中某种特定污染物的状况,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

第二种方法是基于综合指标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综合多个指标的监测结果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综合考虑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水体的pH值等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但监测和分析工作相对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门的实验设备。

第三种方法是基于生态学原理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学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等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能够反映水体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状况,对评价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种方法是基于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水体中污染物的扩散和转移过程来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能够对水体中污染物的传输和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对评价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影响因素。

例如,水体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口密度等因素都会对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总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多个指标,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

《2024年水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水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范文

《水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日益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然而,水资源的供应并不总是满足需求,特别是在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

因此,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定价变得尤为重要。

水资源定价不仅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就水资源定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二、水资源定价理论1. 边际成本理论边际成本理论是水资源定价的基本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水资源的价格应反映其边际成本,即额外供应一单位水所增加的成本。

这一理论主张按照水资源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利润来确定价格,以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

2. 供需平衡理论供需平衡理论是另一个重要的水资源定价理论。

该理论认为,水资源的价格应反映其供需关系。

当水资源供应短缺时,价格应相应提高,以限制需求;反之,当水资源供应充足时,价格应相应降低,以刺激需求。

这一理论强调了价格在调节水资源供需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3. 公平与可持续性原则公平与可持续性原则是水资源定价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定价过程中,应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经济承受能力,确保低收入群体能够获得基本的水资源服务。

同时,定价还应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资源定价方法1. 成本导向定价法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该方法首先确定水资源的生产成本,然后加上合理利润,得出水资源的价格。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水务公司的正常运营和投资回报,但可能无法充分反映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和稀缺性。

2. 需求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用户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支付意愿,确定水资源的价格。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水资源的供需关系,但可能忽略了水资源的生产成本和投资回报。

3. 综合定价法综合定价法是一种结合成本导向定价法和需求导向定价法的定价方法。

该方法在确定水资源价格时,既要考虑水资源的生产成本和投资回报,又要考虑水资源的供需关系、稀缺性和用户的支付意愿。

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PPT课件

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PPT课件

农田实灌面积 (万hm2) 4092 4320 4824
灌溉用水量 (亿m3) 3580 3440 3466
亩均灌水量 (m3) 583 531 479
3、水质污染问题
对全国92100km河长进行水质调查,符合饮用水标准的 河长约占1/3,有11%的河长水质低于农业灌溉要求,约6%
第13页/共85页
第三节 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任务、内容
一、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任务
1、水资源的调查工作 (1)研究特定区域内降水、蒸发、径流诸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
转化关系; (2)阐明水资源(地表、地下)总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 (3)分析计算需、供水量。 2、水资源的供需分析 3、寻求优化方案
二、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内容
课程简介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水资源评价的基本 内容及其基本方法。
要求掌握水资源区划的主要方法;水资源量的 估算;可供水量的计算;需水量的调查与估算;水 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方法。并了解水资源开发规划的 基本原则和程序。
第1页/共85页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说明水资源的含义及其特点;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任务、内容。本章计 划学时:1
第6页/共85页
第七章:水资源开发规划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保 持水环境需要确定较为完整的计划,即进行水资源的开 发规划。本章重点分析水资源开发规划的原则和程序, 并简单介绍水资源开发系统的基本知识。
本章重难点:水资源开发规划的影响评估;防洪 规划
本章计划学时:5 各小节学时安排:第一、二节共4学时;
W灌溉 (1 )mF (1 )m毛 F —田间回归系数,即通过田间渗漏回归河道的水量占净灌

水资源评价与保护的理论与技术

水资源评价与保护的理论与技术

水资源评价与保护的理论与技术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而且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问题。

水资源评价是指对水资源的特性、规模、分布、利用、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系统评价,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水资源评价需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包括遥感技术、GIS等技术手段和模型,以及现代水文学和环境学等学科知识。

水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水资源的量和质评价,以及水文地质、环境、经济等方面的评价。

水资源的量评价主要是指对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利水率、水负荷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等方面的评价;水资源的质评价则是指对水质的特性、水文地质、环境污染以及水体生态等方面的评价。

水资源评价的技术手段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遥感技术、GIS技术、水文模型、生态模型、仿真模型等。

常用的水资源评价模型包括AHP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DEA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进行验证和调整,如坐标系旋转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

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是防止贫困和地区性的冲突,保护环境和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的必要前提。

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需要通过立法、计划、政策、经济措施和社会部门合作等方式实现。

主要的手段包括制定水资源管理规划、实施污染控制、构建水资源管理队伍、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控、推广节水技术等。

水资源保护需要广泛宣传对水资源的重要性、加强教育和培训,鼓励公众参与保护水资源的行动,建立社区水资源保护联盟,与政府合作进行水资源保护宣传活动。

有效的水资源保护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强边境管理,促进水资源的跨境管理。

总之,水资源评价和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科学的目标、计划和管理,可以调动各方资源,广泛动员社会资源,以保障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王浩—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

4.王浩—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

70年代
-2.1 -27.0 -5.7 -10.1
80年代
-1.0 8.8 -5.1 -5.5
90年代
4.1 3.6 -3.7 3.7
1956- 1979年
-1.4 -5.3 3.8 0.6
1980- 2000年
1.7 6.1 -4.4 -0.7

海河区
55.9
15.2
6.7
-30.8
-12.2
18.5
还原方法
还原方法 提出一致性处理
还原方法
还原方法
还原方法
实 践
14
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革新的实践需求
水资源评价历史演变及特征—国内情况(1)
时间
基本内容
代表性实践
水 资
1963年
水文资料整理 《中国水文图集》



程 动
1980年
第一次水资源评价 《中国水资源评价》态评价理论 方
2001年
第二次水资源评价 评价大纲制定


实 践
15
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革新的实践需求
水资源评价历史演变及特征—国内情况(2)
对比项
国内现行评价方法
评价对象
原来只评价地表水和地下水,目前开始评价国民经济 可利用量



评价模式
分离评价模式,地表-地下水/水量-水质,未涉及

效用评价

程 动
定量手段
以“实测-还原-汇总”为基本过程,含经验成分

修正

水文站 (天然)
还原
主要控制站
月年径流量
代表站天然

径流月分配

水利部工作人员如何进行水资源调查与评估教案

水利部工作人员如何进行水资源调查与评估教案

水利部工作人员如何进行水资源调查与评估教案一、简介水资源调查与评估是水利部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通过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调查与评估,可以为水利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本教案将介绍水利部工作人员在进行水资源调查与评估时应注意的方法和步骤。

二、调查方法1. 确定调查目标:在进行水资源调查与评估前,首先需要明确调查目标,例如研究区域的水资源总量、水质状况、水利工程的利用情况等。

2. 数据收集:水资源调查与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水文、气象、地质地貌等相关数据。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阅历史资料、现场观测、遥感技术等途径来收集必要的数据。

3. 调查设备准备:根据调查目标确定所需的仪器设备,例如水质监测仪器、流量计等。

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

4. 选择调查方法:根据调查目标和数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常用的调查方法包括采样调查、定量调查、现场观测等。

不同的调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水资源特点和研究目的。

5. 数据分析与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

可以利用统计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准确的评估结果。

三、评估步骤1. 定义评估指标:根据调查目标和需求,确定评估指标,例如水资源总量、水质状况、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评估指标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2. 数据归纳与整理:将调查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建立数据库,并根据需要进行数据的分类和筛选。

3. 评估模型建立:根据评估指标和数据特点,建立适当的评估模型。

评估模型是评估工作的核心,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统计方法等来建立。

4. 评估结果分析与反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评估报告和建议。

评估结果应准确、可靠,并能提供决策和管理的参考依据。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水资源调查与评估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员掌握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实地考察:组织学员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接触和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并实践调查和评估技能。

王浩—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课件

王浩—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课件

生态需水概念
突出生态需水在水资源评价中的 地位,即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和稳 定所需的水量、水质和水时空分
布。
生态流量分析
计算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的适 宜生态流量,确保水资源配置满
足生态系统基本需求。
生态优先
在水资源配置中,坚持生态优先 原则,保障生态系统用水权益, 实现水资源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03
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实践
王浩—水源全程 方法与践件
• 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概述 • 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理论方法 • 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实践 • 水资概述
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意义
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全面、准确地了 解水资源的状况,为水资源的合理配 置、高效利用和科学保护提供决策依 据,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践经验总结
案例二:某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动态评价
城市水资源现状分析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与案例一的对比分析
动态评价与优化调整
案例三
大数据与AI技术在水资源 评价中…
基于大数据的水资源动态 评价方法
AI算法在水资源全过程评 价中的…
创新点与展望
THANK YOU
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始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02
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理论方法
基于系统分析的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理论
系统观点
动态性评价
综合评价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理论
承载力概念
阈值分析
可持续发展
基于生态需水的水资源全过程动态评价理论

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评价方法

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评价方法

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评价方法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评价这些资源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评价方法进行探讨。

一、土地资源的评价方法1.1 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层上的陆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土地资源具有以下基本属性:地理位置、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等。

这些属性共同决定了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价值。

1.2 土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土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土地资源质量和价值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土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生产力:主要反映土地资源的种植、养殖等生产能力,如单位面积产量、产值等。

(2)土地环境质量:主要反映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状况,如土壤肥力、水源涵养能力等。

(3)土地利用程度:主要反映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如耕地占比、林地覆盖率等。

(4)土地保护程度:主要反映土地资源的保护情况,如生态红线划定、自然保护区建设等。

1.3 土地资源评价方法土地资源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主要通过对土地资源各项指标的数值计算,得出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定性分析法则主要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属性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出土地资源的性质和价值。

二、水资源的评价方法2.1 水资源的基本属性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以流动和储存的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

水资源具有以下基本属性:地理分布、水质状况、水量规模、水文特征等。

这些属性共同决定了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功能。

2.2 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水资源质量和价值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量:主要反映水资源的总量和分布情况,如年径流量、地下水储量等。

(2)水资源质量:主要反映水资源的水质状况,如COD、BOD5等污染指标。

(3)水资源利用效率:主要反映水资源的利用效果,如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工业用水效率等。

水文与水资源的基本理论

水文与水资源的基本理论

水文与水资源的基本理论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水文学作为研究水的循环和分布规律的学科,与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水文与水资源的基本理论,包括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分类与评估、水文模型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等内容。

一、水的循环过程水的循环是自然界中水资源利用和分布的重要基础。

它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以及水库蓄水等过程。

首先是蒸发,水在受热的条件下从水体中转化为水蒸气,然后通过大气层的运动将水蒸气输送到不同地区,并在一定高度形成云层。

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后形成降水,包括雨水、雪水等形式。

一部分降水落入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向河流、湖泊等水体集聚。

另一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并在地下水系统中储存和流动。

此外,水库的建设可以通过蓄水、供水和发电等方式有效利用水资源。

二、水资源的分类与评估水资源可以根据来源、用途和可再生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类。

根据来源可以分为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根据用途可以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等;根据可再生程度可以分为可再生水资源和非可再生水资源。

评估水资源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指标有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等,还可以通过水质、水位等指标进行评估。

评估水资源能够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

三、水文模型水文模型是研究水文过程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模拟和预测水文过程。

水文模型可以分为概念性模型和物理性模型,概念性模型根据流域的特征和水文循环过程建立理论模型,物理性模型则基于物理方程和观测数据进行模拟。

水文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水的变化规律,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四、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是保护水资源并合理利用的重要原则。

在水资源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采取科学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建设水利工程、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加强水资源保护等。

此外,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也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水资源风险分析理论及评估方法

水资源风险分析理论及评估方法

水资源风险分析理论及评估方法1 研究背景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与地区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同时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旱涝灾害频发,这些都对水资源的安全保障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1]。

2012年3月发布的第4 期《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强调指出:历史经验不足以平衡用水量与未来不断变化的需求之间的关系,要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管理水资源。

因此,开展水资源风险分析研究是合理制定水资源规划、控制和降低风险与损失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可为我国水资源风险防范和优化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咨询。

目前,水资源风险分析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风险分析理论和水资源风险评估方法。

水资源风险分析理论在危险性、脆弱性和水资源风险理论模型等方面存在如下问题:无法避免主观性的影响、忽视了脆弱性的时变特性、需要大量样本等。

水资源风险评估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模型难以选择、模型参数难以进行准确性估计以及评估结果难以进行可靠性验证等。

本文主要从水资源风险定义、水资源风险形成要素和水资源风险理论模型三个方面对水资源风险分析理论进行综述,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从水资源风险概率预测、水资源脆弱性评估和水资源风险损失评估三个方面对水资源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模型改进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最后指出影响水资源风险评估建模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2 水资源风险分析理论2.1 水资源风险定义不确定性是风险事件的本质特征,如Aven [2]认为风险是不利事件后果的严重程度及不确定性。

由于水资源系统广泛存在随机性、模糊性及灰色性等[3],现有研究中用随机性、模糊性或灰色性来研究或估计水资源风险中的不确定性,包括随机风险、模糊风险和灰色风险。

随机风险常用概率估计水资源系统风险中的随机不确定性[4]。

然而,概率风险要以大样本为基础,当已有样本和信息不足以用概率来估计风险中的不确定性时,模糊风险和灰色风险理论应运而生,如Huang[5]提出模糊风险的概念,用模糊关系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Jia 等[6]将灰色风险理论用于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实践中;左其亭等[3]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风险率、灰色风险度的计算表达式。

水资源评价(第三章)详解

水资源评价(第三章)详解
秦岭以南年Cv值——0.5以 上, 淮河流域大部分——0.6~0.8之间; 华北平原地区——Cv>1.0,
东北地区山地——<0.5以下, 松辽平原和三江平原——0.8以上; 黄河流域——0.6以下, 内陆河流域,山区的Cv——0.2~0.5之间,盆地——0.6~0.8, 高原西部——>1.0,最大可达 l.2以上。 (3)年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关键取决于河川径流的补给来源和变化规律.
Re = u ⋅ d < 1 ~ 10 r
式中 u——地下水实际流速,m/d; d——孔隙的直径,m; γ——地下水的运动粘滞系数,m2/d
(2)非线性渗透定律
当地下水在岩石的大孔隙、大裂隙、大溶洞中及取水构 筑物附近流动时,不仅雷诺数大于10,而且常常呈紊流状态。 紊流运动的规律是水流的渗透速度与水力坡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这称为哲才公式,表示式为:
(二)径流
1.河流径流的补给 河流径流的水情和年内分配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
(1)雨水补给 雨水补给是指降水以雨水形式降落。
(2)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河道的水量约占年径流总量的25%~
30%。
(3)冰川、融雪水补给 平均年径流量约50km3,约占全国年径流量的 1.9%
2.径流的时空分布
(1)径流的区域分布 (2)径流量的动态变化 降水补给的河流>冰川、融雪 、降水混合补给的河流>地下水补给的河 流Cv值。
一、地表水资源的形成与类型
因此,在讨论地表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时, 重点讨论构成地表水资源的河流资源的形成 与分布问题。
降水、径流和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 的三要素。三者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制约着 区域水资源数量的多寡和可利用量。
一、地表水资源的形成与类型

《2024年水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水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范文

《水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日益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然而,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其定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水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分析现有定价方法的优劣,并研究新的定价方法,以期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二、水资源定价理论基础1. 水资源的经济属性水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和可交易性等经济属性。

这些属性决定了水资源定价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水资源定价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2. 水资源定价原则水资源定价应遵循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各方参与者承担相应的水资源成本;合理原则要求根据水资源的实际价值和供求关系确定价格;可持续原则要求水资源定价应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长期供应。

三、现有水资源定价方法分析1. 边际成本定价法边际成本定价法是一种常用的水资源定价方法,以水资源的边际成本为基础确定价格。

该方法考虑了水资源的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但未充分考虑水资源的环境价值和生态价值。

2. 平均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以水资源的平均成本为基础确定价格。

该方法可以反映水资源的生产成本和社会成本,但可能忽视了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求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3. 影子价格法影子价格法通过估算水资源的边际环境价值来确定价格。

该方法可以反映水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环境成本,但需要考虑数据获取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四、新的水资源定价方法研究1. 组合定价法组合定价法综合考虑了水资源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生态价值,通过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来确定价格。

该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水资源的价值,并考虑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2. 实时市场定价法实时市场定价法根据水资源的实时供求关系和市场变化来确定价格。

该方法可以实时反映水资源的价值和市场变化,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库蒸=(E水-E陆)F库 E水=KE 测 E陆=P-R
(4)水库渗漏损失水量 (5)水库蓄水变量 (6)跨流域引水量 (7)河道分洪水量
2、双累积曲线法
具体步骤如下:
(1)由人类活动前的实测降水径流资料,建立年降水径流 模型;
m—灌区综合净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单位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 灌溉定额:农作物全生长期各次灌水定额的总和;若不
考虑输水损失只计算有效灌溉时为净灌溉定额;考虑输 水损失则为毛灌溉定额。
——灌区渠系有效利用系数;
净灌溉水量M 净 毛灌溉水量M毛
(2)工业、城镇用水量
W工城 (1 )W工城用
(3)水库蒸发损失水量
本章重难点:可供水量的含义;蓄水工程可供水 量的计算方法
本章计划学时:6 各小节学时安排:第一、二节共2学时;
第三、四、五、六节各1学时
第五章:需水量调查与估算
为了与可供水量配合进行水量平衡分析,需要求出不 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分析区总用水量。本章通过分别 对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以及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及农 村人畜用水的计算来说明需水量的调查与计算方法。最 后还对一个总用水量的实例进行了分析。
资源占有量的1/4;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 市缺水,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每 年因城市缺水影响产值2000亿元以上。
2、管理问题;
全国灌区农业用水利用率约40%,发达国家可达70~80%; 部分地区存在大水漫灌现象。通过加强管理、采取一定截水措施, 已有改观,见下表:
比较 项目 1980年 1993年 2000年
第七章:水资源开发规划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保持 水环境需要确定较为完整的计划,即进行水资源的开发规 划。本章重点分析水资源开发规划的原则和程序,并简单 介绍水资源开发系统的基本知识。
本章重难点:水资源开发规划的影响评估;防洪规划 本章计划学时:5 各小节学时安排:第一、二节共4学时;
农田实灌面积 (万hm2) 4092 4320 4824
灌溉用水量 (亿m3) 3580 3440 3466
亩均灌水量 (m3) 583 531 479
3、水质污染问题
对全国92100km河长进行水质调查,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河长约 占1/3,有11%的河长水质低于农业灌溉要求,约6%的河长中有 毒含量超过排放标准。
一、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总量不少,人均、亩均占有量较少; 2、地区分布不均(地形造成气候差异)
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海拔大于4000米,降水稀少;青藏高 原以北、川东地区,海拔大约在1000~2000米之间,年降水量有 所增加;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以东地区,海拔小 于1000米,季风频繁,降水丰沛。
如:历年各级水库的有效库容及其灌溉面积;引、提水量及其灌溉 面积;灌溉定额、渠系有效利用系数、田间回归系数等。 4、区域内水文地质特性资料 如:岩性分布、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开采情况等。 5、社会经济资料
如:人口、耕地的数量及其分布,当地经济发展情况。 6、水质监测资料
如:主要工矿企业的排污量、排放途径、影响范围、污染后果等。
方适用; 5、对比以往水资源工作的成果和资料;
常用分区方法:
一、综合法
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资源区划指标,将特定区域 分为若干个干区、小区等,即采用多指标逐级进行水 资源区划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划分高级单元时,以 较概括的、较稳定的水资源特征为基本指标;划分较 低级单元时,则以较具体的、较易改变的特征值为基 本指标。通常情况下,第一级称为水资源地区;第二 级称为水资源区。
第二章:水资源区划
介绍水资源区划的原则与指标;水资源区划的方法。 本章重难点:水资源区划的方法——主导因素法、 谱系群分析法。本章计划学时:3 各小节学时安排:第一、二节共1学时;第三节2学时
第三章:水资源估算
本章讲述如何推求某一区域的水资源量,具体内 容包括:基本资料的搜集、审查;地表水资源量的 计算;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水资源总量的计算。
第三节 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任务、内容
一、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任务
1、水资源的调查工作 (1)研究特定区域内降水、蒸发、径流诸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转化
关系; (2)阐明水资源(地表、地下)总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 (3)分析计算需、供水量。 2、水资源的供需分析 3、寻求优化方案
二、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内容
1、水资源区划;
2、水资源量的计算;
3、水质评价;
4、水资源供需分析;
5、水资源开发规划;
6、水资源系统分析;
7、水资源管理
第二章 水资源区划
第一节 概述
一、水资源区划的定义 水资源区划就是在水资源分析计算的基础上,以
对各部门需水要求有决定意义的若干指标为依据,充 分考虑自然条件和水资源时空变化的差异性、相似性, 把特定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水资源条件有着明显差异的 地区(计算单元),为分区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 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简言之:即根据重要指标划分计算单元。
二、基本资料的审查分析
(一)资料的可靠性审查
资料的可靠性审查是鉴定原始资料的可靠程度,审 查重点是资料的特大值和特小值。如:
降水量:地区分布规律,局部暴雨; 径流资料:上下游、邻近站对比,水量平衡分析, 极值对比; 水面蒸发:气象因素; 泥沙:上下游沙量平衡,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之间 的关系;
(二)资料的一致性审查与径流还原计算
1、水资源地区的划分
基本指标主要是:水量——多年平均径流深 辅助指标:干燥指数、径流量与蒸发量之比
2、水资源区的划分
基本指标:可能来水量、径流年内分配
径流年内分配指标主要包括:
(1)汛期和枯水期出现的时间、水量; (2)连续四个月径流量最大的月出现时间与水量集中程度; (3)主要灌溉期来水量与年来水量的比值; (4)径流量最小月和年最大流量出现时间,以及径流年内分配不均
二、水资源的特点
1、可恢复性和有限性; 2、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3、不可替代性; 4、多种用途的特性,如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生
活用水、水力发电、航运、水产、旅游等等; 5、水利与水害的双重性。例:1991年淮河、太湖、
松花江等地发生大洪水,受灾面积达3.68亿亩, 受灾损失达779亿元。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概况
2、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
1)代表站的统计特征值计算; 2)多年平均值及变差系数等值线图的绘制; 3)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 4)推求计算区域的降水、蒸发、径流过程; 5)推求计算区域当地、入境、出境的河川径流量。
3、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
1)山区区域:以地下水总排泄量估算; 2)平原区域:以地下水总补给量估算(即可开采量)。
具体步骤参见P-11实例。
第三章 水资源估算
第一节 概述
完整流域:大气降水补给的总水资源量; 水资源量
不完整流域:当地水资源量+入境水资源量 推求水资源量的具体内容: 1、基本资料的搜集、审查
1)水文气象、流域特征、水利工程、社会经济等资料的搜集; 2)资料的三性审查: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
3)资料的插补延长。
二、水资源区划的指标
1、基本指标 水资源的数量、质量、能量指标;
2、辅助指标 旱涝指数、径流年内分配、枯季最小流量等
第三节 水资源区划的方法
总体思路:逐级划区
分区原则: 1、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分区宜小;反之分区可适当调大; 2、关键性的水利枢纽应独立分区; 3、城市与农村、山区与平原应分开分析; 4、可以把相关的几项工作结合考虑,以便一份成果,多
第三、四节共1学时
三、考试及成绩评定
期中考核,期末考试; 期中考核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参考书目
1、《水资源学》 陈家琦 科学出版社 2002年
2、《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水利》 矫勇、张国良 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年
3、《水资源经济》 杨培岭 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年
4、《水资源系统工程》 金菊良 丁晶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
本章重难点:农业需水量的调查与估算;工业用水评 价指标;工业用水的经济分析法
本章计划学时:6 各小节学时安排:第一、二节共2学时;
第三节2学时; 第四、五节共2学时
第六章: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本章按照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水资源的可供水量与社会 需水量的对比关系,即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
本章重难点:供需分析中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 本章计划学时:5 各小节学时安排:第一、二节共1学时; 第三节2学时; 第四节共2学时
4、水资源总量的计算
1)当地水资源总量:地表 + 地下 - 两者重复 2)区域水资源总量:当地水资源总量 + 入境水量
第二节 基本资料的搜集、审查与分析
一、基本资料的搜集
1、本区域内和邻近区域的水文气象资料 如:降水、蒸发、径流、泥沙等。 2、本区域的流域特性资料
如:区域面积、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 3、区域内水利工程概况
比较项目 南方 北方
水资源总量 81.0% 14.4%
人口 54.7% 43.2%
耕地 35.9% 58.3%
3、年际、年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
二、我国水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现状: 1、水利工事大幅增加; 2、水利工程供水能力显著提高;
3、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低。 问题:
1、地区性缺水; 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2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水资源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水资源的含义
广义的含义: 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目前和近期可供人类直接或间接取用的水。
狭义的含义: 1、可按社会的需要提供或有可能提供的水量; 2、该水量有可靠的来源,且该来源可以通过自然界水文循环
不断得到更新或补充; 3、该水量可以由人工加以控制; 4、该水量及其水质能够适应人类用水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