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说课稿教学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说课课件

学习目标 ➢了解华夏族的形成 ➢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 ➢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 部落联盟时期。 1.什么是部落?
指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 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
2.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 动着哪几个较大的部落?
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3.部落联盟怎样形成的 呢?争夺适宜放牧和浅耕的中原
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1.黄炎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发明创造,为日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中华五千年文明始于炎黄时期, 故人们又称炎帝和黄帝为“人文 初祖”。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出土的骨笛
甘肃出土的 中国最早的铜刀
陕西宝鸡出土的 彩陶船形壶
河姆渡遗址出土 的船桨
关于炎黄传说的史料实证(实物 史料、第一手史料)
课堂小结
远古的传说 1.炎黄联盟 ①阪泉之战一炎黄联盟形成 ②涿鹿之战一华夏族的主体形成
2.炎帝的发明和和黄帝的发明 ①炎帝的发明:开垦耕种,种植五谷等 ②黄帝的发明: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等 ③其他人的发明:仓颉造字、嫘祖缫丝等
3.尧舜禹的 ①禅让禹让制:尧--舜--禹 ②大禹治水
说说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传说: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口耳相传的具有一定历史性的故事。
史实:掌握确切证据,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区别与联系: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 没有被证明的就是不可信的虚构内容。
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部 族结成联盟。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②教民通商
③教民制陶,纺织,煮盐
④制乐器
⑤传天文历法
(2) 黄帝的发明:①造宫室 ②制衣 ③挖井 ④制船 ⑤炼铜 ⑥发明弓箭、指南车 ……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要讲述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功绩。
详细内容如下:1.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炎帝的农耕文明黄帝的发明创造2. 尧、舜、禹的治水故事尧的德政舜的孝行禹的治水成就二、教学目标1. 了解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2. 掌握尧、舜、禹的治水功绩,体会他们为人民造福的精神品质。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功绩。
难点:理解炎帝、黄帝传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体会尧、舜、禹的德政与治水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远古传说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炎帝与黄帝的传说a. 炎帝的农耕文明b. 黄帝的发明创造(2)尧、舜、禹的治水故事a. 尧的德政b. 舜的孝行c. 禹的治水成就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插图,解读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复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炎帝与黄帝炎帝:农耕文明黄帝:发明创造2. 尧、舜、禹尧:德政舜:孝行禹:治水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2)分析尧、舜、禹的治水方法,谈谈你的认识。
2. 答案:(1)炎帝:传说中,炎帝教民农耕,尝百草,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
黄帝:传说中,黄帝发明了宫室、车船、兵器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尧:以德治水,注重民生。
舜:以孝治水,关爱百姓。
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洪水,为人民造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功绩,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远古传说的资料,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三单元《文明的曙光》中的第一章《远古的传说》。
详细内容包括: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以及夏朝的建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2. 掌握尧、舜、禹的治水传说,理解古代先民与自然的斗争精神。
3. 掌握夏朝的建立,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尧、舜、禹的治水传说,夏朝的建立。
难点:理解古代治水传说的意义,把握夏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黄帝和炎帝的画像,引发学生对远古时代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以及夏朝的建立。
详细过程:(1)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两位人文始祖的伟大事迹。
(2)尧、舜、禹的治水传说:教师讲述尧、舜、禹的治水故事,分析他们治水的智慧和精神。
(3)夏朝的建立:教师通过讲解夏朝的历史背景和建立过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详细过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六、板书设计1. 黄帝和炎帝的传说2. 尧、舜、禹的治水传说3. 夏朝的建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以及夏朝的建立。
2. 拓展延伸:请查阅资料,了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远古的传说,使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掌握了夏朝的建立。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学生对传说故事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堂互动的充分性。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下节课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初一历史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初一历史远古的传说说课稿第一篇:初一历史远古的传说说课稿【教学目标:】1.能够复述出远古传说中的大致内容,以及黄帝,炎帝的贡献。
2.在了解尧、舜、禹的传说的基础上理解何为禅让制。
3.能够说出传说与历史史实的联系与区别4.通过该课堂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
5.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情分析】首先,初一学生历史相关知识比较薄弱,虽说小学期间会有接触,也不过是浅尝辄止,没有相关的能力与基础。
对此,在授课中应当加强对其历史思维与能力的锻炼培养。
其次,初一学生处于人生中的少年期,理性思维虽有发展但依旧有限,看问题多处于直观与感性阶段,缺乏思考,缺乏表达思想。
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他们的特点,促使其加强合作,互相交流,在锻炼学生学科相关能力的同时能够锻炼其思考表达能力【重点】黄帝、炎帝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夏朝的建立【难点】禅让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谁知道精卫填海的故事?那么,你们知不知道这个立志要填平大海的女孩子,她是谁的女儿?没错,是炎帝。
说到炎帝,我们脑海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反映出另外一个跟他息息相关的人——黄帝。
那么,这二人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他们做了什么事,以至于让我们缅怀了数千年?学完这节课,我们的疑问就能得到解决。
[新课探究]:①阅读课本12页“炎黄联盟”,回答以下问题:10分钟个人思考:部落联盟如何形成的?阪泉之战与逐鹿之战的参战双方、结果?小组讨论:阅读13页材料,回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我们介绍炎黄战胜蚩尤,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知道黄帝通过一系列战争,打破了原有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同学们,我们今天经常自豪地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是为什么?距今约4000多年前,炎帝部落联盟和黄帝部落联盟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
之后,两个部落联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案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事迹,如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了解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探讨远古传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理解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的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对远古传说的分析、概括。
教学重点: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引出本节课主题《远古传说》。
2. 新课内容学习:(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
(2)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探讨远古传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
(3)例题讲解:教师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4)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人物画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这些人物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远古传说2. 主要人物和事迹:黄帝:华夏之祖,发明舟车、养蚕、文字等。
炎帝:农业始祖,教民耕种、尝百草、制琴瑟等。
尧:仁德之君,实行禅让制,治理水患。
舜:孝感动天,推行禅让制,选拔贤能。
禹:治水英雄,建立夏朝,开创家天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主要事迹。
(2)谈谈你对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的认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了解了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
人教版初中历史《远古的传说》说课稿.docx

人教版初中历史《远古的传说》说课稿远古的传说是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一篇文章,通过讲述远古时代的传说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和探索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下面是一篇关于《远古的传说》的说课稿。
尊敬的教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一篇文章《远古的传说》。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了解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和文化;2. 探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远古时代的生活特点和文化;2. 教学难点:探究人类文明的起源。
三、教学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幅远古时代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远古人类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有哪些文化?2. 阅读与解读(20分钟)学生们分小组合作,逐段阅读文章《远古的传说》,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关注一些关键词,如远古人类的食物、工具、信仰等。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得信息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问题,如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如何影响了他们的文化?他们是如何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结论。
4. 概念阐释(10分钟)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阐释。
例如,教师可以解释文化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远古人类的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表现形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一些基本知识。
5. 拓展延伸(10分钟)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认知和思考,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如远古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在哪些方面?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革新的?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让他们体会到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和价值。
6. 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内容包括第一章“史前时代”的第一节“远古的传说”。
详细内容主要涵盖: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以及相关的远古文化遗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2. 掌握尧、舜、禹的治水传说,理解古代先民与自然抗争的智慧。
3. 认识远古文化遗址,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黄帝、炎帝传说故事的理解,尧、舜、禹治水传说的掌握。
教学重点:远古的传说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影响,远古文化遗址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史前时代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远古时期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介绍黄帝、炎帝的生平事迹,分析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2)尧、舜、禹的治水传说:讲述尧、舜、禹的治水过程,强调他们的智慧与勇敢。
(3)远古文化遗址:介绍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等,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远古传说的认识。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黄帝、炎帝传说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尧、舜、禹治水传说的填空题。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内容:(1)黄帝、炎帝传说(2)尧、舜、禹治水传说(3)远古文化遗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2)分析尧、舜、禹治水传说的意义。
2. 答案:(1)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黄帝战蚩尤、炎帝尝百草等。
(2)尧、舜、禹治水传说的意义:体现了古代先民与自然抗争的智慧,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治水经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远古的传说,提高历史素养。
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远古的传说说课稿(总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远古的传说》说课稿《远古的传说》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远古的传说》是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课主要讲述了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文明的发展概况,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感知和探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知识与能力: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禅让”是远古时代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从了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历史演进过程的兴趣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知教材和搜集的相关资料,使学生知道炎帝、黄帝的发明对中华文明做出的贡献,引导学生将传说中黄帝部落的发明与前课介绍的考古成果图片进行印证,帮助学生分辨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社会发展观,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生在了解“禅让”含义的过程中,感受远古先民的大公无私、唯才是举等优秀品质,继承并发扬这些优秀品质。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和华夏族的形成历史。
教学难点:理解“禅让”的含义;了解传说与史实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学理念1、师生互动:教师设置问题有针对性,突出学生参与,突出互动探究;淡化知识背记,突出体验感悟。
2、目标生成情景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和知识构建的主要参与者。
三、说学法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接受能力较强,渴望亲身体验。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给予充分肯定,增强自信心。
同时注重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七年级学生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说教法依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课设计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等,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感知、探究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第二节“中国文明的起源”,着重讲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传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远古时期的历史传说,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历史思维能力,通过传说故事理解远古社会的生活和文化。
3. 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学会从传说故事中提炼历史信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传说。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传说故事,理解远古社会的生活和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域的广阔,引入远古时期的传说故事。
2. 讲解:详细讲解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传说,让学生了解远古社会的历史。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传说故事,想象远古时期的生活场景,并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黄帝和炎帝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尧、舜、禹治水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故事:黄帝和炎帝是我国古代两位伟大的神话人物。
他们一个擅长农业,一个擅长狩猎,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2. 拓展延伸:请查阅资料,了解黄帝和炎帝的其他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其他贡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远古的传说,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文明的起源,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鼓励学生拓展学习,了解更多关于远古时期的历史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可衡量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与深度;6.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及答案的指导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优质教案范文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优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了解远古时期的主要传说故事,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
学生能够理解这些传说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学生对远古时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初步的认识。
技能学生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传说故事中的深层含义。
学生能够利用口头和书面方式复述传说故事,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通过传说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勇敢、智慧等价值观。
鼓励学生形成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传说故事的情节和文化内涵。
远古时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介绍。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传说故事,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如何激发学生对远古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远古传说的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传说故事。
故事讲解详细介绍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传说故事,注意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
分析故事中的文化元素,如神话的象征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文化探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远古时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如石器时代、氏族社会等。
引导学生思考传说故事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关系,理解传说背后的文化价值。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传说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邀请学生上台复述故事,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总结提升总结本课所学的传说故事和文化知识,强调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用历史思维解决问题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故事讲解法: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传说故事。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复述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其探究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工具,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二章节《中华文明的起源》,详细内容为“远古的传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掌握黄帝、炎帝等重要传说人物及其贡献,理解传说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
2. 掌握黄帝、炎帝等传说人物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炎帝等传说人物的事迹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以及传说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音频,讲述“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分析他们的事迹和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炎帝、黄帝的题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目要求,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远古传说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内容:炎帝:农业、医药、陶器黄帝:战争、文化、制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正确回答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关于远古传说的资料,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组织一次课堂分享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落实。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和简洁性。
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远古的传说》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展开,通过他们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历史故事有着较大的兴趣。
但同时,他们对古代历史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教材和教师的引导,逐步建立起对历史的认识。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掌握他们的事迹和贡献,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故事音频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传说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哪些古代传说?这些传说中的人物有哪些特点?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掌握他们的事迹和贡献。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这些英雄人物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以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要讲述了我国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伏羲画卦、神农尝百草等。
这些传说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认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本节课的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通过对这些传说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一班的学生年龄约为13-14岁,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他们对神话传说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了解相对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感悟传说中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远古时期的主要神话传说,了解传说中的人物及其故事情节,认识传说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远古传说,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伏羲画卦、神农尝百草等远古传说的内容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2.教学难点:传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传说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神话传说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对远古传说产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伏羲画卦、神农尝百草等传说内容。
《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远古的传说》说课稿大家好!我是一名初中历史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初中历史课程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接触历史课程的第一次机会。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远古时代的传说故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材选自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远古时代的传说故事。
通过学习这些传说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
二、说学情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对历史的认识和了解还很有限。
因此,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
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远古时代的传说故事,了解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观察力,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远古时代的传说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解,引导学生对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进行思考和探索。
教学难点是如何通过简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讲授法,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远古时代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法,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拓展他们的历史思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远古时代的传说故事的视频,如《盘古开天辟地》。
2.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激发他们对远古时代的兴趣。
第二环节:讲授新知1. 教师通过讲解远古时代的传说故事,如《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向学生介绍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精选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1. 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黄帝、炎帝、蚩尤等;2. 远古时期的重大事件:黄帝战蚩尤、炎黄联盟、尧舜禹的治水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远古时期的主要传说人物及其贡献;2. 掌握远古时期的重大事件,理解其历史意义;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和事件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远古时期的主要传说人物和重大事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历史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入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和事件。
2. 讲解新课:(1)介绍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黄帝、炎帝、蚩尤等;(2)讲解远古时期的重大事件:黄帝战蚩尤、炎黄联盟、尧舜禹的治水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远古传说;(2)分组讨论,分析传说人物和事件的历史意义。
4. 例题讲解:(1)黄帝为什么被誉为“人文初祖”?(2)炎黄联盟是如何形成的?5. 随堂练习:(1)简述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故事;(2)分析尧舜禹的治水方法及其意义。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主要内容:① 远古传说人物:黄帝、炎帝、蚩尤② 远古重大事件:黄帝战蚩尤、炎黄联盟、尧舜禹的治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故事;(2)分析尧舜禹的治水方法及其意义。
2. 答案:(1)黄帝:相传黄帝是古代华夏族的祖先,被誉为“人文初祖”。
他领导人民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华夏族,为后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炎帝:相传炎帝是古代华夏族的另一位祖先,他与黄帝结成炎黄联盟,共同抵御外敌,为华夏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贡献。
蚩尤:相传蚩尤是古代一个勇猛善战的部族首领,曾与黄帝激战,最终被黄帝打败。
(2)尧舜禹的治水方法及其意义:尧:提倡“禅让制”,选拔有德行的人才治理国家,任命鲧治理洪水。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一章《远古时期》的第二节《远古的传说》。
内容主要包括: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尧舜禹的传说以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黄帝、炎帝、尧、舜、禹等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2. 通过学习远古传说,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 分析和评价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及其人物形象。
难点:分析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历史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引入远古传说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故事,分析人物形象及其历史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扮演远古传说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远古传说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简答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远古的传说》2. 内容:黄帝、炎帝的传说尧、舜、禹的传说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远古传说人物的认识。
2. 答案:要求学生能够从人物事迹、形象特点和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等相关书籍,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本节课的内容选取了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这些人物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

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一单元第2课《远古的传说》,内容包括:黄帝和炎帝的故事,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以及世袭制和禅让制的产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黄帝和炎帝的故事,掌握尧、舜、禹的治水传说。
2. 认识世袭制和禅让制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世袭制和禅让制的产生。
重点:黄帝和炎帝的故事,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世袭制和禅让制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PPT、教材、黑板、粉笔。
学生: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环境,引入远古时期的传说。
2. 讲解:详细讲解黄帝和炎帝的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传说。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尧、舜、禹治水的智慧和方法。
4. 例题讲解:分析世袭制和禅让制的产生及其意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黄帝、炎帝、尧、舜、禹的治水成就。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黄帝和炎帝的故事2. 尧、舜、禹的治水传说3. 世袭制和禅让制的产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内容,写一篇关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治水传说的短文。
2. 拓展延伸:查阅资料,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期的其他传说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远古的传说,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期的其他传说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6.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精选5篇)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精选5篇)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篇1【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
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学生读引言。
2.教师引入: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
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
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二、新课讲授(一)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黄帝、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禅让的传说1.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
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理解禅让的含义。
2.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三)治水的传说1.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
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2.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
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内容包括炎帝与黄帝的传说、尧舜禹的治水故事、以及华夏族的形成。
具体章节内容为:1.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了解炎帝、黄帝的事迹,认识他们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2. 尧舜禹的治水故事:学习尧舜禹的治水事迹,理解他们为我国古代水利事业做出的贡献。
3. 华夏族的形成:探讨华夏族的起源,理解华夏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炎帝、黄帝、尧、舜、禹等古代传说中的重要人物及其事迹;了解华夏族的起源及发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尊重与热爱;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炎帝、黄帝、尧、舜、禹等人物的传说故事;华夏族的形成。
难点:理解华夏族的起源及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分析古代治水事迹的现实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炎帝、黄帝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他们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炎帝与黄帝的传说:讲述炎帝、黄帝的事迹,分析他们对我国古代文明的影响。
(2)尧舜禹的治水故事:介绍尧、舜、禹的治水事迹,探讨他们对我国古代水利事业的贡献。
(3)华夏族的形成:讲解华夏族的起源,分析华夏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位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分析其事迹,讨论其对后世的影响。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炎帝、黄帝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尧舜禹的治水事迹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炎帝:农业、医药、陶器黄帝:战争、文化、制度2. 尧舜禹的治水故事尧:禅让制、选贤任能舜:道德品质、治国方略禹:治水事迹、三过家门而不入3. 华夏族的形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事迹,并分析他们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5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远古的传说》。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理念、学法、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远古的传说》是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课主要讲述了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文明的发展概况,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感知和探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能力: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
事;了解“禅让”是远古时代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从了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历史演进过程的兴趣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知教材和搜集的相关资料,使学生知道炎帝、黄帝的发明对中华文明做出的贡献,引导学生将传说中黄帝部落的发明与前课介绍的考古成果图片进行印证,帮助学生分辨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社会发展观,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生在了解“禅让”含义的过程中,感受远古先民的大公无私、唯才是举等优秀品质,继承并发扬这些优秀品质。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和华夏族的形成历史。
教学难点:理解“禅让”的含义;了解传说与史实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学理念
1、师生互动:教师设置问题有针对性,突出学生参与,突出互动探究;淡化知识背记,突出体验感悟。
2、目标生成情景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和知识构建的主要参与者。
三、说学法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接受能力较强,渴望亲身体验。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给予充分肯定,增强自信心。
同时注重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七年级学生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说教法
依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课设计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等,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感知、探究历史的兴趣,促
进学生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我遵循“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这一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炎、黄、蚩尤的传说资料。
(二)新课教学(40分钟)
为了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我将本课设计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感受新知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秘炎黄
第三环节:故事演绎,走进华夏
第四环节:角色扮演,解读禅让
第五环节:创新训练,拓展延伸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感受新知(2分钟)播放PPT:2011年4月5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帝陵隆重举行,一万多名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桥山轩辕殿祭祀广场,满怀虔诚地参加公祭典礼,追念人文
初祖功德,表达炎黄子孙敬意,听音乐《黄帝颂》。
看完后以问题“黄帝只是传说中的一个人物,视频中的海内外华人为何要祭拜他”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新闻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营造积极探究的心理氛围。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秘炎黄(10分钟)活动一:杰出的首领
情境一:多媒体展示三个部落的相关地图。
问题1: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蚩尤,并讲讲他们的传说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表述,可以了解学生对传说的认知程度,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总结。
问题:2:有许多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远古先民,为什么只有炎帝黄帝被尊称为中华“人文初祖”?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黄帝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伟大作用,思考炎帝黄帝被尊称为中华“人文初祖”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上述活动,达到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目的。
活动二:传说与史实
问题3:我们已经知道,传说中黄帝和他的部落有许多发明创造,前课介绍的出土文物哪些能印证这些传说?传说与史实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情境二:多媒体展示考古成果图片。
①河姆渡人房屋复原图②河姆渡人骨哨③大汶口陶器刻符④河姆渡水井复原图组织学生将组织学生将考古成果图片与传说中黄帝部落的发明创造进行比较,并出示
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的概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运用史料分析法来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对传说进行理性认识和甄别,从而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培养理性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故事演绎,走进华夏(8分钟)说一说: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故事会: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代表黄帝、炎帝、蚩尤三个部落。
各小组围绕课本内容和课前搜集的资料讨论后,派代表分别以炎、黄、蚩尤的身份讲述与其他部落间的故事。
在学生讲述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顺三个部落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其以提纲的形式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设计上述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储备(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自主学习课本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进行交流探讨,并将交流探讨的成果以提纲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此加
深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尊敬先祖、爱我中华的情感。
第四环节: 角色扮演,解读“禅让”(5分钟)
根据课本内容编排历史剧进行表演。
剧情一:部落首领召开“联盟会议”,介绍尧的优秀品质,并推举尧为联盟首领。
剧情二:尧老了,再次召开“联盟会
议”,介绍舜的优秀品质,推举舜为联盟首领。
什么是“禅让”?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概括“禅让”的含义,并投影在大屏幕上。
问题4: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
引导学生归纳尧、舜的高尚品德,并加以勉励。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剧表演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课本相关内容的正确感知和初步理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想象力,在表演中感受远古先民的人格魅力。
第五环节:创新训练,拓展延伸(15分钟)知识巩固:以问题“通过本课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回顾新知,以提纲形式归纳全课知识。
然后完成练习。
拓展延伸:【课后练习】除本课学习的以外,你还知道哪些远古传说人物?请大家在课后搜集他们的故事并互相交流。
(投影相关书籍和网站资料,为学生搜集传说故事提供帮助)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成就感,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并通过搜集交流传说故事拓展学生思维,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构建知识结构图,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七、说教学评价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利用传说故事、考古图片、音像资料等教学资源,创设多组教
学活动和问题设计,以此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帮助学生以教材为基础拓宽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借古喻今的学科意识。
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