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砂岩粒度组成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砂岩的粒度组成:
指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的相对含量,通常用百分 数表示。
测定方法
薄片法 较大直径的砂粒组成 筛析法 中小直径的砂粒组成
沉降法 粒径小于40μm以下颗粒
筛析法
基本做法:
将岩石洗油、烘干、称质量、解析、 过套筛、分筛称质量、计算。
以毫米直接表示筛孔孔眼大小
孔隙度(%) 储层评价
34 2320~2329 5.76 11.70 11.10 8.10 6.90 5.90 5.20 12.00 15.00
36 2320~2329 7.68 3.40 7.70 17.30 12.10 10.90 10.20 28.00 10.00
用途
计算粒度的特征参数(评价指标); 定量地评价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
定义: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
岩石的胶结类型主要受胶结物含量、分布及颗粒与胶结物 的结合方式的控制。
•基底胶结 •孔隙胶结 •接触胶结 •杂乱胶结
第二节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性
一、储层岩石的孔隙和孔隙结构
1、孔隙 岩石中未被碎屑颗粒、胶结物或其它固体物质
充填的空间。
孔隙
孔隙
套筛的筛孔
以每英寸长度上的孔数表示 相邻的两级筛孔孔眼的级差为 2 或 4 2。
目或号
沉降法
原理:在合适的介质中测定颗粒在外力场作用下的沉降
速度,间接确定颗粒的粒度组成。
斯托克(C.J.Stokes)公式:
v
gd 2
18
g l
1
v——直径为d的颗粒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的沉降速度,cm/s;
d—— 颗粒直径,cm;
n3D 2 1 n3D3
6 D
6
以岩石孔隙体积为基数的比面表达式:
S
A V
n3D2 n3D3-1 n3D3
6
1-
6
D
D
三个不同基数的比面的关系:
SV S 1 Sb
=1-
6
岩石比面的影响因素
①颗粒直径
颗粒直径变小,比面值变大。
主要粒级分布(mm)
砂岩的比面(cm2/cm3)
普通砂岩 细砂岩 泥砂岩
二、储层岩石的孔隙度
1.定义: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
或:单位岩石体积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Vp Vp V f Vs
V f Vs Vp
Vf
设:岩石模型边长为L,沿任一边长排列n
个球,模型中共有n3个球;球直径为D;
单个球体积为
1 D3
6
;
所有球的体积为 1 n3D3 ;
6
岩石的外表体积为n3D3。
砂粒 性质不同、形状各异、大小不等 岩石的骨架
胶结物 性质不同,分布各异
砂粒间未被胶结物或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
孔隙
砂粒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胶结物的成分及数量、性
Baidu Nhomakorabea
质及其胶结方式都将影响到岩石的孔渗特性。
岩石的粒度和比面是反映岩石骨架构成的最主要指标,也
是划分储层、评价储层的重要物性参数。
一、砂岩的粒度组成
di—— i级颗粒直径的上限,mm;
di+1—— i级颗粒直径的下限,mm。
尖峰越高,
曲线越陡,
粒粒度度组组成成越的表示方法及粒评度价组方成法越
表示方法均:匀数字
准确 图形 均匀直观、明了
表 1.1.2 S 油田某井 S 下 2 地层岩石粒度分析数据
编
距顶
颗粒直径(mm)/质量百分数(%)
井段(m)
外表体积
“岩石体积”
骨架体积
孔隙体积
设:岩石模型边长为L,沿任一边长排列n
个球,模型中共有n3个球;球直径为D;
单个球表面积为πD2;
所有球的表面积为n3πD2;
岩石的外表体积为n3D3。
以岩石外表体积为基数的比面表达式:
SV
A V
n3D 2
n3D3
D
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数的比面表达式:
Sb
A V
空隙 空洞
裂隙(缝)
砂岩的孔隙大小和形态取决于砂粒的相互接触关系、后来的 成岩后生作用引起的变化以及胶结状况。
2、储层岩石的孔隙特征
碎屑岩:粒间孔、溶蚀孔、微孔隙和裂隙。 碳酸盐岩:原生孔、溶蚀孔、生物钻孔、收缩孔 和裂缝孔隙等。
应力裂缝孔隙示意图
砂岩内层理缝示意图
杂基微孔隙镜下形态
砂岩内溶孔示意图
将累计分布曲线划分为四段。
特拉斯克(P.D.Trask)公式:
S d75 d25
S—— 分选系数;
d75—— 累计分布曲线上,累计质量为75%处对应的粒级直径;
d25——累计分布曲线上,累计质量为25%处对应的粒级直径。
S=1~2.5
分选好
特拉斯克(Trask)规定: S=2.5~4.5 分选中等
泥
3FeCl2 2Al(OH)3 2SiO2 • 3H2O
石 2FeCl2 3H2O 3O 2Fe(OH )3 2Cl2
★硫酸盐胶结物 石膏和硬石膏 (高温脱水)
石膏 CaSO4•nH2O 硬石膏 CaSO4
影响束缚水饱和度的测定值
★硅质胶结物 (胶结最结实)
硅酸盐
● 胶结类型:
Kozeny-Carman方程(1927):
3
Sb 14 1 2
A L
H Q
1
式中Sb—— 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数的比面,cm2/cm3; φ—— 岩心的孔隙度,小数; A—— 岩心的截面积,cm2; L—— 岩心的长度,cm; Q—— 通过岩心的空气流量,cm3/s; μ—— 空气的粘度,0.1Pas; H—— 空气通过岩心时的稳定水柱压头,cm。
以岩石外表体积为基数的孔隙度表达式:
V
V Vf
n3D3 1 n3D3
6 n3D3
1
6
47.6%
正方体: 47.6% 菱形: 25.95%
实际储层岩石孔隙度值的范围如下:
砂岩孔隙度为10%~40%,主要受砂岩的性质和其胶 结状态控制。
碳酸盐岩孔隙度介于5%~25%之间。 粘土岩或页岩的孔隙度为20%~45%,它有取效决孔于隙该度岩 石的成因和埋藏深度。
1~0.25 0.25~0.1 0.1~0.01
500~950 950~2300
>2300
比面越大,说明其骨架的分散程度越大,构成骨架的颗粒越细。
②泥质含量
泥质含量越多,岩石比面越大。
③颗粒形状
颗粒越不规则,岩石比面越大。
岩石比面的大小影响化学方法采油的药剂消耗
2.比面的测定
(1)实验测定法(透过法)
3.粒度评价指标
(1)岩石的不均匀系数α:
累计分布曲线上某两个质量百分数所对应的颗粒直径之比值。
=d60 d10
•α值大于1; •α值越接近于1,则表明粒度组成越均匀; •一般储层岩石的不均匀系数在1~20之间; •不均匀系数小于2的岩石,可视为均质岩石。
(2)分选系数
具体作法: 以累计质量25%,50%和75%三个特征点,
碳酸盐岩的孔渗特性 决定于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及其组合或结合关系
◆砂岩的骨架性质
⊙ 砂岩的粒度组成 ⊙ 岩石的比面 ⊙ 岩石的胶结物质与胶结类型
◆砂岩的孔隙性质
⊙ 岩石的孔隙、孔隙结构与孔隙度 ⊙ 岩石的压缩系数及油藏的综合压缩系数 ⊙ 储层流体饱和度 ⊙ 储层岩石的渗透率 ⊙ 毛细管渗流模型
第一节 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号
m
0.59 0.5 0.42 0.35 0.3 0.25 0.21 0.177 0.149
28 2320~2329 3.80 0.3 2.50 4.20 8.60 8.30 15.50 10.60 10.50 6.50
34 2320~2329 5.76
0.3 3.60 5.80 5.80 8.50
Sv
C
61
100
gi di
二、岩石的胶结物与胶结类型 ● 岩石的胶结物
★泥质胶结物 粘土矿物 (遇水膨胀、分散或絮凝)
蒙脱石>含膨胀层的混合层粘土>伊利石>高岭石
对储 层的 潜在 影响
钠蒙皂石 伊利石 高岭石 绿泥石
600%~1000% 减小孔隙的有效渗流半径 充填粒间孔隙,随流体运移 二次沉淀
S>4.5
分选差
(3)标准偏差
等比粒级分类方法 φ=-log2d 福克、沃德参数的计算式:
平均值
Mz
16
50
3
84
标准偏差(分选系数)
84 16 95 5
4
6.6
偏度
SK
16 84 250 2 84 16
5 95 250 2 95 5
峰态
KG
95 5
2.4475 25
◆孔喉比:孔隙与
喉道直径的比值。
◆孔 隙 配 位 数 :
每个孔道所连通的喉 道数。
◆孔 隙 迂 曲 度 :
岩石两端面间连通 孔隙的最短路径与
直线距离的比值。
流体质点实际流经的 岩石孔隙长度与岩石 外观长度之比。
3、孔隙结构
◆ 岩石的孔隙结构与颗粒的大小、分选性质、颗粒 接触方式等密切相关。
◆ 孔隙结构对岩石储集性能和渗透能力有影响。
ρg—— 颗粒密度,g/cm3;
μ—— 液体的运动粘度,cm2/s; ρl—— 液体的密度,g/cm3;
g——重力加速度,980cm/s2。
适用 条件
颗粒直径为50~100μm; 颗粒的重量浓度不应超过1%。
各粒级的平均直径 di :
1 di
1 2
1 di
1 d i 1
di —— i级颗粒的平均直径,mm;
(2)资料计算法(间接法)
已知岩石的粒度组成分析资料,假定任一粒级直径为di
的颗粒,其质量百分数为gi,则在单位体积岩石中,直径
为di的颗粒的比面为:
Svi
61
di
gi
%
考虑单位体积岩石中所有粒级的颗粒,则:
Sv
n i 1
Svi
n i 1
61
di
gi %
61
100
gi di
引入形状校正系数 C=1.2~1.4,它表示由于颗粒形状不规 则而引起比面增加。
第二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
孔隙 裂缝 溶洞
为油气提供
储集空间 渗流通道
孔隙性 渗透性
沉积岩 如碎屑岩、碳酸盐岩等
岩石 岩浆岩 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变质岩 如大理岩、片麻岩等
沉积岩层
(世界99%以上)
碎屑岩储集层 碳酸盐岩储集层
碎屑岩的孔渗特性
我国大部分油田 波斯湾盆地 华北古潜山油田
决定于碎屑颗粒的大小及其组合或结合关系
36 2320~2329 7.68
0.40
编
距顶
颗粒直径(mm)/累计质量百分数(%)
井段(m)
号
m 0.125 0.105 0.088 0.074 0.063 0.053 0.01 <0.01
28 2320~2329 3.80 4.50 5.00 3.80 4.50 2.20 3.90 8.00 0.20
表 1.2.2 毛细管孔隙体系划分表
类型
超毛细管孔隙 毛细管孔隙 微毛细管孔隙
标准
孔隙直径(mm) 缝隙宽度(mm)
>0.5
>0.25
0.5~0.0002 0.05~0.0001
<0.0002
<0.0001
3、孔隙结构
岩石中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 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孔隙与喉道的配置关系
孔隙结构参数
表 1.1.3 分选等级对比关系
分选等级
分选极好 分选好 分选较好 分选中等 分选差 分选很差 分选极差
标准偏差(φ单位)
福克、沃德参数
弗里德曼参数
<0.35
<0.35
0.35~0.50
0.35~0.50
0.50~0.71
0.50~0.80
0.71~1.00
0.80~1.40
1.00~2.00
1.40~2.00
泥质
<1/100
<0.01
φ值
<0 0~1 1~2 2~3.32 3.32~4.32 4.32~6.64 >6.64
2、岩石的比面
岩石的比表面积:指单位体积岩石的总表面积,m2/m3。
或指单位体积岩石内所有孔隙的内表面积。
当所有岩石骨架颗粒间是点接触时,即为所有颗粒的总表面积。
S A V
式中S——岩石的比面,m2/m3; A——岩石颗粒的总表面积,m2; V——岩石的体积,m3。
粒间孔隙镜下形态
表 1.2.1 砂岩孔隙类型成因特征
类型
原生式沉积
粒间孔 纹理和层理缝
溶蚀孔隙
次生式沉积
晶体次生晶间孔 裂缝孔隙
颗粒破裂孔等
混合孔隙 杂基微孔隙等
成因 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 溶解作用 压溶作用 地应力作用 岩石裂缝等 复合成因
储、渗特征 大、多、储、渗能力好 小、少、储、渗能力差
小、少、储集能力好 小、多、储集能力差 小、少、渗透能力好 小、少、储、渗能力一般 小、少、储、渗能力较差
★灰质胶结物
碳酸盐类矿物 (遇酸反应)
酸敏矿物方解石(CaCO3) 白云石(CaMg(CO3)2)
菱铁矿(FeCO3)
与酸反应生成沉淀
FeCO3 2HCl FeCl2 H 2O CO2
2FeCl2 3H2O 3O 2Fe(OH )3 2Cl2
绿 3FeO• Al2O3 • 2SiO2 • 3H2O 6HCl
2.00~4.00
2.00~2.60
>4.00
>2.60
表 1.1.4 粒级分类表
粒级
粒级范围
名称
直径(mm)
分数式
小数式
砾石
>1
>1.00
粗砂
1~1/2
1~0.5
中砂 1/2~1/4
0.5~0.25
细砂 1/4~1/10
0.5~0.1
粗粉 1/10~1/20
0.1~0.05
细粉 1/20~1/100 0.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