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简称为调控关系和规制关系,或合称为“调制关系”)。故经济法的调整对 象,最简单地说就是“调制关系”。 • 宏观调控关系:财税调控关系、金融调控关系、计划调控关系; • 市场规制关系:反垄断关系、反不正当竞争关系、消费者保护关系。
经济法的定义
(一)经济法定义的提出
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单地说,经济法就是调整调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定义:
济法与其他部门法所调整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却各不相同。
(二)界定调整对象的重要意义
• 调整对象是整个经济法研究的逻辑起点。 • 经济法存在的价值,以及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亦取决于对其调整对象的界定。 • 再次,经济法的主体类型,以及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制度安排,也都与经
济法调整对象的界定直接相关,并由此直接影响经济法的法治建设。
• 所谓经济性,即经济性的调整具有节约或降低社会成本,增进总体收益,从而 使主体行为及其结果更为“经济”的特性。经济法的经济性至少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经济法作用于市场经济,直接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调整的目标是节约交易成本,提高 市场运营效率;
(2)经济法要反映经济规律; (3)经济法是经济政策的法律化; (4)经济法运用的是法律化的经济手段; (5)经济法追求的是总体上的经济效益。
1、在时间上,经济法是与现代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相关联的。 2、在空间上,经济法侧重于在一国范围内对调控和规制关系进行法律调整。 3、在调整对象上,经济法调整的是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简称调制关系。 4、经济法是一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定义
(二)经济法的经济性和规制性
1、经济法性与规制性的内涵与表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三)界定调整对象需要“问题定位”
• 所谓“问题定位”,就是必须从社会经济现实出发,尤其要从人类的经济行为 所带来的问题出发,根据解决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需要,来确定经济法所需 要调整的对象、领域、目标以及调整的方法。
• 无论市场机制,抑或政府干预,都可能“失灵”。而这“两个失灵”,恰恰是 传统法律无法有效解决的,它们是经济法调整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2、产生基础上的现代性
• 从总体上看,经济法产生的重要前提是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以及 需由新兴部门法加以解决的市场失灵等问题的存在。
3、制度建构上的现代性
• 在制度层面上,无论是制度形成、制度构成,还是制度实施,经济法都具有现代性。
第二节 经济法的历史
主要内容
经济法的产生 经济法的发展
经济法的产生
经济法的产生
经济法的产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3、社会因素
法律被视为“善良公平之术”,“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法律(治)的宗旨和使 命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国家要履行其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职能,必须有法可依、 依法进行,这就要求制定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经济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 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
• 如同经济性一样,规制性在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方面体现得都很明显。
经济法的定义
(二)经济法的经济性和规制性
2、经济性与规制性的内在联系
• 经济性的法律化政策,其调整手段主要是法律化的经济手段或称经济杠杆,这 些手段或杠杆的作用的发挥,就是通过积极的鼓励、促进和消极的限制、禁止 来体现或实现的,因而它本身就具有规制性,从而使经济性与规制性之间存在 着内在联系,并共同存在于经济法的各类制度或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之中。
3、经济性与规制性的提炼价值
• 经济法的经济性,与其百度文库整领域、调整对象、调整目标、调整手段等都关联密 切,反映了经济法的性质和时代特征;而经济法的规制性,不仅包括了消极的 限制和禁止,而且也可以说明宏观调控的特征。
经济法的定义
(三)经济法的现代性
1、精神追求上的现代性
• 经济法追求一种从资源配置到财富分配,从调整手段到调整目标的整体“和谐”或“协 调”,是其不同于传统部门法的一种基本精神。
经济法的产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1、经济因素
法律是经济关系的记载和表述,经济法的产生有其经济因素。经济关系从来都是法 律所要调整的重要对象,法律从根本上说主要是经济利益的准则。
2、政治因素
国家作为重要的政治因素,向来处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核心地位。社会主义国家 的国家干预更具自觉性、自主性和有效性,当然也理应更加规范化、法治化,确认和规 范国家干预的经济法是社会主义国家履行其基本职责所必需的法律依据。
经济法的定义
(二)经济法的经济性和规制性
1、经济法性与规制性的内涵与表现
• 所谓经济法的规制性,是指在调整的目标和手段方面,经济法所具有的将积极 的鼓励、促进与消极的限制、禁止相结合的特性。它体现的是一种高层次的综 合,并非只是狭义上的“管制”或“监管”,因而与“规制经济学”上的狭义 理解不尽相同。
本章教学重难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界定、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的 经济性、规制性和现代性的内涵与表现,以及经济法发展的特点。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
主要内容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的经济性、规制性和现代性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一)概念与调整对象的关联
• 基本的定义公式为“某某法是调整某某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某一类法律规范的总称”;但经
• 经济法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以及相对应的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四)调整对象的具体界定
• 市场失灵—结构失衡—经济失衡—宏观调控—政府失灵—依法调控—宏观调控法 • 市场失灵—竞争失效—市场失序—市场规制—政府失灵—依法规制—市场规制法 • 因此,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宏观调控关系,一类是市场规制关系
4、法律因素
市场经济形成了一种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具有普遍性,内 存地需要国家干预 ,当现存的法律部门不宜调整其存在的社会关系时,就会形成新的法 律。
经济法的发展
经济法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从“非常态法”到“常态法” 2、从“战时法”到“平时法” 3、从“边缘法”到“基干法” 4、从“一元体系”到“二元体系” 5、从“差异”走向“互鉴”
《经济法学》 第一章 经济法的概念和历史
本章导语:
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经济法的概念如何界定,直接影响对经济法 学诸多理论的认识。了解经济法的概念与历史,能够为后续章节的学 习打下基础。
本章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什么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 济法的调整对象应当如何界定,调整对象的具体界定,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的经济性、规制性和现代性,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经 济法发展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