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合集下载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在GIS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指用于构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数据,包括地理位置、地貌、地形、地势、地貌等信息。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对其进行分类和编码是必要的。

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1. 地理位置分类: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分类,包括国家、省份、城市、县区等级别的划分。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和查找特定地理位置的数据。

2. 地貌分类:按照地貌特征进行分类,包括山地、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等。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的地貌特征,为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参考依据。

3. 地形分类:按照地形特征进行分类,包括高山、平原、盆地、峡谷等。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表的地形特征,为交通规划、城市规划等提供参考依据。

4. 气候分类:按照气候特征进行分类,包括寒带气候、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热带气候等。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农业生产、旅游规划等提供参考依据。

5. 土地利用分类:按照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城市建设用地等。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地利用情况,为土地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代码为了方便管理和使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通常会对其进行编码。

编码可以使数据更加规范、统一,便于数据的管理和交换。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代码:1. 国家代码:国家代码是用来标识不同国家的编码。

常见的国家代码有ISO国家代码和UN M.49国家代码。

ISO国家代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用两个字母表示国家,如中国的代码是CN。

UN M.49国家代码是由联合国制定的,用三位数字表示国家,如中国的代码是156。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之一基础地理数据分类编码标准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之一基础地理数据分类编码标准

项目编号: ZXPR-SU020-2003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Version: 2.5本文档使用部门:■主管领导■项目组□客户(市场)□维护人员■用户■监理方执行CMMI三级过程文档标准南通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评审、分发和版权编制:国土项目组编制日期:批准:批准日期:提交:提交日期:评审:评审日期:分发编号:分发日期: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

Copyright 2000-2005 by Zhengxian Cyber Technology (Shenzhen) Ltd.All Rights Reserved.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Zhengxian Cyber Technology (Shenzhen) Ltd.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参考标准 (1)3分类、编码原则 (1)3.1 科学性、系统性 (1)3.2 相对稳定性 (1)3.3 不受多比例尺地形图的限制 (1)3.4 完整性和可扩展性 (2)3.5 兼容性 (2)3.6 适用性 (2)4基础地理数据集的名称及代码 (3)5比例尺代码 (4)6基础地理数据分类编码方法 (5)7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表 (6)附录A 图层命名规范 (35)(1)图层名称结构 (35)(2)基础地理数据子集及特征代码 (35)附录B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国土基础数据分类对照表 (37)附录C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对照表 (57)附录D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1:5000 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对照表 (79)附录E 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层及数字化作业指导书 (97)附录F 1:5000 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层及数字化作业指导书 (11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市基础地理数据是指市城市地表和地下的自然地理形态和社会经济概况基础数据。

地理实体数据规范-试行稿20100125

地理实体数据规范-试行稿20100125
附录 A 地理实体标识码编码规则................................................................................................18
A.1 政区实体标识码.......................................................................................................................... 18 A.2 境界实体标识码.......................................................................................................................... 19
3. 地理实体数据的定义 ..............................................................................................................5
4. 术语 ........................................................................................................................................6
10.2.1. 基本图元数据表命名规则与基本属性项定义 ........................................................... 15 10.2.2. 实体图元关系表命名规则与基本属性项定义 ........................................................... 17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地理信息是指通过地理空间数据来描述和分析地球表面上的现象、特征和关系的一种信息。

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则是构建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空间分析的基础,它包括了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水系分布等方面的数据。

为了方便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和使用,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与代码。

一、按照地理要素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按照地理要素的类型进行分类。

常见的地理要素包括地块、建造物、道路、水系、地形等。

对于每一个地理要素,可以根据其属性和特征进行编码。

例如,对于道路,可以根据道路等级、道路类型、道路宽度等属性进行编码,以方便数据管理和查询。

二、按照地理空间关系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还可以按照地理空间关系进行分类。

地理空间关系包括邻近关系、包含关系、相交关系等。

通过对地理空间关系进行编码,可以方便地进行空间分析和查询。

例如,对于地块数据,可以通过编码来表示地块之间的邻近关系,以便进行土地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分析。

三、按照地理坐标系统分类地理坐标系统是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它用于确定地理要素在地球上的位置。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地理坐标系统进行分类。

常见的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坐标系统、UTM坐标系统等。

通过对地理坐标系统进行编码,可以方便地进行地理数据的转换和集成。

四、按照数据格式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按照数据格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数据格式包括矢量数据格式和栅格数据格式。

矢量数据格式适合于描述点、线、面等几何要素,而栅格数据格式适合于描述连续分布的数据,如高程数据、遥感影像等。

通过对数据格式进行编码,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的存储和交换。

五、按照数据精度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按照数据精度进行分类。

数据精度是指地理信息数据与真实地理现象之间的误差程度。

常见的数据精度包括高精度数据和低精度数据。

高精度数据适合于需要高精度定位和分析的应用,如导航系统和精细地形分析。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一、引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指描述地球表面上地理实体及其属性的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

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编码。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与代码,包括分类的原则、分类体系的建立、代码的编制与管理等内容。

二、分类的原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客观性原则:分类应基于地理实体的客观属性,而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2. 一致性原则:分类应具有一致性,即相同属性的地理实体应被归类到同一类别中。

3. 可比性原则:分类应具有可比性,即不同类别之间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和相似性。

4. 可扩展性原则:分类应具有可扩展性,即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新的类别。

5. 实用性原则:分类应具有实用性,便于数据管理和应用。

三、分类体系的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体系应根据地理实体的属性和关系进行建立。

常见的分类体系包括行政区划、地貌、水系、土地利用等。

以下以行政区划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1. 国家级行政区划国家级行政区划是指国家政权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通常由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等级别组成。

代码编制可采用数字编码,如国家级行政区划代码为1、2、3等。

2. 省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划是指国家下设的行政区域,通常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别组成。

代码编制可采用数字编码,如北京市为11、上海市为31等。

3. 市级行政区划市级行政区划是指省级行政区划下设的行政区域,通常由市、自治州、地级市等级别组成。

代码编制可采用数字编码,如北京市下辖的东城区为110101、西城区为110102等。

4. 县级行政区划县级行政区划是指市级行政区划下设的行政区域,通常由县、市辖区、县级市等级别组成。

代码编制可采用数字编码,如北京市东城区下辖的东华门街道为110101001、景山街道为110101002等。

四、代码的编制与管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代码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唯一性原则:每个地理实体应有唯一的代码,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管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而分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

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

虽然目前人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同,虽然目前人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同,提供的分类分级与编码的依据也不一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编码方案,但还是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用方法。

一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编码方案,但还是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用方法。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二把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

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

分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类法。

分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类法。

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一次分成若干层目录,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一次分成若干层目录,并编制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其中,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制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其中,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次类目互不交叉、互不重复。

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次类目互不交叉、互不重复。

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使用方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

使用方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

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在GIS中,数据源是指提供地理数据的来源,它可以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地图、卫星影像、遥感数据、地理数据库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GIS的数据源及其标准格式。

1. 地图数据源:地图数据源是GIS中最常见的数据源之一。

它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地图,如电子地图、卫星地图、地形地图等。

地图数据源通常以矢量或者栅格格式存在。

矢量地图以点、线、面等几何要素表示地理对象,而栅格地图以像素网格表示地理对象。

地图数据源应具备以下标准格式:- 数据格式:常见的地图数据格式包括Shapefile、GeoJSON、KML等。

数据源应以标准格式提供,以便在不同的GIS软件中进行使用和交换。

- 数据精度:地图数据源应具备足够的精度,以满足特定GIS应用的需求。

精度通常以地理坐标系的单位(如米)来表示。

- 数据更新:地图数据源应定期更新,以反映地理环境的变化。

更新频率取决于特定应用的需求。

2. 卫星影像数据源:卫星影像数据源是GIS中用于获取地表信息的重要数据源之一。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用于地貌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等应用。

卫星影像数据源应具备以下标准格式:- 数据格式:常见的卫星影像数据格式包括TIFF、JPEG、PNG等。

数据源应以标准格式提供,以便在不同的GIS软件中进行使用和交换。

- 数据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源应具备足够的分辨率,以捕捉地表细节。

分辨率通常以米为单位表示。

- 数据配准:卫星影像数据源应具备良好的配准精度,以确保地理位置的准确性。

3. 遥感数据源:遥感数据源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理数据。

它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地理信息,如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地形高程等。

遥感数据源应具备以下标准格式:- 数据格式:常见的遥感数据格式包括TIFF、ENVI、HDF等。

数据源应以标准格式提供,以便在不同的GIS软件中进行使用和交换。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1、地理信息分类
地理信息分为位置信息、构成信息和空间关系信息三个基本类别,其中位置信息是指位置和范围,构成信息是指地理实体的形态和组成,空间关系信息是指地理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位置信息可以进一步分为空间位置和空间范围,构成信息可分为形态信息和组成信息,空间关系信息包括有关距离、方向和重叠等空间关系信息,而地理信息也可以分为物理地理信息和人文地理信息。

2、空间位置有三种表示法:
(1)座标表示法:座标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可基于任意坐标系统表示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座标可表示点位(如经纬度坐标表示法),也可表示折线的多个点位(如投影坐标系统),甚至可以表示面(如梯度坐标系统)。

(2)视要素表示法:视要素表示法是一种用文字表示地理实体位置的方法,依赖于视觉经验和记忆,可以用来表示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但不能用于精确或统计分析。

(3)地理定义表示法:地理定义表示法是一种用文字描述地理实体位置的方法,是由一系列简短的文字定义组成,地理定义表示可以很快地描述地理实体的位置。

地图数据的采集和地图数据库

地图数据的采集和地图数据库

量化)——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 地图扫描矢量化(自动或半自动矢量化)
:较为先进的地图数字化方式
地图跟踪数字化
数字化仪原理 目前较为常用的数字化仪是电磁感应式数字化
仪,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检测出图形坐标数据 的。由游标线圈(定位器)、工作桌面(包括铺 设其下的栅格阵列导线)以及电子部件、微处理 器和输出装置组成。其中游标线圈是电磁发射源 ,工作桌面接收信号,电子部件、微处理器把游 标线圈在工作桌面上的位移量转换成x,y坐标, 最后经输出装置输入计算机
数据编辑: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无论是地 图的几何数据数字化还是属性数据数字化 ,都不可能完全正确,常见的错误有:地 图错误的遗漏,地图要素的重复或多余, 几何数据的位置不正确或不完整,属性数 据的遗漏、重复,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的 连接错误等。因此必须对采集的数据进行 编辑修改。为此,首先要显示数据,然后 才能进行编辑修改。
效率很低,并且很难进行反向查询,插入和删除操作比较 复杂,父节点的删除意味着下层所有子节点均被删除。 数据独立性较差,数据更新涉及很多指针 层次命令具有过程式性质,用户必须了解数据的物理结构 ,并在数据操作命令中显式的给出数据的存取路径 难以描述复杂的地理实体之间的联系,描述多对多的关系 时导致物理存储上的冗余
网络模型
A
M B
a
c
b
d
e
1
2
3
4
网络模型
缺点: 结构复杂,增加查询和定位困难,用户需要熟悉
数据的逻辑结构,知道自己所在的相应位置 网状模型不直接支持对于层次结构的表达 网状模型的数据操作命令具有过程式性质
网状数据库是导航式(Navigation)数据库,用户 在操作数据库时不但说明要做什么,还要说明怎 么做。例如在查找语句中不但要说明查找的对象 ,而且要规定存取路径

地图数据库

地图数据库

设计建立步骤
①用户需求调查和评价。确立建库范围和使用目标、查询方式、数据库大致规模和完成期限。
②资料搜集和评价。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广泛的资料源调查、登记造册、并进行质量评价,编制目标资料评价 表,确定基本地图,划定研究范围,估算数据量。
③环境准备。地图数据库必须依靠机助地图制图系统的支持,在确定的系统规模和数据量估算基础上,准备必 须的系统硬件和配套软件。
数据库简介
数据主要是在具有统一比例尺和地理坐标系统的地图上按规范化、标准化要求数字化而获取的。这就有可能 在较大的区域范围,以至全国范围内分层次、分区域逐步建立地图数据库,最后进行集中的地图数据管理。加拿 大、瑞典、日本等国均以该方式建立各自的全国性地图数据库。地图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地图数据的保存与查询, 是区域决策的一个重要数据基础。同时也是地图自动制图及有关工程设计的基础数据。
⑥资料编辑加工。无论是图形资料还是数据资料,在入库前都必须进行必要的编辑加工,尤其是图形资料。
⑦数字化和编辑。实现图形数字的转换,并采用联机编辑和脱机编辑两种方式反复检查、改正,最后产生净 化的数字文件,做好插入数据库前的准备工作。属性数据,可采用人机交互和批处理两种方式分别入库,最后完 成属性代码表和图形属性表的联结。
基本特点
①具有复杂的数据模型,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均按照特定的数据结构进行组织、存储和管理;②确保了数据 的完全独立;③确保了数据共享的并发性、安全性和完整性;④用户可以直接与数据项打交道。地图数据库
作用
地图数据库的发展是为满足信息处理领域对空间数据的需求,为适应现代社会对数字地图产品的需求而发展 起来的,它是以数据库技术、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空间信息系统的发展为基础的。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从20世纪 70年代开始研究地图数据库技术,已建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图数据库。美国1:地形数据库包括地貌、水文、 植被覆盖、非植被覆盖、境界、测量控制和标记、运输、人工建筑要素、公用土地等9类内容,是20世纪90年代 末建成的,近年来开始利用共享信息进行局部或单要素的内业更新。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建立了全球矢量岸线 数据库。加拿大2006年建成全国人口稠密地区的1:地图数据库。这些地图数据库在它们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及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及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及代码一、引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指描述地球表面特征和地理实体的数字化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

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和代码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及代码化的标准格式。

二、数据分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根据其所描述的特征和实体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地形地貌、水系、土地利用、交通、行政区划等。

1. 地形地貌:该分类描述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如山脉、丘陵、平原、河谷等。

每一个地形地貌特征都可以用一个惟一的代码进行标识。

2. 水系:该分类描述地球表面的水体分布,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

每一个水体都可以用一个惟一的代码进行标识。

3. 土地利用:该分类描述地球表面的土地利用情况,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建造用地等。

每种土地利用类型都可以用一个惟一的代码进行标识。

4. 交通:该分类描述地球表面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航线等。

每一个交通网络都可以用一个惟一的代码进行标识。

5. 行政区划:该分类描述地球表面的行政区划划分,包括国家、省份、城市等。

每一个行政区划都可以用一个惟一的代码进行标识。

三、数据代码化为了方便数据管理和查询,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需要进行代码化。

代码化可以采用数字代码、字母代码或者组合代码的形式。

1. 数字代码:使用数字对不同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编码。

例如,地形地貌分类中,1表示山脉,2表示丘陵,3表示平原,4表示河谷等。

2. 字母代码:使用字母对不同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编码。

例如,水系分类中,A表示河流,B表示湖泊,C表示水库等。

3. 组合代码:使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对不同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编码。

例如,交通分类中,1A表示公路,1B表示铁路,1C表示航线等。

代码化的好处是可以快速识别和查询地理信息数据,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

四、标准格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标准格式应包括数据分类和代码化信息,并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组织。

1. 数据分类:首先列出不同分类的地理信息数据,如地形地貌、水系、土地利用、交通、行政区划等。

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在GIS中,数据源是指供GIS系统使用的数据集合,包括地理数据、属性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

良好的数据源对于GIS系统的正确运行和有效分析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GIS数据源的详细介绍。

一、地理数据源地理数据是GIS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类型之一,它包括地图、卫星影像、遥感图象等。

地理数据源可以分为两类: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

1. 栅格数据源栅格数据是由像素组成的网格数据,每一个像素都包含有关特定位置的信息。

栅格数据源可以是卫星影像、航空影像或者遥感图象。

这些数据源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用于地形分析、环境监测等应用。

2. 矢量数据源矢量数据是由点、线和面等几何要素组成的数据,每一个要素都包含有关其位置、形状和属性的信息。

矢量数据源可以是地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等。

这些数据源可以提供详细的地理信息,用于空间分析、规划和决策支持等应用。

二、属性数据源属性数据是GIS系统中与地理数据相关的非空间数据,它描述了地理要素的属性特征。

属性数据源可以包括人口统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气候数据等。

1. 人口统计数据源人口统计数据是描述人口数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统计信息的数据。

这些数据源可以用于人口分布分析、社会经济研究等。

2. 土地利用数据源土地利用数据是描述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所有权、土地利用状况等信息的数据。

这些数据源可以用于土地规划、环境保护等。

3. 气候数据源气候数据是描述气温、降雨量、风向等气象信息的数据。

这些数据源可以用于气候变化研究、灾害预警等。

三、其他数据源除了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GIS系统还可以使用其他相关数据,如地理编码数据、路网数据、地形数据等。

1. 地理编码数据源地理编码数据是将地理位置信息转换为标准地址的数据。

这些数据源可以用于地理位置查询、导航等。

2. 路网数据源路网数据是描述道路网络、交通流量等信息的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输入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输入

空间数据库
一级
地类划分及编码表案例
二级 有林地 三级 乔木林 红树林 编码 111 112 113 120 180 210 220 230 240
林地 疏林地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耕地 牧草地 非林地 水域 未利用地
竹林
层次分类编码 法
空间数据库
空间信息编码实例 ——道路属性编码 ——道路属性编码
叉丝 按扭
游标 电磁感应板
空间数据库
数字化仪
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的输入
(3)自动扫描数字化输入
优点: 输入速度快; 精度高; 操作简单; 不受认为因素影响 缺点: 栅格数据量庞; 栅格转矢量技术难度大。 摄像机、 摄像机、数码相机代替扫描仪 优点: 优点:通过镜头的移动和变焦可以 一次输入任意大小幅面的图件 缺点:分辨率不易控制;采用中心投影造成变形问题。 缺点:分辨率不易控制;采用中心投影造成变形问题。
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的输入
2、地图数字化 (1)手扶跟踪数字化
定标器 感应板
数字化仪示意图
底座
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的输入
数 字 化 仪 板 面 组 成 示 意 图
有效区域
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的输入
数字化仪的工作方式—操作方式 数字化仪的工作方式 操作方式
点方式: 点方式 : 每次定标器的键被按下,感应板发送一对 坐标数据到计算机。 开关流方式: 开关流方式: 在定标器上,每按下一次键,即将一 组坐标数据发送到计算机。当用数字化来输入一条连 续曲线是很有效。 连续流方式: 连续流方式: 不论定标器的键是否按下,数字化仪 每个一定的时间就向计算机发送坐标数据,即是不可 控的。 增量方式 :当定标器在感应板上移动某个距离,数 字化仪就发送一对绝对坐标数据。

地理实体分类及数据编码

地理实体分类及数据编码
1gis的数据源2gis的空间数据采集空间数据采集的一般方法数字化中的物理坐标用户坐标mapgis数字化或mapinfo数字化数字化精度分析gis的属性数据采集属性数据库的建立4数据的维护与管理分类编码特征码坐标信息世界地理信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只有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和编码使其有序地存储检索以满足各种应用分析需求
属性数据分类编码内容
登记部分(标识码):用来标识属性数据的 序号,可以是简单的连续编号,也可划分 不同层次进行顺序编码; 分类部分(分类码):用来标识属性的地理 特征,可采用多位代码反映多种特征; 控制部分:用来通过一定的查错算法,检 查在编码、录入和传输中的错误,在属性 数据量较大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性和科学性:满足所涉及学科的科学分类方法,能反映 出同一类型中不同的级别特点。 一致性:对代码所定义的同一专业名词、术语必须是唯一的。 兼容性(标准化\通用性):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按标准进 行,没有标准的必须考虑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实现标准化。 实用性(简捷性):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每一种编码应 该是以最小的数据量载负最大的信息量。 可扩展性:编码的设置应留有扩展的余地,避免新对象的出 现而使原编码系统失效、造成编码错乱现象。
空间数据的分层2
2、空间数据分层的目的: 便于空间数据的管理、查询、显示、分析等。 1)空间数据分为若干数据层后,对所有空间数据的管理就 简化为对各数据层的管理,而一个数据层的数据结构往往比 较单一,数据量也相对较小,管理起来就相对简单; 2)对分层的空间数据进行查询时,不需要对所有空间数据 进行查询,只需要对某一层空间数据进行查询即可,因而可 加快查询速度; 3)分层后的空间数据,由于便于任意选择需要显示的图层, 因而增加了图形显示的灵活性; 4)对不同数据层进行叠加,可进行各种目的的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地理信息的分类与编码如何实施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地理信息的分类与编码如何实施

四、地理编码
是将信息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 的过程,是人们统一认识、统一观点、相互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编码 的直接产物是代码,即表示特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序排列的符号,是计算 机鉴别和查找信息的主要依据和手段。代码一般由数字、或字符、或数字字 符混合构成,具有唯一性,并有分类和排序的功能。在设计时,若采用某些 专用字符或对某些字符或数字作出一些特殊规定,则代码又具有某种特定的 含义。
单元四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如何实施
负责单位: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资源库
联合全国28家校企单位共同建设
什么是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是地理信息共享的基础标准之 一,是通过对多源地理要素及其属性进行统一分类组织和编 码,支持跨部门、跨领域、多源、多时相、多尺度地理信息 整合与管理的基础性标准。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方案的制定 应从满足地理信息空间整合的基本需求出发。
背景小知识
• 线分类法: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 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同一分支的同级类目之间 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 面分类法:也称平行分类法,它是把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根据 其本身固有的属性或特征,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 面都包含一组类目。将某个面中的一种类目与另一个面的一种类目 组合在一起,即组成一个复合类目。
概述
地理信息包括一切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各种要素的图形信息、属性信 息以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信息的总称。 §要 素:是指存在于地理空间范围内的真实世界的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 一组现象或一个确定的实体及目标的表示。 §图形信息: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存在于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和形状,按其 几何特征可以抽象地分为点、线、面和体四种类型。 §属性信息:是指目标或实体的特定的质量或数量特征。赋于每个目标或实 体的这种质量或数量称为属性值。 §空间系:是指各个实体或目标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包括位置 关系、几何关系、拓扑关系、逻辑关系等。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类型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类型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类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通过空间分析和地理数据处理来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信息的系统。

在GIS中,数据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数据类型可以提供不同的地理信息。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中常见的数据类型。

1. 矢量数据(Vector Data)矢量数据是以点、线、面等几何图形的形式来表示地理现象的数据类型。

它由坐标点和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组成。

常见的矢量数据包括点数据、线数据和面数据。

点数据用来表示离散的地理现象,比如城市、河流等;线数据用来表示连接点的路径,比如道路、河流流向等;面数据用来表示具有面状特征的地理现象,比如湖泊、行政区等。

2. 栅格数据(Raster Data)栅格数据是以像元(Pixel)的形式来表示地理现象的数据类型。

每个像元都有一个数值来表示该位置上的属性。

栅格数据的特点是以网格形式划分地理空间,每个像元可以表示一个区域的特征。

栅格数据适用于描述连续变化的地理现象,比如高程、温度等。

栅格数据在GIS中常用于地形分析、遥感影像处理等领域。

3. 层级数据(TIN Data)层级数据(Triangular Irregular Network,简称TIN)是一种用三角形来表示地形形状的数据类型。

TIN是由一系列不规则的三角形构成的,每个三角形的顶点都有坐标和高程值。

TIN数据适用于描述地形的起伏和变化,常用于地形分析、地形建模等领域。

4. 地理编码数据(Geocoding Data)地理编码数据是一种将地址信息转换为地理坐标的数据类型。

它通过将地址与地理数据库中的位置进行匹配,从而确定地址的准确位置。

地理编码数据常用于地理定位、导航系统等领域。

5. 图像数据(Image Data)图像数据是一种以图像形式来表示地理现象的数据类型。

它通常是由遥感技术获取的,可以是航空摄影图像、卫星遥感影像等。

图像数据可以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常用于土地利用、环境监测等方面。

专题2 GIS数据获取与处理

专题2 GIS数据获取与处理
CEN/TC 287 FGDC ISO/TC 211 建议体系 数据集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 数据集综述信息 数据质量信息 数据质量信息 数据质量信息 数据集质量元素 空间数据组织 数据集继承信息 数据集继承信息 信息 空间参照系信息 空间参照系信 空间数据表示信息 空间数据表示信 息 息 范围信息 实体和属性信 空间参照系信息 空间参照系信息 息 数据定义 发行信息 应用要素分类信息 实体和属性信息 Metadata 参 分类信息 发行信息 发行信息 考信息 Metadata 参考信 Metadata 参考 管理信息 息 信息 Metadata 参考 Metadata 语言
1)空间数据输入中的误差 ——几何数据的不完整(遗漏)或重复; —— 几何数据的位置不正确; —— 比例尺不正确(不同比例尺数据的拼接时); —— 地图变形,出现误差; —— 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连接有误; —— 属性数据错误(包括编码错误); ——拓扑建立时数据中的误差(面不闭和、接点断开、过位、重复等);
2)空间数据检查的方法 —— 对检查任务较大的数据,先编写软件将离谱的数据突出显示出来, 进行过滤; —— 图形符号化后,对照原图检查; —— 将结果绘于透明薄膜上与原图叠加检查; —— 对等高线,可利用最高、最低和等高距的值,将不同等高线用不 同颜色或分层设色等方法进行检查; —— 对于面状要素,可在建立拓扑关系时,根据多边形是否闭和来检查, 或根据多边形内点的匹配来检查; —— 对于属性数据,多是利用编辑器在屏幕上浏览检查或打印检查; —— 通过图形实体和属性的联合显示,发现不匹配等问题;
2.元数据的基本概念
Metadata可译为元数据、描述数据、诠释数据等。 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信息的信息。在地理空间 数据中,元数据是说明数据内容、质量、状态或其它 特征的背景信息。

地图信息源及其处理

地图信息源及其处理
通过一定量值形成的制图对象排序
乡名
Kg/亩
乡名
Kg/亩
黄玉
2136
大洲
2481
张棚
2701
王佐
976
长乐
1423
府前
1223
小庄
1275
府右
1549
加鱼
2343
石坪
1038
有利
1691
三门
1149
石留
1881
统一
1539
乐平
1924
东引
1710
算术平均x=1690,标准差δ=±507 间距的排列为: 676,1183,1690,2197,2704 出现在间距之间的频数有: 3 5 5 3
二.影像资料(数据)
三.统计资料(数据)
是制作各种地图的重要数据源。一般存放于各单位的统计部门。数据涉及许多方面。主要作为专题地图编制的依据。 文字资料 与编图有关的各种专著、论文、调查报告、访问记录地图生产技术档案、地理调查资料以及地理文献等。 是进行区域分析、资料选择和各要素内容分类分级的重要参考资料;可用来研究各种制图资料的可靠程度和内容的完整性。
资料数据的裁切和拼接;
01
地图投影、比例尺的转换;
02
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处理;
03
量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处理;
04
数据编码和格式的转换;
05
数据的分类分级处理;
06
资料图比例尺与新编图比例尺相差较大时标描处理;
07
地图内容的更新和专题内容的转绘处理;等等。
08
整合内容:
3.地图资料(数据)整合的方法
01
地图投影转换,可利用制图软件中的投影转换功能。

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在GIS中,数据源是指提供地理数据的来源。

数据源的选择和使用对于GIS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正确选择和使用数据源是GIS应用的关键之一。

1. 地理数据的分类地理数据可以分为两大类: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是由点、线、面等几何要素构成的,常用于表示地理现象的几何位置和属性信息。

栅格数据是由像元构成的,常用于表示连续分布的地理现象。

2. 数据源的类型GIS的数据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地理数据文件、数据库、互联网数据服务等。

- 地理数据文件:地理数据文件是最常见的数据源类型之一,常见的文件格式包括Shapefile、GeoJSON、KML等。

这些文件可以通过GIS软件导入和使用,提供了丰富的地理数据资源。

- 数据库:数据库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结构化系统。

在GIS中,常用的数据库包括关系数据库(如MySQL、Oracle)和空间数据库(如PostGIS)。

通过数据库,可以方便地存储和查询地理数据。

- 互联网数据服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理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获取和使用。

例如,一些机构和组织提供了在线地图服务(如Google Maps、百度地图),用户可以通过API接口获取地理数据。

3. 数据源的选择原则选择合适的数据源是GIS应用的关键,以下是一些选择数据源的原则:-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数据源应该提供准确、可靠的地理数据,以确保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

可以参考数据提供机构的声誉和数据的来源来评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数据的完整性和时效性:数据源应该提供完整的地理数据,包括所需的属性信息和几何信息。

此外,数据的时效性也很重要,特殊是对于需要实时数据的应用场景。

- 数据的空间范围和分辨率:根据应用需求,选择覆盖所需空间范围的数据源,并考虑数据的空间分辨率。

高分辨率的数据可以提供更精细的地理信息,但同时也会占用更大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管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而分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

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

虽然目前人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同,虽然目前人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同,提供的分类分级与编码的依据也不一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编码方案,但还是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用方法。

一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编码方案,但还是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用方法。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二把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

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

分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类法。

分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类法。

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一次分成若干层目录,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一次分成若干层目录,并编制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其中,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制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其中,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次类目互不交叉、互不重复。

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次类目互不交叉、互不重复。

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使用方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

使用方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

考虑到人对图形符号等级的感受,编码的基础是分类分级,到人对图形符号等级的感受,分级数不宜超过8 级。

编码的基础是分类分级,而编码的结果是代码。

代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代码表示对象的名称是对象唯一的标志;示对象的名称,果是代码。

代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代码表示对象的名称,是对象唯一的标志;代码也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志;代码还可以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志。

代码也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志;代码还可以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志。

该编码有9 大类,再依次分小类和一二级代码和标志嘛。

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为:大类,再依次分小类和一二级代码和标志嘛。

分类代码由 6 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为: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标志码。

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标志码。

地图数据具有定性、定位和时间性三大特点。

与此相适应,地图数据具有定性、定位和时间性三大特点。

与此相适应,地图数据包含了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其中:几何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空间分布,即定位特性,性数据两大类,其中:几何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空间分布,即定位特性,而属性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等特征,即定性特征,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等特征,即定性特征,有时候也可将时间信息隐含在属性数据中表示。

信息隐含在属性数据中表示。

地图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去务是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去。

地图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去。

由于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在几何数据采集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由于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在几何数据采集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于由外业测量仪器获取的几何数据,只需把测量仪器的数据传输进入数据库即可,如果是已有的数字数据,器获取的几何数据,只需把测量仪器的数据传输进入数据库即可,如果是已有的数字数据,可经过转换后输入数据库。

而从遥感影像提取专题信息,必须使用几何纠正、图像变换、可经过转换后输入数据库。

而从遥感影像提取专题信息,必须使用几何纠正、图像变换、影像分类和信息提取等,这些主要属于遥感图像处理的内容。

影像分类和信息提取等,这些主要属于遥感图像处理的内容。

地图数据主要包括几何数据和几何数据,属性数据主要用来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特征。

地图数据主要包括几何数据和几何数据,属性数据主要用来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特征。

例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如,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河流可以数字化为矢量表示的一串有序的坐标或以栅格表示的组连续的像元,即相应的几何数据;儿河流的属性数据则是指河流的宽度、等级、一组连续的像元,即相应的几何数据;儿河流的属性数据则是指河流的宽度、等级、流量这些数据都与河流这一空间实体有关。

等,这些数据都与河流这一空间实体有关。

属性数据可以通过给予一个公共标识符与空间实体的几何数据联系起来。

实体的几何数据联系起来。

属性数据的采集较为简单,主要使用了键盘输入的方式。

分为两种:属性数据的采集较为简单,主要使用了键盘输入的方式。

分为两种: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的同时,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的同时,根据数字化软件的提示用键盘输入。

输入。

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经检查修改后再转入到数据库中。

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经检查修改后再转入到数据库中。

当地图要素的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时,当地图要素的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时,把属性数据和几何数据联系起来的方法是在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之间建立一个唯一的公共标识码立一个唯一的公共标识码,在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之间建立一个唯一的公共标识码,该标志码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时手工输入,也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

属性数据时手工输入,也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

当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没有公共标志码时,必须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当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没有公共标志码时,必须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如选取一个地图要再指定其对应的属性数据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生成公共标志码。

素,再指定其对应的属性数据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生成公共标志码。

地理信息可视化可视化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可视化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将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及计算结果转换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为图形和图像凸显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

为图形和图像凸显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

它的主要功能是从复杂的数据产生图形图像,并可以分析和理解存入计算机的图形图像数据。

它使许多抽象的、数据产生图形图像,并可以分析和理解存入计算机的图形图像数据。

它使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原理、规律和过程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可视化涉及的领域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和过程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以理解的原理、规律和过程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可视化涉及的领域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及人机交互等多方面。

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及人机交互等多方面。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最主要形式是地图,它是地学信息的图形符号模型。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最主要形式是地图,它是地学信息的图形符号模型。

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符号,也可以说地图是图形符号的空间集合,容是图形符号,也可以说地图是图形符号的空间集合,因此符号化在地理信息可视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符号化指的是地图符号的符号化。

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符号化指的是地图符号的符号化。

地图符号是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图形符号。

地图符号是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图形符号。

地图符号是地图的主要表达形式,它是地图区别其他表示地理环境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

达形式,它是地图区别其他表示地理环境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地图符号不仅能反映地图要素的存在、类别及其数量及其质量特征,且通过它们的组合,要素的存在、类别及其数量及其质量特征,而且通过它们的组合,还能反映出地图要素的空间分布、结构、联系以及变化等。

空间分布、结构、联系以及变化等。

地图符号采用便于空间定位的形式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地图符号采用便于空间定位的形式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地图符号是一种用来传递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工具,号是一种用来传递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工具,在地图上形成模拟客观实际的空间形它因此具有抽象的和客观的意义,并与被表示的对象有一定的关系。

象,它因此具有抽象的和客观的意义,并与被表示的对象有一定的关系。

地图符号既能反映出地理对象种类及其数量和质量特征,又能表达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现象的分布。

映出地理对象种类及其数量和质量特征,又能表达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现象的分布。

地图符号的质量直接影响地图信息的传递效果。

设计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质量直接影响地图信息的传递效果。

设计地图符号,应在充分考虑地图各要素的分类分级要求的基础上,个图形变量即形状、尺寸、色彩、变量,的分类分级要求的基础上,着重顾及构成地图符号的6 个图形变量,即形状、尺寸、色彩、亮度、密度和方向。

其中以符号的形状、尺寸和色彩最为重要,亮度、密度和方向。

其中以符号的形状、尺寸和色彩最为重要,他们被称为地图符号的三要素。

要素。

所谓符号化,是指地图符号的符号化过程。

所谓符号化过程,就是利用地图数据库得到有关地图要素的分级分类编码及相应符号和要素实体抽象后得到的定位坐标数据,以形成地图空间空间内的图形符号模型的过程。

符号库设计的原则1)应尽量参照现有的地图图式2)在新设计地图符号时应遵循图案化、精确性、对比性、统一性、象征性及自动绘制适用性等一般原则3)选择适当的符号信息块结构4)符号库的可扩充性允许用户自行修改任意一种符号图形,删除过时的符号,增加新设计的符号。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应用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常规的传统地图制图相比,虽然在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常规的传统地图制图相比,虽然在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具有地图制图与常规的传统地图制图相比相当紧密的联系。

相当紧密的联系。

尽管不同的地图往往在制图区域、比例尺、表现主题和制图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尽管不同的地图往往在制图区域、比例尺、表现主题和制图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就地图常规总体过程而言,仍然可以归纳出其一般的形式,包括从总体设计、图常规总体过程而言,仍然可以归纳出其一般的形式,包括从总体设计、编辑计划的制定、编稿图的完成,到地图清绘、地图整饰和制印。

的制定、编稿图的完成,到地图清绘、地图整饰和制印。

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地图主要是通过图层来组织的,不同的类型、主题、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地图主要是通过图层来组织的,不同的类型、主题、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地图往往在图层划分结构、属性上各不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