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区域地质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质学
第一篇地层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特殊群第三章震旦-寒武系第四章奥陶系
第五章志留系第六章泥盆系第七章二叠系第八章三叠系
第九章三叠系第十章侏罗系第十一章白垩系第十二章第三系
第十三章第四系
一、自然环境特征
1、世界最高的高原
2、世界最年轻的高原
3、高寒气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4、冰雪和寒冻风化作用的普遍性
5、对现代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性
6、植被演替的多样性
7、土壤的发育具有年轻性,近期发育的恶化性和发生上的多元性
二、地貌的基本特征
广阔的高原面、巨大的山系、宽广的谷地与深邃的峡谷、地势有西北向东南倾斜
三、西藏地貌主要分为三个地貌区单元:
藏南山原湖盆谷、藏北高原湖盆区、藏东高山河谷区
四、主要地貌类型
山脉高原峡谷河谷平原
五、区域地质:
是指某一范围较大的地区地质单元、构造带或者图幅内的岩石、地层、构造、地貌、水文地质、矿产及地壳运动和发展历史等基本地质单元。
六、根据地层(包括基底)发育情况、沉积环境及沉积建造、生物面貌及生物区系,结合
地质发育历史,采取综合地层分区方案,将西藏地层划分为4个地层区、21个地层分区。
一、喜马拉雅区西瓦里克分区、高喜马拉雅分区、低喜马拉雅分区、北喜马拉雅
分区、拉轨岗日分区、仲巴——曲松分区。
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区雅鲁藏布江分区、拉萨——波密分区、比如——洛隆
分区、措勤——申扎分区、班戈分区、木嘎岗日分区。
三、羌塘——昌都区羌南分区、羌北分区、类乌齐——左贡分区、昌都分区、江达
分区、喀喇昆仑分区。
四、南昆仑——巴颜喀喇区若拉岗日分区。涌波湖——向阳湖分区、南昆仑分区。
七、西藏三叠系地层有何特征?地史有何特征?
地层特征:西藏的三叠系分布很广,层序完整,发育良好,化石丰富,沉积类型多样,岩相复杂。不仅是我国研究三叠系最为理想的地区之一,也是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研究三叠系重要的地区之一,而且具有联结东欧、西亚和东南亚的三叠系极其关键的位置。
地史特征:华力西运动使西藏的古地理和构造状况发生了不同于古生代的变化。在南回归线附近,逐步脱离冈瓦纳南亚大陆,向着台地——坳陷槽体系发展。
八、西藏侏罗系地层有何特征?地史有何特征?
地层特征:西藏的侏罗系发育齐全,分布广泛。以海相沉积为主,兼有陆相和海、
陆交互相沉积。含磷、煤、石膏、油页岩、铜、铁等矿产。
地史特征:侏罗纪时期,横亘于西藏中部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古隆起大致将境内的侏罗纪特提斯划分为南、北两支主要的海域。北支主要以班公错-丁青海槽为主,包括羌塘地区及班戈地区、比如-洛隆等地的侏罗系沉积;南支则以雅鲁藏布以南喜马拉雅区的侏罗系代表。南、北海域在其发展历史、沉积类型、岩石组合、生物群特征、火山活动及构造运动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篇岩浆岩及岩浆作用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基性超基性岩第三章中酸性侵入岩
第四章火山岩第五章岩浆作用
西藏岩浆岩的鲜明特点,它们具有在时间上的多期性,空间上的分带性,岩石类型的复杂性以及形成环境的多样性。
一、岩石形成时代的多期性
地质现象和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西藏地区的岩浆岩,无论是基性超基性岩、中酸性侵入岩,还是火山岩,都是多期形成的。
基性-超基性岩的侵位时代可划分为前华力西晚期、华力西晚期-印支期、印支期、燕山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等5期,其中以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燕山期和华力西晚期-印支期较为重要,形成了大规模的基性超基性岩带。
中酸性侵入岩的侵入时代可划分为五台期-晋宁期、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晚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组喜马拉雅期等8期,除了前1、2期外,其它各期都有大面积分布,尤其是后4期最为重要,都形成巨大的复式大岩基带。
火山岩的喷发时代可以划分为前震旦纪、震旦纪-早古生代、前华力西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7期。其中后面4期较重要,各自都形成了大规模的火山岩带。由上述可以看出,西藏岩浆岩绝大部分是在中一新生代形成的,它们构成了全区岩浆岩带的基本格架。
二、岩浆岩在空间上的分带性
华力西期之前的岩浆岩分布零散,在空间上不显示成带性,而华力西期之后,特别是中-新生代的各类岩石在空间上显示明显的带状分布,它们构成了大致平行于金沙江、班公错-怒江和雅鲁藏布3条缝合带的一系列的岩浆岩带。
三、岩石类型的复杂性
西藏岩浆岩的类型齐全,在岩性上有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中酸性岩、酸性岩和碱性岩,在产状上有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根据岩浆岩时空共生关系和它们成因上的联系,
可以划分如下岩石构造组合:
蛇绿岩组合、岛弧型组合、碰撞型组合、裂谷型组合或大陆板内组合
四、岩石形成环境的多样性
西藏岩石类型的复杂性反映了它们形成环境的多样性。上述不同岩石构造类型,分别形成在不同环境中。
第三篇区域变质作用及变质作用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变质地质单元及其主要特征
第三章混合岩及混合岩化第四章区域变质作用类型
第五章区域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
一、西藏地区区域变质岩石和变质作用类型的多样性、变质作用的多期性以及变质作用演
化的旋回性。
1.区域变质岩和变质作用类型的多样性
西藏的区域变质岩分布很广,类型较复杂,根据目前资料分为下列7种岩石类型:(1)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类;
(2)变质砂岩-云母石英片岩-石英岩类,
(3)变质基性岩-绿片岩-角闪岩(斜长角闪岩)类
(4)浅粒岩-变粒岩类
(5)片麻岩;
(6)结晶灰岩
(7)混合岩类
2.区域变质作用的多期性
西藏地区的区域变质作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多期性,根据变质作用影响的地层范围和同位素的定年资料,将本区的主要变质规划分为晚元古期、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等6期。
3.变质作用演化的旋回性
晚元古期变质作用是本区结晶基底固结的一次重要事件,但是由于记录这次事件的变质岩强烈地受到后期变质事件的叠加和改造,因此,目前对于这期变质作用演化的旋回还较难了解。显生宙期间,加里东期变质作用只是一些零散的记录,尚难以了解其全貌。从华力西期开始,变质作用的旋回性演化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变质作用演化的旋回主要是受板块构造演化的威尔逊旋回控制。从华力西期到喜马拉雅期变质作用经历了3个演化旋回:
第1个旋回是受控于古特提斯海板块构造发展演化的华力西-印支期变质旋回;
第2个旋回是受控于班公错-怒江裙弧边缘海发展演化的燕山期变质旋回;
第3个旋回是受控于新特提斯海板块构造演化的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变质旋回。
上述3个旋回中以第3个旋回记录最为完整。
二、岩石类型
根据混合岩化的强度,混合岩的岩石类型可分为混合岩化变质岩、注人混合岩、混合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4大类。其特征如下。
三、混合岩的产出特征
1.区域型混合岩 2.穹窿型混合岩 3.边缘型混合岩
四、区域变质作用类型
1、埋深变质作用
2、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
3、区域动力热变质作用
第四篇区域地质构造
第一章西藏大地构造的时空结构系统第二章西藏高原浅层地壳结构
第三章西藏高原深层构造特征第四章新构造运动
一、西藏活动构造带分哪些类型?
东西向活动构造带
1、昆仑山南麓断陷盆地带
2、班公错——丁青断陷盆地谷地带
3、噶尔藏布——雅鲁藏布断陷谷地带
南北向活动构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