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教学设计1
琥珀教案(通用5篇)
![琥珀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81f3f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5.png)
琥珀教案琥珀教案(通用5篇)琥珀教案1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者钱素珍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质疑。
1.想一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课文按先后顺序都写了哪些内容?2.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琥珀的样子及价值?3.默读第四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写它价值的句子。
4.老师分别指名读描写琥珀样子及价值的句子。
5.老师随后出示这个琥珀的幻灯片,提问:看了图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被包在里面?它们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进行思考。
(三)学习课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2.默读第二段,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追问:(1)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苍蝇,什么样的蜘蛛?(2)为什么科学家推测苍蝇快乐,蜘蛛小心翼翼呢?这和后面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呢?3、它们是怎样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1)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读读第7自然段。
(2)然后让学生一只手当苍蝇,一只手当蜘蛛,另一个同学双手在上当松脂,表演体会那一瞬间的情景。
(3)随后老师出示幻灯片,边讲解边演示松脂包住这两个小虫的活动片(4)后来的情形又怎样呢?4.默读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这个奇特的松脂球必须具备什5.组织讨论6.讨论小结7.指导朗读第二段。
(1)明确要求:第一要处理好重音;第二要用平和、轻松、有趣的声调,给人以有趣的感觉,不能使人有紧张的恐怖的感觉。
(2)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老师点评。
(四)了解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1.一对敌对的小虫包进了松脂球以后,小虫的活动停止了,但自然环境还在继续变化。
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呢?2.默读第三段,思考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琥珀》教学设计(优秀3篇)
![《琥珀》教学设计(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bc286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d.png)
《琥珀》教学设计(优秀3篇)篇一:《琥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通过多种方法,理解并积累“琥珀、飒飒地、翻腾怒吼、拂拭、粘稠”等词语。
2、熟读并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能够根据提示,简要复述琥珀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3、在品词读句中体味琥珀的“奇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读并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能够根据提示,简要复述琥珀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在品词读句中体味琥珀的“奇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热情。
教学准备老师:相应的课件。
学生:通读课文标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不解词语查字典。
思考: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琥珀。
教学设计一、预习反馈,学习最后一节,了解琥珀的外形:1、读词语,读准字音:约摸飒飒澎湃粘稠掸掸翅膀拂拭渗出前俯后仰埋没2、出示:琥珀(图片)板书:琥珀回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能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说,琥珀是什么?教师总结:课文告诉我们琥珀是松脂球经过上万年后形成的化石。
强调:化石板书:松脂化石上万年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将给我们介绍一块奇异的琥珀。
板书奇异的(补全课题)读题4、这究竟是一块怎样的琥珀,它又奇异在哪里呢?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对它进行近距离描写的。
出示: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
我们可以看见他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像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指名读,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粘稠”通过这段描写,我们看见了什么?想象出了什么?可以推测出什么?并且可以知道什么?板书:看见想象推测知道看见:(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
我们可以看见他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师总结:作者的描写由远及近,观察得可真仔细呀。
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
小学课文《琥珀》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小学课文《琥珀》教学设计(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22872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0.png)
小学课文《琥珀》教学设计(通用13篇)小学课文《琥珀》教学设计(通用13篇)引导语: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课文《琥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课文《琥珀》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索大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小组合作研究表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就把自己当成小科学家,好不好?看(图)它就是你们研究的对象,你们知道它叫什么?琥珀(板书课题)这是一块怎样的琥珀?还有别的说法吗?是不是所有的琥珀都是这样的?它可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就因为里面有这两个小东西,大科学家还特地为它编了个故事。
这个故事读过了吗?二、检查预习情况1、什么叫琥珀?2、这块琥珀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松脂球的化石里多了一个蜘蛛和一个苍蝇。
3、这块特殊的琥珀有什么价值呢?其它琥珀也有这个作用吗?(齐读描写琥珀的价值的语句)三、质疑定标1、读了课文,你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研究?(可以是自己发现的,也可以是想不明白的)2、整理学生的质疑这些问题有的与琥珀的形成有关,有的与琥珀的发现有关,有的是写作方面的,也有的不属于本节课的研究范围。
如(板书问题要点)3、在众多的问题中,你最想研究的是什么?(板书形成?)那科学家是怎么想的呢?四、个人自学,小组合作1、请同学们仔细读(1-12)小节,边读边圈划。
从中找出琥珀形成的条件。
(教师巡视)2、小组合作研究。
(四人一小组成立科学研究小队,看哪小队研究得既准确,又迅速。
)五、师生合作看这小队的(出示)你们是否完全同意?(不满意可帮它完善,满意的话可针对某一条件说说理由。
)要点如下:①时间长(从哪儿知道)②炎热的夏天(热辣辣的太阳光)为什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指名读第6小节。
《琥珀》教学设计(5篇)
![《琥珀》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cfffd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9.png)
《琥珀》教学设计(5篇)《琥珀》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琥珀、飒飒”等词语。
2、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3.了解科学家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继续学习按一定顺序书写的表达方式。
过程和方法:抓住关键词,阅读感受,展开合理想象,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发展合理的想象力,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学习按一定顺序书写的表达。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阅读感受,展开合理想象,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所授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学生的年龄大多为10—13岁,此年龄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
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其在教师营造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学习。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选择有利于改变单一、枯燥、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的教学方法,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方面。
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组合教学,扬长避短,互为补充。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讲解、板书和直观教具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现代教育媒体与之结合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例如电视录像在表现活动的画面有独特的优势,但它呈显时间太短,学生的认知过程难以展开,但如果将它与投影教学或挂图教学相结合,则既能表现活动的画面,又能表现静止放大的图像,教学效果必然会更好。
教师要不断增强意识,努力深入研究媒体的不同功能和特点,不断提高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这样才能发挥媒体优势,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024年课文《琥珀》教学教案
![2024年课文《琥珀》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84c2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a.png)
2024年课文《琥珀》教学教案课文《琥珀》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读准“树干、埋没、重重”等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正确复述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3、通过学习,体会科学家推测的严密合理,语言的生动准确。
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正确复述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2、通过学习,体会科学家推测的严密合理,语言的生动准确。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出示树脂图片)知道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吗?这种从树枝上渗透出的黏性液体,我们称为(板书:树脂)古代松树脂在地壳变化后,被长期掩埋在泥沙里,一万年后就形成松脂化石,也叫作琥珀。
(板书:琥珀)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与琥珀有关。
不过文中介绍的可不是一般的琥珀,而是一块奇异的琥珀。
(补全课题)谁来读课题?谁能读好课题?二、感受奇异,大胆推测1、文中有一段这块琥珀近距离的描写,就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这块琥珀究竟奇异在哪?(板书:苍蝇、蜘蛛)2、琥珀的种类很多,有蜜珀、花珀、血珀等。
其中包裹昆虫的琥珀称为虫珀,也叫灵珀。
灵珀是琥珀中最珍贵的,像这种包裹两个完好昆虫的更是绝无仅有,珍贵之极。
那这两个小家伙是如何跑进琥珀里的呢?德国科学家柏吉尔就是根据这块琥珀推测了发生在一万多年前的故事。
(板书:推测)谁能说说推测是什么意思?(推测就是根据已知的事物进行想象。
)3、就请同学们也来根据这已知的事物想象一下发生在一万多年前的故事。
同桌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想象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预设生: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一天,一只苍蝇在树林里飞累了,停在一棵松树上。
一只蜘蛛看见了,想把苍蝇当作美餐,于是它慢慢爬过去。
正当蜘蛛扑过去的时候,一滴松脂落下来,把两个小东西一齐包在了里头。
注: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4、对于他的`推测有什么不同意见?根据你们的推测,我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发生在蜘蛛、苍蝇间的一件事。
四年级语文《琥珀》教学设计(通用5篇)
![四年级语文《琥珀》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fc603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7.png)
四年级语文《琥珀》教学设计(通用5篇)四年级语文《琥珀》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语文《琥珀》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语文《琥珀》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琥珀》这一课,齐读课题。
老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质疑。
1、想一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课文按先后顺序都写了哪些内容?2、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琥珀的样子及价值?3、默读第四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写它价值的句子。
4、老师分别指名读描写琥珀样子及价值的句子。
5、老师随后出示这个琥珀的图片,提问:看了图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被包在里面?它们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进行思考。
(三)学习课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老师板书“推测”后,追问:“推测”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答出推测就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后,老师继续追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会说到这块琥珀是什么样的,老师随即转入第二个教学步骤。
2、默读第二段,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抓主要内容说说。
(1)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苍蝇,什么样的蜘蛛?(2)为什么科学家推测苍蝇快乐,蜘蛛小心翼翼呢?这和后面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呢?3、它们是怎样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1)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读读第7自然段。
(2)随后讲解:当贪婪的蜘蛛扑向快乐的苍蝇的那一瞬间,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不早不晚,不偏不斜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了里头,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呀!(3)后来的情形又怎样呢?4、默读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这个奇特的松脂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四)了解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部编琥珀教案8篇
![部编琥珀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21df3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d.png)
部编琥珀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琥珀教案8篇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教学过程和活动,有效利用时间和资源,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和支持,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部编琥珀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琥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四年级《琥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a71ac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a.png)
四年级《琥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四年级《琥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琥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琥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2、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
三、教具准备1、琥珀实物。
2,教学挂图或幻灯片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是讲科学家根据一个实物展开想象的,题目叫《琥珀》,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1、你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琥珀是古代松怕树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这几块都是琥珀。
(出示琥珀实物,让学生传看,)2、课文中讲的一块琥珀和刚才传看的琥珀有什么不同?(课文中讲的那块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个蜘蛛。
)三)指导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个苍蝇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根毫毛。
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从这块玻璃,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2)课文中从哪儿到哪几是讲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从“一个夏天”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是讲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
)(3)请学生把讲这块琥珀形成经过的部分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把形成经过说一说。
(4)课文的其他部分是讲什么的?(第一自然段讲故事发生的时间;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怎么被发现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样子和它的价值。
部编版四下语文《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7篇)
![部编版四下语文《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cba61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f.png)
部编版四下语文《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7篇)部编版四下语文《琥珀》篇1教学目标:1、了解琥珀的形成,价值及依据,懂得想像要科学、合理。
2、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像。
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1、齐读课题工:琥珀2、提问:你们见过真的琥珀吗?3、你们想了解琥珀吗?你们想从哪些方面了解琥珀?(出示CAI课件)站起来,大胆地说。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提得非常好,予明我们小朋友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聪明的孩子,也是最棒的孩子。
下面我们看这块琥珀(出示CAI课件),俗语说,无巧不成书,世界真奇妙,竟有这么巧的事,两只活蹦乱跳的动物,竟同时被一滴松脂包在里面。
这就是今天课文里要介绍的琥珀。
下面我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刚才哪些同学问题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自由读课文)二、学习课文1、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通过读,大家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时间形成发现价值)2、好!说得非常准确。
下面我们分组合作学习,(出示CAI课件)合作要求:A选择你们组最感兴趣的1~2个问题进行讨论学习。
B你们组采用什么方法学习的?C通过讨论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三、检查合作学习情况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出示课件)天气热时间漫长松脂球松树毛琥珀苍蝇、蜘蛛地壳变化这块琥珀是怎样发现的?海浪把琥珀冲到海岸上发现的条件小孩发现父亲识别这块琥珀的发现有什么价值?四、总结通过学习讨论,我们知道了琥珀的形成,发现和价值。
现在还有很多同学的问题在书上没有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大胆地提出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解答,谁答的问题最多,最好,谁就是我们班的小博士,小灵通,大家想不想当?好!提问开始。
五、质疑问答,扩展知识⑴一问一答⑵大胆介绍⑶评比六、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体会和收获?七、作业(出示课件)1、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像,和大家交流交流。
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415ec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a.png)
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4篇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4篇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2、感受课文细腻传神的语言、大胆合理的想象和逼真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楚地介绍琥珀的样子及形成过程的依据,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关于琥珀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在五年级时学习过一篇课文《黄河象》,在北京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两具大象的骨架,那就是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课件展示)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块形成于一万多年前的珍稀化石——琥珀(板书课题)看,这就是神奇美丽的琥珀化石。
(课件展示)2、师:看到这些美丽的'琥珀,你想了解些什么呢?3、生提问题。
4、生汇报资料。
5、师:《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科学小品,也就是说明文,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44页,随着作者的推测,走进这块琥珀形成的传奇故事吧!二、回顾初读,交流收获。
1、检查字词掌握。
2、指名读课文,其他生边听边吧读书收获做批注。
3、生汇报读书收获。
三、品读语言,感受推测。
1、师: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课文的哪些段落写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
生:文章的第2——13自然段写了琥珀的形成过程。
2、师:作者由这块罕见的琥珀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作者又是怎样推测与想象的?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
(课件出示问题) 生默读课文。
3、师:苍蝇和蜘蛛为什么会被同时包在里面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生找出相关语句。
4、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苍蝇呢?说说你的体会。
生读课文并谈自己的体会。
师课件出示描写生活中的苍蝇,生读一读,和课文里的小苍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
5、师:感受到了作者语言的生动,那作者是否也是这样写蜘蛛的呢?生汇报课文内容。
感受作者对蜘蛛的动作和心理描写。
6、师:此时,“螳螂意欲捕蝉”可结果怎样呢?生齐读9——11自然段。
琥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琥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a9761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d.png)
琥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琥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琥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琥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一、激趣导入,齐读课题。
出示琥珀图片,谁来说说看,你看到了什么?(预设:琥珀。
评:你都知道它的名字了。
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预设:里面有虫子。
预设:黄色的透明的。
评:你看到了颜色。
预设:鸡蛋、鹅卵石。
评:这是他的形状。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
)你猜猜这是什么?对的。
这是琥珀。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琥珀》,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琥珀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王字旁大多表示珍贵的玉石,可见琥珀也是比较珍贵稀奇的),指名读课题(先请一个人读)评价:琥珀可是很珍贵的。
一起读。
琥珀有多珍贵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生字教学,打好基础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出示自读要求)生自由朗读2.检查词语朗读怒吼松脂拂拭灰尘挣扎淹没澎湃前俯后仰美餐冲刷晌午热辣辣(1)你们的坐姿告诉我,你们已经准备好了,第一行谁来读。
(指1人读。
)评价:声音响亮。
(预设:谁来帮助他?)(2)第二行,谁来读?评:掌声送给他,这个多音字,你一下子就读准了。
(生说“没”时,是的,他还有一个读音,读“mei”咱们都很熟悉。
)咱们来看这个“扎” ,这个字有三个读音。
在这里读zhá,表示勉强支撑,当它表示刺的时候,读zhā,你能来组个词吗?(预设:扎针、扎手)它还有一个读音zā,意思是捆、束。
就像很多女孩子早上都要扎……小辫子。
受伤的时候要包扎。
都会了吗?(这么自信!)现在老师来考考你,出示:鱼拼命挣扎(),鱼刺扎()破了手,他随意包扎()一下。
评:你掌握得真好。
(3)这一行谁来读?这些红色的字都是本课要求会写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
课文《琥珀》教案(精选7篇)
![课文《琥珀》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c7790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b.png)
课文《琥珀》教案(精选7篇)课文《琥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琥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琥珀》教案篇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2、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CAI课件、尺子、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CAI课件出示琥珀的图片。
要知道在世界上,琥珀里面有一个小动物并不稀奇,而最稀奇的是在这块琥珀里同时存在着两个小动物,还有挣扎过的痕迹,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学习松脂球形成的部分(2—9自然段)1、[CAI课件出示有声动画——松脂球形成的过程]学生看松脂球形成的过程。
2、看完故事后你觉得这个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9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板书:松脂球形成。
3、小组同学讨论,合作找出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教师巡视帮助。
4、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读出相关句子,归纳松脂球形成的相关条件。
根据汇报情况板书: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松脂球形成松脂:厚厚的、继续滴苍蝇、蜘蛛:巧遇5、请同学们找找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太阳光热辣辣的,这会对松脂球的形成起到什么作用呢?指名读相关句子(暖暖——火热——热辣辣,阳光热度的变化说明天气很炎热)6、课文中哪一句话说苍蝇、蜘蛛同时巧遇松脂球呢?在这里“刚好”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读相关句子(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琥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琥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28f2d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e.png)
琥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教学结构:变序式教学步骤:一、以实物(人造琥珀)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改变学习顺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一)学习第四段(了解琥珀的样子,为体会作者考虑周到奠定基础)(略)(二)学习第一段(了解形成所需的时间)(略)(三)学习第二段(通过读议、设疑、赏析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见实录)(四)学习第三段(找出琥珀被发现的条件,再次体会作者推理的严密)(略)(五)回到第四段(略)(六)引导总结板书,强调训练重点(略)下面是步骤(4)教学实录:师:时间的估算有科学依据:那作者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是否合情合理呢?现在我们重点来学习第二段,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试把这一段分为两层,并总结层意。
(学生活动)生:这段的第1小节为一层,其余是第二层。
第一层介绍了环境,第二层讲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
第1小节说明不了什么,不应该分开。
我认为应该分到“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这层写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第二层讲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师:同意这种分法的举手。
看来,除了你(指着生),其余同学的意见一致,你还坚持你的意见吗?生:我分错了,刚才没仔细读课文,忙着举手。
师:我也同意第二种分法。
板书:松脂球化石下面请同学们自学第一层,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生:第一个条件必须是夏天,只有夏天的天热。
板书:夏天生:夏季也有阴天、雨天,我认为还得补充有阳光,而且强烈。
师:为什么?生:阳光不强,松脂可能渗出但不可能大滴大滴地掉呀!师:有道理。
补上。
板书:阳光强烈。
请同学们找找看,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各是怎样写的,气温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哪几个词上。
(学生活动)生:有三处:1?太阳暖暖地照着;2?太阳照得火热;3?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气温的变化通过“暖暖”、“火热”、“热辣辣”可以看出来。
师:对。
阳光热度的变化点明了当天的炎热,为两只小虫遇不幸作了铺垫。
《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f6e84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c.png)
《琥珀》教学设计《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琥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琥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2、感受课文细腻传神的语言、大胆合理的想象和逼真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楚的介绍琥珀的样子及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难点: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师:琥珀图片和幻灯片生:搜集有关化石和琥珀化石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资料,谁来谈谈对化石和琥珀的了解?2、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黄河象》吗?在北京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骼,那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块珍奇的化石——琥珀,(出示)跟随作者一起去推测关于它的故事3、看到这美丽的琥珀,你有什么感受?最想了解点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问得好!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1、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的默读课文,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我知道了…)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你真会读书!说得真好!2、所有这些都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吗?课文中有一个词“推测”(板书),推测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情况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能说“猜测”吗?为什么?哦,推测是有根据的,而猜测只是猜的。
3、嗯,说得真好!看来,用词准确是多么重要呀!那作者是根据什么推测了这个故事呢?(作者看到了琥珀,根据它的样子推测的。
)什么样?你能读读相关的句子吗?(出示)三、深入理解、重点感悟是的,作者就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和发现过程。
《琥珀》教学设计(15篇)
![《琥珀》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daffb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2.png)
《琥珀》教学设计(15篇)《琥珀》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究大然神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展合抱负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需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展合抱负象的。
教具预备:实物投影、小组合作讨论表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就把自己当成小科学家,好不好?看(图)它就是你们讨论的对象,你们知道它叫什么?琥珀(板书课题)这是一块怎样的琥珀?还有别的说法吗?是不是全部的琥珀都是这样的?它可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就由于里面有这两个小东西,大科学家还特地为它编了个故事。
这个故事读过了吗?二、检查预习状况1、什么叫琥珀?2、这块琥珀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松脂球的化石里多了一个蜘蛛和一个苍蝇。
3、这块特别的琥珀有什么价值呢?其它琥珀也有这个作用吗?(齐读描写琥珀的价值的语句)三、质疑定标1、读了课文,你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讨论?(可以是自己发觉的,也可以是想不明白的)2、整理学生的质疑这些问题有的与琥珀的形成有关,有的与琥珀的发觉有关,有的是写作方面的,也有的不属于本节课的讨论范围。
如(板书问题要点)3、在众多的问题中,你最想讨论的是什么?(板书形成?)那科学家是怎么想的呢?四、个人自学,小组合作1、请同学们认真读(1-12)小节,边读边圈划。
从中找出琥珀形成的条件。
(教师巡察)2、小组合作讨论。
(四人一小组成立科学讨论小队,看哪小队讨论得既精确,又快速。
)五、师生合作看这小队的(出示)你们是否完全同意?(不满足可帮它完善,满足的话可针对某一条件说说理由。
)要点如下:①时间长(从哪儿知道)②酷热的夏天(热辣辣的太阳光)为什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指名读第6小节。
③老松树(松脂)(老松树最怕的就是)④连续滴(球)⑤蜘蛛、苍蝇(怎样才能进去?)(第7小节)指名读(怎样进去的)齐读。
从刚刚好一齐)这些说明这件事特别凑巧。
假如不凑巧呢?为什么?指导读第5小节。
琥珀教学设计
![琥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28083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5.png)
琥珀教学设计篇1:《琥珀》教学设计一、激情,引入新课揭示课题,提示同学留意课题中两个字的“王”字旁与“琥珀”的价值有什么联系,再让同学,从理性上熟悉“琥珀”。
以激起同学学习这课的热忱。
二、入境,从感性正熟悉“琥珀”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同学观看其颜色、外形、包裹物等。
2、依据所看到的图象让同学想象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三、自学,感知课文内容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结合预习要求,画出文中有关写琥珀形成、发觉及其科学价值的句段。
3、细读课文,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
四、点拨,深化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与别的琥珀主要区分在于:它不仅有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这说明苍蝇和蜘蛛曾经在里面进行过挣扎。
这样的一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依据这块琥珀的特点,想象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1、让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思索:①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实在的事物还是联想?②“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松脂的香味”与琥珀的形成有什么关系?2、有感情地朗读第4―8自然段,思索:①这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实在的事物还是联想?②苍蝇和蜘蛛被裹在松脂球里以及它们起初的挣扎是依据什么想象出来的?3、默读第10―11自然段,思索:文中为什么要写“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及松脂球被沉没在泥沙下面?4、读第13自然段,思索:“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与琥珀的发觉有什么关系?上述教学过程体现了情境教学法及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教学理论,有利于同学理解课文内容。
篇2:《琥珀》教学设计《琥珀》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熟悉琥珀的形成过程。
培育同学阅读科普读物的爱好和力量。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抱负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指名读课文,读后思索争论:l.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透亮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
![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da6ec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e.png)
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琥珀的特点与价值,认识它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一组有关琥珀的图片和装饰品图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一、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解释课题1、读课题之后,请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2、老师补充介绍琥珀的资料。
3、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样子的琥珀图片。
思考: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特点?(它们都是透明、光滑的,而且里面都有物体;不同的是里面物体不一样。
)在学生交流之后,老师过渡到新课:我们今天文中介绍的是哪一块琥珀呢?(学生找准图片后,再一起欣赏文中琥珀的样子。
)谁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指多名学生进行描述,建议能够抓住物体的特点来说,老师及时给予点评)那文中具体写样子的是哪个自然段?二、理解课文内容1、打开课本,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找到描写样子的段落自由朗读,并做上记号。
(最后一个自然段)2、请学生一起读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里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有其它描写吗?(价值)老师过渡语:琥珀有这么大的价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大家再自由朗读课文,具体描写它形成过程有哪些段落。
(2到12自然段)3、分析琥珀形成过程(1)琥珀形成必须经历哪两个阶段?(松脂球与化石的形成)(2)仔细读课文,松脂球的形成应有哪些条件?化石形成又要哪些条件?(3)比较琥珀与黄河象化石的形成有哪些不同?(4)作者假想是什么依据?还有其他的故事发生吗?(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说出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部编版《琥珀》教学设计
![部编版《琥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cfbe2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4.png)
部编版《琥珀》教学设计《琥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指名读课文,读后思考讨论:l. 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2.那么,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人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启发谈话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的样子,运用了丰富合理的想象,告诉了我们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及发现过程。
三、阅读课文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读后讨论:约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万年前要用上约摸这个词?(约摸,大概估计。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立过了几千年,后来地壳发生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这样合起来肯定超过一万年了。
)3.老师小结:因此,科学家的推测和估算是有根据的。
4.指名读第2-11自然段。
读后思考:(1)我们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松柏树,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松树的句子。
(2)课文中有几处写了太阳光的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因为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树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阳光最热的时候。
)5.老师小结:因此,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
6.课文中还有一句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科学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伏下了一笔。
)7. 指名读第3-4自然段。
8.老师小结:作者对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18fa3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6c.png)
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文《琥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文《琥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琥珀的特点与价值,认识它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一组有关琥珀的图片和装饰品图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一、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解释课题1、读课题之后,请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2、老师补充介绍琥珀的资料。
3、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样子的琥珀图片。
思考: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特点?(它们都是透明、光滑的,而且里面都有物体;不同的是里面物体不一样。
)在学生交流之后,老师过渡到新课:我们今天文中介绍的是哪一块琥珀呢?(学生找准图片后,再一起欣赏文中琥珀的样子。
)谁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指多名学生进行描述,建议能够抓住物体的特点来说,老师及时给予点评)那文中具体写样子的是哪个自然段?二、理解课文内容1、打开课本,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找到描写样子的段落自由朗读,并做上记号。
(最后一个自然段)2、请学生一起读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里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有其它描写吗?(价值)老师过渡语:琥珀有这么大的价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大家再自由朗读课文,具体描写它形成过程有哪些段落。
(2到12自然段)3、分析琥珀形成过程(1)琥珀形成必须经历哪两个阶段?(松脂球与化石的形成)(2)仔细读课文,松脂球的形成应有哪些条件?化石形成又要哪些条件?(3)比较琥珀与黄河象化石的形成有哪些不同?(4)作者假想是什么依据?还有其他的故事发生吗?(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说出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
)4、学习琥珀的发现:学生朗读相关段落(13到17自然段),思考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找出文中所描写的动词。
2021年《琥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2021年《琥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2ad2c010a6f524cdbf859c.png)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the battl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琥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琥珀》教学设计1一、教育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完成“思考·练习”的第二题。
作者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按照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4、指导学生列出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提纲,再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这块琥珀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是本课的重点。
通过课后“思考·练习”中第二题解决重点。
三、教学过程课前一说。
揭题、引读1.揭题。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化石?(学生可能回答在博物馆中见过恐龙化石、海龟蛋化石、类人猿头骨化石等。
)你们见过松柏树脂的化石吗?松柏树脂的化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琥珀”。
随之板书课题。
指导学生根据拼音读准课题。
2.引读。
课文中讲的是一块什么样的琥珀?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读一读。
(课文最后一段的前三句话)录像机出示琥珀的投影,让学生仔细观察,特别注意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发挥想象,练习表述这是一块与众不同的琥珀,两个小东西是怎样被关到里面的,你能发挥想象讲述一个小故事吗?指1-2名同学试说。
(三)看看作者是怎样想象的,把想象的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再指名读出来(四)理解脉络,讨论分段1.仔细分析一下作者的想象分哪两部分内容(一是琥珀的形成过程,一是琥珀的发现过程)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
2.这两部分内容作者描写较细致的是哪一部分?(琥珀形成的过程。
)边读边想琥珀形成需要哪两个阶段?(①松脂球的形成;②松脂球变成化石。
)3.讨论分段。
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3.找出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想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的层次。
2.找出课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新课。
1.老师拿出琥珀的标本给同学们看,提问:谁认识这是什么?板书课题。
2.解题:提问,谁知道什么是琥珀?老师引导学生读读预习提示,随后补充:琥珀透明而且有光泽,有的里面还有小虫、树叶一类的杂物。
看到课题,你们会想到什么呢?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有价值的问题,如: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怎么被发现的?有什么用处……(二)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词。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通过查字典,理解新词的意思。
(四)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效果。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中有的字音容易读错,老师要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在学生自学完后,老师可以用选择字音的方法做巩固练习。
2.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推测”一词,可以先让学生查字典,找到正确的解释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然后和它的近义词“猜测”进行比较。
学生通过查字典可以找到“猜测”的意思是凭想象估计。
通过对比,可以知道“推测”是有根据的,是可靠、可信的;而“猜测”是无根据的。
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理解“推测”一词的意思,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的合理想象打下基础。
(五)学生再读课文,想想围绕着课题,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试着给课文分段。
1.围绕着“琥珀”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老师在学生阅读思考完后,提出这个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理出课文的写作顺序:时间——过程——发现——价值2.根据板书的提示,给这篇文章分段。
学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就水到渠成地理清了文章的层次:这篇文章共分四段,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讲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
第二段是第2到第13自然段,讲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第三段是第14到第17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发现过程。
第四段是第18自然段,讲这块琥珀在科学上的价值。
(六)找出作者的想象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预习中的问题,并进行画批。
2.在学生默读思考的基础上,老师提问: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老师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明确:课文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这些内容是呈现在科学家眼前实实在在的事物,课文中的其他内容都是作者推测、想象的部分。
(七)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齐读课题。
老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质疑。
1.想一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课文按先后顺序都写了哪些内容?2.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琥珀的样子及价值?3.默读第四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写它价值的句子。
4.老师分别指名读描写琥珀样子及价值的句子。
5.老师随后出示这个琥珀的幻灯片,提问:看了图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被包在里面?它们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进行思考。
(三)学习课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老师板书“推测”后,追问:“推测”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答出推测就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后,老师继续追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会说到这块琥珀是什么样的,老师随即转入第二个教学步骤。
2.默读第二段,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抓主要内容说说。
学生通过默读会抓住主要内容说:一只苍蝇在松树上休息,一只蜘蛛爬过来想把它当作美餐,就在蜘蛛刚扑过来的一瞬间,一滴松脂刚好从树上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头。
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追问:(1)这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苍蝇,什么样的蜘蛛?老师可以分别指读描写苍蝇的第3、4自然段,描写蜘蛛的第5自然段。
在读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到这是一只快乐的苍蝇,是一只小心翼翼的蜘蛛。
(2)为什么科学家推测苍蝇快乐,蜘蛛小心翼翼呢?这和后面的结果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理解科学家想象的合理。
正因为苍蝇轻松得意,所以丧失了警惕,它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做自己的事上,就没有注意身边的危险。
而蜘蛛一心一意地要把苍蝇当美餐,就忘记了所处的环境。
这为下文松脂把它们包在一起提供了可能。
3.它们是怎样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1)老师引导学生自己读读第7自然段。
(2)然后让学生一只手当苍蝇,一只手当蜘蛛,另一个同学双手在上当松脂,表演体会那一瞬间的情景。
(3)随后老师出示幻灯片,边讲解边演示松脂包住这两个小虫的活动片。
当贪婪的蜘蛛扑向快乐的苍蝇的那一瞬间,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不早不晚,不偏不斜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了里头,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呀!(4)后来的情形又怎样呢?老师引导学生读第8、9自然段。
体会什么是“前俯后仰”?就是身体不断地往前伏,往后仰。
老师然后追问:这点正和我们看到的琥珀样子里的哪一点吻合?就是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说明苍蝇和蜘蛛曾经在里面进行过挣扎。
4.默读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这个奇特的松脂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在学生默读思考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的发言,边板书边总结:需要天气热,因为只有在炎热的夏天里,松树才能渗出树脂;还需要松树老,因为只有老松树才能渗出这样一大滴一大滴松脂,足以同时包住这两个小虫,并积成一个松脂球。
第三个条件要有苍蝇和蜘蛛。
最主要的是还必须具备一个特殊的条件,那就是事情非常凑巧:苍蝇和蜘蛛正好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好滴下来,而且正好把它们一齐包住,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形成这个特别的松脂球。
5.指导朗读第二段。
(1)明确要求:第一要处理好重音;第二要用平和、轻松、有趣的声调,给人以有趣的感觉,不能使人有紧张的恐怖的感觉。
(2)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老师点评。
(四)了解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1.一对敌对的小虫包进了松脂球以后,小虫的活动停止了,但自然环境还在继续变化。
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呢?2.默读第三段,思考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在学生默读思考后,老师指导他们讨论,然后再指名说说。
老师随机板书松脂球变为化石的必备条件:地壳变动埋在海底时间漫长3.学生自由有感情地读这部分内容。
(五)总结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它形成必备的条件,同学们根据板书,说说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琥珀形成的两个阶段是:由松脂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琥珀。
这个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天气热,松树老,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苍蝇这两个小虫,形成松脂球;地壳变动,松脂球长时间埋在海底。
(六)了解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1.科学家根据这块奇异的琥珀推测出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况,科学家这样想象的依据是什么呢?2.出示思考、练习第2题,按照这题下面的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1)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2)夏天,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
(3)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4)蜘蛛刚扑上来,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3.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4.老师组织全班讨论,可以先让学生从简单的说起。
琥珀的样子就是提纲(4)想象的依据;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太阳最毒,气温最高,松树才能渗出松脂,并且不断地往下滴,这是提纲(2)想象的依据。
然后,再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故事发生在一万年前?“总有一万年了”的意思是至少有一万年了,不会少于一万年。
“约摸”就是大概估计。
因为这个时间是推测、估算的,所以说“约摸算来”。
但这个推测、估算又是有根据的,比较准确。
从下文看,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上过了几千年;后来地壳发生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合起来时间约摸有一万年了。
作者为什么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呢?因为由松脂球变成化石就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埋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海在很远的翻腾怒吼,后来发生地壳的变动,“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最后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过了几千年变成了化石。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