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 《伤寒论》
《伤寒论》名方吴茱萸汤主治三经寒邪
《伤寒论》名方吴茱萸汤主治三经寒邪吴茱萸汤把它看作Ⅱ类方。
吴茱萸汤的主治,这《伤寒论》当中主治涉及到三经,它是三经寒邪。
也就是说用它阳明,阳明呕吐,寒在阳明的呕吐;在厥阴的头痛;少阴的吐、利,分别有三条。
所以开始有些(人说)怎么都用这个方,一方治三经?这是要理解的一个重点。
另外这个方里的一个吴茱萸,使用的那个作用和人参的关系,有些人认为这个方虚寒为主。
有虚,应该是人参为主,也有这个看法。
实际上从这个归纳一下,吴茱萸汤在三经中间的一个作用,都是针对的阴寒之气上逆。
从病机分析的重点,围绕着阴寒之气的上逆。
这个方作为用药来讲呢,特别要注意生姜的用量。
生姜用量在仲景用法里,可以说是很突出的用到六两。
哪怕是和胃降逆为主的,旋覆代赭汤生姜用量够大了,五两,在方中最大。
而这个方里用到六两,说明用它的降逆作用,是用得很突出了。
因为生姜凡是用来降逆,用量都比较大,有这个特点。
降逆量是比较大的。
所以这是吴茱萸汤学习当中一个病机的分析,一个用药特点,这是重点掌握的。
吴茱萸汤出在《伤寒论》,它有三条。
一条作为阳明病的食谷欲呕,阳明的中焦虚寒,胃气上逆,呕吐,往往伴随吞酸,当然作为中焦虚寒的胃脘痛,喜温喜按,这个特点是中焦虚寒的共同特点。
阳虚失温的畏寒肢冷,也是一个共同特点,作为吴茱萸汤有中焦虚寒的一些基本特点,但它偏重于浊阴之气上逆,所以作为阳明病,涉及到胃气虚寒,它这个食谷欲呕再加上吞酸特点,有肝胃不和,肝胃之气虚寒这个特点。
那对于厥阴篇的厥阴头痛,伴随浊阴上逆、吐涎沫这个特点,干呕、吐涎沫,循着肝经到巅顶,浊阴之气上逆,可以头痛、干呕、吐涎沫。
从病机本质来看,是肝经的浊阴之气循经上逆造成的,所以这个方也常用于头痛。
比较不好理解的是少阴病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吴茱萸汤主之。
这个手足逆冷它当然还不是厥逆,那作为阳气不能布散,阳虚失温,脾胃中焦主四肢,畏寒肢冷是好理解的。
烦躁欲死从来在多数的解释是认为就头痛,浊阴之气上逆,呕吐就产生这种,这种症状的出现是伴见心烦,也有些解释阴寒内盛以后出现阴躁。
《伤寒论》113方——吴茱萸汤,典型医案
《伤寒论》113方——吴茱萸汤,典型医案1头痛剧烈——矢数道明医案男,40岁。
平素易感冒,有慢性支气管炎加答儿倾向,常有轻度咳嗽、咯痰。
近二三年来,频繁服用磷酸双氢可待因复方制剂Brocin,平时面色及肤色虽带有苍白倾向,但总的外观印象为体格魁伟肥满,身体健壮。
平时虽常有感冒样感觉,但未卧床休息,只有时顿服某些解热西药,或洗澡发汗,带病坚持工作。
初诊当天清晨发病,头痛剧烈,苦闷难耐,午后乃请笔者出诊,自称病情不断恶化。
诊察所见:患者虽卧床,但时刻不停地转动,或屈膝或伸腿,或辗转反侧,或摆手摇头,极不安宁,这正是明显的烦躁状态。
面色苍白,毫无精神,但无热状。
笔者立即意识到绝非普通感冒,乃进行了详细问诊。
先问头痛部位,回答自两耳向上,恰好是戴帽部位,疼痛无法忍受,表情十分苦闷,自觉脑中有问题,全身很不得劲。
这显然不是桂枝汤或葛根汤证的头项强痛。
再问恶寒状况时,回答为足部冷感极重,几乎丧失感觉,虽使用取暖汤罐,但毫无温暖感。
家人告知体温多次检查,均未高出36.9℃.一般发热有恶寒者为阳证,无热而有恶寒者为阴证,故本病例应属阴证。
患者脉象正如预期那样,呈沉迟微弱之象;舌无苔而润,从而可进一步认定为阴证。
患者虽感口渴,但若进饮食,必立即吐出,自晨至午粒谷未进,即使一口茶水也全部吐出。
腹诊时,心下部稍呈痞满状态(即皮肤表面并无拘挛、紧张,仅自觉内部有轻度发胀、堵塞、停滞感),小便次数无异常,但尿少。
大便今晨1次,为腹泻便。
足部触诊确有凉感。
综上诸症,判断为病入少阴,当无大误。
与前述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以及厥阴篇之干呕、吐涎沫、头痛等基本吻合。
因而不再踌躇,投予了吴茱萸汤,并告知可根据情况,不必每次定服1剂,可分几次服用,以防呕吐。
同时将服药后2日内情况随时告知,以便考虑下一步治法。
2天后,据家人说,服第1付药后并未呕吐,而且身体产生温暖感,头痛亦逐渐缓解。
再服1付后,当夜得获安睡。
因而又令患者继续日服2付。
吴茱萸汤似治阳明中寒,实则为治厥阴病方
吴茱萸汤似治阳明中寒,实则为治厥阴病方吴茱萸汤证——肝寒而郁,犯胃生饮,痰饮郁逆一、病机要点·《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人参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切)六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温服七合,日三服。
(一)条文解读吴茱萸汤的核心病机是:肝寒而郁,胃虚停饮,肝气夹痰饮上逆。
“干呕”:肝郁气逆犯胃,致胃气上逆,临床多见干呕、嗳气或呃逆之症。
结合吐涎沫和头痛,可以定性为肝寒气逆。
“吐涎沫”:胃虚停饮,故见口水多,吐白色痰沫。
今肝寒气郁,肝气犯胃,夹胃中痰饮上逆,故临床上易见泛吐酸水或黏涎,甚至痰气上逆于鼻腔、咽喉、气道、头目,导致各种病症出现。
“头痛”:结合吐涎沫与干呕可知,此头痛应为肝寒气逆,夹胃中水饮上逆丁头脑所致。
因为是肝寒气逆,故其头痛多为阵发性,发作时头痛甚剧,但好转也快。
因为凡是阵发性加重的症状,大致都与肝有关。
肝寒气逆的头痛,可以在头的任何部位,不一定局限于颠顶,但头痛在颠顶的多,也可出现前额痛。
如果是女同志长期头痛,应重加当归,轻佐川芎等养血活血药。
干呕、头痛、吐涎沫三者并见,肯定就是肝寒而郁,挟水饮上冲,是典型的吴茱萸汤证。
(二)与同治吐涎沫、眩昏的五苓散鉴别吴茱萸汤证的“干呕、吐涎沫”,须与五苓散证的“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相鉴别。
两者都可有头眩昏、吐涎沫的症状,不同之处在于:五苓散证很少出现头痛,却多有表邪未解和小便不利之症见。
吴茱萸汤证既有胃的症状,如胃胀、反酸、吐清水等,又有肝经寒凝、肝寒而郁证,如口苦、烦躁易怒、面色晦暗等,而且多呈阵发性发作。
二、论吴茱萸的药物特性吴茱萸汤中最关键的药是吴茱萸。
吴茱萸味辛能开肝郁,性温能散肝寒,味苦烈善于燥湿化痰,又最善平降冲逆。
其降逆之力特别强,对肝寒上冲之气、肝寒水饮,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所以能降颅内压、降血压、降眼压,降冲逆之气。
(陈潮祖:“吴茱萸苦辛大热,既长于温肝行气,又是温胃散寒和降逆止呕要药”)吴茱萸是治疗肝寒水饮药,不是补肝阳之药,所以它是治疗肝经的实寒证,不是治疗肝经的虚寒证,故其脉多半弦紧有力。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吴茱萸汤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吴茱萸汤原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主之。
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浅析:言寒呕证治及辨证。
胃主纳谷,若纳而不能则属胃虚有寒,故食谷欲呕。
”属阳明“者言其属胃,故主以吴茱萸汤,温胃令其寒散,水谷得下,呕逆则止。
若得汤反剧者,又表明不仅中焦有寒,且上焦胸膈有热,得汤以热助热,故呕反增剧。
然此非误治,惟兼上焦有热者,则吴茱萸汤治而未全,宜当加减调治。
治则:温胃散寒止呕,宽胸调气除烦配穴:中脘,神阙,公孙,内关释义:属胃虚寒饮上逆作呕者,取胃募中脘穴,配任脉穴神阙,徐徐炙之,大有温胃袪寒,散饮降逆功效。
若上焦有热者,又属寒热相兼,当针通阴维脉的心包经之络穴内关,配通冲脉的脾经之络穴公孙,二穴八法相应,主治胃心胸间寒热虚实挟杂见证,功能理气宽胸膈,降逆除烦热,疏经通脉络,扶土健脾胃。
是治疗上,中二集疾患的重要配穴。
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浅析: 辨少阴病寒浊犯胃证治。
少阴病见吐利,多为阳虚致中土衰微之象,但这里当有分析:同为虚寒吐利,若偏于脾寒者,为利多吐少,如太阴病的“自利益甚”即是,若偏于胃寒者,为吐多利少,如“食谷欲呕者属阳明”即是。
若脾胃皆虚,以致吐利无度,并作而发者,每有阳绝之变,如“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即是。
联系方治,本证吐利当是以吐为主,利并不甚,属水寒犯胃,浊阴上逆病机。
逆冷仅限于手足而未及四肢,说明胃气尚存,但被寒浊闭阻;“烦躁”者以烦为主。
“烦躁欲死”是言寒浊犯胃,冲逆之甚,并非死证,故治用吴茱萸汤取其大辛大温,温胃祛寒,降逆安冲。
治则: 温胃散寒,升清降浊。
配穴: 中脘、足三里释义: 中脘正在胃中,为胃之募,腑之会,主消纳水谷,调理肠胃,和中降逆;对少阴病寒浊犯胃者,用屋漏之术重捣,有温胃散寒降浊功效。
足三里是胃经之合,合主逆气而泄,功能健脾和胃,升清降浊,调运升降气机,用针推内进搓,可与中脘异曲同工,使之升降调则吐利烦躁可止,胃阳布则手足转温而诸症悉拔。
吴茱萸汤——精选推荐
吴茱萸汤吴茱萸汤(⽢养⾟散法)汉张仲景《伤寒论》吴茱萸⼀升,洗⼈参三两⽣姜六两,切⼤枣⼗⼆枚,擘上四味,以⽔⼀升,煮取⼆升,去滓,温服七合,⽇三服。
【主治】治阳明胃寒,⾷⾕欲呕,及少阴吐利,⼿⾜逆冷,烦躁欲死者;⼜厥阴⼲呕,吐涎沫⽽头痛者,并主之。
【⽅论选萃】明许宏:⼲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上攻也;吐利⼿⾜逆冷者,寒⽓内甚也,烦躁欲死者,阳⽓内争也;⾷⾕欲呕者,胃寒不受⾷也。
此以三者之症,共⽤此⽅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为君,⽣姜能散⽓为⾂,⼈参、⼤枣之⽢缓,能和调诸⽓者也,故⽤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镜内台⽅议》)。
清张⽯顽:凡⽤吴茱萸汤⽤三证:⼀为阳明⾷⾕欲呕;⼀为少阴吐利,⼿⾜逆冷,烦躁欲死;此则⼲呕吐涎沫头痛。
经络证候各殊,⽽治则⼀者,总之下焦浊阴之⽓,上乘于胸中清阳之界,真⽓反郁在下,不得安其本位,有时欲上不能,但冲动浊⽓,所以⼲呕吐涎沫也。
头痛者,厥阴之经与督脉会于癫也,⾷⾕欲呕者,浊⽓在上也,吐利者,虚阳扰乱者。
故主吴茱萸汤,以吴茱萸专开豁胸中逆⽓,兼⼈参、姜、枣以助胃中清阳,共襄浊阴之功。
由是清阳得以上升,⽽浊阴⾃必下降矣(《张⽒医通》)。
清吕震:此本温胃之⽅,⽽亦以通治厥少⼆阴吐利垂绝之证。
盖阳明居中⼟,⾷⾕欲呕,⼟受⽊克,胃⽓垂败。
按吴茱萸本厥阴药,兹以⼈参、⽢草、⼤枣,奠安中⼟,⽽主吴萸温中散寒,以泄⼟中之⽊,则呕⽌⽽⾕可纳。
⾄少阴吐利,⼿⾜逆冷,烦躁欲死,此因上下交征,胃⽓随吐利⽽将败,⽽厥阴更得侮其所不胜,病本在肾,病机在脾,⽽主治在胃。
得此剂补⽕⽣⼟,⽽浊阴⾃退矣(《伤寒寻源》)。
清吴谦等:少阴厥阴多合病,证同情异⽽治别也。
少阴有吐利,厥阴亦有吐利;少阴有厥逆,厥阴亦有厥逆;少阴有烦躁,厥阴亦有烦躁,此合病⽽证同者也。
少阴之厥有微甚,厥阴之厥有寒热;少阴之烦躁则多躁,厥阴之烦躁则多烦。
盖少阴之病多阴盛格阳,故主以四逆之姜、附,逐阴以回阳也;厥阴之病多阴盛郁阳,故主以吴茱萸之⾟烈,迅散以通阳也,此情异⽽治别者也(《医宗⾦鉴删补名医⽅论》)。
吴茱萸汤主治三经寒邪与吴茱萸破阴实
吴茱萸汤主治三经寒邪与吴茱萸破阴实吴茱萸汤与吴茱萸破阴实”的药物里,吴茱萸破阴实的效力是非常具代表性的。
像附子,还分心在补阳气,吴茱萸它是“只专心在破阴实上”,效果是非常顶级的。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小半夏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劈)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食谷欲呕。
很多“吐”的症状,是有事没事都乱吐的,像小柴胡汤证的话,不吃饭也会吐。
可是吴茱萸汤的症状是“平常没事,但吃了饭,就要吐”。
所以,这里的食谷欲呕它本身就是一个辨证点,可以跟很多其它的吐区分开,“吃了饭才吐”,这是一个特征。
“属阳明也”,这个“属阳明也”,历代的很多注家都有意见:“吴茱萸汤是厥阴的药,怎么会是属阳明?”我觉得我们不需要这么苛求。
张仲景他〈阳明篇〉写到这么多次“阳明”,“阳明”常常在张仲景的语感,就是表示“消化轴”──这个病是在消化系统的病──我们这样想就好了。
吴茱萸这味药,我们先讲大概的部分:吴茱萸的药性基本上是辛热的,归经是归在厥阴肝经,这个药它是走肝经的。
男人的疝气或是女人的子宫发炎──男人的疝气先不讲──女人的子宫发炎,属于阴症的很多,这时候吴茱萸就是一个会用到的药,它可以通这整条的足厥阴肝经。
它的药性是辛热的,在我们现在说的所谓“破阴实”的药物里,吴茱萸破阴实的效力是非常具代表性的。
像附子,还分心在补阳气,吴茱萸它是“只专心在破阴实上”,效果是非常顶级的。
今天放眼望去,阴实的人非常多,所以吴茱萸简直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好朋友。
我觉得对很多现在的妇女而言,妇女之宝已经不是四物汤了,只要你会用,妇女之宝是吴茱萸啊!好多妇女病在今天都牵涉到吴茱萸了。
古时候不是这样的;今天的人很阴实。
如果单纯拿附子去煮汤的话,吃起来就像洋芋一样,没什么味道的。
可是吴茱萸的味道是又呛又辣的,有的人也说它有一股“臊”味,喜欢的人说是咖啡味,不喜欢的人说它是臊臭、有一股苦臭味。
经方:吴茱萸汤(胃寒、呕吐)
经⽅:吴茱萸汤(胃寒、呕吐)吴茱萸汤【原⽂】吴茱萸⼀升(洗)⼈参三两 ⽣姜六两(切)⼤枣⼗⼆枚(擘)右四味,以⽔七升,煮取⼆升,去滓,温服七合,⽇三服。
【作者】张仲景【出⾃】《伤寒论》【经典回顾】1、⾷⾕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伤寒)2、少阴病,吐剧,⼿⾜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3、⼲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4、哕⽽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呕⽽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匮)5、⼲呕,吐诞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匮)【剂量】1、吴茱萸⽤三钱,重证的时候可以⽤到五钱,⼈参、⽣姜、⼤枣酌量的⽤。
2、吐得厉害津液伤了,所以⽤⼈参;吴茱萸⽌呕。
【组成】⼈参⼤枣姜吴茱萸【时机】胃寒呕吐【加减】1、⾥虚之吐家:⽤吴茱萸汤,胃酸,逆流,严重的可以将⽣姜换成⼲姜。
2、如果反逆到⾷道胸腔,这个⼒量就不够了,可⽤吴茱萸加旋覆代赭汤。
【应⽤集锦】1、胃下垂吴茱萸汤⼀剂就好。
2、(1)普通情况吃饭太快,胃虚热打嗝,⽤橘枳姜汤、橘⽪⽵茹汤;(2)胃虚寒打嗝,⽤吴茱萸汤;(3)癌症病⼈,到最后的胃⽓欲绝打嗝,⽅⽤茯苓四逆汤,或者通脉四逆汤。
3、(1)巅顶是厥阴之脉与督脉相会之处。
巅顶痛是肝阴不⾜,不能上荣络脉,虚⽽作痛。
症见痛如针剌,⽤乌梅丸。
(2)厥阴头痛;槀本善治巔顶头痛,尤能引诸药达病所。
⼈参败毒散加川芎、蒿本、酒炒黄柏、⽊⽠、红花、酒炒⼤黄。
(3)远志宁神益智。
厥阴头痛⽤吴茱萸汤或乌梅丸。
4、嗳⽓、呕,胃⾥有虚寒:吴茱萸汤5、呕⽽头痛,这类是吴茱萸汤证。
6、朝⾷暮吐,⼤半夏汤,半夏与⼈参等量加蜂蜜;严重⼀点的,有胃酸反逆,⽤吴茱萸汤;更严重的,嗝⽓得厉害,⼒量上冲到⾷道、胸腔,⽤旋覆代赭汤。
7、吴茱萸汤:⾃觉冷⽓聚于⼼下,冲于胸胁、逆满、⼲呕、或吐涎沫,头项强痛,⼿⾜逆冷者,吴茱萸汤之证也。
故其腹状可见胸满、⼼下痞硬、胁下挛急(两章门之⾏上下挛急),右⼩腹结聚、按之疼痛等证。
吴茱萸汤证及吴茱萸类方
吴茱萸汤证及吴茱萸类方一、吴茱萸汤证在《伤寒论》中凡三见:“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在《金贵要略》中除去与《伤寒论》重复者,有一见:《金贵要略。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综合四条经文而观之,有食谷欲呕、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呕吐涎沫、头痛、胸满诸见症。
若将诸症约为一个病机则以“胃虚寒饮,肝气上逆”(《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金贵要略》P586)一语最为简明扼要。
以王旭高氏“肝气与饮邪,相合为病”(《环溪草堂医案》)一语最为传神。
吴茱萸类方:1、吴茱萸汤2、吴茱萸当归四逆汤3、吴茱萸四逆汤4、左金丸5、延年半夏汤6、鸡鸣散7、四神丸:组成:肉豆蔻(煨)200g 补骨脂(盐炒)400g 五味子(醋制)200g 吴茱萸(制)100g 大枣(去核)200g功效: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方义:(1)补骨脂:辛苦大温,能补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为君。
(2)肉蔻:辛温能行气消食,暖胃固肠,五味咸能补肾,酸能涩精。
(3)吴茱:辛热除湿燥脾,能入少引厥阴气分而补火。
(4)生姜:暖胃;大枣:补土,所以防水。
(5)盖久泻皆由于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故大补下焦元阳,使火旺土强,则能制水而不复妄行矣。
方论:本方是《普济本事方》二神丸和五味子散二方组合而成。
方中补骨脂温肾暖脾为君;吴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为臣,二者相配,脾肾兼治,使命门火足则脾阳得以健运,温阳涩肠之力相得益彰,五味子酸敛固涩,合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养胃,共为佐使。
主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现代运用:本方主要用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之久泻或五更泄泻属于脾肾虚寒,尤以肾阳虚为著者。
辨证要点:五更泻,不思饮食,腹痛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吴茱萸汤 《伤寒论》
吴茱萸汤《伤寒论》吴茱萸汤《伤寒论》【组成】吴茱萸6g 人参9g 生姜18g 红枣4枚【用法】水煎服【主治】1.胃中虚寒,食谷欲吐,或胃脘作痛,吞酸嘈杂。
2.厥阴头痛,乾呕吐涎沫。
3.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
【方义体会】吴茱萸汤所治之“胸膈满闷”、“厥阴头痛、乾呕吐涎沫”、“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之证,皆与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有关。
吴茱萸味辛而苦,性热,既温里散寒、开郁化滞,又下气降浊;人参大补元气、益阴补虚;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大枣益气健脾,养胃和营。
如此伍,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
【临床应用】1、厥阴头痛例:祁xx,女,2 4岁。
头痛一年余,诸药不效。
诊见:体质素虚,面色皖白,痛时剧烈,自谓头脑欲裂,发作时伴乾呕,触其两手冰冷,脉象沉弦。
与服“吴茱英汤”,加半夏9克,生赫石12克一剂,头痛、呕逆若失。
继与服“小建中汤”二剂而癒。
2、脑肿瘤头痛例:张xx,女,20岁。
患者头痛加重二月余,每头痛发作,欲碰墙撞壁,服用镇痛剂多种无效,遂邀余治之。
诊见:唇面苍白、四肢清冷,呕吐涎沫,脉象细弦。
余与“吴茱英汤”治之,不料头痛渐止,遂令其隔日服一剂,十余日而痛未再发。
一月後,患者赴北京检查,诊爲“脑瘤”,经手术治疗而癒。
3、治疗慢性胃炎,饮食不下,胃中不适、时而呕吐、四肢不温、脉沉迟者,服之即效。
4、虚寒胃院痛例:阎xx,男,44岁。
经常胃脘部疼痛,且喜温喜按,诊其脉沉细无力,服健脾和胃、缓急解痉之药均不效,更以“吴茱英汤”治之,二剂而见其功。
5、内耳眩晕症例:李x之母,52岁,患内耳眩晕症数年之久。
眩晕、耳鸣时常发作。
近日由于多食瓜果,其症加重。
证见: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坐卧不适,自云天旋地转,食则呕吐,反复发作,欲坐不能,欲卧不适,其病难耐。
诊其脉象细小无力,治以“吴茱萸汤”加半夏9克,令服二剂,服後眩晕轻、呕吐止、已能食。
又以原方加泽泻15克、白术9克三剂,嘱其隔日服一剂,服後诸症消失,已能工作。
中医《方剂学》温里剂(温中祛寒)——吴茱萸汤(《伤寒论》)
中医《方剂学》温里剂(温中祛寒)——吴茱萸汤(《伤寒论》)一、组成吴茱萸一升,汤洗(3克)、人参三两(6克)、大枣十二枚,擘(四枚)生姜切,六两(18克)。
二、用法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三、歌括1.吴茱萸汤吴茱萸汤参枣姜,肝胃虚寒此方良;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亦堪尝。
2.吴莱萸加生姜半夏汤若加半夏能降逆,化痰止呕功力强。
四、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五、主治1.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膈满闷,或胃痛,吞酸嘈杂。
2.厥阴头痛,干呕吐沫。
3.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六、方解吴茱萸汤主治虽有病在阳明、少阴、顾阴之别,但其证都有呕吐。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所以无论是胸膈满闷,厥阴头痛,还是手足逆冷,烦躁欲死,皆与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有关。
吴茱萸味辛而苦,性燥热,既有温胃散寒,开郁化滞之功,又具下气降浊之用,所以作为本方君药。
人参大补元气,兼能益阴,用为臣药,补胃之虚。
生姜温胃散寒,大枣益气滋脾,以助君臣药温胃补虚;姜、枣相合,还能调和营卫,皆是佐药之义。
如此配伍,共奏温中补虚,消阴扶阳之功,使逆气平,呕吐止,余证亦除。
但呕吐吞酸有寒热之异,临证必须以呕吐涎沫,舌质不红,苔白滑,脉细迟或弦细不数为据。
若吐利而无手足逆冷,烦躁欲死等证,可以党参加量代人参。
七、文献摘录(方论)柯琴曰:“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此方主之。
按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此何复出治方?要知欲死是不死之机,四逆是兼胫臂言,手足只指手掌言,稍甚微甚之别矣。
…少阴之生气注于肝,阴盛水寒,则肝气不舒而木郁,故烦躁;肝血不荣于四末,故冷;水欲出地而不得出,则中土不宁,故吐利耳。
病本在肾,而病机在肝,不得相生之机,故欲死。
势必温补少阴之少火,以开厥阴之出路,生死关头,非用气味之雄者,不足以当绝处逢生之任也。
吴茱萸辛苦大热,禀东方之气色,入通于肝,肝温则木得遂其生矣。
温里祛寒方之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方源】:《伤寒论》【组成】:吴茱萸3克,人参6克,大枣4枚,生姜18克。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1、胃中虚寒。
症见食谷欲呕,胸隔满闷,或胃脘作痛,吞酸嘈杂。
2、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3、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方解】:胃脘作痛,食谷欲呕,吞酸嘈杂为本方主症,属胃中虚寒。
厥阴头痛,呕吐涎沫;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均可兼见病症。
以上诸症虽各有特点,但其病机同属虚寒。
胃中虚寒,气逆不降,故食谷欲呕,吞酸嘈杂;寒主收引,气机凝结,故胃脘作痛;肝经挟胃,上会巅顶,肝胃虚寒,阴寒上犯,浊阴上你,故厥阴头痛,呕吐涎沫;少阴阳虚,清阳不升,不达四末,故手足不温,吐利频作,并见烦躁欲死。
【按语】:本方以呕吐涎沫、舌质不红、苔白滑、脉细迟或弦细为辩证要点。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胆囊炎、梅尼埃综合症,原发性高血压,头痛,热身恶阻等。
如呕多者,加陈皮、砂仁、半夏;头痛者,加川芎、当归、白芍;寒甚者,加干姜、附子;腹胀,加砂仁、厚朴;吞酸,加乌贼骨,煅瓦楞子;腹痛,加白芍。
呕吐剧者,宜少量频服、冷服,以免格拒不纳。
有些患者服药后症状反剧,约半小时后可自行消失。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制酸、镇吐作用。
能明显抑制胃排空,显著提高小鼠胃残留率,并能抑制离体大鼠胃条的自发运动,对于乙酰胆碱和氯化钡所致大鼠胃条的痉挛性收缩有拮抗作用;能明显降低大鼠的胃液分泌,显著减小其胃酸浓度。
【同名方】:1、《审视瑶函》吴茱萸汤,即本方去大枣,加川芎、半夏、炙甘草、白茯苓、白芷、陈皮构成。
功能暖肝温中,散风止痛,降逆止呕。
主治厥阴经头风头痛,四肢厥冷,呕吐涎沫。
2、《医宗全鉴》吴茱萸汤,由当归、吴茱萸、肉桂、丹皮、半夏、麦冬、防风、细辛、藁木、茯苓、干姜、木香、炙甘草构成。
功能逐风散寒,温经止痛。
主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伤寒论》经方:吴茱萸汤方证案
《伤寒论》经方:吴茱萸汤方证案刘渡舟:吴茱萸汤医案八则导读:吴茱萸汤是经典的经方,经方家刘渡舟先生是如何运用的呢?胃脘疼痛案一刘某,男,32岁。
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现今右上腹疼痛,每于夜间发作,伴寒战,呕吐酸水,大便反干,舌苔水滑,脉沉弦而缓。
吴茱萸12g,生姜15g,党参9g,大枣12枚,当归15g。
服药一剂,疼痛缓而吐酸减,又加香附、高良姜各6g,三剂后疼痛止。
胃脘疼痛案二某女,32岁。
主诉胃脘疼痛,多吐涎水而心烦。
舌质淡嫩,苔水滑,脉弦无力。
初以为胃中有寒而心阳不足,投以桂枝甘草汤加木香、砂仁,无效。
再询其证,有烦躁夜甚,涌吐清涎绵绵不绝,且头额作痛,辨为肝胃虚寒挟饮。
吴茱萸9g,生姜15g,党参12g,大枣12枚。
服三剂后诸症皆消。
呕吐案周某,男,27岁。
患慢性肾炎而住院治疗,症见:恶心呕吐,泛逆酸水,至夜间则发生寒战,全身振栗如疟,其人面色黧黑,舌质淡嫩,苔薄白而润,脉弦缓无力。
吴茱萸12克,生姜15克,党参9克,大枣12枚。
共服药五剂,呕吐与寒战皆止。
唯肾炎化验仍有蛋白。
呃逆案姜某,女,39岁。
患呃逆,连声不断,声低无力,而且心下逆满,时时气窜作痛,纳呆,神疲乏力,面色萎黄。
舌苔白润,脉弦无力。
此属胃气虚弱,中焦运化无权,肝气挟寒饮冲逆所致。
吴茱萸9g,生姜15g,党参15g,大枣12枚,茯苓9g,桂枝9g,炙甘草9g,陈皮15g。
服药二剂,小便甚利,胃中觉宽,呃逆止而饮食增进。
脘胁胀满案丁某,男,53岁。
胃脘及胸胁胀满,进食后更甚,以致饮食日减,四肢乏力。
舌质淡苔白而滑,脉弦缓无力。
此乃厥阴肝经之水寒上犯胸阳,气闭为胀,必口中多涎。
吴茱萸12g,生姜15g,党参9g,大枣7枚,桂枝6g,厚朴12g。
服一剂则胀满减,胸胁顿觉舒畅。
上方内增加吴茱萸至15克,加半夏、茯苓涤饮和中,共服八剂而愈。
腹包游移案杨某,女,42岁。
所诉之证甚奇,每日天将拂晓时,小腹部隆起一软包如鸡蛋大小,从下往上游移,抵胃脘则呕吐苦水黄涎,伴头目眩晕。
解析名方: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肝胃虚寒者可用
解析名方: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肝胃虚寒者可用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今天给大家讲讲名方:吴茱萸汤此方出自《伤寒论》,原文如下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243)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
日三服。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309)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78)2、难点一、吴茱萸汤证究竟是阳明病?还是少阴病?还是厥阴病?亦或是杂病?二、吴茱萸汤证的特异性的表现究竟是什么?是呕吐吗?三、第378条为什么只吐涎沫?会不会吐食物呢?3、讲解在《伤寒杂病论》中,吴茱萸汤证的条文如上,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篇各1条,杂病的呕吐1条。
是否可以认为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和杂病都有吴茱萸汤证呢?看起来确实如此,比如第243条“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语气是很肯定的,属阳明,就是阳明病。
同样,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语气也是很肯定的,就是少阴病。
反倒是第378条没有说是属厥阴或者厥阴病,但从实际内容来看,却只有这一条是真正的厥阴病。
那我们就要弄清楚,吴茱萸汤证的特异性的表现是什么?从上述4条原文来看,共有的表现是呕吐。
呕吐是吴茱萸汤证的特异性表现吗?也就是说见到呕吐就能用吴茱萸汤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呕吐的实际病位在胃,病机是胃气上逆。
也就是说,吴茱萸汤证可以有呕吐,甚至可以说,吴茱萸汤证必须有呕吐,但呕吐却并不都吴茱萸汤证。
那吴茱萸汤治疗的呕吐有什么特征呢?吴茱萸汤治疗的呕吐必须是肝寒犯胃的呕吐,导致胃气上逆而呕吐的原因是肝寒,即只有肝寒犯胃导致的呕吐才是吴茱萸汤证。
吴茱萸汤证的呕吐必须有肝寒的特征,在呕吐的同时伴有肝寒的特征才是吴茱萸汤证的特异性构成要素。
那么,肝寒的特征又是什么呢?一般而言,就是在肝经循行的部位出现胀痛等,同时有寒象,如怕冷、手足寒冷、呕吐物清稀,甚至冰凉、舌质淡苔白等。
吴茱萸汤(古代经典名方1005)
吴茱萸汤(古代经典名方1005)
经方之家
吴茱萸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伤寒论》中三处论述吴茱萸汤:
1、第243条说: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2、第309条说: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3、第378条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由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四药配伍而成。
该方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具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功,主治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三经的虚寒证。
实验研究表明,吴茱萸汤具有止呕机制;止泻作用;抗消化性溃疡作用;改善心脏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镇痛、镇静、扩血管等功效。
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眩晕、高血压病等。
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来源《伤寒论》。
同名方约有55首,现选《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方。
组成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
一日三次。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二级学科)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用于脾胃虚寒或肝经寒气上逆,而见吞酸嘈杂,或头顶痛、干呕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者。
主治1)胃寒呕吐证——阳明寒呕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膈满闷,或胃脘痛,吞酸嘈杂,舌淡,脉沉弦而迟。
2)肝寒上逆证——厥阴头痛头痛,干呕吐涎沫,颠顶痛甚,舌淡,脉沉弦而迟。
3)肾寒上逆证——少阴吐利呕吐下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舌淡,脉沉细。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
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配伍特点本方肝肾胃三经同治,温降补三法同施,但以温降为主。
辩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常用方。
以食后欲吐,或颠顶疼痛,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凉,舌淡苔白滑,脉弦细而迟为辩证要点。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组成】吴茱萸6克防风桔梗干姜甘草细辛当归各3克干地黄9克【用法】上八味,哎咀。
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功用】养血温经散寒。
【主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下痢,呼吸短促,产后益剧者。
《医宗金鉴》卷四十四【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组成】当归肉桂吴茱萸丹皮半夏(制) 麦冬各6克防风细辛藁本干姜茯苓木香炙甘草各3克【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主治】妇女经行腹痛,胞中不虚,惟受风寒为病者。
《审视瑶函》卷三【来源】《审视瑶函》卷三。
【组成】半夏(姜制) 吴茱萸川芎炙甘草人参白茯苓白芷广陈皮各等分【用法】上锉为末。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吴茱萸汤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吴茱萸汤【方药】吴茱萸一升(洗)(3克)人参三两(9克)生姜六两(切)(18克)大枣十二枚(擘)(4枚)【煎服】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原文】食后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309)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77)【解说】本方主治虽有病在阳明、少阴、厥阴之别,但其证均有呕吐。
其病机关键是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呕吐清水,胃脘疼痛,吞酸嘻杂者为病在阳明;干呕,吐涎沫,巅顶痛,为病在厥阴;呕吐,下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为病在少阴。
用吴茱萸汤在于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凡寒性呕吐者,皆可酌情使用。
【使用】一、少阴吐利许叔微医案:有人病伤寒数日,自汗,咽喉肿痛,上吐下利。
医作伏气。
予诊之日:此证可疑,似是之非,乃少阴也,其脉三部俱紧,安得谓之伏气?伏气脉必浮弱,谓非时寒冷,着人肌肤,咽喉先痛次下利者是也。
近虽有寒冷不时,然当以脉证为主,若误用药,其毙可待。
予先以吴茱萸汤救之,次调之诸药而愈。
(《伤寒九十论·证三十二》)按语:仲景论伏气病,有咽喉痛证,但脉微弱。
今脉不微弱而三部俱紧,又复吐利并作,乃脾胃阳虚寒盛之候,咽喉疼痛,为虚阳上扰所致,故以吴茱萸汤温中散寒而愈。
二、胃脘痛刘渡舟医案:某女,32岁。
主诉胃脘疼痛,多吐涎水而心烦。
舌质淡嫩,苔水滑,脉弦无力。
初以为胃中有寒而心阳不足,投以桂枝甘草汤加木香、砂仁,无效。
再询其证,有烦躁夜甚,涌吐清涎绵绵不绝,且头额作痛。
辨为肝胃虚寒挟饮。
吴茱萸9克,生姜15克,党参12克,大枣12枚。
服3剂后,诸症皆消。
(《经方临证指南))1993:124)按语:胃脘疼痛而见呕吐清涎,舌淡嫩,苔水滑,脉弦无力,肝胃虚寒挟饮之征,此用吴茱萸汤治疗有较好疗效。
经方发挥——吴茱萸汤
经方发挥——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伤寒论》用以治疗中、下二焦虚寒,挟浊阴上冲,所致的各种证候。
本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吴茱萸温中,下气,散寒,降逆止呕,并有止痛作用。
《本草经疏》说:“凡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寒则中气不能运化,或为冷食不消,或为腹内绞痛,或寒痰停积,以致气逆发咳,五脏不利。
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
”人参,大枣以益气补虚,可使中焦气盛,辅助补阳之药,以利于祛寒扶阳。
生姜有散寒止呕、降逆、逐水饮的作用。
诸药合用,成为一个温中、祛寒、补虚、降逆、止呕之剂。
可以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的呕吐、烦躁、头痛、手足厥逆等证。
根据此方药物的性能,运用于临床以呕吐、头痛、烦燥、吐沫为主证者,但必须兼有手足厥逆、脉沉迟等虚寒脉证,不论新久,均有一定的效验。
一、呕吐(属胃寒者)由于中阳不足,胃腑虚寒,不能腐熟水谷,浊阴之气上冲,故出现呕吐。
证见食欲不佳,消化迟滞,食后呕吐,喜热怕冷,手足厥逆,脉多沉迟或虚缓无力,舌多色淡苔薄。
典型病例:杨XX,男,42岁。
偶尔食不适时即呕吐,吐出未经消化之食物及夹杂不少粘沫,吐出量并不多,为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此延续了将近十年。
近一年多以来病情加重,发展为每日饭后隔一至二小时,即频频呕吐不休,天气寒冷时尤其严重。
曾用过不少止呕和胃健胃等药品,未曾获效。
现手足厥逆,消化迟滞,脉沉而迟。
治以吴茱萸汤。
吴茱萸12克,人参6克,生姜30克,大枣5枚服三剂后,呕吐减十分之五、六,继服三剂呕吐又复发到原来的程度。
经询问情况才知道因当时未找到生姜,而以腌姜代替,不仅无效反而又使病情反复。
后配以生姜再进四剂,呕吐减十分之七、八,饮食增加,手足厥逆好转。
宗此方化裁,共服20余剂,呕吐停止。
观察一年来,未见复发。
二、头痛吴茱萸汤治肝胃寒邪挟浊阴之气上逆,扰于清阳之府的头部而致的头痛。
痛的部位多在正额和巅顶,痛时烦躁,恶心,吐沫,常见手足厥逆,脉多迟而弱。
【经方研读】吴茱萸汤
【经方研读】吴茱萸汤【经方研读】吴茱萸汤〔原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243)【辨证提要】此条辨呕证的寒热。
食谷欲呕,有阳明中寒与上焦气阻之异。
本条所论为阳明中寒证,其特点为胃脘隐痛,呕吐清稀痰涎,可用吴茱萸汤温胃散寒,降逆止呕;若服吴茱萸汤后呕吐反加剧,是上焦病变所致,当随证选用其他方剂治疗。
(李克绍伤寒解惑论中认为得汤反剧是药已中病的缘故,同时认为这里上焦指的阳明上焦【对此观点有点困惑】)【疑难分析】如何理解阳明中寒证?外感病证传入阳明有寒热之辨。
阳明病以燥热为主,但亦有中寒证。
阳明中寒证的主要证候之一是食谷欲呕,呕吐物多为清稀痰涎无酸腐气,舌淡苔白,脉缓弱等,乃阳明中寒,浊阴上逆所致,治疗用吴茱萸汤温胃散寒止呕。
【病机关键】胃阳亏虚,浊阴上逆。
【诊断依据】胃脘冷痛,呕吐清稀痰涎。
【鉴别诊断】吴茱萸汤证与瓜蒂散证均有欲呕吐的症状。
瓜蒂散证是痰食壅堵在胃上脘,实邪阻滞,治疗用催吐法;吴茱萸汤证胃阳亏虚,浊阴上逆,属虚寒证,用温阳散寒法治疗。
如何根据呕吐辨胃热、胃寒?一般胃热呕吐,是食入即吐;胃寒呕吐,是朝食暮吐。
吴茱萸汤证出“食谷欲呕”,不但说明病变在胃,而且表明是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所致。
其呕吐是食入以后才有欲吐不吐的感觉,这是因为胃中寒浊,得食物之后欲往上逆,是胃寒不化之故,故其属中寒呕吐。
【治疗要点】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煎服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吴茱萸既可祛寒降逆,又能舒肝温胃。
虚寒之症以温为主,温中寓补,取人参以益气健脾,温中补虚,使本方成为温补之剂;生姜辛温散寒,温胃降逆,与吴茱萸同用有相得益彰之妙;大枣甘补,既可协助温中补虚,又能甘缓调和诸药,共同组成可散可降,既温又补之剂。
【运用思路】吴茱萸汤在论中出现3次,皆以胃气虚寒,浊阴上逆为其基本病机。
其主证为呕逆,或兼见头痛,或兼见下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
主以吴茱萸汤暖肝温胃,降逆止呕。
《伤寒论》——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伤寒论:243)吴茱萸汤方【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309)吴茱萸汤治寒邪犯胃吐利证。
症见呕吐,下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原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378)吴茱萸汤治呕吐,厥阴肝寒犯胃证。
症见干呕,吐涎沫,头痛。
足厥阴肝经夹胃属肝,上贯膈,布胁肋,上入顽颡,连目系,上出与督脉交于巅顶。
厥阴肝经寒邪犯胃,浊阴不降而上逆,故干呕而无物,或见泛泛欲吐;胃阳虚寒,饮停于中而上泛,故口吐涎沫;肝经寒邪及浊阴循经上逆清窍,故头痛,且以厥阴巅顶痛为著。
治用吴茱萸汤暖肝温胃散寒,泻浊和胃降逆。
【原文】呕而胸满者,茱萸汤[1]主之。
(金匮呕吐:8)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效配伍】吴茱萸汤温中和胃,降逆止呕。
方中以吴茱萸辛苦热为主药,既能降肝胃寒逆以祛浊阴,又能疏肝解郁以调达气机,《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
”重用生姜六两助吴茱萸温胃散寒,化饮降逆止呕。
人参、大枣甘平补益胃气。
诸药合用,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但以降肝胃寒逆见长。
上四味药,水煮,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医案举例】(1)温载之医案:钟表匠某姓患头痛,常以帕缠头,发时气火上冲,痛而欲死。
外敷凉药,内服清火顺气之品,可以暂安。
旋愈旋发,绵延数年。
因与友人修理钟表,病发,托其转求诊治。
见其痛楚难堪,头面发红,但六脉沉细,左关伏而不见。
乃厥阴肝经真阳不足,虚火上泛。
用清热顺气,只可暂救燃眉,不能治其根本,是以时发时愈。
遂用吴茱萸汤以补肝阳,两剂而愈。
迄今数年,并未再发。
假寒假热,实难分辨,但治病必求其本,乃可根除耳。
[鲁兆麟.二续名医类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364.](2)冉雪峰医案:武昌周某室,年三十八,体质素弱,曾患血崩,平日常至余处治疗。
《伤寒论》第243条吴茱萸汤方证浅释
《伤寒论》第243条吴茱萸汤方证浅释《伤寒论》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译文】病人进食后想呕吐的,属阳明胃寒症,主治可用吴茱萸汤。
若服吴茱萸汤后呕吐反而增剧的,则不属胃中虚寒,而是上焦有热。
本条讲吴茱萸汤证。
这是一个著名的方证,是寒性呕吐的有效方剂之一。
“食谷欲呕”的病变证机是阳明胃寒,浊气不降,寒食相搏,气逆于上。
吴茱萸汤治疗胃有寒饮冲逆诸症。
此前的一些条文,阳明病篇的大多数条文,都是讲热证的,但是本条讲的是寒证,这也是用来与其他条文相鉴别的。
阳明病是典型的热证,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本条的方剂,显然是一个热性的方剂。
热性的方剂是治疗寒性的疾病,不可以治疗热性的疾病。
所以,本条方剂显然不能用于热证,不能用于阳明病。
黄帝内经说,寒则热之,热则寒之。
不可犯虚虚实实之戒。
所以,如果是一个阳明病患者,里热证患者,是断不可以用吴茱萸汤这样的热性方剂的。
本条句首并未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定性,上来就说——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食谷欲呕,就是一吃饭就要呕吐。
呕吐这个症状,可以出现在很多证型中,比如桂枝汤证可以有呕吐,小柴胡汤证可以有呕吐。
桂枝汤的呕一般是偏寒体质的呕,小柴胡汤的呕,一般就是偏热性体质的呕。
这两个就不一样。
判断他们的寒热性质,可以从其他症状来判断,也可以从呕吐物本身来判断,比如,寒性的呕吐,往往没有强烈的酸腐气味,而热性的呕吐,则酸腐难闻。
本条的呕也是寒性的呕吐,所以呕吐物也不会特别酸腐。
当然也会有点味道的。
因为本条方证,多数都有肝气犯胃的问题,本身就比较容易有胃中反酸等等症状。
所以呕吐物也会有点味道。
但是,本条仅仅凭一个食谷欲呕,就判断属阳明,这是有点武断的。
阳明病属里热,而本条明明是寒性的,怎么就属阳明了呢?有注家认为,这个所谓的“属阳明也”,应该是属阳明胃,即胃的毛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茱萸汤《伤寒论》
吴茱萸汤《伤寒论》
【组成】
吴茱萸6g 人参9g 生姜18g 红枣4枚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1.胃中虚寒,食谷欲吐,或胃脘作痛,吞酸嘈杂。
2.厥阴头痛,乾呕吐涎沫。
3.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
【方义体会】
吴茱萸汤所治之“胸膈满闷”、“厥阴头痛、乾呕吐涎沫”、“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之证,皆与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有关。
吴茱萸味辛而苦,性热,既温里散寒、开郁化滞,又下气降浊;人参大补元气、益阴补虚;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大枣益气健脾,养胃和营。
如此伍,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
【临床应用】
1、厥阴头痛例:祁xx,女,2 4岁。
头痛一年余,诸药不效。
诊见:体质素虚,面色皖白,痛时剧烈,自谓头脑欲裂,发作时伴乾呕,触其两手冰冷,脉象沉弦。
与服
“吴茱英汤”,加半夏9克,生赫石12克一剂,头痛、呕逆若失。
继与服“小建中汤”二剂而癒。
2、脑肿瘤头痛例:张xx,女,20岁。
患者头痛加重二月余,每头痛发作,欲碰墙撞壁,服用镇痛剂多种无效,遂邀余治之。
诊见:唇面苍白、四肢清冷,呕吐涎沫,脉象细弦。
余与“吴茱英汤”治之,不料头痛渐止,遂令其隔日服一剂,十余日而痛未再发。
一月後,患者赴北京检查,诊爲“脑瘤”,经手术治疗而癒。
3、治疗慢性胃炎,饮食不下,胃中不适、时而呕吐、四肢不温、脉沉迟者,服之即效。
4、虚寒胃院痛例:阎xx,男,44岁。
经常胃脘部疼痛,且喜温喜按,诊其脉沉细无力,服健脾和胃、缓急解痉之药均不效,更以“吴茱英汤”治之,二剂而见其功。
5、内耳眩晕症例:李x之母,52岁,患内耳眩晕症数年之久。
眩晕、耳鸣时常发作。
近日由于多食瓜果,其症加重。
证见: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坐卧不适,自云天旋地转,食则呕吐,反复发作,欲坐不能,欲卧不适,其病难耐。
诊其脉象细小无力,治以“吴茱萸汤”加半夏9克,令服二剂,服後眩晕轻、呕吐止、已能食。
又以原方加泽泻15克、白术9克三剂,嘱其隔日服一剂,服後诸症消失,已能工作。
後此症每发,以此方服之则效。
头目眩晕,临证常多以中气虚弱、清阳不升、浊朋上
泛所见。
故以吴茱英汤温中补虚,升阳降逆,治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