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6.1.2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课件-2024--2025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1.2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课件-2024--2025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蝌蚪 幼体(蝌蚪)
水中 鳃 有尾、无四肢
幼蛙
成蛙
成体(成蛙)
陆地或水中
肺、皮肤
无尾、有四肢
一、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3、青蛙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像青蛙这样,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存 在显著差异的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
青蛙的生殖: 有性 生殖、 卵 生、 体外 受精、变态 发育。
不能。从养鸡场取的鸡蛋没有受精, 不可以孵化出小鸡。
未受精的胚盘
受精的胚盘
对比昆虫、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发育
类别
昆虫
两栖类
鸟类
代表动物
家蚕
蝗虫
青蛙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卵生
受精方式
体内受精
体外受精 体内受精
发育时期 发育方式
卵、幼虫、 蛹、成虫
卵、若虫、成虫 受精卵、蝌蚪、 受精卵、 幼蛙、成蛙 雏鸟、成鸟
A、外层卵壳膜 B、内层卵壳膜
C、卵黄膜
D、卵壳
4、“蛙声十里出山泉”说明了青蛙的生殖离不开(A )
A. 水
B. 阳光
C. 植物 D. 陆地
5、鸟卵中,既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又能提供必要的水分
的是(B )
A、卵黄 B、卵白 C、胚经历了( D )
A. 卵----胚胎----幼蛙----成蛙
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
不经过 变态发育
1、家鸽的胚胎发育部位是( A )
A、胚盘
B、卵黄
C、卵黄膜
D、卵白
2、家鸽的卵产出后,胚胎发育暂时停止,要使胚胎进一步发
育,必须的环境条件是:( A )
A、适宜的温度 B、充足的养料

八年级生物下册 6.1.2 动物的生殖发育(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新版)冀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6.1.2 动物的生殖发育(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新版)冀教版

《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描述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处,认识两栖类动物的变态发育。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和鸟类的栖息地,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小组饲养蝌蚪、多媒体课件,熟鸡蛋,生鸡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春天来了,花红柳绿,小鸟忙着在树上筑巢,河里的小青蛙也在呱呱地叫着寻觅自己的伴侣。

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青蛙属于两栖类,那么,它们都是怎样发育和繁殖后代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二、新知探究(一)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师:小时候我们学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为什么小蝌蚪一出生就看不到妈妈呢?生:自由回答。

师:小蝌蚪是怎样发育的呢?我们课前已经布置了饲养小蝌蚪的实验,请同学们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生:按照本组的实验步骤进行补充。

(1)从池塘中采集青蛙的卵。

(2)将采集的青蛙卵放在盛有池塘水的容器中孵化。

(如用自来水,需要将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再用)。

(3)孵化出蝌蚪后,用植物性食物喂养蝌蚪。

每次喂食的饲料不要太多,以免造成水污染。

(4)饲养的后期,在容器里创造一个水陆两栖环境,便于变态后的蝌蚪离水登陆。

师:想一想:(1)为什么不能直接用自来水饲养青蛙?(2)实验完成后应该怎样处理青蛙?为什么?生:讨论后回答:(1)自来水中含有氯气,对小蝌蚪有害,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氯气挥发掉。

(2)青蛙是益虫,实验完成后,应将青蛙放回大自然。

师:你们饲养的小蝌蚪是怎样发育的?生:根据本组饲养蝌蚪的经历描述。

冀少版生物八下6.1.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类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

冀少版生物八下6.1.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类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设计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类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初中生物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本节主要学习两类常见动物,两栖类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本节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相关知识,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熟悉的两栖类和鸟类的知识经验,更有利于学生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教材选用鸡卵作为代表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来获取相关知识,贴近生活,增添情趣。

(一)教学目标1.描述蝌蚪与成娃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不同2.简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3.说出鸟卵结构及其与陆上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知道其行为的复杂性。

(二)教学重难点1.鸟卵的结构及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用具及相关课件。

二教学策略通过两段儿歌,使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生物,设计问题,引入对“两栖类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利用拼图,模拟展示两栖类--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观察鸡卵的结构,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用一定量的图片来展示鸟的生殖和发育的一般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问题“蝌蚪为什么找不到妈妈”?青蛙为什么要鸣叫,鸟类婉转的歌声,漂亮的羽毛对它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导入。

然后进行第一个小组探究,探究蛙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中间有学生展示模拟,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其后,第二个探究是鸟卵的结构特点。

(一)观察鸡卵的结构这部分内容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分析与合作能力。

4~6人一组,每组一个鸡蛋、一个培养皿、一把镊子、一个放大镜和两个200 ml的烧杯(其中一个内盛约60 ml的冷水)。

教师准备一瓶热水。

分组及所需的材料和用具,教师都要在课前作好准备。

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步骤地进行:单手用力握鸡蛋,能撑破吗?请每个小组的代表试一试。

这说明卵壳有何作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卵壳的保护作用。

冀少版生物八下6.1.2.2《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上课课件(共23张PPT)

冀少版生物八下6.1.2.2《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上课课件(共23张PPT)

B.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影响鸟卵胚胎发育的主要外界因素
是( A )
A、温度 C、水
B、阳光 D、空气
劝君莫打三春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五)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一)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2、发育: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二)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2、鸟卵的结构和作用 3、发育:无变态发育
(六)知识巩固
• 1、“青草池塘处处蛙”,蛙在生殖和发育方
雌雄翠鸟在交配
一、观察鸡卵
请说出鸡卵的结构和作用
气室 ④ 外卵壳膜 ② 内卵壳膜 ③
① 卵壳 ⑦ 卵黄膜 ⑨ 胚盘
⑤卵黄系带 ⑧ 卵黄 ⑥ 卵白
起保护作用 卵壳
供给胚胎发育所 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需的养料和水分。 里面含有细胞核。
卵白
胚盘 卵壳膜
气室
系带
卵黄
起保护作用
供给胚胎发育所 需要的氧气。
起固定和减震作用。
卵黄膜
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起保护作用 供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分析讨论:
1、在鸟卵中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水分和提供氧气的结 构有哪些?
卵黄、卵白提供营养和水分,气室提供氧气 2、雏鸟是由鸟卵的哪个部位孵化出来?
胚盘 3、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吗?
只有受精的卵才可以孵出小鸡。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 3、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差异是否显著?
1、在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分别将 卵细胞
和精子
排入水中,二者结合形体成外受精卵,完成受
精水作中用。这种受蝌精蚪方式叫做

冀少版生物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学案

冀少版生物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学案

课题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
2.描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识记鸟卵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1、鸟卵的结构2、青蛙、鸡的个体发育
教学难点小鸡是由卵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实验器材鸡卵(熟)
教学过程着重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一.前置作业:
1、分析青蛙与鸡的生殖和个体发育过程,比较哪种生殖方式的后代成活率更高?
2、是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为什么?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18--19页青蛙的生值和发育过程,完成下列各题。

6分钟后小组内交流.
1.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
A.卵—胚胎—幼蛙—成蛙B.卵—胚胎—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蛙的发育称作()
A.完全变态发育
B.变态发育
C.不完全变态发育
D.两栖发育
3.雌雄蛙抱对时,进行体内受精。

( )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20---22页, 完成下列各题. 12分钟后小组内交流.
1.据鸟卵的结构图回答问题:
①请填出(1)~(8)所指各部分名称。

(1)卵壳,(2)卵壳膜,
(3)卵黄,(4)胚盘,
(5)卵白,(6)气室,
(7)卵黄膜,(8)卵黄系带
②.在鸡的受精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
的是[ 4 ] 胚盘,
③.[ 3 ] 卵黄和[ 5 ] 卵白含有营养。

冀少版生物八下6.1.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学案设计(无答案)

冀少版生物八下6.1.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学案设计(无答案)

深州市第一中学教学导学案课题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课型综合课导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描述鸟卵的结构。

能力目标:尝试观察、实验、建构模型等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形成爱护生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导学重点难点重点: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难点: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过程。

导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后思考执笔教师导学思路执教教师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古诗欣赏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二、自主学习观看短片并阅读课本P18——19完成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1、诗人等人至夜半十分,为何知道青草池塘边到处都有青蛙呢?2、蛙是如何鸣叫的?为什么要鸣叫?3、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后又有什么生殖现象?这有什么意义?4、青蛙的受精方式是怎样的?精子与卵细胞在哪里结合?5、青蛙的受精卵有什么特点?自主学习二1、青蛙的发育经历了哪四个阶段?2、蝌蚪与青蛙在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上有什么区别?三、合作探究1、以青蛙为代表的两栖动物在生殖和发育方面有哪些结构特点?2、为什么要保护青蛙?如何保护青蛙?四、各抒己见自由展示探究结果。

五、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早期蝌蚪与成蛙在生活环境、四肢、尾、运动器官、呼吸器官方面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蝌蚪与青蛙在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上的区别,从而加深对变态发育概念及两栖动物含义的理解。

六、自主学习1.鸡卵的结构在盘中敲碎一个鸡蛋,对比课本彩图,了解鸡卵的结构。

请填出(1)~(8)所指各部分名称。

(1) ,(2) ,(3) ,(4) ,(5) ,(6) ,(7) ,(8) 。

2.鸡的发育过程。

(1)鸡的受精方式是受精。

(2)将鸡卵的各个结构与相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3)鸡卵的卵细胞包括、、。

(4)完成受精以后,受精卵在开始发育。

卵产出之后,温度低于母鸡的3. 秋沙鸭(如右图)在全球存活不过千只,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

1.2.2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1.2.2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生物导学案月日班级学生A、受精卵、受精卵B、蝌蚪、种子C、蝌蚪、花粉粒D、受精卵、受精极核【综合检测】一、鸟的生殖和发育1.过程:__筑巢__、求偶、交配、产卵、__孵卵__ 、育雏几个阶段。

2.生殖特点:卵生,__体内受精__,鸟的生殖具有明显的__季节__性。

3.鸟卵的结构如图:[ 4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 1 ]卵壳和[ 6 ]卵壳膜有保护作用,[ 5 ]卵白有营养和保护作用,[ 3 ]卵黄有营养作用。

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是由[7] 气室供给的2.根据“观察鸟卵的结构”实验,回答问题。

(“[]”中填数字,“____”上填结构名称)。

(1)用解剖剪后端轻轻地将鸡蛋钝端的卵壳打破;用镊子剥去钝端的碎卵壳,再撕破外卵壳膜,即可以看到[ ]_ __,该结构可贮存空气。

然后用解剖剪剪破内卵壳膜,小心地将鸡蛋内的物质倒入培养皿里进行观察。

1 D2 B3 D4 B5 D6 C 【解析】:繁殖行为是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蛙在水边高声鸣叫,随后雌蛙闻声赶来,是求偶的,目的是繁殖后代,属于繁殖行为,C正确.7 B8 B 【解析】:蟾蜍、蝾螈、大鲵属于两栖类,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9 D 【解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在冬眠时主要用皮肤呼吸,故D符合题意。

10 D【解析】: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青蛙、蟾蜍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在水里发育,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实践证明,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两栖类繁盛;后来气候干燥,水域减少,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因此只有在有水的环境中两栖类动物才能适者生存.在没有水比较干燥的陆生环境中,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因此,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影响很大,可见ABC的说法都正确.故选:D12 C13 A14 A2.(1)③气室(2)①胚盘(3)卵黄(4)母体的血液(或胎盘)【解析】鸡蛋里的许多透明胶状物质,是卵白,卵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还有保护作用;一团黄色球状的胶状物质是卵黄,卵黄内储存供胚胎发育用的营养;在鸡蛋的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是胚盘,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二生物下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的是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通过对两栖类、鸟类生殖和发育的探究,明确这两类生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产卵繁殖后代),但是它们之间又有所不同:两栖类是体外受精,卵没有卵壳保护,卵自然孵化;鸟类是体内受精,卵有卵壳保护,卵由亲鸟用体温孵化。

两种生殖方式的不同导致后代的成活率也不同。

学情分析学生在平时生活以及之前的学习生活都有一些相关的知识积累,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是有一定帮助的。

教学目标1、描述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描述鸟卵的结构3、归纳总结两种生物生殖发育过程的异同4、逐步形成爱护生物、关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卵的结构。

教学难点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方法板书法、讨论法、提问对话法。

教学媒体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言:故事导入法。

师:大家在小学时都学过《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吧?生:学习过……师:有哪位同学简单的帮大家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呢?生:……师:非常好,回答的很具体,请坐。

小学时,我们是从语文的角度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今天呢,我们要从生物学的角度,科学具体的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

好,现在开始我们这节课——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反思选择好的切入点,较为简单的理解记忆方式,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

这是对这节课教材内容的一个反思。

这节课主要采取了直观教学和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

之所以选择这两种教学方式是因为直观教学可以较为清晰地讲解知识点,但在学生知识反馈方面效果不是太好;而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恰恰弥补了这一部分的缺失。

课堂提问环节主要针对的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和知识的混淆点,这样就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教师就可以做到对症下药。

课堂提问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1.2.2 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设计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1.2.2 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设计

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3.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和鸡卵的结构,提高分析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青蛙个体发育过程和脊椎动物演变过程的分析,来正确理解两栖动物的概念。

2.鸡卵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身边事(引入)可根据课本“身边事”部分引入。

提问蛙卵是怎样发育成青蛙的时,可附加提问“蛙生殖和发育的环境特点,蛙的繁殖行为──如鸣叫、雌雄蛙抱对对种群繁衍的意义。

”来提起学生的兴趣。

另外,还可以用宋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咏诗时的心情,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

二、探究竟教师:同学们先观察课本图6-1-14,思考青蛙发育的特点,经过那几个阶段?(可用课件辅助)教师活动:控制时间,请几名同学回答。

在提问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回答的可取之处。

教师讲解:青蛙在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

这种受精方式,叫做体外受精。

受精卵在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发育成蝌蚪。

蝌蚪有一个时期非常像鱼,用鳃呼吸。

随着身体的发育,蝌蚪的鳃慢慢消失了,体内长出了肺,身体两侧长出了四肢,尾巴逐渐消失,同时离水登陆发育成青蛙。

青蛙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卵、蝌蚪、成蛙三个阶段。

青蛙与蝌蚪相比,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生活习性都有很大差别,所以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2.教师语言:下面我们来看看鸟类是怎样生殖和发育的?请对照课本的图6-1-15和图6-1-16分析鸡卵的结构并想象应该怎样描述卵发育成小鸡的过程。

八年级生物下册《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鸟类的生殖器官特点,掌握鸟类生殖的基本过程,包括求偶、交配、产卵、孵化和育雏等环节。
2.掌握鸟类发育的两种类型:早成雏和晚成雏,了解各自的特点和适应意义。
3.学会使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科普文章,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需包括鸟类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生殖过程、早成雏与晚成雏的特点及适应意义等。
2.设计一份关于鸟类生殖和发育的问卷调查表,向家人或朋友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鸟类生殖和发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分析调查结果。
3.设计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观察校园内的鸟类,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保护鸟类及其生态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积极性。
1.选择题:设计一些与鸟类生殖和发育相关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判断题:设计一些关于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判断题,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
3.填空题:设计填空题,让学生补充完整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相关知识。
4.应用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分析某种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特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八年级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八年级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八年级下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殖和发育过程。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两栖动物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殖和发育过程。

2. 两栖动物的生态保护和栖息地保护。

难点:1.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2. 生态系统中两栖动物角色和作用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教师:1. 准备相关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学生:1. 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2. 准备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两栖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动物特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a. 介绍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如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等。

b. 讲解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如体外受精、卵生等。

c. 详细介绍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如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等阶段。

3. 实例分析:通过展示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两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两栖动物及其栖息地。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访问当地的湿地、池塘等两栖动物的栖息地,观察和记录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3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3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诸多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主动地解决问题,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手实验,变课堂为实践基地,让他们在动手中发现生活中没有发现的“秘密”,给他们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生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引入】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组美丽的图片,想看吗?
【教师设疑】惊叹之余,你们有没有想到鸟巢有什么作用呢?请结合鸟巢的形态、结构、材料、位置等谈谈你们小组的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1、鸟卵聚在一起,同时被孵化;2、遮风挡雨,保温;3、位置隐蔽,安全;由鸟巢的形态和功能简介2008北京奥运体育馆也设计成鸟巢。
4、【教师介绍】有了家流】……
三、总结,感情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鸟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教师总评】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说的是啊,动物界尚且如此,何况人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该如何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a、将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碎裂的卵壳连同外壳膜除去,看卵壳下面是否有一个小空腔。
b、再用剪刀将小空腔下面的内壳膜剪破,使壳膜内的卵白和卵黄流到培养皿内。
c、对照鸡卵结构图观察卵的结构,注意观察卵黄上有没有小白点。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实验】
a、描述鸡卵的形态结构。(由外到内)
《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教案背景
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鸡蛋,镊子,培养皿等。
教学课题:《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知识目标
1、描述鸟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常见的早成鸟和晚成鸟。

6.1.2.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课件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6.1.2.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课件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发育中的胚胎
雏鸟
鸟类的发育过程示意图
不同的鸟类孵化时间不同,如鸡21天,鸭28天,鹅30天等。
鸟孵卵时间的长短与鸟身体的大小没有关系,只与鸟的生 理特性、基因和环境有关。
思考讨论 以家鸡为例,说说鸟类的生殖发育需要
经过哪些过程?
筑巢
求偶
产卵
孵卵
交配 育雏
大大提高了鸟类后代的成活率
1.双黄蛋是指一个蛋壳中含有两个卵黄的 蛋,它通常比正常蛋要大得多。双黄蛋是 由于两个卵细胞同时成熟并一起脱离滤泡 被纳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各部依次被蛋白、 壳膜和蛋壳等物质包裹而形成的。甚至有 时还会多个卵细胞同时成熟并一起纳入输 卵管,而成为多黄蛋。
发育,这个时候产出的鸡蛋就是胚胎而不是受精卵。
(3)鸡卵产出体外后,由于温度降低,胚胎就暂时 停止了发育。

4.分析青蛙与鸡的生殖和个体发育过程,比较哪种 生殖方式的后代成活率高。
答:青蛙在水中进行体外受精,受精率低,并且发育过 程离不开水,所以成活率低。
鸡进行体内受精,受精率高,产大型带坚硬外壳的卵, 更适应陆地生活,受精和发育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而且鸡有孵卵、育雏等行为,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变 态 发 育
变态发育:
像蛙这样,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发育类型,称为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 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 中进行,生活范围是 受到限制的。
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鸟类的生殖方式与两栖类不同。雌鸟和雄鸟通过交 配,雄鸟将精子送入雌鸟体内,与卵细胞结合,这种受 精方式叫做体内受精。完成受精后,受精卵在雌鸟的体 内就开始发育。卵产出体外后,由于温度低于雌鸟的体 温,胚胎发育暂时停止。这种受精的卵经过孵化,能孵 出雏鸟。

翼少儿版生物八年级下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

翼少儿版生物八年级下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

6.1.2.2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通过课后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对平时生活经验积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鸡卵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课余时间人工搭建鸟巢的活动,使学生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以及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说出鸟卵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

教学难点通过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总结鸟类比两栖类等动物的进步之处。

教学过程次实君溪边步月韵清查慎行雨过园林暑气偏, 繁星多上晚来天。

渐沉远翠峰峰淡, 初长繁阴树树圆。

萤火一星沿岸草, 蛙声十里出山泉。

新诗未必能谐俗, 解事人稀莫浪传。

思考1、通过雌雄蛙的抱对,对青蛙的生殖有什么意义?2、青蛙是体内受精还是体外受精?3、青蛙的发育过程一共经历哪几个时期?4、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5、为什么把青蛙的发育称变态发育?思考:有人说:“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该观点是否符合科学道理?试发表自己的见解。

两栖动物包含了两个含义:一是从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

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四肢运动,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想一想一般在干旱的沙漠很少有两栖类动物的踪迹,这是为什么?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沙漠地区干旱少雨,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也不利于它们的生存。

受精卵→有外鳃的蝌蚪→有内鳃的蝌蚪→长出后肢的蝌蚪→长出四肢的蝌蚪→幼蛙→成蛙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观察鸟卵的结构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小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以一个鸡蛋,将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碎裂的卵壳连同外壳膜除去,看卵壳下面是否有一个小空腔。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二)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
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例如,在布置关于两栖类和鸟类生殖发育的课后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或报告,总结两栖类和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在批改作业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及时反馈和鼓励,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课后作业
1.撰写一篇关于两栖类和鸟类生殖发育的短文或报告,总结两栖类和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绘制两栖类和鸟类生殖发育过程的流程图,标明关键环节和特点。
3.分析两栖类和鸟类生殖发育对环境的依赖,举例说明不同环境因素对其生殖发育的影响。
4.设计一项关于两栖类和鸟类生殖发育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步骤和预期结果。
-艺术性和趣味性:适当使用图标、颜色和箭头来表示过程和关系,增加视觉吸引力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概括性强:通过比较和总结部分,引导学生把握知识核心,培养概括能力。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两栖类和鸟类生殖发育这一内容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知识,还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了生态保护意识,以及对生物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思考,帮助他们理解两栖类和鸟类生殖发育的复杂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生物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意义。同时,我也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实验和互动的讨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在课后作业的撰写中,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整理和表达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积极的,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提高了能力,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八年级下册生物冀教版【教案】03 6.1.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八年级下册生物冀教版【教案】03  6.1.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课时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课时目标1.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立志在仿生学方面钻研、创新、有所成就。

5.使学生认识到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生物、好好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说出昆虫的生殖过程及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课时活动设计忆已知:昆虫。

生活中它们的繁殖和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呢?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疑问,引出视频短片。

播放短片:《家蚕的一生》。

1.家蚕的一生中,其发育阶段有哪些,其先后顺序是怎样的?2.家蚕各阶段的形态有什么变化?小知识:在家蚕由受精卵到成虫的四个发育阶段中,只有幼虫时期取食桑叶。

蚕吃下的桑叶,经过蚕体内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一部分成为蚕的组织细胞的组成物质,同时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转化成各种氨基酸,由血液运输到绢丝腺中。

绢丝腺是专门合成蚕丝的腺体,经过腺细胞加工合成分泌的液态绢丝蛋白,由蚕口器下边的吐丝管牵引,吐出一根长长的液态的细丝,细丝遇到空气后即凝结成固态丝。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了解家蚕这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联系STS教育,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播放短片: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短片。

请大家仔细观察其他昆虫,如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做好记录。

蝗虫的一生中有哪些生殖发育阶段,其顺序是怎样的呢?小知识:蝗虫为什么要脱皮?昆虫的蜕皮是生长的需要,因为昆虫的表皮(外骨骼)是由蜡质层和几丁质层组成的。

蜡质层位于表层的最外层,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

几丁质是复杂的含氮多糖类,它是外骨骼的主要成分。

在几丁质层的下面是分泌外骨骼的表皮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导学案月日班级学生
A.雌雄异体,体内受精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C.体外受精,幼体在母体内发育D.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4.蛙的发育称作()
A.完全变态发育B.变态发育
C.不完全变态发育D.两栖发育
5. 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是()
A. 卵→蝌蚪→成蛙
B. 卵→蝌蚪→幼蛙
C. 受精卵→蝌蚪→成蛙
D.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6. 每到春末夏初时节,人们常能听到或见到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声赶
随后雌蛙闻来的现象。

你知道这属于动物的哪种行为()
A. 防御行为
B. 社群行为
C. 繁殖行为
D. 攻击行为
7、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雌蛙与雄蛙抱对的生物学意义是(
A、表示友好
B、使产在水中的卵受精
C、孵卵
D、确定“配偶”
8、下列动物不属于两栖类动物的是()
A、大鲵
B、鳄鱼
C、蝾螈
D、癞蛤蟆
9、青蛙从幼体到成体,不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鳃消失
B、尾消失
C、体表出现鳞片
D、长出四肢
10、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A、两栖动物的生殖必须在水中进行
B、两栖动物的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C、两栖动物的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D、以上答案全对
11、鸡的受精卵从母体产下后,在常温条件下发育的情况是( )
A、受精卵开始发育
B、受精卵继续发育
C、胚胎暂停发育
D、胚胎继续发育
12、农民王小二在政府的帮助下,走上了饲养牛蛙和野鸡的致富之路。

他观察到雌雄牛蛙以“抱对”形式进行繁殖、野鸡是以“交配”形式进行繁殖,请你说出这两种动物的受精方式( )
A、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内受精
B、牛蛙是体内受精,野鸡是体外受精
C、牛蛙是体外受精,野鸡是体内受精.
D、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外受精
13、无论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必须具有下列哪几种行为? ( )
A、求偶、交配、产卵
B、筑巢、产卵、孵卵
C、产卵、筑巢、育雏
A、受精卵、受精卵
B、蝌蚪、种子
C、蝌蚪、花粉粒
D、受精卵、受精极核【综合检测】一、鸟的生殖和发育
1. 过程:__筑巢__、求偶、交配、产卵、__孵卵__ 、育雏几个阶段。

2. 生殖特点:卵生,__体内受精__,鸟的生殖具有明显的__季节__性。

3. 鸟卵的结构如图:[ 4 ] 胚盘里面含有细
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 1 ] 卵壳和[ 6 ]
卵壳膜有保护作用,[ 5 ] 卵白有营养和保护
作用,[ 3 ] 卵黄有营养作用。

胚胎发育所
需要的氧气是由[7] 气室供给的
2. 根据“观察鸟卵的结构”实验,回答问题。

(“[] ”中填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填
结构名称) 。

(1) 用解剖剪后端轻轻地将鸡蛋钝端的卵壳打破;用镊子剥去钝端的碎卵壳,再撕破外卵壳膜,即可以看到[ ]_ __ ,该结构可贮存空气。

然后用解剖剪剪破内卵壳膜,小心地将鸡蛋内的物质倒入培养皿里进行观察。

(2) 培养皿里透明胶状物质②内有卵黄。

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是[ ]__ 它是进行
胚胎发育的部位。

(3) 鸟类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从
哪里获得的?___ _
(4) 人的胚胎发育主要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
的,人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和养料主要是从哪里获得的?__ __。

3. 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属于无性繁殖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C.昆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D.兔的繁殖和哺乳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
错题反思】
1 D
2 B
3 D
4 B
5 D
6 C 【解析】:繁殖行为是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蛙在水边高声鸣叫,随后雌蛙闻声赶来,是求偶的,目的是繁殖后代,属于繁殖行为,C正确.
7 B
8 B 【解析】:蟾蜍、蝾螈、大鲵属于两栖类,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9 D 【解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在冬眠时主要用皮肤呼吸,故D符合题意。

10 D【解析】: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青蛙、蟾蜍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在水里发育,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实践证明,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两栖类繁盛;后来气候干燥,水域减少,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因此只有在有水的环境中两栖类动物才能适者生存.在没有水比较干燥的陆生环境中,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因此,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影响很大,可见ABC的说法都正确.故选:D
12 C
13 A
14 A
2. (1)③气室(2)①胚盘(3)卵黄(4)母体的血液(或胎盘)
【解析】鸡蛋里的许多透明胶状物质,是卵白,卵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还有保护作用;一团黄色球状的胶状物质是卵黄,卵黄内储存供胚胎发育用的营养;在鸡蛋的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是胚盘,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3.C【解析】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 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