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 古典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349661fe4733687e21aa5f.png)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总结第十四章一、意大利1、马里诺诗派:(1)运用比喻、典故和象征的手法,追求绮丽、浮华的诗风,雕琢辞藻,用以书法贵族阶级的伤感情调和寻求感官刺激的艺术趣味。
(2)马里诺,抒情诗集《七弦琴》、《风笛》,长诗《安东尼斯》。
2、阿卡迪亚诗派:(1)反对马里诺诗派。
但仍然有严重的形式主义色彩。
(2)主张以古希腊的田园诗为榜样,发扬自然朴实的诗风。
3、启蒙主义:(1)哥尔多尼①喜剧作家,以“风俗喜剧”取代“即兴喜剧”。
②奠定了意大利现实主义戏剧的基础。
③代表作《女店主》。
提现了作者抨击贵族、赞美平民的启蒙主义思想,洋溢着争取自由平等的时代精神。
二、俄国1、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文学、伤感文学。
2、代表人物:罗蒙诺索夫,杰尔查文,冯维辛,拉季谢夫(《从彼得堡到莫斯科》),卡拉姆津。
三、法国1、巴洛克文学:(1)与严谨、匀称、和谐相对立。
(2)语言雕琢浮夸。
2、古典主义:(1)主张向古典作家学习创作经验,从古典文学中寻找创作素材,甚至强调模仿古人。
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
(2)创始者马雷伯。
沙普兰是古典主义诗学的创立者,他创立了法兰西学院。
(3)思想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哲学。
与其针锋相对的是伽桑迪的唯物主义。
(4)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做了严格的界定,并把它们分为高级的体裁:史诗和悲剧,低级的体裁:喜剧,禁止混淆。
(5)最大的成就是悲剧和喜剧。
(6)戏剧创作“三一律”。
①定义:一出戏只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剧中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②优点: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迅速展开达到高潮。
③缺点: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7)戏剧大师:①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者。
主要作品有《熙德》(古典主义的奠基作)、《贺拉斯》、《西拿》、《波利厄科特》。
②拉辛,代表作《安德洛玛克》,《费得尔》。
③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始人。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ba9b60fbcd126fff7050b56.png)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一、填空:1.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其中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2.赫西俄德的《神谱》是用长诗对希腊神话的系统整理,是关于宇宙起源后人物种谱系的描述,他给后人留下的另一首长诗为《工作与时日》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史上称大移民时代。
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独唱体抒情诗的代表是萨福,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得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这是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柏拉图文艺理论的核心是“理念论”,理论著作《理想国》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是希腊文明由盛而衰的阶段。
3.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其中表现战争主题的史诗是《伊利亚特》4.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5.古希腊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代表作《云》、《鸟》、《骑士》6.维吉尔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代表作史诗《埃涅阿斯纪》,该作为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史诗。
7.欧洲中世纪文学按照性质分类,包括教会文学、史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
8.骑士文学分为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
骑士抒情诗,发源于普罗旺斯,代表作《破晓歌》骑士叙事诗,源于法国北方,又称骑士传奇9.前期英雄史诗代表作: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它是流传迄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
中期英雄史诗代表作: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法国的《列那狐传奇》是欧洲城市文学最重要的作品。
10.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称之为《人曲》。
11.但丁的《神曲》分为三个部分:《地狱》、《炼狱》、《天堂》各33歌,加上长诗的序曲,共100歌。
12.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13.孟德斯鸠是法国第一位真正意义的启蒙作家,作品《法的精神》。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678f7ab73b3567ec112d8ab4.png)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人文主义向启蒙主义的过渡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第一节概述背景:欧洲封建社会整体处于封建专制强盛时期,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发展带来的矛盾,引起了中欧资产阶级革命。
代表国家:英国:资本主义领军国家;法国: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影响: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环境,使得社会与国家得到安定,追求理性思想发展。
一、巴洛克文学(贵族文学)起源:来源于葡萄牙的词语,之后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内容:偏重宗教狂热、对世事绝望,情绪夸张颓废,用词华丽,结构宏阔,风格扑朔迷离二、英国资产阶级文学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战争,建立共和国。
新政府妥协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资产阶级文学,代表人物约翰·弥尔顿(英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理论著作《论戏剧体诗》他主张悲剧中的“三一律。
”)代表作:《失乐园》《复乐园》《士力参孙》1)《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记》,被认为“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写亚当、夏娃在撒旦引诱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2)《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部分)(人子耶稣)(也是写宗教故事的长诗,诗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诱惑者,他以金钱、荣誉、权势等引诱耶稣,企图使耶稣放弃拯救人类的理想。
这里耶稣的形象表现了复辟时期清教徒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况)。
3)一部诗剧《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参孙是大力士)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古典主义文学1.背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是绝对王权用来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立主义思想工具。
2.名词解释: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
所谓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ff7b7cdc1c708a1284a44a9.png)
西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俗喜剧。
【荷马史诗】1古希腊史诗的总称2西方最早的独立文学作品,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3相传由诗人荷马所作4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第二章中古文学【教会文学】1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2主要指的是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3体裁有圣经故事、祷告文、赞美诗、梦幻故事、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4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骑士文学】1欧洲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世俗封建主文学2骑士酷爱荣誉,把为自己心爱的贵妇人去冒险并获得胜利视为最大的荣耀,并形成了“骑士精神”。
骑士文学反映了大量的骑士与贵妇人之间的“典雅的爱情”3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4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其中心在法国北部。
【英雄史诗】1欧洲中世纪各民族的史诗2早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人民的口头创作3早期表现群体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代表《贝奥武甫》、日耳曼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的《卡列瓦拉》4后期英雄史诗产生于中世纪中期,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
封建社会的英雄人物,体现了爱国英雄形象,代表作法国的《罗兰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市民文学】1市民文学也称城市文学,是欧洲中世纪反映市民生活与思想的作品2取材现实,强调“机智”,融讽刺,风趣,现实性于一体3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列那狐传奇》】1寓言讽刺叙事诗,作品以动物寓人2反映城市社会的矛盾冲突3狮子代表君主,狼代表贵族大臣,狐狸是典型的市民阶级4宣扬运用机智与强权周旋的思想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14——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a6eaad1c1c708a1284a440a.png)
命运悲剧:人的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冲突,表现为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
在这一过程中为我们展现人的全部价值。
浪漫小说:文艺复兴: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他主张一切以人文本,又是也称“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人文主义世界观的核心是“人”不是上帝,人为了享受而存在并非为了上帝而生存。
他们提倡人性,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探索自然,追求科学,反对宗教迷信禁欲主义。
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主人公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取材于城市平民生活,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
福斯塔夫式背景:下层百姓轻松、幽默的生活背景。
以福斯塔夫的足迹所串联起的一系列五光十色的生活,为活动于历史舞台的帝王将相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
从而广阔深刻的再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历史变化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生活风俗习惯以及阶级关系的变化。
古典主义文学: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兴盛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
它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三一律:“三一律”是古典主义剧本创作的规则,要求戏剧描写的时间、地点、情节的一致。
即一个剧本只有一个情节线索,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不超过24小时。
它有利于剧作情节结构的简练集中,但作为一种规则,却成为束缚剧本创作的清规戒律。
巴洛克文学:发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是指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世纪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be6f27d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6.png)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1.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指15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人们对古典文化的重新研究和追求对文艺、哲学和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追求个人独立思考和表达,注重描写人类的尊严和活力。
2. 巴洛克(Baroque):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的艺术和文学风格,特点是丰富、夸张和复杂的形式,着重宏大的叙事、高度感性和矛盾冲突的表现手法。
3. 古典主义(Classicism):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导风格,追求简洁、平衡和秩序,并以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为理想。
古典主义文学作品着重规则、理性和正确的表达,反对夸张和感性的表现。
4. 浪漫主义(Romanticism):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运动,强调个人情感、幻想和对自然、民族和历史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追求创造性和超越现实的体验,注重独特的个人感受和想象力。
5. 现实主义(Realism):19世纪后期兴起的文学运动,注重真实和客观地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行为,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呈现现实世界。
简答:1. 简要介绍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幻想和对自然、民族和历史的热爱。
浪漫主义作品追求创造性和超越现实的体验,注重独特的个人感受和想象力。
其特点包括:强调自我抒发和情感表达、崇尚自然和对自然界的描绘、赋予民族和历史以重要性、追求超脱现实和理想的愿景、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2. 简要介绍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和客观地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呈现现实世界,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行为。
其特点包括: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生活,呈现真实的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注重描绘细节和个体的日常生活、追求客观和客观真实的写作风格、拒绝浪漫主义的幻想和逃避。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60e461e763231126edb11d3.png)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如禁止混淆悲剧体裁和喜剧体裁,剧本创作须遵守“三一律”等。
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悲剧和喜剧。
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拉辛等。
什么是“三一律”?答: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时间、地点、动作的三个统一。
一个剧本的情节只能限制同一事件,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包含的时间只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
2、启蒙文学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文学是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
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强烈的战斗性和批判性;它把所谓“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歌颂,反映资产阶级和平民的思想感情;启蒙作家常常借用古典主义的文学形式,给它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也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严肃喜剧)、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一些清规戒律,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
启蒙文学的缺点是:有时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
代表作家有:菲尔丁、伏尔泰、卢梭等。
3、自然主义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泰纳首先把它应用到文学上。
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创始人左拉在《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等著作中提出一整套创作原则: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否定典型化原则;主张超越政治和道德,以遗传学和生理学原理去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要求作家对社会进行冷静客观的、照相实录式的描写。
严格按照这种原则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提炼、思想、想象和情感。
比较典型的体现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是龚古尔兄弟合写的《翟米尼•拉赛德》等小说。
外国文学史上复习归纳
![外国文学史上复习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a23e44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e.png)
外国文学史上复习归纳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外国文学史》(上)复习归纳一、名词解释“骑士文学”:是骑士文学的产物,在中世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倾向。
在12、13世纪欧洲骑士文学以法国为中心出现了繁荣。
骑士文学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新生》:是但丁作为温柔的新体诗人的主要创作成果,也是他书写对贝娅特丽丝爱情的作品“人文主义”:(P183)“哲理小说”:一般不在乎情节结构是否完整,也不着力于现实生活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它既哟别于哲学着作,有不同于寓言式的作品,而是通过创造富有寓意的形象和故事,以通俗的语言传达深奥的哲理,使哲理和文学达到水乳交融,非常便于作家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见解。
奥林匹斯神系:以宙斯为众神之神的神的大家庭的故事。
宙斯是雷电神,他的兄弟波塞冬是海神,哈台斯是冥王,神后赫拉是婚姻生育神,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特米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雅典娜智慧之神,阿弗洛狄忒是爱神,赫淮斯托斯是匠神。
“莎士比亚化”:指的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及其戏剧的艺术手法,即要求作家不从抽象概念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优美的语言,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用形象化的艺术描绘和再现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精神。
《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
作者运用框行结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
宣扬“幸福在人间”现世思想,反对禁欲主义。
它是欧洲近代第一步现实主义作品,开创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
巴洛克: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彷徨、悲观、颓废的特点,艺精神术上则刻意雕琢、追求怪异、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成为欧洲流行一时大的一种艺术风格。
“浮士德精神”:它是指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形象所体现出的精神特质。
即为了人生的真义,为了体察那短暂的至真至美的一瞬,他不惜以鲜血和灵魂作抵押;他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努力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外国文学史整理资料
![外国文学史整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b26c1f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7c.png)
外国文学史整理资料《外国文学史》整理资料导论一、欧洲文学由古希腊到十八世纪经由了发生、发展阶段、氏族阶段、奴隶阶段和封建阶段古代文学:12BC~5C 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体现的是世俗人本意识,主要体裁是神话和史诗中世纪(封建社会阶段)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期:一是历史意义是从5C~17C(1640年),二是文学意义是从5C~15C(以神为中心、基督教),包括宗教文学、市民文学和骑士文学,具有神本意识文艺复兴:15C~17C 是“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代表作家,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古典主义:17C的古典主义文学具有王权崇拜和君主专制的特点,主要背景是在文艺复兴中个人私欲膨胀、泛滥,社会急需秩序和规则启蒙文学:18C 这时期的文学具有反封建、反教会、政治性、革命性强,产生了特殊文学样式哲理小诗。
这时期的卢梭对情感自由的呼唤为19C的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二、19C 繁荣和成熟期浪漫主义文学:18C末~19C30\40年代主要抒扬情感、自由、理想,既有主观性和抒情性。
主要背景是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人想回归自然,空想主义的发展,主要代表人是英国兴起的湖畔诗人第一代:华兹华斯、雨果、惠特曼、霍桑现实主义文学:特点是写实性、客观性、批判性,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小仲马、屠格涅夫、契诃夫、列夫。
托尔斯泰、果戈理、普希金自然主义:左拉“艺术”唯美主义思潮的出现三、20C 作家不仅揭示社会问题,而且试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现实主义(对19C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和突破)现代主义:反传统性《尤利西斯》——西方“天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二战为界,具有解构性和颠覆性)问答题1、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的精神特质有何不同?A、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在自己的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
在这种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古希腊文学就蕴含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世俗人本意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特全)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特全)](https://img.taocdn.com/s3/m/3a198ec5856a561252d36f6f.png)
一、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法国,19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具有贵族倾向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在哲学上,提倡以“自我克制”为主要内容的理性,笛卡尔的唯理主义是其哲学基础;创作理论上,模仿古人,重视规则,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选取题材,遵循“三一律”原则,即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一昼夜,24小时。
但又带有浓厚的宫廷色彩,有形式主义的缺陷,人物流于类型化。
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戏剧最突出。
马来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人物:①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大多取材罗马历史,充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热情,描写具有坚强意志和高度责任感的英雄人物。
代表作:《熙德》(取材于西班牙历史,参考西班牙戏剧家卡斯特罗《熙德的青年时代》)、《贺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②布瓦洛:古典主义理论家,诗体理论著作《诗艺》,古典主义的法典,“理性”是最高的艺术准则,继承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提出理性、真、自然三位一体的主张:为了求美就要求真,也就必须模仿自然,把古代希腊罗马作家的创作经验当作永恒不变的准则,制定了各种文学体裁必须遵循的法则。
③莫里哀: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他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传统,维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道德;在艺术上逐渐接受了古典主义的规则。
“喜剧诗人”称号;创作生涯分四个时期。
优点:基本遵循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具有结构严谨、冲突集中、人物形象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优点,喜剧来自现实生活,鲜明的民族风格。
不足:缺少变化和复杂性,借助外力解决矛盾代表作:《可笑的女才子》—嘲笑贵族沙龙—《女博士》《妇人学堂》——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诞生;《伪君子》——揭露宗教伪善,主人公答丢夫,成为伪善、故作虔诚的奸徒的代名词;《唐璜》、《恨世者》——揭露贵族,不顾三一律规则;《悭吝人》——讽刺资产者的贪婪和吝啬的杰作,情节来源于古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一坛黄金》,主人公阿巴贡,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乔治·唐丹》——讽刺资产阶级虚荣心—《醉心贵族的小市民》《史嘉本的诡计》—有民主倾向;《无病呻吟》—最后一个剧本④拉封丹—文艺思想、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⑤拉辛—后起的古典主义悲剧家,古典主义戏剧的最高峰。
外国文学史重点笔记
![外国文学史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f57fe4e1a37f111f0855b36.png)
外国文学史巴洛克文学;原指一种造型和绘画的艺术风格,巴洛克文学因与其风格相近而得名。
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马里诺和贡戈拉的诗歌创作分别说它们的代表.特征是把纤敏丰富的生活感受作巨细无遗的艺术表现,极尽铺陈渲染,矫饰夸张,作品结构繁复,追求事出意外的艺术效果。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第一,拥户王权。
古典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主张国家统一。
第二,强调理性。
倾向于在理性意义上理解人.第三,崇尚古典。
古典主义重视在古代及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题材。
第四,严守格律。
古典主义谨守既成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三一律,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
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第一阶段:诗人马莱克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先驱,布瓦洛奉他为“诗宗”.彼埃尔。
高乃依是第一为古典主义戏剧赢得声誉的作家,被称为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梅丽特》《熙德》。
第二阶段:让.拉辛《安德罗玛克》《费德尔》、莫里哀、拉封丹(是古典主义寓言诗人,动物寓言《寓言诗》以动物寓指人类社会,内容丰富多样形象鲜活,有浓郁的道德训诫和警世色彩)、布瓦洛(是古典主义理论的权威,传世之作是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四大吝啬鬼:夏洛克,葛朗台,泼里希金,阿巴贡伪君子的艺术成就:1、结构严谨,严格遵守“三一律"。
2、对主要人物的出场做了精心的安排.3、运用多种多样的喜剧因素。
4、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启蒙文学的特征:首先,反封建,反宗教的政治倾向。
其次,深刻、抽象的哲理性。
再次,纯真、自然的审美观念.最后,活泼、多样的文学形式.英国是启蒙文学最早萌芽的地方。
现实主义小说是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在政治倾向上属于温和派。
《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正面典型。
约拿旦.斯威夫特是一位激进的民主派积极参与政治斗争。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
拉伯雷《巨人传》荒诞不惊来显示显示生活。
查理生书信小说《帕美拉》。
菲尔丁《汤姆.琼斯》是英国小说史上划时代的杰作。
外国文学史4古典主义
![外国文学史4古典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e76d54fa9e3143323968932d.png)
桃丽娜: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她的地位最低,常常被主人剥夺发言权,有时还 要平白无辜地挨上一巴掌,但她头脑最清醒,目光最 敏锐,既泼辣大胆,又足智多谋,她最早识破和揭露 答尔丢夫这个伪君子的真面目,在答尔丢夫要她用手 帕盖住胸脯时,她一针见血地嘲笑说:“你就这么禁 不住引诱,肉感对于你的五官还有这么大的影响?我 当然不知道你心里存在什么念头,不过我,我可不这 么容易动心,你从头到脚一丝不挂,你那张皮也动不 了我的心。”比起愚蠢的奥尔恭他显得智慧过人,比 起软弱的玛丽亚娜,她显得勇敢大胆,这是剧中最富 有积极意义的人物形象。
二、《伪君子》 1、五幕诗体喜剧《伪君子》又译《答尔丢夫》, 是古典主义性格喜剧的杰作。 《伪君子》主要人物有:答尔丢夫、奥尔恭、柏奈 尔夫人、欧米尔、玛丽亚娜、桃丽娜、达米斯等。
2、答尔丢夫形象 贪食 答尔丢夫 贪色 揭露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伪君子)贪财 答尔丢夫与哈姆雷特比较:哈姆莱特的形象特征是难以用 一两个词来概括的,他的长于思考缓于行动,他的从快乐 到忧郁、再到延宕都表现出这一形象的极为复杂的性格特 征,而答尔丢夫的性格特征则可用一个词“伪善”来加以 概括,这个人物身上所集中的特征均可以归结到“伪善” 之中。显然,答尔丢夫的形象是单一的性格特征构成的。 关于这一点,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柳鸣九等 主编的《法国文学史》我们教材在内的许多著作都无一例 外地论述过:“莫里哀按照理性原则塑造答尔丢夫这个人 物,把他写成具有单一性格的伪善者。”缺乏丰富多彩的 性格特征。
②他的性格特征有深层次的心理结构 17 世纪法国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心理:即在过渡时 期的两个阶级的全面关系中,渗透着一种封建贵族以 虚假的繁荣当成真实和部分第三等级庸人以即将取代 对方的真实当成假象的普遍颠倒不自觉的虚伪精神。 除了当时的社会心理中渗透着答尔丢夫的性格特征外, “伪善”这一心理结构赖以产生的过渡时期在过去曾 有过,在未来也还将出现,它所积淀的现实心理,是 前有古人。 答尔丢夫的性格特征有两个层次的结构, 表层结构:指向特定时期的封建贵族和第三等级 之间的妥协关系。(延伸:第三等级) 深层结构:指向超越时空的复杂的心理结构。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下册pdf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下册pdf](https://img.taocdn.com/s3/m/9f5413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0.png)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下册一、古典文学时期古典文学时期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时期,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
这一时期的文学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学作品为代表,如《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和《古罗马戏剧》等。
古典文学时期是西方文学的奠基期,其作品以情节简单、形式优美、语言规范为特点。
二、中世纪文学时期中世纪文学时期是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这一时期的文学以基督教文化为背景,作品多以宗教题材为主,如《圣经》的诠释、圣徒传记和教会故事等。
中世纪文学时期也是骑士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繁荣期,如《亚瑟王传奇》和《罗宾汉故事》等。
中世纪文学时期的作品以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感为特点。
三、文艺复兴文学时期文艺复兴文学时期是从14世纪到17世纪,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反映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反对中世纪的封建神学,提倡人的尊严和自由。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品有《神曲》、《十日谈》和《哈姆雷特》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以人的自然感情和欲望的描写为特点,追求形式美和人文精神的表达。
四、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文学时期是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崇尚理性和规则为主,反对浪漫主义情感的泛滥。
古典主义文学强调作品要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教育意义,如莫里哀的《伪君子》和拉辛的《费德尔》等。
巴洛克文学则强调作品的繁复和华丽,如《洛丽塔》和《荒诞的喜剧》等。
这一时期的作品以严谨的结构和深刻的思想为特点。
五、启蒙文学时期启蒙文学时期是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以理性、科学和人道主义为旗帜,反对封建主义和教会权威。
启蒙文学家们强调作品的真实性和自然性,倡导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写现实。
启蒙文学代表作品有《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和《悲惨世界》等。
启蒙文学时期的作品以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人性的探索为特点。
六、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以强调个性、情感和自然为主,反对理性主义的束缚。
《外国文学史1》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1》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5b6037758fafab069dc02c4.png)
《外国文学史1》名词解释: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荷马史诗:荷马史诗以特洛依战争为背景,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分。
《伊利亚特》写战争本身,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件;《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返家乡的经历。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
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
它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奥林匹斯神系: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最高统治者的神系。
因居于奥林匹斯山而得名。
这是一个高度组织纪律化的庞大神族。
诸神各司其职,分别掌管天上人间各种事物。
它是父权制时代社会的反映,其中主要的神有海神波塞东,太阳神阿波罗等。
➢荷马式比喻:荷马史诗中采用的广泛丰富的比喻,这类比喻多取自于自然现象、动物形态和日常生活现象,并且是比较长的连接在一起的明喻。
其比喻形象直观,生动贴切。
➢新喜剧:希腊化时期出现的古希腊戏剧体裁。
新喜剧回避政治和重大社会问题,往往通过男女爱情和家庭关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习俗,表现贵族青年要求自由独立的愿望。
艺术上强情节的曲折和风格的雅致,注重性格描写和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生活气息浓郁,再加上取消了歌队,更接近于近代戏剧,成为罗马和欧洲世态喜剧的先导。
代表是米南德的喜剧是《恨世者》。
中世纪文学➢教会文学:欧洲中世纪为封建教会服务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作者大多为僧侣,亦称“僧侣文学”。
主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题材大多取自《圣经》,主要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剧、奇迹剧等。
一般采用梦幻的形式以及象征、寓意的手法,因而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
➢英雄史诗:中世纪在民间流传的以歌颂伟大英雄为内容的人民的文学,分为早期和晚期。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8eea8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5.png)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 古典文学:指古代时期的文学作品,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古罗马的维吉尔史诗等。
2. 文艺复兴:指在14世纪至17世纪期间欧洲发生的一系列艺术、文化、思想的变革和复兴。
此时期的文学作品突破了中世纪的束缚,对古代文化进行了重新发掘和研究。
3. 浪漫主义:19世纪早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对自然、历史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以情感激动、情节曲折、描写奇异景物和讲述英雄传奇为特点。
4. 现实主义: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通常以真实情节、真实人物和细腻描写为特点。
5. 象征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追求表达和揭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意象。
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探索人类的心灵世界。
6. 现代主义:20世纪初至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对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质疑和颠覆,追求表达个人主义、独立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抗。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流散的叙述结构、非线性的时间表达和自我意识的描写为特点。
7. 后现代主义: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对现代主义的理念进行批判和超越,强调多元性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碎片化的叙事结构、混合不同文体和在意义上的不固定性为特点。
8. 洛可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化风格,以轻盈、柔和、优雅为特点。
洛可可文学作品常常以情感细腻、描写精美和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为特点。
9. 自然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将文学视为一种科学研究,以客观、详实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为特点。
自然主义文学作品通常以生活的边缘群体、贫苦人民和社会问题为题材。
10. 启蒙运动:18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人类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对传统观念的批判。
启蒙运动的文学作品通常以逻辑论证、倡导人权等为特点。
5、《外国文学史课件》(00540)古典主义文学
![5、《外国文学史课件》(00540)古典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3a704b515f0e7cd1842536a2.png)
第四阶段(1669-1673):“人民的朋友”;代表作: 《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
《吝啬鬼》主题: 资产者贪婪吝啬、嗜钱如命的丑恶本质。 阿尔巴贡形象: 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产者的敛钱方式 和活动特点,是欧洲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吝 啬鬼形象。
班扬代表作《天路历程》
17世纪欧洲主要文学思潮,形成和繁荣于法国。
兴起原因: 王室的扶持; 理性主义的认同 宫廷和沙龙提供了有利环境
二、古典主义文学思想特征
1、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歌颂英明国王,文学和现 实政治紧密结合。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3、尖锐抨击贵族骄奢淫逸、腐化堕落,批判资产阶
4、人物塑造采用高度个性化的语言,生动的对 比手法等多样化的手段刻画人物性格。
第五讲 1想的文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弥尔顿代表作: 《失乐园》:两条线索:一条是撒旦反叛
上帝;另一条是亚当夏娃违反禁令,被逐 出失乐园。 《复乐园》、《力士参孙》 三部长诗表现了诗人对复辟时期现实的不 满。以及对清教徒思想的赞颂。
级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心理。
4、题材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史为题材,继承了古 希腊悲剧传统。
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1、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三一律:情节、
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
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一天之内。)
3、主张语言精确、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4、人物塑造类型化。
代表人物:
高乃依: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
代表作:《熙德》 主张:剧本题材和内容要崇高庄严
外国文学史文学分期
![外国文学史文学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cd9f05e1227916888586d73a.png)
欧洲中世纪文学:欧洲中世纪历史与文学史的分期不同。
历史分期初期(5—11世纪);中期(12——14世纪);后期(15—17世纪中叶)。
文学史上的中世纪指前两个时期的文学,后期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欧洲文化和文学的主要思想特点是:一、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二、在各种文化交融中,中世纪文学突出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三、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如骑士文学、城市文学等。
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一、各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相互交融,丰富了文学作品的题材,极大地拓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描写与反映范围;二、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三、在各种文化的影响下,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进一步的开拓;四、对文学情感特征把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用文学艺术形式表现人的情感更趋于自觉和强化。
中世纪文学主要有四种样式:宗教文学、英雄史诗与民谣、骑士文学、城市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这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文化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史上一般把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叶为人文主义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早期,主要成就在意大利和英国,强调个性解放和享受世俗生活成为人文主义文学家对神学体系否定的主要方式;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上半叶,是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中期,主要成就在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人文主义文学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描绘巨人形象,展示巨人的思想和行动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趋势;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是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晚期,对于人性的弱点所造成的社会丑陋现象的谈到成为此时文学的基本任务。
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新质文化特质和独特的文学品格,表现在:一、文学的文化主旨精神上,对人的关注成为这一文学文化精神的核心;二、着力描写现世生活,以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等为基本的艺术追求,关注现实,关注人生,肯定人的权力,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这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题材和主题;三、文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框架式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十四行诗等新体裁;四、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打破用拉丁文写作的陈规,大胆采用本国方言和民间口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17世纪下半期: 清教徒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
• 1、清教徒文学: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紧
密相联;代表作家:弥尔顿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弥尔顿(1608-1674)
• 《失乐园》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 班扬
——《天路历程》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20年代:
• 人文主义思潮仍在发展,并逐渐衰
退;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30年代:巴洛克文学 Baroque Literature
• 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 建筑风格:富丽繁复、精雕细刻 • 文学:内容上——悲观颓丧思想;艺术
上——刻意雕琢、追求怪异
• 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 (三)让·拉辛
(1639-1699)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 最高成就的代表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 《安德洛玛刻》
Andromaque
• 《费德尔》
Phedre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四)法国古典主义的法典:
布瓦洛《诗的艺术》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2.古典主义文学
• 17世纪欧洲,特别是在法国盛行的一种资产阶
级文学思潮,它是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利用王权, 在文艺领域内和封建贵族既斗争又妥协的产物。 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主张以古希腊、罗 马为典范,故有古典主义(或新古典主义)之 称。
• 古典主义文学是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最早
产生于法国,随后影响到欧洲各国,并延续了 两个世纪之久。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三、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 政治基础:适应当时法国王权高度集中
的要求
• 哲学基础;笛卡尔唯理主义 • 文学传统、民族传统和人们的审美趣味、
社会心理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四、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 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 崇尚理性 • 把古希腊、罗马文学奉为典范 • 强调艺术形式的完美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五、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
• (一)发展 • 创始人:法兰索亚·马雷伯 • 发展阶段 :三、四十年代
六、七十年代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 (二)高乃依Corneille
(1606-1684)
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 《熙德》 Le Cid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教学目的:
• 了解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和主
要特征;重点掌握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思 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第一节 概 述
一、社会历史概况
• 17世纪,欧洲进入近代史时期;资产阶
级与封建贵族继续斗争,并取得相对平 衡;
•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明显; • 英、法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成为头等强
国;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二、17世纪文学概况
• 整体上欧洲文化发展不平衡; • 英法思想文化发达:资产阶级形成自己
的政治思想体系;文学成就显著(英国 -诗歌;法国-古典主义戏剧)
• 发展过程:
2019/11/13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18世纪的沙龙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Phedre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Horace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Polyeucte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弥尔顿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院
约翰·多恩John Donne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清教诗人安德鲁·马维尔Marvell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谢谢观赏
Nicolas Boileau
阜阳师院文学院
• (五)拉·封丹
2019/11/13
Jean la Fontaine
阜阳师院文学院
• 《寓言诗》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偷吃禁果003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westal1alg天使长撒旦
2019/11/13
阜阳师院文学院
高乃依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