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总体设计说明书(敏捷)要点
系统全面的敏捷设计用研指南
![系统全面的敏捷设计用研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8681a2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2.png)
系统全面的敏捷设计用研指南系统全面的敏捷设计用研指南为何提出敏捷设计用研?这里所谈的敏捷用研,主要是设计用研。
什么是设计用研?设计用研是我根据用研工作与业务迭代周期的独立关系,以及我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经历来粗略划分归类出来的。
在此之前,先来说说目前互联网企业普遍采用的敏捷开发流程。
敏捷(Agile)开发的理念源起于2001年,是一种以人为本、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
敏捷开发流程包含了一系列小的迭代周期[1](图1)。
每个迭代周期3~4个星期,甚至更短。
它改变了之前传统的瀑布流开发相对僵化、低效的协作方式。
从一般的流程上看,用研环节并不在既定的敏捷迭代业务流程中,并没有预留固定的周期和时间给到用研。
▲图1. 包含了一系列小的迭代周期的敏捷开发流程示意图而设计用研一般就是发生在业务迭代周期内的。
通常是,在产品经理和设计师针对要做的产品需求和功能点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讨论的过程中,会凸显一些问题和争议,还有一些拿捏不定的设计细节问题。
例如,这个新功能在产品中的主入口该如何设计,功能流程上应该如何设计?设计用研即是需要在这个产品需求进入业务迭代的快速滚动之前,通过调研和分析,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和争议,因而与迭代周期密切相关。
相比之下,用户研究工作的其他两类对迭代周期的依赖性相对较弱。
一类是基础用研,是基于某些通用性的基础问题进行的研究,或是针对某类产品的战略和方向性研究,是在产品迭代之前的探索,重要而不紧急,本身就独立于业务流程和产品周期之外。
例如,现今时常被提及的90后人群研究,或是为某产品探索契合的生活服务行业研究。
另一类是产品用研,是针对已上线的产品的实际使用和反馈层面进行调研,用研结果可能会作为评估产品的指标之一,同时也会探索产品后续的需求方向。
通常也有时间和空间给到用研,可以跨越一定的迭代周期进行。
例如,常见的满意度调研。
当然,用户研究工作不只是以上三类,这里只是对设计用研做个简单界定。
传统的用研从立项规划、招募用户、执行调研、分析数据到撰写报告,整个过程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而敏捷开发流程则对缩短设计用研的时间长度提出了要求,因而看起来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
说明书模板设计精良内容条理清晰
![说明书模板设计精良内容条理清晰](https://img.taocdn.com/s3/m/359c7d4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d.png)
说明书模板设计精良内容条理清晰一、前言说明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文档,为用户提供了产品的详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用户能够顺利使用产品,制作一份设计精良的说明书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经过精心设计的说明书模板,通过合理的排版和清晰的内容条理,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产品。
二、封面设计封面是说明书的门面,一个吸引人的封面设计可以吸引用户的眼球,提高用户对产品说明书的兴趣。
在封面上,应包含产品名称、型号、厂商名称和标志,以及简洁清晰的产品图片。
采用统一的字体和配色方案,使封面看起来简洁、美观和专业。
三、目录设计目录是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在目录设计上,应将主要章节和子章节清晰地列出,并标记对应的页面号码。
为了方便用户查阅,可以在目录旁边提供缩略图,让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说明书的结构。
四、章节排版每个章节都应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排版,以确保内容条理清晰。
在每个章节的开头,应提供一个简要的介绍,概述该章节的主要内容。
在内容描述时,可以采用标题、编号、图表等方式,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产品的使用方法。
同时,在每个章节的末尾,可以提供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以便用户能够迅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图表设计合理使用图表可以提高说明书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在图表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清晰的图像和图标,表达产品的外观和功能;2. 使用标准化的符号和颜色,以避免产生歧义;3. 采用适当的比例和尺寸,使图表易于阅读和理解;4. 在图表旁边提供简单明了的说明,解释图表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六、注意事项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应特别关注的事项,可以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注意事项应以醒目的方式呈现,并与正文内容区分开来。
可以使用标志、加粗字体、颜色等方法来突出注意事项,以确保用户能够快速理解和记住。
七、附录在说明书的附录部分,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信息,如产品的规格参数、材料清单、维修保养方法等。
XX项目-概要设计说明书
![XX项目-概要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f9ad2f13b3567ec112d8a78.png)
X X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文档修订记录(A-添加,M-修改,D-删除)目录第一章引言 01.1编写目的 01.2 项目背景 0第二章任务概述 (1)2.1建设目标 (1)2.2运行环境 (1)2.3业务需求 (1)第三章总体设计 (2)3.1总体设计思路 (2)3.2 设计原则 (2)3.2 体系架构 (3)第四章功能模块设计 (4)4.1 功能模块一 (4)4.2 功能模块二 (4)4.3 功能模块三 (5)第五章接口设计 (6)5.1用户接口 (6)5.2外部接口 (6)5.3内部接口 (6)第六章运行设计 (7)6.1运行模块组合 (7)6.2运行控制 (7)6.3运行时间 (7)第七章系统安全性设计 (8)7.1 数据库面临的威胁 (8)7.2 数据库的安全策略 (8)7.3 数据库的安全实现 (9)第八章系统异常处理设计 (10)8.1出错信息 (10)8.2补救措施 (10)第一章引言1.1编写目的编写本次概要设计说明书,主要是阐述该软件系统的任务目标和大概的框架架构模型。
为了方便开发者、实施作为编码和讨论提供参考的依据。
1.2 项目背景第二章任务概述2.1建设目标2.2运行环境硬件及软件环境:1台服务器:PIII1.2G双CPU,SCSI双硬盘镜像,1G以上内存,Windows NT,Apache+JSP+SQLSERVER 2005服务器;客户机为普通支持浏览器的PC机;系统运行环境示意图如下:2.3业务需求第三章总体设计3.1总体设计思路系统的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3.2 设计原则1、符合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的原则,充分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应用系统安全防范、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网络安全、安全认证等技术手段,封堵系统安全隐患,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2、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坚持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统一的原则。
3、在系统建设中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坚持标准化和一致性的原则。
4、坚持信息复用原则,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公安应用现有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敏捷开发用-XXXX项目需求分析及系统设计说明书
![敏捷开发用-XXXX项目需求分析及系统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2f80b04fad6195f312ba622.png)
XXXXX有限公司XXXX项目需求分析及系统设计说明书文档控制目录1.概述 (3)1.1.背景及客户需求 (3)1.2.术语解释 (3)2.文档编写及开发计划 (1)3.原始需求描述 (1)3.1.XXXX功能 (1)3.2.XXXX功能 (1)4.系统概要分析设计 (2)4.1.业务流程分析设计 (2)4.2.系统架构分析设计 (2)4.2.1.应用架构分析设计 (2)4.2.2.物理架构分析设计 (2)4.3.数据架构分析设计 (2)5.移动端需求分析及系统设计 (3)5.1.需求分析及业务实现 (3)5.2.系统设计 (3)5.2.1.业务流程 (3)5.2.2.架构设计 (3)6.服务端需求分析及系统设计 (4)6.1.需求分析及业务实现 (4)6.2.系统设计 (4)6.2.1.业务流程 (4)6.2.2.架构设计 (4)7.风险及应对 (5)1.概述1.1.背景及客户需求【注:此处填写背景描述,详细描述客户需求】1.2.术语解释2.文档编写及开发计划【注:任务可以更改及细化】3.原始需求描述3.1.XXXX功能【注:这里填写需求分析及具体的业务实现,采用客户思维的自然语言描述需要实现的内容】3.2.XXXX功能4.系统概要分析设计4.1.业务流程分析设计【注:这里填写总体业务流程分析内容】4.2.系统架构分析设计【注:这里填写系统架构(应用架构、物理架构分析内容】4.2.1.应用架构分析设计4.2.2.物理架构分析设计4.3.数据架构分析设计【注:这里填写数据设计内容】5.1.需求分析及业务实现【注:这里填写需求分析及具体的业务实现,采用原型分析设计方法,如流程图、屏幕展示等】5.2.系统设计5.2.1.业务流程【无】5.2.2.架构设计【无】6.1.需求分析及业务实现【注:这里填写需求分析及具体的业务实现,采用原型分析设计方法,如流程图、屏幕展示等】6.2.系统设计6.2.1.业务流程【无】6.2.2.架构设计【无】7.风险及应对。
概要设计说明书跟需求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跟需求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5027ef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6.png)
概要设计说明书跟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份重要文档,它对系统进行了整体的设计规划与说明,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和结构,以及编写该文档的步骤和要点。
一、引言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的,说明该系统的意义和价值,引起读者对系统的兴趣,并对本文档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概述。
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部分是对客户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和描述,确保系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包括对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说明,以及系统所需资源等方面的分析。
三、概要设计概要设计是本文档的核心部分,它主要描述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和架构。
具体包括系统的模块划分、模块之间的接口定义、数据流程设计、系统性能要求等。
1. 系统模块划分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明确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职责。
通过模块划分,我们可以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独立的模块,便于开发和维护。
2. 模块接口定义模块接口定义是系统实现的关键,它定义了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传输格式。
通过准确定义模块接口,可以确保模块之间的协作正常进行。
3. 数据流程设计数据流程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描述了系统中数据的流动和处理过程。
通过数据流程设计,可以合理地组织和处理系统中的数据,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4. 系统性能要求系统性能要求是概要设计中的又一重要方面,它描述了系统在运行和使用过程中的性能指标和要求。
合理地定义系统性能要求,可以确保系统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性能表现。
四、开发计划开发计划部分主要描述了软件开发的时间安排和任务分配。
通过明确的开发计划,可以确保开发团队能够按时完成各个开发阶段的任务,并与客户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
五、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为了保证开发出的软件能够具备足够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测试。
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范围、测试的方法和测试的资源等。
通过合理地制定测试计划,可以有效地发现和解决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敏捷开发方法教程
![敏捷开发方法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d019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b.png)
敏捷开发方法教程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是一种以人为核心、快速迭代、灵活应变的软件开发方法。
它强调团队协作、持续交付和快速反馈,可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应对需求的变化,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本教程将介绍敏捷开发的基本原则、常用方法和最佳实践,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敏捷开发的精髓。
一、敏捷开发简介敏捷开发起源于1990年代的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演化和发展。
与传统的瀑布模型相比,敏捷开发注重快速迭代和用户参与,能够更好地应对需求变化和项目风险。
二、敏捷开发原则敏捷开发遵循以下核心原则:1. 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激发创造力和创新。
2. 可以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通过快速迭代交付价值,提供及时的产品演示和用户反馈。
3. 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与客户积极合作,灵活应对需求变化和优先级调整。
4. 响应变化高于遵循计划:在需求变化时调整方向,保持高度灵活性和可调整性。
三、敏捷开发方法敏捷开发有多种方法和框架,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 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简称XP):强调团队合作、持续集成和测试驱动开发(TDD)等实践,推崇简单和高质量的设计。
2. Scrum:通过定义角色、仪式和工件等,实现实时掌控项目进度和风险。
将项目拆分为若干个迭代周期(Sprint),每个迭代周期都可以交付部分功能。
3. 敏捷建模(Agile Modeling):强调可视化和简化的建模技术,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问题和需求。
4. 结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两位开发者合作完成一个编码任务,提高代码质量和团队协作效率。
四、敏捷开发实践实践是敏捷开发成功的关键,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实践建议:1. 迭代开发:将开发工作划分为若干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都能交付可工作的软件。
每次迭代结束后,团队根据反馈进行优化和调整。
敏捷型组织设计课纲(杨少杰)
![敏捷型组织设计课纲(杨少杰)](https://img.taocdn.com/s3/m/cc4f6e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d.png)
敏捷型组织设计【课程简介】新商业时代到来,市场需求变得分散且多变,导致“金字塔”形的传统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危机,新组织变革成为企业转型的重要内容。
“金字塔”是由职能型结构构成,其特点是在垂直管理模式中,采取了“分工”与“协作”的管理方式,稳定有余,灵活不足。
当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时,职能型结构就会显得越来越僵化。
在企业转型迈向新组织过程中,新组织结构设计需要改变“分工”与“协作”式的垂直管理方式,转变成为一种集成化、系统化的水平管理方式,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让企业变得敏捷高效起来,以适应新商业时代的发展要求。
为何组织必须走向敏捷?敏捷型组织什么样?如何构建这种组织?都将在课程中一一与大家分享。
【课程目标】1.理解企业形态进化规律2.从组织结构演变规律理解四种最佳组织形态特征3.理解敏捷型组织基本特点4.掌握敏捷型组织的构建方法与过程【课程提纲】一、新商业时代对组织变革的要求1.如何理解中国企业转型的关键词2.中国目前处于?.O时代?3.企业形态进化规律4.决定敏捷型组织的DNA5.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特点6.新组织管理模式特点7.转型企业管理模式特点二、四种最佳组织结构形式1.企业组织结构演变规律2.直线型结构特征3.职能型结构一一直线职能型的特征4.职能型结构一一事业部型的特征5.传统组织结构的“硬伤”6.流程型组织结构特征7.网络型组织结构特征8.敏捷型组织应该是什么结构?三、敏捷型组织的基本特点1.只有流程再造才能实现敏捷2.矩阵型组织结构特征3.条件一:必须形成产品事业部4.条件二:采取集成业务管理方式5.矩阵型结构的“真”与“伪”6.团队是敏捷型组织的基本单元7.创造力是组织敏捷的动力源泉8.集成型人才是敏捷组织的人才特点9.敏捷型组织必然采取战略管控风格四、如何迈向敏捷型组织1.敏捷型组织成败在“队长”2.管理重心在激活团队创造力3.敏捷型组织设计CRSM模型4.敏捷型组织构建的四个阶段5.思维转变是变革成功的首要条件。
总体设计说明书书模板
![总体设计说明书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bfc2240a417866fb94a8e03.png)
XX项目总体设计说明书【版本号】目录1 引言 (1)1.1编写目的 (1)1.2范围 (1)1.3定义 (1)1.4参考资料 (1)2 总体设计 (2)2.1需求规定 (2)2.2运行环境 (2)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2)2.4结构 (2)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2)2.6人工处理过程 (3)2.7尚未解决的问题 (3)3 接口设计 (3)3.1用户接口 (3)3.2外部接口 (3)3.3内部接口 (3)4 运行设计 (4)4.1运行模块组合 (4)4.2运行控制 (4)4.3运行时间 (4)5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4)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4)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4)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5)6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5)6.1出错信息 (5)6.2补救措施 (5)6.3系统维护设计 (6)1 引言1.1 编写目的【服务于XX集团网络化运营,管理销售中的各个环节,最终用户为XX集团销售公司,销售办事处和集团领导。
】1.2 范围【说明: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列出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项软件的单位。
】1.3 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词组。
】1.4 参考资料【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 总体设计2.1 需求规定【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需求分析说明书》。
】2.2 运行环境【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需求分析说明书》。
】2.3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
敏捷开发知识体系整体框架
![敏捷开发知识体系整体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3c71b0bf284ac850ad0242d0.png)
1敏捷开发知识体系整体框架1.1敏捷开发工程实践1.1.1项目管理•迭代开发•风险价值生命周期•多级项目规划•完整团队•每日站立会议•任务板•燃尽图1.1.2需求管理•需求订单•业务流程草图•用例驱动开发•用户故事1.1.3架构•演进的架构•演进的设计•基于组件的架构设计1.1.4开发•结对编程•测试驱动开发•重构•代码规范1.1.5测试•单元测试•并行测试•测试管理1.1.6变更管理•持续集成•自动构建•团队变更管理1.2敏捷开发管理实践描述•定义和特征说明•主要角色•主要活动和最佳实践•主要输入输出•工作流程1.3敏捷开发工程实践描述•定义和特征说明•应用说明•案例说明2敏捷开发核心价值观和原则2.1敏捷软件开发宣言•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文档•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响应变化高于遵循计划•也就是说, 尽管右项有其价值, 我们更重视左项的价值.2.2敏捷软件开发的核心价值观敏捷开发的核心理念就是以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快速打成目标, 并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地响应外界的变化, 做出迅速的调整.2.2.1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目标导向•客户为先•拥抱变化2.2.2敏捷开发的原则•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及早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使客户满意。
•欣然面对需求变化,即使在开发后期也一样。
为了客户的竞争优势,敏捷过程掌控变化。
•经常地交付可工作的软件,相隔几星期或一两个月,倾向于采取较短的周期。
•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相互合作,项目中的每一天都不例外。
•激发个体的斗志,以他们为核心搭建项目。
提供所需的环境和支援,辅以信任,从而达成目标。
•不论团队内外,传递信息效果最好效率也最高的方式是面对面的交谈。
•可工作的软件是进度的首要度量标准。
•敏捷过程倡导可持续开发。
责任人、开发人员和用户要能够共同维持其步调稳定延续。
•坚持不懈地追求技术卓越和良好设计,敏捷能力由此增强。
•以简洁为本,它是极力减少不必要工作量的艺术。
敏捷开发【范本模板】
![敏捷开发【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555b58d1ed9ad51f11df24a.png)
敏捷的三个要素是迭代开发、坦诚合作和自适应性敏捷的价值观如下:◆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由价值观引出的12条敏捷原则:◆我们最优先要做的是通过尽早的、持续的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使客户满意。
◆即使到了开发的后期,也欢迎改变需求。
敏捷过程利用变化来为客户创造竞争优势。
◆经常性地交付可以工作的软件,交付的间隔可以从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交付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
◆在整个项目开发期间,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必须天天都在一起工作。
◆围绕被激励起来的个体来构建项目。
给他们提供所需的环境和支持,并且信任他们能够完成工作。
◆在团队内部,最具有效果并且富有效率的传递信息的方法,就是面对面的交谈.◆工作的软件是首要的进度度量标准。
◆敏捷过程提倡可持续的开发速度。
责任人、开发者和用户应该能够保持一个长期的、恒定的开发速度。
◆不断地关注优秀的技能和好的设计会增强敏捷能力。
◆简单是使未完成的工作最大化的艺术是根本的。
◆最好的构架、需求和设计出自于自组织的团队。
◆每隔一定时间,团队会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工作方面进行反省,然后相应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建立敏捷联盟的17位大师所创立的敏捷方法包括:极限编程,Scrum,特征驱动开发,动态系统开发方法,自适应软件开发,水晶方法,实用编程方法。
这些方法统称为敏捷方法.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从敏捷宣言和原则出发,明确问题,找出一些解决方法,形成自己的过程。
我觉得国内的软件环境这么复杂,程序员的自主精神又这么强,敏捷方法应该是在中国首先提出才对,只是国人都有唯标准唯规范至上的心理定式,即使找出好办法,也觉得不规范,没有深入形成理论,无法提升高度,始终是跟着鬼子屁股后面走,我想这也是国外软件行业不成熟的表现之一吧!Alistair Cockburn在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中讲述了敏捷开发方法背后的思想人们掌握过程(process)可以分为3个阶段:1 following 遵循一个定义好的process2 detaching 知道不同process的适用范围,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process3 fluent 不关心是否遵循特定的process,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动作软件开发是一个充满发明和交流的协作性游戏(cooperative game of invertion and communication)。
敏捷开发管理 模板
![敏捷开发管理 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45c87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a.png)
敏捷开发管理模板敏捷开发管理模板是指在敏捷开发过程中,根据项目需求和特点,定义出的一套管理流程、工具和文档等。
这样的模板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和开发团队更好地协作和管理项目,以更高效、更合理的方式完成工作。
本文将围绕敏捷开发管理模板展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1. 敏捷开发管理模板的概念和作用2. 敏捷开发管理模板的内容和要点3. 敏捷开发管理模板的实践和应用4. 敏捷开发管理模板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一、敏捷开发管理模板的概念和作用敏捷开发是一种以迭代、循序渐进和增量交付为主要特点的软件开发方法。
与传统的瀑布模型相比,敏捷开发更加注重快速响应变化,强调用户角度和人际沟通。
而敏捷开发管理模板则是在这种敏捷开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管理项目和协作而制定的一套框架和规范。
敏捷开发管理模板的作用在于:* 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敏捷开发管理模板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更好地协调和管理开发团队,提高开发效率。
* 统一管理流程:敏捷开发管理模板规定了项目开发的流程和步骤,避免了开发过程中出现混乱和无序的情况。
* 降低项目风险:敏捷开发管理模板能够帮助团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项目风险。
* 明确工作职责:敏捷开发管理模板可以明确开发团队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避免重复或遗漏。
二、敏捷开发管理模板的内容和要点敏捷开发管理模板的具体内容和要点因项目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计划和需求分析:项目计划和需求分析是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应该在开始项目之前,对项目团队和业务方从项目目标、需求、进度计划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沟通,确保项目的目标和需求能够得到清晰表达和理解。
敏捷开发管理模板在项目计划和需求分析方面通常包括以下要点:* 项目愿景和目标:明确项目的长期目标、愿景和方向,比如产品的市场定位和目标用户。
* 功能需求和用例分析:分析并记录用户需求和用例,系统的功能需求,以及可能的测试用例。
* 项目进度:根据开发计划和需求分析,编制详细的项目计划和进度表,包括每个迭代的时间节点,以及相关的里程碑任务。
说明书模板设计精美内容科学充实
![说明书模板设计精美内容科学充实](https://img.taocdn.com/s3/m/d053671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b.png)
说明书模板设计精美内容科学充实说明书是一种用来解释产品的用途、组成、操作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的文档。
一份好的说明书应当具备设计精美、内容科学充实的特点,使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并正确使用产品。
本文将围绕说明书模板的设计与内容编写展开,探讨如何设计一份精美、科学、充实的说明书。
一、设计精美1. 封面设计封面是说明书的门面,需要通过精心设计和布局来吸引用户的眼球。
可以选择产品的高清图片作为封面背景,搭配简洁明了的标题和产品名称。
同时,考虑到品牌统一性,公司 Logo 也应该出现在封面上。
2. 版式设计版式设计要注意简洁大方,排版整齐美观。
页面分栏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将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便于读者查找。
合理设置标题层次结构,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和字号。
3. 图片与插图图片与插图可以更直观地传达信息,提高用户对产品的理解。
在选择图片时,要确保清晰度高,避免模糊或失真的情况。
插图应该简洁明了,尽量使用图示代替文字描述,让用户能够一目了然。
二、内容科学充实1. 产品介绍说明书的开头应该对产品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特点以及适用范围等。
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用户对产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后续的操作步骤做好准备。
2.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最关心的内容,因此需要详细准确地描述每个步骤。
可以采用序号的方式进行排列,每个步骤都应该有清晰的标题,简明扼要地描述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3. 注意事项在使用产品时,常常会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安全使用、维护保养等。
在说明书中,应该特别强调这些事项,并给出具体的操作建议,以避免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出现错误或事故。
4. 常见问题解答针对用户可能遇到的疑问或困惑,可以在说明书中增加常见问题解答的板块。
列举一些常见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快速排除问题,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5. 联系方式在说明书的结尾,应该提供产品售后服务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
这样用户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方便地联系厂家或售后服务团队,及时得到帮助。
敏捷开发迭代计划说明
![敏捷开发迭代计划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711d4ed9e31433239689379.png)
正常迭代 分支开发 开发紧急 Nhomakorabea上 bug修复
功能测试
主干紧急 修改
合并主干
主干stg测 试
主干stg测试 上线
分支/主干
于主干 kstation,则不需要 。 不要被覆盖
上线
·
xx需求可行性讨论加入需求池调整确认优先级需求迭代任务细化迭代功能开发主版本号软件重大功能发布每次迭代上线版本迭代内区分多次发需求池管理测试stg环境持续发布版本规则1xyz迭代测试bug修复迭代任务功能开发迭代测试bug修复功能测试迭代测试用例编写本迭代功能测试迭代流程上迭代本次迭代新迭代需求明确和细化迭代日常组织资源协调需求池收集新迭代需求明确和细化高层管理需求产品运营收集需求内部需求需求池上线完成更新需求池状态责任人
2.确定需要插入的需求,并需求细化。
xx
3.并评估新插入迭代需求任务的工作量。如果插入任务大于1天,则将原迭代任务优先级最后从新移入需 对应开发/测
求池。小于1天则加班解决 4.被移入需求池的任务,下迭代从新备选进入迭代任务
试人员 xx
需求收集
需求池
迭代任务分解
迭代过程产出物管理 迭代任务 需求文档更新
参与方: 1.xx 2.xx 3.需求提出者 4.相关技术实现方 (如:xx)
需求池管理
加入需求池
需求池
调整确认优先级
责任人: xx总
上线 完 成, 更新 需求 池状 态
需求迭代任务细化
责任人: xx
迭代 开始 前
迭代功能开发
责任人:
迭代
需求开发人员 中
迭代紧急需求插
入:
1.提出需求并确认优先级
xx
迭代测试bug修复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650ed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9.png)
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一、概述。
本概要设计说明书旨在对产品的设计理念、功能特点、技术规格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便于开发人员、设计人员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产品的设计要求和规格要求。
二、产品概述。
(一)产品名称,【产品名称】。
(二)产品定位,【产品定位描述】。
(三)产品功能,【产品功能描述】。
(四)产品特点,【产品特点描述】。
三、设计理念。
(一)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描述】。
(二)设计目标,【设计目标描述】。
(三)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描述】。
(四)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描述】。
四、技术规格。
(一)硬件规格,【硬件规格描述】。
(二)软件规格,【软件规格描述】。
(三)接口规格,【接口规格描述】。
(四)安全规格,【安全规格描述】。
五、设计流程。
(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描述】。
(二)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描述】。
(三)详细设计,【详细设计描述】。
(四)验证测试,【验证测试描述】。
六、风险评估。
(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描述】。
(二)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描述】。
(三)生产风险,【生产风险描述】。
(四)质量风险,【质量风险描述】。
七、总结。
本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阐述了产品的设计理念、功能特点、技术规格等方面的要求,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要求。
希望各相关人员能够认真阅读并按照本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工作,以确保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能够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八、附录。
(一)相关图表,【相关图表描述】。
(二)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描述】。
以上即为本产品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各位有所帮助。
详细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及写作要求
![详细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及写作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b45de2b453610661ed9f468.png)
蓄电池组充放技术浅析摘要:蓄电池组是直流供电系统中最稳定最广泛使用的供电装置,作为直流电源的核心部位,其确保系统在电源停电及故障失电时可靠供电;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蓄电池组的实际使用寿命往往低于其设计寿命,究其原因,主要是蓄电池组中各个体蓄电池不一致性所造成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蓄电池组充放电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再重点分两部分进行论述:一是阐述蓄电池组充电过程及其现象,并应该注意的事项;二是蓄电池组放电过程及现象,避免过放电;最后进一步提出加强蓄电池组充放电管理,确保蓄电池使用寿命的观点。
关键词:蓄电池组;充放电技术一、蓄电池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蓄电池组是一种能源变换器,充电时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而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充放电过程都是化学反应。
蓄电池组充放电过程的化学反应式:Pb O2 +2H2SO4+ Pb↔ 2Pb SO4+2H2 O放电中的化学变化:蓄电池连接外部电路放电时,稀硫酸即会与阴、阳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产生反应,生成新化合物『硫酸铅』。
经由放电硫酸成分从电解液中释出,放电愈久,硫酸浓度愈稀薄。
所消耗之成份与放电量成比例,只要测得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亦即测其比重,即可得知放电量或残余电量。
充电中的化学变化:由于放电时在阳极板,阴极板上所产生的硫酸铅会在充电时被分解还原成硫酸铅及过氧化铅因此电池内电解液的浓度逐渐增加, 亦即电解液之比重上升,并逐渐回复到放电前的浓度,这种变化显示出蓄电池中的活性物质已还原到可以再度供电的状态,当两极的硫酸铅被还原成原来的活性物质时,即等于充电结束,而阴极板就产生氢,阳极板则产生氧,充电到最后阶段时,电流几乎都用在水的电解,因而电解液会减少,此时应以纯水补充之。
平时外供电对蓄电池组进行补充充电,在外电网失电迎接情况下则由蓄电池组放电,供电给应急设备工作,确保设备人员安全。
二、蓄电池组充放电技术2.1蓄电池组的充电过程2.1.1充电在充电开始阶段,充电电流是一个恒定值,随着充电时间的推移,充电电流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项目
总体设计说明书
2017年xx月
文档信息
文档编号:V1.0 项目名称:
文档说明该模板主要适用于软件开发类总体设计说明书编写
编撰:编撰日期:
审核:审核日期:
文档修改记录
版本号版本发布日变更说明编写者审核者
1 2017.7.3 创建文档
目录
1. 引言 (4)
1.1. 编写目的 (4)
1.2. 名词术语 (4)
1.3. 系统名称及代码 (4)
1.4. 参考资料 (4)
1.5. 适用范围 (4)
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5)
2.1. 系统总体架构 (5)
2.2. 系统总体物理架构 (5)
2.3. 与主要外部系统的关系 (5)
2.3.1. 个贷系统 (5)
2.3.2. 征信系统 (6)
2.3.3. 数据共享 (7)
2.3.4. 短信平台 (7)
2.3.5. 渠道管理平台 (7)
3. 系统总体逻辑架构设计 (9)
3.1. 系统总体逻辑架构图 (9)
3.2. 子系统划分 (9)
3.2.1. 划分思路 (9)
3.2.2. 子系统功能说明 (9)
4. 模块功能设计 (10)
4.1. 专用模块功能分配 (10)
4.2. 公用模块功能分配 (10)
4.3. 模块的关系 (10)
4.4. 模块设计 (11)
5. 重要流程设计 (12)
5.1. 贷款交易处理(缺少异常处理,正常、异常情况都需要考虑) (12)
(建议序列图\时序图,uml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接口设计 (13)
6.1. 个贷系统 (13)
6.1.1. 请求外部服务接口设计 (13)
6.1.2. 对外提供服务接口设计 (13)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详细设计人员经过分析总体设计文档等内容,完成系统的公共设计、系统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等设计内容,并形成此文档以指导开发人员进行编码、单元测试等工作。
1.2. 名词术语
联网核查
通过联网核查系统,验证客户二代身份证信息是否属实。
1.3. 系统名称及代码
系统名称:
项目代码:
1.4. 参考资料
资料名称出处日期备注1.5. 适用范围
系统需求提出者:
●
系统设计开发者:
系统最终用户:
文档使用对象:
●本项目组人员,包括需求、开发、测试人员
2.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1. 系统总体架构
2.2. 系统总体物理架构
2.3. 与主要外部系统的关系
2.3.1. 个贷系统
2.3.1.1. 概述
主要交易系统,网贷调用个贷服务完成贷款申请、支用、还款交易的处理。
2.3.1.2. 连接方式Webservice 接口
2.3.1.3. 应用接口
1、ECIF客户信息查询转发
2、单一客户信息查询
3、单个客户信息数据接收服务
4、贷款申请信息数据接收服务
5、单笔贷款业务申请信息查询
6、单笔贷款本息查询
7、还款账号变更
8、账户余额查询
9、个贷黑名单校验服务
10、贷款业务状态列表查询
11、贷款业务详情查询
12、已放款业务还款计划查询
13、单笔贷款还款流水列表查询
14、提前还款服务
15、还款测算服务
2.3.2. 征信系统
2.3.2.1. 概述
网贷平台获取客户征信信息。
2.3.2.2. 连接方式SOCKET短连接。
2.3.2.3. 应用接口
1、单笔客户征信查询
2.3.3. 数据共享
2.3.3.1. 概述
网贷平台需从关联系统获取产品相关信息是,通过数据共享接收。
2.3.3.2. 连接方式
SOCKET短连接。
2.3.3.3. 应用接口
1、数据共享消息服务器接收消息
2、数据共享文件服务器接收文件
2.3.4. 短信平台
2.3.4.1. 概述
网贷平台通过短信平台发送短信。
2.3.4.2. 连接方式
TCP短连接,TCP长连接。
2.3.4.3. 应用接口
1、短信平台短连接发送短信;
2、短信平台长连接发送短信。
2.3.5. 渠道管理平台
2.3.5.1. 概述
网贷平台通过渠道管理平台完成柜员登陆、签退操作。
2.3.5.2. 连接方式
Jolt长连接。
2.3.5.3. 应用接口
1、柜员登录;
2、柜员签退。
3.系统总体逻辑架构设计
3.1. 系统总体逻辑架构图
3.2. 子系统划分
3.2.1. 划分思路
根据系统处理模块划分为业务处理子系统、管理端子系统、日终子系统。
3.2.2. 子系统功能说明
●业务处理子系统
负责接入手机银行,接收客户贷款申请信息、贷款查询信息,并处理发送到关联业务系统。
●管理端子系统
负责合作方维护、白名单/灰名单维护、灰名单审批等功能。
●日终子系统
负责处理关联系统传入的日终批量文件。
4.模块功能设计
4.1. 专用模块功能分配
模块编号模块名称模块详细功能分配模块的接口标准M1-1 贷款模块贷款申请和贷款结果查询http接口
M2-1 贷后模块提前还款、还款计划、贷款
http接口
本息等查询
4.2. 公用模块功能分配
模块编号公用模块名称公用模块详细功能分配模块的接口标准G-1 征信查询模块负责客户征信信息获取Socket接口
G-2 短信发送模块负责行内行外人员短信信
Socket接口
息发送
4.3. 模块的关系
4.4. 模块设计
5.重要流程设计
贷款交易处理
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1.日间客户发起贷款申请交易,网贷平台校验并接受客户贷款申请信息。
2.网贷平台将客户贷款申请信息提交个贷系统。
3.个贷系统放款成功后将结果反馈网贷平台。
4.网贷平台通知客户放款成功。
6.接口设计
6.1. 个贷系统
6.1.1. 请求外部服务接口设计
序号交易码接口描述
1 无ECIF客户信息查询转发
2 无单一客户信息查询
3 无单个客户信息数据接收服务
4 无贷款申请信息数据接收服务
5 无单笔贷款业务申请信息查询
6 无单笔贷款本息查询
7 无还款账号变更
8 无账户余额查询
9 无贷款业务状态列表查询
10 无贷款业务详情查询
11 无已放款业务还款计划查询
12 无单笔贷款还款流水列表查询
13 无提前还款服务
14 无还款测算服务
15 无个贷黑名单及手提贷黑名单校验服务
6.1.2. 对外提供服务接口设计
序号交易码接口描述
1 330001 创建客户通知
2 33000
3 贷款创建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