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霉发酵制备洛伐他丁
红曲霉发酵制备洛伐他丁
![红曲霉发酵制备洛伐他丁](https://img.taocdn.com/s3/m/efb01ef5aef8941ea76e05c7.png)
优化发酵工艺提高红曲洛伐他汀的产量
如今,红曲行业普遍采用的发酵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液体深层发酵,主要用于生产 水溶性的红曲红色素;另一种是液-固两步发酵法,即先制备液体种曲,后采用固体发 酵培养,红曲米粉及功能性红曲的生产则主要采用此种发酵方式。大量研究表明,针对 不同的红曲霉菌株,采用各种优化的培养条件,能够有效提高红曲洛伐他汀的产量。
RP-HPLC-PDA检测器测定功能红曲中 Monacolin化合物含量
为了能够在缺乏Monacolin化合物标准样品的情况下对功能红曲中Monacolin类化合物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用RP-HPLC-PDA检测器测定功能红曲中Monacolin类化合 物总含量的检测方法。 用75%乙醇超声提取功能红曲中的Monacolin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仪以甲醇∶水∶ 磷酸=385∶115∶0.14(v∶v∶v)为流动相,用反相C18柱(4.6×250mm,5μm)分 离提取液中的Monacolin类化合物,并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在得到的色谱流出曲 线图上,根据标准Monacolin K(内酯型或酸式)保留时间和Monacolin类化合物特征 吸收光谱定性。 以波长238nm处的色谱图为定量依据,将样品中Monacolin 组分峰面 积之和与标准Monacolin K(内酯型或酸式)色谱峰面积比较定量。 在此实验条件下,功能红曲提取液中各Monacolin类化合物能够得到良好地分离。用检 测器同时给出的各Monacolin类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图定性,用外标法根据Monacolin 类化合物峰面积定量。对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关系进行考察;对功能红曲样品 进行检测均取得良好结果。 Monacolin K 的检测方法还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
红曲霉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及其分离纯化研究
![红曲霉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及其分离纯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4a3567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f.png)
红曲霉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及其分离纯化研究陈景智;王力超;李亮;叶秀云;林娟【摘要】通过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红曲霉R”-30的洛伐他汀产量,并通过分离纯化制备高纯度的洛伐他汀.研究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培养基初始pH 值、接种菌龄、接种量、装液量、摇床转速以及温度等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进一步采用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对发酵液中洛伐他汀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甘油30 g/L,黄豆粉15 g/L,ZnSO4·7H2O 6.6g/L,KH2PO4 0.17 g/L,MgSO4·7H2O 1.5 g/L;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5.0,接种龄64 h,接种量8%(体积分数),温度30℃,转速150 r/min,装液量50mL/250 mL;在此条件下发酵12d,洛伐他汀产量达615.3 mg/L,比优化前(312 mg/L)提高了97.2%;发酵液经NaOH碱提,柱层析分离纯化后,洛伐他汀纯度达93%,得率达45%.【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9(045)002【总页数】8页(P31-38)【关键词】红曲霉;洛伐他汀;培养基;发酵条件;分离纯化【作者】陈景智;王力超;李亮;叶秀云;林娟【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16;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16;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16;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16;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16【正文语种】中文红曲,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古代食疗两用的中药材[1],红曲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如红曲色素、氨基丁酸、洛伐他汀、麦角甾醇等[2],还含有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酯化酶等多种酶类物质[3-5],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
红曲霉液态发酵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
![红曲霉液态发酵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2bb90ab52acfc789ebc9f3.png)
关
键
词 : 曲霉 ; 伐他 汀 ; 态 发 酵 红 洛 液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 分 类 号 : 1 Q8 5
洛伐他 汀是 胆 固醇合 成 限制 酶—— 3 一羟基 一3 甲基 戊二 酰辅 酶 A还 原 酶 的抑 制剂 , 目前 世 界上 一 是 销售 额最 大 的治疗 心血管 疾病 的 药 物之 一. 9 9年 , 17 日本 远 腾 章 教 授 。等从 红 色 红 曲 霉 ( n su u Mo ac s — r
度 2 6℃ , 始 p 初 H= 50 接 种 量 7 ,5 ., 20 mL三 角 瓶 装 液 量 为 5 摇 床 转速 1 0rd mi。在 上 述 条 件 下 。 0 mL, 7 a/ n
发 酵 培 养 1 , 伐 他 汀 产 量 达 到 3 5 8 3mg L 4d 洛 7 . 5 / .
斜 面培养基 : 马铃 薯 蔗 糖 琼 脂 培 养 基 ; 子 培 养 基 : 粉 3,, 萄 糖 2 , 白 胨 1 5, Na 种 米 葡 9 6 % 蛋 . 6 NO。 9,
0 2 , S ・ H。 . 5 , . Mg O 7 O 0 0 KH。 O 0 1 % , H 自然 ; P .5 p 液体基 本发 酵培 养基 : 米粉 7 , 白胨 1 5 , 蛋 . Na . , S 4・ H2 . 5 , NO 0 2, Mg O 7 O 0 0 KH2 O4 . 5/, H 自然. 9 6 P 1 6p 0 9
程 度高 , 人力 成本 低 , 产过 程易控 制等显 著优 点I . 研 究 利用 红 曲霉 GM0 6进行 液 态发 酵 , 其 产洛 生 - 本 引 2 对
伐他汀 的发 酵培 养基 和发酵 工艺 条件进行 探讨 . .
红曲霉液态发酵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
![红曲霉液态发酵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0c7ff8683d049649b6658dc.png)
第23卷第4期2008年12月安 徽 工 程 科 技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Vol.23.No.4Dec.,2008收稿日期:2008-08-26 作者简介:危勤涛(1983—),男,湖北仙桃人,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张庆庆(1954—),女,安徽怀宁人,副教授,硕导.文章编号:1672-2477(2008)04-0040-04红曲霉液态发酵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危勤涛,张庆庆3,刘 辉,黄 鹏(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微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芜湖 241000)摘要:对红曲霉GM026产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甘油9%,大豆粉0.75%,NaNO 30.2%,MgSO 4・7H 2O 0.05%,KH 2PO 40.15%;最佳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6℃,初始p H =5.0,接种量7%,250mL 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 ,摇床转速170rad/min 。
在上述条件下,发酵培养14d ,洛伐他汀产量达到375.853mg/L.关 键 词:红曲霉;洛伐他汀;液态发酵中图分类号:Q815 文献标识码:A洛伐他汀是胆固醇合成限制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的抑制剂,是目前世界上销售额最大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之一.1979年,日本远腾章教授[1,2]等从红色红曲霉(M onascus ru 2ber )培养物中发现.目前,能产洛伐他汀或者其类似物的微生物已见报道[3],如曲霉菌(A s pergill us )、红曲霉菌(M onascus )、诺卡菌(N ocardi a )、拟无枝菌酸菌(A m ycol atopsis )、毛霉菌(M ucor )和青霉菌(Penicil 2li um ).目前,我国多采用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涉及洛伐他汀液态发酵的报道相对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液态发酵的产量比固态发酵要低数倍[4].与传统的固态发酵法相比,液态发酵法具有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人力成本低,生产过程易控制等显著优点[5].本研究利用红曲霉GM026进行液态发酵,对其产洛伐他汀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菌种红曲霉GM026.1.2 培养基斜面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种子培养基:米粉3%,葡萄糖2%,蛋白胨1.5%,NaNO 30.2%,MgSO 4・7H 2O 0.05%,KH 2PO 40.15%,p H 自然;液体基本发酵培养基:米粉7%,蛋白胨1.5%,NaNO 30.2%,MgSO 4・7H 2O 0.05%,KH 2PO 40.15%,p H 自然.1.3 培养方法斜面培养:26℃斜面培养7d ,平板培养5d.液体种子制备:用500mL 三角瓶装液量100mL ,26℃,150rad/min 恒温培养48h.液体发酵培养:用250mL 三角瓶装液量50mL ,接种量7%,26℃,170rad/min 恒温培养14d.1.4 发酵液中洛伐他汀含量的测定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 )[6],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μm ×60cm (有效长度50cm ),缓冲体系为60mmol/L 甘氨酸含16%乙醇(p H =10.5),进样压力0.5p si ,进样时间5s ,分离电压16kV ,柱温22℃.2 结果与分析2.1 碳源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首先考察碳源物质对红曲霉GM026产洛伐他汀的影响.以蛋白胨1.5%,NaNO 30.2%,MgSO 4・7H 2O 0.05%,KH 2PO 40.15%为基本培养基,选择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甘油、可溶性淀粉、大米粉等7种碳源进行试验,碳源质量分数为3%.经液态摇瓶发酵培养14d 后,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不同碳源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碳源洛伐他汀产量/(mg ・L -1)碳源洛伐他汀产量/(mg ・L -1)葡萄糖27.211甘油59.473蔗糖10.352可溶性淀粉35.047麦芽糖7.234大米粉41.182乳糖12.035由表1可以看出,以甘油为碳源时,洛伐他汀的产量高于采用其他碳源时的产量,这说明甘油不仅促进微生物菌体的生长,也促进次级代谢产物洛伐他汀的形成,因此确定甘油为最佳碳源.2.2 碳量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考察碳量对红曲霉GM026产洛伐他汀的影响.分别选取3%、6%、9%、12%、15%甘油5个质量分数水平,经液态三角瓶摇瓶发酵培养14d 后,结果如表2所示.表2 碳量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甘油质量分数/%洛伐他汀产量/(mg ・L -1)甘油质量分数/%洛伐他汀产量/(mg ・L -1)357.25712100.869675.4041599.142995.256由表2可以看出,甘油质量分数为9%和12%时,洛伐他汀产量相差不大,综合考虑洛伐他汀产量和原料利用率,选择碳量为9%.2.3 氮源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考察氮源物质对红曲霉GM026产洛伐他汀的影响.以甘油9%,NaNO 30.2%,MgSO 4・7H 2O 0.05%,KH 2PO 40.15%为基本培养基,选取硝酸钠、氯化铵、硫酸铵、谷氨酸钠、硝酸铵、大豆粉、蛋白胨、酵母膏等8种氮源进行试验,氮源质量分数为1.5%.经液态三角瓶摇瓶发酵培养14d 后,结果如表3所示.表3 氮源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氮源洛伐他汀产量/(mg ・L -1)氮源洛伐他汀产量/(mg ・L -1)硝酸钠96.980硝酸钠67.811氯化铵37.125大豆粉187.087硫酸铵72.008蛋白胨158.884谷氨酸钠54.794酵母膏129.403由表3可以看出,添加无机氮源的产量明显比添加有机氮源的产量低,特别是添加氯化铵的产量在8种氮源中最低.有机氮源中以添加大豆粉的产量最高,它除了作为菌体生长繁殖的营养外,可能还存在着目的产物所需要的调节物、前体物质等.因此确定大豆粉为最佳氮源.2.4 碳氮比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除了碳、氮源利用之间又密切关系外,碳源与氮源之间的比例也能够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产物的积累.本试验考察碳氮比对产洛伐他汀的影响.以9%甘油为碳源,大豆粉为氮源,配成不同碳氮比(6/1、9/1、12/1、15/1、18/1、21/1)的培养基,经液态三角瓶摇瓶发酵培养14d 后,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碳氮比为12∶1时,洛伐他汀产量最高,因此确定最佳碳氮比为12∶1.表4 碳氮比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碳氮比洛伐他汀产量/(mg ・L -1)碳氮比洛伐他汀产量/(mg ・L -1)6∶1184.24015∶1204.4239∶1199.69518∶1193.79812∶1228.33121∶1169.2042.5 培养基初始p H 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p H 是影响微生物发酵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试验对培养基初始p H 值进行优化.配制如下培养基:甘油・14・第4期危勤涛,等:红曲霉液态发酵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9%,大豆粉0.75%,NaNO 30.2%,MgSO 4・7H 2O 0.05%,KH 2PO 40.15%.用1mol/L 的HCl 和1mol/L 的NaO H 调节培养基初始p H 分别为4.0、5.0、6.0、7.0、8.0左右,经液态三角瓶摇瓶发酵培养14d 后,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在偏酸性条件下,洛伐他汀的产量最高.在酸性条件和碱性条件下,产量均偏低.因此,确定培养基的初始p H 为5.0.表5 培养基初始p H 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p H 洛伐他汀产量/(mg ・L -1)p H 洛伐他汀产量/(mg ・L -1)4.0205.3146.0230.1954.5222.5867.0168.5905.0248.7018.0133.0995.5243.4092.6 接种量的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将种子液分别按照体积分数为3%、5%、7%、9%、11%的接种量接入装有发酵培养基的250mL 三角瓶中,摇瓶发酵培养14d ,结果如表6所示.表6 接种量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接种量/%洛伐他汀产量/(mg ・L -1)接种量/%洛伐他汀产量/(mg ・L -1)3189.2459271.0155239.60811245.3877286.290由表6可以看出,接种量为7%时,洛伐他汀产量最高,因此确定最佳接种量为7%.2.7 装液量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250mL 三角瓶分别装入不同量(30mL 、40mL 、50mL 、60mL 、70mL )的发酵培养基,摇瓶发酵培养14d ,结果如表7所示.表7 装液量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装液量/(mL ・250mL -1)洛伐他汀产量/(mg ・L -1)装液量/(mL ・250mL -1)洛伐他汀产量/(mg ・L -1)30289.34660253.18440294.70970212.36750314.098由表7可以看出,装液量为50mL 时,洛伐他汀产量达到最大,因此确定250mL 三角瓶中最佳装液量为50mL.2.8 摇床转速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250mL 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 ,置于旋转式摇床上,以不同转速(110rad/min 、130rad/min 、150rad/min 、170rad/min 、190rad/min )30℃摇瓶发酵培养14d ,结果如表8所示.表8 摇床转速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摇床转速/(rad ・min -1)洛伐他汀产量/(mg ・L -1)摇床转速/(rad ・min -1)洛伐他汀产量/(mg ・L -1)110202.712170341.468130294.639190327.329150312.04由表8可以看出,在摇床转速为170rad/min 时,洛伐他汀产量最高,因此确定最佳摇床转速为170rad/min.2.9 培养温度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考察温度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以寻找最佳温度保证顺利地进行目的产物的生产.将发酵培养基分别置于不同温度(24℃、26℃、28℃、30℃、32℃)的培养箱中经液态三角瓶摇瓶发酵培养14d 后,结果如表9所示.由表9可以看出,培养温度对GM026产洛伐他汀十分敏感,在26℃时最为合适,因此确定最佳温度为26℃.・24・安 徽 工 程 科 技 学 院 学 报2008年表9 培养温度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温度/℃洛伐他汀产量/(mg ・L -1)温度/℃洛伐他汀产量/(mg ・L -1)24364.47530244.76326375.85332196.02328353.3673 讨 论通过对红曲霉GM026产洛伐他汀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探索,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甘油9%,大豆粉0.75%,NaNO 30.2%,MgSO 4・7H 2O 0.05%,KH 2PO 40.15%,p H =5.0,培养温度26℃,初始p H =5.0,接种量7%,装液量为50mL/250mL 三角瓶,摇床转速170rad/min.在优化过后的发酵条件下,发酵培养14d 后洛伐他汀产量达到375.853mg/L.在工业上,考虑到甘油的成本问题,必须研究甘油促进红曲霉产洛伐他汀的机理,寻找其他物质替代甘油或者采用复合碳源来进行洛伐他汀生产.参考文献:[1] Endo A ,Monacolin K.A new hypocholesterolemic agent produced by a Monascus spe 2cies [J ].Antibiotics ,1979,32(8):8522854.[2] Endo A ,Monacolin K.A new hypocholesterolemic agent that specifically inhibits 3-hydroxy -3-methyglutaryl co 2enzyme a reductase[J ].Antibiotics ,1980,33(3):3342336.[3] PflaumZlatko ,Milivojevic Dusan ,SenicaDavid.Process of the obtaining of HM G 2Co A reductase inhibitors of high pu 2rity US :6695906[P].United States Patent .2002204214.[4] 贾波.红曲霉深层发酵生产Monacolin K 的研究[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3.[5] 陈晔,朱华,许赣荣.红曲霉9901液态发酵产莫纳可林K 的发酵条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1):57261.[6] Min L ,Liu 2Y in F ,Wei Z ,et al.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ovastatin in capsule of Chinese medicine Monascus by capillaryzone electrophoresis with UV 2vis detector[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2007,43:3872392.Conditions for submerged fermentationin lovastatin production by monascusWEI Qin 2tao ,ZHAN G Qing 2qing ,L IU Hui ,HUAN G Peng(Dept.of Bioch.Engn.,Anhui Provinci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Microbial Fermentation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 ,Wuhu 241000,China )Abstract :The medium compositions for submerged fermentation and t he fermenting conditions of monas 2cus producing lovastatin were st udied.The result s indicated t hat t he best medium compositions were as fellows :glycerol 9%,soybean powder 0.75%,NaNO 30.2%,MgSO 4・7H 2O 0.05%,KH 2PO 40.15%.And t he optimal fermenting conditions were as fellows :t he temperat ure was 26℃,t he initial p H was 5.0,t he inoculum ′s size was 7%,t he installing liquid volume was 50mL of medium in 250mL t riangle bottle ,t he shaking speed was 170rad/min.After 14d of incubation ,t he yield of lovastatin ar 2rived at 375.853mg/L under t he optimized condition and medium.Key words :monascus;lovastatin ;submerged fermentation・34・第4期危勤涛,等:红曲霉液态发酵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
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工艺条件研究
![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工艺条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437d1c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5.png)
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工艺条件研究李晶;马贵民;冯晓明;陈淑范;张玲;胡瑞君;郭敏【摘要】通过对洛伐他汀生产菌红曲霉M7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6~28℃,发酵时间18~20d,发酵基质初始含水量50%,发酵基质初始pH值自然。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Lovastatin production by Monascus M7 in solid fermentation were studied.The best soli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weredetermined:fermentation temperature,26~28℃;fermenta-tiontime,18~20d;medium water content,50%;natrual initial pH.【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4(000)017【总页数】2页(P29-30)【关键词】红曲霉;洛伐他汀;固态发酵【作者】李晶;马贵民;冯晓明;陈淑范;张玲;胡瑞君;郭敏【作者单位】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生物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生物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生物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生物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生物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生物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洛伐他汀是红曲霉培养物中具有生理活性功能的产物之一,由于其是胆固醇合成限制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抑制剂,可以抑制生物体内胆固醇的合成[1-2],所以近年来洛伐他汀类药物的开发一直是人们研究功能性红曲的热点。
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工艺条件研究
![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工艺条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0543c8ce2f0066f5332212.png)
关键词 : 红曲霉 ; 洛伐他汀; 固态发酵
中图分 类号 T S 2 0 1 _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7 — 7 7 3 1 ( 2 0 1 4 ) 1 7 — 2 9 — 0 2
S t u d y o n P r o d u c t i o n Co n d i t i o n o f Lo v a s t a t i n b y Mo n a s c u s i n S o l i d - s t a t e Fe r me n t a t i o n
醇, 超声 3 0 m i n , 3 5 0 0 f m i n 离心 1 0 m i n 。用 7 5 %乙 醇定 容 至2 5 m L , 经0 . 4 5 1 x m滤 膜过 滤后 检测 。
1 材料 和方 法
1 . 1 供 试材 料
1 . 4 色谱条件 洛伐他汀生产菌红曲霉 M 7 ( 由天津科
t i o n t i me, 1 8~ 2 0 d; me d i u m wa t e r c o n t e n t , 5 0% ; n a t r u a l i n i t i a l p H. Ke y wo r d s: Mo n a s c u s ; S o l i d f e r me n t a t i o n; L o v a s t a t i n
面菌种中 , 将斜面上的孢子充分刮下 , 制成菌悬液 , 接种 到装有 5 0 m L 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 中, 3 0 ℃ 1 8 0 d m i n 培养 3 6 h , 得到红 曲霉的种子液 。 ( 3 ) 发酵培养 : 向发酵培养基
中加 入 已调好 浓 度 的种 子菌 悬液 5 m L , 淋匀 , 置于 2 8 ℃恒 温 培养 箱 中培养 。 1 8 ~ 2 0 d 后 取 出烘 干 至 恒重 、 粉碎 , 检
红曲霉菌
![红曲霉菌](https://img.taocdn.com/s3/m/64b98952336c1eb91a375ddf.png)
通过对洛伐他汀生产菌红曲霉M7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6~28℃,发酵时间18~20d,发酵基质初始含水量50%,发酵基质初始pH值自然摘要:红曲是一种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胆固醇水平的草药补充剂。
为了评价红曲及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治疗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的血脂异常的有效性和耐受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栗山医院的Becker等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通过对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发酵过程的观察,对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洛伐他汀的积累、物料含水量及重量等性质的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得出了发酵周期为12d,影响固态发酵的两个关键参数的最适值:物料厚度为4.5cm,初始含水量50%。
发现固态发酵较液体发酵有明显优势,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固态发酵洛伐他汀的产率为液体发酵的20倍以上。
选择乙醇为浸取洛伐他汀的初始溶剂,并确定了其最适浓度为70%。
云南普洱茶的独特品质和悠久历史,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洱茶是以云南普洱地区所产的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或人工后发酵)形成的符合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的散茶和紧压茶的总称.普洱茶的降血脂功效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红曲霉次级代谢产物洛伐他汀能够特异性抑制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因此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
本文从高产洛伐他汀的红曲霉菌株筛选出发,获得一株生产洛伐他汀能力较高的菌株H8红曲霉。
通过HPLC-MS 法对发酵液中的洛伐他汀进行结构鉴定,确定为开环酸型洛伐他汀。
通过碱水解方法成功将洛伐他汀内酯型标准品水解转化为开环酸形式,开环收率可达91.6%。
建立H8红曲霉摇瓶发酵洛伐他汀动力学模型,采用Logistic方程描述菌体生长的动力学过程,Leudeking-Piret方程描述了产物合成的动力学过程,Leudeking-Piret-Like方程描述了底... 展开红曲霉次级代谢产物洛伐他汀能够特异性抑制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因此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
HPLC法测定红曲霉发酵液中洛伐他汀含量
![HPLC法测定红曲霉发酵液中洛伐他汀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b2fa154da6c30c2258019e31.png)
HPLC法测定红曲霉发酵液中洛伐他汀含量【摘要】目的建立测定红曲霉发酵液中洛伐他汀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HPLC法,以甲醇作溶剂、摇床振荡(150 r/min)3 h提取洛伐他汀,色谱条件:以甲醇18 mmol/L磷酸溶液(体积比为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7 nm。
结果洛伐他汀在5~50 μg/ 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75%,RSD为0.87%。
结论本方法简便有效,重复性好,可作为红曲霉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红曲霉;洛伐他汀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HPL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lovastatin in fermentation broth of Monascus. Method Lovastatin could be completely extracted from the fermentation broth by methanol under shaking for 3 h with 150 r/min. Then, samples were analyzed on the HPLC column using methanol18 mmol/L phasphate(80∶20) as mobile phase under the flow rate of 1.0 mL/min.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37 nm. Result The method had good linearity over the concentration of 5~50 μg/mL for lovastatin.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100.75% and RSD 0.87%.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convenient, effective and accurat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Monascus products.Key words:HPLC; Monascus; lovastatin红曲霉的应用在我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红曲霉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所产的红曲色素和各种酶类,如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果胶酶等,因此早期红曲霉主要用于食品着色、酿酒、食品发酵等[1,2]。
红曲发酵液中洛伐他汀的检测研究
![红曲发酵液中洛伐他汀的检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d6cb95cd5bbfd0a7856734c.png)
0.38
0.00
60.56
62.39
97.06
由表 2 得出:样品加标量 18.35mg/L、36.70mg/L、62.39mg/L 时回收率均符合国家标准 GB/T 27404-2008 《实验室质量控 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 中被测组分含量在 1-100mg/kg 时回 收率范围 90%-110%的要求。 4 结论
第 46 卷 第 3 期 2019年5月
文章编号:1002-8110(2019)03-0103-02
酿酒 LIQUOR MAKING
Vol.46. № .3 May, 2019
红曲发酵液中洛伐他汀的检测研究
巩子路,吴丽华,刘曼曼,韩 旭,吴宏萍 *
(安徽金种子集团检测中心,安徽 阜阳 236018)
本次验证试验采用 GB5009.2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食品中甲醇的测定》进行试验,用该标准进行食用酒精中 甲醇含量的检测,得出在本化验室该方法的线性、加标回收
率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所以此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食用酒精 中甲醇的含量测定,测定结果准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009.2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甲醇的测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
范食品理化检测》
103
第三期
酿
酒
2019
酵液,自制红曲发酵液。 1.3 标准曲线的配制
准确称取洛伐他汀标准品 50.0mg,于 100mL 的容量瓶中 用甲醇定容,配成浓度为 500μg/mL 的标准储备液。用甲醇 分 别 稀 释 成 浓 度 为 2μg/mL、10μg/mL、50μg/mL、 100μg/mL、200μg/mL 的系列标准溶液。在选定条件下测定, 以浓度为横坐标,响应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4 样品的前处理
红曲霉生产洛伐他汀的技术发展
![红曲霉生产洛伐他汀的技术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65c2c8c02d276a200292e79.png)
红曲霉发酵生产Monacolin K的工程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红曲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日益引人关注,其中洛伐他汀作为红曲主要的调脂因子成为科研热点和红曲产业发展的重点。
概述红曲洛伐他汀的发现、用途、生产方法、提纯、检测方法、毒性物质问题以及生产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红曲霉、洛伐他汀、检测、提取、桔霉素1.前言1.1 Monacolin K的发现及结构式Monacolin K是目前较好的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药剂,具有降胆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叫洛伐他汀(lovastatin) ,存在于红曲霉及其它真菌如Pleurotus,Phoma,penicillium中。
生产所使用的菌种主要有两类:红曲霉和土曲霉,东方国家如日本及我国多采用红曲霉,欧美等国的研究多采用土曲霉川,最近几年,美国也开始意识到中国食品红曲中的药用价值。
其结构式为:分子式为C24H36O5,Mr为404。
1979年,日本学者远藤章首先从红色红曲霉菌Monascus ruber中发现某些能产生强力抑制胆固醇合成的活性物质,命名为Monacolin K, Monacolin K 类物质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而且对重症胆固醇血症患者也极为有效,特别是对导致动脉硬化最严重的低密度蛋白胆固醇有优先降低的作用,其中以Monacolin K抑制HMG一COA还原酶的活性最高川。
1980年,美国Albert等从土曲霉中发现了与Monacolin K相同的物质侧,命名为mevinolin,现称作洛伐他汀(Lovastatin)。
但是采用土曲霉发酵,菌株的安全性对下游工程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提取收率较低。
由药用红曲霉制成的制剂具有较强的降血脂能力,副作用较低于Lovastatin制剂。
近些年来,我国开展了红曲霉降血脂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
1.2 Monacolin K的基本性状见表1。
1.3Monacolin K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机理生物化学的研究表明,胆固醇合成的关键步骤是甲经戊酸的合成(见结构式)。
红曲提取降脂产品洛伐他汀的工艺及应用
![红曲提取降脂产品洛伐他汀的工艺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c62a05a6c30c2259019ee5.png)
中 发酵过 程 中难 以控 制 , 于染 菌 的难题 , 而使 发 酵 易 从 周期 缩短 . 率 高 . 本低 , 污 染。 效 成 无 红 曲生 产工 艺流 程 可分 为 三部 分 ,分刷 耐 得 3十
产 品 :① 红 曲发 酵制 原 料 精 ;② 红 曲原 粉灌 装 制 造胶 囊; ③原 料粉加 工 成 洛伐 他 汀原料粉 。
5 市场 前 景
心 血 管 疾 病 是 威 胁 人 类 生 命 的 第 一 太 杀 手 . 随 着 世 界 人 口 平 均 老 龄 的 增 加 , 以 及 医 疗 保 险 措 施 的 不 断 完 善 , 进 了 目前 国 际 降 血 脂 药 品 , 健 品 市 场 的 急 剧 促 保
扩张 。据 统计 我 国高血 脂 症患 者在 70 0万人 左 右 , 0 并
6 结语
红 曲 历 史 悠 久 , 我 国 古 代 的 一 太 发 明 ,自古 以来 是 就 是一 种 药食 同 源大 众 化食 品蔼 加 剂 。随 着 科学 技术 的 进步 ,世界 各 国都 极 其重 视对 红 曲霉 及 其发 酵 产物 的 研究 与应 用 . 中国 的科技 工作 者则 更 有 义 务在 继承 和 挖 掘 的 基 础 上 ,加 强 对 红 曲 这 一 珍 贵 科 学 文 化 遗 产
显降 低 血 液牯稠 度 , 加血 液顺 应性 , 增 改善 镦循 环 , 具
有 无 副 作 用 、 效 高 等 特 点 . 国 F) 于 1 8 疗 美 1A 9 7年 批 准 该 药 上 市 , 品 名 为 Weao . 称 美 降 之 。 商 vcv 又 近 些 年 来 , 内 外 十分 重 视 红 曲 的 研 究 开 发 , 于 国 鉴
紊 、 妆 品 、 品 的 着 色 已引 起 全 球 的 关 注 。 自红 曲 中 化 药 生理 活性 物 质 的药理 价 值被 发 掘 以来 , 国内外 众多 专 家 学 者 对 红 曲 的 功 能 性 、 全 性 、 腐 抑 菌性 以 及 其 作 安 防
红曲霉固体发酵生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
![红曲霉固体发酵生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d4070b7e21af45b307a8f3.png)
收 稿 日期 :2017—09—12 基 金 项 目 :安徽 高 校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重 点 研 究 项 目(No.KJ2017A383). 作 者 简 介 :曾化 伟 (1980一),男 (汉 族 ),淮 北 师 范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生 物工 程 系 博 士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药 用 菌 活 性 物 质 高 效 累 积 的 发 酵 调 控 研 究 . 通 讯 作 者 :李 峰 (1970一),男 (汉 族 ),淮北 师 范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生 物 工 程 系 博 士 ,教 授 .主要 研 究 方 向 :药 用 菌 活 性 物 质 高 效 累 积 的 发 酵 调 控 研 究 .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培 养基 PDA培 养基 :马铃 薯葡 萄糖 琼脂 4% 、琼 脂 1% . 红 曲种 子 活 化 培 养 基 :葡 萄 糖 5% 、酵 母 膏 0.1% 、蛋 白胨 0.5% 、MgSO ·7H 0 0.05% 、KH PO
红曲霉发酵洛伐他汀的一些研究
![红曲霉发酵洛伐他汀的一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ef43611eb91a37f1115cbf.png)
培养基初始 pH 值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 响
• 培养基中的酸碱性会对微生物生长有显著影响,可 以影响菌体对基质的利用速率、菌体生长速率、细 胞的结构状态和菌体细胞膜的电荷状况等,同时影
响发酵过程中各种酶活,从而影响代谢产物的变化
以及代谢产物的稳定性。此外,在发酵过程中,pH 值也会引起细胞膜通透性以及菌体形态的变化,进 一步影响菌体对养分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分泌过程。
总结
对 H8 红曲霉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综合比较 碳源和氮源对红曲霉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 表明快速碳源并不利于洛伐他汀的合成积累,而慢
速碳源甘油对洛伐他汀产量的积累最有利,最佳添
加量为 60 mL/L 。在有机氮源的选择中,黄豆粉对 洛伐他汀的产量积累效果最好,最佳添加量为 3 g/ L。在对发酵培养基初始 pH 值的考察中发现,菌株 积累洛伐他汀的能力在酸性条件最为适宜。当 pH
通过考察酵母诱导剂类型、酵母细胞培养的不同时 间、诱导剂添加时间以及添加量等因素对红曲霉生 长及代谢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诱导培养参数:酵母 诱导剂类型为酵母破壁液,酵母细胞作为诱导剂的 最佳培养时间为 2 d,诱导剂添加时间为红曲霉发 酵的第 0 d(即初始培养时),添加量为 1.5 mL。 由于酵母破壁液的诱导,使洛伐他汀达到最大产值 的时间由对照组的 15 d 缩短为13 d,极大节省了 发酵过程中的生成成本。最终得到洛伐他汀产量为 334.01 mg/L,较对照组提高了 1.35 倍。
值为 5.0时,洛伐他汀合成量能够达到最大值。
在对红曲霉发酵条件优化过程中发现,红曲霉发酵 培养温度、菌丝接种量、溶氧量、培养时间均会对 红曲霉生物量及代谢产物有较大影响。单因素最佳
工艺参数为:培养温度 28℃、菌丝接种量 10%、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伐他汀分析检测方法
硅胶薄层层析法测定(TLC) 毛宁等通过实验发现,若用发酵滤液粗提浓缩物, 最终提取结晶以及结晶剩下的滤液点样, 用薄层层析检测 结果几乎一致,因此只需对发酵滤液粗提的浓缩物进行薄 层层析定量或定 性检测。 TLC定性试验 取硅胶GH25420g,加0.5%CMC Na50ml,用铺板器铺成1mm厚, 20cm×20cm的薄层板,室 温晾干,105℃活化1h,置干燥器中备用。展开剂:二氯甲 烷 :丙酮(9:1),称取固态样品5g,用100ml乙酸乙酯在索氏提 取器上回流提取1h, 提取液浓缩至5ml,取50μl点样,或直 接取发酵滤液粗提浓缩物50μl点样,同时用 Monacolin K标 准品(美国Merch公司)点样作对照,展开15cm,取出晾 干,紫外灯 下观察斑点位置。Monacolin KRf值应为0.47,分 别挖取与标酸乙酯5ml,剧烈振荡 2min, 2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低温蒸干,加5ml环已 烷重新溶解,观察在200~ 300nm范围内的紫外吸收图谱, Monacolin K在231nm,238nm及247nm下有特征吸 收峰。
1.优化培养基组成促进红曲洛伐他汀的合成 以提高红曲洛伐他汀产量为目的改良红曲霉发酵培养基成分主要存在两种途径,其中普 遍采用以大米为主的发酵基质,重点研究发酵工业中作为添加剂的碳源、氮源、无机盐 等营养因子对红曲霉发酵生产洛伐他汀的影响,及以何种比例添加最为合适。另一种途 径则突破传统,寻求比大米更适合红曲霉发酵生产洛伐他汀及其他功能性物质的替代
样品预处理对于减少色素在桔霉素测定中的干扰亦很重要。许赣荣等以甲苯-乙酸乙 酯-甲酸(7:3:1)为提取溶剂,将红曲样品超声波提取 3 次后,桔霉素的提取效率最 高,同时提取的红曲色素最少,为准确检测功能性红曲中的微量桔霉素提供了较好 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提高红曲洛伐他汀产量的途径
目前,对于如何提高红曲洛伐他汀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曲霉发酵工艺的改进和红曲 霉菌种的改良两个层面。
国内外工业化生产状况
1987年美国开发新一代降胆固醇药物--美降之投放 市场,并于1989年进入中国,随 后美国开发了vastatin系列 降胆固醇药物,其主要成分就是Monacolin K或J。受日 本、美国研究工作和中国历代对红曲药用功效的启示,1991 年,张茂良等人开始了 对红曲的研究。1995年开发出新 型天然降血脂药物--血脂康,该药利用红曲发酵后 的综 合提取物制成,未对发酵产物进行提纯,除含有降胆固醇物 质Monacolin K外, 还保留其他多种有效成分。同年,中 国科学院成都地奥制药公司生产的脂必妥片, 是一种新型 的中成药,主要成分是红米曲。近年来,高血脂以及相 关的心血管疾病 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之一,全国血脂偏高的病人高达8000万人, 引起这些疾病 的主要因素是高胆固醇,对含Plonacolin K类药物目前我国 刚开始生 产,在产率和提取得率上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 距,而且副作用普遍反映较大,此 类药品主要靠进口,价格 较贵,如美国生产的Lovostatin,年销售额高达20亿美元。 因此,加大对Monacolin K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果: 洛伐他汀在5~5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 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0. 75%,RSD为0. 87%。 本方法简便有效,重复性好,可作为红曲霉相 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红曲中的 Monacolin K 以两种形式同时存在,即闭环的内酯式结构和开环的酸式结 构。随着红曲生产加工过程中干燥程度的逐渐增加,酸式结构的Monacolin K 逐渐 脱水向内酯式结构转化,因此,生产加工工艺不同,产品中两种结构成分的含量也 不尽相同。目前,红曲中 Monacolin K 的 HPLC 检测方法多采用美国药典中土曲 霉内酯式洛伐他丁的检测方法,事实上仅适用于检测红曲中的内酯式 MonacolinK。 罗仁才等用 NaOH 将红曲样品碱化处理,使内酯式 Monacolin K 全部转化为酸式 结构,以 HPLC 法测定了红曲中 Monacolin K 的总量。
红曲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3个部分,分别制得3个产品:1.红曲发酵制得原料精; 2.红曲原粉灌装制造胶囊;3.原料粉加工成洛伐他汀原料粉。
固态发酵法
分离与提取
取发酵液过滤,滤液用6mol/L盐酸调pH至3.0后,用 醋酸乙酯充分抽提,抽提液用 5%NaHCO3洗涤,经无水硫酸 钠干燥后,于50℃减压浓缩,得到粗提浓缩物,溶 于苯中,滤 液用5%碳酸氢钠洗净,与2mol/L氢氧化钠混合,置室温下 搅拌2h,收 集含水层,并用6mol/L盐酸调pH至3.0,再用醋 酸乙酯提取2次,收集溶剂蒸发至 干,得油状物质溶于少量 苯中,室温静置后过滤,得到无色Monacolin K结晶。 固态发酵中,将所取样品碾碎,加入一定体积的乙 醇溶液,用超声波处理20min, 浸泡过夜,过滤,滤液处理同 上。
HPLC定性加定量检测 高嘉安等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粗提浓缩物,出现多个杂质峰,它们的位置远离 Monacolin K峰,对测量值没有 影响,因此只需对发酵液的粗提浓缩物进行检测。所 用仪 器为Beckman126型高效液相层析仪,分离管为0.76cm× 30cm,C18μm Bondapak微径管柱,流动相为79%甲醇和21% 磷酸,流速1ml/min,紫外检测波长: 237nm,标准品同上。 如何对发酵样品进行简便有效的预处理是定量分析的一个关键问题。 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取6mL发酵液,加入14mL甲醇,摇床振荡(30℃,200rpm)2.5一3h后, 离心(8000r/min)20min,上清液用有机滤膜过滤后进样。
TLC定量分析 精密称取标样适量,加乙酸乙酯 配成1ml含10mg的溶液,精密吸取该液5, 10,15,20,25μl点 于薄层板上,展开,分别刮取Monacolin K斑点和相同面积的 空白 硅胶,按以上制成环乙烷溶液,在247nm下测定光密 度。标准样的微克数与光密度分别 为横,纵坐标作标准曲 线。按以上将样品提取液50μl点于同一板上,将斑点取 下制成环 乙烷溶液测定光密度,根据光密度从标准曲线上 查得对应的Monacolin K的μg数。
发酵过程中易产生的毒性物质桔霉素 (citrinin)
在红曲霉发酵晚期,易产生次级代谢产物桔霉素,桔霉 素是毒性很强的真菌毒素, 对肾脏有毒害作用,而且还发现 有致畸作用,但并非所有的红曲菌都会产生桔霉素, 例 如;日本用从毛红曲霉,红色红曲霉,单色红曲霉可以生产出不含桔霉素的产品, 而且桔霉素的产生与否与生产方 法有关,生产工艺条件还决定桔霉素的含量,例如 许赣荣 等筛选得到数株低产桔霉素的红曲菌种。由此看来,只 要筛选出合适的菌种 并优化发酵工艺,使桔霉素的产生受 到抑制,得到高的Monacolin K含量而且不含 或少含桔霉素 的红曲产品是可能实现的。也有人认为红曲霉发酵产品是 一种混合物, 不能认为因为其中存在桔霉素,就否定红曲制 药的正常作用,其剂量本来就小,在 一定的范围内,人体食用仍然是安全的。
2.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改良红曲霉菌种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育种,具有遗传信息传递量大、可实现远缘杂交、 定向选择亲株、操作方便等优点。 3.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洛伐他汀的红曲霉菌株 对于红曲洛伐他汀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和酶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红曲洛伐他汀的生物合 成途径,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定向选育高产洛伐他汀的红曲霉菌株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技 术手段。此外,通过基因改造获得高产洛伐他汀的土曲霉菌株的成功经验可为红曲霉相 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很好的借鉴。
品。
2.发酵方式和条件对红曲洛伐他汀合成的影响因素 固体发酵与液体发酵的选择.温度.物料的初始含水量.物料厚度. 翻曲.光照.超声波.两种 红曲霉共同进行固体发酵。
提高红曲霉生产洛伐他汀的能力
菌种是发酵工业的灵魂,选育性能优良的菌种是大规模高效、高质生产的前提和关 键。对于功能性红曲产品的生产来说,自然筛选的红曲霉菌种通常需要进行菌种改 良以获得高产洛伐他汀的红曲霉菌株。目前,菌种改良的常用手段包括诱变、遗传 重组和基因工程技术。 1.诱变育种筛选高产洛伐他汀的红曲霉菌株 诱变是最常用的菌种改良手段,外界的高能量射线或诱变剂可使细胞的遗传物质发 生改变,引起基因的重排,进而改变细胞的代谢途径,有望培育出遗传稳定的高产 菌株。 新型的诱变方法如激光、离子注入、空间诱变等也已应用于红曲霉的菌种改良中。
优化发酵工艺提高红曲洛伐他汀的产量
如今,红曲行业普遍采用的发酵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液体深层发酵,主要用于生产 水溶性的红曲红色素;另一种是液-固两步发酵法,即先制备液体种曲,后采用固体发 酵培养,红曲米粉及功能性红曲的生产则主要采用此种发酵方式。大量研究表明,针对 不同的红曲霉菌株,采用各种优化的培养条件,能够有效提高红曲洛伐他汀的产量。
桔霉素的检测
目前红曲中桔霉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 HPLC-紫外检测法、HPLC-荧光检测法、酶免 疫法等。紫外检测的最低检测浓度通常为 1mg/ml,而荧光检测的最低检测限可达 0.60ng,更适用于功能性红曲中微量桔霉素的检测。酶免疫法测定桔霉素灵敏度亦 较高,但所需试剂价格昂贵,未能普及应用。
RP-HPLC-PDA检测器测定功能红曲中 Monacolin化合物含量
为了能够在缺乏Monacolin化合物标准样品的情况下对功能红曲中Monacolin类化合物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用RP-HPLC-PDA检测器测定功能红曲中Monacolin类化合 物总含量的检测方法。 用75%乙醇超声提取功能红曲中的Monacolin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仪以甲醇∶水∶ 磷酸=385∶115∶0.14(v∶v∶v)为流动相,用反相C18柱(4.6×250mm,5μm)分 离提取液中的Monacolin类化合物,并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在得到的色谱流出曲 线图上,根据标准Monacolin K(内酯型或酸式)保留时间和Monacolin类化合物特征 吸收光谱定性。 以波长238nm处的色谱图为定量依据,将样品中Monacolin 组分峰面 积之和与标准Monacolin K(内酯型或酸式)色谱峰面积比较定量。 在此实验条件下,功能红曲提取液中各Monacolin类化合物能够得到良好地分离。用检 测器同时给出的各Monacolin类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图定性,用外标法根据Monacolin 类化合物峰面积定量。对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关系进行考察;对功能红曲样品 进行检测均取得良好结果。 Monacolin K 的检测方法还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