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微课标准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品味探究,促成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
【教学难点】
作者寄托在文中的幽微情思,正确理解“闲人”二字。
【教学用具】多媒体、月夜图片、苏轼相关背景资料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和我一同欣赏几幅图片(播放一组月色图,在播放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内容说出相匹配的有关月的诗词名句)。是啊,月亮激发了无数文人骚客的才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杰出的名句佳篇;今天,我们就从这些佳句名篇之花海中撷取一朵最冰清的花——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来领略她的芬芳和意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注意重要文言词语注释及重要句子翻译
3.能够结合课下注释译读全文
三、精读课文,对话文本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明确:一是因为作者被贬滴,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作者及写作背景链接:
苏轼,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如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住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客。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明确:描写夜景之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它给人的感受是空灵、皎洁、明净……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明确:为降低教学难度,先出示关键词句,再让学生体味作者的心情。
欣然起行(欢欣、喜悦、欣喜之情)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低沉、失落)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兴奋、惬意)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被贬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