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下列地区中,人口稀疏的是()
A. 欧洲西部
B. 两极地区
C. 亚洲东部和南部
D. 北美洲东部
【答案】B
【解析】【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地区,这些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如平原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工农业历史发展悠久,经济发达;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有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这些地方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两极地区位于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
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
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
亚洲陆地面积占全球的29.4%,但人口占60%。
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1亿以上的7个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5%以上。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
A. I
B. Ⅱ
C. Ⅲ
D. Ⅳ
(2)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
B. 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C. 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 ④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只有Ⅱ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
(2)Ⅳ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的人口增长较慢,属于发达国家,图中②地区的国家是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故答案B错误。
故答案为:(1)B;(2)B;
【点评】(1)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问题以及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2)考查几个地区和国家的人口问题,一般主要考查几个大国,学生要特别注意。
3.小明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明需要加强学习的语言是( )
A. 英语
B. 法语
C. 西班牙语
D. 阿拉伯语(2)为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他最好了解以下哪种宗教习俗( )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澳大利亚通用英语,故选:A。
(2)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选:C。
【点评】(1)世界六大语言的分布区域:汉语主要分布于中国以及新加坡、马拉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语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几亚洲南部等地区;俄语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部分地区;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国家。
(2)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4.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图为某地民居及当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列关于该民居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民居所处地区气候雨热同期
B. 墙厚窗小,利于隔热防晒
C. 多分布于东南亚地区
D. 高大宽敞,保暖性好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由图可知,图示民居墙体厚、窗户小,这是因为该地区属于热带沙
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墙体厚有利于隔热防晒,窗户小有利于防风沙;这种民居多在西亚地区。
故答案为:B
【点评】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它包括部分西亚和非洲埃及。
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欧洲和亚洲,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中东地区的人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但中东水资源十分缺乏。
也正是由于石油、领土、水资源和宗教文化的差异导致中东地区常年矛盾突出,十分不稳定。
5.塔吉克斯坦大部分位于帕米尔高原上,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以上,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
读“塔吉克斯坦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塔吉克斯坦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深居内陆
②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③境内有大量冰川分布
④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塔吉克斯坦的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西南部,主要原因是这里()
A. 纬度较低,阳光充足
B. 地势较低、水源充足
C. 气候温和多雨
D. 平原面积广大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塔吉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熟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大部分位于帕米尔高原上,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九
十,其中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冰川广布,综上所述,本题A符合题意。
(2)从图中可知塔吉克斯坦的西南部,地势较低,河流多,水源丰富,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1)塔吉克斯坦,全称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位于阿富汗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之间,是中亚五国中唯一主体民族非突厥族系的国家。
(2)一搬在地势地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聚落分布密集。
6.(宜宾)图中属于热带沙漠地区的景观图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图中民居B是西亚地区的碉堡屋。
西亚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多沙漠,其房屋特点是墙厚、门窗小,可以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也可防止风沙进入。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
7.(长沙)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A.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B. 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 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
D. 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2)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
A. 冬冷夏热
B. 冬雨夏干
C. 终年高温多雨
D. 终年温和多
雨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故选:A。
(2)甲地位于欧洲西部,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人类居住,所以甲地人口稠密。
故选:D。
【点评】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
此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理解回答即可。
8.(青岛)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 排列整齐的橡胶林
B. 随风摇曳的椰子树
C.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D. 硕果累累的枣椰树
【答案】(1)D
(2)A
(3)D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①是东南亚地区,该地区人口稠密,②是高山高原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是寒带气候,图中的②③④三地人口稀疏。
(2)图中所示的是气候类型中,④是寒带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②是高山高原气候,这三种气候降水稀少。
年降水量最大的是①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多暴雨。
(3)读图可知,图中①地为东南亚地区;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枣椰树是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西亚的伊拉克是椰枣的主要出产国,其产量居世界首位。
【点评】世界人口分布、亚洲气候和农作物的分布。
9.南通地区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
读“南通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县(市)中,既濒长江又临黄海的是()
A. 海门
B. 如东
C. 如皋
D. 海安(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
A. 11人/平方千米
B. 91人/平方千米
C. 110人/平方千米
D. 910人/平方千米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南通地区位于江苏省南部,滨江临海,总面积8001平方千米,居住总人口约730万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以上四个县中,既濒临长江又临黄海的是海门县,海安市没有濒临长江,如东县没有濒临长江,如皋市没有濒临黄海,故选A。
(2)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由南通市的面积和人口总数可知,南通地区的人口密度约为910人/平方千米,故选D。
故答案为:(1)A;(2)D;
【点评】(1)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上即可得出答案,比较简单。
(2)考查人口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学生要记住计算公式,同时要注意单位变化。
10.小瑜跟随爸妈去某地旅游,他们在该地参观了如图所示的民居景观,欣赏了极具当地特色的舞蹈。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民居建筑风格反映出当地_______的自然环境特征。
()
A. 湿热
B. 干旱
C. 冷湿
D. 高寒(2)根据图中的民居和舞蹈判断其民族类别及所在省区的简称()
A. 藏族、藏
B. 维吾尔族、新
C. 傣族、滇
D. 蒙古族、内蒙古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的国家,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如云南省的南部、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1)由图中民居的建筑风格可以看出,该建筑底层架空,多用竹木为材料,说明该地区湿热的自然环境特征。
(2)由图可知,该地区的民居是底层架空的竹楼,右边表示的舞蹈是傣族的孔雀舞,这是主要生活在云南南部傣族的民居和舞蹈;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故答案为:(1)A;(2)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典型的民居及独特的民族风情,把握有特色的民族风情是答题的基础,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助于答题。
11.下列有关非洲和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B 处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该地动物有随季节迁移的特点
B. A 处和②处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C. 非洲居民都属于黑色人种,南美洲居民以混血人种为主
D. 非洲西临大西洋,南美洲东临太平洋
【答案】 A
【解析】【分析】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其气候特点呈南北对称分布。
B处位于非洲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该地动物有随季节迁移的特点,故A正确;A处为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②处为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故B错误;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南美洲居民以混血人种为主,故C错误;非洲西临大西洋,南美洲东临大西洋,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赤道穿过其中部,气候特点呈南北对称分布。
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中美地峡的最狭窄部位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界线。
12.下列四种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是()
A. 汉语
B. 阿拉伯语
C. 日语
D. 英语【答案】C
【解析】【分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故日语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故答案为:C。
【点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是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
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13.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B. 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
C.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北部
D.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
【答案】 B
【解析】【分析】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快;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世界上的人口、人种、宗教、语言问题,错综复杂,学生完全掌握难度较大,可以分类记忆,如世界上主要人种有哪几大类,主要分布在哪;世界上三大宗教是哪些主要分布在哪等。
14.下列对世界人口、人种、宗教,语言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总体上看,世界上的人口增长越来越慢,人口越来越少;
B.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以及分布最广的语育,我国使用的就是汉语;
C.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宗教,教徒为穆斯林,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
D. 亚洲东部、东南部的居民以黄种人为主;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世界上的人口增长越来越慢,人口数量确实还在增长,选项A错误。
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是英语,选项B错误。
伊斯兰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选项C错误。
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1)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梁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四肢较长。
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不管任何人种都是相互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3)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4)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
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
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15.下图,为1750年—2100年世界人口增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人口年增长率最高出现在()
A.1850-1900年间
B.1950-2000年间
C.2000-2010年间
D.2050-2100年间
(2)图示反映出()
A.1750-18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都低于0.5%
B.1800-19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持续增加
C.195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25亿,增速开始放缓
D.201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70亿,增速逐步下降
(3)预计2100年()
A.世界人口超过100亿,耕地资源可能更短缺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差异缩小
C.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D.科技进步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部人口、环境问题
【答案】(1)B
(2)D
(3)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年增长率最高出现在1950-2000年间。
(2)读图分析可知,1750-18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首先是低于0.5%,后来高于0.5%;1800-1950年世界人口年增长率首先是降低,后来增加;195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25亿,增速持续增加;2010年世界人口数量达到70亿,增速逐步下降。
(3)读图可知,预计2100年世界人口超过100亿,耕地资源可能更短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差异加大;受自然条件影响,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科技进步不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全部人口、环境问题。
故答案为:(1)B;(2)D;(3)A;
【点评】(1)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
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的总人口之比。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16.中国政府于2017年和2019年,在北京分别成功主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读下图“世界主要国家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参加“高峰论坛”的国家()
A.都是发展中国家
B.有世界上地广人稠的国家
C.多分布在亚洲、非洲、南美洲
D.多分布在大西洋沿岸
(2)关于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以白色人种为主
B.②地区法语是代表性语言
C.③地区佛教为主要宗教
D.④地区发达国家集中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参加“高峰论坛”的国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故A错误;
有世界上地广人稀的国家,如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故B错误;
多分布在亚洲、非洲、南美洲,故C正确;
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读图可得,①是西亚地区,该地区以白种人为主,故A正确;
②是美国,主要语言是英语,故B错误;
③位于澳大利亚,主要宗教是基督教,故C错误;
④是南美洲,发展中国家集中,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1)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着明显差异。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
(2)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
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17.西成高铁开通后,两地运行时间缩短为4小时。
该线路穿过地区自然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
图a为西成高铁路线图,图b为西成高铁沿线剖面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西成高铁穿越的地形区是()
A.①——关中丘陵
B.②——秦岭
C.③——四川盆地
D.④——横断山脉
(2)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是()
A.穿越众多的河流和山脉
B.跨越北方和南方地区
C.穿过不同的季风气候区
D.穿过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3)坐高铁到西安旅游,能看见的世界文化遗产有()
A.
B.
C.
D.
【答案】(1)B
(2)A
(3)D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关中平原,②为秦岭,③为汉中平原,④为大巴山,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2)西成高铁从西安至成都,该铁路穿越多条河流
和山脉,施工难度较大。
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
由此可判定,西成高铁施工过程中需克服的最大困难是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穿越河流和山脉众多,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3)陕西省的著名景点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1)西成高速铁路,又称“西成客专”,简称“西成高铁”,西成高铁自西安北站引出,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沟通了陕西与四川两省。
西成高速铁路的通车,缩短了西安到成都的出行时间。
(2)影响交通线路修建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地质状况、河流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如资金、技术、经济发达程度等)。
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修建的限制较少,在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修建的原则主要是少占耕地,可以以高架路的形式减少对耕地的侵占;山地地区对交通线路修建限制较大,一般沿等高线修建,陡坡上呈之字形修建,可以减小车辆爬坡难度。
(3)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
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坑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
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展现了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设计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18.“一带一路”将沿线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给沿线国家经济带来了活力。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马六甲海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它连接的两个大洋是()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太平洋和北冰洋
C.北冰洋和印度洋
D.大西洋和北冰洋
(2)图中①地区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①地区是()
A.欧洲西部
B.东南亚
C.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