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平行、顺序移动周期运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平行顺序移动法

所谓平行顺序移动法,是顺序移动方式和平行移动方式两种方式的结合使用。是指一批零件在一道工序上尚未全部加工完毕,就将已加工好的一部分零件转入下道工序加工,以恰好能使下道工序连续地全部加工完该批零件为条件的移动方式。

平行顺序移动法的周期计算

式中:T: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加工周期;

tmin: 较短工序,是指某一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比前道工序短,或比后道工序短。

例:一批制品,批量为4件,须经四道工序加工,各工序时间分别为:t1 = 10,t2 = 5,t3 = 15,t4 = 10。采用平行顺序移动方式计算:

平行顺序移动的加工周期

T=4×(10+5+15+10)+(4-1)×(5+5+10)=100

平行顺序移动法的优缺点

优点:劳动过程中中断时间比顺序移动方式的少,零件生产周期较短;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工人与设备的空间时间,使工人和设备的空间时间集中起来,便于用来做其他工作。

缺点:组织管理比较复杂。

平行顺序移动法的运用

(1)当前道工序的单间作业时间小于或等于后道工序的单间作业时间时,则前道工序上完工的每一个零件应立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去加工,即按平行移动方式单件运输。

(2)当前道工序的单间作业时间大于后道工序的单间作业时间时,则前道工序上完工的零件,并不立即转移到后道工序去加工,而是等待到足以保证后道工序能连续加工的那一刻,才将完工的零件全部转移到后道工序去,这样可以避免后道工序出现间断性的设备停歇时间,并把分散的停歇时间集中起来加以利用。

二、所谓平行移动法是指一批零件中的每个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完工后,立即传送到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的移动方式。

平行移动法的周期计算

这种移动方式的加工周期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一批零件平行移动的加工周期;

tmax:各道工序中最长工序的单件时间。

例:一批制品,批量为4件,须经四道工序加工,各工序时间分别为:t1 = 10,t2 = 5,t3 = 15,t4 = 10。

采用平行移动方式计算,其加工周期

T=(10+5+15+10)+(4-1)×15=85

平行移动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加工周期短,在制品占用量少;

缺点:运输次数多,当前后工序时间不相等时,存在设备中断和制品等待的情况

三、所谓顺序移动法即顺序移动方式,是指每批制品在上一道工序加工完毕后,整批地移送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的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法的周期计算

顺序移动方式下的加工周期计算:

T:一批零件顺序移动的加工周期;

n:零件批量;

m:零件加工工序数目;

ti :第i道工序的加工时间。

例:一批制品,批量为4件,须经四道工序加工,各工序时间分别为:t1 = 10,t2 = 5,t3 = 15,t4 = 10。采用顺序移动方式计算

T=4*(10+5+15+10)=160

顺序移动的加工周期

顺序移动法的优缺点

采用顺序移动方式的优点是:

1、组织与计划工作简单;

2、零件集中加工,集中运输,减少了设备调整时间和运输工作量;

3、设备连续加工不停顿,提高了工效。

顺序移动法的缺点是:

1、大多数产品有等待加工和等待运输的现象,生产周期长;

2、资金周转慢,经济效益较差。

顺序移动法的适用条件

在运用顺序移动法时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批量不大,单件加工时间较短、生产单位按工艺专业化组成,距离较远的情况下。

1)进度管理

生产作业控制的核心就是进度管理.所谓进度管理就是严格地按照

生产进度计划的要求,掌握作业标准与工序能力的平衡.也就是从作业

准备开始到作业结束为止的产品生产全过程,根据生产进度计划规定,

掌握作业速度,调整速度,调整进度上的延迟和冒进,以保证交货期和

生产进度计划的实现. 作业分配、进度控制、偏离校正.

(2)余力管理

所谓余力,就是计划期内一定生产工序的生产能力同该期已经承担

的负荷的差额.余力管理的目的,一是保证实现计划规定的进度;二是

要经常掌握车间、机械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实际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数量,

通过作业分配和调整,谋求生产能力和负荷之间的平衡,做到既不工作

量过多,也不发生窝工的现象.

(3)实物管理

就是对物质材料、在制品和成品,明确其任一时间点的所在位置和数量的管理.在实物管理中,搞好在制品管理与搬运管理,又是实现生产有效控制的首要环节.

(4)信息管理

企业是由管理部门利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来组织生产的.所谓信息管理就是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按照逻辑的形式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制定传输的路线和有关责任制度,以保证信息畅通、反馈准确、处理及时、控制有效.

(三)物料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物料进行有

计划的采购、存储、供应和使用等一系列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总称.

物料管理的内容:

1.编制物料计划

(1)制定先进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额和物料储备定额.

(2)做好物料综合平衡,搞好物料计划,充分挖掘潜力.

2.料源组织(供应管理)选择供应商,做好订货、采购、运输、物料分配等工作.

3.存货管理选择正确的库存方法,制定合理的储备定额,使物质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和服务水平.

4.仓库管理在验收入库、保管保养、存放、发料、送料、帐务统计等工作中实行科学管理.

5.使用和回收管理科学使用、做好物料回收、修旧利废.

6.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物料管理制度:责任制度、计划管理制度、采购制度、仓库管理制度、限额供料制度、验收制度、统计制度、定额制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