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发展史
关于中国古诗词的历史

关于中国古诗词的历史关于中国古诗词的历史一、中国古诗词的起源中国古诗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先秦时期。
在那个时代,古人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将一些歌谣和民谣传播开来。
这些歌谣和民谣以其优美的韵脚和押韵形式,成为后来古人创作诗词的基础。
二、诗经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一本名为《诗经》的作品问世,它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记录了一千多首民谣和歌谣,揭示了当时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和人们的情感。
三、文人雅士的兴盛到了战国时期,古代中国文化开始进入繁荣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雅士,他们对古代文学形式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比如屈原、宋玉等人的辞章,被认为是古代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品。
此外,战国时期还出现了楚辞、汉赋等独特的诗歌形式。
四、唐宋诗词的鼎盛中国古代诗词在唐宋时代达到了顶峰。
唐代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王之涣、白居易等人出现。
他们的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意境,成为后世的楷模。
而宋代则以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诗派齐名,苏轼、李清照等诗人的作品成为了传世之作。
五、明清诗词的继承与创新明代和清代是中国古代诗词的继承和创新时期。
在明代,文人士大夫对古代诗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注释,为后来的诗词创作提供了理论和技巧的指导。
而清代则出现了许多新的诗派,如红楼梦派、词话派等,使中国古代诗词继续保持了活力和创新。
六、现代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随着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古代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有所改变。
虽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但中国古代诗词仍然被广泛地学习和欣赏。
它不仅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也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总结:中国古诗词的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为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多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诗经》到唐宋诗词的鼎盛时期,再到明清时代的继承和创新,中国古代诗词一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熠熠生辉。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中国诗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上古神话、甲骨卜辞孕育诗的雏形。
中国的诗歌
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
承担者是巫现,传为神农时的《蜡辞》,就是上古流传下来的驱祸
祈福的咒语歌谣。
此外,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有些作品,句
法简单整齐,偶尔协韵,是早期诗歌创作的萌芽。
2. 第二阶段:《诗经》《楚辞》奠定传统诗歌的风骚精神。
西
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成了文学主要创作者,比如《诗经》中的三颂、大雅和小雅。
民间歌谣经专人采集后演奏给天子听。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楚辞》和《诗经》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3. 第三阶段:汉代乐府诗及魏晋南北朝民歌时期。
诗歌在汉代
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
歌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南朝民歌,其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古诗词发展简史

古诗词发展简史中国古诗词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歌创作和口头传承时期。
以下是中国古诗词发展史的主要阶段和特点:1. 古代民歌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代民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表达了人们的生活、劳动、感情和祭祀等内容。
2. 先秦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包括风、雅、颂三类诗。
《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学遗产,体裁丰富多样,内容涉及社会风俗、政治道德、爱情婚姻等。
3. 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汉代是中国古诗词发展的重要时期,汉乐府的设立促进了诗歌的发展,代表作品有《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
同时,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也开始出现。
4.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 58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发展阶段。
代表作家有曹操、曹植、陆机、陶渊明等,他们的诗作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并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描写。
5. 唐宋时期(618年-1279年):唐宋时期是中国古诗词的鼎盛时期,诗、词、曲等文学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唐代出现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的诗作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宋代则以词为主要文学形式,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他们的词作情感丰富,表现手法独特。
6. 元明清时期(1279年- 1912年):元明清时期,中国的古诗词逐渐走向了衰落,但仍然有一些优秀的诗人和词人活跃在这个时期。
元代的元好问、萨都剌等人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明代的杨慎、李时中等人则以研究古典文学为己任,对古诗词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古诗词的发展历史悠久,各个时期的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这些古诗词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对人类精神的独特贡献。
中国古诗词历史简介

中国古诗词历史简介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古诗词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先秦时期,古诗词以“诗”为主,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体裁之一。
《诗经》是记载了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了民歌、祭祀歌、乐府等各种形式的诗歌。
这些诗歌通常以五言或七言为韵律,表达了当时社会、政治、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随着中国的统一和文化发展,古诗词进入了全盛时期。
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古诗词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伟大的诗人和作品出现在这个时期。
杜甫、李白、王之涣、白居易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诗圣”,他们的作品思想深邃、表达感情激烈,体现了唐代的政治风云和社会变革。
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古诗词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的诗歌以宋徽宗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陆游为代表的豪情派为主导,他们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人际关系和政治抒怀为题材,意境深远,语言简练。
元代(1271年-1368年)以后,诗歌形式开始逐渐演变,词的形式逐渐兴起。
词是以宋代诗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表达爱情、自然、婉约等主题为主。
明代(1368年-1644年)和清代(1644年-1912年)是词的鼎盛时期,有很多著名的词人如杨慎、辛弃疾、纳兰容若等。
古诗词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诗词的传统和审美观念影响了很多后世文人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总体来说,中国古诗词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进程,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境界,对于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诗词历史发展

中国古诗词的历史发展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诗词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丰富的变化。
以下是简述中国古诗词的历史发展:1. 《诗经》时代:《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成书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共收录305篇诗歌。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
2.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称为“楚辞”,代表作有《离骚》、《九歌》等。
楚辞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发展了更自由的诗体。
3. 汉赋:汉代,诗歌形式发展为“赋”,这是一种介于诗和文之间的文学形式,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
4. 汉乐府民歌:汉代还出现了乐府民歌,这是一种更加接近民间口语的诗歌形式,如《孔雀东南飞》等。
5. 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诗歌以五言诗为主,代表诗人有曹操、曹丕、陶渊明等。
陶渊明的田园诗开创了山水田园诗的先河。
6. 唐诗: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
唐诗形式多样,有绝句、律诗等,内容丰富,包括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等。
7. 宋词:宋代,词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代表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宋词更加注重抒情,格式灵活,词牌众多。
8. 元曲:元代,戏曲文学兴起,诗的形式发展为元曲,如关汉卿的《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等。
9. 明清诗词:明清时期,诗词继续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和诗作,如杨慎、袁宏道等。
10. 近现代诗词:近现代,诗词逐渐融入新的文学形式,如新诗、现代诗等,但传统诗词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如徐志摩、郭沫若等人的作品。
中国古诗词的历史发展是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的,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古代诗歌发展的顺序8个

古代诗歌发展的顺序8个常识题是行测的必答题。
如果你想在这些问题上得分,除了积累记忆,没有别的办法。
最近电视上,网络上各种诗词综艺节目如火如荼。
今天阿图就来总结一下古诗词发展的相关知识:1.春秋时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我们学过《关雎》《蒹葭》等名篇便出于此。
2.战国时期:屈原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体。
代表作是《离骚》。
3.两汉时期:汉代诗歌以“乐府”为代表,形式朴实自然,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深刻。
代表作品《十五从军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
4.魏晋南北朝时期:(1)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
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代表作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王粲《七哀诗》,蔡文姬《悲愤诗》(2)田园诗:东晋陶渊明,代表作《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
5.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在唐代进入黄金时代。
(1)初唐:初唐四杰:、罗、、杨炯、陆。
(2)盛唐:诗歌成就最大,诗人辈出。
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二人合成“王孟”;边塞诗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以及“七绝圣手”王昌龄。
但众多诗人中当属“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成就最高。
李白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
杜甫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中唐:诗坛主张诗歌要反映生活,以白居易、刘禹锡为代表。
(4)晚唐:杜牧、李商隐,别创新格,咏史诗感人至深,两人号称“小李杜”。
6.两宋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
(1)豪放派:苏轼是豪放派的创始者,主要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很高水平,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散发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
关于中国古诗词发展史的研究报告

关于中国古诗词发展史对于古诗词的发展顺序可概括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1. 诗经:《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词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2. 楚辞: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枣楚辞。
楚辞发展了诗词的形式。
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
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3. 汉赋: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词形式。
4. 唐诗: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
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
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焕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
5. 宋词:经过了唐诗不可逾越的高峰,宋诗无以为继。
但是宋代诗人另辟蹊径,也走上了不逊色于唐诗的另一高峰。
唐诗重在自身感情的迸发,文辞华美,故显得肥腴;而宋诗重在理趣,在平淡无华的诗句中见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故显其瘦劲。
北宋大家有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南宋出现了宋诗的顶尖的天才诗人陆游,酷肖李白的才华、强烈的爱国精神、多种的诗歌风格,使陆游成为宋诗第一人。
同时期还有闲适自然的杨万里,后来南宋末出现松散的江湖诗人群。
6. 元曲: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
而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剧曲与散曲。
剧曲指的是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在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散曲则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
古诗词的发展史

古诗词的发展史古诗词的发展规律: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
古诗词的形式发展:四言为主、二二节拍(诗经)五言为主、二三节拍(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建安时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盛时期,阮籍五言咏怀组诗)七言歌行(鲍照)近体诗(绝句,律诗,七言律诗在杜甫手中正式成立)词(小令中调长调,词有定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曲(小令、套数)中国古典诗歌的出现与民歌密不可分,民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体现,所以古典诗歌是根植于这个民族深处的智慧。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在《诗经》中一共收录了诗歌作品305篇,因此它也被称为“诗三百”,这三百多首诗歌贯穿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社会变迁。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后来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到了战国后期,屈原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诗体,也就是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楚辞。
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因此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
楚辞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到了汉代,诗歌又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形式--汉乐府民歌,由此,乐府诗形成。
乐府诗有点像是我们今天的歌词,因为它可以配乐演唱,或者说它原本也是为了配音乐演唱而出现的。
这些诗歌是由西汉乐府机关和东汉黄门鼓吹署在民间搜集并整理而得来的,汉乐府中最著名的便是《孔雀东南飞》,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
除此以外的著名篇章还有《十五从军征》、《陌上桑》、《羽林郎》、《有所思》等。
乐府诗毕竟来自民间,直到东汉,才有一部分文人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试作五言诗。
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
汉末建安时期,在“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刘桢)的带领下,社会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创造出辉煌的“建安文学”,并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转变的关键步骤完成了。
古诗词发展史简介

古诗词发展史简介古诗词是中国继尧舜时期以来最为古老和兴盛的文学活动,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有关古诗词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历史上的文献比较薄弱,其形成的发展历史也不尽然。
自古以来,古诗词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先秦时期、秦汉时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先秦时期,诗歌的形式主要以四言古诗为主,唐诗、宋词、元曲等形式也开始出现;秦汉时期,这种形式明显增多,宋元两朝也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诗词;魏晋南北朝时期,诗词的发展得到更大的推动,派别更加多元,主宰者也更多,内容更丰富多彩。
先秦时期,古诗词的内容比较单一,以祭祀和礼乐文化为主,主要是以赞美传统宗教信仰和仪式形式为主;秦汉时期,诗词以叙事、文治、哲思等为主,然而,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以爱情和悲伤为主题的诗歌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古诗词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从礼仪文化、哲思文化到爱情文化、娱乐文化,甚至连佛教文化也有所涉及,这催生了古代诗歌的繁荣。
古诗词形成的发展史充满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容,折射着中国的文化历史变化,古诗词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思想理念吸引了许多人,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最受欢迎的文学形式之一。
古诗词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也不仅仅是由于其在结构和文风上的精妙,而是因为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思想。
古诗词反映了中国人的信仰和文化,彰显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其精神实质也对当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古诗词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它的影响力超出了国界,为许多国家的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古诗词也拓宽了中国文学面貌,开放了新的思想视野,令中国人可以更深入地去理解世界和自己。
由此可见,古诗词的发展对当今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多年来生活的质朴智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和深刻的启示。
因此,有必要回顾历史并充分理解古诗词中蕴藏的文化理念,坚持探索和发掘它的深层含义,继承和发扬古诗词创作的理念和精神,以赋予新的文化形式,让古诗词在文化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古诗词发展历程

中国古诗词发展历程
中国古诗词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即公元前11世纪左右至公元前221年之间的时期。
以下是中国古诗词发展的主要阶段: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文化的起源时期,这一时期的古诗词多以爱情、自然、社会抱负等为主题,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石。
2.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文人墨客活跃的时期。
诗人们充分发展了辞章艺术和音韵技巧,以及表达情感的技巧。
3. 唐代:唐代是中国古诗词发展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诗的鼎盛时代”。
王之涣、王勃、杜牧、杜甫、白居易等一系列伟大的诗人涌现出来,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之作。
4. 宋代:宋代诗歌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意境的描写,风格相对于唐代更为细腻、婉约。
陆游、韩元吉、辛弃疾等著名诗人在宋代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 元代:元代是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元代的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
元好问、马致远、郑光祖等著名诗人开创了元代诗歌的新局面。
6. 明代:明代古诗词在风格上受到了元代诗歌的影响,同时也吸纳了民间文化和戏曲艺术的元素。
杨基、杨慎、杨柳春等著
名诗人在明代的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7. 清代:清代诗歌主要表现为古体文风。
诗人们努力恢复古代文化的同时,也加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袁枚、纳兰性德、杨萧初等著名诗人是清代古诗词发展的代表人物。
总的来说,中国古诗词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风格的变迁。
每个时期的诗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古诗词发展历程

古诗词发展历程古诗词发展历程 1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诗歌是先秦文学的伟大成就之一。
它的发展经历了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演唱到文人创作的漫长过程。
在中国文学史上,春秋时编成的《诗经》是现在能看到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
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
从音乐角度上分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
《诗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最早发生、发展的文学形式诗歌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发展阶段的完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骚体诗,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这种由文人创作的带有鲜明楚文化色彩的新诗,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发展为五言句和七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
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座标,其巨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秦朝时间短,思想统治极其严酷,所以只有民歌流传。
到了汉代,西汉文人诗坛,颇为寂寞。
基本上为模拟四言和骚体的创作。
值得一提的有汉初高祖刘邦的骚体歌诗《大风歌》、韦孟的四言《讽谏诗》等。
但是到了东汉,情况就有转变,张衡的《四愁诗》虽没有脱尽骚体影响,但已具有新的气象。
在班固和张衡的倡导下,东汉士人重视学习乐府民歌。
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乐府诗》,其直接继承了《诗经》中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东汉早期作家班固写的《咏史》诗,采用的是五言形式。
后来张衡作《同声歌》、秦嘉作《留郡赠妇诗》,使五言诗的技巧上更有进步。
《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
建安时代,由于三曹七子的提倡,终于形成了"五言腾踊"的局面。
七言诗的创作也在尝试中。
古诗词发展史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先秦时期。
在先秦时期,诗歌主要用于祭祀、礼仪等场合,内容主要
是赞美神灵、歌颂君王和悼念死者等。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诗经》中的《周颂》、《鲁颂》等篇章。
到了汉代,诗歌开始成为一种文学形式,并逐渐普及到社
会各个阶层。
汉代的诗歌以乐府诗为主,内容大多是描写自然、抒发感情等。
此外,汉赋和汉曲也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文
学形式。
唐代是古诗词发展的黄金时期,唐诗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
的顶峰之一。
唐代的诗歌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律诗、绝句、
乐府等。
其中杜甫、李白、王维等诗人的作品被誉为唐诗三
百首的代表。
宋元明清时期,古诗词的形式和内容逐渐趋于规范化和模
式化。
宋代的词和元代的曲成为了当时非常流行的文学形式,而明代的诗文和清代的诗歌则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
到了现代,古诗词虽然面临着被时代淘汰的风险,但仍然
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同时,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古诗词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古诗词发展历程

古诗词发展历程
古诗词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在先秦时代就
已经有了大量的诗歌创作和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诗词的发展历
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诗歌的形成阶段
公元前11世纪至前221年的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
诗歌发展的形成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诗歌主要以歌颂神明、吟咏自然、歌咏爱情为主要题材。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有《诗经》和《楚辞》。
2. 古代诗歌的发展阶段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618年的汉朝和唐代时期,古代诗歌迎来了
它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诗歌的题材更加广泛,包括写景、入怀、叙事、议论等多种形式。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有《汉乐府》、《古
诗会议首》、《唐诗三百首》等。
3. 古代诗歌的转型阶段
公元618年至明朝结束的1368年之间,古代诗歌经历了一个转
型阶段。
在这个时期里,诗歌的题材变得更加多样化,诗人的创作思
路也更加自由,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思想。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有《全唐诗》、《宋词三百首》等。
4. 现代古诗词时期
20世纪初至今,现代古诗词开始崭露头角。
在这个时期里,古诗词不再只是传统文学的表现形式,也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
现代诗人
对古诗的创作不断挑战传统,创造出了许多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
总的来说,古诗词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繁荣、转型,并且现代
古诗词的出现标志着古诗词艺术的多元化、个性化和现代化的趋势。
古诗词的历史和发展

古诗词的历史和发展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珍贵遗产,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
以下是古诗词的历史和发展的概述:
1、古代祭祀和民间音乐:古诗词最早起源于古代祭祀和民间音乐的歌颂辞章。
这些歌颂辞章通过韵律和语言的美妙来表达对神灵或自然的敬意和赞美。
2、《诗经》的诞生和发展:《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重要的诗歌集合,内容涵盖了不同地域和时代的诗歌。
它的诗风简洁明快,主题涉及人情世态、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3、唐宋盛世:唐宋时期,古诗词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唐代的诗人有杜甫、李白等,他们以豪放奔放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宋代的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他们以婉约细腻的词风和深情的表达而备受推崇。
4、元明清时期的变革:元明清时期,古诗词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和变革。
元代的词人较少,但在剧作和曲艺方面有一定影响;明代的文人重视诗词的艺术性和表达个人情感;清代的词人尤以纳兰性德和李清照为代表,他们在情感抒发和意境营造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
5、现代与当代的延续与创新:20世纪以来,古诗词仍然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些现代和当代的诗人继承和发展了古诗词的传统,同时注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写作方式,使古诗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总的来说,古诗词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史和发展,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变迁,也凝聚了文人的智慧和情感。
它们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商代到春秋阶段
商、周时期的古诗词往往指的是商代的象征文字和周代的《诗经》,它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这一时期是古代诗歌发展的基础阶段。
《诗经》和其他商、周诗词,如帝尧《兽菁》,以及后人编撰的《龠文》等,是古代中国诗歌艺术发展的基石,开创了神话、哲理、虚构、抒情等诗歌表达形式,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类型的基础。
二、从战国到秦汉阶段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古代诗歌急剧发展,明显表现出一种“现实”精神导向的思想改变的迹象。
战国时期,大量的诗词作品出现,其中著名的《韩非子诗选》中表现出了现实精神的体现。
秦汉之际,诗歌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大量的叙事诗,抒情诗以及讥讽诗等开始出现,表现出历史性特点和普遍性主题。
三、从隋唐到宋元阶段
隋唐时期,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属于自己时代的经典名著,如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他们的文学表现技巧更加明显、具体和细腻,诗歌内容也更加丰富及进行了更深入的反思和
抒发情感。
宋元时期,诗歌又发展出了其他的新形式,诌仙诗、小令诗、宋词等,这些新形式的诗歌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新的发展不断抒发着新的气息。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简史

词在唐代已经出现,是随燕乐而兴起
的新诗体,起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是 现存最早的民间词。唐末的温庭筠第一 个专力作词,他的词词藻华丽,被后人 称为“花间派”。五代时,中国第一部 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问世于西蜀。这 个时期的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后主 李煜,其名篇有《虞美人》(“春花秋月 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等。
进入南宋,词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
期,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当推辛弃疾。他 继承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并加以发展,把 词的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其名篇 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 遇乐》(千古江山)、《摸鱼儿》(“更 能消几番风雨”)等。南宋后期最著名的 词人是姜夔,他继承周邦彦,走上了尚 风雅、主格律的创作道路,其名篇有 《长亭怨慢》。
七、元明清
到了元代,散曲流行,诗词乃退居其后。曲可以说是词的另
一体,但它跟词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也更
加接近口语,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 这个时期著名的人
物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世称“元曲四大家”。
明代诗歌是在拟古与反拟古的反反复复中前行的,没有杰出
的作品和诗人出现。清代诗词流派众多,如娄东诗派的吴伟业,
其《圆圆曲》成为了“梅村体”的代表作;虞山诗派的钱谦益,
学得杜甫神髓,风格沉郁悲凉。但大多数诗人均未摆脱拟古主义
和形式主义的套子,难有超出前人之处。
清代最著名的词人当属纳兰性德,他的词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 遗风,王国维评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其名篇有《木兰 花令》(拟古决绝词)、《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等。 清末的龚自珍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后一位伟人,他的诗直接描写心 灵,表现物我冲突,代表作有《秋心》《己亥杂诗》等。
古诗发展历史

古诗发展历史古诗是指在古代时期流传的那些优美的、富有感情的、节奏优美的诗歌作品。
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古诗的发展历史也变得愈加丰富多彩。
下面将按照时间顺序为大家介绍古诗的发展历史。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萌芽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诗经》为代表,诗歌形式以四言、五言为主,内容以爱情、自然为主要主题,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2.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繁荣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乐府诗集》为代表,诗歌形式由四言、五言逐渐扩展到七言、八言,内容包括政治、战争、爱情等。
3. 唐代: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唐诗三百首》为代表,诗歌形式以五言、七言为主,内容与形式都十分多样化,反映了唐代诗歌的丰富性、深刻性和优美性,影响至今。
4. 宋代: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开放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宋词百家》为代表,诗歌形式以七绝、律诗、词等为主,内容更加注重情感、生活、哲理等的表达。
5. 元代:元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多元化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元曲、南戏为代表,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包括政治、武侠、家庭、社会等。
6. 明代:明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热闹时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新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明清小说鉴赏辞典》为代表,诗歌形式以“明体小令”为主,内容更加关注生活体验、历史传说、笔墨技艺等。
7. 清代:清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冷静时期,也是古诗发展史上的收敛时期。
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诗以《清花词》为代表,诗歌形式以四句、七字为主,内容主要包括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等。
综上所述,古诗发展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从古代到今天,古诗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更新,它的作用更加显著,影响力更加深远。
中国诗词发展史及起源

中国诗词发展史及起源一、诗词的起源中国诗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在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形式是四言体,如《诗经》中的作品。
这些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爱情、战争等主题的感受和思考。
《诗经》中的诗歌大多源自民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诗词的发展秦汉时期秦汉时期,五言体诗歌逐渐兴起。
五言体诗歌的代表作品包括《乐府诗集》和《古诗十九首》。
这些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乐府诗集》中的诗歌以民间歌谣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古诗十九首》则以抒情为主,表达了人们对于生命短暂、爱情、友情等主题的感受。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诗词发展的高峰期。
唐代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诗歌作品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清新飘逸为主要特点,表达了对于自由、生命、爱情等主题的独特见解。
杜甫的诗歌则以沉郁顿挫、深刻感人著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
白居易的诗歌则以平易近人、贴近生活为主,表达了对于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宋代则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词人,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他们的词作以婉约柔美、清新淡雅为主要特点,表达了对于爱情、人生、离别等主题的细腻感受。
苏轼的词作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著称,辛弃疾的词作则以雄浑豪放、慷慨激昂为主,表达了对于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李清照的词作则以婉约柔美、细腻感人为主,反映了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地位和命运。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诗词逐渐走向衰落。
然而,在这一时期,仍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诗人和词人。
元代诗人杨维桢的诗歌以奇诡怪癖、富有想象力为主要特点,表达了对于人生、爱情、友情等主题的独特见解。
明代诗人高启的诗歌则以清新自然、平易近人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则以深情款款、细腻感人为主,表达了对于爱情、友情、离别等主题的独特感受。
中国古诗词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诗词发展史概述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其文学艺术亦源远流长,璀璨夺目。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从《诗经》的朴素情感,到唐诗的辉煌壮丽,再到宋词的婉约细腻,每一首诗词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本文将对中国古诗词的发展史进行概述,探寻其演变轨迹和内在逻辑。
一、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学史,首先就应当了解各个时期的诗歌和散文。
诗歌在孔子时期被视为“言志”,而后逐渐发展为“赋诗言志”。
从《诗经》可以看出,诗歌最初的形式是短小的抒情诗,它们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对生活、社会的初步认识。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各地民歌,“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则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这些诗歌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那一时期人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二、汉代汉代是赋、诗、歌、文并行发展的时代。
赋作为一种新兴文体,以华丽的语言、细腻的描绘、繁复的结构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新的艺术魅力。
贾谊的《吊屈原赋》和司马相如的《长门赋》等作品,都显示了汉赋的独特风格。
而乐府诗则在继承《诗经》传统的基础上,开始有系统地创作和搜集。
乐府诗的主题多样,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乐府诗的“以景寄情”手法,以及其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曹操、曹植父子以及陶渊明等人的作品,标志着这一时期诗歌的新气象。
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以雄浑的气势和壮阔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胸怀与抱负。
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则以其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赢得了后人的广泛赞誉。
这一时期的文人开始注重个性表达和情感抒发,诗歌形式也更为多样,五言、七言、律诗等逐渐兴起。
同时,随着佛教的传播,一些僧人也开始创作诗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四、唐代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不仅在数量上空前繁荣,而且在质量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古诗词发展史的时间轴

古诗词发展史的时间轴
嘿,你知道古诗词的发展就像一部超级精彩的大片吗?那咱就一起
来瞧瞧这古诗词发展史的时间轴!
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有了那些古朴而又充满韵味的诗歌,就像古老
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不就是那时候的璀璨明珠嘛!“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哇,这简单的几个字,却能让我们感受到那时人们的情感
和生活。
到了汉朝,乐府诗闪亮登场啦!那可是民间故事和情感的大集合呀。
就好比一个热闹的集市,里面啥都有。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多让人感动啊!
接着就是魏晋南北朝啦,这时候的诗人们那叫一个个性十足!陶渊
明就是其中的代表呀,他的田园诗就像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宁静
乡村的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哎呀,想想都觉得好美。
唐宋时期,那可真是古诗词的巅峰时刻!唐诗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璀璨夺目。
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深沉,王维的清新,那简直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得有多大的想象力啊!宋词呢,则像优美的乐章,婉转悠扬。
柳永的柔情,苏轼的豁达,辛弃疾
的豪迈,各有各的精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美好的祝愿
谁能不喜欢呢?
元明清也有不少优秀的诗词作品呀,它们就像隐藏在历史长河中的宝石。
古诗词的发展不就是一条长长的河流嘛,从远古流淌到现在,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我们能在其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所以呀,我们可得好好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在时间的长河中闪耀光芒!
这就是我对古诗词发展史时间轴的理解,你觉得怎么样呢?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对古诗词充满了好奇和喜爱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 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 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 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 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 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 复低回。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兵 车 行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 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 边塞派、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
•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 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 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 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臵在鄜(fu1)州,独自去投肃 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 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 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 琯事 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 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 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 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上邪yéΒιβλιοθήκη 》《陌上桑》 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
句式:五言为主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河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天啊》
苍天啊,我要与你(君的译法依情况而定)相知相恋,永远不变心。 除非高山被夷为平地,江河全部枯竭,严冬里出现隆隆的雷声,盛 夏飘起白雪,天地连在一起不复存在,那个时候,我才与他分离诀 别。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 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 即门前,门中露翠钿(dian4)。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 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 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 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 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 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楚辞。
(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 色 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 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 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làng]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 杜甫投往,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 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 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 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 《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惠安嘉惠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曾棋福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 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 《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传说是屈原放逐 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 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 用。《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 《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 《礼魂》。 《天问》《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 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 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杜甫其人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 (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 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 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 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 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 (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 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 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 苦闷彷徨。 ,期间曾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 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 滞夔(kui2)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颂她的美貌与坚贞的情操。。“陌上桑”,意即大路边的桑林,这是故事发生的 场所。因为女主人公是在路边采桑,才引起一连串的戏性情节。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二者密不可 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 感情丰富的特点。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 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 激昂。建安风骨主要指的是建安诗文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
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 格 )、汉魏风骨)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 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 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初唐 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 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 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 哀艳 宋代——宋诗重理趣 江西诗派:黄庭坚(九江)、陈师道、陈与义 ,杨万里(吉水) (“诚斋体”)、苏轼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曲家圣人)、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 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山水田园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孟浩然在徜徉山水中 寻找自己的乐趣,是 唐代少有的布衣终老 的一位诗人。 • 本诗笔墨清淡,饶有 情趣,自然欢娱中流 露出与田家亲密无间 的友谊。
边塞诗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陶渊明《归园田 居》等作品,语言朴 素自然,充满了对田 园生活的热爱、对污 浊社会现实的憎恶, 给人以含蓄隽永、意 境醇美的享受。
饮酒 东晋· 陶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
另 贾有 岛, 等李 。贺 、 柳 宗 元 、 刘 禹 锡 、
意 想 壮奇 伟崛 瑰险 怪怪 ;的 “ 韩 孟 诗 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