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与科技创新
科技事业单位的创新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科技事业单位的创新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7bcc41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5.png)
科技事业单位的创新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科技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适应科技发展的快速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科技事业单位需要积极推进创新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
本文将探讨科技事业单位的创新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一、创新管理的重要性科技事业单位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其创新管理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创新管理有助于提高科技研发效率。
科技事业单位面临复杂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在创新管理的指导下,可以制定科研项目的明确目标、详细计划和系统方法,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科研项目的成功率。
其次,创新管理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事业单位的科研成果需要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通过创新管理,科技事业单位可以积极主动地与企业、政府进行合作,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最后,创新管理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
科技事业单位作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实践的基地,创新管理可以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培养机制,吸引和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为国家科技发展培养复合型的科技专业人才。
二、创新管理的策略和方法为了实施科技事业单位的创新管理,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
首先,建立创新管理机制。
科技事业单位需要建立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目标、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为科研人员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导和奖惩机制。
此外,还可以建立创新基金和奖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实践和技术攻关。
其次,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创新管理需要团队的协同合作和专业分工,科技事业单位可以组建跨学科的创新团队,集聚各方面的人才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
同时,科技事业单位还可以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外部专家,提高创新团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再次,推行开放创新和合作创新。
科技事业单位应积极与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展技术交流、共享资源和共同攻关,实现科学数据的共享和科技成果的共享评价。
科技创新对文化领域的影响
![科技创新对文化领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1ea4d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11.png)
科技创新对文化领域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创新对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还是在文化创意的创新中,科技在促进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科技创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工具。
过去,许多传统文化往往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例如互联网、数字媒体等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传播和保护传统文化。
例如,通过线上平台和社交媒体,人们可以轻松地互相分享和传播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艺。
而且,通过数字化技术,人们可以将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数字化保存,避免了因时间和环境因素造成的物质破损,从而保护了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其次,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过去,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例如人力成本高、市场需求不确定等。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例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得以突破传统的限制,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艺术家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创作,同时创作出更加独特和创新的作品。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文化艺术作品,提升了文化艺术作品的观赏体验。
这些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其持续发展。
此外,科技创新也改变了人们对文化体验的方式。
以音乐为例,过去人们只能通过实体唱片或现场演出来欣赏音乐,而现在,通过流媒体音乐平台和音乐应用程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欣赏到各种类型的音乐。
这种便利性不仅扩大了音乐的受众群体,也促使音乐人们更加努力地创作优质的音乐作品。
此外,科技还在文化旅游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智能导游、语音翻译等技术的应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并且体验当地的文化,从而增强了文化旅游的互动性和魅力。
然而,科技创新对文化领域的影响也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
一方面,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据此带来的信息过载可能会导致人们对真正有质量和深度的文化作品的忽视。
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7920b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4.png)
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建设一、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现代社会,科技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社会进步。
因此,开展科技创新对于国家、企业以及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创新文化的意义创新文化是支持科技创新和创新活动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集合。
构建创新文化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效果,促进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创新文化还能够激发创新热情和主动性,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和活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凝聚力。
三、构建创新文化的方法(一)倡导开放和包容的文化氛围。
开放和包容的文化氛围可以打破部门和学科的壁垒,提高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促进跨学科合作和创新。
为此,组织和企业需要鼓励员工思维的多样性,重视不同意见和观点的冲突和对话,鼓励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活动。
同时,还需要倡导包容性领导和开放式决策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决策,提高组织的反馈和学习能力。
(二)培育创新的组织文化。
创新的组织文化应注重激励和扶持创新实践和创新团队。
组织和企业应设立创新奖励制度,公正评价创新绩效和激励创新主体。
同时,还应倡导容忍失败、鼓励尝试和勇于承担风险的文化,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和效果。
此外,还应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创新资源和平台支持,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建立创新的价值体系。
创新的价值体系应对创新进行激励和引导,形成努力追求卓越和持续创新的价值观念。
组织和企业应建立创新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科学评估创新项目和成果。
同时,还应设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创新和贡献。
此外,还应加强创新文化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推动科技创新与创新文化建设的政策和行动(一)制定科技创新政策。
政府应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创新资源和资金支持。
科技创新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科技创新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1aba2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2.png)
科技创新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企业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打造符合企业特色的自身文化,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科技创新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文化的创新性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企业在员工与社会间的日常活动中树立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和企业形象,将企业文化贯彻于所有企业活动之中。
而科技创新则是企业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科技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帮助企业产生创新的想法,启发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不仅如此,科技创新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各种新型技术和先进设备,助力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二、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文化的竞争力科技创新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个创新性和先进性的企业文化,更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如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信仰和战略的支持,科技创新正是这两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凭借科技创新的优势,企业可以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摆脱陈旧的思维模式。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在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
三、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文化的价值观科技创新还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建设,提高企业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意识。
“科技创新”这个术语,不仅代表着全球创新活动的最新水平,同时也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提倡科技创新,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义,企业文化价值观中体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意味着企业的经营应以创新为导向,同时也是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结语在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企业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实现其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企业文化的创新性、竞争力和价值观,同时也为企业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企业需要认真思考和有效地实施科技创新策略,将科技创新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贯通,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科技文化建设
![科技文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92e59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f.png)
科技文化建设
科技文化建设是指在科技领域中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使科技与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
科技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技素养的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提高人们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文化建设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人们的科技素养和文化品位,促进科技与文化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
为了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科技教育:加强科技教育是科技文化建设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学校科技教育、开展科技竞赛等方式,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2. 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是科技文化建设的核心。
我们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等方式,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3. 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科技文化建设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科技文化活动、建设科技文化产业等方式,促进科技与文化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
4. 加强科技文化宣传:加强科技文化宣传是科技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科技展览等方式,普及科技知识和科技文化,提高人们的科技素养和文化品位。
总之,科技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建设与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文化建设与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https://img.taocdn.com/s3/m/1c163c27cfc789eb172dc821.png)
合 平 时 工作 表 现 , 党组 织研究 , 公 开 进 行 岗位 评 聘 , 使 每 个 员 工 职业生涯有盼头。
“ 断层 ” 、“ 青 黄 不接 ” , 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 3 ) 定期 “ 体 检” 。 建 立教育培训考 评制度或体系 , 针对 岗位
创新, 助 力 本 所 科 研 发 展 和成 果 产 出 。“ 十 一 五 ”以 来不 断 创新 文
化建 设的内容与形式 , 促 进 了全 所 科 技 成 果 的 产 出 。 至 今 共 获 得 科 技成果 1 7 0 多项, 2 0 1 0 年 以来 , 先 后 获得 自治 区科 技 进 步 奖一 等 奖3 项, 二等奖2 项, 科 技成果 应用率达 到的7 0 %, 技 术 服 务 面 积
一
( 1 ) 缺什么补什么。 要清楚基层员工最 缺的知识和技 能是什
么。 员工最需要的, 也就是企业最需要的。 管 理 者要 多做 调 查 , 不 搞形式主义 , 根 据 不 同 的培 训 对 象 选 择 不 同的 内容 和 方 式 , 制 定
定要 运 用 各 种 激 励 机 制 , 真正建立起适 应企业特色、 时 代 特 点
们 掌 握 岗位 所 需 的 应 用技 能 , 开发 职 业和 兴 趣 的 潜 能 , 为 农 机 化 所 的科 技 人 员提 供 展 示 自主创 新 的平 台 和 发 展 空 间 , 充 分 体 现 了 “ 文 化创 新 + 科技创新+ 经 济 发 展 ”的特 色 , 初 步 打造 了具 有 本 所 特 色 优 势 的 文化 创 意 群 。 在 全 所 形成 了 文化 建 设 促 进 科 技 创 新 、
以科技创新助推团组织建设和青年文化建设
![以科技创新助推团组织建设和青年文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030bb2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0.png)
以科技创新助推团组织建设和青年文化建设科技创新是促进团组织建设和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它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青年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对团组织建设和青年文化建设的影响、科技创新在提升青年创新精神和科技素养方面的作用以及科技创新促进团组织发展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科技创新对团组织建设和青年文化建设的影响科技创新为团组织建设和青年文化建设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机遇。
现代科技创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给了团组织和青年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首先,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交流工具,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共享。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团组织能够与广大青年群体进行更加迅速、全面的沟通,及时了解青年群体的需求和问题。
同时,青年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新成果和想法,加强了青年间的交流和合作。
其次,科技创新促进了青年群体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网络上涌现出许多互动学习平台和公开课程,使得青年们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并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与学习群体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科技创新不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更为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践平台,推动了青年创新能力的提升。
最后,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方式,为青年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网络平台,青年们能够借助创意、视频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展示,扩大了文化的边界和传播的范围。
科技创新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青年从事文化创作和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二、科技创新在提升青年创新精神和科技素养方面的作用科技创新对于培养和提升青年的创新精神和科技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创新精神是团组织和青年发展的核心要素,而科技创新则为培养和激发青年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首先,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平台,激发了青年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青年们在科技创新的氛围下,能够接触到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思维,从而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对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文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bb08aa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3.png)
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建设良好的企业科技创新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增强企业的成长活力。
因此,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是企业必须抓好的重要工作。
一、加强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企业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本上加强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
企业领导应该积极引导员工,加强科技创新意识。
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员工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工作。
企业可以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创新科技活动,比如技术创新探讨会、技术项目研究等。
这样可以培养出一批擅长用科技手段创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
这些人才会在企业创新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企业领导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企业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研发。
比如可以设立年度创新人、年度创新项目等称号,并给予丰厚的奖励和荣誉。
企业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比如组织颁发创新奖学金、协助员工申请专利和科研项目等,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三、创新机制的建立企业领导要建立一套创新机制。
为了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该制定相关的技术研发计划和创新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
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基金、创新项目库,提升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可以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实现技术创新共享。
四、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企业要注重建立健全的文化和价值观,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和价值观的传承,引导员工爱企业、忠诚企业,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最大的支持。
此外,企业也应该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关注员工的福利和生活帮助,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并为雇员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融合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08d65f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4.png)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融合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融合近年来,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和淡化的危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将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融合起来,实现双赢局面。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发展往往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元素正逐渐消失,亟需在科技创新中得到保护与传承。
1.2 项目目标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将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
通过实验室的建设与科技创新活动,将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元素紧密结合,以创新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实现科技与文化的双赢。
二、项目内容与计划2.1 实验室设立为了达到项目目标,我们计划建立一座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将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优质的科研资源,为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提供有利条件。
2.2 科技与文化融合研究实验室将聚焦科技与文化融合研究,探索科技创新如何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通过研究,我们将找到最佳的融合方式,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2.3 创新性项目孵化实验室将重点孵化创新性项目,鼓励科技创新成果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是科技产品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创作,也可以是传统文化元素在科学领域的运用。
通过孵化与推广,可以促进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合作创新。
三、实施方案3.1 引进优秀人才为了提高实验室的研究水平,我们将积极引进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领域的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将具备专业知识和跨领域的能力,能够在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融合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3.2 加强资源整合实验室将积极与相关科研机构、文化传承机构合作,共享资源与成果。
通过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可以提高研究水平,推动科技与文化传承融合的发展。
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与推广研究
![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与推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82da7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d.png)
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与推广研究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既然科技创新如此重要,作为一个国家,必须朝着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与推广方向发展。
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与推广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科技创新文化能够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的制度建设、科技文化的宣传与普及、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科技创新的制度建设是科技创新文化的基础。
制度建设主要包括扶持政策的制定、法律法规的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方面。
科技创新要想在国家范围内全面推行,需要由政府牵头,在科技创新方面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奖励和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的创新热情。
同时,还需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创新。
科技文化的宣传与普及是科技创新文化的关键之一。
宣传和普及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传媒进行,包括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宣传和普及科技文化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科技创新,增强人们的科学素养,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
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是科技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保证。
因此,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创新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科技创新文化的推广科技创新文化的推广主要是通过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文化展览来实现。
科技创新活动是推广科技创新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包括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讲座等,主要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创新,参与创新。
科技创新活动可以让人们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加强人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文化展览也是推广科技创新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技文化展览可以在各种场合进行,如科技馆、博物馆、论坛等。
展览的主题可以涉及到未来科技、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既具有教育性,也具有娱乐性。
以科技创新赋能新时代文化建设作文
![以科技创新赋能新时代文化建设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59b4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8.png)
以科技创新赋能新时代文化建设作文
“哎呀,这电视节目怎么这么无聊呀!”我嘟囔着。
周末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换来换去也没找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节目。
爸爸笑着说:“现在的文化内容有时候确实感觉缺乏新意呢。
”妈妈接着说:“是啊,要是能有更多新颖有趣的文化呈现方式就好了。
”
我托着下巴想了想,说:“那为什么不用科技创新一下呢?比如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我们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故事,那多棒呀!”爸爸摸摸我的头说:“哈哈,你这小脑袋瓜还挺会想。
”
可不是嘛,在学校里我们也经常讨论科技的力量呢。
我想起上次和同学们一起参观科技馆的情景,那里有好多神奇的科技展示,让我们惊叹不已。
我们就像一群好奇的小鸟,在科技的森林里欢快地探索。
如果把科技和文化结合起来,那岂不是能创造出超级有趣的东西?就像我们玩的游戏,如果能加入更多文化元素,不就更有意义了吗?还有博物馆,要是能用高科技手段让那些文物“活”起来,给我们讲讲它们的故事,那该多吸引人呀!
科技创新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大门呀。
它能让文化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人。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新技术,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感受到我们的文化魅力。
哎呀呀,我越想越兴奋,感觉有好多好多的可能性等着我们去探索呢。
真希望大人们能赶紧行动起来,让科技创新为文化建设注入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难道不是一件超级棒的事情吗?。
科技创新与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与企业创新文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325880c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e.png)
科技创新与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各个领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而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则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科技创新与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和影响呢?科技创新与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关系科技创新与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科技创新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的动力和推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研发能力的提升,利用科技手段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让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加快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其次,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则是优化企业科技创新的关键。
科技创新需要有一种良好的企业创新文化来支撑,这种文化需要包括创新意识、人才培养、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的创新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一些企业在创新文化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例如微软的不断推崇“自上而下”式的领导方式,腾讯的“大家都是产品经理”的理念等,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如何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可用于加强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1. 引入全新的人才:一些企业可能一直使用相似的人才队伍,导致企业容易陷入创新僵局。
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引入来自其他行业或不同背景的人才,让企业的思维方式更为开放和多元化。
2. 常规创新培训:企业需要向员工们灌输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对创新的敏感度,在各个层级上推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3. 鼓励团队协作:每个人的能力都有所侧重,而团队整体的能力则会因有不同的能力和视角而更强大。
企业可以推行团队建设活动,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4. 建立创新奖励机制:鼓励并奖励员工们在日常工作中提出创新建议,引导他们对企业进行自我思考,提高创新意识。
结语科技创新与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让二者完美结合,才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2篇
![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dbc88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1.png)
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2篇第一篇: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及应对措施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改善民生保障、满足民众文化需求等多方面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所以,我们需要为加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措施,以推动国家的深入发展。
一、政策引导,创新经济引擎政策引导是加强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政府应适应市场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等手段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大、中、小企业参与科技创新,进行各种创新开发,提高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能力,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二、打造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队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新型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该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才智引进体系和培养机制,吸引更多世界知名学者和专家进入国内科研机构工作,鼓励国内外优秀人才在国内从事有关科技领域的研究和创作。
积极引导教育培训机构发挥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职能,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科技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三、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现代科技创新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完善科技实验室、标准路验场、试验场所、现场演示点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园的建设,建立产学研联动机制,推进科技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人才、技术和资本聚集和融合,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保证科技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
政府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企业和个人在科技创新中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五、认真汲取国外科技创新经验进行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科技创新经验具有较高的参照性和借鉴性。
我们应该从创新源头开始借鉴和学习国外科技创新的先进做法,逐步转换思维模式、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适应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需要。
科技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科技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6b05d45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2.png)
科技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
基础工程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应用和创新也在不断加速。
科技创新不仅带来了各种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和高效的生活方式。
在当前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标志之一。
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投入研究和开发最新的技术,以开辟更多的市场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科技创新也为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除此之外,科技创新还可以促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也变得更加容易。
同时,新兴科技应用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元和丰富的文化体验,推动着全球文化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强科技创新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将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以科技创新赋能新时代文化建设作文
![以科技创新赋能新时代文化建设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dc3f6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4.png)
以科技创新赋能新时代文化建设作文
作文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现在的世界可神奇啦!科技创新就像一个超级魔法师,给我们的文化建设带来了好多好多的变化。
比如说,以前我们要看书,就得去书店买或者去图书馆借,可麻烦啦。
但是现在,有了电子书,我们在小小的平板电脑或者手机上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随时随地都能读,这多方便呀!
还有呢,3D 电影大家都看过吧?戴上眼镜,感觉那些恐龙、外星人就像在我们眼前一样,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它让电影变得更加精彩,让我们能更好地感受故事里的奇妙世界。
以前的博物馆,我们只能看看那些文物和介绍。
现在可不一样啦,有了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穿越”回古代,亲眼看到古人是怎么生活的,怎么制作东西的。
科技创新让文化变得更加有趣,更加容易被我们理解和喜欢。
所以呀,我们要好好学习,以后也能用科技的魔法,让我们的文化变得更棒!
作文二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讲讲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的事儿。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现在能这么轻松地了解到全世界的文化?这都是因为科技创新呀!
比如说,抖音这个软件,里面有好多有趣的视频。
有人会展示不同国家的舞蹈,有人会介绍各地的美食,我们在家就能看到这些,是不是很神奇?
还有,我们去一些景区玩的时候,会有那种智能导游。
它能给我们讲很多历史故事和文化知识,就像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一直陪着我们。
科技创新就像一双有力的大手,把文化推到我们面前,让我们能更容易地拥抱它、了解它。
所以,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的科技创新,让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吧!。
文化建设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文化建设对科技创新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0f33e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4.png)
文化建设对科技创新的作用一、文化与科技发展的互动作用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就文化与自然相对立的两者关系来说,人类已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的特征是自然支配文化,人受自然控制,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第二阶段的特征是文化开始支配自然,人从自然中脱离出来,开辟了自然进化与文化进化的两条进程;第三阶段的特征是,人类超越了其赖以起源的动物界而进入了文化自身发展的新阶段,自然成为文化的一种新形式。
科学技术造成文化变迁,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在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这过程中,文化逐步起到了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的作用,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当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
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
当代的科技创新在与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和主动的角色。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是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导引。
比如,有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才有两汉农业文明的成熟;有了魏晋时代的思想解放,才有唐宋经济的繁荣;有了宋明理学和人性学说的矛盾冲撞,才有康乾盛世的歌舞升平。
文化阻碍科学进步在历史上也是很多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宗教裁判所对科学家的迫害。
自然科学把它的殉道者送进了火烧场和宗教裁判所的牢狱。
特别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
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侯,加尔文便烧死了他,并且是在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之后;而宗教裁判所只是把乔尔丹诺·布鲁诺简单地烧死便心满意足了。
尽管罗马教皇在20世纪后期宣布为伽利略平反,但这毕竟为时已晚了。
早期的文化影响主要是通过科学而折射到技术发展上。
文艺复兴后的二次工业革命都是科学知识与工业技术的结合而实现的。
科技创新与文化品牌建设的结合
![科技创新与文化品牌建设的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da42a6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1.png)
科技创新与文化品牌建设的结合第一章:科技创新与文化品牌建设的背景科技创新和文化品牌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而文化品牌则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科技创新与文化品牌建设的结合,能够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文化传播和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科技创新与文化品牌建设的结合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二章:科技创新对文化品牌建设的推动科技创新对文化品牌建设的推动,主要是依靠科技的发展,实现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得到数字化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文化品牌向全球化、标准化、品质化的转变。
同时,科技创新也使得文化品牌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例如电商平台的普及,使得文化产品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因此,科技创新的发展为文化品牌的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机遇,也推动了文化品牌向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第三章:文化品牌建设对科技创新的推动文化品牌建设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应用。
在文化产业中,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正是借助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文化产业才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了转型升级。
例如,音乐产业的数字化,电影产业的3D技术都是技术革新的成功案例。
同时,文化品牌的建设也推动了市场的调整,促进了科技的创新和技术的推广。
因此,文化品牌建设与科技创新的推动相辅相成,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第四章:科技创新与文化品牌建设结合的意义科技创新与文化品牌建设结合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专业技术赋能文化传播。
文化品牌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符号,也是一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软实力。
在此基础上,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文化品牌的转型升级。
因此,科技创新与文化品牌建设的结合,具有战略意义。
这种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
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90a27c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8.png)
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文化建设是指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推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
它包括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方面。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在现代社会中注重培养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艺术文化建设艺术文化建设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和表演来丰富人们生活,提高人们审美水平。
我们需要加强对优秀传统艺术作品的保护和传承,并积极推广当代优秀艺术作品。
三、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中不断探索,并将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和艺术表现方式。
我们需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引导,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设计、制作、传播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提高其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五、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是指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人们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
我们需要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支持和推广,使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
六、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公益事业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慈善捐助、志愿服务等方式来帮助有需要的人群。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宣传,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其中。
七、旅游文化建设旅游文化建设是指通过旅游活动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并丰富人们生活。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并注重旅游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八、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保护与修复是指对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对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九、国际文化交流国际文化交流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材料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其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角度点拨答: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先进文化可以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中央电视台针对电脑普及导致中国人汉字书写能力下降这一“危机”,于2013年隆重推出的大型国家汉字听写推广活动。
开展这一活动有何现实意义?答: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传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
3.韩剧《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千颂伊及其演绎得人生故事吸引了万千中国人。
给我国的文化市场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针对韩剧热播的现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韩剧热潮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了伤害;也有人认为,对于韩剧的热播我们不应一味排斥,更应该让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去思考和反思。
答:①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正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②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答: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实践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
4.《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家乡的味道给人以家的归属感,弥足珍贵,保护和传承犹为重要。
(1)《舌尖上的中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怎样的特点?答: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摆阔撑面子盲目点餐是中国人的餐桌文化,有人认为,摆阔撑面子盲目点餐也是自尊的表现。
你是否认同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不认同,这是爱慕虚荣的表现,是为自己化妆,追求的是表面上的荣耀和光彩。
5.201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栏目。
伴随着记者的一个个采访镜头,从普通百姓到公众人物纷纷向央视记者述说各自的独特家风。
(1)我国重视家风教育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我国重视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说明中华文化(4)传承家风要借鉴传统文化。
挖掘传统文化的宝藏能少走弯路,省些力气。
因此小强同 答:①家风建设需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这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②但认为“家风建设就在于继承传统”是片面的;家风建设还需要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成分,还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实践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还要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
材料二:针对当下的“韩流”热,人民网进行了一项调查:“韩剧热潮伤害文化自尊,您怎么看?”下图是其调查情况统计: 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请运用《融入民族文化》的知识,论证材料二中得票最多选项观点的合理性。
答: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必须继承和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6.材料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阅读视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根据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国民年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6本多,且偏重考试教材等实用书籍,阅读量远远低于以色列、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
今年两会,“倡导全民阅读”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百名政协委员建议全民阅读立法,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
目前该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草案初稿也已起草完毕。
答:①材料一说明: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普遍缺乏阅读的意识,阅读量较少。
(现状)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民的阅读状况,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③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
答: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利于我们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利于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
③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
7.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的比较(1)右图相关数据(含注)说明了什么?为此,我国必须采取哪些对策?答:(1)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外技术依存度高,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国外自主创新的经验和成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
变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怎样才能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背景材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部署,描绘了我国未来改革开放的路线图。
全会提出了许多重大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
全会认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角度点拨(2)下面是同学们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的信息注: 2013年A 县公有资产占是总资产的52%。
上述表格反映了哪些信息?答:改革开放以来某市A 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学会解读图表有效信息)“只要坚持改革开答:(1)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但认为“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片面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发展人民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等。
变式1:有同学认为: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我国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
答:①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但认为“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我国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是错误的。
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因为在我国现阶段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才能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变式2答:①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因为在我国现阶段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②题述观点认为“只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片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建设,我们除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要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2.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出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通过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使经济和社会全面、快速、持续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等。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加快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有何现实意义?答: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实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利于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有利于培育中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等。
【关键词三:“发展成果惠民”】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3)为什么必须“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何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答: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等。
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
背景材料2013年下半年起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3.“打老虎”和“拍苍蝇”是反腐领域的形象比喻。
2014年3月10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工作报告,并提出反腐成绩单。
检察机关2013年查办厅局级贪官253人、省部级8人;各法院共审结薄熙来等涉贪案2.9万件,判处罪犯3.1万人。
阅读上述材料,观察右边漫画《武松打虎新编》,结合背景材料2014年苏州中考思想品德增加了七、八年级上册部分心理品德的内容。
2014中考复习备考过程中应打通其与八年级下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第二单元“合作诚信”、第五单元中“放飞理想、立志成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综合调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信息点击:(一)七年级上册“自尊自信”: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知耻;立身需要自尊,自尊与虚荣不同。
(二)八年级上册“自立自强”:培养好习惯;学会生活自理;保持乐观心态(首先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磨砺坚强意志意志(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