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制梁场计算书汇总

铁路制梁场计算书汇总
铁路制梁场计算书汇总

2HZS120搅拌站下支架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计算基础数据:

1、地质资料:第一层:素填土 厚度 0.5m 地基承载力f ka1=80kPa 第二层:强风化泥岩 厚度 3.4m 地基承载力f ka1=300kPa

2、构建基础主要尺寸:

整板基础面积:26m S =(以搅拌站基础边缘放大0.35m 作为整板基础,宽度方向两个支腿制作为一个整体)

基础厚度:m t 35.0= (有0.05m 厚的混凝土垫层) 独立柱基础:

m a 8.0= m b 8.0= m h 85.0= )(5.035.085.01m t h h =-=-=

独立柱基础数量:4=n (四个基础共同承受整个搅拌站的载荷) 混凝土容重:3/24m kN r = 3.结构物载荷:

搅拌站载重p :kN p 74.95=

搅拌站自重z :kN z 41.307= (参见HZS120搅拌站主机架计算书) 搅拌站基础自重g :)(52.131)2(1kN r n h b a t s g =????+?= 4.结构设计安全系数:5.1=? 二、基础荷载计算:

地基承受荷载m :)(67.5345.1)(kN g z p m =?++= 地基承载力Pa :kPa m kN S m Pa 56.44)/(56.4412

67.5342====

搅拌站基础埋深0.35m 地基承载力取值为80kPa 大于44.56kPa 能满足要求。 三、底模基础及柱基础均按构造配筋。

HZS120站主机架强度校核

HZS120站主楼主要由下机架、主机底盘、搅拌主机、中支架、上底盘、过渡储料斗、水秤、外加剂秤、水泥秤、收尘装置等组成,其结构参见附图一。装修后的外观尺寸:6515×5115×12500。

根据该产品设计图样及使用工况,HZS120站主机架主要承受各构件的自重,物料重量等永久载荷、承受风载荷、集灰载荷、雪载荷等可变载荷。

一、载荷

1.永久载荷

1.1构件自重

1.2物料重量:考虑搅拌站最大物料荷载的状况,即为两倍搅拌机物料的荷载:正在搅拌一罐料,已配好待搅拌的一罐料。下面按C50混凝土配方确定载荷重量:

不可变载荷累计重量:G=30741+9574=40615(kg) 2. 可变载荷

2.1风载荷:风载荷的大小主要与构件的体型和高度以及所在地区有关,其值可按下式计算:

o z s z k w W μμβ=

u z ------风压沿高度变化系数,《最新钢结构实用设计手册》查表4-21 u z =1.06 u s ------ 风荷载体型系数,《最新钢结构实用设计手册》查表4-23得:

55

.0115

.55

.1203.048.003.048.0s =?

+=?

+=B H μ 式中:H 为构件总高度。 B 为构件迎风面宽度。

w 0------基本风压值,考虑该产品用于广西,为了安全起见采用广西最大风载荷系数:

w 0=0.3kN/m 2------《最新钢结构实用设计手册》表4-20查得。

z β------ 顺风向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最新钢结构实用设计手册》查表4-22

得:

根据:

()027

.031.03.0)1.0(2

2020=??=??=n w T w

7.05

.128.8==H Z 查表4-22得:61.1=z β

o z s z k w W μμβ==1.61×0.55×1.06×0.3=0.28 (kN/m 2

) 作用在构件上的风载荷为:

S W W k f ?==0.28×6.515×7.2 =13.2 (kN) =1320kg 因搅拌站使用地位于宜宾市,所以不考虑雪载荷和集灰载荷的影响。 二、强度校核

1. HZS120站主机架受力分析:HZS120站主机架主要承受风载荷和不可变自重载荷,载荷均由四个牛腿型下机架承受。将不可变载荷转化为作用在主机底盘上的均布载荷进行计算,其均布载荷值为:)(1746126

.23406150

)115.5515.6(2m N G q ≈=+=

2.根据附图二受力简图分析,该结构属于三跨梁,简化受力图分别为A 图、B 图。作用在下机架上的集中载荷,先计算A 图的受力,其值为:

)2(12

1

1B A

M qL L R +=’

2)2(÷-=’A B R qL R ()()?

????

???? ??

+++-+++=

2121212

3

11232213143162)(2311

L L L L L L L qL L L qL L L qL M B

()()?

???????? ???+++??-?+?++??=

95.143282.295.1282.295.1282.21695

.1282.217461282.2295.195.117461)95.1282.2(282.2174612333=-8089Nm

)2(12

1

1B A

M qL L R +=’

)80892282.217461(282.212-?=

)(16378N = 2)2(÷-=’A B R qL R 2)1363782515.617461

(÷?-?=)(40501N = 按B 图计算支腿的受力方法与以上方法相同:

Nm M C 5779-=

)2(12

1

1C A

M qL L R +=”N 9614=

2)2(÷-=”A C R qL R 2)96142115.517461

(÷?-?=)(35043N = 3. B 、C 点的轴向力 B 处斜撑的轴向力:

)

(371119163

.04050161.23N com R R B B =?=??=’

C 处斜撑的轴向力:

)

(33852966.03504305.15N com R R C C =?=?

?=’

4. B 、C 斜撑轴向力对主支撑的轴向压力: B 处斜撑的轴向力对主支撑的轴向压力:

)

(340059163.07111361.23B N com R R B =?=??=”

C 处斜撑的轴向力对主支撑的轴向压力:

)

(27013966.03852305.15C N com R R C =?=?

?=’”

5.作用在主支撑上的轴向压力:

)(”””’N 926983270134005961416378=+++=+++=C

B A A A R R R R R 6. 作用在支腿上的总弯矩: 均布载荷对支腿所产生的弯矩:

(m .1386857798089j N M M M C B -=--=--= 风载产生的弯矩不是单独作用在一个支腿上,而是作用在整个支架上,风载荷所产生的弯矩为:

)(m .580888.021320088

.02f N W M f

-=?-=?-

=

作用在支腿上的总弯矩:

(m .19676580813868N M M M f j -=--=+= 支腿为偏心受压柱,支腿根部受力最大,该支腿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校核。 2.强度计算

在弯矩作用平面内,下端为固定支柱,上端为铰支柱,且中上端有侧支承,截面的有关数据如下:

主支截面为φ325×10,截面积A=99cm 2,惯性矩I x =12287cm 4,,截面系数W nx =756 cm 3,回转半径i x =11.14cm 。

钢材为Q235-A 。按第3组钢材的设计强度f=1900kg/cm 2。 2.1截面几何性质计算: 支腿的计算长度: 支腿实际长度:5253=l

计算长度系数:根据支腿结构下端固定,上端铰接,查表得7.0=μ, 支腿的计算长度:7.3673.5257.00=?==l l x μ

长细比3314.117

.367≈==

i

l

μλ

由表4-2得:=?0.957 3.强度计算 3.1主支强度计算:

单独将立柱作为独立体考虑,因弯矩没有直接作用在平面内,立柱的强度计算可以简化为轴心受压计算:

)

/(1900)/(6.93)

/(93699

92698222cm kg f cm kg cm N f A N =≤=≈=

≤=

σ

整体稳定性校核:

())

(18458000)(184587

.36712287

2060014.32

22

2N kN l EI

N Ey =≈??==

μπ 1=my β

2

22.1900).(4.359)

.(3594)

18458000

92698

957.01(7561967600

99

957.092698

)1(com kg cm kg cm N N N W M

A N Ey

my <≈≈-+

?=

-+?

β?

刚度校核:

[]15033z max =≈=λλλ<

结论:支腿主支能满足强度要求也能满足稳定性要求,结构可用。 3.2分支强度校核

根据上节受力分析,B 、C 斜撑的轴向力B 支受力大于C 支,且材料相同,所以只需校核B 支的强度。

在弯矩作用平面内,下端为固定支柱,上端为铰支柱,且中上端有侧支承,截面的有关数据如下:

主支截面为φ219×6,截面积A=40.15cm 2,惯性矩I x =2279cm 4,,截面系数W nx =208.1 cm 3,回转半径i x =7.5cm 。

钢材为Q235-A 。按第3组钢材的设计强度f=1900kg/cm 2。 3.2.1截面几何性质计算: 斜撑的计算长度:

支腿实际长度:5698=l

计算长度系数:根据支腿结构下端固定,上端铰接,查表得7.0=μ, 支腿的计算长度:3998.5697.00=?==l l x μ

长细比535.7399

≈==

i l

μλ

由表4-2得:=?0.907 3.2.2主支强度计算:

单独将斜撑作为独立体考虑,因弯矩没有直接作用在平面内,立柱的强度计算可以简化为轴心受压计算:

)

/(1900)/(4.92)

/(92415

.4037111222cm kg f cm kg cm N f A N =≤=≈=

≤=

σ

整体稳定性校核:

())

(2908000)(29083992279

2060014.32

22

2N kN l EI

N Ey =≈??=

=

μπ 1=my β

2

22.1900).(2.495)

.(4952)

2908000

37111

907.01(1.208808900

15

.40907.037111

)1(com kg cm kg cm N N N W M

A N Ey

my <≈≈-+

?=

-+?

β?

刚度校核:

[]15053z max =≈=λλλ<

结论:支腿斜撑能满足强度要求也能满足稳定性要求,结构可用。

制梁台座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成贵铁路客运专线翠屏制梁场主要承担366孔32米、70孔24米,共436孔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预制任务。根据箱梁预制、架设工期要求,制梁按月产33孔的生产能力,制梁按5天一个循环进行配置,梁场设置5个32m 制梁台座,1个24m 共用台座,共设置6个制梁台座以满足施工生产要求。 二、方案简介

24米制梁台座设置按简支结构进行设置,设置两个承台,承台尺寸:5.8m ×2.4m ×1.2m ,每个承台下设6跟管桩,桩径0.4m ,施工打入桩长应不小于设计桩长。设置条形垫梁基础。中部条形基础下铺设30cm 细石渣碾压密实后再浇筑条基,条形基础按25m 设置(模型总长25m),为避免承台两端与中间换填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条形基础底板设置整板基础,长21.06m ,宽5.8m ,厚度为0.4m ;条形基础共设三条,高0.8m ,长25m ,宽两边为0.6m ,中间宽为0.5m 。制梁台座均采用C30砼,制梁台座配筋按构造配筋满足要求。

两端承台断面结构尺寸(具体见制梁台座总布置图)

32米制梁台座设置按简支结构进行设置,设置两个承台,承台尺寸:6.2m ×2.5m ×1m,设置条形垫梁基础。中部条形基础下铺设30cm 细石渣碾压密实后再浇筑条基,条形基础按33m 设置(模型总长33m),为避免承台两端与中间换填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条形基础底板设置整板基础,长29.06m ,宽5.8m ,厚度为0.4m ;条形基础共设三条,高0.8m ,长25m ,宽两边为0.6m ,中间宽为0.5m 。制梁台座均采用C30砼,制梁台座配筋按构造配筋满足要求。

两端承台断面结构尺寸(具体见制梁台座总布置图)

三、计算采用原材料及有关数据

1、两端承台、条形基础垫梁、等级采用C30标号,砼弹性模量:E=MPa 41000.3 。

2、中间条形基础根据地质情况进行换填夯实,地基承载力达到300KPa 。

3、管桩采用PHC-AB400(95)。

四、设计荷载

24米梁制梁台座 1、预制箱梁重5699KN

2、模板及支撑系统重750KN (内模按500KN 计算,外模按250KN 计算);

3、一个承台自重417.6KN ;

4、垫梁重:2071.5KN ;

5、施工荷载:300KN

6、桩承受外荷载:

预制箱形梁重:

KN G 5.284925699

1==

模板及施工荷载:

KN G 8.100)300750(254

.22=+=

承台上垫梁重:

KN G 9.1985.2071254

.23=?=

承台重量:KN G 6.4174= 土的平均容重19kN/m3

承台顶总荷载:KN G G G G 2.31499.1988.1005.2849

321=++=++= 每根桩桩顶承受荷载为:KN G G N 5.59466

.4172.3149642=+=+=

32米梁制梁台座 1、预制箱梁重7376KN

2、模板及支撑系统重975KN (内模按650KN,外模按300KN 算);

3、一个承台自重387.5KN ;

4、垫梁重:2807.5KN ;

5、施工荷载:300KN

6、地基承受外荷载:

预制箱形梁重:

KN G 368827376

1==

模板及施工荷载:

KN G 90)300975(344

.22=+=

承台上垫梁重:

KN G 6.5025.2807345

.23=?=

承台重量:KN G 5.3874= 土的平均容重19kN/m3

承台顶总荷载:KN G G G G 5.3984

5.206903688321=++=++= 地基承载力Pa :kPa S G G Pa 1.2825.155

.3873984.54=+=+=

五、垫梁部分

1、中间段垫梁分析

该部分垫梁在张拉前工况时工作,与两端垫梁共同承受上部所传递下来的均布荷载。由于该段垫梁直接支承在经过换填并分层夯实后的地基上,并且在施工垫梁前还可进行预压处理,将该部分地基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垫梁下基础可视为匀质的。因此本段垫梁作为弹性地基梁考虑时其仅起着传递荷载的作用,按照构造要求进行配筋,砼标号采用C30。

24米梁制梁台座梁底地基承载力验算如下:

kPa kPa P 200][41.9206

.218.58

.506.294.02524/06.21)3005.207121007000(=<=????+?+++=

σ 满足要求。

32米梁制梁台座梁底地基承载力验算如下:

kPa kPa P 200][94.11406

.298.58

.506.294.02533/06.29)3005.280725009000(=<=????+?+++=

σ 满足要求。 2、承台部分垫梁

该部分垫梁,主要考虑其在张拉后的工况下工作情况,由于在张拉后整个24米(32米)箱梁在距离垫梁端部约2米左右的位置将形成两个集中力(实际上为均布荷载,为简化计算而考虑为集中力,偏于安全),该集中力将通过该处的底模传递到垫梁上,为了使该集中荷载不至于对垫梁形成局部承压,施工时该处底模应将槽钢加密布设,垫梁与槽钢间再铺一层钢板,使荷载扩散后再传递到垫梁上。以32米制

梁台座计算

⑴梁肋抗压计算

假定垫梁中间肋所承受的荷载为:()KN

N 60090002.031

=??=,

再假定经过扩散后的承压面积为:2

04.02.02.0m S =?=

[]MPa R MPa Pa S N P a 5.220.151********.06003=<=?===

,满足要求。

⑵桩顶处的局部压应力验算 采用公式m j

a c i R A P γβ/≤验算

c

d A A /=β

c A ——局部承压面积,223.140.20.126c A m =?=

d A ——局部承压时的计算面积

223.140.6 1.13d A m =?=

3

β===

66ln 01.3/ 1.3 1.0311.5100.126/1.1510ld s cd F f A r KN ηβ==?????=?

根据前面计算,桩顶最大竖直作用力N=5343KN<5*106KN,局部承压满足要求。 ⑶桩对承台冲剪验算

按公式j j

m

m i R u P t γ?≥

0进行验算

22

1u u u m +=

1u ——承台内桩顶周长,采用破桩头联结是按喇叭口周长计,以主筋伸入0.7米高,与竖直方向成18°角计算

1 3.140.487 1.53u m =?=

2u ——承台顶面受桩冲剪后预计破裂面周长,破裂线按桩身伸入承台5cm 以35°向上扩展计算

2 3.140.47 1.48u m =?=

12 1.53 1.48

1.5122m u u u m ++=

==

m R u P j j m i 0.321021.151.1105.8906

30=???=?γ

现桩顶到承台顶实际距离1.2-0.05=1.15m 〉0.32m ,满足要求。 ⑷承台抗剪强度验算

根据抗剪计算为C30砼时公式:

m j

j i i s R A

p m γψγ≤1

公式中,m s γγψ、、1均取1.0 当为C30砼时,

a

j j MP R 0.2=

kN

R A kN p m m

j

j i i S 13920100.20.12.18.51068665.89020.10.131=????=≤=????=γψγ根据上述计算,承台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六、桩基础部分

1、根据地勘资料:中风化泥质砂岩岩体较完整,工程性能较好。制梁台座桩基设计为端承桩,嵌入中风化基岩1m 。

(1)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

c c p y R f A f Ag ?ψ=+

桩基为轴心受压,及 1.0?=

灌注桩为PHC-AB400(95)管桩,则:1c ψ=

1.0116.70.12661

2.6/890.5/0.1267.06R Mpa P A Mpa =????=>== 单桩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2)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uk sk rk Q Q Q =+

sk Q 为土的总极限侧阻力,由于桩长不长,暂不考虑侧摩擦力的影响。

rk rk p

Q f A ζ=为嵌岩段总极限阻力。

rk f 为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根据地勘资料取4Mpa 。

ζ为嵌岩段侧阻及端阻综合系数。查表取0.95。

60.954100.12662872.8890.5uk sk rk rk p Q Q Q f A kN kN ζ=+==????=>

根据上述计算,单桩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 七、沉降计算

由于地表土层粘土在场地平整已经全部挖掉,受力处为中风化泥质砂岩,理论上无沉降量。

1.翠屏制梁场--配筋计算

以制梁台座为例,钢束未张拉时,台座受力近似于一弹性地基梁。考虑纵向预应力钢束张拉时由于施加在台座上的纵向力的影响,制梁台座两端受到挤压而形成近似于多跨连续体系的受力结构。下面按连续体系计算制梁台座的配筋。

32m 跨的简支梁梁体计算重量约为737.6t ,中间段制梁台自重按25kN/m 3考虑, 考虑钢束张拉影响、地基梁的多点支撑作用,计算所得的的轴力为29075kN ,弯矩为8974kNm 。

按顶、底板区域配置?16mm的钢筋计算,根据换算,配筋面积约为上区2800mm 2,下区6000mm 2。

截面为3腹板条肋截面,近似按工字型截面考虑,上翼缘板宽度与腹板同宽。 据此按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检算,则有: 强度检算 计算资料数据:

截面尺寸b=1.700m 、h=2.000m 、bi=5.800m 、bi'=1.700m 、hi=0.500m 、hi'=1.200m 构件的计算长度L0=5.0000m

截面内力:N= 13075.0000KN , M=7274.0000KN 安全系数:K= 2.00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n=10.00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h= 32000000.00KPa

截面所配钢筋面积:受拉区Ag=0.006000m^2 受拉区Ag'=0.002800m^2

钢筋重心至截面边缘距离:受拉区a=0.075000m 受拉区a'=0.075000m

换算截面的面积(计入混凝土全截面及钢筋):

A0=5.538000m^2

截面边缘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计入混凝土全截面及钢筋):

受压区y2=S/A0=1.282972m

受拉区y1=h-y2=0.717028m

换算截面对其重心轴的惯性矩(计入混凝土全截面及钢筋):

I0=1.961016m^4

受压区核心距:K2=I0/(A0*y1)=0.493847m

混凝土全截面(不包括钢筋)惯性矩:Ih=1.8954 (m^4)

偏心距: e0=M/N=7274.0000/13075.0000=0.5563 (m)

刚度修正系数:

α=0.1/(0.2+e0/h)+0.16=0.1/(0.2+0.5563/2.0000)+0.16=0.3691

偏心增大系数:η=1/(1-KN/(α*л^2*Eh*Ih/l0^2))

=1/(1-2.0000*13075.0000/(0.3691*

3.141593^2*32000000.0000*1.8954/5.0000^2))

=1.0030

修正偏心距: e'=η*e0=1.0030*0.5563=0.5580 (m)

e'=0.5580 > K2=0.4938 属于大偏心受压

受压边缘距N作用点距离:

g=e'-h/2=0.5580-2.0000/2.0=-0.4420 (m)

受压钢筋距N作用点距离:

eg'=e'-h/2+a'=0.5580-2.0000/2.0+0.0750=-0.3670 (m)

受拉钢筋距N作用点距离:

eg=e'+h/2-a=0.5580+2.0000/2.0-0.0750=1.4830 (m)

计算三次方程参数:

p=6/b*(hi'*(bi'-b)*(g+hi'/2.0)+n*Ag'*eg'+n*Ag*eg)-3g^2=-0.3084

q=-6/b*(hi'*(bi'-b)*(g^2+g*hi'+hi'^2/3)+n*Ag'*eg'^2+n*Ag*eg^2)+2g^3

=-0.6518

将参数代入方程,得三次方程:

y^3+(-0.3084)y+(-0.6518)=0

解方程得:y=0.9849 (m)

由此得:x=y-g=0.9849--0.4420=1.4270 (m)

满足条件hi'≤X≤h-hi 中性轴位于腹板中:

换算截面(不计受拉混凝土)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I0'=1.712552

混凝土正应力为:

σh=N*y*x/I0'= 10.7304 (Mpa)<=[σb]=11.2000MPa 【通过】

受压钢筋应力为:

σg'=n*σh*(x-a')/x

=101.6643MPa<=[σs]=180.0000MPa 【通过】

受拉钢筋应力为:

σg=n*σh*(h-x-a)/x

=37.4519MPa<=[σs]=180.0000MPa 【通过】

裂缝宽度检算

钢筋表面形状影响系数:K1=0.80

荷载特征影响系数:K2=1+α*M1/M+0.5*㎡/M=1.50

与受拉钢筋相互作用的受拉混凝土面积Acl=0.255000000㎡

单根钢筋的截面积Asl=0.000201062㎡

考虑成束钢筋的系数β=1.00

受拉钢筋有效配筋率:μz=(β1*n1+β2*n2+β3*n3)*Asl/Acl=0.023529 中性轴至受拉边缘的距离与中性轴至受拉钢筋重心的距离之比r=1.1506 受拉钢筋的直径d=16mm

受拉钢筋重心处的应力σs=37.452MPa

钢筋的弹性模量Es=210000 MPa

裂缝宽度ωf=K1*K2*r*σs*(80+(8+0.4*d)/√μz)/Es=0.15282mm

稳定性计算:

截面面积=5.450000m^2

构件的长细比L0/r=5.000/0.590=8.478

纵向弯曲系数:ψ=1.00

总钢筋面积:As'=0.006000+0.002800+0.000000+0.000000=0.008800m^2

钢筋计算强度与砼抗压极限强度之比:m=14.90

混凝土压应力为:σc=N/(ψ*(Ac+m*As'))

13075.000/(1.000*(5.450000+14.90*0.008800))

=2.3427 (Mpa)<=[σa]=9.0000MPa 【通过】

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满足要求。

2.翠屏制梁场--存梁台座扩大基础检算

双层存梁台座,每片梁重900t,台座容重按25kn/m3,根据台座传力需要确定的尺寸详见计算图纸,则每侧台座承受重量为900+158.4=1058.4t,1058.4*10/45.12=234.57kpa,根据地勘报告资料,强风化层的承载力为250kpa,故存梁台座基底承载力按不小于250kpa控制。

3.翠屏制梁场--存梁台座桩基础检算

以存梁台座桩基础为例,根据作用荷载换算的桩基承载力要求为1250KN

设计桩长满足要求

基础拉梁的计算

基础拉梁的计算 1、基础拉梁有别于基础梁,基础拉梁一般在下列设置情况设置: 1)有抗震设防要求且基础埋置深度不一致时; 2)地基土质分布不均匀时; 3)相邻柱荷载相差悬殊时; 4)基础埋深较大时; 5)结构工程师认为有必要设置的其他情形。 2 、基础拉梁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柱下端弯矩,调节不均匀沉降等。拉梁上面无墙体时, 没有地基反力的作用。中低层建筑,基础埋深较浅,宜设在基础顶面;多层建筑,宜结 合基础实际埋置深度等具体情况而定。 3、基础拉梁设计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取基础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0.08~0.15)Nmax ,作为基础 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 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另一种是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 负弯矩筋有1/2 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如拉梁承托隔墙或 其他竖向荷载,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上述两种计算方法至一所得之内力组 合计算。 拉梁截面宽度大于等于0.03L~0.04 L,高度大于等于0.05L~ 0.067L。如按0.1Nmax 法计算,配筋应上下相同,且不少于615mm2。 此外,当拉梁承受底层墙体荷载时,不管采用上述何种方法计算的,都必须对基础拉梁 另行按“梁”或“连续梁”进行验算。 1.独立基础不一定要设拉梁,跟地基土质的均匀性和地面的刚度有关。土质均匀,采用刚性地面时,对柱子侧向有可靠支承时可以不加拉梁。 2.计算方法: (1).仅为加强基础的整体性。调节各基础间的不均匀沉降,消除或减轻框架结构对沉降的敏感性。 取拉梁拉结的各柱轴力较大者的1/10,按受拉计算配筋,钢筋通长,按受压计算稳定; 此时基础按偏心受压基础考虑。基础上土质较好时,建议采用该方法 (2).用拉梁平衡柱底弯矩。 按受弯构件计算,考虑到柱底弯矩的方向的反复性,钢筋通长。 此时基础按中心受压基础考虑。 (3).上两相并兼承托首层墙体或其他竖向荷载。 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上两种结果之一组合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拉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面,其梁顶标高与基础顶面标高相同,当拉梁底标高高于基础顶面时,应避免在拉梁与基础之间形成短柱;当拉梁距基础顶面较远时,拉梁应按拉梁层(无楼板的框架楼层)进行设计,并参与结构整体计算,抗震设计时,拉梁应按相应抗震等级的框架梁设置箍筋加密区。 地圈梁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可能发生的不均匀沉降,加强基础的整体性,也使地基反力更均匀点,同时还具有圈梁的作用和防水防潮的作用同时条形基础的埋深过大时,接近地面的圈梁

30+45+30m预应力连续梁计算书

30+45+30米连续梁计算书 一、预应力钢筋砼上部结构纵向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本计算书是针对标段中的30+45+3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桥宽为9.5m,采用单箱单室,单侧翼板长2.5米;梁高为1.6~2.3米,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型变化。 箱梁腹板采用斜腹板,腹板的厚度随着剪力的增大而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箱梁边腹板厚度为50~70cm。箱梁顶板厚22cm。为了满足支座布置及承受支点反力的需要,底板的厚度随着负弯矩的增大而逐渐从跨中向支点逐渐加大,厚度为22~35cm。其中跨跨中断面形式见图1.1,支承横梁边的截面形式见图1.2。结构支承形式见图1.3。主梁设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j15.24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X105 MPa,公称面积为140mm2。预应力钢束采用真空吸浆工艺,管道采用与其配套的镀锌金属波纹管。纵向钢束采用大吨位锚。钢束为19?s15.24的钢绞线,均为两端张拉,张拉控制应力为1339MPa。 图1.1 中跨跨中截面形式

图1.2 横梁边截面形式 图1.3 结构支承示意图 (二)设计荷载 结构重要性系数:1.0 设计荷载:桥宽9.5米,车道数为2,城-A汽车荷载。 人群荷载:没有人行道,所以未考虑人群荷载。 设计风载:按平均风压1000pa计, 地震荷载:按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 温度变化:结构按整体温升200C,整体温降200C计,桥面板升温140C,降温70C。基础沉降:桩基础按下沉5mm计算组合。 其他荷载: (三)主要计算参数 材料:C50砼; 预应力钢束: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标准强度fpk=1860MPa,抗拉设计强度fpd=1260MPa,抗压设计强度fpd=390Mpa。

梁场台座计算书

汉宜铁路32m预制T梁梁场 台座及基础 设计计算书 计算: 复核: 2008年11月25日

汉宜铁路客运专线梁场采用短线方式存梁,本计算书分别对制梁台座、存梁台座及其基础设计进行验算。 一、设计验算依据 1.《汉宜铁路荆州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汉宜铁路潜江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5.《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TB10002.5-2005 8. 制梁、存梁台座相关设计图纸 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10.《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JTJ 290-98 二、验算容 1、荆州梁场制梁台座检算: (1)制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扩大基础承载力检算。 2、荆州梁场存梁台座检算: (1)存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扩大基础承载力和沉降检算。 3、潜江梁场制梁台座检算: (1)制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基础承载力检算。 4、潜江梁场存梁台座检算: (1)存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基础承载力和沉降检算。 三、荆州制梁台座计算

1、设计资料 该区制梁台座采用扩大基础的形式:台座底为1m的换填碎石土,其下为可~硬塑状态的粘土(持力层)。台座底在两端宽2.9m,中部宽1.88m。 地质情况参见《汉宜铁路荆州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制梁台座按最大梁重(边梁)146.31t计算,考虑模板自重及其它附加荷载80t,共计台座最大受力226.31t。 2、计算模型的建立 对制梁台座地上和地下部分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采用弹性地基梁的方法。根据地质报告及台座设计图,选取台座底的基床系数为40000KN/m3。其受力机理及工况如下: 由底模传下的混凝土荷载传递至换填的碎石土层,再传递到底下的粘土持力层。 荷载工况1:T梁刚浇注完毕,上部荷载为T梁混凝土重及模板等附加荷载,最大荷载合计2263.1KN;此时的荷载基本是均匀分布在台座上。 荷载工况2:模板拆除,拉完预应力钢束,上部荷载就T梁重1463.1KN。此时,预应力作用使梁体向上起拱,梁体中部脱离台座,使得支座附近受力变大 ——T 梁重由台座两端部分承担。 计算模型如下: 模型立面图 模型等视图 3、制梁台座计算结果

T梁台座计算书

T梁台座验算 1 30mT梁台座验算 1.1 参数 地基为94区路基,承载力取[f a0]=200KPa 30米T梁自重90T,G1=90×9.8=882KN 30米T梁模板预估重28T,G2=28×9.8=274.4KN 砼施工时人力荷载,按8人计,G3=8×0.075×9.8=5.9KN; 台座扩大基础尺寸:长31m,宽1.2m,厚0.25m 台座尺寸:长31m,宽0.6m,厚0.3m 台座及基础体积,V=31×(0.6×0.3+1.2×0.25)=14.88m3 台座及基础重力,G4=14.88×2.6×9.8=379.14KN 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15MPa(依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330页) C2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10MPa 1.2 台座地基承载力验算 在整个T梁施工过程中,整体对地基的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在混凝土浇筑之时,所以总的对地基的压力最大值为: F max=G1+G2+G3+G4=882+274.4+5.9+379.14=1541.44KN 对每平米地基的压力为: f=F max A = 1541.44 31 =49.72KN m2 ?=49.72KPa<[f a0]=200KPa 所以,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1.3 拉前台座受力验算 (1)上层台座验算 上层台座混凝土为C30,[f cd]=15MPa 30米T梁拉前与台座的接触最小长度:L=29.3m 台座宽度:B=0.6m 拉前T梁对台座的压力大小为F1=G1=882KN f1=F1 1 = F1 = 882 =50.17KPa=0.0502MPa<[f cd]=15MPa 所以,拉前台座受力满足要求。 (2)下层台座基础验算 下层台座基础混凝土为C20,[f cd]=10MPa

30m箱梁模板计算书

中铁三局五公司右平项目 30m箱梁 模板计算书 山西昌宇工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部 2015年11月21日

30米箱梁模计算书 本工程所用30m箱梁,梁底模板直接采用混凝土台座,不再另行配置底模板。 1.砼侧压力计算 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F=0.22γ c t β 1 β 2 V1/2 F=γ c 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 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6 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h=3.5小时。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取27方/h,即27/25/1=1.08 m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取1.4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110—150mm时,取1.15。此处取1.15, F=0.22γ c t β 1 β 2 V1/2 =0.22x26x3.5x1x1.15x1.081/2 =24kN/m2 F=γ c H =26x1.4=36.4kN/ m2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24kN/ 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4 kN/ m2,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F=24x1.2+4x1.4=34.4 kN/ m2,取为35 kN/ m2 有效压头高度:H0=35/26=1.35m 2.面板验算(6mm钢板) 最大跨距: l=300mm, 每米长度上的荷载:q=FD=35x0.8=28KN/m。D为背杠的间距

龙门吊轨道基础计算书

附件一 1 预制梁场龙门吊计算书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本项目预制梁板形式多样,分别为预制箱梁、空心板及T梁,其中最重的是30m 组合箱梁中的边梁,一片重达105t。预制梁场拟采用两台起吊能力为100t的龙门吊用于预制梁的出槽,其龙门吊轨道之间跨距为36.7m。 1.1.2地质情况 预制梁场基底为粉质粘土。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中碎石土的变形模量E0=29~65MPa,粉质粘土16~39MPa,考虑最不利工况,统一取粉质粘土的变形莫量E0=16 MPa。临建用地经现场动力触探测得实际地基承载力大于160kpa。 1.2基础设计及受力分析 1.2.1龙门吊轨道基础设计 龙门吊轨道基础采用倒T型C30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底部宽80cm,上部宽40cm。每隔10m设置一道2cm宽的沉降缝。基础底部采用8根Φ16钢筋作为纵向受拉主筋,顶部放置4根Φ12钢筋作为抗负弯矩主筋,每隔40cm设置一道环形箍筋。,箍筋采用HPB235Φ10mm光圆钢筋,箍筋间距为40cm,具体尺寸如图1.2.1-1、1.2.1-2所示。

图1.2.1-1 龙门吊轨道基础设计图 图1.2.2-2 龙门吊轨道基础配筋图 1.2.2受力分析 梁场龙门吊属于室外作业,当风力较大或降雨时候应停止施工。当起吊最重梁板(105t)且梁板位于最靠近轨道位置台座的时候为最不利工况。

图1.2-1 最不利工况所处位置 单个龙门吊自重按G1=70T估算,梁板最重G2=105t。起吊最重梁板时单个天车所受集中荷载为P,龙门吊自重均布荷载为q。 P=G1/2=105×9.8/2=514.5KN (1-1) q=G2/L=70×9.8/42=16.3KN/m (1-2)当处于最不利工况时单个龙门吊受力简图如下: ` 图1.2-3 龙门吊受力示意图 龙门吊竖向受力平衡可得到: N1+N2=q×L+P (1-3)取龙门吊左侧支腿为支点,力矩平衡得到: N2×L=q×L×0.5L+P×3.5 (1-4)由公式(1-3)(1-4)可求得N1=869.4KN,N2=331.1KN 龙门吊单边支腿按两个车轮考虑,两个车轮之间距离为6m,对受力较大支腿进行分析,受力简图如下所示:

基础梁计算书

地基梁计算(一) (取最大线荷载计算)一、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 构件编号: LL-1 混凝土: C30 主筋: HRB400 箍筋: HRB400 纵筋合力点边距as(mm): 35.00 指定主筋强度:无 跨中弯矩调整系数: 1.00 支座弯矩调整系数: 1.00 (说明:弯矩调整系数只影响配筋) 自动计算梁自重:是 恒载系数: 1.20 活载系数: 1.40 二、荷载数据 荷载工况1 (恒载): 三、内力及配筋 1. 弯矩图 2. 剪力图

3. 截面内力及配筋 0支座: 正弯矩 0.00 kN*m, 0.00 kN*m, 负弯矩 剪力 166.23 kN,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上钢筋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下钢筋 裂缝 0.00mm 1跨中: 正弯矩 39.18 kN*m, 负弯矩 0.00 kN*m, 剪力 -256.90 kN, 挠度 0.07mm(↓), 位置:跨中 裂缝 0.05mm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上钢筋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下钢筋 : f8@200(4), 实际面积: 1005.31 mm/m, 计算面积: 749.05 mm/m 22箍筋 1支座: 正弯矩 0.00 kN*m, 位置 : 0.00m 负弯矩 54.40 kN*m, 位置 : 0.00m 剪力左 -256.90 kN, 位置: 1.20m 剪力右 226.67 kN, 位置: 0.00m : 6f14, 实际面积 :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上钢筋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下钢筋 裂缝 0.07mm 2跨中: 正弯矩 18.46 kN*m, 位置: 0.64m 负弯矩 0.00 kN*m, 位置: 0.00m 剪力 226.67 kN, 位置 : 0.00m 挠度 0.07mm(↓), 位置:跨中 裂缝 0.02mm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上钢筋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下钢筋 : f8@200(4),实际面积: 1005.31 mm/m, 计算面积: 749.05 mm/m 22箍筋 2支座: 正弯矩 0.00 kN*m, 负弯矩 36.27 kN*m, 剪力左 -196.45 kN, 剪力右 196.45 kN,

(参考资料)32m预制箱梁计算书

32m 预制箱梁计算书 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1. 标准及规范 1.1.1. 标准 ?跨径:桥梁标准跨径30m ; ?设计荷载:公路-I 级(城-A 级验算); ?桥面宽度:(路基宽26m ,城市主干路),半幅桥全宽13m ,0.5m (栏杆)12.25m (机动车道)+0.5/2m (中分带)=13m 。 ?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环境类别一类。 1.1.2. 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简称《通规》)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预规》)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1.3. 参考资料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桥梁上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 1.2. 主要材料 1)混凝土:预制梁及现浇湿接缝、横梁为C50、现浇调平层为C40; 2)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钢绞线15.2s φ,1860pk f MPa =,51.9510p E Mpa = × 3)普通钢筋:采用HRB400,400=sk f MPa ,5 2.010S E Mpa =× 1.3. 设计要点 1)预制组合箱梁按部分预应力砼A 类构件设计; 2)根据小箱梁横断面,采用刚性横梁法计算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将小箱梁简化为单片梁进行计算,荷载横向分配系数采用刚性横梁法计算。 3)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值0.75σ=con pk f ,混凝土强度达到90%时才允许张拉预

应力钢束; 4)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时张拉锚固龄期为7d; 5)环境平均相对湿度RH=80%; 6)存梁时间不超过90d。 2.标准横断面布置 2.1.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2.2.跨中计算截面尺寸

曲阜制梁场基础设计计算书(08.5.17)

曲阜制梁场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通桥(2005)2322-Ⅱ、通桥(2005)2322-Ⅴ、通桥(2005)2322-Ⅰ; 2、《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J464-200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1-2005) 6、《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99) 7、《350km/h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9、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京沪客运专线1#制梁场地质资料 10、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勘察设计研究院京沪高速铁路JHTJ-3标五工区曲阜市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荷载 1、箱梁重量:32m箱梁8600 kN,24m箱梁6700 kN; 2、底模重量:300 kN考虑; 3、内模重量:700 kN 考虑; 4、外模模板:900 kN,其中10%重量由制梁台座支承,90%重量由两侧地面支承; 5、施工机具及人员:按箱梁顶板面积0.5kN/m2,顶板宽13.4; 6、蒸养棚罩:50 kN。 三、梁场内岩土工程性质 根据梁场地址勘察报告,该场地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地层结构相对复杂,场地土上部为新近沉积形成,土质分布较均匀,地层连续分布性较好,厚度仅局部不均匀;下部为新近沉积的砂岩、泥岩,因沉积时代较晚,岩层半成岩状,较软弱,东侧制梁区及存梁区场地下砂岩、泥岩的厚度分布不均匀,呈波浪形分布,西侧存梁区及提梁区场地下相对较均匀。

500×600梁模板计算书

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0.6)+1.4×2, 1.35×(0.1+(24+1.5)×0.6)+1.4×0.7×2]×1=20.48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6]×1=18.71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kN/m q2=(G1k+ (G2k+G3k)×h)×b=[0.1+(24+1.5)×0.6]×1=15.4kN/m 1、强度验算 M 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18.71×0.122+0.121×1.76×0.122=0.03kN·m σ=M max/W=0.03×106/37500=0.9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32qL4/(100EI)=0.632×15.4×1254/(100×9898×281250)=0.009mm≤[ν]=l/400=125/400=0.31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0.393 q1静l +0.446 q1活l=0.393×18.71×0.12+0.446×1.76×0.12=1.02kN R2=R4=1.143 q1静l +1.223 q1活l=1.143×18.71×0.12+1.223×1.76×0.12=2.94kN R3=0.928 q1静l +1.142 q1活l=0.928×18.71×0.12+1.142×1.76×0.12=2.42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0.393 q2l=0.393×15.4×0.12=0.76kN R2'=R4'=1.143 q2l=1.143×15.4×0.12=2.2kN R3'=0.928 q2l=0.928×15.4×0.12=1.79kN 五、小梁验算

30m简支箱梁计算书

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计算书 一、主要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城市支路,双向四车道 2、桥面宽度:3m人行道+0.25m路缘带+2x3.5m车行道+0.5m双黄线+2x3.5m 车行道+0.25m路缘带+3m人行道=21m 3、荷载等级:汽车-80级 4、设计时速:30Km/h 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 6、设计基准期:100年 二、计算依据、标准和规 1、《厂矿道路设计规》(GBJ22-87)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三、计算理论、荷载及方法 1、计算理论 桥梁纵向计算按照空间杆系理论,采用Midas Civil2012软件计算。 2、计算荷载 (1)自重:26KN/ m3 (2)桥面铺装:10cm沥青铺装层+8cm钢筋混凝土铺装 (3)人行道恒载:20KN/ m (4)预应力荷载:

采用4束5φs15.2和6束4φs15.2 fpk=1860MPa钢绞线,控应力1395MPa。(5)汽车荷载: 本桥由于是物流园区部道路,通行的重车较多,本次设计考虑《厂矿道路设计规》(GBJ22-87)汽车-80级,计算图示如下: 根据图示,汽车荷载全桥横桥向布置三辆车。 冲击系数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4.3.2条考虑。 (6)人群荷载:3.5 KN/ m2 (7)桥面梯度温度: 正温差:T1=14°,T2=5.5° 负温差:正温差效应乘以-0.5 3、计算方法

(1)将桥梁在纵横梁位置建立梁单元,然后采用虚拟梁考虑横向刚度,以此来建立模型。 (2)根据桥梁施工方法划分为四个施工阶段:架梁阶段、现浇横向湿接缝阶段、二期恒载阶段、收缩徐变阶段。 (3)进行荷载组合,求得构件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时的应力、力和位移。(4)根据规规定的各项容许指标。按照A类构件验算是否满足规的各项规定。 四、计算模型 全桥采用空间梁单元建立模型,共划分为273节点和448个单元。全桥模型如下图: 全桥有限元模型图 五、计算结果 1、施工阶段法向压应力验算 (1)架梁阶段 架设阶段正截面上缘最小压应力为1.0MPa,最大压应力为2.7MPa;正截面下缘最小压应力为12.0MPa,最大压应力为13.7MPa。根据《公路钢筋混凝

预制台座计算书

附件 预制及存梁台座计算书 一、30T箱梁梁台座受力计算 考虑最终30米箱梁梁预制时的静载作用主要包括台座自重G1、基础自重G2、钢模重量G3=280KN、箱梁重量G4=900KN四部分的重力。台座长度l=31m、宽度b=0.92m(按最大计算)、高度h=0.25m;台座基础长度L=31m,基础宽0.92m,厚度0.1m。端部长1.4m范围内埋置深度为0.6m,且宽1.6m(详情见方案图2)。 台座自重G1=lbh×25=178.3KN 基础面积S=1.4×1.6×2+28.2×0.92=30.4m2 基础自重G2=(1.4×1.6×0.6×2+28.2×0.1×0.92)×25=132.1KN 1、当30米T梁台座整体受力时地基承载力计算: N=G1+G2+G3+G4=1490.4KN,取为1500KN,取安全系数为1.1 则基底压力:P=1.1N/S=1.1×1600/30.4=58Kpa 2、30米T梁张拉两端受力时地基承载力计算: L=1.4m、b=1.6m S=2×1.4×1.6=4.48m2 N=G1+G2+G4=1210.4KN, 按照1250KN取值,取安全系数为1.1 P=1.1N/S=1250×1.1/4.48=307Kpa 故30m箱梁梁台座基础地基承载力需要大于307Kpa,方能满足施工要求。

二、40米T梁台座受力计算 考虑最终T梁预制时的静载作用主要包括台座自重G1、基础自重G2、钢模重量G3=420KN、T梁重量G4=1100KN四部分的重力。台座长度l=41m、宽度b=0.6m(按最大计算)、高度h=0.25m;台座基础长度L=41m, 中部基础宽B=0.6m,中部埋置深度0.1m,端部长1.8m 范围内埋置深度为0.6m,且宽1.6m。 台座自重G1=lbh×25=153.8KN 基础面积S=1.8×1.6×2+37.4×0.6=28.2m2 基础自重G2=(2×1.8×1.6×0.6+37.4×0.1×0.6)×25=142.5KN 1、当T梁台座整体受力时地基承载力计算: N=G1+G2+G3+G4=1816.3KN,按照1900进行取值,取安全系数为1.1 则基底压力:P=1.1N/S=1.1×1900/28.2=74.2Kpa 2、T梁张拉两端受力时地基承载力计算: l=1.8m、b=1.6m S=2×1.8×1.6=5.76m2 N=G1+G2+G4=1396.3KN,按照1400取值,并取安全系数为1.1 P=1.1N/S=1.1×1400/5.76=267.4Kpa 故40mT梁台座基础地基承载力需要大于267Kpa,方能满足施工要求。 3、40米T梁存梁区地基承载力计算 考虑最终30米箱梁梁存梁时的静载作用主要包括基础自重G1、箱梁重量G2=1800KN(双层)二部分的重力。台座长度l=3m、宽度

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型的选择

pkpm弹性地基梁5种模式的选择 pkpm弹性地基梁结构在进行计算时,程序给出了5种计算模式,现对这5种模式的计算和选择进行一些简单介绍。⑴按普通弹性地基梁计算:这种计算方法不考虑上部刚度的影响,绝大多数工程都可以采用此种方法,只有当该方法时基础设计不下来时才考虑其他方法。⑵按考虑等代上部结构刚度影响的弹性地基梁计算:该方法实际上是要求设计人员人为规定上部结构刚度是地基梁刚度的几倍。该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基础发生整体弯曲的程度。而上部结构刚度到底是地基梁刚度的几倍并不好确定。因此,只有当上部结构刚度较大、荷载分布不均匀,并且用模式1算不下来时方可采用,一般情况可不用选它。⑶按上部结构为刚性的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式3与模式2的计算原理实际上最一样的,只不过模式3自动取上部结构刚度为地基梁刚度的200倍。采用这种模式计算出来的基础几乎没有整体弯矩,只有局部弯矩。其计算结果类似传统的倒楼盖法。该模式主要用于上部结构刚度很大的结构,比如高层框支转换结构、纯剪力墙结构等。⑷按SATWE或TAT的上部刚度进行弹性地基架计算: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最理想,因为它考虑的上部结构的刚度最真实,但这也只对纯框架结构而言。对于带剪力墙的结构,由于剪力墙的刚度凝聚有时会明显地出现异常,尤其是采用薄壁柱理论的TAT软件,其刚度只能凝聚到离形心最近的节点上,因此传到基础的刚度就更有可能异常。所以此种计算模式不适用带剪力墙的结构。另外,设计人员在采用《JCCAD 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附录C中推荐的基床反力系数K时,该值已经包含上部刚度了,所以没有必要再考虑一次。⑸按普通梁单元刚度的倒楼盖方式计算:模式5是传统的倒楼盖模型,地基梁的内力计算考虑了剪切变形。该计算结果明显不同与上述四种计算模式,因此一般没有特殊需要不推荐使用。

m叠合梁计算书

目录 1.设计规范 (2) 2.结构设计 (3) 3.计算参数 (3) 4.计算结果 (5)

1.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4、《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公路桥涵钢结构与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061-2005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 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1、《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3、《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0 14、《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5、《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709-88 16、《中厚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2970-91 17、《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5-88 1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6-88 19、《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GB5188-98 20、《焊接用钢丝》GBH17-95 21、《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12470-90 22、《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14958-94 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 24、《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 25、《热喷涂金属件表面预处理通则》GB11373-89 26、《涂装前钢材料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GB8923-88 27、《涂装前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评定》GB/T13288-91 参考规范与标准

梁场台座计算书

汉宜铁路32m预制T梁梁场 台座及基 础 设计计算书 计算: 复 核: 2008年11月25日

汉宜铁路客运专线梁场采用短线方式存梁,本计算书分别对制梁台座、存梁台座及其基础设计进行验算。 一、设计验算依据 1.《汉宜铁路荆州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汉宜铁路潜江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8. 制梁、存梁台座相关设计图纸 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0.《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0-98 二、验算内容 1、荆州梁场制梁台座检算: (1)制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扩大基础承载力检算。 2、荆州梁场存梁台座检算: (1)存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扩大基础承载力和沉降检算。 3、潜江梁场制梁台座检算: (1)制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基础承载力检算。 4、潜江梁场存梁台座检算: (1)存梁台座受力和刚度检算; (2)基础承载力和沉降检算。 三、荆州制梁台座计算

1、设计资料 该区制梁台座采用扩大基础的形式:台座底为1m的换填碎石土,其下为可~硬塑状态的粘土(持力层)。台座底在两端宽2.9m,中部宽1.88m。 地质情况参见《汉宜铁路荆州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制梁台座按最大梁重(边梁)146.31t计算,考虑模板自重及其它附加荷载80t,共计台座最大受力226.31t。 2、计算模型的建立 对制梁台座地上和地下部分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采用弹性地基梁的方法。根据地质报告及台座设计图,选取台座底的基床系数为40000KN/m3。 其受力机理及工况如下: 由底模传下的混凝土荷载传递至换填的碎石土层,再传递到底下的粘土持力层。 荷载工况1:T梁刚浇注完毕,上部荷载为T梁混凝土重及模板等附加荷载,最大荷载合计 2263.1KN;此时的荷载基本是均匀分布在台座上。 荷载工况2:模板拆除,张拉完预应力钢束,上部荷载就T梁重1463.1KN。此时,预应力作用使梁体向上起拱,梁体中部脱离台座,使得支座附近受力变大 ——T 梁重由台座两端部分承担。 计算模型如下: 模型立面图 模型等视图 3、制梁台座计算结果

龙门吊轨道基础计算书

龙门吊轨道基础计算书 1.编制依据 (1)《基础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2)《吊车轨道的连接标准》(GB253); (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2.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江苏省江都至广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桥涵施工项目JG-JD-2标段,起自大桥互通,终于扬泰交界处,起讫点桩号为K980+400~K992+533.927,全长12.134km,途经大桥、浦头两镇。 本工程为既有高速“四改八”项目,目前路基宽度为26m,改扩建采用两侧各拼宽8m,路基宽42m。 本标段先张法空心板梁共428片,其中13m板梁16片,16m板梁400片,20m 板梁12片。后张法25mT梁24片,后张法30m箱梁64片(单片重93t)。 考虑施工场地、施工条件及预制梁总量,先张法空心板梁和后张法预制梁均采用外购成品梁;空心板梁梁场存梁能力满足施工要求,后张法预制梁梁场受施工场地限制,存梁能力较小;综上考虑,在X203跨线桥16#台尾附近设置存梁台座,存梁能力36片。 存梁区域龙门吊轨道基础长200m,龙门吊轨道基础中心间距16m,龙门吊轨道基础采用“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存梁区域共设有3个存梁台座,存梁台座可存梁36片(双层存梁)。 存梁区域投入2台60t龙门吊,跨度16m,龙门吊主承重梁采用桁架结构,长25m,支腿高度9m。单台龙门吊自重为27t。 3.设计说明 龙门吊走行轨道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采用倒T形截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龙门吊走行轨道采用龙门吊厂家设计要求采用的起重钢轨型号,基础设计中不考虑轨道与基础共同受力作用,忽略钢轨承载能力。基础按弹性地基梁进行分析设计。

基础梁相关及计算

基础梁 底板的计算。图2为基础梁的计算简图。基础梁除受梁上荷载作用外,有时还要考虑变温影响、边荷载作用等。对于半无限大、有限深地基上的常截面梁,在各种外荷载以及边荷载作用下,梁的内力、位移均已制成表格,以便工程设计中查用。 基础梁计算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地基模型求解地基反力。主要的地基模型如下。①文克勒模型:又称 基础梁

弹簧垫层模型。它假设地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与地基沉陷成正比。②半无限大弹性体模型:它假设地基是半无限大的理想弹性体。③中厚度地基模型:它假设地基为有限深的弹性层。④成层地基模型:它假设地基为分层的平面或空间弹性体。除①外,其余的模型,又称为连续介质地基模型。此外,有时还采用双垫层弹簧模型、各向异性地基模型等。在一些小型工程设计或初步设计中,有时直接采用地基反力直线分布假设,使反力的求解成为静定问题,计算大为简化。 基础拉梁与基础梁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独立基础拉梁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独立基础两个方向都会设基础梁,既可以提高基础整体性,也可以用来承担底层的墙体。请问大家一般基础梁是设在基础顶面,还是设在某个靠近正负零的标高处?如果是前者,那么在基础埋深较大时,不仅浪费底层墙体,而且会造成底层柱计算长度过大,导致底层的整体刚度较二层刚度之比过小。如果是后者,那么基础梁到基础顶之间的柱就非常有可能是短柱甚至超短柱了,可见过不少人这样设计,不知道为什么,规范是不提倡这样的啊。(基础梁就是基础拉粱,主要是为了提高基础整体性,应与基础相连. )现在许多住宅首层架空,此时仅在首层设梁,不再设基础梁。但七度及以上层数较多时,还是加基础梁为好(虽然有点浪费)。首层以下的柱当然按短柱处理。 基础梁最好与基础直接相连,第一种较好.原因如下: 1,基础梁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地震时各基础的变形,使基础能共同协调 工作,所以才按拉梁设计,因此是用来协调基础的,而不是协调柱子. 2,底层柱计算长度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较多的解决方法,不应该为了讲究柱的刚度值而牺牲基础梁的作用. 3,短柱问题十分明显,不用细说. 4,若必须按方案二做,结构的计算简图也应该取到基础顶面,所以方法二不提倡,其力学概念不明确. 5,若要减小柱的计算长度可以适当把基础顶面提高(对多层建筑

9米路宽30m连续箱梁下部结构计算书

桥涵通用图 30米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下部构造(路基宽9.0米,R=80m) 计 算 书 计算:汪晓霞 复核: 审核: 二〇一九年八月

第一部分基础资料 一、计算基本资料 1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 范》(JTG 3362-2018) 4)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桥面净空:净-8.0米 3汽车荷载:公路Ⅰ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 4材料性能参数 1)混凝土C30砼:墩柱、墩柱系梁, 主要强度指标: 强度标准值f ck=20.1MPa,f tk=2.01MPa 强度设计值f cd=13.8MPa,f td=1.39MPa 弹性模量E c=3.0x104Mpa 2)普通钢筋 a)HPB300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3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250MPa 弹性模量E s=2.1x105MPa b)HRB400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4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330MPa 弹性模量E s=2.0x105MPa c)HRB500钢筋其主要强度指标为: 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5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415MPa 弹性模量E s=2.0x105MPa 5主要结构尺寸 上部结构为2×30m~4×30m一联,现浇连续预应力箱形梁。每跨横向设2个支座。 桥墩墩柱计算高取10、15、17米,直径1.4、1.6米。因无法预计各桥的实际布置情况及地形、地质因素,墩顶纵向水平力,分别按2跨一联、3跨一联、4跨一联,墩柱取等高度及等刚度计算。应用本通用图时,应根据实际分联情况,核实桥墩构造尺寸及配筋是否满足受力要求。本次验算不含桩基计算。 二、计算采用程序 下部结构计算数据采用桥梁博士对上部结构的分析结果。 三、计算说明与计算模型 1.计算说明 计算中,外荷载数据取自上部结构电算结果。 2.桥墩计算模型 根据上部箱梁计算所得相关数据,进行手工计算。 第二部分墩柱计算结果 Ⅰ、墩柱计算 按2跨一联、3跨一联、4跨一联分别进行计算,一联两端为桥台,中间为双柱式墩桥台上设活动支座,桥墩墩顶均为盆式橡胶支座,一排支座为2个。桥墩墩柱D1=1.4、1.6m。 经核算2X30米箱梁下部因水平力(主要是制动力、离心力)过大,采用双圆柱墩无法满足受力要求,故墩柱形式拟采用花瓶墩,不进行本次双圆柱墩计算分析。经对3X30米及4X30米箱梁下部受力分析比较,以3跨一联下部构造双圆柱墩计

梁场台座基础计算书(最终版)(DOC)

梁场台座基础计算书(最终版)(DOC) 麻竹高速公路大悟段项目部

梁场预制(存)台座基础、龙门轨道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书 湖北省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大悟境段梁场预制(存)梁台座基础、龙门吊基础承载力验算书 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1

二〇一六年一月 湖北省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大悟境段梁场预制(存)梁台座基础、龙门吊基础承载力验算 书 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2 20m箱梁制梁台座基础承载力设计验算书 箱梁梁场制梁台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台座,台边预埋6#槽钢, 防止台座棱角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掉角现象,台座表面铺设厚度为 8mm钢板做为预制梁底模、施工时边棱角钢与台座钢筋焊接固定,台面钢板与边棱角钢焊接,台座厚度为30cm台座宽度90cm、台座两端由于预应力张拉后受力较大,为满足支承能力所以在台座两端3m范围内加深处理厚度为30cm。预应力张拉台须满足强度和刚度,台座及台座端头15cm×15cm的Φ12钢筋网片。 制梁台座相关计算如下: (1)荷载计算 按构件最大重量计算根据设计图纸最大构件为边跨边梁砼数量

为:21.6m3,钢筋重为6405kg,构件自重:21.6m3× 26kN/m3+6.405×10=625.65KN (2)台座砼强度计算 根据台座受力情况 台座可按竖向压力作用下受压构件计算 计算如下: 按均布线荷载计算:q1=625.65÷20= 31.283KN/m 台面砼强度为:σ=31.283KN÷0.90m2=34.758KPa 湖北省麻城至竹溪高速公路大悟境段梁场预制(存)梁台座基础、龙门吊基础承载力验算 书 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3台座砼设计为C30砼,其允许抗压强度为:[σ]=30MPa,σ<[σ]台座强度合格。 (3)台座下地基承载力计算 台座地基承受梁体砼自重和台座砼自重按均布荷载沿台座纵向线荷载为:q2=q1+(0.9×0.3×1)×26KN/m3 =31.283+7.02=38.303KN/m 计算地基承载力为:σ地=q2÷0.90=42.558KPa 要求台座下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故满足要求。 (4)台座两端砼强度和地基承载力计算 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因梁体张拉后梁体会起反拱,主要是台座两端受力最为不利,根据台座两端台座尺寸计算台座砼的强度和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