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发展认识.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邵 静
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
儿童画《向日葵》
梵高 《向日葵》
• 《马蒂斯夫人像》 马蒂斯(法) 《球迷》高孝然5岁
• 《吹乐器的人》毕加索
学会像儿童那样画画,却花费了我毕生 的时间。
儿童画的发展阶段
1.涂鸦期(一到四岁) 2.象征期(四到五岁) 3.图示期(五到九岁) 4.写实前期(九到十二岁)
涂鸦期
象 征 期
图
写
示
实
期
前
期
(一 )涂 鸦 期
特征:
1.能用紊乱不规则的线条、直线、波形线、圆形线。 2.是游戏中的涂鸦活动。 3.个体的最初绘画活动,是一种游戏,是一种快乐。
涂鸦期儿童美术教学注意:
1.绘画内容:选择合适幼儿的内容。例如小班幼儿对食物 感兴趣,可以以食物为题材,中班的幼儿喜欢动物,可以 以动物为题材。
2.美术材料:非笔工具的使用。指画所用的手指,直接用
头发绘画时的头发,沾颜料绘画的竹枝木棍,橡皮泥、碎纸胶 水,口红眉笔,树叶毛线等等,都可以运用到美术教学中来增 加儿童的学习兴趣。幼儿喜欢动手,这些工具可以满足他们随 时划、撕纸、玩泥,动手的愿望。
3.教学方式:游戏与绘画相结合。 让儿童在游戏的同时体验到绘画的乐趣。在生活中寻找
颜色并认识颜色。
4.时间与难度适宜性。
幼儿注意力只有10—20分钟,时间过长孩子注意力会不集中。 难度大的可以师生共同完成,也可以家长孩子一起完成。
(二) 象征期(4—5岁)
(二) 象征期绘画特征:
1.符号化 2.原生态
象征期绘画教学注意:
1.绘画内容:符号教学。引导孩子们把物体简化成 符号。在练习之初,不要画具体的图像,通过认识增 加概括能力。
象征期绘画教学注意:
2.美术材料:硬笔工具。例如油画棒、蜡笔、铅笔、粉笔、
彩色水笔、签字笔、圆珠笔、炭笔、记号笔等等。硬笔工具最 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放笔直取即可。所以,从儿童的生理、 心理角度考虑,比较适合在低年龄段美术教学中使用。
象征期绘画教学注意:
3.教学方式:观察、组合、联想。通过启发教学培养 孩子们绘画的观察能力。
象征期绘画教学注意:
4 .保留绘画的“原生态”。不要计较形的问题,要让孩子 们喜欢画画。教师不要随意修改孩子们的作品。
(三)图示期
透 明 画 法
展 开 式
平
夸
面
张
式
式
(三)图示期绘画特征:
1.想象力 2.绘画技法进步。
图示期儿童绘画注意:
1、绘画内容:想象与现实结合。如动物、人物、植 物、风景等等。给一个主题让孩子们想象组合场景。
图示期儿童绘画注意:
2、美术材料:硬笔和软笔工具结合。除了硬笔,各 种各样的毛笔、油画笔、水彩笔、水粉笔、化妆笔、 刷子等等软笔类相结合,给予儿童多种技法选择。
图示期儿童绘画注意:
3、教学方式:立体教学。增长知识、丰富经验是培 养想象能力的基础。看,闻,摸,听。启发引导法。
图示期儿童绘画注意:
4、绘画技法:线与形,色彩的运用,构图上大小和 水平关系。
一、创设情境,认识小鸟 二、激情表达,亲近小鸟 三、大胆想象 四、自主选择,表达小鸟 五、以点带面,超越小鸟 六、相互友好,共同生存
(四)写实前期绘画特征
1.生活经验渐丰富,美的鉴赏能力增强,对客 观的、 自然的、环境空间型态、色彩较能表现。 2.但眼高手低,而渐失去绘画创作的兴趣和信 心。 3.常以像或不像作为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
一方面努力去创作出写实的作品,另一方面 却常全然否定自己的作品。
写实前期儿童绘画教学注意:
1 、范作要合适。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儿童对美术作 品的兴趣有很大的区别。如:男同学喜欢战争、冒险等题材,而 女同学则喜欢卡通、仕女等题材。因而,范作选择的基本要求是 适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同时还要考虑范作本身的典型性和质量, 尽可能选择有共性的作品,而且最好是名家之作。
写实前期儿童绘画教学注意:
2、方法要恰当。临摹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将作品的特点向 学生加以分析、说明,特别是要将作品的空间性信息转化成 时间性信息,让学生了解作品形成的程序。
写实前期儿童绘画教学注意:
3、正确处理好艺术技巧与艺术灵感之间的关系。在灵感阶 段,创设一种无拘无束的气氛,启发诱导,提供多种选择性, 将学生引入创造之城;在实施阶段,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 表现方式和技法,指导学生掌握技法要领,并帮助他们克服 技法运用中的困难。
儿童绘画教学应注意:
1、因材施教原则。每个时期的儿童身心发展速度都 又快有慢,不同的儿童选择不同的教学进度。 2、兴趣性原则。要让儿童喜欢画。 3、低控制原则。绘画前期不过多强调技法,给儿童 自由发挥的空间。 4、创造性原则。想象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儿童是 天生的艺术家。
• “术”只是工具手段 • ”美“才是真正的目的
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
儿童画《向日葵》
梵高 《向日葵》
• 《马蒂斯夫人像》 马蒂斯(法) 《球迷》高孝然5岁
• 《吹乐器的人》毕加索
学会像儿童那样画画,却花费了我毕生 的时间。
儿童画的发展阶段
1.涂鸦期(一到四岁) 2.象征期(四到五岁) 3.图示期(五到九岁) 4.写实前期(九到十二岁)
涂鸦期
象 征 期
图
写
示
实
期
前
期
(一 )涂 鸦 期
特征:
1.能用紊乱不规则的线条、直线、波形线、圆形线。 2.是游戏中的涂鸦活动。 3.个体的最初绘画活动,是一种游戏,是一种快乐。
涂鸦期儿童美术教学注意:
1.绘画内容:选择合适幼儿的内容。例如小班幼儿对食物 感兴趣,可以以食物为题材,中班的幼儿喜欢动物,可以 以动物为题材。
2.美术材料:非笔工具的使用。指画所用的手指,直接用
头发绘画时的头发,沾颜料绘画的竹枝木棍,橡皮泥、碎纸胶 水,口红眉笔,树叶毛线等等,都可以运用到美术教学中来增 加儿童的学习兴趣。幼儿喜欢动手,这些工具可以满足他们随 时划、撕纸、玩泥,动手的愿望。
3.教学方式:游戏与绘画相结合。 让儿童在游戏的同时体验到绘画的乐趣。在生活中寻找
颜色并认识颜色。
4.时间与难度适宜性。
幼儿注意力只有10—20分钟,时间过长孩子注意力会不集中。 难度大的可以师生共同完成,也可以家长孩子一起完成。
(二) 象征期(4—5岁)
(二) 象征期绘画特征:
1.符号化 2.原生态
象征期绘画教学注意:
1.绘画内容:符号教学。引导孩子们把物体简化成 符号。在练习之初,不要画具体的图像,通过认识增 加概括能力。
象征期绘画教学注意:
2.美术材料:硬笔工具。例如油画棒、蜡笔、铅笔、粉笔、
彩色水笔、签字笔、圆珠笔、炭笔、记号笔等等。硬笔工具最 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放笔直取即可。所以,从儿童的生理、 心理角度考虑,比较适合在低年龄段美术教学中使用。
象征期绘画教学注意:
3.教学方式:观察、组合、联想。通过启发教学培养 孩子们绘画的观察能力。
象征期绘画教学注意:
4 .保留绘画的“原生态”。不要计较形的问题,要让孩子 们喜欢画画。教师不要随意修改孩子们的作品。
(三)图示期
透 明 画 法
展 开 式
平
夸
面
张
式
式
(三)图示期绘画特征:
1.想象力 2.绘画技法进步。
图示期儿童绘画注意:
1、绘画内容:想象与现实结合。如动物、人物、植 物、风景等等。给一个主题让孩子们想象组合场景。
图示期儿童绘画注意:
2、美术材料:硬笔和软笔工具结合。除了硬笔,各 种各样的毛笔、油画笔、水彩笔、水粉笔、化妆笔、 刷子等等软笔类相结合,给予儿童多种技法选择。
图示期儿童绘画注意:
3、教学方式:立体教学。增长知识、丰富经验是培 养想象能力的基础。看,闻,摸,听。启发引导法。
图示期儿童绘画注意:
4、绘画技法:线与形,色彩的运用,构图上大小和 水平关系。
一、创设情境,认识小鸟 二、激情表达,亲近小鸟 三、大胆想象 四、自主选择,表达小鸟 五、以点带面,超越小鸟 六、相互友好,共同生存
(四)写实前期绘画特征
1.生活经验渐丰富,美的鉴赏能力增强,对客 观的、 自然的、环境空间型态、色彩较能表现。 2.但眼高手低,而渐失去绘画创作的兴趣和信 心。 3.常以像或不像作为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
一方面努力去创作出写实的作品,另一方面 却常全然否定自己的作品。
写实前期儿童绘画教学注意:
1 、范作要合适。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儿童对美术作 品的兴趣有很大的区别。如:男同学喜欢战争、冒险等题材,而 女同学则喜欢卡通、仕女等题材。因而,范作选择的基本要求是 适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同时还要考虑范作本身的典型性和质量, 尽可能选择有共性的作品,而且最好是名家之作。
写实前期儿童绘画教学注意:
2、方法要恰当。临摹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将作品的特点向 学生加以分析、说明,特别是要将作品的空间性信息转化成 时间性信息,让学生了解作品形成的程序。
写实前期儿童绘画教学注意:
3、正确处理好艺术技巧与艺术灵感之间的关系。在灵感阶 段,创设一种无拘无束的气氛,启发诱导,提供多种选择性, 将学生引入创造之城;在实施阶段,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 表现方式和技法,指导学生掌握技法要领,并帮助他们克服 技法运用中的困难。
儿童绘画教学应注意:
1、因材施教原则。每个时期的儿童身心发展速度都 又快有慢,不同的儿童选择不同的教学进度。 2、兴趣性原则。要让儿童喜欢画。 3、低控制原则。绘画前期不过多强调技法,给儿童 自由发挥的空间。 4、创造性原则。想象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儿童是 天生的艺术家。
• “术”只是工具手段 • ”美“才是真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