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意象 品味诗情(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意象品味诗情
SHI XIU –chao(史秀潮)
韩山师院成教院汉语言文学(本科),广东省潮州市 521041
一、意象及其作用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陶冶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情操。诗歌凸显了言志咏情的作用。高中语文有五分之一是诗歌,广东省更有《唐诗宋词元曲选读》课程。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填空有十几分。因此,诗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因此被誉为是“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诗中营造的意象与意境,能使人心灵沉浸乃至陶醉。
教学一首诗,不能离开对于意念、意象和意境三个层面的研究。意念是诗人心中的志向、情感。意象是诗人表意时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意象是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物象的完美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将意与象相融和所创造的可感可触的景象。意境是客观物现同作家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艺术的任务是创造意象。诗人的情感表达,主要通过意象的呈现来实现。意象具有象征功能,它是诗人“心象”的象征,是诗人情感的物化形态。如戴望舒的《雨巷》:
……,她是有 /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
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45页)
诗人在诗中创造了一个“丁香意象”。诗人用丁香比喻姑娘,它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也是诗人的象征。诗人彷徨求索,为的就是寻找姑娘——理想,然而这“姑娘”“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是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但又无法把握的孤苦心情的象征。让读者为他不绝的情思和绵长的意味而惊叹!而这些正是意象——诗歌的核心为我们创造出来的。
本文试从“意象”入手,谈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意象,在和谐、热情、活泼、充满美感的课堂氛围中感知美,欣赏美,从而学会自己品味诗情。
二﹑诗歌意象的特征
(一)﹑意象作为情感的载体,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往往给人形象性﹑直观性。如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月亮”意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月亮,它东升西落,阴晴圆缺,周而复始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圆.这是我们所能感知的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它盛载了数不清的情思。
(二)﹑意象作为情感的载体,往往有丰富的内涵。意象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总会蕴藏深意。如“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亿秦娥﹒娄山关》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6页)这八个意象描写广渺的天空﹑如钩的残月﹑排成阵的大雁和铺满地的白霜,还有各种声音,构成一个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美丽而带几分悲壮的如画境界,这个境界显示了:天气的寒冷,环境的艰苦,任务的急迫,气氛的紧张,心情的压抑,既精彩又形象,艺术手法十分高明。没有一字说到人,听不到一点人语声,但以景写人,写了人的活动,写了人所见所闻,既显得句句有人在,又创造了一种肃穆的行军气氛,显示了战争的残酷。这几个意象十分苍凉凝重,透露了作者的沉郁心情。“万里长征,钱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诗人自注)。所以,意象作为情感的载体,往往有丰富的内涵。
(三)﹑意象作为情感的载体,都融入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经诗人的眼,诗人的口,诗人的心提炼加工形成的意象,总是饱含着诗人自身的情感。所以诗人为了能更充分地表达自身的情感,总是在大自然中寻觅,选择独具特色的意象,做到“立象以尽意”。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崇尚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在诗中,他与大自然和谐相融,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金柳”有“新娘”般的气质和魅力。《再别康桥》采用独特的构思方式,跳出了一般别离诗的俗套: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避免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凄凉或寒暄叮咛的喧闹,造成一种悄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伤离别带来的沉重感, “云彩”“金柳”“柔波”“清草”
“星辉”等自然景物给人清新飘逸之感。(粤教版《语文》必修二
第29页)
三,透过意象认识诗歌之美
(一)景物美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湘江秋景图”;“河畔金柳/波光艳影”的“康桥夕阳图”;“春山暖日和风/栏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的“春景图”等等。这些景物都成了诗人作诗吟诵、表情言志的对象。作品中用精美的词语描写景物,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让人联想翩翩。诗人的情感和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景物的调协,使得两者统一,形成了完整的有机体。它们相互烘托,相得益彰。这就是“象”提供了一种美,一种与诗人情感和谐的美。
(二)、韵律美
鲁讯先生曾说过,诗歌起于劳动,源于“杭育、杭育”之声,节奏鲜明,铿锵有力,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古诗词曲大可以用来歌唱,既可歌唱者,必有节奏音韵,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至今可以歌唱。现代诗歌如《再别康桥》和《死水》就具有典型的韵律美。《死水》是诗人格律诗的代表作。它具有音韵美,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各节大体押a b c d型的二四脚韵。正如诗人所说:“每一行都是用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的,所以每行的字数也是一样的。结果,我觉得这首诗是我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收尾都是双音词,这样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深深吸引了读者。“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
不息的”(朱光潜语),不同的意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要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就得领悟意象之内涵,就得体味它的韵律美。
(三)、意境美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我们也常
常用“诗的意境”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优美。诗的意境往往能唤起
人们的联想。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
低树/江清月近人”。(粤教版《语文》选修一第22页)
此诗用八个常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愁思。日暮泊舟于
烟渚,江清见倒影,月与人相近,置身寂寥之境,不觉新愁顿生。
这样的艺术境界真实、自然、生动,能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感
情体验,引起共鸣。此诗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四)、人情美
有的诗歌描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运用意象来表现生活的乐趣
和美好,展示了人情美。
《诗经﹒邶风﹒静女》这首诗描写青年男子与心爱姑娘之间的
一次约会。女子的迟迟不出现,急得男子抓耳挠腮,不断徘徊。
此时,青年男子想起了以前相会的情景;女子赠送他的彤管(管
乐器)。彤管”从颜色上看,是鲜艳的,热烈的,令人心旌摇曳的,
能给人视觉上的喜悦感。“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
女美”(粤教版《语文》必修一第90页)。另外,那时没有电话与
手机,约会自然很不方便,于是静女想起一个主意,给他支彤管,
要约会则吹起他们熟知的乐曲,对方不就知道了吗?这是青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