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理论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涵化多元认知模式 ①早期涵化理论将涵化关系描述为线性的、对称的、 积累性增强的,但是新媒体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非线 性、非对称、和抵消涵化的传播效果——研究者对 观众认知过程进行多种情况的考察

3.电视涵化的批判模式


早期涵化研究者提出了“主流化”概念来解释涵化
效果在跨群体时显示出的不一致性,主流化意味着电视




“社会富裕观”调查 基本假设:电视所反映的更多代表着财富和社会地 位高的职业,受访者中拥有较高经济,社会地位的 重度收视者可能会对社会的赋予程度估计过高。 因此,如果引入受访者所处社会阶层这一变量,电 视不影响人们对社会富裕程度的看法。



摩根和尚翰指出福克斯和菲利伯的研究存在两个问 题: ①“平均而言,一个星期中你有几个晚上看电视超 过1小时”这个问题是一个不可靠的测量标准,不 能区分“一般”收视者和“重度”收视者 ②他们基于开放式百分比的提问方式效度如何值得 怀疑
内容无法摆脱文化烙印。
(3)真人秀

汤铭明分析《非诚勿扰》的拟态环境认为该节目在 娱乐层面下通过对观点的延伸大胆的制造社会热点 话题,长期地、潜移默化地向观众提示嫌贫爱富、 轻视弱势群体、婚姻由金钱与物质决定的价值观念, 会强化电视观众,尤其是不成熟的年轻人,对此类 价值观的接受与好感。

实验:受众对真实世界每千人中警察和保安从业人 数的估计。

低犯罪率
-0.06(N=71) -0.09(N=77)
格伯纳的回应:

格伯纳小组将上述结果解释为“共振”
他们提出命题:电视上有关暴力的信息是高度叠合 的,并且与那些生活在高犯罪率地区的每天的真实 情形如此“共振”,受众从电视中看到的状况与亲 身感受的社会环境想温和,这种媒介信息与直接信 息的“双重作用”可以增强涵化效果。

1.20世纪80年代以来,涵化研究在许多方面尚处 于起步阶段,由于其政治上的指向性和方法上的复 杂性,涵化假设连续不断的受到无数学者的轻视和 批评,即便如此,在电视的影响力探讨方面涵化研 究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又充满冲突的对话窗口。

2.传统的效果研究关心短期的效果,这是刺激—反 应理论或皮下注射论、魔弹论的范式,而涵化分析 认为媒介最主要的效果并非在改变受众,而是维持 某种社会结构,使观众对世界的认知符合既有的价 值规范和政治经济论秩序。
第六组:李文瑞 谢汶汶 程俊如 屈双 许哲铭

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 提出者:格伯纳 时间:1967年开始的文化指标研究 背景:上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普及率高且美国社会暴 力及犯罪问题严重。随着电视影响力的日益扩大,电视 暴力等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批评。美 国国会开始怀疑电视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有推波助澜的作 用,专门成立了“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提拨专款进 行对策研究。
符号现实(Symbolic Reality)——媒介所反映的 观念现实(Perceived Reality)——传媒受众主观 理解和阐述



基本内涵:探讨电视如何影响受众有关社会现实的 观念和信念 中心内容: 1.电视反映了主流的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念;电视 观众有关社会现实的观念更接近于电视所表述的符 号现实,而非客观现实; 2.收视时间越长,上述倾向越明显。换言之,人们 看电视的时间越多,其对社会现实的观念就越受到 他们所看电视内容的影响。
种宏观的把握。

2.沃伯
提出“安全感指标” 一是关于对他人的信任感 二是自认为会成为暴力受害者的可能性 研究结果显示重度收视者与轻度受试者在关于安 全感的得分上并无差异,所以宣称其所得资料明显 缺乏涵化的证据。 格伯纳的弟子摩根和尚翰做过阐释——沃伯的研究 或许反映了美国和英国二者在重要的文化和社会结 构上的不同。

早期的涵化线性模式: ①观看数量是电视影响观众的主要因素 ②电视对观众的影响是单向的、整体的 ③观看数量与观众认知之间是正向的线性关系

“非线性” 主要集中在对其研究方法以及操作分析 上的质疑与批判,


当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情景同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 相重合时,两者的叠加会加倍强化电视信息的作用, 显著提升涵化效果。也就是说:电视中的世界与真 实世界的重合引发了“共振”。 这一理论大大丰富了涵化的形式,从本质上说这一 过程是一个互动效果。

调查显示:
收视程度与估计数目高低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

结论:
受众收看电视的多少对其观念现实的建构并无明显 影响。 格伯纳涵化研究的原始假设—收视时间是涵化效果 的决定因素在此显然受到质疑。


暴力认知的测试是检验受众是否受到以电视为代表 的的大众传媒的一种努力。

收视程度与暴力联想 (重度收视者表现明显) 收视程度与“暴力指标” (重度收视者表现明显) 收视程度与“电视暴力”知晓度 (差异不明显) 收视程度与对暴力的“认同度”(一致性)




文化指标(三步走战略)
组织流程分析
探讨媒介效果的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如何对媒介内容产生作用
讯息系统分析
揭示媒介信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
涵化研 究
涵化分析
探讨“符号现实”与受众“观念现实”之间的关联,进而研究长期收看 电视给受众有关真实世界的观念上带来的影响程度

社会现实(Social Reality)——客观存在

结论:

格伯纳宣称的“重度收视者与丑陋世界”之间的关
联在这里得到支持。


1、人口统计学变量与涵化分析
2、收视状态与涵化分析
3、地区差异与涵化分析

实验显示: 在个人层面,性别、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与对自身成为 暴力犯罪受害者的恐惧感呈现负相关;在社会层面,教 育程度与社会治安恐惧感正相关;世界观层面,年龄与 恐惧感呈负相关。
(一)研究特点 (二)研究内容

中国涵化研究与传播学在中国的研究同步,具体表 现为起步晚、研究浅、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港台地区已有专著和期刊论文进行理论探讨,但在 内地还是主要运用涵化理论进行大众传媒的效果分 析,对理论本身的探讨几乎没有。

1、运用涵化理论分析电视节目中各种主题的涵化效果。
调查显示: 在有关社会治安状况的观念上,重度收视者稍稍倾向于 相对悲观的估计。收视时间越长,对治安及自身成为暴 力犯罪受害者的忧虑和恐惧越重。 结论:
格伯纳基本假设中,关于社会层面即公共安全的受众的
感知部分在此得到某种微弱的支持和印证。

调查显示: 越是重度收视者,越倾向于对各种议题否定式的回 答。越是轻度收视者,越倾向于选择肯定式的回答。



他们的研究被认为是“挑战涵化假说的最广泛的都市研 究” 研究方式:引入“街区”概念,抽样分析

研究结果:当“街区”这一变量被引入后,恐惧犯罪指 标和电视收视的关联在不同街区中的差别很大。 结论:收看电视本身未必就是人们担心自身成为暴力受 害者的直接原因
高犯罪率
市区 郊区 0.24*(N=83) 0.16(N=69)




涵化理论的两个主要假设: 1.观众收看电视相对而言是缺乏目的性,选择性的 2.长时间收看电视的所谓“重度收视者”收看各类 电视节目的时间都相对较多。


涵化模式的理论框架图示:
参见郭中实《电视世界真的影响深远吗?》

一,七十年代末的研究与争议




1.纽康保的质疑: 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和不同的人群之间“暴力” 的能指与所指有巨大差异,所以他认为不能进行粗 暴的,简单化的定量分析。 ②主张深入分析,反对将单个样本整合起来看待的 做法。强调区别分析。 ③符号信息应同时具有正反双重意义而格伯纳在暴 力研究中将其一概归为负面含义。
出两个结论:

中国电视媒介总体上对受众是有影响的,但影响是
有限的。

在关于安全感的观念建构上真正的客观现实的冲击
力要远远大于电视媒介对人影响。
(2)新闻节目

黄芳、刘建明认为新闻涵化是一种文化痕迹,即记
者的世界观支配着他的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至他使用的每个词,
同他的生活时代和文化环境联系在一起。

涵化是记者的世界观和社会文化规范的同一,媒体

1.“主流化”思想的形成
主流化不仅仅是一个潜在的互动模式,而且是迄今 为止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强调了电视能够使具有不 同社会背景的观众在对现实的观念认识上趋于一致, 其寓意是大众传媒对人的观念影响能力可以超越不 同的社会阶层,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涵化和培养人 们关于社会现实的共同印象。


2.涵化模式的“线性”和“非线性”之辩


有限的,人们更多以当地状况而非媒介描述来建构自身
的治安视感。

一、对电视涵化的线性模式反思
①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改变了传统电视的单向性和整
体性——观众对电视的反作用成为涵化研究必须考察的新 因素


②各种社会因素介入改变了传统涵化模式的线性正相关关 系——近年来涵化研究引入了观众群体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的涵化作用使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观众个体区分被消解, 但媒体新技术却造成了电视涵化效果的分化,特别是当 观众采用批判模式进行认知时,还可能造成电视涵化效 果的弱化——主体性批判进入涵化研究的视野,成为涵 化理论最有活力的研究进路

2、以涵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不同节目类型的涵化效果.
(1)对意识形态的涵化

陈龙在《媒介文化全球化与当代意识形态的涵化》中认为: 随着西方媒介文化产品在全球的普及,出现了媒介全球化 的趋势。

媒介文化全球化采用隐蔽的“球土化”(Glocalization) 模式,即将全球化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与本土化的形式 风格结合在一起,对第三世界进行文化输出,导致文化 “混血”,容易形成媒介霸权。

《功夫熊猫》
(2)亲社会行为

车文辉、杨琼认为媒介亲社会的报道对大学生亲社会行 为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情感层面和认知层面。

即媒体报道发挥了较好的强化作用,帮助大学生将媒体 信息中的榜样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认知体系。

最美…… 感动中国

(1)电视剧

龙耘分析了中国内地黄金时段电视剧的暴力内容得
观众个体的认知结构电视接收语境,组织制度性权力等影
响电视使用和观众认知的社会因素。

二、认知模式建构
1.涵化生态认知模式


①新媒体语境下观众由传播对象成为传播主体——探
寻观众认知心理成为新世纪以来涵化研究的核心领域,
构建涵化认知模式也成为修正和弥补传统涵化理论的
必要前提。

②在新媒体语境下观众认知心理作为电视的竞争性因 素介入涵化过程——观众认知的主动性在整个涵化过 程中都对传播效果有显著的作用,因而涵化认知模式 应该是动态的持续的,各因素在其中相互交织。

格伯纳的回应
①考察节目共性是因为电视节目是商业化,大众化的产品,
更多强调的是“快餐式”的共性。


②涵化理论并未宣称在电视上看到的每一个暴力行为对每一 位观众都意味着同样的意义。

③尽管有多种因素影响着受众对世界的看法,但是将“所有 因素”放在一起解释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④涵化研究试图解释宽泛的,跨越了大量人群的样板,是一

3.涵化理论所关注的是电视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 长期效果,认为电视提供给社会各阶级的人一套同 质化的“隐藏课程”,提供一个环境,并且对不同 的人提供一套对生活、世界、生命的解释。

4.理论上讲,涵化理论的一些结论某程程序上印证
了英国文化研究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的电视媒介影 响受众意识形态的观点,是对符号理论、意义理论 和模式化理论的合理继承与发展


结论:
受教育程度对媒介接触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后者与其他 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观念层面变化。

结论: 视龄与暴力犯罪恐惧感呈现正相关,表明电视在受 众观念现实建构上的长期的经年累月的影响。

节目类型来看,电视新闻类与电视剧对受众观念的 影响最为强大,受众对其真实性的评价较低。

暴力内容的电视剧总体分布特征:中央台较少、地方台 较多,发达地区较少、欠发达地区较多。 不同地区的电视接触环境同质性的特征显著,在此情形 下,决定涵化影响的关键因素是受众自身爱好。 在安全问题的认知上,相对地区差异,媒介的影响力是

在考察受众暴力认知的基础上,将其对自身安全、 公共安全及人际信任等方面的一系列测量加以综合, 形成关于涵化强度的三个指标:个人层面、社会层 面、世界观层面的暴力犯罪恐惧感。

调查显示: 轻度与重度收视者在对生活环境、周围治安状况的 判断上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 媒介对于个人层面安全感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