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马诗》

合集下载

马诗李贺赏析

马诗李贺赏析

马诗李贺赏析马诗李贺赏析李贺的马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要怎么赏析呢?马诗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赏析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

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

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房星是本星”,乍看起来像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

“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

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

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

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

《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

房星明,则王者明。

”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

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

这是一种“渗透法”,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含义。

三、四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

如果说前二句主要是判断和推理,缺乏鲜明生动的形象,那么,后二句恰恰相反,它们绘声绘影,完全借助形象表情达意。

李贺写诗,善于捕捉形象,“状难见之景如在目前”,这两句就是突出的例子。

“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这匹马瘦骨嶙嶙,说明境遇不好。

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把它当作凡马看待。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

“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

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从而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使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

“素质”原很抽象,“声音”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虚”的东西。

《马诗》原文及赏析

《马诗》原文及赏析

《马诗》原文及赏析马诗朝代:唐代作者: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注释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

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钩:古代兵器。

何当:什么时候。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简析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这里所选的是第五首。

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

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

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赏析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

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得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钩”是一种弯刀,一种武器。

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的意思。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年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荆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

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所以这两句乍看是应用赋法,实则启动后两句抒情,又具有兴义。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何时才能受到皇帝的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三、四句借马以抒情。

马诗李贺全诗赏析

马诗李贺全诗赏析

马诗李贺全诗赏析李贺的马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全诗主要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赏析《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

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

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此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

但《南园》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

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觉婉曲耐味。

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

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盖“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马诗》古诗词鉴赏

《马诗》古诗词鉴赏

《马诗》古诗词鉴赏《马诗》古诗词鉴赏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赏析《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

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

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此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

但《南园》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

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觉婉曲耐味。

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

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盖“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李贺马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李贺马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李贺马诗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李贺马诗其五原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马诗其五【注释】:①钩:兵器,似剑而曲。

②何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何当(一)”:“何当,犹云何日也。

”③金络脑:用金的笼头(套在马头上的东西,一般用皮条做成,用来系缰绳)套在马头上。

“金”,借代笼头,说它非常贵重,是黄金打成的,或是镶嵌着黄金的。

络,动词,套上。

脑,指马头。

“头”是__声,这里当用仄声,所以以“脑”代“头”。

这是化用了汉乐府《陌上桑》“黄金络马头”的诗句。

“金络脑”实际上泛指把马全副武装起来。

④走:跑。

走的古义是跑,与今义不同。

⑤清秋:凉秋,寒秋。

李贺马诗其五译文:白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李贺马诗其五【赏析】:《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__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

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__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

马诗原文及赏析

马诗原文及赏析

马诗原文及赏析马诗原文及赏析(通用8篇)《马诗二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马诗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诗原文及赏析篇1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诗词赏析:此诗为李贺组诗《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九首。

这首诗化用飂叔豢龙的典故,斥责当时统治者摒弃、残害贤才,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不平和对英才埋没的痛惜心情。

刘辰翁谓“赋马多矣,此独取不经人道者。

”盖李贺此二十三首皆借马以抒感。

王琦谓“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

言马也而意初不征马矣。

”二人所论皆是。

此诗叹良马不得善养者则必为风霜所摧折,可为咏物诗之典范,所谓“不即不离”、“不粘不脱”于此诗中可以明见。

马诗原文及赏析篇2原文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翻译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注释腊月:农历十二月。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雪似盐:《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蒺藜:植物名,实有刺。

鉴赏李贺《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共二十三首。

这是第二首。

这首诗通过骏马在寒冬腊月里无草可食,饥肠辘辘,只能到白雪覆盖的土里寻找草根,这时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就算是碰到了带刺的蒺藜,也要把它吃掉。

此诗表现了有志之士的穷苦困顿的遭遇和倔强不屈的性格。

马诗原文及赏析篇3原文: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诗词赏析:诗人借古喻今,用诙谐、辛辣的笔墨表现严肃、深刻的主题。

前二句写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

汉武帝一心想长生不老,命方士炼丹砂为黄金以服食,耗费了大量钱财。

结果,所得的不过是一缕紫烟而已。

“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份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作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十五篇)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十五篇)

《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十五篇)《马诗》原文及翻译赏析1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翻译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

(因为)家里贫穷,(因此)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

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遍观群书。

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明确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因此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中。

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

李贺《马诗》经典古诗全集

李贺《马诗》经典古诗全集

李贺《马诗》经典古诗全集《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

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贺《马诗》经典古诗全集,欢迎大家阅读!马诗一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首一个“龙”字已写此马非比寻常,又有背脊连钱图案之外观奇特,银蹄踏烟之体格矫健,终是良马无疑。

可纵是良马,无人赏识,织得锦韂,铸成金鞭,又有何用,徒悲而已。

马诗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腊月,无草可食,唯有草根聊以充饥,却也深埋于盐雪之下。

饥肠辘辘,哪管得入口是硬是软。

如此境地,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可怎知,衔到的还是带刺的蒺藜。

马之饥,还是人之饥,马之困,还是人之困。

马诗三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忽然想起周穆王西域取玉,赤骥终于离开凤苑这游乐之地,有了一方展示神力之天地。

羡慕,还是期盼?马诗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

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

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乍看起来像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

“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

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

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

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

《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

房星明,则王者明。

”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

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

《马诗》赏析(精选14篇)

《马诗》赏析(精选14篇)

《马诗》赏析(精选14篇)《马诗》赏析篇1【赏析】《马诗》同题二十三首。

这组诗,虽寄托不同。

但基本精神都是写渴望建功立业的怀抱。

这里选录的是其中的第五首,可以作为二十三首诗的代表。

“大漠”、“燕山”是边塞征戍之地。

自汉迄唐,这些地方,曾经有过无数次的鏖战,历来成为热血男儿显身手的处所,造就了无数叱咤风云的英雄。

前两句的后三个字“沙如雪”、“月似钩”,略作点染,极精炼地勾勒出战场的典型环境。

平沙漠漠,朔风浩浩,塞外恶劣的气候条件。

更加浓悲壮的气氛。

如果说战争是威武雄壮的正剧。

那么,这景象就是其舞台背景。

唐代的边塞诗人们,正是连同这背景一并摄入彩笔下,写出许多豪壮的诗章的。

此诗说砂砾飞扬如雪,突出其酷烈,说峰巔残月似徇,烘托其惨澹,可谓传神之笔。

这两句写边塞,境界阔大,气势磅礴。

后二句借骏马喻怀抱。

边塞为骏马驰骋的广阔天地,但骏马能否有机会一效千里之足,就要看是否有人赏识。

诗人说自己就如这千里马,一旦得展骥足,即可万里腾骧。

主人饰马以“金络脑”,表明特见赏爱。

诗人借此以憧憬身当恩遇的荣宠。

但这不过是诗人一己的愿望,所以说“何当”。

“何当”一语承上启下,既写出对建立勋业的向往之情,又表现出对自己能够见用于时的渴念,以千钧之力逼出结尾这一句:“快走踏清秋。

”这十个字,感慨奋发,是诗人火一样的热情所化成。

全诗雄健,豪迈,一气贯接。

清人方世举评,《马诗》说:“乃聚精会神,伐毛洗髓而出之。

造意撰辞,犹有老杜诸作未至者。

率处皆是炼处。

”其推许是很高的。

注释:[1]大漠:沙漠。

此指西北沙漠地带。

[2]钩。

一种弯形的兵器。

[3]络脑:即络头。

“大宛”。

二句写好马的形象、特征(瘦),“锋棱瘦骨”,把与人相若、神健气清、并夹裹着凌厉之风的神骏形象摆在读者面前。

接着,三、四句从静动两方面续写马的形态,尖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耳、蹄轻,生动地描写出马的体态的俊健。

《马诗》诗意

《马诗》诗意

《马诗》诗意
摘要:
一、《马诗》背景介绍
二、李贺创作《马诗》的原因
三、《马诗》的主题思想
四、《马诗》的艺术特色
五、结论
正文:
《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创作的一组诗歌,共二十三首,以马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马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李贺生活在唐朝盛世,那时的社会风气喜好骏马,马成为了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李贺出身贫寒,但他才情出众,渴望为国家效力,因此,他以马为载体,借马抒怀,寓意自己希望建立一番事业,为国家做出贡献。

《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诗人对马的优良品质进行了赞美,如马的矫健、勇敢、忠诚等;其次,诗人借马表达了自己对功名的渴望,以及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诗人通过对马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观念。

在艺术特色方面,《马诗》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李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其次,诗人采用了许多独特的艺术手法,如拟人、排比、设问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最后,李贺在诗歌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总的来说,《马诗》是李贺以马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马诗古诗原文及翻译(精选)

马诗古诗原文及翻译(精选)

马诗古诗原文及翻译(精选)马诗古诗原文及翻译原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翻译: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马诗古诗全文赏析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

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得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钩”是一种弯刀,一种武器。

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的意思。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年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荆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

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所以这两句乍看是应用赋法,实则启动后两句抒情,又具有兴义。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何时才能受到皇帝的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三、四句借马以抒情。

“金络脑”是贵重的马具,象征马受重用。

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这首诗是写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

这首诗属于寓言体或比体,婉曲耐味。

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

短短二十字中,比中有兴,行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做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词语搭配新奇,“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马诗》李贺赏析

《马诗》李贺赏析

《马诗》李贺赏析《马诗》李贺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马诗》李贺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赏析《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

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

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此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

但《南园》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

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觉婉曲耐味。

六年级下册《马诗》的译文与鉴赏

六年级下册《马诗》的译文与鉴赏

六年级下册《马诗》的译文与鉴赏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下边整理分享这些古诗的译文和鉴赏。

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平沙覆盖着大漠,在月光下犹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何时将要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里任意驰骋呢?【鉴赏】《马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朝中晚期,当时社会处于藩镇割据、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的状态。

李贺通过马的形象,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李贺的马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著称,作品大量使用比兴手法,借马抒情,将个人的抱负与马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两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漠上的沙子比作皑皑白雪,将燕山之上的月亮比作弯曲的钩。

这种比喻不仅赋予了大漠和月光以独特的视觉效果,还暗示了环境的严酷与战场的氛围。

其中,“钩”这个意象除了描绘月亮的形状之外,还让人联想起武器,暗示了诗人心中对于战斗的渴望和期盼。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金络脑象征着高贵的地位和荣耀的任务,而“快走踏清秋”则描绘了一匹战马在秋日清新的草原上驰骋的景象。

这里,“何当”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何时能够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期盼。

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有对个人理想的抒发,体现了李贺诗歌中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个性特征。

通过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马的形象之上,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咏马之作,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直接反映。

字面写马,字底却是在写自己,物我融混,真正体现了“寄托遥深”,因而十分耐人寻味和深思。

《马诗二十三首》原文赏析

《马诗二十三首》原文赏析

《马诗⼆⼗三⾸》原⽂赏析1 原⽂: 伯乐向前看,旋⽑在腹间。

只今掊⽩草,何⽇蓦青⼭? 诗词赏析: 此诗为李贺组诗《马诗》⼆⼗三⾸的第⼗⼋⾸。

诗中说,有匹⽣着旋⽑的千⾥马,庸⼈们认不出,于是克减草料,且虐待备⾄,导致它缺⾷少⼒;善于相马的伯乐⼀看,才认出是匹千⾥马。

诗⼈以倍受摧残的骏马作⽐,表达了对良才受到压抑和虐待的愤慨。

刘⾠翁谓“赋马多矣,此独取不经⼈道者。

”盖李贺此⼆⼗三⾸皆借马以抒感。

王琦谓“⼤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

⾔马也⽽意初不征马矣。

”⼆⼈所论皆是。

此诗就是设为伯乐叹息良马不遇爱马之主,⽆从显其材,可为咏物诗之规范,所谓“不即不离”、“不粘不脱”于此诗中可以明见。

《马诗⼆⼗三⾸》原⽂赏析2 原⽂: 武帝爱神仙,烧⾦得紫烟。

厩中皆⾁马,不解上青天。

诗词赏析: 诗⼈借古喻今,⽤诙谐、⾟辣的笔墨表现严肃、深刻的主题。

前⼆句写汉武帝炼丹求仙的事。

汉武帝⼀⼼想长⽣不⽼,命⽅⼠炼丹砂为黄⾦以服⾷,耗费了⼤量钱财。

结果,所得的不过是⼀缕紫烟⽽已。

“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份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径作了⽆情的鞭挞和⾟辣的嘲讽,深得“⼀字褒贬”之妙。

后两句写马,紧扣诗题。

“厩中皆⾁马,不解上青天”,迫切希望能飞升成仙的汉武帝,不豢养能够“拂云飞”、“捉飘风”的天马,⽽让不中⽤的“⾁马”充斥马厩。

⽤“⾁马”形容马平庸低劣,⾮常精当。

由于是“御马”,吃住条件优越,⼀个个喂得肥⼤笨重。

这样的马在地⾯上奔跑都有困难,更不可能骑着它上天。

这两句寓意颇深,除了暗⽰汉武帝求天马上青天的迷梦破灭之外,还隐喻当时有才有识之⼠被弃置不⽤,⽽平庸⽆能之辈,⼀个个受到拔擢,窃据⾼位,挤满朝廷。

依靠这些⼈是不可能使国家蒸蒸⽇上,实现清明的'政治理想的。

此诗集中地讽刺了当时最⾼统治者迷信昏庸,所⽤⾮⼈,颖锋内藏,含蕴丰富,⽽⼜⽤“嬉笑”的⼝吻说出来,读来使⼈感到轻松爽快,这在李贺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马诗⼆⼗三⾸》原⽂赏析3 原⽂: 忽忆周天⼦,驱车上⽟⼭。

李贺马诗的意思

李贺马诗的意思

李贺马诗的意思李贺马诗的意思《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李贺马诗的意思,欢迎大家参考!《马诗二十三首》马诗(一)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评析:首一个“龙”字已写此马非比寻常,又有背脊连钱图案之外观奇特,银蹄踏烟之体格矫健,终是良马无疑。

可纵是良马,无人赏识,织得锦韂,铸成金鞭,又有何用,徒悲而已。

马诗(二)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评析:腊月,无草可食,唯有草根聊以充饥,却也深埋于盐雪之下。

饥肠辘辘,哪管得入口是硬是软。

如此境地,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可怎知,衔到的还是带刺的蒺藜。

马之饥,还是人之饥,马之困,还是人之困。

马诗(三)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评析:忽然想起周穆王西域取玉,赤骥终于离开凤苑这游乐之地,有了一方展示神力之天地。

羡慕,还是期盼?马诗(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评析: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

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马诗(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评析: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此篇写良马出自名地,而边陲天地广阔,正可奋勇奔驰,唯待知遇名主也。

何当二字,托出盼望之意。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割据,战事频频,作者以名马自喻,言虽然生逢用人之时,亦有用才之地,但尚需惜才用才之主。

这是李贺马诗的基本意旨。

李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一直怀有建功立业之心,为此,他甚至宁愿投笔从戎。

但这一理想终难实现,所以他的诗中总会有一股郁郁不平的悲愤之气。

马诗(六)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评析:马之状,惨不忍睹!是对现实的无奈、未来的恐惧,还是一种警醒、告诫。

李贺《马诗》译文及赏析

李贺《马诗》译文及赏析

李贺《马诗》译文及赏析李贺《马诗》译文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贺《马诗》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贺《马诗》译文及赏析篇1《马诗》唐代: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马诗》注释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

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钩:古代兵器。

何当:何时。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马诗》赏析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

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得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钩”是一种弯刀,一种武器。

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的意思。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年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荆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

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所以这两句乍看是应用赋法,实则启动后两句抒情,又具有兴义。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何时才能受到皇帝的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三、四句借马以抒情。

《马诗》原文赏析参考

《马诗》原文赏析参考

《马诗》原文赏析参考《马诗》原文赏析参考马诗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赏析这首诗写马的素质好,但遭遇不好。

用拟物的手法写人,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婉曲写法。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

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房星是本星”,乍看起来像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

“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

如果这句的含义仅限于此,与首句几乎一模一样,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

诗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复,那么这首诗就有一半索然无味,没有价值。

但如细细咀嚼,便会发现第二句别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较隐晦曲折。

《晋书·天文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房四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

房星明,则王者明。

”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联系起来,就是说马的处境如何与王者的明暗、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

既然马的素质好遭遇不好,那么,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状况就不言可喻了。

这是一种“渗透法”,通过曲折引申,使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字面的含义。

三、四句写马的形态和素质。

如果说前二句主要是判断和推理,缺乏鲜明生动的形象,那么,后二句恰恰相反,它们绘声绘影,完全借助形象表情达意。

李贺写诗,善于捕捉形象,“状难见之景如在目前”,这两句就是突出的例子。

“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这匹马瘦骨嶙嶙,说明境遇不好。

在常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匹筋疲力尽的凡马,只有真正爱马并且善于相马的人,才不把它当作凡马看待。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尽管它境遇恶劣,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却仍然骨带铜声。

“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有立体感。

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声悦耳,表明器质精良,从而生动地显示了这匹马骨力坚劲的美好素质,使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

“素质”原很抽象,“声音”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虚”的东西。

《马诗》古诗词鉴赏

《马诗》古诗词鉴赏

《马诗》古诗词鉴赏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赏析《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的边疆战场景*,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这幅战场景*,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

思战之意也有针对*。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

无人织锦?,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金络脑”、“锦?”、“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

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此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

但《南园》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

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觉婉曲耐味。

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的景*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

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盖“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漠”、“燕山”是边塞征戍s h ù
之地。


两句的后三个字“沙如雪”、“月似钩”,略作点染,极精炼地勾勒出战场的典型环境。

这两句写边塞,境界阔大,气势磅礴。

后二句借骏马喻怀抱。

诗人说自己就如
这千里马,一旦得展骥j ì足,即可万里腾骧xi āng。

诗人借 “金络脑”以憧憬身当恩遇的荣,
但这不过是诗人一己的愿望,所以说“何当”。

“何当”一语承上启下,既写出对建立勋x ūn
业的向往之情,又表现出对自己能够见用于时
的渴念,以千钧j ūn
之力逼出结尾这一句:“快走踏清秋。

”感慨奋发,是诗人火一样的热情所化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