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0b53e26a5e9856a5612608e.png)
二、国际战略格局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三、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一)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依然存在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三股势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股势力” 世纪90年代以来“ 严重影响我国边疆稳定和经济建设
恐怖暴力事件 200多起 200多起
死亡160 死亡160多人 160多人
伤400多人 400多人
1990
2001
三、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国际(世界) 二、国际(世界)战略格局
是指国际关系中的主要战略力量在一定历 史时期内相互联系、 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 局性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及基本态势。 局性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及基本态势。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2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1、雅尔塔体制 是指美英苏三个大国首脑就结束
三、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二)国际安全态势深受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三)国际反恐斗争将继续成为国际战略格局演 变中的焦点
9·11事件使美国的经济损失高达830-950亿美元左 11事件使美国的经济损失高达830-950亿美元左 事件使美国的经济损失高达830 右,它大大高于1992年迈阿密飓风造成的 250亿美元 它大大高于1992 1992年迈阿密飓风造成的 250亿美元 的损失,也高于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造成的245亿美 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造成的245亿美 的损失,也高于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造成的245 元的损失。 元的损失。 ——《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战争:第一个100 ——《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战争:第一个100天》 100天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7f46ff3dd3383c4bb4cd2f1.png)
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 2、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 主题? 3、怎样认识世界经济形势对世界战略格 局的影响? 4、当前世界安全形势有哪些特点? 5、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及精 髓是什么?
2006年度前10名 1.美国,5287亿 2.英国,592亿 3.法国,531亿 4.中国,495亿 5.日本,437亿 6.德国,370亿 7.俄罗斯,347亿 8.意大利,299亿 9.沙特,290亿 10.印度,239亿
2009年度前10名 1、美国 6610亿
2、中国 702亿(1000) 3、法国 657亿 4、英国 653亿 5、俄罗斯 586亿 6、德国 469亿 7、日本 464亿 8、意大利,407亿 9、萨特:382亿 10、印度 300亿
——乔治·W·布什
美国的军费开支(占全球军费开支的一小半)
2000财年 2888亿美元 2001财年 3100亿美元 2002财年 3432亿美元(增加332亿) 2003财年 4144亿美元(增加529亿) 2004财年 4553亿美元 2005财年 5050亿美元 2006财年 5287亿美元 2007财年 5468亿美元
椐统计,目前发达国家占世界总人口不足 20%,却掌 握世界总产值的80%、出口市场的82% 、世界储蓄总量 的80%。世界上最富有的20%人口消费世界商品总量的 86%,而20%的穷人消费的商品,只占1.3%。西方七国 财团人口只占世界人口11%,但其GDP占世界GDP总值 的65%。
椐2002年统计,世界上358名亿万富翁(以美元计,不 包括我国内地),拥有的财产相当于25亿人的财产,几 乎占世界一半人口拥有的财产。
不当头、不称霸,低调行事,减少国际 社会对中国的戒心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最新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db8df2d8bd63186bdebbc63.png)
(六)其他国家实力的增长与非国家行为体兴起
东盟作为一支新 兴的政治力量,将可 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 发挥重要作用。
❖32
(六)其他国家实力的增长与非国家行为体兴起
“伊斯兰国”(ISIS) 异军突起,攻城略地,打 通地区国家边界,严重威 胁西亚北非稳定。
❖33
二、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特点
❖国际形势总体缓和局部冲突仍频发 ❖全球地缘战略竞争日渐呈现新态势 ❖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多样持续凸显
❖54
(五)非传统安全问题持续凸显,国际安全威胁更加复杂多样
▪传统安全(Traditional Security),是以政治和军事 安全为重心的安全。 ▪非传统安全(Nontraditional Security),指的是政 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以外的安全问题,涉及国家的政治 、经济、社会、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的安全问题。
➢中 国 是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 也 是 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 国 经 济 飞 速 发 展 , 已 能 对 世 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 ➢坚 持 走 自 己 特 色 的 发 展 道 路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国 防 实 力 日 益 增 强 , 拥 有 一 支 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的军事力量。
❖在非洲各大国进行激烈角逐。
❖48
(四)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传统安全问题仍很严重
❖3、深海、太空和极地成为地缘战略竞争的“新疆域” 在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趋势下,诸多濒海国
家加紧推进海洋勘探工作,加紧制定并大力实 施新的海洋开发战略。
❖49
(四)全球地缘战略竞争呈现新态势,传统安全问题仍很严重
❖25
(四)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
▪安倍政府谋求“正常国家化”,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 ,强推解禁集体自卫权,摆脱专守防卫原则对日本的制约 ,推进自卫队全球化,架空和平宪法,摆脱战后秩序。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37b24dd1551810a6f52486f2.png)
战略环境影响军事战略的实施
军事战略推动战略环境发生变化
3.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战略环境的演变
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初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90年代以来
3.2国际战略格局
3.2.1 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国际战略格局处在不断演进、变化的过程 当中
3.2.2 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 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 冷战后单极多元的世界格局
3.2.3 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
美国欲建立“一超独霸”的单极世界 欧盟力量日益增长 俄罗斯力保大国地位 日本加快走向政治和军事大国的步伐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实力也在增长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
本章目录
3.1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3.2
国际战略格局
Hale Waihona Puke 3.3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3.1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3.1.1 战略
1. 战略的含义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具体来说, 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和军事作战的目的,高瞻远瞩地执 行战争计划,大规模运用军事力量的方针和策略。战略 的基本历史使命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战略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判明国家所处的战略环境 ;确定战略上的主要对手和作战对象;分析国家安全面 临威胁的性质和程度;提出军事斗争所要达到的总体目 的和主要任务;确定准备与实施军事斗争的指导方针和 基本原则以及军事斗争的主要手段、形式和协同、保障 的主要方法等,并依此制定总体行动计划和实施步骤。 战略的指导对象是军事斗争全局。军事斗争是为了一定的 政治目的,在军事领域或以军事手段进行的各种形式的 对抗活动。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9e5913701f69e314232942c.png)
中国威胁论原因
• 第三是国家利益驱使,遏制中国的需要。 众所周知,在国际关系中,国家间不可能 永远是朋友,也不可能永远是敌人,永远 的只有国家利益。
• 为加快发展军事力量寻找借口。日本和印 度的做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 制造舆论,把亚洲所谓不稳定因素的矛头 引向中国。
• 将人们对国内现实的不满情绪引向国外。
• 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 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 题。
•
——邓小平
(三)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愈显突出
中国的作用: (一)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起制约作用 (二)在经济上起示范作用 (三)在维护第三世界权益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世界战略家认为:太空,是人 类最后一个战略制高点
• 二是集团松散化
美国的核心利益最终与所有人的利益,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 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与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利益也有矛盾。 日本和欧洲只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分赃者,不是绝对可靠的 同盟军,下一步必将成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和敌人。
• 三是外交多边化
• 四是合作区域化
• 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
• 总体缓和 局部紧张
• 文化原创力缺失、山寨文化、崇洋媚外的 奴化心理等
中国威胁论分析
• “中国威胁论”恶化了中国的发展环境,遏 制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威胁论”混淆了 视听,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中国与部分国 家和地区的外交关系,并使中国的对外经 贸直接受到了影响。
如何应对中国威胁论
• 中国首先应继续坚持已经确立的和平崛起 的战略,国防现代化,中国的外交部门或 者对外宣传部门应该加强同其它国家的沟 通和交流,使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的崛起 是一个和平崛起的过程,而不是武力扩张、 称霸地区和世界的过程。
国际战略环境名词解释
![国际战略环境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fbe8d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d.png)
国际战略环境名词解释国际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决策和军事行动的外部因素的总和。
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对国家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政治环境是国际战略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环境包括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国家间的冲突与合作等因素。
例如,在国际关系中,国际大国之间的关系、区域冲突、国家间的战略竞争等都会对国家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北约等,也是国际战略环境中的重要力量,它们的政策和决策会对国家的军事行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其次,经济环境也是国际战略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的经济实力对其战略选择和战争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个经济强大的国家能够更好地支援军事行动,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国际经济体系的变化和经济竞争也会对国家的战略决策产生影响。
此外,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也会对国家的外交政策和战略选择产生影响。
第三,军事环境是国际战略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军事环境中,包括军事力量、武器装备、军事技术等因素。
国际军事力量的对比和军事合作关系对国家的军事行动具有直接的影响。
例如,军事联盟的建立和军事对抗的发生都会对国家的军事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军事技术的发展也会对国家的军事行动产生重要影响,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和作战能力。
最后,文化和社会环境也是国际战略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这些因素会影响国家的行为方式和决策方式。
例如,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的战略选择和行为方式会有所不同。
此外,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分歧也可能导致冲突和摩擦,进一步影响国家的战略决策。
总之,国际战略环境是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总和,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因素。
了解和把握国际战略环境对于国家的战略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只有清楚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存在和影响,国家才能更好地应对国际战略环境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
《军事理论》-国际战略环境
![《军事理论》-国际战略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7f43a67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5.png)
国际战略环境一、基本概念:国际战略环境时代主题国际战略格局领土国际战略环境的含义: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时代主题,是指某一时代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它是某一时代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其基本态势。
现在的领土是这样定义的:“国家主权所及的全部疆域。
包括国家的领陆、领空、领水以及领陆与领水的底土。
”二、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2、世界各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3、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4、南北矛盾的核心仍然是经济问题;5、民族宗教矛盾以及恐怖主义,不大可能对总体趋缓的国际局势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和变化。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是什么?国际战略格格局的结构类型包括: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和多元交叉格局。
四、冷战后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是什么?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
2、冷战时期的安全结构已经解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加紧协调,试图形成一个以他们为主的安全结构。
3、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在上升,但是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手段仍然为各国所重视。
4、随着世界大战的危险进一步下降,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相应突出。
(中东局势、印巴冲突等始终是世界的热点问题)5、发达国家向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大量倾销先进的常规武器装备,有可能对这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6、大国间的互动互制五、为什么说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1、未来世界不可能是美国一家独霸。
2、其他国际力量中心也在成长壮大。
其他力量中心主要是指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
3、多极化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意愿。
国际战略环境的解释
![国际战略环境的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f434be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c.png)
国际战略环境的解释
国际战略环境是指影响一个国家或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外部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国际战略环境的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政治环境:国际政治环境主要指国际关系中各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
这包括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法律和规则的制定等。
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战略选择和决策。
2. 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主要指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化。
这包括国际贸易、金融市场、投资流动等方面的发展。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一个国家或组织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方向,进而影响其战略决策。
3. 国际军事环境:国际军事环境主要指全球军事力量的分布和发展态势。
这包括各国的军备竞赛、军事联盟的形成、军事技术的进步等。
国际军事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组织的军事战略和安全政策。
4. 国际文化环境:国际文化环境主要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交流。
这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国际文化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一个国家或组织的对外交流和文化战略。
5. 技术环境:技术环境主要指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对国际战略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方面的变化。
技术环境的变化会改变国际竞争格局,对国际战略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国际战略环境是指影响一个国家或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外部因素,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了解和分析国际战略环境对于制定有效的战略决策至关重要。
一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一国际战略环境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9a2035e43323968011c92c1.png)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二、冷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 欧共体已于1993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欧洲联盟条约》,成为欧洲联盟。
• 在亚太地区,主要有1993年成立的 “东盟地区论坛”和“亚太安全合作 理事会”。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二、冷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 还有一些次区域性的官方与非官方安 全合作机制,如:朝鲜半岛六方会谈, 东北亚合作对话会,亚太圆桌会议, 中美日安全磋商等。
第五章 国际战略环境
第一节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一、战略环境 (一)战略环境的含义
战略环境,是指国家(集团)在一定 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斗 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第一节 国际战略环境概述
一、战略环境 (一)战略环境的含义
战略环境,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 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和地理等 方面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 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 的总态势。战略环境是动态的,它随着 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多极战略格局:是以巴黎和会及华 盛顿会议,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为标志。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四)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1945~1991年)
美苏争霸战略格局:是以苏联克里 米亚的雅尔塔会议,达成“克里米亚公 报”和“雅尔塔协定”为标志。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二、冷战后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主要 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1、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起制 约作用。
2、在经济发展上起示范作用。 3、在维护第三世界权益的斗争中发挥
重要作用。
2、国内战略环境 国内战略环境主要关注以下三点:
《军事理论》-国际战略环境讲义
![《军事理论》-国际战略环境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6a1862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7e.png)
国际战略环境讲义国际战略环境的含义: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一、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所谓时代主题是指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
时代主题是全人类所面临和共同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因为它制约着或者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走向。
正确认识时代主题,是一国或集团正确制定内处政策的重要前提条件。
那么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呢?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世界真正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第一,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就使得各国的利益格局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皆荣,因此我们说世界各国的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经济全球化制约了战争因素的增长,因为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来讲,确实是不要求战争,需要和平,要求人们之间加强往来。
第二,世界各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大国之间是形成敌对关系的,比如法西斯德国发誓要消灭红色苏联。
但目前世界各大国之间并没有形成这样的敌对关系。
我们说目前各大国没有敌对或是对抗的关系,当然也就没有彼此之间开战的意愿了。
第三,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
所谓国家战略是指一个国家的总政策。
现在,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寻求自己的发展。
他们尤其特别关注的是经济和科技这两大领域。
既然各国有了这样的国家政策,它就不会引导它的国家行为向着准备或者实施战争的方向发展。
第四,南北矛盾更加突出。
二战后南北矛盾就由政治矛盾转化为经济问题。
那么,到现在为止,经济问题有没有解决呢?我们说不仅没有解决,而且是问题越来越严重。
时代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国家仍然很贫穷,世界上富国与贫国的收入差距大约是30年前(大概是1970年)是30倍,到了1980年扩大为40倍,现在扩大为70余倍。
国际战略环境(讲义)
![国际战略环境(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38a89d7195f312b3169a59d.png)
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影响一个国家军事斗争的对象、任务和目标,因而是各个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国际战略环境包含的内容很多,下面主要介绍时代主题、世界格局、世界安全形势和中国安全观等方面的情况。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时代主题,是指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
它是某一时代基本特征的集中反映,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本质和发展趋势,规定着该时代各国人民相应的主要任务。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就是争取维护世界整体的非战争状态;发展问题主要是南北问题,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也是全人类的经济发展问题,这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这就是说,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0多年过去了,邓小平这一论断是否已经过时?我们说没有。
虽然冷战结束已有10多年,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其原因是:第一,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不仅创造出了新的劳动工具,生产出了更多的产品,迫使人们到国外去寻找市场、寻求投资,而且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先进、快捷的交往工具,保证了国际间经常的相互联系和交往,这种情况再加上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能源和资源的依赖以及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的依赖,这就使得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大大提高。
这种情况客观上不允许再恢复到与世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国家间敌对或大国对峙的国际关系格局,从而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潮流继续前进。
国际战略环境概论
![国际战略环境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be9173f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7.png)
国际战略环境概论国际战略环境概论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环境,它对一个国家的战略选择和决策起着重要的影响。
国际战略环境的演变和特点往往会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安全。
国际战略环境的演变是任何一个国家不可避免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战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首先,全球治理结构的缺陷和不完善,导致国际社会面临诸多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但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其次,新兴国家的崛起和老牌大国的衰落,重新改变了国际力量格局。
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猛,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而美国、欧洲等老牌大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实力逐渐下滑。
这种力量转移对国际战略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再次,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让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和广泛。
这使得世界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也使得国际游戏规则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国际战略环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确定性增加。
由于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和复杂性,预测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困难。
政治局势、经济增长、战略对抗等因素都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变化。
其次,国际间相互依存程度加深。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增强。
国家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其他国家的反应和利益,国际战略的制定不再是内部事务。
再次,软实力的重要性上升。
以经济、文化、科技为代表的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各国影响力的重要衡量标准。
发展经济、提升文化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关键。
最后,多边合作的趋势增强。
全球问题的复杂性和全球治理的不完善,使得各国更加需要通过多边合作来解决共同问题。
无论是国际金融合作、环境保护还是反恐合作,都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在这样的国际战略环境下,每个国家都需要制定适应自身利益和发展需求的战略。
首先,要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方针。
和平发展是当前国际战略环境下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保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才能够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d5d0ded7e2bd960591c67732.png)
第一章国际战略环境内容简介:主要介绍国际战略环境的含义、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及特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国家与统一问题.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目前所处的国际战略环境,了解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发展,了解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态势,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对国家统一充满信心。
国际战略环境的定义和影响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式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双边或者多边关系中有关各方力量消长、利益得失等方面的总状况和总趋势。
国际战略环境关系到国际的生存和发展、安危与兴衰,影响一个国际(集团)军事斗争的对象、性质、目标、敌友关系,以及据以确定的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基本方向,因而是各个国家(集团)制定战略所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一、国际形式总体缓和但局部冲突不断(一)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全中国人民福祉,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的条件。
新的世界大战在短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二)局部战争的危险性仍然存在尽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和平是当代国际形式的主题之一,但是局部战争的危险性仍然存在,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传统的安全威胁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一度出现增多的势头。
二、经济全球化成为大趋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进行的。
从对国际战略形势的影响方面看,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可能促进世界形式的缓和;另一方面,它又可能使世界处于新的动荡之中.三、大国较量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冷战结束之后,尽管大国之间加强了对话与合作,但相互之间的较量并没有停止,较量的重点从冷战时期的军事力量为主,转向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其主要内容是:夺取科技优势,促进国家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壮大综合国力,为夺取或保持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有利地位创造条件.四、军备竞赛有所趋缓但质量竞赛更加激烈由于国际形势日趋缓和,使全球军备竞赛有所降温。
第三讲 国际战略环境
![第三讲 国际战略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5a083ed856a561252d36f8e.png)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是国家制定战略的客观基础。
对环境进行深人的分析是战略谋划的思维起点。
只有对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分析影响自己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现实威胁与潜在威胁、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及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关系,才能依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战略战略,即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具体地说,是指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和判断,科学地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作战方针,作战原则和作战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一)战略的要素1、战略:战略是战争发展的产物。
《孙子兵法》是一部包含着丰富战略思想的不朽之作。
美国当代著名防务问题专家何林斯在《大战略》:“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子兵法》可与历代名著包括2200年后的克劳塞维茨的著作相媳美。
2、战略要素:战略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即战略+目的(战略追求的目阮)+战略方针(行动方案、途径)+战略手段(实现战略目标的工具)。
国外用一个三条腿的凳子来形容三个要素与战略的关系,凳子腿是战略要素、凳子面是军事战略、在凳了上摆放的是国家安全。
(二)战略的特点1、立足于威慑:军事战略的有效性来自威慑和实战两个力面,一旦威慑失效,依靠实战击败对手是军事战略的基本企图。
然而,随着核武器的出现、发展和扩散,战争已为人们所深恶痛绝,核战争更是人类所不能接受的,军事战略的威慑作用大大增强了。
威慑手段也由“防御”、“升级”、“报复”等多层次构成的。
企图通过多元威慑力量,运用多种威慑于段,发挥各级威慑作用遏制战争,不战而胜。
2、立足常规战争:在世界核武库饱和的状态下,试图通过核战争达成其政治目的,取得战争胜利已经不可能了。
3、立足长期竞争:在当代,军事战略立足于更长期的较量是新技术、新武器、新装备、新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特别是随着综合国力增强对国家防务政策影响的加强,以及"战略防御计划"的出现,军事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除常规战争战略、核战略外,空间战略正在应运而生。
国际战略环境(课件)
![国际战略环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d920e519e8b8f67c1cb96b.png)
战略环境概述
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
战略环境概述
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
阿富汗局势
印巴冲突
战略环境概述
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
美巴关系危机
卡尔扎伊 政府脆弱
塔利班实力犹存
阿富汗政治 和解前景难料
战略环境概述
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
传统安全形势面临复杂挑战 全球军备继续呈现上升态势
战略环境概述
保持增长态势
主导力量 增速持续上升 成为俄第三大武器出口对象国
无敌舰队
海上马车夫
日不落帝国
国际战略格局
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
2、两极格局:指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 占据主导地位。(一战同盟国协约国 二战法西斯反法西斯 二战后社会资本两主义) 3、多极格局:即多种战略力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 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相对平衡的战略关系。在 多极格局中,作为格局构成要素的战略力量,可以是单个的 国家,也可以是国家集团。
战略环境概述
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利用美苏对峙争 取中国的有利环境,战略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变 革都暂时推迟。此时的中国奉行的积极防御的国 防政策。 从90年代后期至今,台独势力日益发展、我 国周边领土、领海争端日益突出,美国高调重返 亚洲,加强了对中国的打压,提醒了国人加强国 防建设的紧迫性,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对海外市场 和原料的依赖也呼唤着安全防卫范围的扩大。
战略环境概述日本日益将国家安全防范对象转向中国日本日益将国家安全防范对象转向中国西亚北非地区陷入动荡西亚北非地区陷入动荡战略环境概述局部地区动荡和冲突加剧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战略环境概述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阿富汗局势印巴冲突战略环境概述塔利班实力犹存美巴关系危机卡尔扎伊政府脆弱阿富汗政治和解前景难料战略环境概述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战略环境概述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亚洲地区热点问题升温全球军备继续呈现上升态势全球军备继续呈现上升态势主导力量主导力量增速持续上升增速持续上升成为俄第三大武器出口对象国成为俄第三大武器出口对象国保持增长态势保持增长态势战略环境概述传统安全形势面临复杂挑战传统安全形势面临复杂挑战在统计涉及的120个国家中65的国家2011年增加了军事开支包括属于二十国集团的16个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
名词解释国际战略环境
![名词解释国际战略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05d4f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7.png)
名词解释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指国家在国际层面上所处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环境条件和格局。
它是由各种因素所组成,包括其他国家的意图和行动、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制度、地缘政治、经济全球化等。
了解和分析国际战略环境对于制定和执行国家的战略非常重要。
首先,国际战略环境包括其他国家的意图和行动。
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它们通过外交手段、军事行动、经济合作等途径来追求和保护这些利益。
例如,一些大国可能通过扩张领土、增加军力等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而一些小国则可能依靠国际组织和外交合作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其次,国际战略环境受到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制度的影响。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在国际事务中起到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协商、合作和制定规则来维护国际秩序和促进国家间的互利合作。
国际规则和制度则是国际社会共同遵守的规范,如国际法、贸易规则等,它们对国际战略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规范和约束各国行为的作用。
此外,地缘政治也是国际战略环境中的重要因素。
地缘政治是指地理条件对国际政治产生的影响。
各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海洋权益等都会对其安全、经济和军事力量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些地处重要战略位置的国家可能因为地理因素而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影响,它们需要更加重视自身的国防和外交战略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最后,经济全球化也是国际战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各国的经济利益和命运日益紧密相连。
经济全球化为国家间的贸易、投资、科技合作等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要求各国在制定战略时考虑全球的经济条件和竞争环境。
总之,国际战略环境是国家在国际层面上所处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环境条件和格局,包括其他国家的意图和行动、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制度、地缘政治、经济全球化等。
了解和分析国际战略环境对于国家制定和执行战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国家适应和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保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434856c95022aaea988f0f08.png)
三、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一)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依然存在
目前,美国有7万多名军人部署 在世界各地执行反恐任务。
三、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世界局部动荡的主要根源
1999年
科索沃 战争
战争造成的影响
1. 开创了军事集团 干涉一个主权国 家的先例 2. 助长了民族、宗 教分离主义势头 3. 加剧了巴尔干地 区的紧张局势
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 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四、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大势所趋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大势所趋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四、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有 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
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邓小平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未改变
(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股势力”
严重影响我国边疆稳定和经济建设
恐怖暴力事件
200多起
死亡160多人
伤400多人
1990
2001
三、世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一)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依然存在
我国认定恐怖主义组织的标准
以暴力恐怖为手段,从事危害我国安
全、破坏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 财产安全,并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体系和 分工体系的恐怖活动的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课周三-78节、序号56成绩
国际战略环境
张三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09级软件2班10011201福建福州邮编:350000)
摘要:冷静地观察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审慎地预期周边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在未来一个时段内维护地区和平,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态。
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发展核武器;在意识到这些对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的同时,我们还必须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察周边国际力量关系的分布情况,以此对下一世纪的周边环境作出判断。
关键词:国防军事思想高科技技术
前言
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总态势。
战略环境是动态的,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一、关于军事理论的学习
我们即将完成军事理论课的教程,学习军事知识,认识战争规律,预知未来战争特点。
我国的安全人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
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为期不长的军事理论课,从多个项目中,让我们对当代国内以及国际军事情况,都有了初步了解。
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国的国防建设。
主要讲授中国的国防历史沿革,包括古代、近代及现代中国的国防概况;中国的武装力量体制,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国防法规;国防精神。
(2)军事思想概述。
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事建设思想以及外国军事思想。
(3)中国国家安全环境。
主要讲授国际安全与军事战略格局,世界军事形势势态的演变,当前世界军事形势的特点,世界军事形势的发展趋势,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军事情况,世界主要国家的防务政策,反恐怖斗争,坚决打击“台独”势力与国家安全等。
(4)军事高科技技术。
主要讲授军事高科技技术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现代作战的影响,讲授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电子战技术、指挥自动化技术、军用航天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5)高技术局部战争。
主要讲授高技术局部战争概念,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新“三打三防”,人民防空以及如何迎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挑战。
(6)对中国而言,拥有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悠悠古国,自古就涉及到了战争,就涉及到了军事,再逐渐为现代军事理论奠定了基础。
而当代则是以现代化战争为主流,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信息时代和科学技术是改变战争形态的两大推手。
二、了解中国的周边环境
近几年,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种多极的力量结构。
这不是世界性的多极化趋势的产物,它只是一种地区性的结构。
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缩小。
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烈了。
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
印度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拥有核武器使它的
军事威慑力在继续增加,印度在亚洲扮演大国角色的愿望已明显增强。
中国的综合国力在继续增加,它在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强。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地位支撑了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
由中国、日本、美国、俄国、东盟及印度这六种力量构成的多级结构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构。
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任何一极,在这一地区都不可能单独取得优势。
在多极均势结构中,结盟关系的变化及向两极化的发展是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美日同盟关系仍会保持稳定,但是其作用一是会受到中俄战略关系的制约,二是不会得到东盟和印度的无条件支持,没有什么利益会促使印度和东盟放弃他们长期遵循的独立与中立的对外政策,卷入美国同中俄的对抗中去。
中国是本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与和平的对外政策,中国将会对这一结构的稳定作出贡献。
美女这一多极结构的稳定性还在于即使是超级大国的美国也不能改变它。
美国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可以维持这一相对稳定的结构,但它要改变这一结构的话,如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其代价之大将是它无法承受的,而且还将远远超过其所得的收获。
美国在亚洲地区将继续谋求“领导”地位,但如果它要建立单极霸权的话,它必然会受到其他力量联合的或各自的抵抗。
应当指出,中国周边的多极均势的稳定性会受到次区域力量和力量关系的影响。
例如,南、北朝鲜是东北亚次区域平衡的重要力量;巴基斯坦和泰国是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力量;国际环境的另一新变化是,国际多边体制将成为维护周边和平与稳定的重要途径。
多极结构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周边环境会平安无事。
霸权主义国家谋求单方面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行为,各极之间无序竞争都会对中国的周边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除了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外,在中国和周边国家有着以下一些较重要的国际多边体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后部长级会议、东盟加中日韩会议、朝鲜问题四方会谈、“上海五国”机制、欧亚首脑会议,等等。
这些机制已经在起非常积极的作用。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在推动贸易自由化,这一进程使亚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得到了显著加强。
今年5月初,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东盟与中、日、韩财政部长会议上,各方一致同意建立一个亚洲货币保护机制,以避免再次发生造成严重冲击的金融危机。
这表明亚洲国家已将它们的合作从贸易领域扩大到了金融与货币领域。
在安全方面,由于亚洲各国的共同努力,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行动取得了显著成功。
同时,一些国际多边体制已经在加强相互信任措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活动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在中国周边存在着一些地区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克什米尔问题、朝鲜半岛问题、阿富汗内战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着国际因素卷入的背景。
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好就可能酿成重大冲突,对中国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但是,如何发挥国际多边体制作用,寻求最终解决或者缓解其紧张程度,现在还没有得到有关国家的充分重视。
三、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是,国际多边体制将成为维护周边和平与稳定的重要途径。
多极结构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周边环境会平安无事。
霸权主义国家谋求单方面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行为,各极之间无序竞争都会对中国的周边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在安全方面,由于亚洲各国的共同努力,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和行动取得了显著成功。
同时,一些国际多边体制已经在加强相互信任措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活动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在中国周边存在着一些地区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克什米尔问题、朝鲜半岛问题、阿富汗内战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着国际因素卷入的背景。
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好就可能酿成重大冲突,对中国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但是,如何发挥国际多边体制作用,寻求最终解决或者缓解其紧张程度,现在还没有得到有关国家的充分重视。
例如印度一直拒绝国际组织调解克什米尔冲突,这不仅长期拖延了这一问题的解决,而且已经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在印巴两国都拥有核武器以后,冲突的延续将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中国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大国,中国可以,而且也应当在国际体制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只要是坚持尊重主权、国家平等、互利互惠、不干涉内政等国际体制的基本原则,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体制活动不仅会受到多数周边国家的积极评价,而且还会产生良性的互动作用。
这将成为中国主动影响周边国际环境的重要手段。
国际体制的意义是重要的,但是它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其有效性也不会在短期内迅速扩大。
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确保周边地区的多极结构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将是维护我国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基本手段。
不断加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体制,中国在下一世纪的全面复兴与强盛是大有希望的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
必须以新型人民战争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学习军事理论重大战略意义。
现代战争虽然是高科技战争,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仍然还是人,是高科技武装起来的人。
纵观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与其说是美军用尖端武器装备战胜了对手,倒不如说是美军用占绝对优势的尖端人才战胜了对手,正是那些用现代知识和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士兵,那些藏在高科技武器后边的高智能士兵,打败了图有牺牲精神而无科技素质的士兵。
每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都会站在时代的前列,挺身而出,用青春热血保卫国家的和平安全。
我们有着强烈的爱过之心和报国之志,蕴藏着巨大的人才资源,和平时期加强军事训练和教育,进一步强化自己为国献身的思想品质,提高我们操作高科技装备的能力,一旦发生战争,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就是极为可观的战略后备人才,能够确保我们战胜任何最强大的对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谢谢!
参考文献:《军事理论教程》,吴温暖匡璧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第四版。
联系电话:130****8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