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异同
13种气候特点
![13种气候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4e2a942336c1eb91a375d94.png)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其中10.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9d47d53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0.png)
对工业的影响
工业布局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化工等工业 。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也有利于轻工业如纺织、食品等的发
展。
工业生产效率
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保持工厂生产环境的恒定,提 高生产效率。
工业灾害
季风气候的异常变化可能对工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如暴雨、 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工厂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等。
太阳能利用
充分利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 丰富太阳能资源,发展太阳能热 水器、光伏发电等产业。
风能开发
02
03
农业气候资源利用
合理利用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 风能资源,发展风力发电产业, 为清洁能源做出贡献。
根据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种植的 农作物品种和养殖品种,提高农 业生产效益。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亚热带季风气候
目录
• 气候概述 • 亚热带季风气候表现 • 与其他亚热带气候类型的比较 • 亚热带季风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亚热带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应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挑战与策略
01
气候概述
定义与特点
温暖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最显著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 热多雨,春秋两季温暖宜人。
06
应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 挑战与策略
防洪抗旱措施
防洪工程
加强堤防、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减少洪涝灾害 的发生。
排水系统
完善城市和农村排水系统,确保在暴雨天气下能够快速排水,减轻 内涝压力。
抗旱措施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01
地形因素
多分布于平原、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对气候影响 不大。
两种亚热带气候的特征
![两种亚热带气候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12820b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c.png)
两种亚热带气候的特征两种亚热带气候的特征亚热带气候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这两种气候类型在降水、温度以及植被等方面各具特色。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25°-35°的亚热带大陆东岸,如我国南方地区、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以及南美洲的东南沿海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如下:●●夏季高温多雨:夏季气温高,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约为25°C,年降水量通常在1000毫米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夏季。
这种气候条件下,夏季的高温和充足的降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尤其是水稻等需要大量水分的作物。
以中国南方为例,夏季的降水不仅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便利,也为当地的水资源管理带来了挑战。
●●冬季温和少雨:冬季降水较少,但气温相对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在4-10°C之间。
这种温和的冬季气候使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成为许多动植物的理想栖息地。
温暖的冬季气候也使得这些地区成为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避寒。
●●四季分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较为分明,冬季和夏季的气候特征差异显著。
这种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系统,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居民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
●●植被丰富: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种植被类型适应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的环境。
常绿阔叶林不仅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季风环流密切相关。
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则受大陆冷高压的影响,降水较少。
这种季风环流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当地的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
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如下:●●夏季炎热干燥:夏季气温高,降水稀少,雨热不同期。
夏季气温通常在21~27°C之间,全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且夏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0%-40%。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主要成因 特征及特殊性分析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主要成因 特征及特殊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6916bcfab069dc50220148.png)
欧洲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热带的所有气候类型、三种季风气候、冰 原气候
北美洲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南美洲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
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大洋洲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南极洲 冰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季风环流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上落实 ①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南半球缺失)(4种):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②大陆东岸独有的气候(3种):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③大陆西岸独有的气候(3种):
1月 西北 季风
赤道
7月 东南 信风
3、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4、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 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1)热带沙漠气候
◆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①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②夏季西南季风难以到达; ③古代对森林的破坏
②信风来自海洋, 带来充沛水汽
③受地形抬升, 多地形雨
④沿岸暖流流经, 增温增湿
(2)热带雨林气候 ◆几内亚湾的热带雨林气候
纬度位置较高
气候特殊性分析
①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②夏季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充沛水汽, ③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④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夏季
气压
?
带
风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一轮复习核心素养小册子: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一轮复习核心素养小册子: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https://img.taocdn.com/s3/m/dbe9188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54.png)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概念辨析一、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地球输送热量,称为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增温,以辐射的形式向大气输送热量,称为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大气增温,以辐射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和地面输送热量,称为大气辐射;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二、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少,故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
三、低压(气旋)与低压槽、高压(反气旋)与高压脊1.低压(气旋)与低压槽(1)低压(气旋):如果某天气系统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那么从气压角度说,该天气系统是低压,从气流角度说,该天气系统是气旋。
低压(气旋)中心多阴雨天气。
(2)低压槽:从低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气压比两侧低,可能形成锋面,多阴雨天气。
2.高压(反气旋)与高压脊(1)高压(反气旋):如果某天气系统中心气压高于四周,那么从气压角度说,该天气系统是高压;从气流角度说,该天气系统是反气旋。
高压(反气旋)中心因气流下沉,难以成云致雨,故天气晴朗。
(2)高压脊:从高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气压比两侧高,因气流向两侧辐散,不可能形成锋面,天气晴朗干燥。
四、锋面气旋与热带气旋、台风(飓风)1.锋面气旋与热带气旋(1)锋面气旋:是含有锋面的气旋,一般分布于温带地区。
锋面发育在低压槽中。
(2)热带气旋:分布于热带的低气压中心,一般不会出现低压槽,不会与锋面叠加。
2.台风(飓风)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因所处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分布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
台风的形成过程:在温度超过26 ℃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补充→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空气上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形成了台风。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性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ebc220fdb4daa58da1114ab6.png)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性气候1、热带季风性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都是处于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其成因都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唯一不版同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是背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他的海陆热力性差异更明显。
表现出的就是温差更大,降水也更多权。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差则较小,降水也更平均!2、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为:1、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
2、长江中下游区春暖秋凉,夏热冬寒,四季分明。
一般冬长1~4个月,长江以北4个月左右,南岭一带不到1个月;夏长在4个月以上,一般由5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南部则迟至10月上旬;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各长2个月,南部可达3个月。
3、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在800mm~1500mm。
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
(2)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性气候扩展资料:亚热带季风气候对植物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物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
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
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甘蔗等等。
3、八种气候类型特点1、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4、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5、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6、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区别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19801e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5.png)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是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区别。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温暖湿润的冬季和热烈干燥的夏季。
这种气候类型常见于南亚和中美洲地区,特别是在印度次大陆和中美洲的东海岸。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是季风性强,冬季风吹自南方,夏季风吹自北方。
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征是温暖湿润的整年气候。
这种气候类型常见于南亚和中美洲地区,特别是在印度次大陆和中美洲的西海岸。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是降雨量较多,整年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高。
总的来说,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主要区别在于季节性。
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冬季和夏季气候变化,而亚热带湿润气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另外,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雨量通常比亚热带湿润气候少,相对湿度也较低。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是两种常见的气候类型,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区别。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温暖湿润的冬季和热烈干燥的夏季,常见于南亚和中美洲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是季风性强,冬季风吹自南方,夏季风吹自北方。
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征是温暖湿润的整年气候,常见于南亚和中美洲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是降雨量较多,整年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高。
总的来说,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的主要区别在于季节性。
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冬季和夏季气候变化,而亚热带湿润气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另外,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雨量通常比亚热带湿润气候少,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是两种常见的气候类型,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区别。
各种气候类型适合种哪些经济作物和农作物
![各种气候类型适合种哪些经济作物和农作物](https://img.taocdn.com/s3/m/b2c97fe64693daef5ef73d7d.png)
各种气候类型适合种哪些经济作物和农作物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潮湿,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代表性经济农作物:【橡胶、金鸡纳、可可、胡椒、油棕等,粮食作物:水稻】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就是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在湿季,旱季是无法进行农业耕作的,因此农业也随着雨带迁移,只适合原始迁移农业,无经济作物。
3、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年降水量大,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季;【水稻种植业、黄麻、橡胶、茶叶、咖啡、可可。
还有各种水果】。
4、热带沙漠气候:因为经常无云、风大、日照强、气温高、相对湿度小,因此蒸发力非常旺盛。
只适合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中代表农作物:【枣椰树】5、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的经济作物是【甘蔗、橡胶】粮食作物为【水稻】6、地中海气候: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为特征。
【在农作物中,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
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
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
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
】7、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较高,阴雨天气多,热量和光照条件一般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巴黎盆地热量条件较好,有种植业分布),一般以【畜牧业】(如苏格兰北部),【花卉种植业】(如荷兰)等对热量要求较小的农业类型为主。
8、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夏季昼较长,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的时间长,夏季晴天多,气温的日较差较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9、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总量少并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降水对农业的影响很大。
种植的农作物可以选择的品种就很少,只能种【马铃薯、甜菜】等。
10、寒带气候:寒带全年酷寒,各月气温皆在0°C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不适宜种植经济作物。
农作物有【甜菜、马铃薯】等火山的分类一、按火山的变化节奏火山可以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七年级地理亚热带气候
![七年级地理亚热带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cdbacc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1.png)
地中海地区受季风和气压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独特的气候特点。
大气环流
形成原因
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分布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某些沿海地区,如地中海沿岸、加利福尼亚、南非等地。
特点与分布
地中海气候适宜葡萄、橄榄、柑橘等作物的生长,因此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和建设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中国江南水乡、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资源源自对人类生活的影响05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纬度位置
地中海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山脉、丘陵等地形对气流产生阻挡作用,导致气候差异。
亚热带气候的分布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以及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地区。
在中国,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等地。
亚热带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湿润。具体来说,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大,容易出现暴雨、雷阵雨等天气现象;冬季则相对温暖,降水较少,以阴雨和雾气为主。
04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大陆位置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受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冬季受到来自内陆的干冷气流影响。
纬度位置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热带纬度较低地区,受到季风和气压带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湿润气候。
地形影响
陆地中纬度气候
![陆地中纬度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b99e2e04bb68a98271fefa74.png)
植被土壤: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季风气候条件下的主要植被, 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
2、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
分布于亚热带的亚洲东部,纬度25º~35º间,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 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的地带,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
气候特点:
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均温一般高于22 ℃,最冷 月气温在 0 ~ 15 ℃ 之间;年降水量在 750 ~ 1 000 mm 以上,夏半年降水 量通常占全年的 70% 。冬季亚洲大陆为高气压所控制,盛吹由陆地向海 洋的西北风即冬季风,降水较少;夏季亚洲大陆为低气压所控制,盛吹 由海洋向陆地的东南风即夏季风,降水较多。
分布:
分布于北美大陆东部 25º ~35º N 的地带和南美的巴西高原东 南缘、巴拉那河中、下游以东和潘帕斯东部,在非洲的东南海岸 和澳大利亚的东南岸也有分布,但面积较小。
气候特点:
主要特点是冬夏温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一年中降水分 配也比季风区均匀;冬季温带气旋活动频繁,冬雨可占年降水总 量的40%。
陆地中纬度气候
娜日苏
2
一、陆地亚热带气候
陆地亚热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º ~40º 之 间的地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和海陆位 置等因素作用,在大陆东岸一般为亚热带 湿润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西岸为 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式气候);二者 之间为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1、亚热带湿润气候
气候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冷月气温在 4 ~10 ℃左右, 年雨量约为300~1 000 mm;贴近大洋沿岸有冷流经过的地区,最 热月均温不足22 ℃,为凉夏型地中海气候,夏季凉爽多雾,日照 不强且干燥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80ded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7b.png)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2°~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此外中国海南,台湾有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是亚洲的一个专有气候。
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8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5℃-35℃左右,由于受海洋气流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
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该地区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形成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大部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北回归线北部,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又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形成了季风。
冬季处于大陆高压南伸的前方,高空又有南支急流通过,故气旋过境频繁,云雨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0%;夏季随着海洋季风北进和极锋的北退,梅雨区也从南向北推进,梅雨期一般延续20-30天,梅雨降水量约占本区六、七两月总降水量的70%;九、十月间沿海一带还有台风雨;可见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要丰富得多,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年降水量可达1000mm以上,迎风山地如牯(gǔ)岭更可达2529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出现在北纬22°~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类型(1) 上课用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类型(1) 上课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76335ccf84b9d528ea7a83.png)
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
降水的差异
3、热带季风气候
4、热带沙漠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
1月
热带雨林景观
7月
让你来判断: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
据图描述热带雨 林气候的主要特征。
全年高温
全年多雨
全年高温多雨。
新加坡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发育植被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的生态功能:
地中海气候全年降水较少,特别是夏季炎热干燥, 为了较少水分的蒸发,树叶发展成针状且表面带有蜡质。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非常适于海滨度假,进行日光浴和潜水 冲浪等海上娱乐活动,因此很多地中海沿岸城市成为度假胜地。
法国戛纳和希腊爱琴海
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异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
每年能吸收大量的二 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 气,因此具有重要的生 态功能。
地球之肺
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 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刚果盆地
亚马孙平原 马来群岛
面积最大
2、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7月
热带草原1月
你来推测热带草原气候的气候特点?
据图描述热带草原
气候的主要特征。
全年高温
降水分布不均匀
全年高温 干、湿季分明
巴马科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发育植被
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
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非洲中部和南部 澳大利亚 面积最大 巴西高原等
3、热带季风气候
孟买—热带季风 6月
孟买—热带季风 2月
你来归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
据图描述热带雨林气 候的主要特征。
新高考地理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新高考地理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beaee41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5.png)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两者均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但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强弱程度不同。
季风性湿润气候没有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所以夏季气温没有季风气候高,降水也没有季风气候集中,冬季气温稍高,降水也稍多。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另一个区别是他们的分布位置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欧大陆东岸,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同纬度北美、南美、大洋洲的大陆东岸。
【拓展提升】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阳盆地北依伏牛山,西邻秦岭和大巴山,东南邻大别山,地热资源丰富。
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气候温和,夏季高温,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
南阳农民历来有养牛习惯。
远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已进入了舍饲、圈养阶段。
南阳黄牛,体躯高大,力强持久,肉质细,香味浓,大理石花纹明显,皮质优良。
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适应性能俱佳,是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1998年南阳黄牛被国家农业部首批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
(1)分析南阳盆地盛产黄牛的主要原因。
(2)推断目前南阳黄牛的主要用途并说明理由。
(3)阐述南阳黄牛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4)分析南阳黄牛产业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饲养历史悠久;山岗荒地和河谷湿地为南阳黄牛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牧草;大面积耕作需要大量耕牛。
(2)肉用。
原因: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部分耕地撂荒,黄牛的役用性能减弱;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牛肉需求量增大。
(3)黄牛养殖数量多,产量高;肉质细,香味浓,体躯高大,皮质好,市场广阔;政府的大力支持。
(4)从养殖到加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分析】(1)远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已进入了舍饲、围养阶段,饲养历史悠久;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山区,牧草充足;南阳盆地,地形平坦,种植业发达,大面积耕作需要大量耕牛。
1热带季风气候2亚热带季风气候3温带季风气候4温带海洋性气候5地中海气候6热带沙漠气候7热带草原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2亚热带季风气候3温带季风气候4温带海洋性气候5地中海气候6热带沙漠气候7热带草原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7a45db825fbfc77da269b1f5.png)
1 热带季风气候2 亚热带季风气候3 温带季风气候4 温带海洋性气候5 地中海气候6 热带沙漠气候7 热带草原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含气候特点、成因)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含气候特点、成因)](https://img.taocdn.com/s3/m/3dc9feb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d.png)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含气候特点、成因)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与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含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含苔原气候与冰原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特点:全年高温多雨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5.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8.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9.温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成因:纬度高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11.极地气候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成因:纬度高特点:全年皆冬,严寒少雨12.高原山地气候分布规律: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成因:海拔高特点:气温要低于通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季风区的三种气候
![季风区的三种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c018536f960590c69fc3760d.png)
季风区的三种气候1、我国有哪三种季风气候我国有三种季风气候,分别是:1.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在华东沿海地区;2.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在东北三省、华北沿海地区;3.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在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海南岛等地区。
我国三种季风气候带示意图:2、归纳中国三大季风气候区,分别包括哪些地形和省份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域、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
位于欧亚大陆的温带东部,具体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日本本州东北地区、北海道岛、朝鲜半岛大部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季气温低于0度,夏季雨水最多。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
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四季分明,冬夏季风方向变化显著。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
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零星分布于中国台湾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
气候特点 1、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异同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析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异同一、两种气候的相似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相似有两处,其一是分布规律相似,大约位于南北纬20o—35o的大陆东岸;其二是气候特征相似,夏季热而多雨,冬季寒冷且干燥。
二、两种气候的不同点:
两种气候虽然在分布规律、气候特征等方面相似,但区别更为显着,具体归纳如下:
1、分布上的区别: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亚欧大陆东部,主要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的地区,以及日本南部与朝鲜半岛的南端。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东部20oN—35oN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沿岸地区、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
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沿岸地区。
2、成因上的区别:
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相同月份同纬度的海洋与大陆形成的气压状况不同。
亚欧大陆东部(东亚的东部)地处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和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大,导致冬夏两季的风向、风力、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别显着。
从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可以看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其中心气压值可达996百帕。
从而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称为夏威夷高压,中心气压值可
达1026百帕以上。
在两个气压共同作用下,亚欧大陆东部的夏季,大部分地区吹东南风,其强弱取决于二者之间的气压梯度大小,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带来大量降水,所以高温湿润。
相反,从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可知,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其中心气压值可达1036百帕以上),控制范围广,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冷高压,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
而北太平洋北部则形成阿留申低压,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使亚欧大陆东部大部分地区吹西北风,故冬季寒冷干燥。
总之,由于上述主要的四个气压中心随季节而消长,使亚欧大陆东部气流随周期性的变化,形成典型季风气候区,且范围广大。
其他大陆面积较亚欧大陆小许多,因此,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就不如亚欧大陆明显。
以北美洲大陆东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例来进行说明,冬季,北美大陆冷高压位于加拿大境内,而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则位于65oN附近;位于亚热带海区的北大西洋则是一高压,并与北美大陆的南部高压连成一体。
使得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冬季虽然也刮偏北风,但由于大陆高压(中心气压值1024百帕)和北大西洋高压(中心气压值1022百帕)气压相差微小,从而减弱了冬季风的势力。
夏季,北美大陆中部形成了一个热低压(中心气压值1008百帕),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势力增强(中心气压值1026百帕)位置南移至大约
35oN,它的控制范围可伸展到北美大陆东南部。
由于两者的气压差不如亚欧大陆明显,再加上北美大陆纵向地形的影响,促使来自南北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锋面气旋活动频繁,使季风环流常受到破坏。
故季风不如东亚的典型,形成的气候也只能是类似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又有所不同的湿润气候。
3、特征上的区别
亚欧大陆东部的亚热带季风区(以上海为例)若以夏季风从4月份登陆开始到9月份退出本区为止,夏季风影响期间的降水要占到全年的70%以上,仅6、7、8月份也占到40%左右。
冬季风控制期间,降水量较为稀少,特别是12、1、2、这三个月份,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形成冬季干燥的特点。
而北美大陆东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虽然夏季降水较多,但因受热带气旋的影响,降水高峰要撤退到夏末秋初的9——10月份。
冬季因北美大陆东南部正处温带气旋影响下,仍有相当的降水量,且冬雨相对较多,明显区别于东亚,本区气候具明显的海洋性。
综上所述,北美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区虽然和东亚、东南亚南部因受季风影响,但由于大陆面积较少,季风不明显;再加上冬雨较多,气温变化也不如东亚显着,故该区气候只能算带有季风特性的亚热带湿润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