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策略)对转让定价避税的对策
国内转让定价方式预防

转让订价是跨国纳税人进行国际避税活动的一种最常有的手段。
跟着跨国公司的盛行和日趋发展,跨国公司经过在内部交易中应用转让订价,能够转移和再分派各关系公司的收益,以达到避税目的。
与此同时,也造成收益转出国和转入国之间税收收入的再分派。
所以,增强转让订价的管理,遇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关系公司转让订价采纳的主要方法( 一 ) 货物的转让订价。
公司公司利用其关系公司之间的供给原资料、产品销售等来往,经过采纳“高进低出”或“低进超出”等内部作价方法,将收入转移到低税负地域的独立核算公司,而把花费尽量转移到高税负地域的独立核算公司,进而达到转移收益和减少公司整体税负的目的。
( 二 ) 劳务的转让订价。
关系公司之间除了上边提到的资料和产品贸易来往外,还会常常互相供给各样劳务服务。
其做法同货物的转让订价基真同样,关系公司之间能够利用供给劳务服务的内部作价方式来实现收益的转移,达到减少整体税负。
( 三 ) 管理花费的转让订价。
公司公司总部为其部下公司供给各样管理服务。
所以,相关的管理花费一定分摊给部下公司负担。
公司公司为了降低公司整体税负,常常没有按合理标准来分派管理花费,而是对高税率子公司多分派花费,对低税率子公司少分派花费,使公司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 四 ) 有形财富的转让订价。
在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关系公司之间常常发生生产设施等有形财富的租借行为。
这就为关系公司进行纳税筹备供给了空间。
( 五 ) 无形财富的转让订价。
无形财富,是指公司拥有的商标、商誉、专利权、专有技术等产权。
因为无形财富拥有单调性和专有性的特色,转让价钱没有一致的市场标准可供参照,其转让订价比货物及劳务更加自由灵巧和方便,转让价钱亦可包含于被转让的设施款之中,可是假如是国内公司将无形财富的转让订价包含于设施里面,则应试虑国家对销售固定财富收税的其余税收政策法例。
( 六 ) 资本的转让订价。
资本的价钱表现为贷款或借钱的利息。
关系公司之间能够经过其内部结算银行发生借贷行为,其常常表现为总公司对分公司进行贷款。
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的分析

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的分析作者:冯非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18期【摘要】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全世界的主要税源已集中到跨国公司集团,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问题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
本文首先阐述了一些关于转让定价以及国际避税的相关基本理论,指出转让定价对于许多跨国企业来说是一个逃避税收的惯用伎俩。
跨国公司在企业运营中,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进行避税的一种常见方法高税国企业向其低税国关联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时制定低价低税国企业向其高税国关联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时制定高价。
【关键词】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国际避税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后,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在吸收外商投资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以独资、合资、合作、分支机构等各种形式涌入我国。
尽管形式不一,在我国的跨国公司普遍存在着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内部贸易转移利润的行为,对我国各个方面均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跨国公司在华实施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现状及危害跨国公司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一些跨越国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的称呼。
转让定价最初是作为管理层提高公司效率的一种工具而出现的,现在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全球经营战略和调节内部分配的重要手段。
通常情况下,跨国公司以其全球战略为首要目标,通过人为地调整内部交易价格实现其对全球收益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转移利润,逃避税收,转移资金和规避风险的目的。
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的目的往往不是减轻其在某一国家的税收负担,而是减轻其全球的总税负。
(一)跨国公司在华实施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现状1.转让定价在全球的现状很多国家希望迅速地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各国纷纷投入更多的资源可能使跨国公司面临更多的调查和跨境纠纷。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挑战下,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不断加强在合规、执法及立法方面的工作。
2.转让定价在我国的现状伴随着外商投资的迅猛发展,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问题对我国的涉外税收征管提出了严峻挑战,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问题在我国引起广泛的重视,反避税工作日渐加强,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避税法规制度不断完善(2)涉外税收征管水平日渐提高(3)反避税调查审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审计能力不断提高。
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现状对策论文

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1摘要转让定价税制是各国政府用来对跨国纳税人转让定价行为实施政策目标控制和管理的各项制度和具体措施的总称。
为了避免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税制避税,损害我国的经济利益,本文分析了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跨国公司转让定价转让定价税制对于跨国或集团公司而言,各国的公司税税率差异、汇率波动、以及各国进出口税率及补助政策不同,都会使其面临额外的获利机会或损失风险。
各国政府应从维护自身权益出发,由该国税务当局对转让定价加以约束和控制,并矫正其对国际税收分配所造成的扭曲。
这就使转让定价与税制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出现了转让定价税制。
一、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现状我国《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规定了在因关联企业转让定价而减少税基时征税机关所享有的调整权。
依据法律规定,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
如果上述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等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所得额,则税务机关有权依法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使其内部价格与正常市场价格相接近,从而防止纳税人进行税收规避。
(二)我国转让定价税制存在的问题我国转让定价税制已初步形成,从理论上看,我国的转让定价与主要发达国家差异不大,亦采取国际上通用的正常交易原则,规定了一套转让定价的调整方法等等。
但由于我国在此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经验不足加之转让定价本身的复杂性,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转让定价多为原则性的规定,条文比较简单,可操作性差,具体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例如,关联企业的认定缺乏可操作性;各种调整方法的具体内涵及其适用性缺乏适当的界定。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司的重要经营方式,而跨国公司在实行内部贸易时又广泛采用了转让定价策略,通过转让定价,达到了避税及其它目的,但也造成了东道国税收的大量流失及其它方面的不良影响。
所以,如何针对跨国公司转让价格中的避税行为展开反避税,就成为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反避税根据国际上的普遍意义,所谓转让定价(TranferPricing)也称转移定价、划拨价格,是指公司集团内部机构之间或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劳务或财产而实行的内部交易作价,通过转让定价所确定的价格称为转让价格。
跨国公司利用各国的税制差别,制定转让价格使跨国公司世界税负最小化。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的避税总体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司整体利益及世界利益的最大化。
具体来说,通过转让定价,能够减少税负、对付东道国的价格控制、提升子公司的竞争水平、调拨资金以及规避政治、经济、外汇、通货膨胀等各种风险。
在上述几种目的中,利用转让价格逃避税收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1.1利用各国所得税税率的不同而避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得税的税率存有着差异,利用这种税率上的差异实现避税是跨国公司常用的避税手段之一。
当高税率国家的子公司向低税率国家的子公司出售产品或服务时,采用定低价;当高税率国家从税率国家进口产品或劳务时,采用定高价。
通过各种“高进低出”的做法,使得高税率国家的子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基数)减少,在所得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所得税的税负。
而从税率国家的子公司的角度分析,即使因为“高出低进”导致其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增加,但因为所得税税率较低。
所以,从跨国公司整体来看,最终的结果是降低了跨国公司的整体税收负担。
1.2通过避税港实施避税避税港(Ta某Heaven)是指所得税税率特别低或不征所得税的国家和地区,如巴拿马、列支敦士登、巴哈马群岛等。
这些国家和地区出于一定经济目的的考虑,有意识地实行远低于国际一般税收水平的税收制度,而且常常是放弃在双边对等原则的条件下,单方面给予税收上的特别便利。
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反避税的案例

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反避税的案例
背景: 假设公司A是一家在中国注册的跨国公司,同时在其他国家也设有子公司。
公司A拥有一项技术专利,决定将该专利的使用权转让给其在美国注册的子公司B。
由于在中国设置的子公司B在税务方面享有较低的税收优惠政策,公司A希望通过合理设置转让定价来最大化税务优势。
步骤:
1. 进行市场调研: 公司A应在相关行业调研类似技术专利的转让和使用费用,以了解合理的市场定价水平。
2. 定价策略: 公司A可以根据技术专利的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和竞争环境等因素,制定一个合理的定价策略。
在确定定价策略时,公司A需将可能的税务优惠政策考虑进去。
3. 选择合适的转让定价方法: 公司A可以选择根据市场定价或成本定价法来确定转让价格。
根据不同定价方法,需要使用不同的评估模型和数据。
4. 准备相关文件: 公司A应准备详细的技术专利转让协议和相关文件,以确保转让过程具备合法性和合规性。
5. 子公司B的合规性: 公司B应确保在转让过程中遵守美国相关税法和法规,并确保子公司B有能力承担转让费用并履行合同义务。
6. 其他合规性考虑: 公司A还应确保以透明的方式进行转让过程,并确保合同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符,避免可能的税务调查和避税风险。
7. 跟进和监测: 公司A应定期跟进并监测转让费用对子公司B的影响,确保税务优势的持续性,并及时调整转让费用策略。
结论: 以上步骤仅是一个案例的简单概述,具体策略应根据公司A的实际情况、适用法律和税务规定来制定。
为了避免违反任何税务法规,建议公司A在制定转让定价策略时咨询专业税务顾问,并遵循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跨国集团公司转让定价策略的实证分 兼论我国转让定价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跨国集团公司转让定价策略的实证分析*———兼论我国转让定价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曲晓辉杨金忠*本文为曲晓辉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跨国集团公司转让定价,既是跨国集团公司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一个涉及面广、背景复杂、影响重大的特殊领域。
随着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跨国集团公司转让定价管理也日益重要,因而倍受跨国公司总部和东道国甚至居住国政府的重视从宏观上说,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涉及税收征管、金融、外汇和贸易管制,以及跨国企业业绩评估和信用考核等诸多方面。
作为东道国政府,如何因势利导,从本国国情出发,科学地制定跨国集团公司转让定价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对于维护本国经济秩序,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切实维护国家在金融管理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的权益,显然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根据权威性国际统计资料,对跨国集团公司转让定价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然后,讨论转让定价管理的国际惯例;最后,针对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转让定价规则条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就我国转让定价管理提出具体建议。
一、跨国集团公司转让定价策略的实证分析转让定价策略是个极其敏感的问题,属于重要商业秘密,公司往往拒绝接受有关调查。
近年来,一些国际性组织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其中,安永(Ernst &Y oun g )作为全球最大的会计公司之一,于1997年所进行的全球转让定价调查堪称最为全面、深入和权威。
安永会计公司对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荷兰、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等12个国家的393家跨国母公司和76家外国拥有的母公司的子公司的税务和财务董事进行了访谈,并搜集了这些国家税务部门和税务专家的研究成果。
结果表明:有些公司认为转让定价是一种纳税服从行为,而其它公司认为转让定价是公司策略计划的一部分,应该由董事会讨论制订;在影响转让定价政策的因素中,经营业绩的最大化首当其冲,税务安排最优化则位列其次。
转让定价策略的避税效应分析及我国的防范对策

为33%,其一下属子公司甲公司,雇用残疾 企,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避税手段转移
人比例达到75%,被认定为福利企业,暂免 利润,造成从账面上看,外企大面积亏损,
征收企业所得税。公司集团总部把成本80万 年亏损金额1200多亿元。按照税法的规定,
元,原应按120万元作价的一批货物,压低到 以后的所得可以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因此
二、转让定价策略的避税效应分析 (一)转让定价避税的表现形式 跨国关联企业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 税的基本做法是:高税国企业向低税国关联 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资产、租赁 财产、提供贷款时制定低价;低税国企业向 其高税国关联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 让资产、租赁财产、提供贷款时制定高价。 这样,利润(所得)就可以从高税国转移到 低税国。
B、C分别设在甲、乙、丙三国,三国的公司 入,实际税负可能会远远低于其正常税负的
所得税税率分别为50%、40%、25%。A公司 标 准 。 而 税 收 负 担 是 另 外 一 种 意 义 上 的 成
为B公司生产组装电视机用的零部件。现A公 本,为此对同等条件的纳税人来说,避税成
司以1000万美元的成本生产了一批零部件, 功相当于成本更为“低廉”,进而可以获得
(三)损害了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声
B公司,而是按成本价1000万美元卖给了C公 誉,影响外商投资的积极性
浅议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问题与防范对策

正 当的收益, 对我 国经济造成 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我 国外商投资企业转让 成 我 国境 内外 商 投 资 企业 普 遍 亏损 的假 象 , 必 影 响 不 明真 相 的 外 势 定价避税与反避税 问题 , 也是当前我 国税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商 来 华投 资 的 积 极 性 , 碍 我 国进 一 步 引 进 外 资 , 而 阻碍 我 国 投 妨 进 关键 词 : 商 投 资 企 业 转让 定 价 避 税 反避 税 外
资 环 境 的进 ~步 完 善 。 0 引 言 2 防 范 外 商投 资 企 业 利用 转 让 定 价避 税 的 对 策建 议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入 驻 我 国 , 我 国 带 来 了 先 进 的 管理 经 验 、 才 给 人 我国开展反避税工作是维护国家权 益,严肃税收法纪的需要, 是 和 技 术 , 补 了 国 内 建 设 资 金 的 不 足 , 我 国 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 的 填 对 正确 执 行对 外开 放政 策 的需要 , 实现 公平 税 负与 平等 竞争 的需要 。 是 形 成 和 发 展 起 到 了很 大 的推 动 作 用 。但 是 , 些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为 了 一 21 完 善 我 国 现 有 税 收 制度 2 0 . 0 7年 3月 1 日第 十届 全 国 人 6 谋 求 利 润 的 最 大 化和 税 负 的最 小 化 , 过 转 让 定 价 这 种 公 开 的手 段 通 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又通过 了《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企业所得税法> , 谋 取 各种 不 正 当的 收益 。 所 以认 真 分 析 研 究 外 商投 资企 业 转让 定 价 这将更有利于我国的转让定价管理。事 实上 , 我国 目前的转让 定价 避税的特 点、 因及其危害性 , 断完善我 国转让 定价税制 , 成 不 有效防 税制 , 无论 在 基 本理 论 方 面 还 是 具 体 运 用 上 , 已和 国际 惯 例 接 轨 , 都 范 外 商利 用转 让 定 价避 税 是 非常 必 要 的 。转 让 定 价指 的就 是 有 关联 并 且 在 发 展 中国 家 属于 领 先地 位 。 这 无 疑对 加 强经 济 建设 , 一 步 进 关 系 的企 业 法 人 之 间. 相 互 举 借 贷 款 、 售 货 物 、 供 劳 务 和 转让 在 销 提 推进改革开放 , 完善税制建设 , 维护国家权益起着积极作用。但也必 无 形 资 产 等 经 济 往 来 中 , 制 定 的价 格 称 划 拨 价 格 。 “ 往 低 处 所 也 利 须看到 , 国转让 定价税制 的实施 刚刚起步 , 中仍存在诸如 未明 我 其 流 ”“ 、费往高处走 ”“ 、税往低 处流 ” 是转让定价 的一般规律 。表现形 确 规 定 纳 税 人 的 相 关 义 务 , 整 方 法 不理 想 , 乏 对 无 形 资产 转让 调 缺 式: ①进 口设备价款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使企业 固定 资产价值 中避税的规定等一系列 问题 , 使税务机关在 实施转让定价税制的过 虚增 , 旧多提 , 折 利润和税 收减少 , 而外方投资者却用较少 的投 资取 程 中 显得 乏力 。 得较多的股息和红利 , 或将企 业利 润从我国 向其关联企业所在 国转 22 加 大 涉 外 税 收征 管 和 处罚 力度 有 法 不 依 , 法 不 严 , 收 . 执 税
转让定价的税务管理

02
转让定价的税务管理框架
税务管理政策
国内税务法规
国内转让定价税务法规是税务管理的核心政策,包括纳税义务、 转让定价方法、合规性要求等。
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
与外国签订的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对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税收逃 避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总结
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转让定价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经济联系的企业之间,为 均摊或转移利润而确定的产品或劳务的价格。转让定价的 税务管理是指政府对这一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重要性
转让定价税务管理对于防止企业利用转让定价进行不正当 的利润转移和税收逃避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公平竞 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案例二:某企业的税务优化方案
总结词
该案例介绍了一个中国企业如何通过税务优化方案来降低税负。
详细描述
该企业通过合理利用税法规定和优惠政策,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税务优化方案,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 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方面。该方案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税负,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案例三:某地区的转让定价政策实践
总结词
税务审计与调整
接受税务机关的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合规 。
税务管理工具与技术
信息化管理系统
01
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及时性。数据挖掘与分析工具 Nhomakorabea02
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工具,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
潜在问题和风险。
专家判断与咨询
03
依靠专业知识和经验,运用专家判断与咨询,对复杂问题进行
国际避税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国际避税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保障公平竞争,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国际避税法律规定。
本文将围绕国际避税法律规定,从背景、原则、具体规定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国际避税背景1. 全球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日益频繁,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经营,从而引发国际避税问题。
2. 税制差异:各国税制存在差异,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为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提供了空间。
3. 企业利益驱动:跨国公司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通过避税手段降低税负,损害国家税收利益。
三、国际避税法律规定原则1. 合法性原则:国际避税法律规定应遵循合法性原则,即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法手段降低税负。
2. 公平性原则:国际避税法律规定应确保税收公平,防止跨国公司利用避税手段逃避税收责任。
3. 国际合作原则:国际避税法律规定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公司国际避税行为。
4. 可操作性原则:国际避税法律规定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税务机关执行和跨国公司遵守。
四、国际避税法律规定具体内容1. 跨国公司税收协定(1)定义:跨国公司税收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为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国际避税,通过谈判、协商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2)主要内容:跨国公司税收协定主要包括税收管辖权、税收待遇、税收优惠、税收协定执行等方面。
2. 国际税收协定执行法规(1)国内法规:各国根据国际税收协定,制定国内法规,明确跨国公司税收待遇、税收优惠等。
(2)税务机关职责:税务机关负责执行国际税收协定,对跨国公司进行税务审查、审计,确保税收权益。
3. 国际避税行为打击法规(1)反避税条款:各国在税法中设立反避税条款,打击跨国公司利用避税手段逃避税收。
(2)情报交换制度:建立情报交换制度,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公司国际避税。
转让定价避税应对措施

转让定价避税应对措施引言在商业交易中,转让定价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税务负担,企业通常会寻求合法的避税手段。
然而,政府也加大了对转让定价的监管,以打击滥用避税手段的行为。
因此,企业需要了解合法合规的转让定价避税应对措施。
定价原则在讨论转让定价避税应对措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转让定价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转让定价应遵循的原则:1.公平市场价值原则:转让定价应基于公平市场价值,而非具体交易当事人的特殊情况或需求。
2.交易之间的独立性原则:转让定价应基于交易双方之间的独立交易,而非与其他交易的关系。
3.经济实质原则:转让定价应反映交易实质而非交易形式。
4.可比性原则:转让定价应参考可比交易的市场定价,以确保在合理范围内。
了解这些定价原则可以帮助企业在转让定价过程中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
转让定价避税应对措施为了合法合规地避税,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可比交易定价可比交易定价是指通过参考类似的交易来确定转让定价。
企业可以搜索相关行业的交易数据,并找到合适的可比交易来参考。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保转让定价在合理范围内。
2. 独立专业评估为了确保转让定价的客观性和合法性,企业可以聘请独立的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这样可以避免公司内部利益冲突,确保转让定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3. 案例分析和法律咨询企业可以进行案例分析和法律咨询,以了解当前法律和监管环境下的转让定价规定和要求。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做出准确的决策,避免违反法律法规。
4. 风险管理和合同约定在转让定价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考虑风险管理和合同约定的因素。
合同条款可以对转让定价进行明确约定,以确保转让定价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具体案例的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转让定价避税应对措施:公司A和公司B是两家跨国企业,希望进行一笔商品转让交易。
为了避免税务风险,它们决定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公司A和公司B通过市场调研找到了几家与其业务类似的企业进行了可比交易定价的研究。
经济全球化下转让定价的特征及我国的税收对策

维普资讯
各国税务当局检查的目标 , 1 9 到 9 年检查范围达到 458%的跨国公司将接受税务当局关 于转让定价的 9 /,0
调查 。
可见 , 转让定价已成为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内部交易的主要策略。它在资金配置、 逃避税收、 利润调 节、 规避风险等方面为跨国公司实现了国际经营战略和全球利润最大化服务 . 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在关 联企业内部物质购销 、 技术转让、 提供贷款和劳务等机会 , 操纵价格及收费标准把利润转移到低税国家或 无税国家或地区逃避税收 , 最大限度减少其全球税负。在国际税收实践中, 各国都将跨 国公司的转让定价 问题 与 国际避税相 联 系 , 为反避税 的重点 目标之 一 。 作
经济全球化下转让定价的特征及我国的税收对策
牵 琦
( 长春 税务 学院 税务 系, 吉林 长春 102 ) 30 1
[ 摘
的 管理。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台法避税的 问题 目益引起各国的重视。我 跨
国应从 两个 方 面防止跨 国奁 司利 用转 让 定价 逃避税收 : 定有 关反 转让 定价 避税 法; 强对 转让 定价避 税 制 加
[ 关键词 让定价 ; 国公 司 ; 税 转 跨 避
[ 中国分类号]804 [ F 1. 2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0 — 39 20 )2 0 1 — 3 1 4 93(020 — 0 1 0 0
2 世纪是经济全球化 的世纪, l 生产要素将 以空前的规模 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 世界统一 大市场 正在形成 , 跨国公司在推进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越来越注重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配 置的最佳点和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证 明: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主要是跨 国公司。 跨国公司为实现其经营战略. 谋求利润最大化, 利用各国税收法制不健全 , 各国之间税收制度存在差别 , 通 过转让定价策略合理、 合法地逃避税收, 损害了我 国及世界各国的税收利益, 破坏了国际经济秩序。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汇报人:日期:•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概述•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制度•跨国公司转让定价税务审查目录•跨国公司转让定价调整与惩罚•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的建议与措施•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案例分析0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概述0102转让定价是一种经济行为,其核心是价格转移,即通过价格调整实现经济利益在关联企业之间的转移。
转让定价是指跨国公司内部关联企业之间在交易过程中,为了实现避税或其他目的,对产品或服务定价进行人为干预。
商品交易跨国公司通过人为调整商品交易价格实现避税。
例如,将高价值商品以低价出售给关联企业,从而减少所得税。
服务交易跨国公司通过人为调整服务交易价格实现避税。
例如,将高价值服务以低价提供给关联企业,从而减少所得税。
贷款跨国公司通过人为调整贷款利率实现避税。
例如,将高利率贷款以低利率提供给关联企业,从而减少利息预提税。
特许权使用费跨国公司通过人为调整特许权使用费实现避税。
例如,将高价值特许权以低价授权给关联企业,从而减少特许权使用费预提税。
01020304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手段,将利润从高税率国家转移到低税率国家,从而降低整体税负。
避税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手段,规避高外汇管制的国家对外汇流出的限制,从而确保资金和利润的自由转移。
规避外汇管制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手段,调整国际业务结构,从而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和业务布局。
调整国际业务结构02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制度制定过程反避税法规的制定通常由立法机构完成,经过公众意见征集、专家讨论和审查等环节,以确保法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背景与目的为防止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维护税收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各国制定了反避税法规。
法规框架反避税法规通常包括转让定价的定义、纳税人的义务、税务机关的权力、转让定价调整方法、处罚规定等部分。
纳税人义务纳税人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关联交易,及时向税务机关报送有关文件和资料,并按照规定调整转让定价。
转让定价同期资料要求及企业应对

02
转让定价同期资料准备
同期资料准备流程
制定编制计划
收集涉税信息
企业应制定详细的编制计划,包括人员分 工、时间安排、进度控制等,为同期资料 准备提供保障。
筛选分析数据
企业应广泛收集与转让定价相关的涉税信 息,包括内部业务数据、外部市场数据等 ,确保资料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编制同期资料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将有用 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为后续的同期资料 编制提供支持。
加强内部培训与沟通
定期开展内部培训
企业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转让定价同期资料 管理规定和要求的认识,以及提高同期资料编制、审核和 报送的能力。
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确保同期资料编制、审 核和报送等各个环节的顺畅进行,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或 沟通不畅的情况。
建立反馈机制
1 2 3
制定严格的档案管理规定和流程
企业应制定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规定和流程,明 确同期资料的编制、审核、报送和保存等各个环 节的责任人和操作规范。
强化档案分类和编码管理
为确保同期资料的可追溯性和可查询性,企业应 对档案进行科学分类和编码管理,以方便检索和 使用。
推行档案管理信息化
企业应积极推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档案管理成本 。
06
企业应对策略实施步骤
步骤一:制定转让定价政策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目标,制定符合企业战略的转让定价 政策。
步骤二:建立税务团队
建立专门的税务团队,负责税务筹划、政策研究和与税务机 关沟通等工作。
步骤三:实施转让定价策略
根据制定的转让定价政策和策略,实施相关措施。
05
利用转让定价如何进行税务筹划

利用转让定价如何进行税务筹划(一)转让定价的表现形式在实践中,转让定价表现为不同形式,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控制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进出口价格来影响产品的成本。
例如,由母公司向子公司低价供应零部件产品,或由于公司高价向母公司出售零部件产品,以此降低子公司的产品成本,使子公司获得较高利润。
反之,通过母公司向子公司高价出售零部件产品,或由子公司向母公司低价供应零部件产品,来提高于公司的产品成本,这就减少了子公司的利润。
2.通过对子公司固定资产的出售价格或使用年限来影响子公司的产品成本。
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的固定资产的价格,直接影响着摊入子公司的产品成本。
母公司对子公司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期,也会影响折旧额的提取与分摊。
若过多地提取折旧,则必然会加大子公司的当期产品成本;若过少地计提折旧,则会减少于公司的当期产品成本,而成本的高低,从反方向上影响着利润的多少。
3.通过对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厂商名称等无形资产转让收取的特许权使用费的高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成本和利润施加影响。
以专利出口为例,母公司对具有股权控制的子公司索取较低的专利使用费,而向不具有股权控制的子公司索取较高的专利使用费。
4.通过技术、管理、广告、咨询等劳务费来影响子公司的成本和利润。
5.利用产品的销售,给予子公司系统的销售机构以较高或较低的佣金、回扣来影响公司的销售收入。
6.利用母公司控制的运输系统,通过向子公司收取较高或较低的运输费用、保险费用,来影响子公司的产品成本。
7.通过提供贷款和利息的高低来影响产品的成本、费用。
例如,母公司利用本系统的金融机构向子公司提供优惠贷款,不收或少收利息,使子公司减少产品费用。
相反,也可以通过高昂的利息费用来增加子公司产品成本。
8.向子公司索取过多的管理费用,或额外将母公司自身的管理费用摊入子公司的产品成本内。
例如,母公司将经理人员的年金等摊入子公司的管理费用内,以此来减少子公司的收入。
9.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人为地制造呆账、损失赔偿等,以此来增加子公司的费用支出。
国际税收-转让定价具体避税方式、意义

第二,我国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采用转让定价手段可以
有效地转移资金和利润。我国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有时因 营业扩大或追加投资,需要从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调用资 金,但各东道国政府对外国企业的资金转移都有不同程度 的限制,采用转让定价手段,可以绕开这些限制,成功地 转移资金。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国内母公司或某一海外子公 司或分公司急需资金时,可以比较高的转让价格,向设在 其他东道国或地区的子公司或分公司提供大量服务,或销 售大批商品,将后者可周转的资金转移过来。有的东道国 为了本国的企业和经济发展,严格限制外国企业汇回利润, 我国在这些东道国的企业如果没有其他措施来避开这些限 制,而又必须将利润汇回母国(我国),可以大幅度地提高 向设在这些东道国的子公司提供商品、服务之转让价格, 通过收付货款的形式将部分利润汇回国内,但转让价格不 能太高和经常使用,否则会招致东道国政府更严厉的限制。
(1)商品交易压低定价。例如甲公司向关联乙公司销售商品,甲公司增
值税税率为17%,而乙公司增值税为 13%,甲公司低价向乙公司销售商 品,并按关联关系分享乙公司税收收益,从而使甲企业达到减少增值税 税务负担,乙公司增加利润的目的。
(2)商品交易抬高定价。这是最常见的利用地域税率差异转移收入或利
润进行避税的方式。一些企业由于所在地增值税率和企业所得税率较高, 通常向关联方开展采购业务,以高价购进所需货物或设备。这种做法不 仅借此增加了增值税进项抵扣税额,减轻流转税税负,也减少了所得税 税务负担。
法。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在借款时所产生的利息可作为费用税前扣除, 这一规定为企业通过增加利息费用以调增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额,减 少应纳税所得额,减轻企业所得税纳税负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例如,某一跨国集团公司通过设立金融机构,以中介的形式为其关联
转让定价避税与反避税

转让定价避税与反避税纳税筹划思路转让定价,也称转移定价,是指关联企业之间在转让货物、无形资产或提供劳务、资金信贷等活动中,为了一定的目的所确定的不同于一般市场价格的内部价格。
关联企业之间转让定价的主要形式通常有购销货物(零部件、原材料和产成品)、购置设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厂商名称等)转让与使用、提供劳务(技术、管理、广告、咨询等)、融通资金及有形资产的租赁等。
在跨国经济活动中,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进行避税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税收逃避方法。
其一般做法是:高税国企业向其低税国关联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时制定低价;低税国企业向其高税国关联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时制定高价。
这样,利润就从高税国转移到低税国,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其税负的目的。
反避税制度关联方,是指与企业有下列关联关系之一的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①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关系;②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控制;③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2号)规定,企业与其他企业、组织或个人具有下列关系之一的,构成本公告所称关联关系。
(1)一方直接或间接持有另一方的股份总和达到25%以上;双方直接或间接同为第三方所持有的股份达到25%以上。
如果一方通过中间方对另一方间接持有股份,只要其对中间方持股比例达到25%以上,则其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按照中间方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计算。
两个以上具有夫妻、直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抚养、赡养关系的自然人共同持股同一企业,在判定关联关系时持股比例合并计算。
(2)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第(1)项规定,但双方之间借贷资金总额占任一方实收资本比例达到50%以上,或者一方全部借贷资金总额的10%以上由另一方担保与独立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或担保除外。
跨国企业转让定价及避税问题分析

2021年11月第24卷第22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Nov.,2021Vol.24,No.22跨国企业转让定价及避税问题分析吴雨晴(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不断发展,大量跨国公司活跃在中国市场上,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转让定价问题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文章分析了转让定价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并研究了实施转让定价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动机,在我国现有的反避税措施的基础上,为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管控制度提出了完善预约定价机制、应用全球价值链分析法、完善转让定价税制以及加强中方在合资企业中的控制权等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1.22.079[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1)22-0165-021 转让定价的概念转让定价是指属于同一公司集团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内部交易或者形式上属于不同公司集团但具有实际经济利益的关联企业之间交易商品、劳务等时制定的价格。
转让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公司的总体税赋,避免由东道国政治风险、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的利润萎缩风险。
但是,企业通常利用不同地区的税率差异,通过转让定价的方法操纵利润,造成高税率地区的税收损失,同时给高税率国家投资环境造成不良 影响。
跨国企业通常采用的避税方法为:从高税率地区将产品、劳务以低价卖给低税率地区,再从低税率地区将产品、劳务以高价卖给高税率地区,将利润更多地转移到低税率国家,从而缴纳更少的税额。
2 实施转让定价的影响因素刺激企业实施转让定价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类:外部影响因素和企业内部动机。
庄序莹、刘光莹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所在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货币汇率变动率、资产规模、所在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转让定价避税的对策
通过转让定价来减轻税收负担,是一种比较隐蔽又复杂的避税方式,我国税务部门对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反制实践还是相当的贫乏。
在加入WTO后,我国吸引外资的规模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而且众多世界知名跨国公司、集团企业也纷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的市场,这给税务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国际税收中国的转让定价
(一)转让定价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在国际税收中,转让定价一般指公司集团成员间的内部交易定价和那些形式上不属于同一公司集团,但却有实际利益联系的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定价。
由此形成的价格则称为转让价格,通常来说这种价格可能不同于其在对外部经济往来中所适用的市场价格。
跨国公司往往运用转让定价来协调其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来谋求整体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
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转让价格就可能大大偏离在公开市场中的相同或类似条件下,从事相同或类似交易的无关联方之间应达成的价格。
在实践中,转让定价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几乎涵盖了跨国公司集团的一切经营活动过程及成果。
包括:1、货物的采购及销售。
目前我国的三资企业中转让定价问题也主要集中于此方面,货物内部交易定价的高低对购销双方有着相反的影响,一般采取“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进入收入和利润的转出或转入,把收入和利润从高税国转移到低税国或避税地。
2、劳务的提供。
设计、维修、广告、科研、咨询等劳务活动一般会涉及费用的收付,与商品交易相比,成本弹性大,效益不易确定,这种资金流给企业间的利润分配提供了便利。
3、固定资产的购置与租赁。
购置费或租赁费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折旧费用提取的多少,最终也会影响到企业间利润的分配。
4、贷款往来。
这种资金上的运转对利润的影响更为直接,更难把握。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跨国公司在转让定价的活动中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获取最大的利润。
具体界定起来包括税务目的和非税务目的。
税务目的主要出于减轻税负方面的考虑。
跨国公司常常利用各国间税率和税收规则方面的差异,使其高税国一方的实体降低对税国一方关联实体的售价,压低收费和费用分配标准;反之,低税国一方的实体提高对高税国一方关联实体的售价,提高收费和费用分配标准,藉此手段把一部分应在高税国实现并纳税的利润转移到低税国。
高税国因此减少的税收收入,一部分转化为低税国的税收收入,另一部分直接增加了整个公司集团的税后所得,达到了减轻税负的目的。
非税务目的主要是如打入和控制某一市场、加速成本回收、从合资企业中谋取更多的利益、避免外汇风险等。
(二)转让定价导致国际税收利益失衡。
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可以使得设在有关国家的关联企业的收入与费用发生增减,最终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所在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发生增减。
当转让价格被抬高时,国际收入转入国和国际费用转出国的税收收入增加,国际收入转出国和国际费用转入国的税收则发生减少;当转让价格被压低时,情况则刚好相反。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的分配关系:一是跨国关联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二是跨国关联企业交易一方企业与其所在国税务当局之间的分配关系;三是跨国关联企业交易另一方企业与其所在国税务当局之间的分配关系;四是跨国关联企业交易双方所在国税务当局之间的分配关系。
这
四方面的分配关系交织在一起并引发出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使跨国关联企业之间的收入与分配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在跨国关联企业之间同一笔交易的转让定价上,转入国与转出国常常处在利害得失截然相反的地位上,但一国税务部门注重的往往只是本国企业的“收少付多”。
二、我国的防范转让定价措施急待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我国办企业,给我国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建设资金的同时,也给税务部门提出了如何防范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税务部门对避税的防范工作尚处于摸索的阶段,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相对比较薄弱,各方面都存在很多的漏洞。
(一)转让定价税制不够完善
首先是条款规定过于抽象、简单、零散,影响可操作性。
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中规定了对转让定价的四种调整方法,并严格规定了各种方法的使用顺序,限制了操作的灵活性;1998年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中第二条规定:税务部门对“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应税收入或应纳税所得额的,依法进行调查、审计并实施税收调整。
”这些规定条款则太过笼统、宽泛;在调整所得额同时会涉及到的流转税问题,也没有相应的调整措施。
另外转让定价税制中对以劳务、无形资产转让进行避税的规定也不够详细。
上述的这些缺陷都影响了其操作性。
其次是适用范围小。
所有的反避税条款对于境内外商投资企业间或关联企业间的避税问题涉及不够或基本不涉及。
最后是对已成事实的转让定价避税行为,只规定要重新调整利润,没有相应的处罚条款,无疑给了企业钻空子的机会,没有在法律上构成必要的威慑及制止机制。
(二)迅速掌握国际市场价格难度较大
税务部门对关联企业的收入及其费用分配进行监控一方面需要企业提供相关的材料,另一方面就要掌握灵通的国际市场价格信息。
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在国际商品与劳务市场价格等税务情报地搜集、整理、储存与传递方面尚未建立起一个专门的信息机构,缺少一个完整、高效的反避税信息资料系统,也就无法有效地对关联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进行管理。
(三)缺少高素质的涉外税务队伍
目前我国从事涉外税收工作的人员大部分缺乏对国际税收知识的了解,处理避税的经验不足,而且计算机和外语水平普遍较低,限制了检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我国缺少专门的人员和机构对转让定价问题进行处理,不利于积累经验和队伍的锻炼。
三、国际上防范转让定价的一些成功措施
(一)强化国际税务申报制度。
有的国家要求跨国纳税人对转让定价情况填写特定表格向税务局申报。
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除按一般规定进行申报外,还要另写专项报表,说明与转让定价有关的业务概况。
有的国家还要求跨国纳税人对税收案件有关的国外事
实负举证的责任。
(二)强化会计审查制度。
首先,提高对账证资料的管理要求。
目前许多国家规定公司企业,尤其是股份有限企业的税务报表,必须经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审核。
而且有些国家除了要求跨国纳税人提供调查定价所需的一般账证资料外,还要求对有关转让定价业务另行提供特定的账证资料。
其次,实行评估所得税制度。
许多国家对由于不能提供准确成本费用凭证或每年所得数额较小的纳税人,采取了评估所得征税的制度。
四、加强对转让定价的防范
(一)进一步完善转让定价税制
1、扩大转让定价税制的适用范围,即将转让定价调整范围扩大至外商投资企业与境内的关联企业之间,而不仅仅局限于境内外资企业与其境外关联企业间。
2、增强对转让定价调整的操作性。
目前我国规定的调整方法具有多样性和难确定性,又对调整方法的使用顺序加以机械的规定。
因此应摒弃对各种方法机械地规定优先使用顺序,采用灵活实用的原则来决定调整方法,对无形资产和集团内部劳务等方面也要分别作明确的规定。
3、明确纳税人的报告义务和举证责任。
我国应通过制定各种税务申报表格,来使纳税人报告义务系统化和规范化。
在税务部门初步确认纳税人有转让定价行为时,纳税人应承担收集材料,向税务部门证明自己清白的责任。
同时,也应明确提出转让定价调整是符合正常交易原则的。
4、对利用转让定价逃避税行为轻税重罚。
(二)建立畅通的国际市场价格信息渠道
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涉外信息中心,并与一些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拓宽信息交流渠道。
二要设立专门的人员和机构负责涉外税收情报的搜集、整理和交换工作。
三要建立和加强与外国税务征管等有关部门、机构的协作,继续积极与各国签订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签订带有交换税收情报条款的反避税措施,搞好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推行预约定价制
预约定价制其实质是把事后审计调整为事前协商,即在受控交易发生之间,就一定期间内的交易的转让定价问题而确定一套适当的标准、调整和重要假设的安排。
包括跨国纳税人和至少一国政府的税务管理部门。
推行预约定价有利于消除征纳双方的争议和大量烦琐的事务,同时可以免除事后调整带来的调账和调回资金的麻烦。
美国、加拿大等国已先后开始实行预约定价制,并具有了一定的经验。
经合组织(OECD)在总结有关国家实践基础上制定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预先定价安排指南》,我国也应在已有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制定确实可行的预约定价制。